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译

  • 符号学视角下《红楼梦》“姊妹”英译研究 ——以杨、霍译本为例
    本(以下分别简称杨译本和霍译本)“姊妹”英译共同点。在此基础上,剖析杨、霍译本“姊妹”英译在数目、指称、性别等方面的不同点,并结合原著情节挖掘缘由。一、符号学视角下“姊妹”多元性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认为,任何语言符号皆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能指”是语言的音响形象,“所指”是语言所反映的事物概念[4](P67)。作为音响形象方面,能指具有包括听觉和视觉在内的感性特征[5](P4)。譬如“姊妹”这一语言符号,汉语读音(Zǐmèi)和汉字书写(姊妹)是能指,概念意

    皖西学院学报 2021年6期2022-01-04

  • 目的论视域下《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译本对比分析
    大的全译本分别是杨译本和霍译本。一、目的论概述翻译目的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汉斯·弗米尔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目的论有三个重要的原则,即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与忠实性原则。二、实例分析(一)目的性原则目的性原则指的是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译者必须根据目标文本在目标文化中所承担的功能来决定在翻译中应当采取何种方法和策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当初是受中国政府赞助并受政府“向外国

    名家名作 2021年8期2021-11-12

  • 对《一件小事》译文的质量评估
    戴乃迭(以下简称杨译)、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以下简称Snow译)、李明(以下简称李译)。本文从语言的三种元功能出发,分析并判断三个译本是否在上述三种意义中与原文对等,从微观层面即小句层面评估译文是否体现概念意义的及物性系统,人际意义的语气、情态、评价系统,和语篇意义的主位、信息系统,并判断译文与原文是否达到意义对等或发生偏离。二、译文质量评估(一)经验意义语言除了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谈,还可用于讨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中的事物、时间、情态和对客

    大众文艺 2021年14期2021-08-18

  • 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 Recent advances and mean-field theory*
    夸张,不切实际。杨译为 such a glowing picture,用“一幅美丽的图画”来指代“天花乱坠”,此翻译也算是意尽言至了,基本解决了译入语读者阅读时的理解问题。so that finally we get a dynamical system of the formNote that at fixed x1and x2the dynamics of θ corresponds to the motion of a pendulum w.r.t

    Chinese Physics B 2021年4期2021-05-06

  • 认知语法视角下《葬花吟》英译研究
    出版公司出版)和杨译本(由中国翻译家杨宪益和其英籍夫人戴乃迭合译的ADreamofRedMansions,由中国外文出版社出版)。全译本结构完整、前后连贯,选择全译本的《葬花吟》英译进行对比研究更具有信服力,因此本研究将选取《葬花吟》霍译本和杨译本为语料进行分析。二、文献综述《葬花吟》英译对比研究主要可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为基于翻译理论的译本比读,涉及的翻译理论有“三美”(形美、音美和意美)理论[5]、生态翻译学[6]等;第二大类为基于语言学理论的译本比读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03-25

  • 《红楼梦》英译中情态动词的语用取向探析 ——以霍译和杨译为考察对象
    真义。其中霍译和杨译在众多评论家的笔下深得首肯,精彩之处俯拾皆是。鉴于此,本文采用语料描述分析法来考察情态动词在霍译和杨译中的分布情况,重点解读两译本中情态动词的语用取向,以期为“红译”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一、国内“红译”研究现状为了对国内“红译”研究现状进行全景俯瞰与热点捕捉,笔者于2020年3月10日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检索了近20年(2000—2019)相关研究文献的发表情况。为保证所用文献的丰富性,高级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01-22

  • “三维”转换理论下的《捕蛇者说》三译本比较
    译本(下文简称“杨译”)。过往关于《捕蛇者说》的英译研究并不多,这些研究或对比两个或多个译本,或对单个译本进行评析。经知网检索,可得相关论文如下:王春梅对比了杨译和罗译《捕蛇者说》在语篇衔接和连贯方面的得失[1];刘洪丽运用主述位理论探讨了转换主位推进模式在《捕蛇者说》英译中的作用[2];刘晴从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角度阐释了翻译转换策略在罗译《捕蛇者说》中的运用[3]。综上可见,关于《捕蛇者说》这一经典文言散文英译的研究,学界重视程度尚有不足,已发表作品较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1-21

  •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红楼梦》两大中译本的比较分析
    闷闷的回房去了。杨译:Imagining that the burn was serious, she approached to have a look; ...Tai-yu knew her own weakness; she also knew that Pao-yu was afraid of disgusting her.“I just wanted to see where the burn is,” she said gently. “Why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9期2021-01-16

