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失落韵尾”与“舌位下降”的维度再论汉语普通话儿化音的发音规律

2018-12-28 08:29宋扬
传播与版权 2018年11期
关键词:卷舌韵尾儿化

宋扬

“儿化”现象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一种常见的语流音变,指音节中的韵母因卷舌动作而发生的音变现象,儿化后的韵母叫做“儿化韵”,其标志就是在韵母后加上字母“r”。在经典理论教材中,对于儿化的发音规律表述大致为以下几点:(1)音节末尾是ɑ、o、e、u的,直接加上卷舌动作-r;(2)韵母是ɑi、ei、ɑn、en的,失落韵尾,加卷舌动作-r;(3)韵尾是ng的,失落韵尾(ing还要加e),韵腹变为鼻化元音,同时加卷舌动作;(4)单韵母i、ü直接加er;(5)舌尖特殊元音韵母-i,韵母失落变成er;(6)韵母是ui、in、un、ün的,失落韵尾加er。[1]以上关于儿化音发音规律的总结,在现代汉语不断发展变化的语境下,已经显得有些陈旧,在经典的规律总结中,不但没有对为何“失落韵尾”,卷舌动作到底应该加“-r”还是加“er”的进一步解释,显得只有表象而没有依据。而且有些发音,如对后鼻韵儿化时需要失落韵尾的判断,也显得有些过时。因而,本文希望采用一个更为系统化的视角,对儿化音的发音规律进行进一步总结和归纳,提出“儿化发音条件”即“是否失落韵尾”,以及“儿化发音方式”即“舌位是否下降”是儿化音发音规律的两个认识维度,并尝试从这两个维度入手,对普通话39个韵母的儿化进行总结和归纳。

图1 从“失落韵尾”与“舌位下降”的角度总结儿化音的发音规律

一、儿化音发音规律的第一个维度——是否失落韵尾

重新认识和理解儿化音发音规律的第一个维度叫做“发音条件”,意为在卷舌动作发生之前需要完成的音节准备,这个音节准备特指“是否需要失落韵尾”。如图1所示,根据儿化音发音规律的第一个维度,汉语普通话中的儿化韵可以分为“失落韵尾再卷舌”和不需要失落韵尾的“在尾音基础上卷舌”两种类型。进一步讲,从吐字归音的角度一个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头、韵腹和韵母”四个组成部分,其中元音韵尾有“i、o、u”,鼻辅音韵尾可由“n、ng”构成。在现代汉语普通话儿化音的发音中,约定俗成地将一些韵尾在儿化中失落,所谓失落就是发音前将其去掉,之后再在失落韵尾后的音节的主要元音上完成卷舌动作。举例来说,如词语“小孩(xiǎohái)”“被单(bèidān)”的儿化音“小孩儿(xiǎohár)”“被单儿(bèidār)”,它们就是在主要元音ɑ的基础上卷舌的,是在失落韵尾“i”或“n”后的新音节“há”和“dā”的基础上卷舌的,而并不是在原音节“hái”和“dān”的基础上直接卷舌的。因而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有趣的语音现象,如“号码(hàomǎ)”和“小满(xiǎomǎn)(一个乳名)”中“码(mǎ)”和“满(mǎn)”,两个原本不同的音节经过儿化处理之后竟然变成了同一个音节“mǎr”,这就是由于失落韵尾而导致的。

二、儿化音发音规律的第二个维度——舌位是否下降

儿化音发音规律的第二个维度可以称之为“发音方式”,指的分别是“舌位下降后再卷舌”和“舌位不下降,直接在尾音基础上卷舌”两种分类。为了分清这两种类型,可以尝试以“号码(hàomǎ)”和“小鸡(xiǎojī)”两个词为例,并对其儿化中的卷舌动作进行较为直观地比较。通过对这对例词末尾音素舌位的充分体会,并对比感受在尾音舌位基础上能否将舌尖对着硬腭轻巧地“顺势”卷起,不难发现,当末尾音素舌位较低(如ɑ、ê等)或舌位偏后(如o、e、u、ng等)时,舌尖能够顺势卷起完成儿化音的发音。但是,如果舌位偏前且处于高位的时候(如i、ü、舌尖元音等),舌尖便需要首先完成一个舌位的下降,下降的趋势和方向指向央e的位置,目的是为了留出足够的舌位动程以完成充分的卷起动作。在汉语普通话中,需要舌位下降之后再卷舌的韵母有“i、ü、-i(前)、-i(后)、in、ün、ing”,其中“in、ün”更为特殊,因为它们的儿化,需要首先失落尾音,之后再进行相应的舌位下降才能顺利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儿化音发音规律中,元音音素“i”似乎显得非常突出,当它作为韵尾时需要主动将其失落,而当其作为韵腹而被儿化时,则需要首先完成舌位的下降再卷舌。其实,对“i”的儿化恰恰揭示了汉语普通话儿化规律为何如此繁杂的原因:本来对韵母的儿化只是完成一个简单的顺势卷舌动作即可,但是由于有些韵母的舌位偏高且突前,没有足够的动程空间完成卷舌,因而当这些音素(i、ü、n等)出现时,如果它们充当音节的韵尾,便“约定俗成”地将其直接失落,如果它们不在音节末尾而不能省去,发音时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完成一个舌位下降用以增加动程空间,使得卷舌动作能够发生时再去卷舌——其实这就是读懂看似复杂的汉语普通话儿化音发音规律的终极“密码”。

