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率
- 利用公亩帮助学生记忆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忆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过程。一、回忆知识问题一:“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哪些面积单位?”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追问“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是怎样规定的?”引导学生表述“边长是1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 平方厘米。”形成板书(如图1)。图1问题二:“这些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学生可能会说:“1 平方千米=100 公顷。”“1 公顷=10000 平方米。”教师判断学生回答中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否正确,只要正确,都给予鼓励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3年8期2023-09-01
- 如何利用货币单位进率促进十进制计数法理解
(元、角、分)及进率在生活中经常用到,是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模型,也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算理的有效载体。以下活动可以利用货币单位进率,促进十进制计数法理解。一、唤醒经验教师提问:“25中的2和5分别在哪个数位上?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回忆:“一、十、百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常用计数单位的位值原则及进率。二、建立关联(一)依托学具,建立认识【活动1】给学生三个分别存1分、1角和1元的存钱盒子。引导他们思考:“存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2年26期2022-10-01
- “变教为学”化解面积单位教学难点
学生对它们之间的进率了如指掌,都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0。对于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0,教师进行了一次次推导,主要是通过长度进率10的平方推演出面积单位进率为100。一次次的图形验证,让这一进率关系成为师生共识,但是到了“公顷”这里,就陡然变成10000的进率,而且在名称上也出现巨大变化:公顷不再沿用平方前缀,唯一不变的就是定义描述——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虽然公顷与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14期2022-07-22
- “变教为学”化解面积单位教学难点
面积单位名称及其进率,而舍不得花时间去让学生交流探究和自主建构。实践表明,“变教为学”能化解面积单位教学难点。[关键词]变教为学;面积单位;进率[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14-0055-03常见的面积单位包括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学生对它们之间的进率了如指掌,都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0。对于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0,教师进行了一次次推导,主要是通过长度进率10的平方推演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2年5期2022-05-30
- 如何利用货币单位进率促进十进制计数法理解
(元、角、分)及进率在生活中经常用到,是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模型,也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算理的有效载体。以下活动可以利用货币单位进率,促进十进制计数法理解。一、唤醒经验教师提问:“25中的2和5分别在哪个数位上?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回忆:“一、十、百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常用计数单位的位值原则及进率。二、建立关联(一)依托学具,建立认识【活动1】给学生三个分别存1分、1角和1元的存钱盒子。引导他们思考:“存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22年9期2022-05-30
- 如何理解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握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可将面积单位的认识与进率内容整合教学,以1 平方分米和1 平方厘米进率教学为例展开设计。一、多元感知,建立1 平方厘米标准1.直观感知:常见的面积单位是平方厘米,出示描述性定义配合实物展示:边长是1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2.动手笔画:找找身边表面积大约是1 平方厘米的物品;用身体如何表达1 平方厘米;在纸上画一个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并涂满颜色。3.体验度量。(1)初试度量。(2)具象度量:1 平方厘米到几平方厘米,在生活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2年3期2022-03-24
- 电子支付背景下“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的教学要点
有几分。二、探究进率,打通认知堵点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笔者反思以往的教学,发现了学生认识人民币进率的认知堵点。一是进率感知有盲区。由于学生理解进率需要通过真实的体验获得具体感知,所以很多教师不约而同地设计了“买1元钱的东西,有几种不同的付款方式”的模拟操作活动,在学生掌握“1元=10角”后,便类比迁移出“1角=10分”。笔者认为这样的处理方式是不到位的,在电子支付环境下,学生在生活中基本没有见过分币,而“分”又是完整认识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1期2022-02-13
- 粗心的毛毛熊
数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病症 (√)。诊治 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如十分之一与千分之一两个计数单位不是相邻的,它们之间的进率就不是10,只有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才是10,所以应判断为错。病例4 比较3.25和3.186的大小。病症 3.25<3.186。诊治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小数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
