吴方言
- 宁波话里的“下饭”
郭晔旻宁波话是吴方言里的一支,大体上通行在今天的浙江省宁波、舟山两市境内。由于近代的移民关系,上海市区很大一部分人口属宁波籍贯,故而上海话与宁波话彼此关系十分密切,甚至被视为上海话象征的“阿拉(我们)”一词,其实也是来自宁波话。上海话的“我们”原本倒是应该说“我伲”。与阿拉一词的情况类似,不少宁波话的词汇在上海话里也可以听到,例如“高头(上面)”“矮凳(椅子)”。但宁波话还是有一些独具特色的词汇,譬如“下饭”在宁波话里的意思就是“佐餐的菜肴”。这与其他吴方
环球人文地理 2023年11期2023-12-19
- 说吴侬软语,她让AI也江南
的积极推动下,吴方言数字化取得了新进展。这也是人工智能为文化赋能的一项创新举措。今年6月5日,吴方言人工智能主播在苏州广电总台FM91.1新闻综合广播正式上线,这位虚拟主播不仅能播报新闻,还能用吴语和观众交流对话。然而,吴方言数字化的第一步就十分艰难。吴语发音多、连续变调复杂,而且缺乏统一的标准,吴方言数字化经过采集、合成、识别,最后达到自然对话的目标,是一项非常庞大、繁杂的工程。“通过数据处理机器学习、人机交互、可视化等技术运用,吴方言数据库和数字化标准
莫愁·智慧女性 2023年9期2023-09-14
- 说吴侬软语,她让AI也江南
的积极推动下,吴方言数字化取得了新进展。这也是人工智能为文化赋能的一项创新举措。今年6 月5 日,吴方言人工智能主播在苏州广电总台FM91.1 新闻综合广播正式上线,这位虚拟主播不仅能播报新闻,还能用吴语和观众交流对话。然而,吴方言数字化的第一步就十分艰难。吴语发音多、连续变调复杂,而且缺乏统一的标准,吴方言数字化经过采集、合成、识别,最后达到自然对话的目标,是一项非常庞大、繁杂的工程。“通过数据处理机器学习、人机交互、可视化等技术运用,吴方言数据库和数字
莫愁 2023年25期2023-09-14
- 汉语主体性与方言多样性的和谐共生
通话推广背景下吴方言的现状以及保护措施,来探索中国方言更多的传承和发展路径,实现汉语普通话主体性与方言多样性的和谐共生。【关键词】汉语;方言保护;普通话推广;吴方言【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7-0119-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7.038一、引言语言作为人类交流沟通的桥梁,随着社会的发展愈加趋向于规
今古文创 2023年27期2023-07-21
- 《何典》单音方言动词与通用动词的比较
格,白话里夹杂吴方言俚语,甚至秽语,是研究吴方言珍贵的文本材料。通過精读文本,本文搜集了《何典》中典型的几类方言动词,主要分成四类:与身体活动有关的单音节方言动词、与心理活动有关的单音节方言动词、与言语活动有关的单音节方言动词、一般单音节方言动词。对其进行分类整理、频率统计、归纳释义,最后站在整体角度探究出吴方言单音节动词与现代通用语动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关键词:《何典》 吴方言 方言动词《何典》是明清时期上海作家张南庄写就的吴方言章回体小说,全文五万余字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2期2023-06-12
- 《海上花列传》“哉”类语气词考察
海上花列传》 吴方言 语气词 语用功能《海上花列传》是清末小说,作者韩邦庆,该小说亦名《绘图青楼宝鉴》《绘图海上青楼奇缘》,共64回。全书由文言和苏白写成,其中叙述用官话,对话用吴语,韩邦庆突破官话的限制把可听的吴语变为可视的书面语,这是文学写作的一大创举。《海上花列传》作为一部经典的吴语小说吸引了众多研究者,如李开军(2001)肯定了该作品对于“苏白”的创造性运用;张佳文(2009)通过考察吴方言中部分词语的本字与同音字,揭示了方言作为语言演变“活化石”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5期2023-05-24
- 方言背景下大学生英语单元音声学特征研究
比江淮方言区和吴方言区大学生英语单元音在F1、F2及时长方面与本族语者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两个方言区受试的单元音产出无论是发音位置还是发音时长都与本族语者存在显著差异,如低元音/ɑ:/,/?:/和/?/的舌位显著偏高;除/?/之外,单元音的发音时长比本族语者明显更长;很难区分/ɑ:/-/?/。此外,还发现吴方言受试可以通过发音位置和发音时长区分/i:/-/i/,但不能根据发音位置有效区分/u:/-/?/;江淮方言受试能够区分/i:/-/i/和/u:/-/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9期2023-02-21
- 方言发音特点对英语辅音习得的影响研究评述与展望
——以江苏三大方言为例
区: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中段,从北向南主要分为3 个方言区: 北方方言区、 江淮方言区及吴方言区。其中江淮官话的使用人数最多。根据传统的母语迁移理论,学习者的母语会对其二语的习得产生影响,尤其是在语音层面。近年来,“中国式英语”引起不少学者的注意,而究其根源是人们在生活中长期使用母语方言从而对其英语发音及语法学习产生了负迁移。根据Jenkins[1]提出的通用语核心理论(Lingua Fra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3期2022-12-08
- 论母语方言在日语语音学习中的正负迁移作用
——以吴方言为例
