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尾

  • 潮剧原生唱词音声及其影响下的润腔型
    快速行进到a以及韵尾的辅音ŋ,而是在u上做了一个短拖腔,因此唱词听起来就变成了“xu---aŋ”(“---”表示短拖腔)。巧妙的是,这一个短拖腔,为深入刻画元音u与a的两种音响色彩留足了过渡时间段,使得“风”在成为唱词音声以后,也可以效仿元音长化唱字的音响形态。因此可以认为,元音长化,运用到唱词音声里面形成了短拖腔,成为一种固定的润腔办法。由此发现,元音长化本是语言的音响特性,入唱以后,便具备了语言音响色彩和乐音色彩的双重意义,它以唱字韵头、韵腹处发生的短

    中国音乐 2023年2期2023-06-10

  • 藏缅语辅音韵尾的类型学考察
    ,除了常见的鼻音韵尾,大量藏缅语都还保留了塞音、擦音甚至复辅音韵尾。为考察藏缅语辅音韵尾的特点,我们选取了58种藏缅语(1)本文所用语料主要来自:孙宏开,胡增益,黄行.《中国的语言》[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其中收录藏缅语46种:分别为藏语支:卫藏拉萨、门巴语、白马语、仓洛语;景颇语支:阿侬语、崩尼博嘎尔语米林、崩如语、达让语、独龙语、格曼语、景颇语、苏龙语、义都语;缅语支:阿昌语陇川、波拉语、浪速语、勒期语、仙岛语、载瓦语芒市;羌语支:尔龚语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2-11-19

  • 安徽宁国云梯畲话入声韵尾探析
    õn]的主元音和韵尾之间存在过渡音[ə],[ɔi]和[ɔ̃n]组韵母的主要元音和韵尾之间存在过渡音[ɑ];(2)实际音值类,[ai]组韵母的韵尾实际为[e],[ɔiʔ、uɔiʔ]韵母中的元音韵尾[i]实际音值为[ᴇ],[oi]的韵腹[o]实际音值介于[ɔ]与[o]之间、韵尾[i]实际音值介于[ɪ]与[e]之间,[ɛn]韵母的主元音舌位略低鼻尾部位略后,[ɔn]和[on]两组韵母主元音的实际音值带有鼻化色彩,[iʔ]组韵母的韵尾实际读音为[t],但成阻较弱。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4期2022-09-19

  • 金代北方汉语通语音系中阳声韵特殊通押探析
    是阳声韵失落鼻音韵尾与主元音相同的阴声韵读音相同或相近,属于方言现象,同时这种现象主要涉及的是金代北方通语支微部中的齐祭韵系,支、之、脂、微等韵涉及不多。这种现象在《敦煌词》中能看到,如:聪明儿,秉天性。莫把潘安、才貌相比并。弓马学来阵上骋。似虎入丘山,勇猛应难比。善能歌,打难令。正是聪明,处处皆通娴。久后策官应决定。马上盘枪,辅佐当今帝。这首词全词叶“性、并、骋、比、令、娴、定、帝”,“帝、比”与“性、并、骋、令、娴、定”互叶当是阳声韵失落鼻音韵尾读同阴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7期2022-07-29

  • 普通话儿化音色的决定因素:主要元音和鼻韵尾
    中主要元音、鼻音韵尾等决定性作用:适应与调节儿化的发音过程。一、儿音节的生理和声学定义儿化是一个老问题,赵元任先生说它是“唯一的非音节性词尾”①赵元任:《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赵元任卷》,丁邦新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17页。,王理嘉、贺宁基认为,“北京话的儿化韵,其卷舌成分并不是一个在时间序列上单独存在的音素成分,而是贯穿于整个韵母的卷舌色彩”②王理嘉、贺宁基:《北京话儿化韵的听辨实验和声学分析》,载林焘、王理嘉等编《北京语音实验路》,北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2期2022-06-09

  • 清末潮州白话《旧约创世纪全书》与《潮声十五音》韵母比较
    只剩[-ŋ/k]韵尾字。本文根据声、韵、调特点分别给以上两个文本所收字建立数据表,并进行对比查询,比较其韵母系统。一、潮州白话《旧约创世纪全书》《潮声十五音》数据表构建本文以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 2010为运行平台[5]。首先利用Excel工作簿制作“潮州白话《旧约创世纪全书》数据表.exc”及“《潮声十五音》数据表.exc”,然后利用外部数据源导入Access 2010,两个数据表通过公共字段建立关系,创建查询设计并生成新的综合数据库,再进行

    武夷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05-21

  • 贵州纳雍话的“横xuan21”
    普通话中“横”的韵尾是ŋ,而纳雍话中“横”的韵尾是n,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与汉语鼻音韵尾演变的问题有关。在讨论“横”这个字的读音演变问题之前,我们先简要介绍一下汉语鼻音韵尾演变的大体情况。汉语鼻音韵尾在中古的时候有三个,即m、n、ŋ,但到现代大多数汉语方言中只剩下n和ŋ,只有少数方言还保留着m。汉语鼻音韵尾m、n、ŋ演变的情况很复杂,在不同的方言里有不同的演变方式。汉语鼻音韵尾归并的起点是从m开始的,m韵尾并入n韵尾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冉启斌认为,在汉语鼻音韵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12-28