数学小灵通·3-4年级 2022年4期2022-01-01
- 给孩子搭建数学学习的“脚手架”
位到“米”)生:进率是10,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师:如果按照这样的关系,猜一猜米的下一个长度单位是哪一个?生:千米。师:跨度太大了,因为1千米=1000米,再猜,米的下一个长度单位可能是谁?生:十米。师:掌声送给他(板书:十米),这也是单位,十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接着创造,下一个单位是谁?生:百米。(师板书)师:我们在短跑时会说“十米冲刺或百米短跑”,百米也是单位。百米的下一个单位是谁?生:千米。师:如果像这样,相邻的两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1年11期2021-12-16
- 借助算盘理解计数方法
数。二、体验不同进率1.在对比中体验“满五进一”。学生在算盘上拨一拨1~9、11~19、21~29,体验满五进一。议一议,从4拨到5和从5拨到6,都只增加了1个数,拨的时候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学生尝试和讨论后得出,下珠只有5颗,满5必须换一种方法来记录大小,所以从4拨到5,满5颗下珠要换成1颗上珠。2.在游戏中体验“满十进一”。学生进行连续拨数游戏,先由同伴指定拨出一个四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不相同),然后在这个四位数上再加一个比它大6的数,计算结果。如先拨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1年5期2021-06-02
- 构建生本课堂 教会学习方法
及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最后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作相应的引导补充,即本节课的重点。同时,要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设计练习题中,通过修改“红果果”的日记、填写单位、小龙的一天等方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经历自主梳理常用计量单位的过程中,进一步弄清各种量的单位及进率,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提高自主复习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在生活化的复习应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20年11期2020-12-23
- 构建生本课堂 教会学习方法
及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最后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作相应的引导补充,即本节课的重点。同时,要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设计练习题中,通过修改“红果果”的日记、填写单位、小龙的一天等方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经历自主梳理常用计量单位的过程中,进一步弄清各种量的单位及进率,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提高自主复习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在生活化的复习应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数学大世界 2020年31期2020-12-17
- 改进初中物理单位换算的有效方法
记住不同单位间的进率关系不同大小单位间的进率关系是稳定、有序的关系,必须熟记.1.常见的单位进率图1(进率是103)如图1,若按顺序排列,从左向右,因单位逐渐变大,且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3,故在计算时,只要数出所计算的两单位间的间隔数是几,就几次乘以10-3.图1中的*号可以是长度单位:米;质量单位:千克;电流单位:安培;电压单位:伏特等主单位.若是从右向左,单位逐渐变小,这时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3,则在计算时,只要数出所换算的两单位间的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20期2020-07-24
- 浅谈单位进率和面积公式的巧记
助学生记忆单位的进率和面积公式,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数学的学习难度,同时也提高了做题的正确率。关键词 单位换算 进率 面积公式 忆方法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单位换算和面积公式是学生应用平面图形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因为这部分内容相对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困难,在解决面积计算经常出错。深究其中的原因是学生经常出现长度单位进率和面积单位进率混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混用的情况,在单位之间的进率和面积公式上也存在记忆的困难。数学知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8期2020-06-15
- “公顷”教学研读与设计
是公顷和平方米在进率上与“相邻两个面积单位进率是100”矛盾了,追问:为什么这两个单位进率不是100,怎么办?这节课可以利用这个矛盾深入研究,从而深入了解公顷,同时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测量土地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知道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究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3.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经历从实例到表象建立的过程,积累一定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教学重点:认识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0年8期2020-06-03
- 巧妙运用身体当学具上好数学课
记忆这些单位间的进率时,大多数学生是死记硬背,这样在使用时就容易暂时失忆,往往张冠李戴。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用手指来帮助记忆,学生不但感兴趣,而且记得快、记得牢。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先认识1米、1分米、1厘米,一个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大拇指和食指伸直叉开大约是1分米,两只手伸直放平大约是1米。我让学生伸出左手横放,大拇指在上,小指在下,五指叉开,掌心朝向自己,然后用生动的语言让学生把五指与长度单位按大小顺序依次对应起来:大拇指是手指的首领,它最伟
