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的苦与殇
    琴内容摘要:《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柳永写离别愁绪的代表词作。不论是在情感与景色间的融合、相互映衬,现实与理想的反差,还是在时间与空间的巧妙设计,都令人寻味。《雨霖铃·寒蝉凄切》表现的是与恋人的伤离别,也是对前途的迷惘。关键词:《雨霖铃》 柳永 离别《雨霖铃·寒蝉凄切》写于作者将从汴京南下,与恋人别离的时刻。此时的柳永仕途失意,决定离开这个伤心之地,却又不得不与恋人面临分别。柳永在《雨霖铃·寒蝉凄切》中充分运用情景之间的联系,融情于景,情景相生,抒发与恋人分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8期2023-08-22

  • 识解理论视域下宋词翻译的主观性研究 ——以《雨霖铃》3个英译本为例
    词作,其中,《雨霖铃·寒蝉凄切》(以下简称为《雨霖铃》)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宋词英译研究对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颇有意义,但较于唐诗,宋词英译成果相对较少。近年来,众多学者或从多视角评析《雨霖铃》,或对其多个译本开展比较研究,主要涉及翻译学[1],文体学[2]和认知语言学[3]。虽然已有学者从认知视角展开评析,但多聚焦于识解能力的某一方面,缺乏整体性考量。例如,毛琦[3]利用图形-背景理论评析译本实际上聚焦于突显维度。鉴于此,本研究基于识解理论的四个维度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12期2023-01-07

  • 雨霖铃》意象英译的归化和异化比较研究
    0)一、引言《雨霖铃》是北宋时期的词人柳永所作,这首词描写的是柳永当时仕途不顺,即将离开汴京(当时为北宋首都)远行时,与恋人在江边惜别的情景。词人要表达的不仅是与爱人分离的悲伤,还有对仕途的深深无力感。《雨霖铃》英译研究,有从汉诗英译情感移植、人际意义、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翻译美学、文化传播、生态翻译学等多角度多视角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解析原词中4个独特文化意象,从归化与异化详细对比了许渊冲和徐忠杰的译本,探讨了译文读者对原词文化意象的深度感知与理解。

    大众文艺 2022年20期2022-11-03

  • 基于反差视角 品读聚散之情
    振华摘 要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作品。反差手法是文学创作的常见手法。基于反差视角,赏析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意蕴,体会词人丰富而细腻、真实而感人的内心世界,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与审美能力。关键词 柳永 雨霖铃 意蕴 反差反差手法是文学创作的常见手法,侧重于人或事物的相反性状对比之下显出的差异,《雨霖铃》自问世以来,能获得读者的青睐,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基于反差视角创作手法的运用,使“离别”定格在完整的艺术统一中,在矛盾凸显的过程中,增强文章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2年6期2022-07-18

  • 基于词、曲、唱三位一体探析古诗词歌曲《雨霖铃》的艺术意境
    的代表性词作《雨霖铃》创作的同名艺术歌曲《雨霖铃》达到了词、曲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艺术境界,是一首古代词作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佳作,并被编入全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材。这首声乐作品既有悠远深厚的历史意蕴,又有鲜明的时代审美特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但是,词、曲的高度紧密结合毕竟属于静态的、扁平的纸面文献,要使其成为动态的、鲜活的、立体的声乐作品,显然离不开重要媒介——声乐演唱。鉴于此,文章从词、曲、唱三位一体的维度探析古诗词歌曲《雨

    艺术科技 2022年16期2022-05-30

  • 及物性系统视域下宋词《雨霖铃》及其英译本对比分析
    且广为流传,《雨霖铃·寒蝉凄切》(以下简称为《雨霖铃》)是其代表作,该词是柳永仕途失意被迫与恋人分别所创的别离词,全词把恋人别离时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佳作。柳永诗词英译(以下简称柳词英译)极具研究价值,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展开研究。经中国知网检索发现,研究《雨霖铃》的相关期刊文献共计177 篇,研究其译文的相关文献仅12 篇,且就学科分布而言,主要涉及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两大学科领域;就研究方法而言,研究视角涉及文体学、认知语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4-15

  • 《一朵红红的玫瑰》和《雨霖铃》对比
    ,浅析柳永的《雨霖铃》和罗伯特·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的爱情观的差异从而进一步分析自我实现者的爱情观。关键词:《雨霖铃》;《一朵红红的玫瑰》;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1创作背景柳永的《雨霖铃》和罗伯特·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都是在面临与爱人分别时所创作。二者创作背景相似,但是感情基调却截然不同。在《雨霖铃》中,悲伤贯穿着整体。在这首词中,词人抒发了自己在与恋人分离之际的依依不舍、惆怅与无奈。在此同时,柳永借无法与爱人相守来抒发自己对仕途坎坷的不满。在《一朵红