  •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人生颂》的三个中译本对比
    黄译:生命的礼赞杨译:人生颂——年青人的心对歌者说的话题目中的“psalm”专指“赞美诗;圣诗”(《圣经》中的《诗篇》一卷,内为基督教和犹太教礼拜仪式上所吟唱的宗教诗歌),带有宗教意味。诗人本身是一个虔诚的新教徒,诗中既有来自宗教的隐喻,也有直白的“god”,带有一定程度的引导目的,引领读者向宗教领域寻找精神寄托。穆和黄译为“礼赞”,杨译为“颂”,在汉语词典中,“颂”的含义为“以颂扬为目的的诗文”,而“礼赞”则是一种书面表达,意思是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进行称赞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5期2020-12-19

  • Vanity Fair两个中译版本的比较与分析
    必译本(以下简称杨译)最早于1957年出版,荣如德译本(以下简称荣译)出版于1999年。杨译书名为《名利场》,瀚文大典对“名利场”的解释为:“争名逐利的场所。”此名可以展现出小说中为了名利钩心斗角、机关算尽的情形及对当时世事的讽刺;荣译最初为《花花世界:一部没有英雄的小说》,译法有变,而且将原书的副标题翻译了出来,但再版时还是将书名改回了《名利场》,可见此名在读者群中接受度较高。彭长江在重译时,曾有意将其译为“虚幻集市”,理由是“名利”不够准确、涵义较窄,

    文教资料 2020年27期2020-12-08

  • 静态与动态转换 ——以赏析《呼啸山庄》两个汉译本为例
    质量优劣。二、 杨译和王译译文赏析周志培指出:“世界上的所有语言,不管其各有多少种词类,名词和动词都必是最重要的词类;不管其有多少种句型,都可归纳为静态和动态两大类。”在英汉双语使用名词和动词频率方面,很多学者有过相关论述。 连淑能提出,“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因而叙述呈静态;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因而叙述呈动态”。 林同济(1980)认为,“展开一篇汉语作品,略与英语作品相较,我们马上可以发觉;前者的动词频率,往往远超于后者。”潘文国认为,“英语在理论上以动

    现代英语 2020年12期2020-11-25

  • 《红楼梦》两种英译本初探 ——以第一回为例
    英文,双璧辉映,杨译在国内更为知名,而霍译在国际独擅胜场。作为文学巨著,《红楼梦》原作气象恢宏,结构谨严,辞章华丽却又雅俗共赏。中西文化,背景各殊,而作者为避讳故,书中颇多隐语,梦境与现实若即若离。暗示、隐喻、地名及人名谐音比比皆是,兼有大量诗词俗语,翻译之难可想而知。两位主要译者皆红学专家,在理解原文上,杨有母语之利,而在译文行文上霍克斯或许更胜一筹。二者对理解原文上偶有歧见,其翻译策略亦仁者见仁,各有千秋,因此,在具体翻译中,会有不同处理方式及策略。二

    现代英语 2020年7期2020-11-25

  • 浅析杨译《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策略;《红楼梦》杨译【作者简介】秦茂莉(1972.12-),女,汉族,四川成都人,西南民族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翻译理论和实践。一、对《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的定性分析尤金·奈达(1964)将文化分为五个子类: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本文从这五个方面对杨宪益译(简称杨译)《红楼梦》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进行了分析。生态文化:由于不同的生态特征及其指称意义,翻译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杨

    校园英语·上旬 2020年5期2020-08-02

  • 杨逢彬《孟子新注新译》指瑕
    滕文公章句上)【杨译】无此句的翻译按:杨逢彬先生对此句没有进行翻译,应译为“从天子一直到老百姓”。【原文】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徹,其实皆什一也。徹者,徹也,助者,籍也。(滕文公章句上)【杨注】徹:徹取,拿去一些。赵岐注“周人百亩而徹”:“耕百亩者,徹取十亩以为赋。”注“徹者,徹也”则云:“徹,犹人徹取物也。”按:杨伯峻《孟子译注》注释:“‘徹为“论语颜渊篇‘盍徹乎郑玄注云:‘周法什一而税谓之徹;徹,通也。为天下之通法也。译文取此义,不用

    青年文学家 2020年9期2020-05-06

  • 小说翻译的情感批评∗ ——以《祝福》英译为例
    60)(下文简称杨译)、莱尔译本(Lyell 1990)(下文简称莱译)、蓝诗玲译本(Lo⁃vell 2009)(下文简称蓝译)作为分析的对象。 3个译本的译者,杨宪益及其夫人戴乃迭是已故著名翻译家,也是著名的英国文学专家;威廉·莱尔是已故美国汉学家,生前为斯坦福大学中文荣誉退休教授;蓝诗玲是英国汉学家,现任教于伦敦大学伯克学院,翻译过多部中国现当代小说。2 《祝福》译本的情感赋值:定量考察2.1 研究方法我们先将3 个译本在态度评价方面有差异的句子全部取