  • 云南新堡壮语的语音特点及其演变
    二、新堡壮语塞音韵尾的演变从语音系统可看出,新堡壮语的塞音韵尾脱落特征非常明显。比如:元音a、o、e、i、u、、韵的-p尾完全消失,只剩下单元音韵母;元音a、o、韵还剩-t、-k尾;元音e韵与u韵只剩-t尾;元音i韵与韵的塞韵尾则完全消失,一个都不剩。那么,新堡壮语塞音韵尾-p-t-k的演变究竟如何呢?经过我们的整理与归纳,其具体演变如表4所示。表4 新堡壮语韵尾-p -t -k的演变由表4可见,根据读音,塞韵尾-p尾已毫无保留,-k尾和-t尾仍有部分保留

    河池学院学报 2021年2期2021-07-06

  • 山西介休市三佳乡方言阳声韵的读音类型及演变层次
    主元音音值及鼻音韵尾消变的快慢,发现文读层阳声韵的主元音音值同一般北方方言一致,且鼻尾的消变以山(咸)摄为最快,也与其他汉语方言相同。而白读层山(咸)一等的主元音较二等偏后,梗摄主元音较曾通摄前且低,这种音值特点与许多南方方言相近。其鼻尾的消变以梗、宕(江)为最快,与唐宋西北方音的特点相同。[2]这一结论可以说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认可。基于王洪君的结论,本文以笔者方言中的中古阳声韵在方言中的表现情况为切入点来讨论阳声韵的演变规律。介休市三佳乡方言中,咸山深臻

    晋中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07-05

  • 普通话中英语借词鼻音韵尾的调整研究
    margin)。韵尾仅限于鼻音(nasal, 简称为N)/n/、//和滑音(glide,简称为Gl)/半元音(semivowel)/j/、/w/。规范的词项结构为C(Gl)VX(X=V, Gl, N)。元音据周围辅音(consonant,简称C)有不同形式的音位变体。我们通过例(1)解释几个常见的CVV音节,Pinyin是拼音,UR是底层语音表达,PR是广义语音标注。[3](1)Pinyin UR PRtā thā thāɑ 她tí thí thjíi 提

    宜宾学院学报 2020年9期2020-10-19

  • 安多藏语阿坝话音系及其历时音变概况
    音、复辅音、辅音韵尾等语音现象。另外,王双成在《安多藏语的小舌音》[2]一文中提到阿坝话中存在小舌音的问题,但该文并没有详细探讨阿坝话的音系。因此,本文针对学界对其专门研究的空白进行了田野调查,通过共时语料实例,归纳分析了安多藏语阿坝话的音系及其历时音变概况。本文不仅是对一个藏语方言的探索,也是一份田野调查报告式的安多藏语语料文献,相信会有一定的文献价值。本文首先通过归纳安多藏语阿坝话的音位系统,举例分析了阿坝话与其他安多话的不同之处和其音位与藏文的对应关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0-09-05

  • 丘北曰者壮语声韵调分析
    做声母,但不能做韵尾。保留壮侗语族中一组鼻音-m-n-ŋ和一组塞音-p-t-k;无复辅音和送气音,但有p-b -d等清浊对立。同时浊音发生了前喉塞音脱落的现象[4],这与李方桂先生所构拟的一套原始台语存在的带前喉塞音声母ʔb.ʔd.ʔj在现代壮语方言中变为不带前喉塞音的b.d.j的说法一致。2.有卷舌音tʂ、ʂ,且当舌面浊音ʥ与元音ɯ相拼时读本音,当与复合元音iu相拼时,受介音i的影响,原来的舌面音易变成了卷舌音,文中将他们归为一个音位的变体。3.辅音j-

    文山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6-01

  • 汉字音在日译汉音与党项语中变读形式的比较研究
    构,即它们的辅音韵尾均不够丰富,没有像中古汉语一样的-p、-t、-k和-ŋ等辅音韵尾。我们知道,日语原有两套古老的汉字音,日译吴音和日译汉音(kan-on),中村久四郎《唐音考》认为日译吴音是东晋和宋齐时期(4—5世纪)的汉语,而日译汉音则是隋唐时期(6—10世纪)的汉语①中村久四郎:《唐音考》,《史学杂志》XXVIII,1917年,第1142页。。现代学者一般认为,日译汉音反映的是唐代中期的汉语语音,是8、9世纪,日本从中国长安一带学来的当时被认为“标准

    西夏学 2020年1期2020-01-14

  • 粤语和入声字
    其实就是因为入声韵尾的存在,阻止了发音的延续。如上面所举“忽”“法”“佛”等字,其发音明显要比“夫”“妇”这些字急促。在广东,掌握粤语、潮汕话的人一读便知。若只会说普通话,则可以用普通话里的轻声作一个不太严谨的对比,轻声也是一种短促的发音,只是没有入声韵尾,但发音感觉类似。还可以用英语比较,如cat、cup这些发音短促而且有辅音韵尾的单词,读之时若不把t、p的音发出来,便非常接近入声字的读法了。在此可以简单下个定义:入声即发音短促,具有入声韵尾(发了韵尾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20年12期2020-01-07