    学习与科普 2022年9期2022-02-22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雨霖铃》英译浅析
    方面对比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的两个英译本。从语言维度的词汇选择、文化维度的信息对比、交际维度的表达甄别来验证在胡庚申的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指导下,“三维转换”在宋词翻译中的重要指导意义。文章从生态翻译“三维转换”视角对比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的两个英译本,表明译者在诗歌英译中考虑文本生态内涵的重要性。林应梅(2011)在《浅析宋词〈雨霖铃〉英译文的人际意义分析》分析,宋词以精炼的表达,婉约的辞藻,细腻的感情著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文学价值。传统

    现代英语 2021年20期2021-11-22

  • 雨霖铃》说课稿
    宋丽艳《雨霖铃》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一首送别类诗词。一线教师如果教学得当,可以引导学生从会一篇《雨霖铃》走向懂一类送别类诗词。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说教材包括说单元教学目标以及说课文。(一)说单元教学目标在學生理解词的内容后,教给学生鉴赏词的方法。通过鉴赏,让学生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让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二)说课文这是一首别离词,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离别之前、离别之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9期2021-09-29

  • 由意组象,由象生意
    的客观物象。《雨霖铃·寒蝉凄切》中大量的意象其实都围绕着这四个字——“意在象中”。词人由意组象,有其内在逻辑性,由象生意有其情感层次性。通过“意象”的品读的探究展开,体悟词人的情感与命运。关键词 《雨霖铃》;由意组象;由象生意;意在象中传统《雨霖铃》的教学大多按照了解背景、寻找意象、感受意境、品悟情感这样的方法来授课,当然这些环节都是鉴赏诗词的必要途径,但这样的方式久了之后教学容易流于表面,形成对诗词教学的模式化套路。而如何去套路化、去模式化,带领学生更深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6期2021-08-27

  • 借现代电影技术比照柳、苏词风貌
    通过选取柳永《雨霖铃》和苏轼的两篇《江城子》作为典型词作,进行现代电影技术指导的文本细读,可以加强读者对词的直觉感受,体会二者在叙事与抒情上的共通与差异,同时参照现代“技术”与古典文学的跨时空互动,可融通古今“艺术”的基本内核与原理。关键词:电影技术 柳永《雨霖铃》 苏轼《江城子》 叙事与抒情 艺术原理电影技术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画面与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着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银幕形象,反映和表现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a。古代受限于技术而无法真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6期2021-08-03

  • 程红兵《雨霖铃》语文人格教育探析
    程红兵老师的《雨霖铃》课例,探讨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人格教育的实施策略。关键词:程红兵 语文人格教育 课例分析程红兵老师对“语文人格教育”进行了定义。他指出,语文人格教育是指语文教师系统地将知识的教学和能力的提高融入到中学生的人格培养中,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实现健康人格的塑造。①这一教育理念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在一起,具有整体性和前瞻性。古典诗词从“文”“道”两方面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与历史文明。这一体裁对于贯彻人格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因此,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3期2021-04-12

  • 铺张渲“染”,“点”石成金 ——例析《雨霖铃》《望海潮》中的点染手法
    两首,一首为《雨霖铃》,一首为《望海潮》,均是柳永词中的经典。柳永是慢词的开山鼻祖,享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美誉,在必修教材中能够入选两首词,足见其在中国词坛的重要地位。但是最初给学生讲授这两首词,我都是立足于分析其典型的景与情的关系、虚与实的关系、知人与论世的关系等,却忽略了两首词的共同特点——点染手法,而这或许是解读这两首词的最佳突破口。于是在今年的授课中,我就从点染手法切入,把授课的重点放在厘清两词的“点”与“染”的关系上。结果纲举目张,既

    作文新天地 2020年34期2020-12-24

  • 前景化视角下《雨霖铃》英译本对比研究
    的理论基础。《雨霖铃》是我国宋代婉约派词人柳永的代表作品,全词分上下两阕,上阕主要描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离别之景,下阕着重写诗人想到离别之后的凄楚情景而心生感慨。从前景化视域,对许渊冲和杨宪益的英译本进行分析,主要涉及语音前景化、词汇前景化、语义前景化和语法前景化四个维度,选取代表性的译文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传统文化翻译的新方法。一、前景化理论“前景化”是文体学中的一个概念,20世纪30年代,布拉格学派首先将其引入文学领域,随后功能学派对其进行了发展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12-20