    外语学刊 2020年5期2020-04-09

  • 《红楼梦》“四时即事诗”中花鸟等传统意象之英译研究
    本文主要谈霍译与杨译的对比,暂不涉及张译。宋淇后来又将此文改写为英文发表在《译丛》杂志上,英文点评里又有所延伸。[1]读毕此文,再将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四时即事诗”细读一遍,会发现宋淇批评的霍译中一些“误译”与“漏译”,杨译中基本是无误或并未遗漏的。不过,杨译也并不完美,其中也有点滴的中英文化意象的置换,或是原诗中一些细节的省略,但总体而言,对于原诗的传达是相对完整而基本无误的。为方便后文探讨,先将四首诗的原文与霍译、杨译及其回译成的中文列出。(2)霍译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1-18

  • 《红楼梦》江淮方言误译研究
    忌讳这些个!”(杨译第5回)杨译:“Good gracious!” Keqing smiled. “I won’t mind his being offended if I say he’s still a baby. At his age such taboos don’t apply.”此例选自原著第5回。宝玉随贾母去东府赏梅,饭后倦怠欲睡晌觉。因宝玉不喜欢上房内陈设,秦可卿领宝玉到自己房中休息,嬷嬷认为“叔叔往侄儿媳妇房里睡觉”不合礼数,但秦氏则认为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5期2020-01-04

  • 鲁迅小说杨译本在美国的传播与接受
    乃迭(以下简称“杨译”)合译的诸版本译本在鲁迅作品译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截至目前,中国知网文献输入主题词“杨宪益+鲁迅小说”检索到论文共62篇,尽管远不及他们《红楼梦》译本(469篇)的关注度,但是杨译鲁迅小说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现有的成果主要是杨译文本的翻译策略研究,如语言[1]、文体[2]、叙事[3]和文化[4-5],也有译介研究,如戈宝权梳理了世界各国对鲁迅作品的译介[6],杨坚定、孙鸿仁对鲁迅小说的各英译本作了归纳[7],蔡瑞珍分析了杨译鲁迅小说在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4期2019-07-13

  • 从《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状语选择的差异看译文中译者母语的特色
    式差异所导致的。杨译似受汉语语用方式的影响,反映在译文表述更重过程;而霍译似更受英语语用方式的影响,译文更重结果。1. 引言戴浩一(2003)曾在 Talmy(2000a,2000b)提出的宏事件理论的基础上,对英语和汉语的动词/附语框架语类型(verbframed/satelliteframedlanguage)进行了重新分类,认为与传统观念不同,英汉语并非都属于附语框架语,汉语似乎首先应当被认作是动词框架语。受到这一思想的启发,由于语言类型的不同会反映

    外语与翻译 2019年3期2019-03-02

  • Analysis o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Gulliver’s Trav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的手作了个手势。杨译:我用空着的那只手作了一个手势。“Loose” and “empty” are totally different. In Oxford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loose” means unstuck and unfettered. According to the plot, after the ministers arriving, one of Gullivers hands is unlock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1期2019-02-26

  • 浅谈《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不同策略。二、从杨译本和霍译本中分析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一)姓名称谓文化负载词例(1)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霍译:What is your school-name?I have not got one.杨译:And your courtesy name?I have none.字、号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现象。在这里霍译本采取的意译的方法,将其“字”译成school-name其实是不准确的。杨译本将其直译为“courtesy name”,还是

    山西青年 2019年19期2019-01-15

  • 功能对等视角下《红楼梦》礼数民俗的翻译
    乃迭的译本,简称杨译;一个是大卫·霍克斯的译本,简称霍译。一.礼数民俗的翻译礼数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了一种文化的传播。在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相关描写中,有很多涉及到礼数民俗的地方。例1:(见到王熙凤)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杨译:GrannieLiu had already curtseyed severaltimesto His-feng,who now hastily said…霍译:By this time,Grannie Li