江苏北方方言—吴方言—江淮方言母语者的日语发音情况[3-5]。吴方言作为汉语一大方言系统,以吴方言为母语的外语学习者在我国外语学习者总人数中占较大比重。因此,关于吴方言对外语语音学习的正负迁移也日益受到学界关注,如福冈昌子、曹玉华、宋婷婷所讨论的对日语语音学习产生迁移作用的母语方言中都包含有吴方言[6]。但是专门研究吴方言对日语语音习得正负迁移的研究,管见所及,目前尚未发现。基于此,笔者以吴方言母语者的日语语音习得过程为研究对象,结合日语吴音与吴方言的共通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9期2022-11-23
- 南京话里的“大蒜”
们心目中地道的吴方言词汇,多数词语不解释的话,北方人是不懂的。历史上,南京做过明朝早期的首都、后期的陪都,清代也是两江总督驻地,因此,南京虽然地处江苏省江淮官话区的南端——现南京市下辖的溧水、高淳即属吴语区,但是南京话比相临的镇江话、扬州话带有更多的北方话色彩。比方说,江淮官话的词缀一般使用“子尾”,如盆子、铲子等,南京话却有丰富的“儿化韵”,如“娃儿”“茶杯儿”。南京话里,有的说法简直跟北京话一模一样。就像“孬种”“利索”这两个词。这就形成了很有意思的现
环球人文地理 2022年7期2022-09-21
- 吴方言里的“众生”
江与上海一带的吴方言,自然也不例外。比如上海话里的“赤佬”“瘪三”,就是流传比较广的两个詈词,连许多北方人都知道。这里要说的“众生”也是其中之一。说起来,“众生”这个词其实是舶来语。汉代以后,佛教传入中土,一批佛教用语也随之传入。在东晋时期翟昙僧伽提婆翻译的《增一阿含经》里,就已经可以看到“若于江左杀害众生,作罪无量,亦无有罪,亦无恶果之报”。此处的“众生”是一切有生命物体的意思,尤其指人和动物,比如“芸芸众生”。吴方言地区是佛教进入中国后的传播中心之一,
环球人文地理 2022年3期2022-04-20
- 吴历诗歌用韵研究
诗词用韵及现代吴方言相衔接。可见,吴历诗韵是值得吴方言研究者所关注的。关键词:吴历;诗韵;吴方言一、吴历研究简述吴历(1632—1718),字渔山,号墨井道人,今江苏常熟人。他是明末清初诗人、画家,后信奉天主教。其父吴士杰客死河北时,吴历尚在襁褓之中,由母亲王孺人养育成人。当时正值明清易代之际,他保持了高尚的民族气节,终身不仕清朝。吴历早年师从钱谦益、陈瑚、王时敏、陈岷等,学习诗画琴艺,奠定了自身的文化素养,并在诗歌、绘画等领域留下不少为人称道的作品。吴历
现代语文 2022年2期2022-03-09
- 猪头三
州、无锡一带的吴方言里也有“猪头三”这个词,且意思和上海话里的一样。有人要问了,为什么“猪头”还要带上一个“三”字呢?实际上,不是“猪头”后面多了一个字,而是“猪头三”后少了一个字——完整的说法应该是“猪头三牲”。“猪头三牲”是一种祭品,包括猪首、鱼和鸡。过去,每逢农历正、二月间开捕刀鱼以及三、五月间打捞鲥鱼之前,长江沿岸每个渔港的渔民都要敬滩神,保平安。大家倾巢出动,平均每户出资两斗米左右,置办“猪头三牲”(也叫“六只眼”)等物。然后在滩头埋锅造饭,有的
环球人文地理 2021年1期2021-03-15
- 吴方言名词小考
215123)吴方言是我国主要的方言之一,现主要分布在江苏东南部及浙江东北部的大部分地区,而且用吴方言创作的文学作品较多,从六朝的子夜吴歌到明清的方言小说,资料十分丰富。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吴方言也有了较大变化,一些用词虽然口头上还在说,但在文章上已经很少见了,有的则是有音无字,有的则是找一音近的字来代替本意字。本文对一些吴方言中常说常写,或容易误写的词作考证。布 袋在苏州乡下,偶尔还可以听到“布袋”这一词,如:“老王啊,今朝哪哼买只鸡啊?”“哦,今朝布袋出
江苏地方志 2020年6期2021-01-05
- 讲张
话向来被认为是吴方言的代表。因为早已被普通话吸收的缘故,“尴尬”和“煞有介事”称得上是大众比较熟悉的两个苏州话词汇。相比之下,“讲张”就显得知者不多了。它的意思是说话、闲聊,同“侃大山”有点接近。闲暇时光,几个熟人聚在一起,便吃茶、讲张。讲张的来历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元朝末年,群雄并起作逐鹿之争,当时苏州(即平江府)归张士诚所有。说起来,他并不是什么英主,有了一块地盘后就不思进取,再无作为。朱元璋看他很准,叫做“自守虏”,真是一点不差。就连张士诚的部下
环球人文地理 2020年6期2020-07-27
- 吴方言程度副词“迥”本字考
”;程度副词;吴方言在北部吴语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等地方言中,在表示“很”“非常”义时,通常会使用[d?io?]这一读音。各区域的[d?io?]的发音基本相同,但调值略有差距,如上海话读作[d?io?23],常州话读作[d?io?213](下文统称为[d?io?])。在实际使用中,[d?io?]通常会使用方言同音字“穷”字来表示。李荣主编的《上海方言词典》中收录了“穷”的这一用法:“很;非常。”[1](P290)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的《汉语方言大词典》,
现代语文 2020年4期2020-07-14
- 浅析《何典》的创作特色
典》是张南庄用吴方言创作的一部章回体白话小说。融神魔、世情、英雄传奇等题材为一体,且全部都用吴方言进行创作。通过活鬼与活死人父子的经历,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愤怒与批判。关键词:题材融合;吴方言;否定传统《何典》是嘉庆年间张南庄用吴方言创作的一部章回体白话小说,四大名著代表着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的最高成就。《何典》借鉴吸收了前代小说的创作经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一、题材上的兼收并蓄《何典》的正文内容只有十万字左右,只能算作中篇小说。明代是章回小说定型的重要阶段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4期2020-05-26
