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丘方言的后鼻音[]变音

2018-08-09 10:30:48■/
长江丛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韵尾鼻音商丘

■/

一、简介

(一)商丘的地理位置

商丘位于河南省东部,与山东、安徽两省交界。商丘辖2区6县1个县级市,面积10704平方公里。商丘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重要的古都之一。

(二)商丘方言的语音系统

商丘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方言。商丘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中的中原官话。在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商丘方言隶属于中原官话的“郑曹片”。

根据郭东旭,赵峥和王颖关于商丘方言语音的论文中,商丘方言的语音系统及其音韵特点如下:

二十四个声母:

这其中包括[v]和[],普通话中并无这两个声母。如汉字“蛾”、“味”在普通话中,属于零声母;而在商丘方言中,“蛾”的声母是[],“味”的声母是[v]。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声母[]与下文韵母[]形态相同,但功能不同,[]是商丘方言中特有的声母,一些普通话的零声母字如“袄”、“案”等,在商丘方言中的声母是[]。

三十八个韵母:

a ia uauo iɛ yo ai uai ei uei aiaou iou an ian uan yann in un yn aiauaiuyor i u y

虽然商丘方言和普通话的韵母数量一致,但形式并不完全相同。普通话中有[o]和[yɛ],商丘方言中没有这两个韵母;而在商丘方言中有[]和[yo],普通话中并无这两个韵母。

二、文献综述

徐通锵提出,汉字的意义和语音是紧密相关的,变音是在此关系上的一种特殊的语音变化;陈卫恒认为变音是在语义或语法规则的影响下发生的语音变化的过程。变音不同于音变,因为前者不仅仅是语音层面的和非线性的。除了语音变化外,变音还涉及语义和语法变化,而音变仅仅是语音层面的变化;教材中汉字单一的语音结构是为了学生学习方便而设置的。汉字的本音是方言语音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实际的语言过程中,或是由于相邻汉字的连读,或是意义表达的需要,本音的语音系统会发生改变,在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中,衍生出新的语音结构。在不同的方言中出现的本音以外的语音结构都称为变音(贺巍)。

李荣首次对温岭方言的变音现象进行了研究;阮咏梅介绍了温岭方言中的变音情况,并结合词汇和句法展开研究;周祖瑶认为小称变音是广西省容县方言中的一种特殊语音变化,多数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和其他方言中的儿话现象类似;贺巍研究的中心是获嘉方言,介绍了获嘉方言的语音体系以及独特的变音现象;陈卫恒概述了汉语中的变音情况,尤其是河南北部地区的方言,并探究了变音与音系化、词汇化、语法化和主观化的关系;史艳锋研究了河南北部的方言,介绍了声、韵母的发展过程以及相应方言的语音特征,通过收集相应地区的语音材料,阐释了“子”尾和“儿”尾在方言中的变音情况。

三、商丘方言中的变音

(一)相关变音的假设

韩昕提到,在商丘方言中,如果“子”用作后缀,声调一般是轻声,此时的“子”有两种音节结构[tei]和[nen],二者在话语中出现的位置是互补的,其中[tei]是深层结构,如“孩子[xai tei]”;[nen]是[tei]鼻音化的形式,即表层结构,如“种子[tʂunen]”。张世芳认为“子”前的音节韵尾不同,“子”的音节结构也不相同,当“子”前的音节韵尾是鼻音时,其音节结构为[nn],其他情况下均为[tei]。

汉语中,能出现在韵尾位置的鼻音有两类,前鼻音[n]和后鼻音[]。从同化的角度来看,当“子”前的音节韵尾是前鼻音[n]时,其音节结构是[nen]或[nn];当韵尾是后鼻音[]时,音节结构应为[en]或[n]。但是在商丘方言中,不论前一个词的音节韵尾是前鼻音[n]还是后鼻音[],其音节结构均为[nen]或[nn]。因此,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可以推测,在商丘方言中,后鼻音[]不能出现在声母的位置,理论上,音节韵尾是后鼻音是[],应同化为[],但在方言中会发生变音,转换成前鼻音[n]。

(二)后鼻音[]在商丘方言中的变音举例

1、时态助词“着”的发音情况

在《现代汉语》中,时态助词用来表明所涉及的动作变化的时态信息,“着”、“了”和“过”都是典型的时态助词,其中“着”表示正在进行或持续。张世芳提出,时态助词“着”和“子”尾,在商丘方言中,会发生类似的变音。时态助词“着”在普通话中的声调通常是轻声,音节结构是[tʂ]。在商丘方言中,“着”的声调也为轻声,而音节结构却有了变化。徐艳春提到,“着”在商丘方言中的音节结构为[tei],常用于(正)V+[tei]+[lei]的结构中,如“正吃着嘞”。

依据徐艳春的假设,可以得出“着”在商丘方言中的音节结构为为[tei],但有一点值得思考,即张世芳认为时态助词“着”和“子”尾在商丘方言中会有类似的变音,那徐艳春的文章里只提到了[tei]一种音节结构,“着”是不是应该有两种音节结构[tei]和[nn]呢?