    文学教育 2018年14期2018-11-28

  • 语用增值角度下《警幻仙姑赋》三种英译本语言风格的对比分析
    戴乃迭夫妇合作的杨译本,英国邦斯尔神父的邦译本和英国著名翻译家及汉学家霍克斯与女婿闵福德合作的霍译本),从语言风格方面入手,进行对比研究,这不仅是对红学研究中薄弱环节的充实与完善,也是对赋体文学类翻译的一次尝试性的试探。2.《警幻仙姑赋》原文本分析《警幻仙姑赋》(下文将其称为《警赋》)作为书中唯一一篇以赋名篇的作品,其特征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体裁灵活,骈赋之中杂以四字对句与骚体句;二是对曹植《洛神赋》以及宋玉《神女赋》的继承与创新,一扫以往神女赋中的艳情

    丝路艺术 2018年7期2018-09-21

  • 文化语境视阈下的《红楼梦》诗词曲赋翻译策略的选择
    闵福德英译本)和杨译本(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英译本)这两个英译本为例,从文化语境的视角去分析两位译者在对其中的诗词曲赋进行翻译是如何选择翻译策略的。【关键词】霍译《红楼梦》 杨译《红楼梦》 诗词曲赋 文化语境 翻译策略《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承载着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因其中大量的诗词曲赋而被称之为“诗化”的古典文学小说。这些诗词曲赋不但使得这部文学作品更具有美感和欣赏性,而且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意象美使得其在翻译时更增加了难度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6期2018-01-27

  • 语言思维习惯下译者的翻译词汇选择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霍、杨译本和BNC原创小说amid/amidst/midst离合性对比
    的《红楼梦》霍、杨译本和BNC原创小说amid/amidst/midst离合性对比⊙姚 琴[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上海 200433;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本文借助语料库,探索不同语言思维习惯下译者的翻译词汇选择的离合性。通过对比《红楼梦》的霍、杨译本,发现了译者语言思维习惯不同的霍译和杨译在翻译选择上的差异,然后对比BNC的英文原创小说库来验证语言思维习惯对译者翻译词汇选择的深层影响。语言思维习惯 霍译语料库 杨译

    名作欣赏 2017年35期2017-12-18

  • 浅谈《红楼梦》英译本中的“归化”和“异化”
    Court (杨译)Green Delights (霍译)分析:怡红院是贾宝玉的住所,贾宝玉号称“怡红公子”,怡红二字来自游大观园时宝玉题名“红香绿玉”,贾元春省亲时改成“怡红快绿”,故名“怡红院”。在中国红色是一个非常吉利的颜色。它象征着喜庆、幸运、节日、活力等。杨译充分体现中国积淀的历史、文学及文化内涵,给读者带来了异国情调,直接唤起了异国读者对异域文化事物的联想。而霍则用自己西方人的文化视野来看待书中的颜色意象,把红色与殉难和流血相联系。基于这样一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2期2017-11-25

  • 意识形态与翻译副文本的变迁:杨译鲁迅小说副文本研究
    0和1972年版杨译《鲁迅小说选》中“出版前言”和“序跋”等副文本,并对比分析了各版本中副文本的运用状况及其功能的演变,结果发现,杨译鲁迅小说副文本除了具备解释和介绍功能之外,更能鲜明体现出其服务意识形态的目的。该研究有助于诠释文学翻译与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为我们挖掘建国后文学外译活动的深层动因提供一种全新视角,也为当下的中国文学外译进程中如何恰当运用副文本提供一定的启示。关键词:鲁迅小说;副文本;杨译;变迁;意识形态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

    江汉论坛 2017年6期2017-06-30

  • 以奈达的“读者反应论”赏析《荷塘月色》的两个英译本
    r grace.杨译:As far as eye could see,the pool with its winding margin was covered with trim leaves,which rose high out of the water like the flared skirts of dancing girls.赏析:此句中的“亭亭”,朱译采用的是“in all their grace”,将女子修长、曼妙的身材,优雅的举止形象淋漓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3期2016-12-06

  • 以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浅析散文翻译 ——以《荷塘月色》的两种英译本节选为例
    作者采选取朱译和杨译两个版本对比赏析,其原因是这两个版本广受读者欢迎,且两种版本有自己的表达风格和行文习惯。而王椒升先生的译文是最早的版本,而李译又比较新,借鉴的方面比较多,难免有前两个译本的影子,因此作者选取朱译和杨译两个英译本。2 散文翻译之要点散文的三个要义:“真”、“情”、“美”既是散文之本色,也是散文翻译之要点。“真”即在文字表达上不作雕饰,全凭本色真实直接表达。”情“即是作者的感受,主观感情,发挥思想,议论道理,这都是抒情的一法。'美”是散文“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5期2016-11-26

