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层

  • 复发性线状棘层松解性皮病一例
    过度、角化不全,棘层上方局灶嗜酸粒细胞脓肿,棘层增厚,棘层松解呈砖墙倒塌样,个别嗜酸粒细胞移入,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许淋巴细胞、个别嗜酸粒细胞浸润(HE,×100);2b:DIF见表皮细胞及基底膜IgG、C3、IgM、IgA阴性 (直接免疫荧光,×100)取右侧臀部皮损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上方局灶嗜酸粒细胞脓肿,棘层增厚,棘层松解呈砖墙倒塌样,个别嗜酸粒细胞移入,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许淋巴细胞、个别嗜酸粒细胞浸润。DIF见表皮细胞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年9期2022-07-13

  • 白三烯B4受体在寻常型银屑病表皮中的表达
    LT1主要表达于棘层下部(图1A)。对照组皮肤组织中,BLT1主要表达于基底层(图1B)。(2)皮肤组织中BLT2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银屑病组皮损组织表皮中,BLT2在棘层中呈高表达,在基底层无表达或极少表达(图1C)。对照组皮肤组织中,BLT2主要表达于基底层(图1D)。图1 BLT1和BLT2在银屑病皮损和正常皮肤表皮中的表达(SP,×400)A. BLT1在银屑病皮损表皮棘层下部呈高表达;B.BLT1在正常人皮肤表皮基底层中表达为阳性;C.BLT2

    武警医学 2022年1期2022-02-25

  • 线状分布的毛囊角化病一例
    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生肥厚,轻度乳头瘤样增生,基底层和棘层有不规则裂隙,内含棘突松解细胞(HE,×100);3b:棘层松解上方可见角化不良细胞:圆体、谷粒(HE,×200)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表皮内可见角化不良细胞-圆体与谷粒,基底层上方见局限性棘层松解形成裂隙,真皮乳头不规则向上伸入陷窝内呈绒毛状,棘层增厚呈乳头瘤样,真皮浅层小血管轻度增生,血管周围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图3)。诊断:线状毛囊角化病(LDD)。讨论LDD患者共同特征点是发病年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年3期2022-01-18

  • 麻风病皮损的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图像特征
    m,角化过度;②棘层萎缩,厚度约25~30 μm,棘层蜂窝状结构变薄、棘细胞直径约11~17 μm;③基底环消失,基底层较平坦;④基底层下见约33~42 μm无炎症细胞浸润区域,下方真皮浅层大量中高折光呈大片状或带状分布的“蛙籽样”组织细胞浸润(图1B),直径约10~35 μm大小,与无浸润区域分界清晰,其间散在稀少淋巴细胞。2例BL,病程分别为2年、5年。面部、下肢见红斑、斑块(图2A)。RCM扫描图显示:①表皮薄、厚约51~62 μm,角化过度,棘层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1年4期2021-10-08

  • 复发性掌疣伴黑踵样病理改变1例
    皮显著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皮突延长增宽,切片中间的角质层内可见单个椭圆形状的棕黄色无定形物质团块,边界清楚(见图2a)。其下方的真皮乳头内可见嗜伊红染的团块和条索状物质,其间及周边可见散在分布的红细胞(见图2b)。棘层上方的颗粒层,在各个表皮凹陷处明显增厚,颗粒细胞和凹空细胞增多增大,内充满嗜碱性颗粒(见图2c)。诊断:复发性掌疣伴黑踵样病理改变。图1 右手掌尺侧缘靠近腕关节处可见一绿豆大小淡褐色角化性丘疹图2a (HE×40) 表皮显著角化过度,棘层肥厚

    皮肤病与性病 2021年4期2021-09-14

  • 毛囊角化病伴双重感染1例
    :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基底层上棘层松解形成裂隙,可见表皮角化不良细胞圆体和谷粒,见图2。图2 皮损组织病理图片诊断:①毛囊角化病;②病毒性角膜炎;③头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治疗:给予口服阿维A胶囊10 mg/次,3次/d,口服伐昔洛韦分散片0.3 g/次,2次/d,更昔洛韦凝胶点眼,头部给予三黄汤(黄连15 g、黄芩15 g和黄柏15 g)水煎后湿敷头部。治疗10 d后患者头部厚痂逐渐脱落,无渗出;双眼畏光、流泪消失,角膜恢复正常,停用抗病毒药物,继续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1年4期2021-09-07

  • 生殖器丘疹样棘层松解性皮病一例
    ,部分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脚不规则延长,基底层上方棘层下方多处裂隙,可见棘层松解细胞,真皮浅层可见毛细血管增生、扩张,中等量淋巴细胞浸润(图2a、2b)。直接免疫荧光:IgG、IgM、IgA、C3阴性。诊断:生殖器丘疹样棘层松解性皮病。治疗:予以0.03%他克莫司外用日2次,6个月后丘疹明显变平(图1b),瘙痒明显缓解。讨论Ackerman[1]于1972 年首先报道一组临床表现多样,但具有特征性组织学结构即局灶性皮肤棘层松解伴角化不良的疾病,称为“局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年9期2021-08-11

