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莹
【摘要】柳永《雨霖铃》多次被选用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其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以及意象的选取和使用都有较强的示范作用。本文主要就深度品读《雨霖铃》给予高中诗词教学的启示进行举例说明。
【关键词】《雨霖铃》 送别诗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意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165-03
唐圭璋选释《唐宋词简释》中评柳永《雨霖铃》:“此首写别情,尽情展衍,备足无馀,浑厚绵密,兼而有之。宋于庭谓柳词‘精金粹玉,殆谓此类。”柳永长调凭着特色的铺叙手法扩展了词的表现内容和形式,其离别相思的名篇《雨霖铃》更是将以往局于闺阁庭院之中女子角度的虚写改成了客子、男子身份的写实怀念,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粤教版必修3等教材都录此篇,足见其魅力。
对于教材,叶老有言:“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对教材经典作品进行深读、细读,以发挥其在学习上的示范作用,应成为教师研究教材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在高中古诗词学习中,柳永《雨霖铃》是一篇非常值得深度学习的经典之作。
一、《雨霖铃》对送别类诗词的借鉴作用:
送别诗是我国古典诗歌最常见的题材之一,面对离别,古人设酒置宴、折柳相送、吟诗话别。从创作目的来看,有时为“送人”,曰“送别”,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等;有时为“留人”,曰“留别”,如李白《赠汪伦》、杜甫《赠卫八处士》等。无论“送”还是“留”,其情感不外乎“离别难”、“相思苦”、“情谊深”等。而柳永《雨霖铃》恰恰将这几方面的情感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
词的上阙侧重眼前实景,以环境之悲戚、离别之不舍,极力表现“离别难”:下阕侧重心中虚景,以遥想极力展现“相思苦”。
离别有多难?蝉鸣凄切,骤雨难歇——难在天公不作美;留恋对饮,兰舟催发——难在身不由己;去处烟波渺,楚天暮霭沉——难在前途未卜......帐饮无绪,执子之手,万语千言却凝噎喉间。此情此景,堪比贾黛深情对视泪眼深邃,堪比许仙白娘子雷峰塔不忍放手,“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只有泪眼婆娑相对,情何以堪!情何以堪啊!
相思有多苦?自古离别使心伤,何况这样的季节——苦在冷落清秋节;夜半酒醒,人在何处?何人可依?抬望眼,杨柳岸边,晓风凄迷,天边残月惹人怜——苦在酒醒更伤情;此去经年,良辰美景奈何天,谁与伊人共流连?——苦在未来无与共。
情意有多深?除了外在的离别场景反复渲染凄楚悲凉的氛围,词人还抓住了特定的动作、情态如“执手”、“泪眼”、“凝噎”等来表现人物内心缠绵眷恋的痛苦:“凝噎”即喉头发硬,欲语不能。一般认为,失语乃情感失控之象。这种细节的勾勒,可谓拨动心弦,极易引发共鸣。还有下阙想象中的“良辰美景”,却是哀情,这种反差让人动容:别君去后,从此光阴无良辰,天地无美景,这是何等缠绵悱恻的深情!
即使不论分别对象的恋人关系(实际上作品似乎也没有刻意强调这一层),《雨霖铃》中的“离别难”“相思苦”“情谊深”已很值得玩味了。
二、《雨霖铃》主要艺术手法的典型意义:
所谓“离情别绪心易生,诉诸笔端却难成”,清袁枚就曾说“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送别诗要想“激发人意”,必须采用一些手法。从艺术手法的使用和意境的营造来看,《雨霖铃》也给诗词鉴赏提供了一定的示范。在理论界,“意境”几乎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综合性概念,这里将意境作为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種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的审美想象空间来作例说探讨。
1.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之特征,王国维之谓“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王夫之直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好的诗人能够“景中生情,情中含景”。
《雨》首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勾画出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这些景物看似只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然而细读便发现:“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命不久矣,傍晚时分本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凉意。再看词人,可能“呆”对着长亭已久。这里的景已不是单纯的景物。
骤雨后,暮色苍茫,听着凄切的蝉声,对着送别的长亭,这是动人愁思的境界。这幅图景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打下全词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叙写酒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也很难说只是景物描写,理解为因情设景似乎更妥。浩淼的烟波与难遣的惆怅、傍晚的浓雾与沉重的心情、辽远的楚天与无边的愁绪,均相契相融,此处似在用博喻手法表现离愁:如千里烟波般绵长,如沉沉暮霭般浓重,如楚地天空般无垠。“烟波”、“暮霭”、“楚天”,都是“浓郁的离愁,无尽的别恨”的承载物,是为情景交融之境!