  • 语篇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红楼梦》英译本对比研究
    。通过对比发现:杨译保留了更多汉语语言的特色,主位推进模式往往与原文一致,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源语的语篇功能;霍译重交际效果,主位推进模式常与原文有明显不同,而采用了更多衔接机制使译文符合英语的形合特点,译文颇显文采却难免偶有过译之嫌。《红楼梦》;翻译;语篇功能;主述位推进一、引言《红楼梦》[1]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公认的古典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正因《红楼梦》本身极高的文学、历史、艺术价值,其外文译本也为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以英译本最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11-06

  • 见“微”知“著”
    黛玉的珍重爱护。杨译为“put it away in a clean place”,霍译作“religiously hoard it away”。杨译紧跟原文,“clean”确实是“干净”。然而,原文其实更侧重于传达一种小心翼翼、不敢亵渎的态度,杨译忠实却片面,且不利于人物之间感情的传递。“religiously”表面似乎与原文不符,但再现了感情,连同后文的“not daring…until…”更能体现宝玉对黛玉的爱惜。宝玉觅得奇方,凤姐替他辩白。宝玉说: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3期2016-08-01

  • 语料统计下的诗歌翻译风格研究 ——以《红楼梦》宝黛诗歌翻译对比为例
    有散文化倾向,而杨译的诗歌倾向保留原文陌生化表达方式。语料统计 风格 散文化 陌生化表达1.引言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再现原文内容、思想和价值的活动,语言和文化差异是所有译者面临的困难,而作为文学翻译中最具美学价值和文体特色的诗歌,无疑给译者带来了更大的难度,但这并不能妨碍优秀的译者挑战高难度的诗歌翻译,更兼这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如《红》)的英译不能绕开的文体对象。杨宪益、戴乃迭和David Hawkes,John Minford的《红》全译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

    文教资料 2015年27期2016-01-20

  • 从回目的翻译谈杨译《红楼梦》前八十回的底本
    002)1 关于杨译底本的几种说法《红楼梦》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本文简称“杨译”)一直都是国内翻译界的研究对象。在诸多关于杨译的评论中,底本问题却经常受到忽视,有的文章因而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甚至连某些翻译名家也不例外。(李晶,2012:232-237;洪涛,2010:77-95)而杨译的底本问题也的确比较复杂。就本文研究的前八十回的底本而言,就有“有正本”和“庚辰本”的争议。杨译外文出版社1978年

    科技视界 2015年4期2015-08-15

  • 从纽马克的翻译二分法看《红楼梦》两种译本的服饰翻译 ——以第三回之王熙凤服饰翻译为例
    妇译本(以下简称杨译)和霍克斯先生译本(以下简称霍译),针对第三回中关于王熙凤服饰的描写片段,拟从纽马克翻译二分法角度,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翻译方法进行分析,对两种译本的译者翻译手法进行比较、探究,从而得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翻译的一些启示。一、纽马克翻译二分法彼得·纽马克是20世纪英国二战后的主要翻译理论家。他的《翻译问题探讨》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的思考给予创造性的发挥,从不同的角度对翻译类别、原则以及翻译方法和技巧方面从理论高度做了系统的阐

    名作欣赏 2015年30期2015-07-24

  • 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视角看《红楼梦》中文化意象的英译
    文化意象的英译。杨译和霍译对形而下之“器”的物质文化到形而上之“道”的精神文化做了不同的处理。杨译多运用语义翻译,霍译多采用交际翻译,但译者翻译策略不是一成不变,以期翻译效果最优。《红楼梦》;文化意象;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在《红楼梦》的英文全译本中,两个影响较大的全译本是由中国翻译家杨宪益与其英国夫人戴乃迭合译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以下简称杨译) ,以及由英国汉学家霍克思(David Hawkes)及其女婿闵福德(John Minford)翻译的一百二十回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8期2015-03-20

  • 王熙凤对比下的刘姥姥:人物话语翻译与身份重塑研究
    份特征。通过对比杨译和霍译在刘姥姥与王熙凤的话语差异再现,以及刘姥姥话语翻译上的显著差别,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杨译较好地重塑了刘姥姥和王熙凤之间的社会身份差距、以及她受佛教影响较深的主体身份,而霍译则更成功地再现了刘姥姥能言善辩、欲与贾府亲近的个人身份。这一差异正是两位译者在东、西方价值观影响下,不同思维模式的体现。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必须重视原作人物的身份定位,在话语翻译过程中重塑复杂多变的人物身份。《红楼梦》 刘姥姥 话语翻译 身份重塑 语料库一、引言作为