  • 不当护理 气候影响 春季怎样远离红血丝脸蛋
    肤表皮层的第三层棘层提供的,当棘层细胞受损,自身供给营养能力下降,得益于皮肤的自我修复能力,这时真皮层的毛细血管自主向上扩张,帮助棘层细胞提供营养,就会形成红血丝。表皮层的细胞破坏越严重、受损时间越长、毛细血管增生移行越重,红血丝就越严重。当皮肤受损30℅,是呈点状的红血丝;皮肤受损50℅,是呈线状的红血丝;皮肤受损70℅,是呈网状的红血丝;皮肤受损90℅,是呈片状的红血丝。对于红血丝如何进行日常护理找原因红血丝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产生红血丝的原因有很多,

    自我保健 2021年4期2021-06-16

  • 棘层松解性鳞状细胞癌1例
    瘤浅表糜烂结痂,棘层明显增厚向真皮内浸润生长,细胞排列紊乱,呈管状、腺状、条索状等结构,真皮内可见较多鳞状细胞团块及角珠,部分团块可见棘层松解、坏死并形成假腺腔样结构,肿瘤细胞异型明显,染色质丰富,核浆比增加,核深染,可见核分裂相,见图2a、b。免疫组化示:Ck5/6(+++),CK 广谱(+++),P63(+++),兔抗人增殖细胞核核抗原单克隆抗体(Ki-67)(+),HMB45(-),见图 3~7。诊断:棘层松解性鳞状细胞癌(ASCC),予以手术切除,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1年2期2021-05-12

  • 研究胆碱能受体激动剂对天疱疮棘层松解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
    ,胆碱能激动剂对棘层松解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目前还未明确具体作用机制,因而本次研究决定对天疱疮棘层松解的相关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探究,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抽取某院皮肤科2017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收治的46 例天疱疮患者参与研究调查,年龄在20~75 岁,平均(50.23±6.19)岁。1.2 方法及标准参照《2014 EDF/EADV 天疱疮诊断和治疗指南(s2)-皮肤性指南》制定标准:正常HaCaT 细胞(中国医学科皮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1期2020-12-28

  • 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血清对HaCaT细胞Dsg、MMP-9表达的影响
    表皮内水疱且可见棘层松解细胞[1]。依据临床和病理表现,天疱疮分为寻常型、红斑型、落叶型以及增殖型天疱疮四种类型,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患者存在针对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 KC)桥粒芯糖蛋白(desmoglein,Dsg)的自身抗体IgG结合到KC诱发炎症,导致桥粒破坏和棘层分解,但详细机制仍然未明。李惠等[2]报道了寻常型和副肿瘤型天疱疮患者血清使HaCaT细胞Dsg3 mRNA转录较对照组转录水平上升1.5~1.8倍。早期研究显示,基质金属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0年5期2020-11-06

  • 寻常型天疱疮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阳性,病理表现为棘层松解伴表皮内水疱。其发病机制为患者血循环中产生针对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 KC)桥粒芯蛋白(desmoglein, Dsg)的自身抗体IgG,自身抗体结合到表皮细胞上,攻击桥粒蛋白,使表皮细胞间连接消失,导致棘层松解。而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 PV)是最常见的天疱疮类型,占所有天疱疮的70%。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仍是目前首选治疗,生物制剂、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新治疗手段有望减少激素用量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0年4期2020-09-02

  • Bowen病1例
    过度、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突延长增宽,基底层完整。棘细胞层排列紊乱,有较多异形细胞,其核大而深染,可见核分裂相。易误诊。我科遇到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78岁,回族,因后背反复出红斑、疣状增生物6年于2015年12月16日以“疣状皮肤结核?”收住入院。6年前无明显诱因后背出一钱币大小红斑,上覆少许鳞屑,未予重视;其上渐出现暗褐色增生物,自行服用中药汤剂及外用药膏治疗(具体不详),皮损渐痊愈,但此后反复发作,且面积有所扩大,为求进一步诊治,遂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3期2020-07-17

  • A型肉毒毒素治疗家族性良性天疱疮二例
    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生肥厚,表皮中下部可见棘层松解性水疱和裂隙形成,裂隙内见成团棘层松解细胞,基底层尚完整地附着于真皮,真皮浅层血管扩张、充血,其周围有团块状淋巴细胞浸润(图2)。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真表皮交界处未见IgG、IgA、IgM及补体C3沉积。诊断:家族性良性天疱疮。治疗:给予地塞米松5 mg/d 静脉滴注1周,患者皮损基本痊愈,改为口服醋酸泼尼松20 mg/d 2 周。停药1 周后复发,改用雷公藤多苷片20 mg每日3次,阿维A胶囊10 mg每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年5期2020-06-18

  • 伴有狮面的蕈样肉芽肿累及毛囊一例
    :表皮浅表结痂,棘层及毛囊上皮Pautria微脓疡形成,棘层可见细胞内及细胞间水肿,真皮浅中层块状单一核细胞浸润,部分细胞有异形性(图2a)。躯干皮损病理:表皮角化不全,浅表结痂,棘层及毛囊上皮Pautria微脓疡形成,真皮弥漫性致密单一核细胞浸润,核深染,异形性明显(图2b)。免疫组化:CD3、CD4强阳性,CD20、CD79a少部分阳性,CD8阴性, CD30阴性, Ki67 20%,阿新蓝染色阴性。TCR基因重排(新鲜皮肤组织):TCRγ链、β链、δ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年6期2020-06-06