  • 柳永《雨霖铃》的凄美
    潘晓华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显出一种婉约凄美的风格。从该词的语言结构及其内部的张力作用来论述该词的凄美,有利于进一步把握整首词的情感底蕴。柳永尤其擅长写羁旅行役之作,这和他自身的经历有莫大的关联,他写了很多的送别词来纪念这一段旅程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未来的茫然之感。《雨霖铃》这首送别词,是柳永最著名的送别词,该词描写了送别时的凄苦,想象别后的凄凉,整首词的情感基调是哀伤凄恻的,体现了诗人感情真挚、思致委婉的温情一面。这首词,从现实的离别场景到想象离别后的情境

    海风 2020年4期2020-10-28

  • 以《雨霖铃》教学为例谈古典诗词教学
    学实践——以《雨霖铃》为例《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也是宋词的经典作品。笔者以“初读——赏读——悟读”为序,以激发兴趣、激活思维、体验情感为目的,设计了初读阶段的句子排序,赏读阶段的问题引导,悟读阶段的仿写体验的教学策略,并适时提供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和思维惰性。(一)初读——设计排序活动,激发兴趣,激活思维1.活动设计:(1)为打乱的《雨霖铃》诗句排序。(2)阐述排序依据。(以下是打乱的诗句:①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②都门帐饮无绪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0年9期2020-10-12

  • 雨霖铃》的情感世界赏析
    摘  要:《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也是柳永词中得到解读最多的一首。在这首词中,柳永创造了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表达了深厚的离情别绪。本文通过解读《雨霖铃》这首词,揭示背后蕴含的情感内容,探索柳永在词中的情感表达及其方式。关键词:柳永;《雨霖铃》;“伤离别”意象;离别情感作者简介:贺文娟(1980.9-),女,汉族,山西省太谷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7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7期2020-09-29

  • 晓风残月杨柳岸,且把《雨霖铃》斟唱
    【摘要】柳永《雨霖铃》多次被选用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其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以及意象的选取和使用都有较强的示范作用。本文主要就深度品读《雨霖铃》给予高中诗词教学的启示进行举例说明。【关键词】《雨霖铃》   送别诗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意象【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165-03唐圭璋选释《唐宋词简释》中评柳永《雨霖铃》:“此首写别情,尽情展衍,备足无馀,浑厚绵密,兼而有之。宋于庭谓柳词‘精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2期2020-07-09

  • 浓淡相宜 婉约之美
    李莉[摘要]《雨霖铃》是北宋时期婉约派词人柳永的代表作,文章从“一处场景”“两处细节”“虚实结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作者叙事、描写和抒情的艺术特点。[关键词]柳永;《雨霖铃》;艺术特点[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0-0017-02柳永是北宋时期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他的词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绪、羁旅行役,因为贴近实际、浅近明了而深得市井百姓的喜爱。正所谓“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的代表作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0年4期2020-04-30

  •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以《雨霖铃》课堂教学为例
    。例如在教授《雨霖铃》这首词时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音频功能播放歌曲《送别》,这首歌的曲调和歌词的意境与《雨霖铃》相仿,从而能够创设离别的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该词的意境,感受到词人与意中人在凄清的深秋依依惜别时的无限伤感。(二)电子白板可以让学生勇于“参与”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应在对话中展开教学。这种对话包括但不限于传统的师生对话,还包括生生对话,以及在使用电子白板情况下的人机对话。电子白板在师生对话方面的运用。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

    课外语文 2020年3期2020-01-10

  • 蝉的悲歌,说给谁听? ——宋词今译之《雨霖铃
    雨霖铃〔宋〕柳 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蝉在枝头悲歌唱来了黄昏长亭,雨急急地下又急急地停说要喘一口气城外的宴会啊想要推脱,不能多饮其实并没有什么醉意缺少的是当初的心情来不及道一声珍重船夫的长篙一撑撑出往事如梦噎在喉中,咽不下去千言万语却又