    明清小说研究 2014年4期2014-09-09

  • 《西游记》第59回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其译本以下简称“杨译”),译本二由英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比尔·詹纳尔(W.J.F Jenner)翻译(其译本以下简称“詹译”)。一、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的特征概述1.《西游记》第59回原语译本评述(1)吴承恩与《西游记》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他从小勤奋好学,饱读诗书。然而两次乡试的失利,加上父亲的去世,对他打击沉的。此后,他的生活穷困潦倒,品尝了人生酸甜苦辣,于是开始更加清醒深沉地考虑社会问题,并且用自己的诗文向不合理的社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2014-08-08

  • 杨译:以信仰的高度去敬业
    张勤 图/李显彦杨译:以信仰的高度去敬业文/张勤 图/李显彦人物简介:杨译,土家族,1971年6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全国检察机关第八次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个人一等功”获得者。这是关于一个工作狂的故事。故事里面,有着当好官带好队伍的责任。故事里面,有着对检察事业的思考与讨论。故事里面,有着不断精进追求信仰的励志分享。马上,跟随我们,走近主角——杨译。跨专业,仍然做到最好一个优秀的公诉人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4年4期2014-05-25

  • 杨译和霍译《红楼梦》回目翻译差异探析
    210023)杨译和霍译《红楼梦》回目翻译差异探析张梅(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大学英语教研室,江苏 南京 210023)《红楼梦》的杨译本和霍译本是目前最完整、最具权威性的英译本。通过对两个版本回目翻译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个版本各具特色和侧重点。杨译本重视中文的意义传递,霍译本注视英文读者的接受性。两个译本都兼顾了原文文风与美感和不同文化的思维差异,表现出对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娴熟的驾驭能力。《红楼梦》;回目翻译;杨宪益;霍克斯;差异四大古典名著之首的《红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6期2014-04-11

  • 杨宪益英译鲁迅作品的翻译策略及其域外传播
    介接受三个方面对杨译鲁迅作品进行分析。杨宪益的译作对于鲁迅作品的推介作用毋庸置疑,让西方读者了解到鲁迅其人其作,William A Lyell作为另一位鲁迅作品的译者,将杨宪益及其夫人翻译的《Selected Works of Lu Hsun》称之为“用英语系统介绍鲁迅的首次尝试”(the first attempt at a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toLuXunin English)[2]。1 杨译鲁迅作品国内及英美出版就鲁迅作

    宿州学院学报 2013年7期2013-12-19

  • 《红楼梦》三个全译本回目翻译对比
    ,发现霍译灵活,杨译严谨,邦译刻板,相互衬托出各自的特点与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前人对三个译本的偏颇见解。红楼梦;回目;翻译;对比;邦索尔二 《红楼梦》三个译本回目风格宏观对比关于《红楼梦》全译本的总体风格特点,目前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 (以下简称杨译)偏异化,霍克斯、闵福德译本 (以下简称霍译)偏归化[6]10,而邦索尔译本(以下简称邦译)“体例完整,规模浩大,文字严谨,紧扣原文”[12]206,也偏于异化。单就回目而言,有学者认为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2期2013-09-11

  • 文字、文学、文化:《桃花源记》六个英译本比较
    ,如Giles、杨译以及黄译。Giles的翻译目的在于向外国读者介绍中国历朝历代的经典文学作品。他在其前言中指出,翻译过程中坚持文字上的准确性,以方便学中文的学生。但在不影响主要思想的前提下,删除一些大众读者不易拼读的名字和典故。(Giles,1923:i-ii)杨译编者的目标读者是中国读者。编者指出,目的在于让读者在学习他国文字的同时也学习本国文学,“以学习外国语言为直接目的,而以学习有关中国文化的外语表达为顺带的收获”,并提醒读者大可不必怀疑英文是否地

    名作欣赏 2013年24期2013-08-15

  • 论典籍英译中文化因素的显化与隐化——以《聊斋志异》英译为例
    81 译本,简称杨译;翟理斯翻译的1908 译本,简称翟译;还有丹尼斯(C.Denis)与维克多(Victor H.Mair)于1989 年合作翻译的译本,简称丹译。我们将从五个角度对比分析分析英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处理方式。二、《聊斋志异》文化因素的分类与英译《聊斋志异》是一部集民俗、神话、寓言、传奇等于一身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其中所涉及的文化因素多种多样。由于文言文与当代英语之间在文化内涵上的主要差异突显于标题内涵、民俗、人物背景、隐转喻与称呼语等的具体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1期2013-04-21