  • 疣状角化不良瘤一例
    :表皮角化过度,棘层不规则肥厚,可见表皮呈杯状凹陷,其中央充满角蛋白碎片,相邻及深层表皮伴有棘层松解,基底层上绒毛形成,有圆体和谷粒(图2)。结合临床及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疣状角化不良瘤,治疗:外科完整切除结节,目前随访中。讨论图2疣状角化不良瘤患者皮损组织病理(HE染色)疣状角化不良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皮肤肿瘤,本病由Szymanski 于1957年首先描述,曾被称为孤立性Darier 病、假性Darier 病、孤立性毛囊角化不良病等[1]。本病多见于男性,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0年1期2020-04-20

  • 表皮松解性掌跖角皮病1 例
    化过度,颗粒层及棘层增厚,呈疣状增生,部分细胞胞质空泡化,可见颗粒层及棘层部分表皮松解。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可见稀疏的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见图4、图5)。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及家族史,诊断为表皮松解性掌跖角皮病。图1 家系图图2 双侧手掌弥漫性角化性斑块图3 双侧足底弥漫性角化性斑块图4 EPPK 患者皮损组织病理(HE 染色×40)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及棘层增厚,呈疣状增生,部分细胞胞质空泡化,可见颗粒层及棘层部分表皮松解图5 EPPK 患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1期2020-03-04

  • 表皮松解性白斑一例
    :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规则肥厚,颗粒层及棘层细胞核周空泡化样改变,并见较多透明角质颗粒浓集,真皮浅中层见较密集的淋巴细胞团块(图2)。诊断:表皮松解性白斑。治疗:予吡美莫司乳膏及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外用,随访2年,症状无明显改善,后失访。讨论表皮松解性白斑最早于1982 年由Vakilzadeh等[1]首次报道,皮损表现为下唇白色斑片。随后陆续有累及下唇及阴茎的表皮松解性白斑报道[2-3]。检索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建库至2018 年9 月26 日),国内尚无该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9年11期2019-12-19

  • 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四例并文献复习
    梅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慢性皮肤病,1972年由Ackerman首先报道,表现为外阴部位白色至肤色的扁平丘疹,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1,2]。现将我科诊治的4例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患者总结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5~48岁。患者均无明显诱因,家族成员中均无类似病例。病程为数月至1年,平均半年。发病部位2例为外阴,2例为肛周。见表1。表1 4例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临床资料1.2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年7期2019-07-17

  •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特征分析
    表现为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内淀粉样蛋白沉积,真皮乳头环增大,基底层细胞液化变性和色素失禁等(图1B、2B)。30例患者均出现真皮内淀粉样蛋白沉积,23例真皮乳头及浅层色素失禁,22例角化过度,20例基底层色素增加,15例棘层肥厚,12例真皮乳头环扩大,11例淋巴细胞浸润。2.RCM检查:30例患者皮损中均可见真皮乳头内折光度较高的团块状物质,该物质内有较多折光度高的无定形点状物质,且可见环状真皮乳头增大,出现多形性(图1C、2C)。20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9年4期2019-05-23

  • 反向性银屑病二例
    全,颗粒层消失,棘层增生、肥厚,细胞间水肿,海绵形成,真皮乳头层血管扩张,淋巴细胞围血管浸润(图2)。诊断:1、寻常型银屑病;2、反向性银屑病。给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2粒,每日3次)和阿维A胶囊(2粒,每日2次),外用卡泊三醇软膏,日2次。治疗1个月后,患者皮损明显消退(图1d~f),目前仍在随访中。图1 a~c:患者头皮大量银白色鳞屑,腋下、会阴部境界清楚的红斑;d~f:头皮鳞屑明显减少,双侧腋下、会阴部红斑明显消退图2 表皮灶性角化不全,棘层增生,细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年2期2019-03-07

  • 透明细胞棘皮瘤一例
    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厚,表皮突延长,棘层肥厚,增生的棘细胞胞质淡染,与周围细胞分界清楚。诊断:透明细胞棘皮瘤(图2)。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随访半年无复发。图1 透明细胞棘皮瘤患者右大腿皮损图2 透明细胞棘皮瘤患者皮损组织病理(HE染色)讨论透明细胞棘皮瘤(clear cell acanthoma)又称Degos棘皮瘤,由Degos等[1]于1962年首先报道,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典型的病理表现为表皮角化不全、棘层肥厚,可见到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8年6期2019-01-28

  • 透明细胞棘皮瘤一例
    ,乳头瘤样增生,棘层肥厚,皮突不规则延长,相互融合,棘细胞层可见大而透明的细胞团块,与正常角质形成细胞界限清楚(图2~3),PAS染色阳性(图4)。真皮浅层散在少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结合临床、组织病理和PAS染色,诊断为CCA。手术切除后随访至今没有复发。图1 下腹部正中线处可见一半球形褐色结节,直径约 0.6 cm,境界清楚,表面附有少量黏着性鳞屑图2 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乳头瘤样增生,棘层肥厚,皮突不规则延长,相互融合,棘层可见许多大而透明的细胞,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10期2018-10-27