今天 2020年12期2020-03-04
- 怎样有效区分和记忆面积单位
且它们相邻之间的进率都是100,这些还是很有规律的。” 钟梓健也不甘示弱:“除了常用的面积以外,我们还学了平方千米、公顷。于是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就变得不一样了,总有很多小朋友和我一样,老是分不清楚。”“不用着急,今天我就告诉你们一个妙招,包学包会!” 班长得意洋洋地说。“其实,在我们的数学书本里对于每一个面积单位都做了正确的介绍。如什么是公顷以及它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并且我们可以发现,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所以,1公顷等于10000平
孩子·小学版 2020年2期2020-01-25
- 数学教学要讲道理
——以“公顷”教学为例
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公顷”却来添堵,凭什么它和平方米的进率就得是10000?难记又难算!隔了一段时间,“公顷”已缥缈天外,毫无印象。追根溯源,是新知识“公顷”与经验中的面积单位有了隔阂,“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无法迁移至新的学习情境中,知识的跳跃使理解产生了断层。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体认学生学习的痛痒,精心设计教学,重构教学流程,适时提供支架和扶手,修补好断裂的知识链,让“公顷”讲点道理,使学习顺理成章。【案例回放】[片
江苏教育 2020年65期2020-01-02
- 1 立方分米为啥等于1000立方厘米
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所以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1000。2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呢?因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所以2立方分米就是2个1000立方厘米,等于2000立方厘米。5000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米呢?因为1000立方分米=1立方米,5000立方分米里有5个1000立方分米,所以5000立方分米=5立方米。
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 2019年3期2019-11-27
- 守门人的考验
它们之间就必定有进率!”“就像1米=10分米?”天蚕网问道。“对!”巴迪点头,“米、分米、厘米,它们是长度单位,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而不同的是,时、分、秒是时间单位,它们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60?”艾果吓了一跳。“对呀!”巴迪笑了,“所以呢,1时=60分,而1分=60秒。”“我明白了!”天蚕网恍然大悟,“1分15秒有两个单位,分别是分和秒,而要知道到底有多少秒,我们只要把分换算成秒就可以了。”“聪明!”巴迪给了天蚕网一个赞赏的眼神,
数学小灵通·3-4年级 2019年9期2019-09-19
- 小学数学中“名数改写”教学感悟
间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以及小数的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化简等知识。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这是把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整数部分直接写成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名数,小数部分要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另外用小数部分0.25千克进率1000,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数就可以了,所以6.25kg=6kg250g。把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①小数的整数部分直接作为高级单位的数。②小数的小数部分乘进率,取为低级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21期2019-09-10
- 学生“名数换算”的困难及教学对策
其中集中出现的“进率”“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等概念的运用,是学生产生换算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进率模糊大部分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进率掌握得较好,但对于面积单位、质量单位等进率经常混淆不清。如400平方分米=40平方米,错把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进率当成10。2.5吨=2吨5千克,错把吨和千克的进率当成10。(二)进率方向搞错进率正确,但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相互转化时乘或除以进率搞错。如360平方千米=3.6公顷,错把360除以进率,应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19年6期2019-07-19
-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换算方法。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单位间的换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体积单位、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换算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体积单位、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研究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汇报。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提问:(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2、谈话引入:我们复习了长度单位和面积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4期2019-04-17
- 学生“名数换算”的困难及教学对策
——以“小数与单位换算”一课为例