  • 不同的译者,不同的形象美 ——以《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文学形象再现为例
    主要人物王熙凤在杨译和霍译中所呈现出的文学形象美也是不尽相同的。文化差异;翻译;文学形象;王熙凤;《红楼梦》在文学翻译中,文学形象的再现既是对他者,即异国形象的翻译,也是一种自我翻译,即对译者本身的言说。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译者,在文学形象的再现中必然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1]110。王熙凤是名著《红楼梦》所塑造的主要女性形象之一。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是封建时代大家庭中精明强干、泼辣狠毒的主妇形象。王熙凤作为贾府的实际掌权者,在贾府居于领导者的地位,每次出场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1期2013-04-06

  • 不同的译者 不同的服饰美—以《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服饰为例
    红箭袖……[2]杨译:…His red archer’s jacket, embroidered with golden butterf l ies and fl owers…[2]霍译:…He was wearing a narrow-sleeve, fullskirted robe of dark red material with a pattern of fl owers and butterf l ies in two shades of gol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期2013-01-31

  • 不同的译者 不同的形象美 ——以《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文学形象再现为例
    翻译方法。因此,杨译和霍译所塑造出的林黛玉的文学形象美是不一样的。相比较而言,杨译中的林黛玉更符合曹雪芹所塑造的文学形象,而霍译中林黛玉的文学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异。文化差异;翻译;文学形象;林黛玉;《红楼梦》一、引言在文学翻译中,文学形象的再现既是对他者,即异国形象的翻译;也是一种自我翻译,即对译者本身的言说。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译者,在文学形象的再现中必然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1]《红楼梦》中最深入人心的女性形象当属林黛玉。曹雪芹笔下的黛玉是一位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2期2012-08-15

  • 文化因素对《红楼梦》汉英翻译的影响
    on”(下文称“杨译”)[2]。通过对两个全译本的一系列的比较来解释说明文化差异对《红楼梦》不同译本产生的影响。比较的方面主要包括饮食文化、风俗习惯、宗教礼仪等因素。(一)从饮食文化因素分析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日常使用的物品中,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在饮食文化方面所遇到的或使用的物品也各具特征。例一:“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红楼梦》第二十回)[3]杨译:“even the cleverest house wife can’t coo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2年6期2012-08-15

  • 文化因素与阻抗式翻译策略 ——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7](以下简称“杨译”)和霍克斯的译本(A Story of the Stone)[8](以下简称“霍译”),作为举例分析。需要指出,虽然本文主要探讨的属于异化翻译策略的“阻抗式翻译策略”,但是,为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各个层面的文化因素的翻译,借用归化派代表人物尤金·奈达的划分方法,把文化因素划分为五类,生态文化(Ecology)、语言文化(Linguistic culture)、宗教文化(Religious culture)、物质文化(Material Cu

    铜陵学院学报 2012年3期2012-08-15

  • 从汪榕培译《上邪》看“传神达意”的翻译标准
    昂到最后的平缓;杨译整首诗相对短小,每行只有三四个字,除了第8、9行;而Arthur Waley的译文(以下简称“韦译”)相对较长,平均每行有六七个字,也没有突出和强调关键部分。在节奏和韵律方面,虽然原诗没有明显押韵的地方,但长短不一的诗行使其依然有明显的节奏。由于英语诗歌多讲究押韵,汪榕培在翻译时力求使节奏和韵律相结合,以增强感官效果。汪译的韵律是aaa bbbbb a;韵脚是/v/和/ai/,/v/体现出动感,而/ai/给人高而洪亮的感觉,可以让人联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3期2012-03-31

  • 不同的译者,不同的服饰美——以《红楼梦》第四十九回为例
    文化背景的差异,杨译和霍译在英译人物服饰色彩、质料、款式时,采用了不同的译法,给读者展现了不一样的服饰美。服饰美;文化差异;色彩;质料;款式;英译《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四大名著之一,曾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作者曹雪芹在书中刻画了众多生动细腻的人物形象,书中的女性形象更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曹雪芹不仅详细描写了这些女性的外貌体征,还生动地再现了其服饰特点。这些女性所着服饰品种繁多、色彩丰富、款式多样,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服饰大观园”。这些服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7期2012-02-15

  • 《红楼梦》第三回两种英译本对比赏析
    化输出三个方面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的第三回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对两个译本的优劣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结合实践对一些相关翻译理论进行了阐释,以求对翻译学习者有一些启发和帮助。2.语言转化翻译的最基本意义就是两种语言间的转化,这种转化不仅是字面意义的对等,更是深层意义的呼应。汉语表达中,我们偏爱用四字结构。四字结构音美,形美,它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审美情趣。在表情达意时,我们会习惯性的,下意识地把要表达的意思浓缩在四个字中;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会觉得四字结构郎郎上口,