- “栗六”考源
摘 要:文章对吴方言中“栗六”的词义及其来源做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栗六”为双声连绵词,文献中常变形写作“栗碌、歷碌”或重叠为“栗栗碌碌、歷歷碌碌”等。它最初写作“歷鹿”,或音转为“鹿盧”,指带轮轴、可转动的车具,如纺车、汲水具。其得名之由源于轮轴的“圆转”,这一语源义对于认识“栗六”组词的词义演变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即它的各个义项,其实只是“转动不停”这一核心义在不同语义场域投射的结果。关键词:吴方言 栗六 歷鹿 鹿盧 圆转 探源一吴方言词典中,载有
辞书研究 2020年1期2020-02-06
- 语言规范化与期刊方言保护问题初探
地,中国主要的吴方言地区之一。《苏州杂志》强调地方特色,因此在30多年的办刊过程中,语言文字规范化与方言保护的问题是经常要面对的,中间有矛盾,有困扰,但在多年编辑实践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在此与方家交流探讨。众所周知,汉语的语言规范以及现今的要求和标准规范,都是基于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而在江南地区,如《苏州杂志》的传播影响对象,很多是以吴方言(苏州话)为母语。普通话和吴
文化产业 2020年30期2020-01-02
- 我国到底有多少种方言
起来的。第二是吴方言,即江浙话,分布在江苏省的江南地区和浙江省大部,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主要代表。第三是赣方言,即江西话,分布在江西省和福建省西北部、湖南省的东部以及湖北省的东南部。第四种是湘方言,即湖南话,分布在湖南省大部。第五是客家方言,以梅州话为主要代表。第六是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主要代表。第七是闽方言,分布很广,包括福建省大部、廣东省东部地区和西部雷州半岛、海南省、台湾地区大部、浙江省南部。这七大方言中,以北方话分布最广,其分布地域占全国面积的70%左右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38期2019-09-10
- 我国有多少种方言
起来的。第二是吴方言,即江浙话,分布在江苏省的江南地区和浙江省大部。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主要代表。第三是赣方言,即江西话,分布在江西省和福建省西北部、湖南省的东部以及湖北省的东南部。第四种是湘方言,即湖南话,分布在湖南省大部。第五是客家方言,以梅州话为主要代表。第六是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主要代表。第七是闽方言,分布很廣,包括福建省大部、广东省东部的地区和西部的雷州半岛、海南省、台湾省大部、浙江省南部。 这七大方言中,以北方话分布最广,其分布地域大约占全国面积的7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33期2019-09-10
- 在南疆写诗:改变语言与习惯(随笔)
的。我曾在《用吴方言语境写作》一文中提到:现代汉语的发展毕竟只有百余年历史,放弃了成熟的古汉语, 变换一种新语言(现代汉语)表达方式,我认为这不是一百年能解决的问题。我在探索江南诗写作的过程中,用吴方言语境写作,就我个人而言,使用吴方言比全部使用现代汉语更能正确表达我的江南情绪。诗是语言与情感的艺术,一首好的诗歌必然是有着语言的力量,还要有能使人共鸣的真情。真情来源于内容,内容来源于体验。到了南疆,我觉得要融入到当地维吾尔族人的生活当中,才能全方位了解到他
星星·诗歌原创 2019年1期2019-06-25
- 吴语否定词“弗”——以桐庐方言为例
用‘弗。”对于吴方言否定词“弗”的研究,如今尚未有定论,且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弗的吴音为feh,部分地区作veh,是“勿”的弱化或浊化,王福堂认为,弗作为否定词在吴方言中,常是勿、不的替换,早期的吴方言区只有“弗”、“否”两个否定词,其他都是词语接触的结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认为“弗、勿”在吴方言中,具有不同功能,且“弗”具有丰富的含义与再生性。一、古籍中的“弗”(2)《广韵》:弗分勿反。《集韵》:弗符勿反。《公羊传·注》:“弗者,不之深者也。”弗在先秦
北方文学 2019年11期2019-04-29
- 浅谈吴方言特点及成因
摘要:吴方言即“吴侬软语”,是我国第二大汉语方言。历史上北方汉语冲击南方吴语主要有三次大浪潮:第一次是两汉及三国时代,北方民族对江南的开发和经营吸引了大批北方移民;第二次是东晋及南北朝时代,北方人因战乱逃难,大量移入苏南和浙北、浙东;第三次是南宋迁都临安,开创繁华盛世长达一百余年。其间北方移民大批南下,南北文化大融合,南北语言大渗透,逐渐形成现代吴语。关键词:吴语;吴侬软语;吴方言;形成吴方言的特点吴语之处,诗画江南,辛弃疾云“醉里吴音相媚好”。吴语即吴方
神州·下旬刊 2019年2期2019-04-01