  • 线状银屑病误诊为线状表皮痣1例
    果示:角化不全,棘层增厚,局部棘层水肿,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扩张,周围见密集淋巴细胞浸润。征得患者家属同意,重新钻取皮肤组织活检并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病理结果示: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厚,表皮突向下延伸,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扩张,周围见密集淋巴细胞浸润,见图2。免疫组化结果示:皮损表皮基底层、棘层中角质形成细胞强阳性表达Ki-67,见图3。诊断:线状银屑病。图1 治疗前皮损情况:左侧上下肢及躯干部可见沿Blaschko线呈带状分布的鲜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其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8年2期2018-05-18

  • 新型电子手套:让机器人拥有触觉
    个子层,也称为“棘层”,一起工作。棘层的微观“地貌”充满“山丘”和“山谷”,显得崎岖不平。这种崎岖不平非常重要。当我们的手指触摸物体时,外层的皮肤会靠近棘层。较轻的触摸会被靠近“山顶”的传感器感受到。而更大的壓力会迫使外层皮肤陷入棘层的“山谷”中,触发更加强烈的触觉感知。可是,测量压力的强度只是棘层功能的一部分。这一崎岖不平的子层也有助于揭示压力或剪切力的方向。例如,手指向北压,会在这些微型“山丘”的南坡上制造出强烈的信号。这种感知剪切力的能力,成为了帮助

    中国计算机报 2018年46期2018-02-24

  • 对称性肢端角化病超微结构变化及角蛋白1的表达研究
    性中断,角质层、棘层上部和颗粒层细胞核周围角蛋白丝显著聚集。KRT1在SAK皮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棘层、颗粒层及角质层均有表达,胞质及胞膜染色多见;KRT1在SAK皮损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t=2.210,P=0.038)。结论SAK皮损超微结构特点为表皮角蛋白丝分化异常,可能与KRT1过表达有关。角蛋白1;对称性肢端角化病;超微结构对称性肢端角化病(SAK)是新报道的肢端角化病皮肤病,皮疹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患者皮损水分丢失明显,皮脂缺乏,皮肤屏障功

    重庆医学 2017年33期2017-12-05

  • 71例天疱疮的棘层松解位置分析
    院71例天疱疮的棘层松解位置分析谢杰 薛汝增 杨斌510091广州,安徽医科大学广东皮肤病临床学院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目的探讨天疱疮的棘层松解位置,为天疱疮出现不同位置棘层松解的表现提供解释。方法 收集43例寻常型天疱疮和28例落叶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免疫病理、天疱疮抗体指标值进行分析。结果寻常型天疱疮中有35例棘层松解的位置发生在基底层上方,8例发生在表皮中上部,落叶型天疱疮中有25例棘层松解的位置发生在颗粒层、棘层上方,3例发生在表皮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7年9期2017-11-07

  • 同时出现四种病理表现的暂时性棘层松解性皮肤病一例
    病理表现的暂时性棘层松解性皮肤病一例余音 阎衡 冯林 刁庆春 郝进400011重庆市中医院 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 重庆市皮肤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暂时性棘层松解性皮肤病(Grover病)是一种获得性、病因不明、自限性的棘层松解性皮肤病,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多发的丘疹、丘疱疹或者水疱,而表现为斑块的外观非常少见,现将我科1例红色斑块亚型的暂时性棘层松解性皮肤病病例报道如下。图1 患者腹部一8 cm×10 cm隆起性红斑,部分表皮破溃,其上少许渗液及淡黄色结痂,无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7年6期2017-11-02

  • 泛发性毛囊角化病1例
    囊角栓,颗粒层及棘层肥厚,轻度乳头瘤样增生,可见局灶性基底层上裂隙,裂隙上棘层及颗粒层内可见角化不全细胞,真皮内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诊断为:毛囊角化病。泛发性毛囊角化病;阿维A胶囊;他扎洛汀凝胶1 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颈部、前胸、腹部脐周及下肢毛囊性丘疹1年。患者于2014年8月6日来我院门诊就诊。自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颈部出现散在的针尖至米粒大小的肤色或棕红色毛囊性丘疹,到多家医院就诊,诊断及治疗不详,效果不明显,患者自诉无光敏性,无痛痒症状,既往体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年2期2017-06-05

  •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在炎症性皮肤病诊疗中的应用
    、乳突血管扩张和棘层增厚等5个RCM参数与组织病理切片的一致性>90%,棘层增厚的一致性最高为100%,总体Kappa系数为0.66(Pa白色箭头:角化不全,白色圆圈:棘层增厚,红色圆圈:颗粒层减少(HE,×200);b白色箭头:角化不全;c白色圆圈:正常的棘层“蜂窝状”结构;d红色圆圈:颗粒层减少,可见部分棘层;e黑色圆圈:角化不全,白色箭头:乳头瘤样增生(HE,×200);f白色圆圈:炎性细胞浸润;g红色虚线:乳突直径增大,白色星号:乳突内毛细血管扩张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年5期2017-05-18

