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泉,阮剑
“双一流”建设标志着中国高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提出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四项基本原则和五项建设任务,为高校在新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2],确定了“双一流”高校的遴选和管理办法,以及动态调整管理机制,使高校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高校学报作为高校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延伸,其发展与“双一流”建设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高校学报建设能够对“双一流”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双一流”建设能够为学报建设提供新契机,对高校学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学报发展应该紧密结合“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建设任务,更好地为“双一流”建设服务。
图1 高校学报对“双一流”建设的推动作用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从顶层规划层面对“双一流”建设提出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动成果转化”五项建设任务[1],明确了新形势下高校的重点发展方向。而高校学报作为反映本校优势科研和优秀教学成果的学术理论刊物[3],对“双一流”的各项建设任务均能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具体如图1所示。
加强高校学科建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是“双一流”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学报能够对其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学报是集中和汇聚高校科研成果的资源池,为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以《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为例,2005—2014年,该学报发文量共计3104篇,其中,有1660篇文献的作者机构属于武汉大学,占比高达53.48%,且发文数量居前十位的作者大多为武汉大学的院士,以及长江学者、杰青等高层次人才。《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见证着武汉大学在遥感、导航和地理信息等学科领域的发展和创新,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和依据。其次,学报是宣传和展示高校科研水平的窗口,为学科成长和发展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通过利用学报的刊期规划、专题专栏、优先发表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有侧重地针对学科前沿和学术热点的科研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和宣传,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促进高校学科体系建设,引导学科成长壮大,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高校学报对科研成果转化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学报是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桥梁”。高校学报是科研成果的重要传播途径,通过学报科研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得到发表和传播,才有可能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高校学报是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催化剂”。除传播作用外,学报还对科研成果起着重要的宣传作用,通过学报对科研成果的宣传,学术进展和科研技术在相关研究领域得以普及,为研究者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节省科研前期投入,缩短整个研发周期,催化产业技术变革,促进科研成果转化[4]。
“双一流”建设要求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1]。高校学报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立德方面,学报是宣传和传播学术诚信的基地。通过学报对学术诚信的严格要求、把关、宣传和科普,帮助学生增强学术诚信意识,弘扬学术道德;在树人方面,学报是培养和发现优秀人才的园地。通过学报优秀论文发现优秀人才,利用学报有利资源培养优秀人才。学生通过学报能够得到专业知识的提升和科研视野的开拓,学报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论文发表平台,帮助学生培养其科研思维和提高论文写作水平,使他们的科研成果得到更好展示。
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建设“双一流”的重要保障,自“双一流”建设方案公布以来,各高校纷纷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作为实现“双一流”建设的着力点。高校学报作为高校传播和交流学术信息的平台,对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的推动作用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中青年教师是高校学报的主要作者与读者[5],能够借助学报发表科研成果,同时更快更好地获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促进中青年教师成长。二是交叉科研能力的提升,高校学报汇聚了多领域、跨专业的研究成果,有利于高校教师便捷地了解交叉学科技术进展,提升交叉科研能力。
建设“双一流”需要有一流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作为支撑。学报在高校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同样能够有所作为。首先,学报是高校文化的“记录者”。通过学报对高校文化及文明成果的学术阐释、记录和保存,使科学文化的发展得以传承。其次,学报是高校文化的“传播者”。通过学报发行及其新型的出版方式,将大学恪守的学术精神和取得的优秀学术成果进行广泛宣传和传播。最后,学报是高校文化的“守门员”。通过学报对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向的严格把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双一流”建设对高校学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对标“双一流”建设“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四项基本原则[1],高校学报同样需要理清发展思路,探索适合校情的发展路径,建立以一流学报为目标、以学科资源为基础、以绩效考核为杠杆、以数字化改革为动力,助推一流学校建设、服务一流学科建设、激发学报内部活力、推动学报向未来转型的发展模式,具体如图2。