- 吴方言的发展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受到了冲击,而吴方言作为全国第二大方言,此刻也正面临着使用人数减少,其语音、语调变异,语义曲解的尴尬现状,对此本文从科技,教育等方面对吴语的保护提出对策,使吴方言得到保护和传承。关键词:吴方言;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对策中图分类号:G275.9;H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8-0078-02一、引言中国是一个具有多个民族,多种语言,且方言多类化的国家,包括56个民族80多种语言和方言。然而,汉语是我国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6期2018-07-23
- 水乡方言文化在幼儿园小班一日活动中的运用
的吴文化底蕴。吴方言淳朴中透着江南人娴静悠慢的生活态度,方言具有趣味性,在小班的方言教育中展开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吴方言;幼教;游戏;活动;资源作者简介:陆晓旦,江苏省昆山市周庄中心幼儿园新镇区分园教师。(江苏 苏州 215300)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2-0120-02随着外来人口增多,“新本地人”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孩子讲普通话,造成了方言文化的缺失。因此,随着“十二五”课题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8年4期2018-07-12
- 方 言
即江淮方言区、吴方言区、北方方言区。江淮方言区 分布于南京、扬州、镇江、淮阴、盐城市和南通、连云港两市的一部分。本区分扬淮、南京、通泰三片。扬淮片包括扬州、淮安、盐城、连云港(除赣榆)和镇江市区、丹徒、句容、泗阳、泗洪、沭阳;南京片包括南京市区、江宁、溧水、浦口、六合;通泰片包括泰州市区、姜堰、泰兴、兴化、东台、大丰、南通市区、如皋、海安、如东。响水、滨海两县沿海地区有山东移民。大丰市有吴语区移民。洪泽县有徐州移民。句容市有河南、湖北移民。吴方言区 分布于
江苏年鉴 2018年0期2018-02-12
- 文字探究“叶”与“济”
笔者长期生活在吴方言区的江阴,在春秋时期,江阴属吴国。吴方言继承了中古音,有些古诗用现代汉语中的读音朗诵不押韵,而用吴方言读是押韵的。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吴方言中斜读xiá与jiā押韵。在吴方言中树叶(葉),协(協)助,叶(葉)与协读音是相同的,所以现代苏州等地的群众把百葉、茶葉的葉写作叶。钱玄同在1922年出版的《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上提到过这种用法。因此,《简化字总表》吸收了这一用法,将“葉”简化为“叶”,但注明“叶韵”的“叶”仍读作
中国篆刻 2018年3期2018-01-24
- 莫让方言成绝响
——刍议吴方言建档的必要性
绝响 ——刍议吴方言建档的必要性文/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许燕梅记载着各个地区历史文化的方言正在逐渐消失,笔者以为,在普通话发展的同时,也应该重视方言的发展。吴方言;档案;保护;传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等12名全国人大代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及早保护方言的建议,建议加强对方言的调查和研究,中小学不再禁止方言,适当安排方言教育,条件允许下,建立方言博物馆。方言是记载着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与变迁的非物质文
办公室业务 2017年16期2017-11-26
- 莫让方言成绝响
展。【关键词】吴方言;档案;保护;传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等12名全国人大代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及早保护方言的建议,建议加强对方言的调查和研究,中小学不再禁止方言,适当安排方言教育,条件允许下,建立方言博物馆。方言是记载着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与变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概况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带着醉意的吴地口音听来十分温柔美好,那满头白发的公公婆婆不知是谁家的双亲父老。一句充盈着柔媚之气的古
办公室业务 2017年8期2017-08-29
- 吴语闲话(之三)
俗作一丢。如《吴方言词典》有“一丢”条,并引徐渭(原书误作谓)《雌木兰》曰:“去时节只一丢,回时节长并肩。”冯梦龙定本《人兽关》曰:“嘴多油,本事丘,医书没一丢。”案,一丢者白字,正当作一點,音小变耳。吴语谓暖心、开心为“U 心”,俗作窝心。如《吴方言词典》“窝心”条,注曰“: 开心,快乐。”《九尾龟》回四十二曰:“实梗个窝心,还说无不交情。”案,作窝心实非,其义正相反也。《汉语大词 典》“ 窝 心 ”条 曰:“ 方 言 ,受 到 委 屈 、侮 辱 或污蔑
苏州杂志 2017年3期2017-07-03