其中集中出现的“进率”“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等概念的运用,是学生产生换算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进率模糊大部分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进率掌握得较好,但对于面积单位、质量单位等进率经常混淆不清。如400平方分米=40平方米,错把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进率当成10。2.5吨=2吨5千克,错把吨和千克的进率当成10。(二)进率方向搞错进率正确,但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相互转化时乘或除以进率搞错。如360平方千米=3.6公顷,错把360除以进率,应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9年17期2019-01-11
- 愤怒的『公顷』
没有;我们相邻的进率都是100,而他和我们进率也不同……”果然,公顷听到平方千米的话,脸都气白了,攥紧拳头深呼吸了好几下,才忍住了没大打出手。两人恶狠狠地瞪了对方一眼,便怒气冲天地转身回了房间,还都重重地摔上了房门。三个小不点儿看看两扇紧闭的房门,又看看地上被撕成两半的中奖券,胆战心惊地讨论:“虽然这张奖券作废了,但他俩恐怕还要冷战好几天。要不,咱们去长度单位家族找公顷哥哥的好朋友千米大哥来劝劝吧!”听完哥仨的来意,千米笑呵呵地说道:“你们别急,这事好解决
数学小灵通·3-4年级 2018年9期2018-09-29
- 为理解而教
——《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案例与思考
“平方米”之间的进率记作100。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归结起来是因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平方千米都对应着一个长度单位,只有公顷不易找到一个相应的长度单位与之对应,导致学生无规律可循。由此可见,假如只是把“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抽象的数学概念“生吞活剥”地灌输给学生,他们已有的旧知并不足以解释新知,不能促成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碎片化的已有认知和经验,怎样才能系统化?既然按部就班地学习书本知识不可取,怎样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建立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8年8期2018-08-24
- 巧计单位之间的进率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往往好多学生学习完后在下次应用时出现混淆或直接忘记。学生常常为单位名称间的互化而烦恼,为了让学生摆脱这一烦恼,提高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利用我们自己身体的两宝之一的手来帮助记忆任意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作业反馈来看效果显著。一、分清拳头次序不论是右手还是左手,我们将自己的手握成拳,然后拳面向上,拳心向下,在拳头中出现关节的凸凹,这时从大拇指第一个关节开始依次在每个关节凸凹之处对单位名称从高级单位到低级
新课程 2018年8期2018-02-27
-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单位换算
公顷小。二、明确进率同一类单位之间的进率要很明确,明确进率是进行单位换算的关键。这只能要求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熟记单位之间的进率。三、单位和进率相结合(口诀:大单位小数字,小单位大数字)根据天秤原理,为了使天秤平衡,必须使天秤两边的东西一样重。就得一大一小相结合,而不能两大也不能两小。笔者就想出了大单位配小数字,小单位配大数字。有了这个口诀,学生就能明确什么情况下乘以进率,什么时候除以进率。1.把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小单位大数字)比如:2平方千米 =()公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6期2018-01-26
- 浅谈“楼梯式”策略在单位换算中的应用
是混淆单位之间的进率,二是没有掌握好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扩大还是缩小,三是个别学生做题时常常审不清题意。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个具体的有效的方法才能很好地解决。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以及对别人教法的一些借鉴,我在教学中逐渐摸索出根据单位进率进行单位换算的一种方法——“楼梯式”策略。一、“楼梯式”策略的含义在教学单位进率的时候,我采取“楼梯”图示法和巧记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直观、生动地感受各种单位之间的进率变化。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学习厘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12期2018-01-07
-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页《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目标:1、让学生借助直观、想象、计算等经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的推导过程,掌握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2、通过归纳、整理学过的度量单位正确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能灵活运用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体积单位间进率的换算。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的推导过程。课 型:合作探究课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1.情境引入周末爸爸和小明到市场买了一个正方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17期2017-10-27
- 名数改写,由畏难到不谓难
应用单、复名数,进率,小数点移动以及小数性质等知识。由于它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往往是学习的难点。本文将分析四年级学生学习名数改写困难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关键词】原因分析;有效策略初次教学四年级,到目前为止最为头疼的就是名数改写这一知识。备课时觉得一节课就可以教学完成的内容,在实际教学时情况却大相径庭。让我实在不能理解:老师已经把每一步的要点都讲得很清楚明白了,为何学生还是“坚持”原来的错误?于是开始寻求同行的帮助,没想到大家都有共鸣:名数改写不简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17年4期2017-10-20