  • 原始纳西语带辅音韵尾的韵母及其来源
    很简单,没有任何韵尾。但是近年来的纳西语方言历史比较研究都发现,原始纳西语阶段必须构拟辅音韵尾。[1](P485)[2](P90)纳西语辅音韵尾的构拟,是研究纳西语语音史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于其来源和演变的重建,也是确定纳西语历史地位的重要环节。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使用过不同的术语来指称纳西语方言及相关的语言。Jacques & Michaud构拟了Proto-Naish(原始纳语组),[1](P469)用于构拟的三个现代语言是Naxi(丽江城郊文化村)、N

    枣庄学院学报 2019年6期2019-12-12

  • 水头方言中以[-p]为韵尾的古入声的舒化探究
    言中以[-p]为韵尾的古入声1.1 水头方言中入声字母表、韵尾和声调水头方言是指温州市平阳县水头镇的方言,属闽南语,但与福建地区闽南语不同。因此,研究将采用魏昌炽的水头方言入声字母表分析其所含有的古入声(见表 1)[1]。表1 入声字母表从我国传统的声韵调分析法来看,古入声有塞音韵尾与短时性的特点。[2]故古入声的判断,重点在于声调和韵尾。其中,古汉语中的入声在音高和音长的变化方面与平声、上声、去声有区别。且入声字眼的本调有入升调和入降调,特点与中升调和高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1期2019-11-21

  • 寿镜吾先生是怎么读书的
    e,而是“惊”的韵尾。古人读书,有格律的诗文,要平长仄短,二、四、六偶位的平声字要拖长。“惊”字的韵母是inɡ,是后鼻音韵母。拖长的时候,声母是拖不长的,韵头也是拖不长的,能拖长的只有韵腹和韵尾,所以古人把韵腹、韵尾和声调加起来叫作“韵”。一吟起来,“惊~~”,拖长的就是“nɡ”这个后鼻音,所以鲁迅就记为“呢”。同样的道理,“金叵罗,颠倒淋漓噫”的“噫”是什么?是“漓”的韵尾。我可以用著名的“唐调”模拟一下,大概是这样:而且,鲁迅说“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19年1期2019-09-10

  • 《篆隶万象名义》反切上字取字规律初探*
    合上的搭配及阳声韵尾和入声韵尾对反切上字选择的影响三个方面加以讨论,总结了《篆隶万象名义》在反切上字的选择上的规律。1 引言《篆隶万象名义》(以下简称《名义》)是日本高僧空海据顾野王《玉篇》编纂的一部汉字字书,也是日本历史上最早的字典,同时还是日本僧人编写的第一本解经的辞书。该书较好地保存了《玉篇》的语音原貌,是研究魏晋南北朝语音的珍贵资料。注关于《名义》一书的性质及其与《玉篇》关系的讨论,自从1897年杨守敬在《日本访书志》中进行介绍后才开始,山田孝雄(

    语言科学 2019年2期2019-08-14

  • 《通鉴释文》音系的入声韵尾
    变去、浊音清化、韵尾混并等方音现象,但例证较少②;且两位先生均没有直接考察《通鉴释文》的音切。陆华利用宛委别藏本《通鉴释文》对该书反映的通语音变、方音现象、声母系统、韵母系统等都做了研究,但对音系的研究也是举例性的,未对材料作穷尽考察③。笔者通过全面考察四部丛刊本《通鉴释文》的音切,对此书反映的浊音清化、浊上变去、局部音变、知庄章合流、宋代四川方音韵母特点和声母特点以及声调特点等做了研究,提出一些不同于前人的观点④。《通鉴释文》的研究成果目前虽然已经较为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6期2019-03-16

  • 闽南语阳声韵与入声韵韵尾同步演变规律研究
    。十六摄中,阳声韵尾[-m]与入声韵尾[-p]字在咸、深二摄,阳声韵尾[-n]与入声韵尾[-t]字在山、臻二摄,阳声韵尾[-ŋ]与入声韵尾[-k]字在宕、江、曾、梗、通五摄。今天的闽南方言①本文以厦、漳、泉为标准。在总体格局上,仍保留如此韵尾分布状况,但作为闽南方言特殊之处,阳声韵尾字出现了鼻化韵现象,入声韵尾字出现了塞音尾脱落现象。以往一般将这种韵尾脱落的读音当作白读,将与之对应的完整韵尾的读音视为文读,从而二者对立构成了两套不同的读音系统。②《汉语方言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9期2019-02-11

  • 韵尾鼻音的消变实证 ——以林州和长垣方言为例
    0)一、研究背景韵尾鼻音的消变现象早在先秦文献中就已有记载。清代音韵学家依靠眼睛、耳朵对这种现象感性地的记录。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实验语音学开始利用仪器, 软件等科学技术,对其进行定量精确分析研究。Barale.C (1982)对北京方言中韵尾鼻音的消失做出了定量考察,并提出韵尾鼻音消变的三个阶段:1)前接元音鼻音化;2)韵尾鼻音消失;3)前接元音去鼻音化。就韵尾鼻音消变的原因研究, 我国早在清代学者戴震便提出了阴阳对转理论,即,上古汉语三种韵尾,阴声韵,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6期2019-01-15