三、对经典教科书中儿化音发音规律的修正

首先,在传统的经典普通话教材中,大多认为后鼻音韵母儿化时应该失落后鼻尾音ng,之后再将主要元音鼻化并卷舌发出儿化音。那么如果应用此规律,词语“帮忙(bāngmáng)”“电影(diànyǐng)”的儿化音就应该念成“帮忙儿(bāngmár)、电影儿(diànyǐer)”,而这种鼻韵母儿化方式常常可以在一些描写老北京胡同生活、北京大院生活的影视作品里听到,并且类似的后鼻韵儿化发音还广泛存在于冀东方言当中,比如唐山话。有关这一问题,需要强调的是,现代汉语是一门充满活力的变化着的语言,其中语音的变化最为明显,就后鼻韵母的儿化而言,在日常的口语交流中,失落韵尾再儿化的情况显得越来越不主流,甚至新北京人也已经不习惯类似的儿化方式,“帮忙儿(bāngmár)、电影儿(diànyǐer)”成了更多人眼中一种带有方言色彩的儿化方式。除此之外,从卷舌动作的发音方式来讲,后鼻音归音时舌根与软腭的接触其实并不影响舌尖的卷起而发出正确的儿化音。因而,在现代显得更主流的后鼻音儿化方式是在后鼻音归音的过程中进行直接卷舌的方式,即“帮忙儿(bāngmángr)、电影儿(diànyǐnger)”,在这种儿化方式中,后鼻音的色彩依然得到了保留。另外,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后鼻音韵母“ing”的儿化,由于其韵腹为前高元音“i”,因而需要在舌根归音的同时完成一个舌位下降,才能完成相应的卷舌动作,发出准确的儿化音。

表1 普通话39个韵母对应的儿化韵

其次,舌尖元音“-i(前)”和“-i(后)”作为韵母的音节的儿化问题,即整体认读音“zi、ci、si”和“zhi、chi、shi、ri”的儿化问题。传统理论认为,在这几个音的儿化时,需要失落音节的韵腹,也就是舌尖元音“-i(前)”和“-i(后)”本身,然后补充一个“央e”作为韵母再完成儿化。按照这样的思路,“写字(xiězì)”和“豆汁(dòuzhī)”的儿化音就应该为“写字(xiězèr)”和“豆汁(dòuzhēr)”,而通过语音实验进行测量观察之后,其实舌尖元音儿化时舌位并没有下降到“央e”的位置,如果用“zer、cer、ser、zher、cher、sher、rer”来表示舌尖元音的儿化,在笔者看来不仅不能引导普通话学习者发出准确的儿化音,还可能使初学者误读为平翘舌声母与单韵母e相拼音节的儿化音。因而更加建议将这组音归入不失落尾音的类别,也就是保留舌尖元音的发音色彩,然后舌位略微下降再去卷舌,并不是武断地把主要元音直接替换成e再去卷舌。最后,在儿化音发音规律的总结中还需强调,加上了字母e的儿化韵,只是表示舌位的一种下降的趋势,而并不是要求发音者一定要发出“央e”再卷舌。

总体来说,从“失落韵尾”与“舌位下降”的维度再来讨论汉语普通话儿化音发音规律的问题,更能将这个问题系统化、明确化。但是,除了理论与规律的总结,在日常的口语表达中,只要略微放松口腔肌肉,在发出韵腹的同时,舌体的舌尖部分顺势向上一卷,容易卷舌的直接卷舌,不容易卷舌的就将舌位略微下降,然后再尝试卷舌——这样,正确的儿化音就能够发出了。

猜你喜欢
卷舌韵尾儿化
孤立卷破波传播演化特征分析
有趣的“儿化”
南方人,求求你们说话不要加儿化音
廉州话鼻音韵尾演变研究
晨起小动作 保健有奇功
北京话(36)
起床前花6分钟延长寿命
仡佬语-n、-ŋ、-i韵尾的发展演变
THE RAP BATTLE FOR CHINA
寿县方言卷舌韵母缺失现象的实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