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吴方言特点及成因

2019-04-01 02:16杨炎锴
神州·下旬刊 2019年2期

摘要:吴方言即“吴侬软语”,是我国第二大汉语方言。历史上北方汉语冲击南方吴语主要有三次大浪潮:第一次是两汉及三国时代,北方民族对江南的开发和经营吸引了大批北方移民;第二次是东晋及南北朝时代,北方人因战乱逃难,大量移入苏南和浙北、浙东;第三次是南宋迁都临安,开创繁华盛世长达一百余年。其间北方移民大批南下,南北文化大融合,南北语言大渗透,逐渐形成现代吴语。

关键词:吴语;吴侬软语;吴方言;形成

吴方言的特点

吴语之处,诗画江南,辛弃疾云“醉里吴音相媚好”。吴语即吴方言、“吴侬软语”,完整保留了中国古汉语全浊音,语言特性比较接近上古雅音。

吴方言好听难学,其主要特点有:①少翘舌音而多单元音。发音部位靠前,嘴型变动较小,听起来特别轻柔、绵软;②语调平和,语速适中,不“硬”不“侉”;③善用前后缀和叠字,如“阿囡”、“佬小”、“纸头”、“我俚”、“热拉拉”、“笃笃定定”……

最让我惊艳的是吴语词汇中竟然保留了很多的古汉语元素,极具文言特色,这是不同于国内其它地区方言的一大亮点。以无锡方言为例:“一日”(一天),“明朝”(明天),“辰光”(时间),“弗及”(不如),“弗碍”(不要紧),“面孔”(脸),“揩面”(洗脸),“里厢”(里边),“学堂”(学校),“物什”(东西),“铜钿”(钱),“几乎”(多少),“适意”(称心)……“文言痕迹”隐约可见,透出丝丝斯文之气。

吴方言如此独具特色,那它究竟是如何形成、发展起来的呢?

吴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一、“上古吴语”的形成

相传黄 帝时中原有“万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各地方言达数十种之多。上古时期的江南地区属于“百越”之“扬越”,当地居民使用的语言应为原始“土著”语言。

真正意义上的“吴语”诞生,很大程度上与泰伯奔吴相关。三千年前,泰伯让贤南奔至无锡梅村,这是见于史籍的第一批移民吴地的北方汉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中原国家模式、农耕文化、房屋建筑、礼乐制度等,也带来了渭水流域的上古华夏语,并逐步植入当地的“土著”语言,于是“上古吴语”初步形成。如今吴方言“里厢”中的“厢”,极有可能就是泰伯引入中原房屋建筑风格而产生的。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发布政令“书同文”。“书同文”易,而“语同音”难。事实上,“书同文”并没有对各地方言产生太大的影响,所以周秦时代,“上古吴语”渐趋成型,且作为一种独立的方言,自成体系。

二、“中古吴语”的发展

“北人南下”是促进南北语言交融的主要原因。历史上北方汉语冲击南方吴语主要有三次大浪潮:第一次是两汉及三国时代,北方民族对江南的开发和经营吸引了大批北方移民;第二次是东晋及南北朝时代,北方人因战乱逃难,大量移入苏南和浙北、浙东;第三次是宋室南迁,大批的北方官员、百姓南迁江浙。

1、“南北冲击”第一次大浪潮

随着汉朝中央政权的建立,朝廷就封刘濞为吴王,镇守吴地。大批北方官员随之被派驻到吴地,出身于吴地的本土名士(如严助、朱买臣等)受中原文化的熏陶,开始逐步熟练掌握中原汉语。

汉代末叶,三国鼎立,孙权建吴、定都建业。因避战乱,“江淮间十万余众,皆惊走吴”(《三国志》)。随着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中原文化及中原方汉语在吴方言区域不断地深入传播。

西汉到三国近五百年间,是吴语变化最为巨大的时期。吴语的语言结构已明显“汉化”,但其发音系统并未发生较大的变化。

2、“南北冲击”第二次大浪潮

三国归晋不久,晋室内部发生了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接着又出现了“五胡乱华”和“五代十六国”的纷争,很多北方百姓不堪战乱之苦,南逃至吴。后来晋室东迁,众多官吏、“大家世族”以及士庶相随南行,偏安于吴土。史载这一时期从中原各地入居江苏的名门望族和普通百姓约有26万人,这些北方士族把洛阳官话带来南方并加以广泛传播,但江南百姓还是惯用吴方言。正如陈寅恪《东晋南朝的吴语》中说“江左士族操北语,而庶人操吴语”。不过,为了联络吴地的名流士族,一些北方士人和官吏也逐渐采用吴语。

东晋、南朝时代,魏晋风骨慢慢融入吴越,“江南自此崇文”。在民族大融合的大体系下,吴方言虽没有被中原汉语完全同化,但也逐步更新、衍变成了“中古吴语”。也正是这一时期,吴语已经成为一支很有特点、很重要、很出名的方言。

3、“南北冲击”第三次大浪潮

隋唐时代是吴语发展的平稳期,吴语广泛流行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备受各方人士重视。《资治通鉴》中称隋炀帝“好为吴语”。

及至“金人南侵、宋室南渡”,吴方言区域再一次遭受了北方汉语的侵入。以京都“临安”为例,“西北人以驻跸之地,辐辏骈集,数倍土著”。北方移民大批南下,规模庞大且历时上百年。南北文化大融合,南北语言大渗透。此次文化侵入使南方吴语“遭受重创”,同时吴方言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在词汇、语法和句式等方面得以更加完善,从而更具活力和影响力。

三、“现代吴语”的定型

宋末至元,吴方言的语音系统和语言结构已经基本奠定现代吴语的规模,与现代吴音的面貌相差不远。

明朝初年,虽定都应天,但历时较短,所以朱明王朝的“江淮官话”对吴方言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改变,即便是设立了“南直隶”,也只是对南京地区的方言有些比较大的影响。

明清时代,吴地北倚长江、南滨太湖,富庶而安定,为吴语体系的稳定和成型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语音系统保留完整,语言结构更加完善,文言词汇更加丰富。明清时代的吴语,已大致等同于与现代吴语了。

结语: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三千多年的吴文化延传至今。吳方言保留了很多上古雅音,承载了独特的文化价值。自国家推广普通话以来,吴方言处境尴尬。方言一旦消失就无法再生,而许多文化瑰宝如戏曲、民谣只有通过方言才能得到传承。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将来要采取更有效的方式保护吴方言、传承吴文化,不能让吴方言走进历史博物馆!

参考文献:

[1]李新魁,《吴语的形成和发展》,《学术研究》1987年

[2]章玺,《无锡方言一本通》, 2008年

[3]王一帆,《浅谈吴语研究及使用》,2017年

作者简介:杨炎锴(2001.07.09)男,籍贯:江苏省洪泽县,学校: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