-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元、角、分之间的进率。3.通过参加模拟购物活动,初步了解一些常见生活用品以及文具等商品的价格,学会购物,认识到要爱护人民币,并进行勤俭节约教育。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难点: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模拟购物。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人民币纸币及硬币若干(可以是模拟钱币,从教科书后面附页中裁剪)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知学习出示课件同学们看,图上的这些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呢?(在超市里买东西)那买东西需要带上什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17年4期2017-10-20
- 初中数学单位换算顺口溜
系数②乘以,除以进率办不到,结果分别就是积和商;导出单位③换算巧又妙,出现分数难不倒,分子化分子,分母化分母,忘不了,小学数学早学了,约分,分子除以分母见机运用,结果就是商;出现繁分莫惊慌,齐思考?化简繁分方法初中才学了,除号变乘号,分子分母打颠倒,分数重现,约分,分子除以分母適时运用,结果还是商;教师乐,学生笑,单位换算有绝招,妥与否,不能吹,请君自己往下瞧。一、基本单位的换算1.大化小例:2m= dm(大化小)解:=2×10dm(系数乘以进率)=20d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期2017-07-09
- 《常见的量》整理与复习
整理的?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再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补充和完善。【设计意图:整理复习时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将各纵向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二是把各横向的知识点有效地分化开,组成一个整体。让学生所学的分散的知识“竖”成线、“横”成片,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帮助学生有效地建构知识网络。如果仍然靠教师不厌其烦的整理和讲解,就不能很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整理复习的积极性。为此,有效的任务驱动下,让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7年6期2017-03-31
- 名数改写,由畏难到不谓难
——突破四年级名数改写难点的有效策略
应用单、复名数,进率,小数点移动以及小数性质等知识。由于它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往往是学习的难点。本文将分析四年级学生学习名数改写困难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原因分析;有效策略初次教学四年级,到目前为止最为头疼的就是名数改写这一知识。备课时觉得一节课就可以教学完成的内容,在实际教学时情况却大相径庭。让我实在不能理解:老师已经把每一步的要点都讲得很清楚明白了,为何学生还是“坚持”原来的错误?于是开始寻求同行的帮助,没想到大家都有共鸣:名数改写不简单!反思:
数学大世界 2017年10期2017-02-25
- 熟能生“巧”
认识及它们之间的进率,这是后面学习面积单位及其进率的基础。因此,教学时必须让学生透彻理解和掌握这些长度单位及互相间的进率。首先,借助教具、学具及生动的课件帮助学生建立起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表象,使学生能够熟练地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教学完这几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后,为了便于记忆和掌握,通过游戏的方式教给学生记忆方法,即把自己的左手张开,横放,从下往上分别是小指代表毫米、无名指代表厘米、中指代表分米、食指代表米,相邻的手指间的空档表示相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2期2017-02-25
-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元、角、分之间的进率。3.通过参加模拟购物活动,初步了解一些常见生活用品以及文具等商品的价格,学会购物,认识到要爱护人民币,并进行勤俭节约教育。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难点: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模拟购物。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人民币纸币及硬币若干(可以是模拟钱币,从教科书后面附页中裁剪)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知学习出示课件:同学们看,图上的这些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呢?(在超市里买东西)那买东西需要带上
数学大世界 2017年10期2017-02-25
- 千克和克
要想清楚单位间的进率,通过进率来解答。(1)要掌握的进率是:1千克=1000克(2)从高到低乘以“进率”,从低到高除以“进率”。如果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换算,就要用单位名称前的数乘进率。如: 3千克=( )克,千克是高级单位,克是低级单位,用3×1000=3000,( )里就填上3000。如果从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换算,就要用单位名称前的数除以进率。如:2000克=( )千克,克是低级单位,千克是高级单位,用2000÷1000=2,( )里就填上2。【练一练
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 2017年6期2017-02-16
- 大化小乘以进率,小化大除以进率
26)大化小乘以进率,小化大除以进率马东良(甘肃省永登县通远乡星可侨心小学730326)摘要:单位换算是小学数学的重点学习内容之一,看似简单,实则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容易出错。单位换算的方法要领就是“大化小,乘以进率,小化大,除以进率”。“大”就是大单位,“小”就是小单位。“大、小”和进率都是相对的,在不同的换算公式中,大单位、小单位和进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本文收集整理了一些常用的单位换算公式,并对其换算的方法与要领进行了具体分析,方便学生学习使他们形成单位换算
学周刊 2016年2期2016-12-22
- 动手操作,让单位换算不再闹笑话
错,概念不明确,进率不明确,转化不明确。基于对学生单位换算错误的原因分析,提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动手操作,正确理解量与计量单位的含义,明确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从而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的教学策略,使单位换算不再闹笑话。关键词:动手操作;计量单位;进率计量单位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单位换算则是学生学习计量单位的一个难点。学生在单位换算时出错的情况主要有三种:(1)概念不明确。表现为经常胡乱填写计量单位。(2)进率不明确。表现为面积单位、计量单位、时