  • 从“失落韵尾”与“舌位下降”的维度再论汉语普通话儿化音的发音规律
    n、en的,失落韵尾,加卷舌动作-r;(3)韵尾是ng的,失落韵尾(ing还要加e),韵腹变为鼻化元音,同时加卷舌动作;(4)单韵母i、ü直接加er;(5)舌尖特殊元音韵母-i,韵母失落变成er;(6)韵母是ui、in、un、ün的,失落韵尾加er。[1]以上关于儿化音发音规律的总结,在现代汉语不断发展变化的语境下,已经显得有些陈旧,在经典的规律总结中,不但没有对为何“失落韵尾”,卷舌动作到底应该加“-r”还是加“er”的进一步解释,显得只有表象而没有依据

    传播与版权 2018年11期2018-12-28

  • 浅谈韵母的内部结构分析
    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本文通过详细分析韵母的内部结构与规则,以求更好地掌握汉语拼音的用法。关键词:汉语拼音;韵母结构一、韵母的内部结构汉语拼音的构成形式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韵母是音节的核心,一个音节可以没有声母,如零声母音节a、o、ying、wu等,但必须有韵母,没有韵母就构不成音节。韵母由元音构成,如a、ao、等,或元音加辅音构成,如ang、un等。构成韵母的音素,主要是元音,汉语音节音乐性强,究其原因,也是由于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因此,理解

    北方文学 2018年27期2018-12-02

  • 论汉藏语言高元音的类型与共性
    三、高元音与鼻音韵尾的组合类型在汉藏语言音系中,高元音可以与鼻音、塞音以及其他辅音韵尾组合。从辅音韵尾的特征来看,鼻音韵尾与高元音的组合能力大于塞音韵尾。在汉藏语言音系中,最为常见的鼻音韵尾有/-m/、/-n/以及/-ŋ/等,其与高元音组合的统计数据见表6。表6 高元音与鼻音韵尾的组合数据从鼻音的调音部位来看,齿龈鼻音和软腭鼻音的组合能力远远大于双唇鼻音。从韵腹的前后维度来看,前高元音/i,y/与鼻音韵尾的组合能力与后高元音/u,ɯ/相当。从韵腹的圆展维度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4期2018-10-10

  • 浅析商丘方言的后鼻音[]变音
    为“子”前的音节韵尾不同,“子”的音节结构也不相同,当“子”前的音节韵尾是鼻音时,其音节结构为[nn],其他情况下均为[tei]。汉语中,能出现在韵尾位置的鼻音有两类,前鼻音[n]和后鼻音[]。从同化的角度来看,当“子”前的音节韵尾是前鼻音[n]时,其音节结构是[nen]或[nn];当韵尾是后鼻音[]时,音节结构应为[en]或[n]。但是在商丘方言中,不论前一个词的音节韵尾是前鼻音[n]还是后鼻音[],其音节结构均为[nen]或[nn]。因此,在上述研究的

    长江丛刊 2018年22期2018-08-09

  • 粤东闽语的音系及音系归纳的相关问题讨论
    较完整的-n/t韵尾。总的来说,东边的潮州、汕头、揭阳三市各点的韵母个数较多,都在80个以上,其中澄海澄城因为闭口韵-m/p尾消失、并入-/k尾,所以韵母系统相对简单,只有77个。西边海陆丰各点的韵母个数相对较少,都在80个以下,主要差别在于海陆丰少鼻化入声韵。粤东闽语各点的韵母系统大致相同:第一,基本上都有6个口元音:a、o、e、i、u、。其中,/e/在海丰各点舌位较高、是比较标准的[e]元音,陆丰各点舌位稍低、接近[Ε],而陆丰以东的方言点舌位更低、发

    梧州学院学报 2018年1期2018-05-21

  • 阳声韵尾在滇东南方言中的类型分布及演变特点
    63099)阳声韵尾在中古时期,咸深二摄收-m尾,山臻二摄收-n尾,宕江曾梗通五摄收-ŋ尾。但在滇东南方言中,阳声韵今读则呈现出与中古不同的分混类型,韵尾上主要收-n、-ŋ和鼻化韵,中古时期的-m尾消失。中古阳声韵在滇东南方言中形成如此格局,即与音节语音内部影响演变有关,同时也与少数民族语言语音的影响推动有联系。本文将根据现在拥有的调查资料,对阳声韵尾在滇东南方言中的今读分混类型与演变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一、中古阳声韵尾在滇东南方言中的今读类型与特点根据中古

    文山学院学报 2018年1期2018-03-24

  • 论上古韵部元音与入声韵尾的清浊 ——对郑张尚芳先生“韵部元音”以及“入声韵尾清浊”问题的商榷
    古韵部元音与入声韵尾的清浊 ——对郑张尚芳先生“韵部元音”以及“入声韵尾清浊”问题的商榷李鹃娟(辅仁大学 中国文学系,台湾 新北 24201)郑张尚芳先生《谨答陈新雄先生对“诗经的古音学价值”的述评》一文,引起两岸学者对于上古音韵现象诸多讨论,尤以复辅音声母、韵部元音以及入声韵尾三个问题,最为学者所关注。有关复辅音声母部分,李添富先生以为过度强调复辅音声母,并取以建构古音声纽系统,有其危殆;本文则踵继李先生之研究,就韵部元音之拟定与演化关系、入声韵尾清浊性