- 吴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综述
摘 要:吴方言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和英语语音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区别。在英语语音习得的过程中,吴方言者往往会带有方言语音的特色,给英语语音的习得带来正迁移和负迁移影响。近年来,虽然关于吴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影响的研究很多,但对吴方言内部语音特点的看法存在较为明显的分歧。吴语区语音的特点并非完全一致,因此吴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不可一概而论,需要具体到更小的方言地域进行调查和研究。关键词:吴方言 英语 语音习得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英语学习
现代语文 2016年11期2017-01-19
- 吴方言使用区间日益缩小,传承问题已刻不容缓
实了其严重性,吴方言的使用区间已大为缩小,且将不断缩减,其的传承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们建议,在大力推普的同时,重视吴方言的使用与保护。不能将吴方言的使用、传承与推普工作对立起来,它们是平等的,是相辅相成的,鱼和熊掌完全可以兼得。不要让“吴方言”成为“无方言”!关键词:吴方言;传承一、吴方言渐渐退隐江湖普通话是中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其普及极大地推动了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所以说,推普工作功效卓著。但是,在大力推普的背景之下,人们却越来越清楚地发现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2期2016-05-30
- 探究普通话与吴方言语法结构区别
要:普通话与吴方言在词汇和语音上的差异不言而喻,但它们在语法结构方面也具有差异性。以第一部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作为材料探究发现,普通话的语法结构教吴方言稳定:吴语比北京话更常使受事前置充当话题、动补结构后面的宾语常常提前、后置词比北京话更加活跃和发达。虽其在北京话扩散的过程中也受到了一定“规划化”的影响,但两者语法结构的区别不会在短期内消除。关键词:普通话;吴方言;《海上花列传》;语法结构作者简介:孙凯旋(1997.9-),汉族,山东人,山东省潍坊市滨
青年文学家 2016年9期2016-03-28
- “困”之语法研究
56)“困”在吴方言中表示“疲乏想睡”和“睡觉”的意思。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其在吴方言中的使用情况和语法功能。第一部分介绍“困”的使用概况,论述其作为方言词的可靠性;第二部分从形容词和动词两个角度分别介绍“困”在吴方言中的用法,显示其地方色彩;第三部分研究动趋式“困出来”,并解释其语义特征及形成机制。困吴方言语法一、引言“困”是吴方言中的一个常用词,其意义约等于普通话中的“睡”。但事实上使用“困觉”字表示“睡觉”义的不只吴方言区,据调查,湘方言区、赣方言区都
文教资料 2016年23期2016-03-16
- 明孤抄本《辨音纂要》正读语音系统
记录的是明代的吴方言语音。《辨音纂要》;正读;声母;韵母;声调《辨音纂要》(1622-1624)(以下简称《辨》)*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善本书,编号:533/017.,一函四册,分别以“元、亨、利、贞”命名,编纂人信息不详,仅在开篇残缺的“序”中称“茂苑逸民吉甫录”。《辨》卷分上下,卷上10、卷下12,共为22卷,韵目76个。平上去入四声分立,其中平上去各22个,入声10个,与《洪武正韵》一致。书前还列有《七十五字分属五音图》《黄钟七十五音应节候说》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6期2016-03-07
- 吴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综述
□叶蓓蕾吴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综述□叶蓓蕾吴方言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和英语语音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区别。在英语语音习得的过程中,吴方言者往往会带有方言语音的特色,给英语语音的习得带来正迁移和负迁移影响。近年来,虽然关于吴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影响的研究很多,但对吴方言内部语音特点的看法存在较为明显的分歧。吴语区语音的特点并非完全一致,因此吴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不可一概而论,需要具体到更小的方言地域进行调查和研究。吴方言 英语 语音习得一、引言随着时代
现代语文 2016年33期2016-03-02
- 吴方言对于二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作用
