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典》单音方言动词与通用动词的比较

2023-06-12 00:19胡峪鸣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2期

胡峪鸣

内容摘要:嘉庆年间沪人张南庄写成的著作《何典》是明清吴语小说的代表作,其叙述语言别具一格,白话里夹杂吴方言俚语,甚至秽语,是研究吴方言珍贵的文本材料。通過精读文本,本文搜集了《何典》中典型的几类方言动词,主要分成四类:与身体活动有关的单音节方言动词、与心理活动有关的单音节方言动词、与言语活动有关的单音节方言动词、一般单音节方言动词。对其进行分类整理、频率统计、归纳释义,最后站在整体角度探究出吴方言单音节动词与现代通用语动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何典》 吴方言 方言动词

《何典》是明清时期上海作家张南庄写就的吴方言章回体小说,全文五万余字,通过三家村活鬼一家两代人的命运浮沉道出了鬼界的世事人情,讽刺了现实世界里的人情冷暖。《何典》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它通篇用白话夹杂着吴方言的方式行文,各类方言俚语,甚至秽语,大大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和幽默感,更是为吴方言研究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语料。通过《何典》,后人可以充分感受到清末沪上吴侬软语的风采和独特魅力。

一.《何典》单音节方言动词分类整理与释义

(一)与身体活动有关的单音节方言动词

这类方言动词主要包括人的身体行为、面部神态、说话动作等,这类词一共有19个,占单音节方言动词的比约为58%。

1.与眼睛动作有关的单音节方言动词

[张]<动>看望;张望。如:

到了次日,臭鬼因离家日久,不免到外面张亲眷、望朋友,应酬世故。(第7回)

按:《何典》中出现频率1次。“张”表示“看望”,“张”比“看”的语气更为强烈,暗含着重视、寻找与期待的心理,“张”不是简单地“看”,而是暗含“张罗”的意思,具有主动性,探视病人、等待客人等情境中都用“张”,表示对所见之人的重视。

[睃]<动>斜着眼睛看,探望。如:

疯痨臌隔,是阎罗王请到的上客——知道他死在眼前,不免看同胞姊妹面上,到来睃睃他。(第5回)

按:《何典》中出现频率1次。《玉篇·目部》:“睃,视也。”本义为瞟,又写作“梭”。《江阴县续志》:“问人曰张,取张望义也。与常熟人言睃,音梭,意同。”因此,“睃睃”即“看看”,“睃”在《何典》中第一次表示“探望”的意思,引申为只瞟一眼的,随意的,不情愿的“探望”。

2.与手的动作有关的单音节方言动词

[捩]<动>拗折;折断;(用手指)扭;拧。如:

[1]捩弗杀鸭——大碗小盏,摆了一台,欢呼畅饮。(第1回)

[2]醋八姐是个小人家出身,嘴花捩撇的专喜嚼舌头根,不甚贤惠。(第5回)

[3]臭花娘吓得魂不附体,尽命把他咬捩摘打。(第6回)

[4]不过两个养发强盗,又不是三头六臂七手八脚的天神天将,就这等怕如折捩!(第10回)

按:《何典》中出现频率4次。《玉篇·手部》:“捩,拗捩也。”“捩”表示扭拧、折断的意思。《何典》中的“捩弗杀鸭”表示拧不断脖子的鸭子。“扭转”意义被现代汉语吸收,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也有体现,如茅盾《子夜》七:“一伸手便捩开了写字桌上的淡黄绸罩子上的大电灯。”[1]“嘴花捩撇”形容人说话时面部表情夸张,嘴唇灵活掀起扭动的样子,表示能说会道但并不雅观,常用来形容爱嚼舌根的妇女,含有贬义。“怕如折捩”则形容十分害怕的样子,这个词最早见于《何典》。

[掼]<动>掷;扔;摔掉;把东西用力抛出去。如:

不道趁水推落,船便望着对岸直掼转去。(第1回)

按:《何典》中出现频率2次。《说文》:“掼,習也。从手貫聲,古患切。”掼表示用力将某物扔出去,如: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武松……把那妇人头望西门庆脸上掼将来。”[2]《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柳氏)一头说,一头走到门前,把那象棋子乱撒在街上,棋盘也掼做几片。”[3]人把自己的身体掼出去了叫摔,因此“掼”也引申为跌倒,摔倒。“掼”还有丢开(不管)的意思,如《隋史遗文》第九回:“见叔宝那狼狈的样子:行李掼在一边,也没人照管。”[4]除了具体事物,也可表示抽象事物,如责任,义务等,将责任“掼”在别人身上即把责任甩给别人,不承担也不负责。

[刋]<动>削。如:

只要老弟在老爷面前周旋其事,求他只好看瓜刋皮,不要扳只壶卢抠子就够了。(第2回)

按:《何典》中出现频率1次。《韵补·先韵》:“刋,丘虔切,削也。”“刋皮”意为“削皮”,又写作“刊皮”。“看瓜刋皮”指根据西瓜各处不同的特点进行削皮,笔者认为《何典》此处“看瓜刋皮”与后文“扳只壶卢抠子”意义正相反,“扳只壶卢抠子”指“固执己见,钻牛角尖,不懂变通”,“看瓜刋皮”则应解释为“随机应变,看人下菜碟”。