    邯郸学院学报 2017年2期2017-08-16

  • 四川省仪陇县裕民镇方言中的阳声韵研究
    、vn、vŋ三个韵尾演变为vn,然后舌尖作势而未抵住齿龈并鼻化成为v~n,随着鼻化或者舌尖特征消失而成为vn(v~),最后成为口元音v。四川仪陇裕民方言;阳声韵;鼻化;舌尖化;演变一、引言四川省仪陇县位于北纬30°11′至31°39′、东经106°14′至106°52′之间,属于四川盆地东北部低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人口108万,辖56个乡镇。仪陇县内通行西南官话,具体来说,属于西南官话中的川黔片成渝小片[1]。裕民镇位于仪陇县南部。目前关于阳声韵的研究,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2期2017-05-03

  • 江西余干方言入声字分析
    “1…1”,入声韵尾类型分别是[t…n]和[k…ŋ]。[2]据《余干县·方言》,县城余干镇(2003 年改名为玉亭镇)方言入声有- 、-t、-k,7 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和阳入,入声调很特别,阴入讨论到县内差异时指出,“余干镇、古埠调类七个,有鼻音后缀”[3],但是没有说明什么调类有“鼻音后缀”,也没说“鼻音后缀”是什么。著名语言学家李如龙、张双庆则把余干方言入声韵尾描写为-tn、-kŋ。[4]学者栗华益在描写余干 7 个地方方言的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7年6期2017-03-19

  • 滁州方言入声研究
    字都是喉塞音[]韵尾,韵母为[]的入声字在滁州方言入声字中最多。考察滁州方言的入声现象,比较其与《广韵》普通话音类间的对应关系,探求《广韵》入声到滁州方言入声的纵向流变及滁州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横向渗透,展示滁州方言语音演变概貌。滁州方言;入声;《广韵》;普通话;喉塞音在汉语史上,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系有着综贯千年的影响,现存的各种方言或从它传承分化而来,或受它制约,在音类上同它都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1]5滁州方言隶属北方方言的江淮官话,有入声是江淮

    滁州学院学报 2016年6期2017-01-17

  • 仡佬语-n、-ŋ、-i韵尾的发展演变
    -n、-ŋ、-i韵尾的发展演变吴艳(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北京100081)相比其他仡央语言,仡佬语的韵尾很不稳定,-n、-ŋ尾的弱化、丢失是普遍的现象,-i尾的脱落情况也较为常见。但我们发现,仡佬语有部分-n、-ŋ尾在丢失前,经历过变成-i尾的阶段,可见,仡佬语韵尾的发展变化不是突变的,而是存在音变的过程。仡佬语;鼻音韵尾;语言变异从韵尾的情况来看,各地仡佬语的发展状况大致相同。一般来说,辅音韵尾只有-n、-ŋ两个,-p、-t、-k塞音韵尾早已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6-11-15

  • 析天津方言儿化韵
    前一语素的韵腹、韵尾部分。我们根据前一语素韵尾的不同,对李行健、刘思训(1986)所列400多个儿化词语进行整理,分析出了七种不同类型的儿化韵,列出情况如下:1 开韵尾儿化。当前一语素韵母为开韵尾,或者为ou/iou时,儿化合音后,前语素韵母音值保持不变,词尾“儿”与其合为一个音节,并成为新音节的韵尾,使前面韵母带有卷舌音色。此类儿化的基本韵母有 ɑ、ie、iɑ、o、ɤ、uɑ、u、uo、ye、ou、iou,如:打杂儿 tɑ ʦɑr、答碴儿 tɑ tʂʰɑr

    语言研究 2016年3期2016-07-12

  • 略论《中原音韵》入声的数量和韵尾特点
    韵》入声的数量和韵尾特点金欣欣摘要:《中原音韵》是元代的一部关于北曲创作的著作,由著名戏曲家周德清编撰。《中原音韵》对于研究元代汉语语音情况,比如元代的汉语共同语是否有入声等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作者曾撰文指出,《中原音韵》时代的汉语共同语是有入声的。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中原音韵》时代汉语共同语中入声的数量和韵尾问题,指出:第一,《中原音韵》时代的汉语共同语至少有三类入声,很可能有四类入声。第二,在《中原音韵》时代,汉语共同语的入声韵没有-p、-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3-17

  • 英语语音实践中汉语鼻韵尾负迁移现象的分析
    语音实践中汉语鼻韵尾负迁移现象的分析阮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际警务执法学院,北京100038)在英语语音实践中,汉语鼻韵尾的迁移对英语连读造成消极的影响,这就是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这种负迁移现象,揭示英汉两种语言鼻韵尾音系规则上的差异,旨在倡导英语教师采用英汉对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英汉语在发音上的差异性与相似性,促使其在说英语时有意识自我纠音,最大限度降低母语负迁移的消极影响,说出流利的英语。英语语音;汉语鼻韵尾;语言迁移;负迁移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