新课程·上旬 2016年9期2016-11-29
- 巧借手指学数学
单位、重量单位及进率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伸出左手,掌心朝向自己,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中指代表分米、无名指代表厘米、小指代表毫米。这样,手指间距离的大小,可以形象地表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另外还可以清楚地看出,后面四个手指,相隔一个手指(一个单位)的进率是10,相隔两个手指(两个单位)的进率是100,相隔两3手指(3个单位)的进率是1000。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7期2016-10-21
- 单位换算“四步曲”
想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三列,用“低除”“高乘”的方法列出算式;四移,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得出答案(注意:进率不是10、100、1000……的除外)。例1. (1)860kg=( )t (2)3m25cm=( )m【分析与解】第(1)小题,一看,千克→吨,是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二想,因为1吨=1000千克,所以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是1000;三列,根据“低除”,即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用“除以进率
读写算·小学中年级版 2016年3期2016-05-30
- 大化小乘以进率,小化大除以进率
是“大化小,乘以进率,小化大,除以进率”。“大”就是大单位,“小”就是小单位。“大、小”和进率都是相对的,在不同的换算公式中,大单位、小单位和进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本文收集整理了一些常用的单位换算公式,并对其换算的方法与要领进行了具体分析,方便学生学习使他们形成单位换算的能力。关键词:单位换算 大化小乘以进率小化大除以进率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2.033一、大单位、小单位和进率单位换算是小学数学课程的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1期2016-05-30
- 童谣KTV
单位元、角、分,进率是10要牢记。1元=10角,1角=10分,1元等于100分。长度单位有哪些,相临进率都是几?米加分米、厘米和毫米,最大单位是千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米和千米也相临,进率1000是特例。质量单位有哪些,相临进率都是几?吨与千克还有克,进率1000要牢记。形体单位更容易,相临100是面积,相临1000是体积。大单位,小单位,大小换算有规律。从大到小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从小到大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进率是
小天使·二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6年9期2016-05-14
- 儿童与数学的对接
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知识技能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后除了要知道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之外,随意抽取两个长度单位也要能熟练地说出进率。如果老师把长度单位之间所有进率的可能性一一进行教学后,让学生再去熟读熟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肯定是不佳的,而且也会拉长教学时间。我是这样思考的:5个长度单位,进率有10的、100的、1000的……一只手也正好有5个手指头,指头之间有叉口,于是我从大拇指开始依次给5个手指头取名为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为了把进率结
新课程·小学 2016年8期2016-05-14
- 赏名师课堂 品评价艺术
——特级教师刘德武《亿以内数的认识》课堂评价语言赏析
片断一】谁和谁的进率是十师:我们还认识什么了?生:还认识了它们之间的进率。师:对!它们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生:十!师:谁跟谁的进率是十?是你跟我的进率是十,还是你跟它的进率是十呀?生:十位和个位的进率是十,百位和千位的进率是十……师:对不起,小伙子,刘老师要打扰你一下。他说个位和十位的进率是十,对吗?应该是?生:个和十的进率是十。师:进率是指两个计数单位,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而不是两个数位,数位之间没有进率,就像两个位置,两个小椅子,椅子之间有什么进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6年3期2016-04-08
- 动手操作,让单位换算不再闹笑话
错,概念不明确,进率不明确,转化不明确。基于对学生单位换算错误的原因分析,提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动手操作,正确理解量与计量单位的含义,明确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从而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的教学策略,使单位换算不再闹笑话。动手操作;计量单位;进率计量单位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单位换算则是学生学习计量单位的一个难点。学生在单位换算时出错的情况主要有三种:(1)概念不明确。表现为经常胡乱填写计量单位。(2)进率不明确。表现为面积单位、计量单位、时间单位之
新课程 2016年9期2016-03-03
- “变教为学”让学生感受过程
知道了它们之间的进率,而且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方式和之前的这些面积单位一样——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它们之间的进率探究起来也可以借用此前的经验。但是这样看似简单的内容,学生掌握起来不难,但在应用的时候却又问题百出。其中出现最多的有以下几种问题:首先,学生容易遗忘“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其次,学生分不清平方千米和公顷哪个是高级单位;第三,学生习惯性地将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当成100。其实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15年3期2015-09-10