  •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对不典型银屑病的辅助诊断: 附3例病例分析
    灶状的角化不全,棘层上方分叶核炎性细胞聚集形成椭圆形Munro微脓肿,真皮乳头明显上延,血管扭曲扩张充血(图1b-1d)。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局限性角化不全,角质层可见Munro微脓肿,颗粒层变薄,棘层增厚,表皮突杵状下延,真皮乳头杵状上延,其上方棘层变薄,真皮乳头血管扩张,伴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图1e)。最后诊断:银屑病。图2 不典型银屑病患者(例2)临床、组织病理及RCM图像病例2,女,19岁。因左肩部及前胸红斑伴瘙痒1周,于2016年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7年6期2017-04-09

  • 鸡皮肤组织学观察
    ,由基底层细胞、棘层细胞、移行层细胞和角质层细胞构成,其中棘层细胞很少,不成层,散在基底层与移行层之间;移行层细胞只有1~2层细胞。真皮层分浅层和深层,深层又分为致密层、疏松层和弹性纤维层,其中羽区致密层未见有平滑肌分布,真皮深层的疏松层发达,较致密层厚得多。关键词:鸡;皮肤;组织学观察中图分类号:S831.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10-0301-02收稿日期:2015-08-28基金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10期2017-02-05

  • 火针治疗扁平疣的新方法
    角化不全,粒层和棘层增生、肥厚,表皮突仅稍向下延伸,乳头无明显增殖,粒层和棘层上部有明显的空泡形成。治疗结束后,再次用碘伏消毒,24 h内不沾水。上述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准确度高,用火针的针身更容易接触皮疹,不会存在点刺时刺入过深的问题,因为针身接触的只是扁平疣的皮疹,没有接触到正常的皮肤组织。患者治疗1周后随访,皮疹全部消退。本治疗方法对顽固性扁平疣和瘢痕体质的患者来说,准确度高,疗效确切,不会因为点刺过深留下色素沉着及瘢痕。2018年我刊将开设新的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9期2017-01-15

  • Meyerson痣一例
    :轻度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皮突延长,真皮内痣细胞和痣细胞巢,部分呈毛玻璃样,部分增生活跃,有较多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有成熟现象,外围血管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诊断:Meyerson痣。Meyerson痣患者,女,78岁。右上臂肿块70年,伴红斑瘙痒3个月,于2015年11月27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自小右上臂出现肿块,近期无增大,无明显疼痛及瘙痒,时有摩擦。3个月前皮损周围出现红斑,伴轻度瘙痒,原皮损无明显消退。 体格检查:右上臂可见一枚黄豆大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12期2017-01-06

  • XIAP和caspase-9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
    主要位于基底层及棘层中下部,数目较少,染色较浅,呈灶状分布(×400) 图4 XIAP在CA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细胞分布于表皮全层,以棘层为主,染色较强(×400) 图5 Caspase-9在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细胞主要位于增生上皮的基底层及棘层中下部,染色较强(×400) 图6 Caspase-9在CA组织中的表达,染色浅,表达较少(×400)2.3 XIAP和caspase-9蛋白定位表达情况 XIAP蛋白阳性着色主要位于细胞浆或细胞膜。在正常皮肤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12期2017-01-06

  • 老年人反向型银屑病一例
    中性粒细胞浸润,棘层肥厚,皮突下延,基底细胞无液化。真皮乳头层见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表皮下可见小脓肿(图2)。图1 双侧大阴唇红斑,覆少许鳞屑诊断:反向型银屑病。治疗: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日1次涂患处,3天后皮疹大部消退。图2 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角质层内中性粒细胞浸润,棘层肥厚,皮突下延,真皮乳头层见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表皮下可见小脓肿(HE,×200)讨论 反向型银屑病主要累及腹股沟、外阴、腋窝、乳房下褶、臀及其他褶皱部位,又称褶皱部或屈侧银屑病,外生殖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12期2017-01-06

  • 跖部角皮症性毛囊角化病一例
    :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生肥厚呈乳头瘤样,可见局灶性基底细胞层上裂隙形成,颗粒层及棘层上层可见较多圆体及谷粒细胞,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图2)。结合临床病史、皮损特点及组织病理结果,诊断为跖部角皮症性毛囊角化病。给予口服阿维A 10 mg,每日2次,0.05%维A酸软膏加硅油乳膏局部封包治疗,治疗3个月后角化性皮损明显减轻,目前仍在随访中。图1 患者右足底角化性黄色斑块,边界清楚,足内侧缘可见散在丘疹、斑块 图2 皮损组织病理学 表皮角化过度,棘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6年2期2016-11-06

  • 瘦素及瘦素受体在妊娠期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表达于基底层、棘层和颗粒层;Ob 及Ob-R在妊娠期CA患者皮损组织中呈阳性、强阳性表达,主要表达于基底层、棘层和颗粒层;妊娠期CA组织中Ob及Ob-R表达量高于非妊娠期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瘦素;瘦素受体,尖锐湿疣;妊娠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良性增生性疾病,主要发生在肛周及外生殖器等皮肤与黏膜处,其组织病理学的主要特征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临床上,妊娠期CA与非妊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6年5期2016-10-27