    武夷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2016-03-16

  • 论方言在音韵学教学中的运用
    的。[3]韵母按韵尾分类,现代汉语普通话分为无韵尾韵母、元音韵尾韵母和鼻音韵尾韵母,而音韵学则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两相比较,阴声韵和无韵尾韵母、元音韵尾韵母对应,阳声韵和鼻音韵尾对应,但是阳声韵还多了[-m]韵尾,如《广韵》的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举平以赅上去)等韵。这个[-m]韵尾,在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中都还有所保留,如“三”字,广州话读[òam],梅县话和厦门话读[sam]。入声韵有[-p][-t][-k]三种塞音韵尾,这三

    现代语文 2016年25期2016-03-03

  • 皖西南赣语古清去字按韵尾分调现象考察*
    南赣语古清去字按韵尾分调现象考察*徐 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皖西南赣语潜山、太湖、怀宁、望江四县交界处方言点存在古清去字以今读韵尾为条件分化为两个调的现象。大致而言,开尾字读一个调;鼻音尾字读另一个调;元音尾字在某些方言点全部随开尾字演变,在某些方言点少数字随开尾字演变,多数字随鼻音尾演变。分调现象的产生与古清去字的调值、方言点音系结构以及开尾、元音尾、鼻尾三类韵的区别特征有关。皖西南赣语 清去 韵尾 分调1 引言汉语声调的演变过程

    语言科学 2015年5期2015-08-16

  • 舒声促化:粤语恩平沙湖话的一种小称形式
    声音节才有的塞音韵尾;第二,调值短促。这与汉语语音史上的“入声舒化”现象刚好相反。从已经公开发表的材料来看,“舒声促化”现象在现代汉语不少方言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如吴语、江淮官话、赣语、闽语、湘语、徽语、晋语,而以晋语较为多见。“舒声促化”在恩平沙湖话中凡75见,其中有72字读短促的31调,它们是:谭[hap31](另有[ham22]一读)、淡[hap31](另有[tam51]一读)、篮[lap31]、览[lap31]、敛[lip31]、殓[lip31]、楝

    语言研究 2015年4期2015-05-28

  • 汉语普通话鼻音声学实验分析综述
    /的时长和鼻音做韵尾/n/、/ŋ/的时长研究。通常鼻音做声母的时长是70~80ms,做韵尾的时长是它一半左右。王力(1995)以“难”[nan]举例说[a]后面的[n]只念前面一半,它不像[a]前面的[n]那样充分。吴宗济(1989)总结了普通话鼻尾的声学特征,鼻尾会使前面的元音鼻化,前面的元音越靠后、开口度越小鼻尾就越长,[-ŋ]的时长比[-n]的时长要长。王志洁(1997)采用鼻流计分别测量了普通话鼻音做声母和做鼻音韵的鼻音度,提出普通话音节的鼻尾是滑

    语文学刊 2015年14期2015-05-07

  • 藏语合作市南部半农半牧区话的音位系统
    受其前音节的辅音韵尾-k的影响而形成。如:ək kwa(vug pa,猫头鹰),ʨak kwa(jak pa,土匪)。(3)基辅音pa跟其前加字d或上加字s结合时,就出现hw的音,如:hwɪ tʃa(dpe cha,书)、hwə(spu,毛)。三、韵母(一)单元音韵母一共有10个单元音韵母:a、ɑ、i、ɪ、u、e、o、ɔ、ə、ɤ。各举例词如下:a ʨhak 血 a ma 母亲(或奶奶);ɑ khɑ 雪 ʣɑ 月亮;i ni 两个 ʦi数; ɪ nɪ 火 ʨ

    现代语文 2015年8期2015-04-24

  • 通泰方言深臻曾梗摄的演变及历史层次
    中古以来,阳声韵韵尾从单一的鼻音韵尾演变为鼻音尾、鼻化韵和口元音交叉组合的多样格局。宋元诗词用韵情况显示,宋以后汉语南方方言深、臻、曾、梗四摄韵母读音合流[1],其实不止南方方言,《四声等字》、《切韵指掌图》、《洪武正韵》等官话韵书都存在阳声韵合流迹象,且时代越近,合流规模越大。据董建交(2007)的观点,四摄中,曾梗摄大致在宋以后先发生混并。[2]深臻曾梗四摄最终于明清时期合流[3],奠定了现代汉语方言深臻曾梗语音格局的基础。江淮官话深臻曾梗阳声韵今读合

    语文学刊 2015年24期2015-03-13

  • 中古入声字作反切上字的原因与特性* ——以《广韵》、《集韵》反切为研究范围
    尽量选用不带辅音韵尾的阴声韵字;5)宋元以后,上下字在声调的阴阳上力求一致(万献初2012:12)。若以这些方法作为评判标准,《广韵》时代的反切似乎是很不合理的。比如在改良者看来,切上字不宜有塞音韵尾,因其存在不利于反切的拼合,然而《广韵》中却存在着不少切上字为入声韵字的反切,这是为何?难道《广韵》时代的反切制用者不曾意识到这类反切的弊端?本文以这类切语为例,尝试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广韵》共有3874条小韵反切,本研究以此为范围,统计其中上字为入声韵字的反