215000)吴方言对于二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作用吴丁敏(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 文科组,江苏 苏州 215000)语言负迁移是指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母语对其语言学习造成的负面影响。吴方言发音特点复杂,声母无翘舌音,发音不分前后鼻音,复韵母较少,这些都对二语语音习得产生了负迁移作用。负迁移 吴方言 二语语音一、负迁移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会受到母语的影响,不同的研究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一般将此定义为迁移(transfer)。语言迁移分为正迁移 (Posi
文教资料 2015年27期2016-01-20
- 清写本韵书《六书声应集》的音系研究*
音 气流分调 吴方言1 引言明清是“音韵锋出”的时期,有大量官修私刻的韵书问世,学界利用此类文献,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但有些韵书由于罕见,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六书声应集》(以下简称《声应集》)正属此类。《声应集》现存清写本,手写楷书,版心框高20cm×11cm。该书作者姓名亡佚,成书之确切时间也难以考据。根据书中“玄”、“烨”、“弘”、“颙”、“旻”、“奕”等字均缺笔,注明“御名敬避”,可推断写本成书时间,当在咸丰年间(1831年-1861年)。《声应集》
语言科学 2015年3期2015-05-15
- 《全国各界切口大词典》相关文化问题考辨
堂”指浴室,为吴方言词。“混堂:<名>澡堂。吴语”,该词使用于上海、江苏、浙江的吴方言区内。1930 年《嘉定县续志》:“混堂,俗称浴池也。”评弹《玉蜻蜓》第二五回:“两位总要去交际交际,下饭馆,上混堂,都要花费的。”[4]该词最早见于明代吴语地区。洗浴不仅为生活必需之环节,也是吴地人的一种风俗。如明·郎瑛《七修类稿》卷十六:“吴俗,甃大石为池,穹幕以砖,后为巨釜,令与池通,辘轳引水,穴壁而贮焉。一人专执爨,池水相吞,遂成沸汤,名曰混堂。”2.纸头业“商铺
文化学刊 2015年12期2015-03-20
- 越剧舞台语言的语音学解释*
越剧发源于地处吴方言圈的浙江嵊州(旧称嵊县),早期的越剧舞台唱白语言便是以嵊州一带的乡音土语为基础的,是为越剧草创阶段的“落地唱书”时期。经过前期几批唱书艺人的艰辛努力,越剧渐渐在江南一带流行开来。尤其是在越剧进入到上海、杭州和宁波等大城市后,加之其演员群体的扩大(20 世纪30年代以前的越剧演员主要是嵊州籍人士,后来渐渐扩充到了几乎整个吴方言区),为了使之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和喜爱,也为了使越剧的流传范围更为广泛,其唱念韵白便逐渐转变为以吴方言为基础,吸收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1期2015-01-30
- 鲁迅小说中的吴方言成分
要: 大量运用吴方言,是鲁迅作品语言的一大特点。本文对鲁迅小说中的吴方言做了梳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鲁迅使用方言的态度。关键词: 鲁迅小说 吴方言 现代汉语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先后创作了《狂人日记》等三十余篇现代白话小说,它们是白话文运动的重要实绩,为革新文学语言起了示范作用。鲁迅使用的语言是尚处于雏形阶段的现代白话,其中夹杂着众多吴方言成分。通过梳理、分析鲁迅小说中的吴方言,我们可以对鲁迅在共同语尚未成型的情况下,积极而又慎重地采用方言进行写作的态度产
文教资料 2014年18期2014-11-13
- 鲁迅小说中的吴方言成分
)鲁迅小说中的吴方言成分林碧芸(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大量运用吴方言,是鲁迅作品语言的一大特点。本文对鲁迅小说中的吴方言做了梳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鲁迅使用方言的态度。鲁迅小说 吴方言 现代汉语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先后创作了《狂人日记》等三十余篇现代白话小说,它们是白话文运动的重要实绩,为革新文学语言起了示范作用。鲁迅使用的语言是尚处于雏形阶段的现代白话,其中夹杂着众多吴方言成分。通过梳理、分析鲁迅小说中的吴方言,我们可以对鲁迅
文教资料 2014年18期2014-03-20
- 浅谈吴方言中“个”的指代用法
”两类。本文以吴方言中的苏沪嘉小片为例,重点对该方言片中“个”的指代用法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同时探讨了该小片中“个”的其他用法,并且与普通话进行了比较分析。由于使用范围广泛和使用频率较高,“个”的发展演变及使用情况都相对比较复杂,值得我们从多角度关注。关键词:“个”;指代用法;吴方言一、 关于“个”“个”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最为常见的用法就是作量词,例如普通话中有“一个人”、“这个书包”、“三个月”、“几个钟头”等说法。与此同时,“个”还可以用在“吃
山东青年 2014年1期2014-03-19
- 《菽园杂记》所载方言语音现象考察