  • 对称性肢端角化病皮损中PrxI和CLASP1的表达
    布于表皮基底层和棘层,而CLASP1阳性染色主要位于棘层,二者的阳性染色范围及程度明显高于皮损周围和正常人皮肤。结论: SAK皮损中Prx I和CLASP1表达上调,可能参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和异常分化。对称性肢端角化病; 过氧化物还原酶I; 胞质链接相关蛋白1对称性肢端角化病(symmetrical acralkeratoderma,SAK)是我国学者于2008年首次报道并命名的皮肤病[1,2]。我们于2010年在国际上首次报道该病[3],并总结了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3期2016-09-08

  • Sox10单抗免疫组化检测脂溢性角化病和皮肤纤维瘤中黑素细胞的增殖
    细胞增多34例,棘层39例和皮肤纤维瘤基底层黑素细胞增多16例,棘层12例。结论: 脂溢性角化病和皮肤纤维瘤中黑素细胞有不同程度增多,部分胞浆透明细胞为黑素细胞。脂溢性角化病; 皮肤纤维瘤; 黑素细胞; 免疫组化脂溢性角化病和皮肤纤维瘤是皮肤科常见的良性病变,有的脂溢性角化病和皮肤纤维瘤皮损颜色较深,其表皮内会有较多的色素和胞浆透明细胞,本文选取皮损颜色较深的脂溢性角化病和皮肤纤维瘤患者,对石蜡切片进行Sox10(黑素细胞核特异性染色抗体)染色,明确以上两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7期2015-12-13

  • 泛发性巨大寻常疣1例
    ,疣样增生,表皮棘层肥厚,表皮突延长,乳头瘤样增生和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上部和颗粒层内细胞空泡化(图3、4)。符合寻常疣。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继发泛发性寻常疣。图1 双手指多发寻常疣 图2 左足趾多发寻常疣 图3 角化过度,疣样增生,表皮棘层肥厚,表皮突延长,乳头瘤样增生和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HE,×40) 图4 棘层上部和颗粒层内细胞空泡化(HE,×400)讨论 寻常疣系HP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细胞免疫对寻常疣的防御起主要作用,免疫功能缺陷者寻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7期2015-12-13

  • 巨大肢端纤维角皮瘤1例
    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突向下增生延长,真皮胶原纤维增生且与表皮面垂直(图2)。诊断:肢端纤维角皮瘤。治疗:手术切除。图1 右足跟部淡黄色扁平半球状疣状增生物,表面角化,有蒂,周围有一角质环图2 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突向下增生延长,真皮胶原纤维增生且与表皮面垂直(HE,×100)讨论 巨大肢端纤维角皮瘤又称获得性指状纤维角皮瘤,于1968年由Bart等1首先报道并命名。它是一种少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创伤和反复刺激可能是其诱因。本病主要发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7期2015-12-13

  • 乳房外Paget病1例
    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厚,棘层内有胞体大、胞浆空淡的细胞并挤压周边的角质形成细胞成梭形,胞体大胞浆淡染细胞可见病理性核分裂。真皮浅层见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图2a、b)。病理印象:乳房外Peget病,建议免疫组化,被患者拒绝。图1 阴茎可见边界清楚的红斑,上有黄色结痂,部分皮肤块状糜烂、渗出 图2 a、b: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厚,棘层内有胞体大,胞浆空淡的细胞并挤压周边的角质形成细胞成梭形,胞体大胞浆淡染,细胞可见病理性核分裂。真皮浅层见慢性炎性细胞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5期2015-12-13

  • 泛发性扁平苔藓一例
    粒层呈楔形增厚,棘层增厚,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单一核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呈带状分布(图3)。诊断:泛发性扁平苔藓。治疗: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随访中。讨论 扁平苔藓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多角形紫红色扁平丘疹,好发于四肢。一般成人发病率约为1%,较少见于儿童[1]。扁平苔藓临床表现的类型多种多样,但所有类型的组织病理学表现都相同。典型病理表现为角化过度,棘层不规则增厚,基底细胞液化,真皮上层带状炎症细胞浸润。对任何类型的扁平苔藓治疗前,都应除外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5年6期2015-12-01

  • 肛周丘疹性棘层松解性角化不良一例
    王琳肛周丘疹性棘层松解性角化不良一例张筱雁 王琳患者男,34岁,因肛周丘疹2年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肛周出现灰白色丘疹,簇集性分布,米粒至黄豆大小,部分融合成斑块,偶有瘙痒。既往史:患者5年前有非婚性接触史,患尖锐湿疣,皮损仅局限于包皮部位,后治愈。2年前接受腹腔囊肿切除手术(具体不详)。家族史:其父亲有可疑类似疾病史(但拒绝进行相关检查),其皮损为肛周、外生殖器部位及大腿内侧褐色至红色丘疹,绿豆至黄豆大小,部分融合成斑块,部分皮损上覆白色鳞屑(图1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5年12期2015-11-07