    语言科学 2015年6期2015-01-16

  • 汉语南方方言韵尾“阳入对应”的类型学分析
    元音相同或相近、韵尾的发音部位相同,二者在音系中相互依存。这是古代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许多方言的实际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特点。陈渊泉(参看M.Chen 1973,张光宇2009)把汉语方言阳入对应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p、t、k对应m、n、ŋ,以广州为代表;第二阶段有两种类型:p、k对应m、ŋ,以潮州为代表,t、k对应n、ŋ,以南昌为代表;第三阶段k对应ŋ,以福州为代表,这三阶段是平行发展的,第四至六阶段是的不平行发展,官话一般都处于此阶段,例如,北京话已没有

    语言研究 2014年1期2014-05-30

  • 广西灵川县三街平话阳声韵尾的演变
    二、三街平话阳声韵尾的演变情况阳声韵是古音韵尾系统的一个大类,以鼻辅音为韵尾。中古阳声韵韵尾的格局是咸深摄收[-m],山臻摄收[-n],宕江曾梗通摄收[-]。中古阳声韵的韵尾一直处在变化之中,其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读音包括鼻音韵尾、鼻化元音、口元音三类音值。经过漫长的演变,三街平话阳声韵字的读音有收鼻音韵尾和口元音两类。具体情况如下表:中古阳声韵韵尾在三街平话中的演变情况分布表:续表-yε、-a、-uə、-a-ua、-u、-yn臻-n-ən、in、-yn12

    河池学院学报 2014年3期2014-03-14

  • 邢本《现代汉语》指瑕
    两个音节的韵母或韵尾相同。”严密的说,叠韵词并不需要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只要是“韵”相同就可以了。韵母包括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韵则只包括韵腹、韵尾两部分,不包括韵头。比如书中所举的“彷徨”、傀儡、荒唐、徘徊”都是韵相同而韵母不尽相同的例子。而“两个音节的韵尾相同”又太宽泛了,一般来说押韵需要韵腹和韵尾都相同。3.第259页短语的定义是“短语又叫词组,是由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语法单位。”这个定义不够严密。因为“由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语法单位”还可以是句子

    语文学刊 2014年7期2014-03-12

  • 敦煌藏汉对音文献中的入声字演变
    塞音尾,偶有丢失韵尾的情况,只有“不”、“亦”、“一”3字呈现出参差的情况。大略如下:“不”字共有144例,都已失去入声尾,而变入阴声韵。藏文以[pu]、[pi]、[po]、[phu]、[bu]、[bu]来对音,可见韵尾已经完全消失,没有例外。有尾无尾不0144亦116一6647敦煌变文和愿文通假字中,有一些“一”字的通假情况。除去“亦、一”通假的40个例子外,其余6例中有5例是与阴声韵字通假。这一现象很有启发性,因为在这些通假字中,全部是与前位的“一”字

    山东社会科学 2013年6期2013-12-17

  • 从历史文献看粤东闽语-n、-ŋ韵尾在19世纪以后的演变
    41)-n、-ŋ韵尾相混是粤东闽语中心区方言的主要类型,但在粤东闽语区非中心区,仍存在不少-n、-ŋ韵尾分立的情况。共时的方言事实告诉我们,-n韵尾向-ŋ韵尾演变是该片区方言发展的趋势。那么这一趋势在中心区域是何时开始出现的,对此,我们翻开历史文献,从中寻找该演变的痕迹。一、18世纪末19世纪初文献资料中粤东闽语-n、-ŋ韵尾的分合情况早期有关粤东闽语的文献由于没有专门记音符号记录,我们只能通过其文字描述,大致确定相关音类的划分并对该方言的韵母进行确定。这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2013-11-21

  • 粤东闽语的单元音格局及其对阳声韵尾的影响——以汕头话和潮安凤凰话为实验
    音格局及其对阳声韵尾的影响 ——以汕头话和潮安凤凰话为实验吴 芳(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广东 潮州 521041)根据语音实验,可以得出粤东闽语不仅单元音系统偏央,-n、-ŋ尾韵母中主要元音同样也偏央。粤东闽语这种偏央的元音格局导致-ŋ韵尾的发音部位靠前,从而使得-ŋ韵尾比-n韵尾更适应与元音结合,粤东闽语的阳声韵尾最终由-n韵尾向-ŋ韵尾合并。粤东闽语;单元音;阳声韵尾;格局汉语普通话音节由声母、韵母与声调三个部分组成,韵母又分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5期2012-06-20

  • 日语汉字音中的长音与中古汉语音韵对应规律研究
    汉语复合韵母中的韵尾[i]、[u],在音节中的位置比其他元音相对自由。奈良时代以前单个元音一般不独立使用在词头以外的地方[5]。如果以“い”、“う”转写汉语复合韵母的韵尾,那么它们必然要出现在词中或词尾,这是日语固有语音体系不允许的。但是“い”、“う”有些例外,它们可以偶尔单独出现在词中或词尾处。正是有这样的语音基础,它们才被用来转写汉语复合韵母。而一个新的语音若想在旧的语音体系中固定下来,必须有旧的语音体系的类似语音基础支撑,否则它无法被旧的语音体系吸收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6期2012-03-28