    小学生优秀作文(高年级) 2019年11期2019-11-27

  • 小议对柳永《雨霖铃》的差评
    朱晓晖柳永《雨霖铃》是柳词和婉约派词的代表作,历代评论家对这首词的好评颇多。清代刘熙载称其善于点染,清代黄苏称其语平意密,今人刘永济称其善于写景传情。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历代对这首诗词的差评也有不少。本文拟在介绍对这首词的差评的基础上,就其中一些差评进行驳正,并分析这些差评产生的原因。一、有关《雨霖铃》的差评《雨霖铃》的差评从宋代就有,至明清时期尤甚。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揶揄柳永词句。如宋代陈善《扪虱新话补遗》以为“杨柳岸,晓风残月”如“此梢子野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9年8期2019-10-23

  • 留白艺术在高中古诗词课堂中的运用
    语文课本中的《雨霖铃》为例,探讨了国画中的留白艺术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认为应重视课前导入中的情境留白;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想象,深入情感留白;课后作业进行群文阅读,加深留白理解;留白要注意度,避免形式主义。【关键词】 留白艺术;高中语文课堂;诗词教学;应用;柳永《雨霖铃》中国画中的“留白”以其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无声胜有声、虚实结合等特点见长,以虚空传递丰盈,[1]在不着一字中表达着不尽的风流、展现着绘画作品中的深沉意韵,其特意遗留下来的留白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8期2019-10-07

  • 雨霖铃》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雨霖铃》这首词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四第二单元中的第一位词人——柳永的第2首词。这首词作为写景抒情词,我们要通过这首词让学生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以及抒情手法当中的借景抒情的手法,并明确词中写景手法的运用。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现代诗歌中,已经学过意象与意境之间的关系,并且学过写景手法中的上下结合、远近结合、俯仰结合、视听结合、虚实结合等,所以在本首诗中理解这些方法难度不大,只需扫除文言障碍即可。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并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8期2019-09-10

  • 如何引导学生感知诗歌之美
    文;诗歌美;《雨霖铃》【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2—0127—01诗词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经久不衰。这些民族文化既能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又能培养学生热爱古代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古诗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仅仅满足于诗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至于詩的文化底蕴、审美价值往往无暇顾及。很显然,这样教学无法使学生感受

    甘肃教育 2019年12期2019-08-09

  • 基于《雨霖铃》分析柳永的情感世界
    要:文章基于《雨霖铃》分析柳永的情感世界,围绕创作背景研究、写作内容,对《雨霖铃》创造背景及内容情感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雨霖铃》中柳永的情感世界从蕴含词人思念之情,表达作者悲怆之情、包含柳永无奈的情感、蕴含凄婉的情感方面展开研究。关键词:雨霖铃;情感世界;悲怆;思念;柳永《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作者通过文字描写,为读者营造凄美的意境,抒发自身的情感,将对生活的无奈、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本文基于《雨霖铃》创作背景,分析其背后蕴藏的精神内涵

    大观 2019年4期2019-08-01

  • 雨霖铃》教学案例
    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2)鉴赏意象和意境,掌握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3)深刻体会《雨霖铃》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读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以真情品读作品,培养学习诗歌的兴趣和文学素养。教学重点: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教学难点: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点拨法课时安

    世界家苑 2019年5期2019-06-24

  • 循序渐进,探微悟情 ——基于诵读指导的《雨霖铃》教学新设计
    及设计理由】《雨霖铃》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上阕细致描摹离别的场景,借助景物渲染离别的悲伤之情;下阕动情想象离别后的生活,将别后的孤独、痛苦表达得淋漓尽致。全词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堪称抒写离别之情的千古名篇。词是配乐歌唱的诗体,它和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词的内容就是根据曲调的高低快慢填写完成的,所以,学生只有反复诵读、潜心涵泳,才能读出韵律感,品出音乐美。《雨霖铃》以“伤离别”为情感基调,渲染了悲伤孤寂的氛围,学生必须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逐渐

    中学语文 2019年13期2019-06-05

  • 雨霖铃》教学设计
    一起学习这首《雨霖铃》。【设计意图】引出课题,并引出关键词“离别”。二、初读文本【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并初步感受词的韵律。1.朗读正音。凝噎 暮霭 更那堪2.齐读。三、整体感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字词意思,读懂词的表面意思,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分析,对应语文核心素养的“双基”层[1]。1.了解词中“离别”故事的梗概(时间、地点、人物)。明确:秋天的一个傍晚,在都城外的长亭上,词人离开都城,与他的恋人离别。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除了点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期2019-03-18