记》中所记载的吴方言和北方方言等语音现象,并参考其他笔记、韵书等文献资料,结合现代汉语方言语料,相互印证,以此来判定《菽园杂记》所记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明代吴方言的语音特点(一)吴方言“鱼虞不分”现象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 “幡布”为“抹布”……此皆俚俗可笑处,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称“快儿”者[1]。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当时吴方言的一些语音特点。从中古音韵来看,“住”为虞韵澄母去声,“箸”为鱼韵澄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3期2012-10-20
- 从《度曲须知》看明末吴方言的语音特点
时也间接表现了吴方言的语音特点。对于《须知》反映的吴方言语音现象,目前已有石汝杰、李小凡、欧文艳等人进行了初步的研 究 。[2][3][4]但 他 们 讨 论 还 不 够 详 细 和 具 体 ,仍有继续研究之必要。因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图全面梳理《须知》有关吴方言语音的内容(主要出现在《北曲正讹考》、《同声异字考》、《出字总诀》、《鼻音抉隐》及其续编、《方音洗冤录》等章节),分析和讨论《须知》表现出来的吴方言语音特点,为汉语语音史和吴方言语音史的研究提供一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6期2012-08-15
- 吴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及教学对策
243041)吴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及教学对策顾 亮(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马鞍山,243041)任何母语发音都会对第二语言的发音产生正负两方面的迁移,克服发音负迁移是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环节和任务。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汉语言及吴方言的发音特点,比较吴方言与英语发音音位的异同,找准吴方言对英语发音的迁移点,帮助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主动克服母语及吴方言对英语发音的干扰,通过对比教学,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突出英语发音的整体性,减少乃至消除母语及方言对英语语音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8期2012-08-15
- 论赵宧光的方言研究
研究,著有研究吴方言《四声表》和《吴音操俚》,《说文长笺》中也有不少记录方言和比较方言的内容,前人却鲜有论及。一、《四声表》、《吴音操俚》对吴方言的研究明崇祯四年赵钧小宛堂刻本《说文长笺》,前附《长笺解题》一卷,是赵宧光为自己生平语言文字著作所写的解题。从《长笺解题》可知,赵宧光著有《四声表》一卷和《吴音操俚》一卷。由于已经失传,今天我们只能从解题了解两书的內容。《四声表》是表现吴方音的韵图,《长笺解题·四声表》称:“《四声表》者,裁等韵故法,就偏方吴音。
皖西学院学报 2012年4期2012-08-15
- 不同方言背景下中国学生对英语双元音的感知研究
为江淮方言区、吴方言区以及北方方言区[12]。本研究的受试为江苏某高校新入学的60名英语专业一年级研究生。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个体差异,本研究按照如下标准确定受试人员:(1)受试年龄相仿(22~28岁),且教育背景类似;(2)所有受试均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也甚少有与英语本族语者交流的机会。由于专业与生源限制,女生人数比男生多,且来自吴方言区的学生比例较低。受试特征与方言分布情况见表1。表1 受试特征与方言分布情况(二)实验材料本研究采用RP元音目录中的元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2012-06-08
- 从古今地名看《徐霞客游记》反映的方音特点
会说自己的母语吴方言,另一方面他也应会说当时通行的官话。不然,他要走遍全国各地,几乎不可想象。因而,对于当地人用方言说出来的地名,徐霞客是尽可能用接近的官话音或者其母语——吴方言语音来记载,因此《游记》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近音地名。将这些近音地名与今天的实际地名进行比较,我们可以了解各地汉语方言语音的特点,这对于汉语语音史和方音史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目前从方言或语言的角度对《游记》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还较少。据笔者所知,目前仅有群一、[4]徐建丽,[5]谢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5期2012-04-12
- 从语音特点看吴语区的谐音习俗