  • 闽南语入声韵尾的分布现状及原因推测
    71)闽南语入声韵尾的分布现状及原因推测郑伟娜(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 100871)根据厦门、泉州、潮州、雷州四处闽南语入声字为材料,分析《广韵》入声韵尾在闽南语中的演变——从[-p][-t][-k]弱化成[-Ɂ]甚至是[-0]。通过对四地有文白异读的入声字的梳理,可以发现,文读音基本没有弱化[-Ɂ]韵尾;白读音中,[-Ɂ]韵尾基本上只分布在咸、山、宕、梗、江五摄中,而很少出现在深、臻、通、曾四摄。同样,在没有文白异读的字里,[-Ɂ]韵尾基本上也只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1期2012-01-05

  • 粤东闽语n尾韵文白异读及其与ŋ尾韵和鼻化韵的关系
    1)对粤东闽语n韵尾分析发现,n韵尾在山、臻二摄中一部分属于文读层,一部分属于白读层;在曾、梗二摄中全部属于白读层。从语音演变规律来看,粤东闽语n韵尾向ŋ韵尾演变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鼻化韵是n、ŋ韵尾尚未完全合并前由两者弱化并脱落而来。粤东闽语;阳声韵;层次;演变一、粤东闽语n尾韵文白异读层次(一)粤东闽语中n尾韵的分布粤东闽语大部分方言阳声韵尾中都缺少-n韵尾,本文通过粤东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及梅州丰顺等地共166个闽方言点的调查,共发现36个方言点的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1期2011-11-04

  • 《西游记》近体诗、词[-m][-n]韵尾
    [-m][-n]韵尾考王思齐(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12)以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的《西游记》为研究材料,运用了“韵脚字归纳法”、“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押[-m][-n]韵尾的诗词韵脚字进行系联,将具体韵部与《中原音韵》的相关韵部对比,指出明末汉语江淮官话的语音特点。对比结果发现:《西游记》近体诗涉及[-m][-n]韵尾的韵脚字可归并为真韵、先韵、寒韵、桓韵四部,词韵中涉及[-m][-n]韵尾的韵脚字归并为真韵、寒韵两部;同时印证杨耐思先生的观点:1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2期2011-08-15

  • 湘南土话咸、山摄韵尾的演变
    友中古咸、山摄的韵尾不同,咸摄收-m尾,山摄收-n尾;现代汉语许多方言咸、山摄韵尾多已合流,-m尾演变为-n尾了。方音中-m尾消变的可能从唐代就已经开始了,因为唐朝的诗歌中开始出现咸山摄通押的语例:《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三首》中,“三”(谈-m)、“堪”(覃-m)、“南”(覃-m)、“云”(文-n)、“龛”(覃-m)通押;《霍山》中“天”(先-n)、“连”(先-n)、“岩”(咸-m)、“眠”(先-n)、“传”(仙-n)通押(见《沅湘耆旧集》前编卷第七及前编卷

    城市学刊 2011年5期2011-02-02

  • 古典诗词中的古入声字辨识问题
    的。1.2 塞音韵尾脱落对诗词押韵的影响入声不仅表示一个短促下沉的音调,而且还带有特殊的塞音韵尾,即与-m,-n,-n g这三个鼻辅音韵尾相对应的入声韵尾-p,-t,-k。平水韵将入声分为17个韵部:一屋、二沃(烛)、三觉、四质(术栉)、五物(迄)、六月(没)、七曷(末)、八黠(鎋)、九屑(薛)、十药(铎)、十一陌(麦昔)、十二锡、十三职(德)、十四缉、十五合(盍)、十六叶(帖业)、十七洽(狎乏)。入声作为一个声调,它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经归并到其它声调中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2期2011-01-13

  • 汉语方言塞音韵尾分布的优选分析
    4)1.引言辅音韵尾的多少是体现汉语方言韵母特色的重要内容。古音中的辅音韵尾有鼻音韵尾-m、-n、-?和塞音韵尾-p、-t、-k。这6个韵尾在现代各方言中保留的情况很不一样。汉语各方言的古塞音韵尾-p、-t、-k分布是研究方言特征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本文拟采用优选论的方法,分析汉语方言塞音韵尾从古到今、从北向南逐步演变的过程。表一是汉语方言塞音韵尾分布情况(詹伯慧,《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1987:559:52.)。?从表一可以看出,汉语各方言是“同中有异,

    文教资料 2010年15期2010-09-03

  • 布依语塞音韵尾的演变
    02)布依语塞音韵尾的演变占升平(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贵州遵义563002)原始台语中的塞音韵尾在布依语各方言点的演变速度不一样。布依语第一、二土语区中的塞音韵尾-p、-t、-k还仍然保留;第三土语有些方言点只保留了-t、原始台语中的-p已经转化为-k,原始台语中的-k变成了-Ɂ’,有少数点的塞音韵尾已经消失。布依语中塞音韵尾的简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身音系的简化,二是当地汉语方言的影响。布依语;塞音韵尾;演变引言: 侗台语中塞音韵尾的演变状况侗台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3期201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