  • 雨霖铃》“伤别离”情感的意象化表现
    简称教材)对《雨霖铃》的解读比较明显地存在这个问题。一教材“整体把握”部分概括说“这首词是写作者离开京城时,与情人在长亭话别的情景”,并且从三个方面对《雨霖铃》进行了分析:一是“词中首先交代了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寒蝉凄切’,点明节令:‘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点明气候”。二是“作者用一个‘念’字引出了对别后情景的设想”。三是“下片,词人从实写眼前之景转到预想别后之情,虚实相济,利用时间的跨越,多方位地表达了自己的惜别之意”。教材经过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期2019-03-05

  • 古诗词教学要“点面结合”——以《雨霖铃》有效思维课堂教学实践为例
    结合”——以《雨霖铃》有效思维课堂教学实践为例朱清洁(延边第二中学,吉林 延吉 133000)古代离别诗词数量繁多,占了古代诗词的最大部分。离别诗词是巨大的“面”,而《雨霖铃》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点”。《雨霖铃》的教学重点应该体现这种“点”与“面”的关系。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感性的诵读理解到理性的品悟探究,这是诗词教学的目的所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点面结合古代离别诗词数量繁多,是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柳永的名作《雨霖铃》是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期2019-03-05

  • 小议对柳永《雨霖铃》的差评
    朱晓晖柳永《雨霖铃》是柳词和婉约派词的代表作,历代评论家对这首词的好评颇多。清代刘熙载称其善于点染,清代黄苏称其语平意密,今人刘永济称其善于写景传情。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历代对这首诗词的差评也有不少。本文拟在介绍对这首词的差评的基础上,就其中一些差评进行驳正,并分析这些差评产生的原因。一、有关《雨霖铃》的差评《雨霖铃》的差评从宋代就有,至明清时期尤甚。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揶揄柳永词句。如宋代陈善《扪虱新话补遗》以为“杨柳岸,晓风残月”如“此梢子野

    中学语文 2019年24期2019-01-31

  • 基于格律声色的语感养成训练 ——以《雨霖铃》情读体验为例
    者在此以柳永《雨霖铃》情读体验为例,从格律声色层面来谈谈语感的养成训练。一、曲调有情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诗歌创作是从选择曲调开始的,诗词的朗读应该从曲调开始。曲调是诗歌情感的骨架,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昭示。《词源》中说:“作慢词看是甚题目,先择曲名,然后命意,命意既了,思量头如何起,尾如何结,方始选韵,而后述曲……”可见不同的曲调表达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亦需要不同的曲调来表达。词牌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同时也限定了朗读的语速和语调。词牌“雨霖铃”,又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9年3期2019-01-10

  • 论《雨霖铃·寒蝉凄切》传统教法的现代挑战
    要:教师常以《雨霖铃·寒蝉凄切》这首词为代表来让学生赏析宋代婉约词的风格。词作者柳永却因浪漫的性情不见容于仕宦,其一生的落拓失意无法让学生理解并接纳,词的艺术感染力也因此被削弱。鉴于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应因“时”而变,良好的课堂教学策略会帮助其完成教学目标。关键词: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学生;身心特点《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名篇,是婉约词派的一首典型代表作,柳永把古今男女的离别之情、相思之意描写得淋漓尽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语文教学之友 2018年12期2018-12-29

  • 雨霖铃》赏析
    ”。他的名作《雨霖铃》中,用了大量意象抒发自己与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并曲尽其妙地表达出了自己前半生的仕途失意与颠沛流离之感。关键词:景物描写;意象;别情一、意象品味《雨霖铃》一词中有三句话在进行景物描写,分别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三句分别是词人与恋人分别前的景物描写,词人与恋人分别时的景物描写以及词人想象中的与恋人分别后的虚构的景物描写。柳永在这三句景物描写中使用了寒

    北方文学 2018年27期2018-12-02

  • 柳永《雨霖铃》的哀婉风格
    吊柳会。一.《雨霖铃》的创作背景《雨霖铃》又名雨淋铃、雨淋铃慢,原为唐代教坊曲,根据段安节的《乐府杂录》“《雨霖铃》者,因唐明皇驾回至骆谷,闻雨淋銮铃,因令张野狐撰为曲名。”因此,《雨铃霖》在诞生之初便被寄寓了“寄思念之情、死别之恨”,这对后世的词作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雨霖铃·寒蝉凄切》为本词牌的正体,是宋代传世经典名词,与《念奴娇·大江东去》齐名,是婉约派词作的代表作品。“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