的考察,具体从吴方言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等特点来探讨相关谐音习俗的形成和流布情况。吴方言;语音特点;谐音习俗方言和民俗是紧密联系的。以往针对方言区的民俗研究,较多地关注各地方言词语所反映出来的民俗现象。换句话说,此前种种有关方言和民俗的研究,更多地单纯从词汇角度切入,很少联系到语音因素。如炒菜锅,北方人叫“锅”,浙江人叫“镬”,福建人叫“鼎”,方言词语称谓不同,反映了各地的习俗也各不相同。因为方言中事物的称谓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习俗。正如曲彦斌所说:“各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6期2012-01-21
- 刍议吴语小说的盛衰
吴语小说是指以吴方言为小说表述语言,主要描述以上海为中心的吴地世俗民情的小说。以此为标准,最早的吴语小说应该是清代乾嘉年间上海才子张南庄所著的《何典》,翻刻于光绪四年(公元1879年)。之后是1892年韩庆邦创作并连载于他自编的杂志《海上奇书》上的《海上花列传》,于1894年结集出版,共64回。此书的内容、技巧、语言曾得到鲁迅、刘半农和胡适的好评,后张爱玲将其译为国语,命名《海上花》,更是名声大噪,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其实不然。但是《海上花列
文教资料 2011年26期2011-08-15
- 语用视角下的吴方言称谓语研究
一些新的思路。吴方言是我国第二大汉语方言,有其区别于普通话的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本文无意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吴方言称谓语的特点,而是运用语用学的观点分析称谓语选择和变换的制约因素,考察称谓语在具体场景下、在特殊时间内,涉及具体人物关系时所起的作用和达到的语用功能,了解吴方言称谓语在使用过程中所包含的丰富的语用含义,进一步揭示称谓语使用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二、吴方言称谓语的语用分析吴方言中称谓语和普通话中称谓语相比较,除了发音不同,所用的词汇也有区别,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5期2010-08-15
- 吴方言形容词表示程度的语法手段
310012)吴方言形容词数量多,使用频率高,程度表达手段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描写细腻形象,如形容圆,绍兴话可以说“圆滚滚”“滚圆”“滚滚圆”“滚滚滚圆”“滚滚滚滚圆”“滚搭头圆”,表示不同的强弱义。本文考察吴方言形容词表示程度的语法手段及表义功能。吴方言形容词表示程度的语法手段,主要有变形法、前加法和后加法。通过各种语法手段可以使形容词的程度改变,或者增强程度语义、或者减弱程度语义,不同方式表示程度语义深浅不同,形成不同层次。一、变形法通过变化形容词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6期2010-08-15
- 《醒梦骈言》与吴方言
中使用了较多的吴方言特征词、典型词和吴语语法,是一部属于官话系统但却保存了较多的吴方言特征的白话小说作品。它的作者不是蒲松龄,而是一个以吴方言为母语、且在吴方言区生活多年的南方人。关键词:醒梦骈言;吴方言;蒲松龄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712(2009)02-0137-09《蒲松龄研究》2005年第4期发表了徐文军先生的《守朴翁是不是蒲松龄:作者初探》一文,对短篇白话拟话本小说集《醒梦骈言》(一名《醒世奇言》)的作者问
蒲松龄研究 2009年2期2009-09-05
- 吴方言特征概说
年历史的变迁,吴方言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汉语方言。在语音上,它完整地保留了全浊声母,单元音韵母发达而复元音缺少,声调保留入声、共分七个调类,有复杂的连读变调和文白异读现象;在词汇上,名词词头“阿”比较发达,具象化特征明显,并且保留较多古词;在语法上,宾语前置的主谓谓语句占很大比重,动补结构后面的宾语常常提前。语音、词汇和语法上的这些特征成就了吴方言这一最具魅力的千年瑰宝,如何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财富,成了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关键词:吴方言 语音 词汇 语
现代语文 2009年3期2009-06-02
-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册)应补注
注。“和暖”为吴方言。“和暖原极和暖”,即“暖和倒是暖和”,但在北方的人读来,觉得繁冗,不如直说“极暖和”,却不知这是浙地方言。例如,《鲁迅书信集》:“上海本已和暖,但近几天忽又下雨发风,冷如初冬,却非生火炉不可。”该条可补注为:[和暖原极和暖]吴方言,意为“暖和倒是暖和”。(2)必修二册《祝福》:“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出门人”,过去绍兴一带管远离家乡出外工作的人叫出门人。含有见过世面的意思。可补注:[出门人]吴方言,意为“远离家乡出外工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8年6期200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