  • 胆碱能受体激动剂逆转天疱疮棘层松解的机制研究
    激动剂逆转天疱疮棘层松解的机制研究李志量 张洁尘 徐浩翔 杨永红 冯素英 王宝玺目的 研究胆碱能受体激动剂对天疱疮棘层松解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HaCaT细胞与寻常型天疱疮IgG(PV-IgG)共培养建成天疱疮细胞模型后,再加入胆碱能受体激动剂卡巴胆碱共培养,以PVIgG诱导的天疱疮细胞模型作为对照,通过细胞解离实验定量分析卡巴胆碱对棘层松解的逆转情况,用免疫荧光方法定性观察桥粒蛋白变化;分别用RIPA和Triton X-100裂解细胞,得到总蛋白和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5年4期2015-11-07

  • 对称性肢端角化病皮损中脂肪酸结合蛋白5及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表达
    角质层、颗粒层、棘层均有强染色;而皮损周围皮肤中角质层、颗粒层及棘层弱阳性染色,健康对照皮肤中仅有棘层和基底层弱阳性染色。对称性肢端角化病皮损中DLD表达减少,仅在角质层和少数病例棘层表达;皮损周围及健康人皮肤表皮全层均有DLD阳性染色,胞核、胞质均呈深棕色。结论对称性肢端角化病皮损中FABP5高表达可能参与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分化过程,而DLD表达下调提示存在能量代谢失衡。角化病;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对称性肢端角化病对称性肢端角化病(sy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5年12期2015-11-07

  • 毛囊角化病一例并家系调查
    不全,毛囊角栓,棘层肥厚,真皮乳头不规则向上增生形成绒毛,表皮基层上裂隙,形成不规则棘层松解,松解层内可见圆体、谷粒角化不良细胞;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病理诊断:毛囊角化病(图 3)。家系调查:患者家族成员中无近亲结婚史,调查家族4代,共22人,有6人患病,男性4人,女性2人,发病年龄为8~13岁。皮损均与先证者相似,但先证者母亲、外公的皮损较先证者广泛,且较重(图4)。治疗:给予患者口服维A酸10 mg每天2次、维生素E 50 mg每天2次、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5年3期2015-11-06

  • 女阴白色病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化不全;颗粒层和棘层萎缩,局灶性增生,表皮突大多消失变平。棘层下部均有不同程度的细胞间和细胞内水肿,多数有淋巴细胞侵入,少数形成水疱和血疱,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基底膜不规则断裂和消失;真皮浅层显著胶原纤维水肿均一化,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消失,其下炎细胞呈带状或片状浸润,血管周围少数肥大细胞,管腔多扩张,内皮细胞肿胀,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增殖。其中l例癌变为鳞状细胞癌。10例萎缩性扁平苔藓(Lichen Planus Atrophius,LPA):光镜所见:表皮角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2015-10-21

  • 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1例
    ·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1例肖 沙,刁庆春,郝 进,高 涛(重庆市中医院皮肤科 400011)1 临床资料患者,女,39岁。因外阴丘疹伴瘙痒2年,于2011年7月至本科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外阴出现扁平圆形淡红色丘疹,自觉瘙痒。在当地医院诊断“湿疹”,给予抗组胺药和外用激素软膏后无明显好转,皮损逐渐增多。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毛囊角化病或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病史,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发育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

    重庆医学 2015年30期2015-01-07

  • 脂溢性角化病244例临床和病理分析
    将SK分为6型:棘层肥厚型、角化过度型、腺样型(或称网状型)、菌落型、刺激型和黑棘皮瘤型。在244例SK患者中棘层肥厚型108例(44.3%),棘层明显增厚,在增厚的表皮内基底样细胞多于鳞状细胞,可见真性角囊肿及假性角囊肿。棘层肥厚的下界平坦,与两侧正常表皮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角化过度和乳头瘤样增生较轻,黑素较多(图 2A,见第 163页);角化过度型 89例(36.5%),表皮明显角化过度及乳头瘤样增生,表皮内以鳞状细胞为主,棘层肥厚较轻,可见多数假性角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2期2014-12-16

  • 生殖器丘疹样棘层松解性皮病一例
    祎群生殖器丘疹样棘层松解性皮病一例肖学敏 李诚让 王宝玺 姜祎群患者女,56岁,以外阴瘙痒性丘疹2年来我院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外阴出现肤色及淡红色丘疹,散在、孤立分布,缓慢增多,自觉轻度瘙痒,未予治疗。既往体健,否认非婚性接触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患者。体检:各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侧大阴唇多发性圆顶粟粒至绿豆大肤色及淡红色丘疹,孤立、散在分布,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无糜烂及水疱。颈、项、腋窝等处未见皮疹(图1)。临床拟诊:汗管瘤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4年9期2014-12-09

  • 抗胆碱酯酶药对寻常型天疱疮鼠模型棘层松解的影响
    常型天疱疮鼠模型棘层松解的影响韦高 郑文军 周琼目的通过鼠模型研究抗胆碱酯酶药对寻常型天疱疮(PV)棘层松解的影响。方法将55只Balb/c新生鼠分为4组,模型组:15只,将PV患者血清通过皮下注射BALB/c新生鼠建立PV鼠模型;溴吡斯的明组、甲硫酸新斯的明组:各15只,在注射患者血清的同时,分别注射溴吡斯的明及甲硫酸新斯的明;对照组:10只,皮下注射生理氯化钠溶液。从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直接免疫荧光三方面评价抗胆碱酯酶药对PV鼠棘层松解的影响。结果模型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4年11期2014-12-04