    剑南文学 2011年9期2011-08-15

  • 鲁迅短篇小说《社戏》两个英文译本比较
    妇的英译本(简称杨译)以及朱莉娅·罗威尔的英译本(简称蓝译)中选取了十个典型译例,对比分析杨译和蓝译两个文本,探讨了各自的得失优劣。《社戏》;杨译;蓝译;得失优劣一、引言在鲁迅作品的英译本中,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的译本(简称杨译)已经“成为鲁迅小说英译的权威版本,在国内外流传广泛,为鲁迅小说在世界的传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英国学者朱莉娅·罗威尔(Julia Lovell)(中文名:蓝诗玲)以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为底本,完成了《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1期2011-04-12

  • 《红楼梦》戏拟互文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思想和翻译策略。杨译以原语文化为导向,表现出强烈的异化倾向;霍译则以译语文化为导向,归化与异化倾向兼而有之。洪涛(2004)在其专著《〈红楼梦〉中的双关语及其翻译问题》中对双关语的翻译进行了专项研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以上文章和著作虽然没有提到戏拟这一互文现象,但实际上“飞白”和“双关”就是互文性理论中的戏拟。以上几位作者总结了这两种戏拟形式的翻译策略以及文化动因,但没有强调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本文试图以《红楼梦》最被认可的两个译本(英国汉学家霍

    当代外语研究 2011年11期2011-04-03

  • 美学视角下《红楼梦》第三回两个译本比较
    于译者原则不同,杨译忠实于原文,有利于爱好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语学者研究;霍译则更加顺畅,容易为普通读者接受。美学视角;人物形象美;叙述美;语言美1 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其作品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生动,善于刻画人物,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随着东西文化的交流,许多有志之士试图把这朵文学奇葩译成外文。目前《红楼梦》的全译本和节译本共有十多种,影响最大的当属杨宪益,戴乃迭 (Gladys Yang)夫妇的

    池州学院学报 2011年2期2011-04-01

  • 《红楼梦》第三回中主要人名的英译比较研究
    红楼梦》第三回中杨译与霍译主要人名的翻译比较对于《红楼梦》第三回中众多的人名,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杨对真人姓名采用音译,无论主子还是仆人。这样做虽然合乎常规,但却无法体现出人名中蕴涵的意义。霍克斯则考虑了这一点,他采取的是主要人物音译,次要人物意译。因为意译可以激起英语读者丰富的联想,从而更好地领会人物的内涵意义。下面我们从主要人物人名的翻译进行对比、讨论。1.贾母杨译:The Lady Dowager霍译:an old lady Ji

    文教资料 2011年6期2011-03-20

  • 从《红楼梦》英译本看文化的对比翻译
    )。故此,笔者将杨译、霍译中的部分译例加以对比,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翻译目的及文化取向作探讨分析。一、物质文化(1)贾芸对卜世仁说:“即使是巧媳妇也做不出没米的粥来。”(第24回)杨译: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霍译: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粥作为我国居家饮食习俗的一部分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1期2010-08-15

  • 《红楼梦》死亡委婉语及其英译
    戴乃迭(以下简称杨译)两个英译版本进行对照分析,探究其英译问题。一 《红楼梦》中死亡委婉语概述《红楼梦》描述了封建大家族贾家宁、荣两府由兴盛到衰败的整个过程,书中众多人物经历了悲欢离合、生死离别的场景,因而出现了大量的委婉语。曹雪芹独具妙笔,其委婉语的运用,不但曲达思想,亦吻合各种不同的语境、场合、感情色彩和人物身份。纵观全书,其数目之众多,仿佛翻阅一部语言字典;表达之多样,令人叹为观止。据笔者粗略统计,《红楼梦》中出现的死亡委婉语有上百次之多(包括重复用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4期2010-08-15

  •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红楼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ons(以下统称杨译)。作为中西方不同文化下的译者,霍和杨是征服者 (conqueror)也是权力的运作者(power manipulator)[4](P60),在他们的主体性作用下的翻译也折射出了后殖民的色彩。本文拟从文化词汇中习语典故、象征词“红”和宗教词汇两个译本的翻译来进行分析。一、习语典故1.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第十一回)霍译:The weather and human life are both unpredictable.杨译:St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3期2010-08-15

  • 《红楼梦》中自由直接引语英译浅析
    迭合译本(简称“杨译”)。同样的人物话语,由于采用不同的引语表达方式,会产生大相径庭的文体效果。在各种引语中,自由直接引语是使叙述者控制最小化的一种,能够使作者“自由地表现人物话语的内涵、风格和语气”。例(1)黛玉亦常听见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霍译:Dai-yu had long agobeen told by her mother thatshe hadaboycousinwhowa

    文学教育 2009年10期200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