- 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学具、教具准备】教师要准备课件和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白纸一张,一面画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小格,学生准备边长1分米、1厘米的正方形若干个。【教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5年2期2015-02-27
- 关于常见的量
个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3.如果是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就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如果是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就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4.认真检查进率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无误。在对同一种量进行计算时,应注意计量单位是否相同。计量单位不同时,要进行计量单位的改写。训练举例。(1)1cm=( )mm 1dm=( )cm1m=( )dm 1km=( )m(2)1m2=( )dm21dm2=( )cm21公顷=( )平方米1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
成才 2012年3期2012-10-13
- 关于常见的量
个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3.如果是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就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如果是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就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4.认真检查进率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无误。在对同一种量进行计算时,应注意计量单位是否相同。计量单位不同时,要进行计量单位的改写。训练举例(1)1cm=( )mm 1dm=( )cm1m=( )dm 1km=( )m(2)1m2=( )dm21dm2=( )cm21公顷=( )平方米1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成才 2011年3期2011-10-10
- 联系实际 巧讲面积换算
对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得也不够扎实。经过调查得知,在学习面积及面积单位换算这部分内容时,刘思奇因生病缺课了,后来,我只是简要地给他补了课,他在似懂非懂中也只是把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死记硬背了下来,所以出现了“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我认真仔细地分析了刘思奇产生错误的原因:一是没有真正内化面积的概念;二是没有真正弄懂面积单位之间进率的推导过程。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如下辅导方案。第一步:联系实践,讲解进率。刘思奇在校补课和自学的过程中,已经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2011-08-15
- 谈“手”和“臂”在数学课中的运用
用。二、准备把握进率教学中,进率大多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做的弊端是一旦学生因种种原因暂时失忆,往往会张冠李戴,而且无法验证其正确与否。为克服这一弊端,我让学生把五指与长度及面积单位按大小顺序依次对应起来:小拇指——毫米、平方毫米,无名指——厘米、平方厘米,中指——分米、平方分米,食指——米,平方米,大拇指——千米、平方千米,公顷要假想“一指”在大拇指与食指之间靠近大拇指。长度单位的进率可以这样看:自然伸开五指,食指与小拇指之间两两相邻一指缝,一个指缝看作1
东方教育 2011年12期2011-01-16
- 常见的量
个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3.如果是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就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如果是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就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4.认真检查进率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无误。在对同一种量进行计算时,应注意计量单位是否相同。计量单位不同时,要进行计量单位的改写。训练举例(1)1cm=( )mm 1dm=( )cm1m=( )dm 1km=( )m(2)1m2=( )dm21dm2=( )cm21公顷=( )平方米1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成才 2010年3期2010-10-10
- 常见的量
个改写单位之间的进率。3.如果是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就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如果是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4.认真检查进率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无误。在对同一种量进行计算时,应注意单位是否统一。单位不统一时,要进行名数的改写。1.填空。(1)1cm=( )mm1dm=( )cm1m=( )dm1千m=( )m(2)1cm2=( )dm21dm2=( )cm21公顷=( )cm21平方千m=( )公顷=( )cm2(3)1m3=( )dm3
成才 2009年3期2009-08-01
- 《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2利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正确地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3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推导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一、创设情境。引导猜测1出示问题:小明家卫,生间有一块长5分米、宽5分米的地面损坏了。需要多少块面积是25平方虐米的方砖来修补?2学生讨论:(1)需要一块就可以了。这种想法的估计占得比较多。(2)损坏的地面是25平方分米,而方砖是25平方厘米,面积单位不一样。3师:请大家想一想解决此题的关键在哪里?生:面积单位间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9年6期2009-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