    文学教育 2018年19期2018-11-29

  • 借离别之情浇胸中块垒 ——慢读柳永《雨霖铃
    矣”,柳永的《雨霖铃》以抒写离情别绪成为词中之典范,为人称道。然而,慢读此词,在依依惜别之情外,分明别有深义。词牌名“雨霖铃”本作“雨淋铃”,源于唐明皇李隆基与爱妃杨玉环之间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唐明皇南下逃亡途中,迫于形势,在马嵬坡缢死杨玉环,后来入蜀,霖雨连日,他耳闻铃声,想起往事,制曲悼念贵妃,寄托哀思。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句,此词牌名本身即蕴含极度伤心痛苦之情,用以表达哀情。写作此词时,柳永仕途失意,生活穷困潦倒,

    作文新天地 2018年7期2018-11-29

  • 雨霖铃》教学设计
    陈彦彦一、设计思想因受“少教多学”“一课一得”教学思想的启发,本节课我的主要思路是采用“意象分析法”解读本词,以找词中的“意象”为突破口,紧紧抓住诗歌“意象”这个关键点,通过分析“意象”感悟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领悟词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艺术境界。二、教学目标1.诵读感知本词的语言美、情境美。2.分析意象,把握意境,体味情感。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诵读感知本词的语言美、情境美。2.分析意象,把握意境,体味情感。教学难点:1.领悟词中情与景浑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4期2018-10-09

  • 雨霖铃》教学设计
    复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2)理解《雨霖铃》的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3)学习鉴赏名句,初步掌握鉴赏古代诗词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和多媒体整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赏析词的意境、艺术手法和艺术语言特色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借助多媒体和师生对作品的体验,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情感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教学重难点:(1)理解《雨霖铃》的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2)引导学生

    大东方 2018年5期2018-09-10

  • 柳永《雨霖铃》的哀婉风格
    键词:柳永 《雨霖铃》 哀婉风格柳永,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父亲、叔叔、哥哥均为宋朝进士,但柳永年轻时应试科举,屡屡落第,到了迟暮之年才进士及第,但官运并不顺畅,终官不过屯田员外郎。年轻时应试的不顺消磨了柳永的雄心壮志,使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并自诩“白衣卿相”,且由此得罪了宋仁宗。晚年的柳永非常不幸,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无亲人祭奠,最后在几个歌妓的集

    文学教育 2018年7期2018-07-17

  •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
    宇【关键词】《雨霖铃·寒蝉凄切》 文人墨客 社会背景柳永是一个浪漫的江湖词人,词是他驰骋江湖的骏马与弓刀,而乐工歌妓成为他精神上的慰藉与伴侣。在60多年的人生历程中,柳永既迷恋情场,又不舍仕途。郑振铎在《中国插图本文学史》提到柳永时,如此描述柳永:“除词外没有著作,除词外没有爱好,除词外没有学问。”这虽然说得有些绝对,但也十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柳永在是一个专注于词作创作的词人。一、《雨霖铃·寒蝉凄切》创作背景及其外延柳永(约987—1053),原名柳三变,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8年3期2018-06-01

  • 雨霖铃》教学设计
    代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堪称离别词中的绝唱,它被称为“宋金十大曲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的《雨霖铃》。二、简介作者及词牌名(PPT展示词牌由来)柳永(约987--约1053年),北宋婉约词代表。柳永在北宋词坛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作家。他少年时代到汴京应试,常为歌伎填词作曲。由于流传的轶事和词中所表现的内容,人们都把他看作是一个风流浪子,以致不为时人所重,潦倒一生,功名不扬。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时,由于他遭遇坎坷,较多地同中下层市民接触,因此他的词语言比较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7期2018-05-14

  • 雨霖铃》教学设计(1)
    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诗中的意境【教学难点】艺术特色【教材分析】《雨霖铃》是本单元所选第一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的第二首词作。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的惜别之作。自古以来,表现男女离别之情的诗词曲赋层出不穷,而独有柳永的慢词《雨霖铃》经久不衰,传诵至今,我认为《雨霖铃》的成功还在于其流露出的真挚情感与独到的表现手法:层次分明,语意明确,铺叙景物,倾吐心情。【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三个语文必修模块的学习中,已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7期2018-05-14

  • 以《雨霖铃》教学为例浅谈高中语文课堂设计
    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的教学过程为例,与大家分享我的认识和感受。【关键词】《雨霖铃》;高中语文【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一、妙用乐曲,营造意境我在情境导入后,依据预学案,出示学习目标,适当补充背景知识,介绍一些赏析方法,让学生对这首词有整体感知。在《女儿情》那种悠扬而缠绵的乐曲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随着乐曲学生走进了这首词的世界。教师范读起到的是抛砖引玉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引导、鼓励学生忘情地自由朗诵。我把《女儿情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1期2018-05-14