下阙起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离愁别恨本已不堪,又恰逢这冷落凄清的秋季,在此情此恨自古皆然的基础上再进一层,是为更不幸,在夹叙夹议中将主观情感与客观季节融合一起,用加倍形容法让人获得情感共鸣。
千古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景中含情,虚实互染。常人在离别时,往往情绪占主导,而优秀词人却还写出它的美:夹岸残柳,于清冷晓风中凌乱;孤舟离人,独对着天边残月黯然。悲情与绮景同谐,柔美与凄切并辉,词人在舒缓而哀恻的声调中传递出一种烟水迷离的凄美,这种“绮怨”,正是最典型的“婉约”风味。天不凉人人自凉!何况拂晓之风,吹寒入骨,本已凄恻,又逢残月。真叫人肝肠寸断! 这正是以景“染”情、融情入景的经典了。
2.虚实相生
众所周知,虚与实是相对的,文学理论中的“虚”与“实”有很多种理解:如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等。在文学创作上,虚实结合一般是指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在诗歌理论中大致可以理解为:眼见为实,心想为虚;已然为实,未然为虚;身临其境,仰观俯察为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虚。此处不在概念上赘言。
诗词景象有实与虚、虚实相间之分。写实景若能“实中透虚”,能触发联想,延伸画面感;写虚景若能落到实处,便有了依托,更生气象。范晞文在《对床夜话》中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如何理解在虚实交会中化景物为情思呢?《雨霖铃》中有几处示范: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看似写客观景物,实在是“念去去”中的想象之景,看似实写烟波浩渺,实在虚写愁绪无边,此初看是“景语”,实则又是“情语”,在情景交融之中,做到了虚实相生。
再看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醒何处?何处酒醒?不得而知。既是到则未到,怎知酒醒何处?怎知柳与月、风和岸呢?毕竟是清冷时节,又是夜半酒醒,即使是当时当地可能存在的景象,也是抒情主人公想象中的虚景,正所谓虚中有实,实景虚写,虚实相生给人独特的审美感受,达到美妙的艺术境界。
至于末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既照应前面词意,又总结全词,设想别后相思景况。别后年轮空长,孤处寡欢,意中人不在身旁,总有良辰佳景,谁与共赏?总有万般情愫,谁可倾诉?良辰美景尚且虚设,其他平常日子可知是怎样了无生趣的煎熬!此处是遥想未来,以虚笔极尽相思之苦。
王国维先生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柳永以清秋之萧瑟,写离别之凄恻,融情入景,虚实相生,真是达到了情景交融、天衣无缝的境界。
三、《雨霖铃》中意象的探究价值:
意象之于古典诗词,无疑泉水之于山涧。《雨霖铃》在意象的选用上值得探究,如:
①蟬 :因其叫声和习性,常用来表达凄楚之情,或用以高洁自喻。如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在渲染怀想家园情感的同时,寄予“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的志向;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借咏蝉的住处、饮食特点来表现自身的高洁。
“寒蝉”在一番秋雨之后,便只剩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等,蝉的这些自然特点使之成为古诗词曲中常见的意象。
②长亭:被当作陆地离别点的代表。经典诗句如“河桥望行旅,长亭送故人”,“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还有著名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等,见之甚繁。
③柳:因与“留”音近,又形态柔美,经常出现在送别诗中,喻离情之依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柳是送别的象征,又是离别的见证,途中再见,自然惹离思,残月西挂,晓风侵人,徒添凄冷,“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意象,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挑动读者的心弦。
④月: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母题,常常不经意就触发了诗人的想象和联想,较之太阳的尊贵神圣,月亮具有平民化、人性化的特点,加之月亮本身阴晴圆缺的特点,使得它与亲情、友情、爱情的悲欢离合关系更为密切。其烘托情思的作用简直无可替代。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无论是杜甫笔下“鄜州月”,还是苏轼笔下的“中秋月”,月总能以其独特的形态让人们觉得亲近而情怀满溢。此时此刻,柳永笔下是“残月”。残月在酒醒伤情之时独照此身,自然愁思更浓。
⑤酒:酒的特别言之难尽,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欢悦、得意、失意、愁苦,似乎没有一种情绪是酒不能表达的。酒与诗词、与迁客骚人的不解之缘,似乎从酒诞生的第一天就有了。迁客骚人的喜怒哀乐都倾于酒中,他们借酒挥洒壮志豪情,唱出离愁谪绪,寻找精神家园。他们以酒作诗,以诗歌酒,诗酒同风,酒俨然中国文学发展的辅助剂。