图2 “双一流”建设指引高校学报发展
作为高校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学报水平应该与高校水平和学科实力相匹配。“双一流”建设的首要基本原则就是要求“以一流为目标”,因此,在“双一流”建设的新背景下,高校学报同样应该有高标准高要求,树立建设“一流学报”的目标。
建设“一流学报”应瞄准学报质量与学报评价两个层面。首先,要重视学报质量,夯实内在基础。学报质量从根本上决定了学报的实力和影响力,学术水平越高、学术特色越鲜明、编校越精细的学报,越容易获得更多的阅读和认可[6]。其次,要重视学报评价,提升外部影响力。学报评价指标从定性或定量的角度直接反映着学报水平,体现着学报影响力的大小。目前主要的期刊评价体系包括:一是由新闻出版主管部门、行业学会等机构牵头开展的优秀期刊评价;二是基于载文量、引文率、利用率等文献计量学的指标的核心期刊评价;三是根据所编数据库的目的、要求,从期刊学术性、编辑标准等方面加以衡量而选出的作为统计源期刊的引文来源期刊评价[7]。
建设“一流学报”需要坚持以学报质量为根本,以学报评价为导向,致力于提升学报国内外影响力,承担起宣传展示学校科研水平重要窗口的职责,发挥好学报的品牌效应,助推“一流学校”建设。
“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在于学科建设,而学报自创始之初,就是基于本校学科而产生的。在这一点上,高校学报与“双一流”建设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双一流”建设的新背景下,更应该坚定地抓住这个契合点,立足本校学科资源发展学报,并在此基础上,回归服务于“一流学科”建设。
1. 立足本校学科资源,指导学报可持续发展。在新时代,高校学报的发展需要与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相结合。通过立足本校学科研究基础,有区分有针对地利用优势、特色、新兴学科[8]资源,指导和促进学报发展。一是立足优势学科,保障学报高水平发展。优势学科一般在相关领域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与其相匹配的优秀科研成果和高水平学者,能够为学报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论文。二是立足特色学科,促使学报特色化发展。特色学科在特定领域拥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学术地位,能够增强学报办刊过程中的特色化与不可替代性。三是立足新兴学科,为学报增添新活力。新兴学科围绕交叉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经济等关注的新热点,有助于引起读者关注,把握学报前瞻性。在实现方式上,需要学报编辑主动出击,深入走进科研团队一线,与学者专家进行深入研讨交流,掌握最新科研进展和动态,为学报挖掘和储备高质量稿源奠定基础。
2. 利用学报高水平出版资源,服务“一流学科”建设。在新时代,高校学报的发展应该服务于“一流学科”建设。通过学报出版学术专栏、专辑,利用学报编校、出版相关资源,为学科建设提供良好的科研服务平台和学术探讨氛围。针对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对领军团队的研究成果进行汇编,使优秀成果得到集中、充分地展示;针对新兴学科,对其动态及发展进行科普和宣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其发展赢得更多资源支持。
“双一流”建设的动态调整机制,使高校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为适应竞争性发展形势、跟上“双一流”建设步伐,高校学报同样需要进行内部管理机制的调整,即通过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实现对编辑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法的引导,提高人员素质,树立竞争意识,提升运行效率。
制定考核指标体系是保障绩效考核合理可行的关键,应从学报编辑出版质量、影响力传播、引用评价三方面着手。一是将出版质量纳入考核,增强编辑规范办刊意识,保障出版流程可控有序,不断缩短出版周期。在此基础上,开展编校质量检查,发现、分析、总结编校问题,并将质检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二是将组稿约稿纳入考核。引导编辑重视稿件质量提升。组稿约稿是高水平论文的重要来源,从专题组稿、院士特约稿、一般性约稿等方面对组稿约稿质量进行划分和评估。三是将专辑出版纳入考核,促进期刊专业领域影响力提升。专辑出版是针对特定方向研究成果的汇聚,从专刊(辑)出版、专题会议集出版、学术专栏出版等方面对出版质量进行划分和评估。四是将优先出版纳入考核,促进期刊传播效率提高。优先出版实现单篇及整期的提前上网检索,保障优秀科研成果的首发性,从优先出版的论文数量和质量方面进行评估。五是将引证指标纳入考核,引导编辑将提高引证指标为工作目标。引证指标是衡量论文及期刊水平最直接的量化标准,针对论文单篇和期刊整体进行考核,对于论文单篇,从下载量、引用量和数据库收录等方面进行考核。对于期刊整体,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WEB下载量、期刊学科排名等指标进行考核。
针对以上绩效考核指标,区分权重,进行绩效打分,并建立奖励机制,对绩效考核优秀的个人和团队予以肯定和奖励,形成正向激励,以良好的绩效考核机制推动编辑用心办出高水平期刊。
“互联网+”时代,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9]。学报作为高校科研成果的信息发布平台,只有推动数字化改革,积极面向未来转型,才能跟上“互联网+”的大环境和“双一流”的建设发展要求。
学报的数字化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数字化,借助新技术,将传统纸质期刊的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使其更好地适应和匹配网上阅读和检索需求,实现更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和更广泛的传播范围,提高传播效率;二是出版流程的数字化,通过平台网站实现投稿、审稿、校对、出版、发行出版流程的数字化,提高出版效率,降低出版成本。
因技术积累与工作重点不同,高校学报的数字化工作可通过与第三方公司合作的方式实现,借助其技术和平台优势,推进学报的数字化改革:一方面,通过与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公司合作,实现论文内容的数字化出版;另一方面,加强学报官方网站建设,实现投审稿流程的数字化。在此基础上,通过结合优先出版、增强出版、双语出版等新兴的数字化出版形式,适应“互联网+”时代下越来越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未来,学报的数字化改革需要进一步打通从投稿、审稿到编稿、校对出版、发行整个流程。
此外,结合目前移动端阅读快速发展的趋势,学报的数字化变革需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优秀论文和科研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推送、分享和转发,从移动端提高学报论文的传播效率。
高校学报建设与“双一流”建设有着高度的契合性,针对“双一流”的五项建设任务,高校学报均能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为更好地服务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建设需要瞄准“双一流”建设的四项基本原则有针对性地展开,以“一流学报”为目标,助推“一流学校”建设;以学科资源为基础,服务“一流学科”建设;以绩效考核为杠杆,激发学报内部活力;以数字化改革为动力,推动学报面向未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