  • 基于语言理解与建构的古诗词教学
    理解与建构;《雨霖铃》最近有一首英文小诗引起了热议,小诗如下:I love three thing in this world.Sun,moon and you.Sun for morning,moon for night,and you forever.这首诗浅显易懂,有人把它翻译成了中文:浮世三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热议的原因是中文译文太美了。短短二十四字运用了古代诗歌语言,就让真切炽热的情感跃然纸上。这段文字在理解上不存在困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18年1期2018-03-16

  • 雨霖铃》文本细读
    志柳永的词作《雨霖铃》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这首经典词作进行详细解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也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可以从写作脉络、表達技巧、体现的情感这几个方面进行剖析。《雨霖铃》是柳永离开汴京时与恋人的惜别之作。自古以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是最让古人伤感的话题,同时该词又作为一首典型的婉约词,故而充分体现了缠绵悱恻的特点。词作上阕细腻地刻画了离别相送时的场面,下阕描摹了想象中离别后的虚景,两阕衔接自然,情感层层递进,动人心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12期2018-03-03

  • 雨霖铃》 教学设计
    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诗中的意境【教学难点】艺术特色【教材分析】《雨霖铃》是本单元所选第一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的第二首词作。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的惜别之作。自古以来,表现男女离别之情的诗词曲赋层出不穷,而独有柳永的慢词《雨霖铃》经久不衰,传诵至今,我认为《雨霖铃》的成功还在于其流露出的真挚情感与独到的表现手法:层次分明,语意明确,铺叙景物,倾吐心情。【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三个语文必修模块的学习中,已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21期2018-03-03

  •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 ——落魄文人留在《雨霖铃》中的背影
    的词人。一、《雨霖铃·寒蝉凄切》创作背景及其外延柳永(约987—1053),原名柳三变,字耆卿,宋代崇安 (今福建崇安 )人,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然而,他却在仕途上长期不得志,多次应试进士均不第。《雨霖铃》就是他因词忤仁宗被放逐,离开京城时所作。经过历史洪流的冲刷,虽然这首词作所赠之人究竟是谁,我们已经无法得知,但是这首词中绵绵不尽的情思却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有丝毫的褪色,反而因为时间的陈酿而愈久弥香。北宋是一个风云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经济与文化异常繁华的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8期2018-02-10

  • 念雨闻铃 ——读柳永《雨霖铃》有感
    恨于曲,名曰《雨霖铃》。如今,遥望暮云叆叇,寒蜩凄切,独面长亭,久矣。未知骤雨已歇,只知终将别离。帐内饯别,自当欢快,独酌独饮,听曲尽,闻曲又起,不见伊人,又怎“欢”。唉,不过自欺欺人罢了。伊人何地?一眼便足矣!若自不愿见我,吾又能何处寻。 只见水面涟漪,心中波澜怎不惊?挥袖登船,秋风忽起,曲动灯熄,蓦然回首,忽见月下树,树下卿。 看那一寸芳草一寸忧,今将舍去卿独留。 却盼执子之手,盼与子偕老。盘玲声起,兰舟催发,相望无语凝噎,只见眼中星辰,落入尘间。一树

    中学语文 2018年35期2018-02-09

  • 雨霖铃》教学设计
    陈彦彦一、设计思想因受“少教多学”“一课一得”教学思想的启发,本节课我的主要思路是采用“意象分析法”解读本词,以找词中的“意象”为突破口,紧紧抓住诗歌“意象”这个关键点,通过分析“意象”感悟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领悟词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艺术境界。二、教学目标1.诵读感知本词的语言美、情境美。2.分析意象,把握意境,体味情感。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诵读感知本词的语言美、情境美。2.分析意象,把握意境,体味情感。教学难点:1.领悟词中情与景浑

    中学语文 2018年12期2018-02-09

  • 英汉诗歌音韵对比
    聚焦考查柳永《雨霖铃》及其与许渊冲英译本音韵的共性及个性。研究发现:第一,音节结构上《雨霖铃》及英译本韵腹和韵核使用中英相近的发音字母以保持最大程度的音韵相似性,运用响音性原理感性认知诗歌情感表达;第二,《雨霖铃》的韵脚及其许渊冲英译本的韵尾在音韵上符合各自的音韵规则,具有错落有致的音乐美。第三,柳永《雨霖铃》及其许渊冲英译本音韵节奏具有共性。关键词:《雨霖铃》;英式汉语音节结构模式;响音性一、 英汉语音节结构英语的音节由音节首,音节峰和音节尾构成。以音峰