  • 皮肤CT 对扁平疣和早期脂溢性角化病的特征分析
    宽(见图3A)。棘层增厚,棘细胞呈多边形,含有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暗色区域,其相对的核周围有一圈明亮的胞浆[5]呈蜂巢状排列。基底细胞层呈亮环状围绕暗色的真皮乳头排列。约50%的患者皮损可见假性角囊肿(见图3B),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折光区域。乳头瘤样增生皮肤CT 显示为脑回样改变(见图3C)。30例扁平疣患者中,6例皮损皮肤CT 扫描图像与上述脂溢性角化病一致,后经病理学证实为脂溢性角化病。其余22例显示为:角质层厚度增加,呈相对高折光性特点,皮沟变窄甚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8期2013-09-14

  • 阴囊巨大型鳞状细胞乳头状瘤病1例
    亢进和角化不全,棘层肥厚,乳头瘤样增生,表皮突增厚延长,基底层可见不典型空泡样变性细胞。切面真皮层可见孤立的鳞状细胞团,未见核分裂像,周围炎症细胞浸润。见图2和图3。患者拒绝到上级医院做病毒免疫实验。患者妻子外阴阴道宫颈均正常。2 讨 论图3 真皮层可见孤立的鳞状细胞团,未见核分裂像图4 表皮增生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乳头瘤状增生,棘层高度增厚,基底层可见不典型空泡样变性细胞此病是诊断鳞状细胞乳头状瘤病还是尖锐湿疣,因为尖锐湿疣就是鳞状细胞乳头瘤的一种,笔者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5期2013-06-12

  • 汗孔角化症1例
    柱,颗粒层消失,棘层肥厚,真皮内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见图2a、图2b)。皮肤真菌镜检及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病理诊断:汗孔角化症。治疗:盐酸环丙沙星乳膏和复方乳酸依沙丫啶糊,糠酸莫米松乳膏交替外用,并嘱其坚持治疗。不规则形角化性斑块,边缘呈堤状隆起,边界清楚,表面破溃、结痂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柱,颗粒层消失,棘层肥厚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柱,颗粒层消失,棘层肥厚,真皮内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按:汗孔角化症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角化异常性疾病,以组织学中出现圆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1期2013-04-25

  • 口腔扁平苔藓中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研究
    胞液化变性;上皮棘层、颗粒层楔形增厚。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通过观察凋亡相关蛋白Bcl-2生物学行为对免疫细胞与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扁平苔藓发病机制。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保存的石蜡切片共50例,其中正常口腔黏膜25例(对照组),扁平苔藓25例(OLP组),其中网纹型15例,糜烂型10例。所有检材诊断和组织学分类均依据WHO标准,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病理学专家完成。1.2 试剂 所有试剂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Bcl-2为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14期2012-05-15

  • 维吾尔族毛囊角化病2家系10例报道
    理 :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基底层上裂隙、隐窝形成,可见角化不良细胞,形成圆体和谷粒(图2)。诊断:毛囊角化病。治疗:给予维A酸软膏外用,治疗3月后失访。图2 维吾尔族毛囊角化病先证者1皮损组织病理调查该患者家系4代18人,共有4人患病(图3)。其叔叔皮损泛发,为密集多发褐色坚实丘疹,呈疣状增生,掌跖有点状凹陷,指趾甲受累。其姑姑皮疹与其叔叔类似。先证者皮损累及耳后,胸背部及腋下。其侄儿类似皮损仅累及颈部,腋下,指趾甲未受累,病情呈逐代减轻趋势。图3 维吾尔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1年3期2011-10-20

  •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1例报告
    度,颗粒层变薄,棘层肥厚,部分呈乳头瘤状增生,相邻表皮突间棘层肥厚,基底层色素沉着。真菌检查:未见糠秕孢子菌。查体:乳房之间、腹部、腰骶部、颈部褐色乳头样丘疹并融合成片,呈网状分布。被诊断为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病人在进行米诺霉素 0.1g,一次/d治疗,治疗1个月,皮损改变不明显,而改用阿维A胶囊30mg一天两次,外用0.1%维A酸霜治疗一周皮损变薄,颜色变淡,治疗一月,皮损消失。现在阿维A 20mg,一次/d维持。本病又称Gougerot-Carleau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23期2010-08-15

  • 暂时性棘层松解性皮病1例并文献复习
    文,杨蓉娅暂时性棘层松解性皮病1例并文献复习夏志宽,王文岭,彭少文,杨蓉娅报道1例暂时性棘层松解性皮病,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回顾。本例患者以丘疹、丘疱疹、水疱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理见局限性基底细胞层上裂隙,少量棘层松解细胞,表皮内水疱。暂时性棘层松解性皮病临床资料患者,女,19岁,战士。面部、四肢出现丘疹、丘疱疹及水疱,伴剧烈瘙痒10余天于2009年10月20日就诊。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右上肢屈侧出现散在分布的米粒大小淡红色丘疹、丘疱疹及水疱,伴有明显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0年3期201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