下面的例子,是实际的语言使用情况,有助于进一步验证相关的猜测:

当“着”前的音节韵尾是后鼻音[]:

(1)我唱[tʂ’ɑ]着[nn]歌呢

(2)想[iɑ]着[nn]事

(3)躺[t’ɑ]着[nn]看书

当“着”前的音节韵尾是前鼻音[n]:

(1)蹲[tyn]着[nn]吃饭

(2)他正看[k’an]着[nn]电视呢

(3)奶奶听[t’i]着[nn]戏,缝[f]着[nn]衣裳

当“着”前的音节韵尾不是前鼻音[n]或后鼻音[]:

(1)吃[tʂ’]着[tei]饭

(2)开[k’ai]着[tei]车

(3)我正做[tsuo]着[tei]饭呢,在家吃吧。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得出,“着”在商丘方言中有两种音节结构[tei]和[nn],且当“着”前的音节韵尾是前鼻音[n]或后鼻音[]时,其音节结构是[nn];其他情况为[tei]。当“着”的音节结构是[nn]时,并未区别前一音节的韵尾是前鼻音或后鼻音,因此,这对证实上文的推测又进了一步,即[]不能在商丘方言中的声母位置上出现。

2、语气助词“啊”字的变音情况

在《现代汉语》中,语气词隶属于助词。语气词通常出现在口语中,用来表达或突出说话人的情感和态度。语气词“啊”通常出现在话语的末尾,由于受到前一个音节韵尾的影响,其读音会发生变化。下面的表1则体现了语气词“啊”在普通话中的变音情况。

表1

(摘自《现代汉语》)

下面列出的例子,是语气词“啊”在商丘方言中的实际使用情况:

当“啊”前的音节韵尾是后鼻音[]:

(1)饭真香 [iɑ] 啊 [na]!

(2)你倒是唱 [tʂ’ɑ] 啊 [na]!

(3)那个人好凶 [y] 啊 [na]!

(4)新娘子好漂亮 [liɑ] 啊 [na]!

当“啊”前的音节韵尾是前鼻音[n]:

(1)那个老头儿好可怜[lian]啊 [na]!

(2)天好蓝 [lan] 啊 [na]!

(3)你猜的真准[tʂyn]啊[na]!

(4)你说的这事可不简单[tan]啊[na]!

因为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究后鼻音在商丘方言的变音情况,故在此先暂且不考虑语气词“啊”前的音节韵尾不是前鼻音或后鼻音时的发音。通过上面给出的例子,不难看出:无论语气词“啊”前的音节韵尾是前鼻音还是后鼻音,“啊”字的发音都是[na],这和普通话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语气词“啊”在后鼻音后是,发音是[a],所以可以推测,商丘方言中的[a]转变成了[na]。

结合上述的“子”尾、时态助词“着”和语气词“啊”在商丘方言中的变音实例,可以推测出,[]在商丘方言中不能出现在声母的位置,即使最初形式是[],最后呈现出来的形式也是转变过的形式,即[n]。

四、结语

在商丘方言中,“子”尾、时态助词“着”和语气词“啊”应用于话语的末尾时,通常是轻声,无具体意义,这就为变音提供了条件。从同化角度出发,当这些字前的音节韵尾是后鼻音[]时,其音节结构应为[n]和[a],但是由于商丘地区的发音习惯,即后鼻音[]不能出现在声母的位置,所以不存在[n]和[a]此类的音节结构,而是发生了变音,转化成相应的[nn]和[na]。通过对商丘方言中的“子”尾、时态助词“着”和语气词“啊”的变音情况的研究,提醒研究者在不同地域的方言中,变音情况的多样性,为进一步探究提供了更多的角度和更大的思考空间。

猜你喜欢
韵尾鼻音商丘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上了一年级的蚊子
家教世界(2022年13期)2022-11-10 13:13:23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到底谁是老师啊?
商丘之旅
让更多企业在商丘长得大、飞得高
人大建设(2020年5期)2020-09-25 08:56:16
论汉藏语言高元音的类型与共性
仡佬语-n、-ŋ、-i韵尾的发展演变
普通话与前后鼻音的发音方法
闽南语入声韵尾的分布现状及原因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