喜时,杜甫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哀时,曹操为功业人才而愁,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
愁时,李白失意官场,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思念兄弟,苏轼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怀念丈夫,李清照感“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送别元二,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作为客观存在的物质,酒给沉醉于它的人们以自己的气质,它的炽热似火,冷酷似冰,缠绵如梦,柔软如缎,锋利似钢。它叫诗人们超脱旷达,才华横溢;又叫他们力大无穷,狂放不羁;它叫他们忘却痛苦,尽情翱翔;也叫他们肆行无忌,沉沦谷底。
常言借酒消愁,“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痛快一醉后,各自安好吧!
⑥风:此作中是“晓风”,深秋拂晓之风,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清冷的凉意。
由“晓风”说开,风是“纤微无所不入,广大无所不充……抟之不可得,系之不可留”之物,形式多样且内涵丰富。“东风”的喜春与伤逝并存,如“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与“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有生机亦有别情,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与“东风无力百花残”;“南风”则多欣荣之景、愉悦之境,如“昨夜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西风”常有秋之肃杀,故常表相思、伤逝之落寞、惆怅,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古道西风瘦马”“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等;“北风”常喻冬之苦寒,人之幽怨悲苦,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还有“狂风”可喻“作乱”,“长风”表示阔达,总之,以风寄相思,抒忧愁;以风寄希望,发欢愉;以风寄离愁,抒思念;以风染气氛,增气势;以风展豪气,壮胸怀。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作品中,风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不尽相同,其丰富性也值得教师和学生展开探究学习。
除上述意象之外,还有“骤雨”“兰舟”“烟波”“暮霭”等,再加上典型季节“清秋节”,全词把离情别绪与典型意象和画面有机融合,在点染结合中使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形象和谐统一,意与境会,创造出了完美的意境。
叶圣陶先生曾说:“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老生常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赏读柳永《雨霖铃》,以教材为蓝本,对作品进行深度鉴赏示范,在鉴赏过程中适当展开研究性学习,既体现名作细读的倡导,也符合深度学习的要求,同时也是促成核心素养形成的有效方法。
名作需要细读慢品,经典有待深度阅读。《雨霖铃》不是一般言情词,它有着丰富的内涵;也不是普通的送别词,它蕴含着复杂的情感。它是把中国词中的“春女善怀”转变成了“秋士易感”的代表,作为代表,能让学习诗词之人受用颇多。当然,应该说教材中很多作品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值,对于经典篇目的挖掘和探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还原作品的魅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教会学生拓展迁移,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2015年2月第1版,112-113.
[2]江雪松.《雨霖铃》对高考诗歌鉴赏题的母本意义[J].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10,14(22):8-12.
[3]孙绍振.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M].2012年3月第1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11-212.
[4]唐圭璋选释.唐宋词简释[M].2010年4月北京第1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84.
[5]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2017年9月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市海淀区),22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