    考试周刊 2017年34期2017-12-28

  • 雨霖铃》三种英译本之比较
    郭勇摘 要:《雨霖铃》是北宋婉约派代表诗人柳永描写离愁别绪的代表作。词中通过树立典型物象,营造了凄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伤感和生活的无奈。本文选取许渊冲、杨宪益和龚景浩的英译本对词牌名的翻译、文化意象词的翻译和具体词句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关键词:雨霖铃 词牌名 文化意象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作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

    现代语文 2017年11期2017-12-20

  •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评析“雨霖铃”英译本
    两版本的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译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揭示二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反映出的认知方式和识解路径异同以及对原词意境、风格表现方式异同,进而归纳总结出二者的翻译风格特点,对诗词翻译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雨霖铃》;诗词翻译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8-0210-03《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柳永的代表作。作者当时正仕途失意,离开汴京去往外地。无奈与爱人分别,又遇凄冷清秋,失落哀

    戏剧之家 2017年18期2017-10-25

  • 雨霖铃》阅读教学的新招
    必修四教材中《雨霖铃》阅读教学为实例,说说高中语文学习共同体“研习、交流、点拨”教学模式的实践运用。一、自主研习、合作探究(课前预习及第一课时完成)1. 编制并发放导学案编制导学案是学习共同体“研习、交流、点拨”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具体内容包括:学习目标、自主研习(知识链接、问题探讨)、合作交流、拓展延伸。2. 学生自主研习(主要安排在课前)(1)自读自品:诵读并品味柳词《雨霖铃》内容及情感。(2)自主积累:积累有关词的知识、作者及写作背景等文学常识,积累

    教师·上 2017年9期2017-10-21

  • 雨霖铃》教案
    超教材分析:《雨霖铃》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柳永词二首》中的一篇。此单元选了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四位词人的作品。在不胜枚举的柳词中,《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传诵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的别离情景,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作。全词以离情为线索,用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情人话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景中见情,以情带景。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理科166班的学生,他们对于词这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5期2017-10-21

  • 雨霖铃》教学案例
    .教材内容:《雨霖铃》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四课的一首词,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作。全词以“离情”为线索,用白描、铺叙、点染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情人话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郁闷心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其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誉为千古名句。這首写离情的词,可谓淋漓尽致,备足无余。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语言简洁明了。2.教学重点及教学策略:(1)“景中见情、缘情设景”的艺术特色(2)理解虚实结合

    卷宗 2017年7期2017-08-02

  • 雨霖铃》教学内容辨析与重构
    宋词,柳永的《雨霖铃》是必选篇目。之所以成为教材经典名篇,是因为在宋词发展历史上,《雨霖铃》是一篇标志性作品。不论是词的音乐性、艺术性,还是词的境界,《雨霖铃》都有开拓性的进展。但笔者随机抽取了近十几年关于《雨霖铃》的教学设计,发现十几年来一线教师对《雨霖铃》的解读与教学竟然出奇地一致。一方面,这说明了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与固定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对于教学内容,广大教师还缺少一种自觉的反思意识。一、问题:《雨霖铃》教学内容的固化与僵化笔者在“中国知网”中输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7年6期2017-07-03

  • 雨霖铃》教学案例
    .教材内容:《雨霖铃》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四课的一首词,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作。全词以“离情”为线索,用白描、铺叙、点染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情人话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郁闷心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其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誉为千古名句。这首写离情的词,可谓淋漓尽致,备足无余。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语言简洁明了。2.教学重点及教学策略:(1)“景中见情、缘情设景”的艺术特色(2)理解虚实结合

    卷宗 2017年5期2017-06-06

  • 柳永《雨霖铃》赏析
    词】 柳永;《雨霖铃》;赏析【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6—0082—01柳永是一个浪漫词人,一个江湖词人,也是一个与词共生的专业词人。他一生混迹于乐工歌妓间,这些人都跟当时主要供歌曲唱词的人有着密切关系,这种生活决定了他的一生都是为写词而活着。郑振铎先生生说他:“除词外没有著作,除词外没有爱好,除词外没有学问。”(《中国插图本文学史》)虽然绝对,确能概括出他作为一个专注于词的创作的词人的基

    甘肃教育 2017年6期2017-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