3.与腿脚动作有关的单音节方言动词

[倘]<动>舒展,信步。如:

[1]有时伸长倘脚,辊在路头路脑。(第1回)

[2]便一路随脚倘的问将去,并没有人认得。(第6回)

[3]看见鹰来,便一倘翅飞上天顶心里去了。(第8回)

按:《何典》中出现频率3次。“伸长倘脚”指“伸腿舒脚地躺着”,“倘翅”即“舒展翅膀”。“随脚倘”指“信步”,刘复注:“倘,应作淌。”比喻像水淌过一般信步走去。

[哺]<动>蹲。如:

脚跟头哺一个开眼乌龟,乌龟身上盘条烂死蛇。(第6回)

按:《何典》中出现频率1次。“哺”本义“孵化”,又写作“逋”,吴谚谓:“鸟蹲未宿曰‘逋。”因此“哺”又有“蹲”的意思,“脚跟头哺一个开眼乌龟”即脚跟边蹲着一个开眼乌龟。

4.与肩背动作有关的单音节方言动词

[辊]<动>躺,卧。如:

打狗湾里,近日也出了一件怪物,叫做什么蛐蟺哥,有时伸长倘脚,辊在路头路脑。(第1回)

按:《何典》中出現频率1次。“辊”表示“躺,卧”,“辊在路头路脑”即“躺在路上”。

[揵]<动>扛;抬;举。如:

(活鬼)办齐了砖头石块,揵下无数木梢。(第2回)

按:《何典》中出现频率3次。“揵”又作“掮”。《广韵》:“揵,渠焉切,举也。”《集韵》:“以肩举物也。”《光绪宝山县志》卷十四:“揵,音干,俗呼以肩担物。”“掮”表示用肩膀扛举担物,“揵了阿罗罗枪”即扛着枪,“揵枪使棒”指舞刀弄枪,“揵木梢”一语双关,字面意思指活鬼为了造庙置办了无数木梢,而吴语中有“揵木梢”的说法,指“受人骗而代之受过”,如《地府志》第三十六回:“见他相貌生得呆笨异常,并没有一丝聪明伶俐的气息,就知道这个人将来准可叫他揵(掮)木梢。”深层含义暗示了活鬼的命运。

(二)与心理活动有关的单音节方言动词

这类方言动词一共有1个,占单音节方言动词的比约为3%。

[捉]<动>选择。如:

依我之见,还是捉方路走好。(第9回)

按:《何典》中出现频率1次。吴方言中“捉”有表示“选择”的意思。“方路”指“正道”,“捉方路走”指选择走正道,比喻按规矩办事,不走歪门邪道。

(三)与言语活动有关的单音节方言动词

这类方言动词一共有1个,占《何典》中单音节方言动词比约为3%。

[罩]<动>以言语压(住)。如:

自思人微权轻,鸡子不是搭石子斗的,须说大话去罩他,或者吓退,也未可知。(第6回)

按:《何典》中出现频率1次。“罩”表示用言语或话术去威吓住对方,让对方无话可说。

(四)一般单音节方言动词

这类方言动词一共有12个,占《何典》中单音节方言动词比约为36%。

[吻]<动>合,吻合。如:

等个好时辰,把尸灵揿在破棺材里,道士摇着铃注卵子,念了几句生意经,吻了材盖。(第3回)

按:《何典》中出现频率3次。“吻”又作“ ”,原本指嘴唇,做名词或者量词。《说文》:“吻,口边也,从肉勿声。吻,或从肉从昏。”段玉裁注:“吻或从肉从昏,昏声也。凡昏皆从氏,不从民。字亦作 ,皆之俗也。凡言脗合当用此。”吴人谓合唇为脗嘴,“吻”就具有了“合”的意义,即“吻合”。“吻了棺材”就是合上了棺材。

[畔]<动>躲藏;藏身。如:

雌鬼道:“这被他逃去的,畔在里头钻筋透骨的作起怪来,便怎么处?”(第四回)

按:《何典》中出现频率11次。刘复注:“畔,匿也。”“畔”表示“躲藏,藏匿”的意思,如《汉书·冯奉世传》:“今乃有畔敌之名,大为中国羞。”[5]“畔敌”即“躲避敌人,做逃兵”。“畔”引申出“呆着”的意思,“畔在家里”就是“呆在家里”,“畔房小姐”比喻平时很少外出,只呆在闺阁中的小姐。因声符相同,读音相近,“畔”又可写作“叛”“盘”“伴”“拌”。

[傍]〈动〉靠近,接近;依傍,依靠。如:

凑齐一只小船,傍在大船边,歇在那里。(第3回)

按:《何典》中出现频率2次。“傍”表示“依靠在一旁的样子”。“傍在大船旁”即“依靠在大船旁边”。

二.《何典》单音节方言动词与现代现代通用语动词的比较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何典》方言动词与现代通用语动词之间存在着丰富的联系,下面从词形、词义、语法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词形的比较

笔者从词形上对《何典》单音节方言动词和现代通用语动词进行比较,发现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何典》中的单音节方言动词在现代通用语中扩展为双音节动词,如:

(1)“张”和“张望”

《何典》中的单音节动词“张”表示“向四周看,寻找”,如“张亲眷”,在现代通用语中,“张”与“望”组合扩展成了双音节动词“张望”来表示“看,寻找”的意思,“张”与“张望”意义相同,但在词形上发生了变化。

(2)“吻”和“吻合”

《何典》中的方言动词“吻”是一个单音节动词,表示“合上”,只包含一个语素,可以单独使用,比如:“众人吻了材盖。”在现代通用语中,“吻”和“合”组成双音节动词“吻合”时,才具有“合上”的意思,词形也产生了变化。

2.《何典》中的单音节方言动词在现代通用语中用字发生了改变,如:

(1)“刋”和“削”

《何典》中的方言动词“刋”是一个单音节动词,表示“削皮”,如“看瓜刋皮”,现代通用语中则不用“刋”,而用单音节动词“削”表示此义。

(2)“搲”和“挖”

《何典》中的方言动词“搲”是一个单音节动词,表示“用手抠挖”,如“搲迷露做饼”,在现代通用语中则用单音节动词“挖”表示此义。

(3)“畔”和“躲”

《何典》中用音转“畔”表示“躲藏”,如“畔房小姐”,在现代通用语中则用单音节动词“躲”表示此义。

(4)“困”和“睡”

《何典》中方言动词“困”表示“睡”,如“困在床上”,在现代通用语中则用单音节动词“睡”表示此义。

(二)词义的比较

笔者从词形上对《何典》方言动词和现代通用语动词进行比较,发现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何典》中的单音节方言动词在现代通用语中词义缩小,如:

(1)“倘”

《何典》中“倘”有两个意思,一表示“假如”,二表示“舒展”,如:“倘脚”,现代通用语中“倘”不具有“舒展”义,只表示“假如”,词义缩小了。

(2)“吻”

《何典》中“吻”表示“合上”,如“吻了棺材”,现代通用语中“吻”不具有“合上”义,只表示“亲吻”,词义缩小。

2.《何典》中的单音节方言动词在现代通用语中词义扩大,如:

“困”

《何典》中方言动词“困”表示“睡,躺”,现代通用语中“困”除了表示“疲乏”、“想睡”之外,还表示“困扰,束缚,限于某种困难的境地”,词义扩大了。

3.《何典》中的单音节方言动词在现代通用语中词义转移,如:

(1)“豁”

《何典》中“豁”表示“跨越”,现代通用语中“豁”表示“裂开”或“舍弃”,词义发生了转移。

(2)“捉”

《何典》中“捉”表示“选择”,如“捉方路走”,现代通用语中“捉”表示“抓,逮,握”,词义发生了转移。

(3)“端正”

《何典》中双音节方言动词“端正”表示“预备好”,如“端正小菜”,现代通用语中动词“端正”表示“使端正”,如:“请端正你的态度。”词义发生了转移。

(三)语法的比较

笔者从词形上对《何典》方言动词和现代通用语动词进行比较,发现《何典》中的单音节方言动词在现代通用语中词性发生变化,搭配情况也不同,如:

(1)“困”

《何典》中“困”作动词,表示“睡觉”,如“吃了困”,可以直接带宾语,如“困一觉”。现代通用语中“困”除了作动词,还可作形容词,表示“想睡的样子”,如:“他很困。”不能直接带宾语。

(2)“吻”

《何典》中“吻”作动词,表示“合上”,可以直接带宾语,如“吻了棺材”。现代通用语中“吻”除了作动词表示“亲吻”,还作名词,可以用量词和形容词修饰,如:“一个美好的吻”。

(3)“端正”

《何典》中“端正”作动词,表示“预备好”,可以直接带宾语,如“端正小菜”,现代通用语中动词“端正”除了作动词,还作形容词表示“方正,不歪斜”,如:“他的字很端正。”

《何典》作为一部吴方言经典著作,内含大量珍贵的吴方言语料,在整理过程中,笔者发现《何典》中的方言动词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丰富,每个方言动词都具有自身的文化独特性,不仅能让吴方言的读者感受到它的魅力,也能让非吴语方言区的读者感受到语言用词的巧妙性与准确性。

方言动词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独特活泼,不拘一格,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很多方言动词可以从读音或字形上让人直观地感受到它想表达的情绪色彩,有些甚至令人感到泼辣,与《何典》辛辣的讽刺主题十分相配,可以说,《何典》方言动词为这部作品主题的呈现增色不少,这些动词所携带的方言魅力不但让读者感受到了文字的精准,而且总是能博人一乐,充满了讽刺的艺术。

参考文献

[1]茅盾.子夜[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第七章.

[2][明]施耐庵.《水浒传》(一百回版)[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第二十六回.

[3][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版:《陈多寿生死夫妻》.

[4][明]袁于令.《隋史遗文》,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九回.

[5][汉]班固.《汉书》,上海:中华书局,2007年版:《冯奉世传》.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