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肿大

  • 可自愈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等。一般症状:患儿会出现发热和身体乏力、肌痛等非典型症状,体温多为中高热,通常会持续7~14天,少数患儿持续低热时间可达一个月之久。鼻咽部症状:多数患儿会出现咽颊部腭垂充血、扁桃体肿大等,有些患儿扁桃体表面有白色渗出物附着;咽部肿胀严重的患儿还会伴有吞咽困难。淋巴结肿大:是该病多见的表现,多数在发热后数天到1周出现,任何淋巴结均可受累,以颈淋巴结肿大最常见;肿大的淋巴结质软,没有明显压痛感,也无粘连。若肠系膜淋巴结出现肿大,患儿会出现腹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3年1期2023-05-30

  • 94例新生儿肝脏酶学异常患者临床表现及病因分析
    呕吐、黄疸、肝脾肿大等,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少数病例可进展至终末期肝病,预后不佳[1-4]。血清肝脏酶学指标检测是评价肝脏功能的有效方式,能够反映肝脏受损情况。近年来随着医学诊疗技术演进,关于肝脏酶学异常病因的诊治水平取得长足进步。不过新生儿阶段病情变化急骤,病因构成尚未可知,需要进一步明确,如若不及时诊断,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可能会延宕最佳治疗时机,使病情继续发展,甚或危及生命[5-6]。本研究回顾性分析94例新生儿肝脏酶学异常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肝脏酶学

    肝脏 2022年11期2022-12-08

  • 能谱CT在腹部实质脏器恶性肿瘤的应用进展
    脉高压后导致的脾肿大﹑其余血液系统性疾病导致的脾肿大相混淆,常规螺旋CT和MRI对明确淋巴瘤脾脏浸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8],临床主要以脾脏穿刺活检作为金标准,但是其为有创检查且风险较高。淋巴瘤脾脏浸润导致的脾肿大,主要是因为脾脏被肿瘤细胞浸润所致,脾脏正常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被肿瘤细胞所取代,细胞结构发生异型性改变。因而与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脾肿大存在明显的组织学差异。利用能谱CT多参数成像,通过获得碘基﹑水基﹑钙基等物质分离图像,以及物质的能谱曲线,可获

    今日健康 2022年5期2022-11-21

  • 基于Logistic回归构建急性白血病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不良的风险预测模型
    合并恶性肿瘤和脾肿大有关(P0.05),见表2。表2 良好组与不良组病史特征比较(例,%)2.3 影响急性白血病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不良Logistic回归风险预测模型对影响急性白血病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不良的差异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效果不良组=1,效果良好组=0;输血史表3 影响急性白血病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不良Logistic回归风险预测模型2.4 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效能ROC分析显示,Logistic回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8期2022-08-15

  • 2016—2020年安徽省南陵县新发晚期血吸虫病病例调查分析
    新发晚血患者中脾肿大31 例,脾切除14 例,脾正常4 例。不同程度腹水或积液17例,其中脾肿大伴腹水12例,脾切除伴腹水或积液4 例,脾正常伴腹水1 例。42例病例行门静脉主干内径测量,门脉压增高14例。2.4 实验室检查情况2.4.1 血常规及肝功能检查 49例患者中,血小板计数减少36例,红细胞计数减少30例,白细胞计数减少25 例;总蛋白减少19 例,白蛋白减少27 例,总蛋白、白蛋白均减少17 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14 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2年1期2022-03-16

  • 长期接受伊米苷酶治疗Ⅰ型戈谢病患儿2例随访观察
    腹部B超提示肝脾肿大。拟诊“肝脾肿大原因待查”收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查体无异常,腹部膨隆,肝脏肋下4 cm,剑突下5 cm,质地硬,脾脏肋下9 cm,质地硬。四肢及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骨髓涂片及活检见可疑戈谢细胞。1个月后于北京协和医院行葡萄糖脑苷脂酶活性检测确诊为戈谢病。经过2年11个月的酶替代治疗,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恢复正常,肝脾明显缩小,生活质量改善。病例2:男性,发病年龄5岁11个月,主因“下肢疼痛2个月,发热1周”就诊。血常规显示血红蛋

    宁夏医学杂志 2021年4期2021-12-02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治疗短期预后及影响因素
    查确诊;⑨有无脾肿大:仰卧位或侧卧位能摸到脾边缘即视为脾大;⑩有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经实验室检查确诊。1.3.4实验室指标检测方法 血小板抗体:采集患者入院当天的空腹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的离心速度离心5~10 min,制备成血小板混悬液。分别向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和样本孔内加入50 μl血小板混悬液,再次以3 000 r/min的离心速度离心10 min进行离心处理,并洗涤3遍。分别加入低离子溶液。孵育30 min,洗涤5遍,分别向各孔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21期2021-11-16

  • 全脏器反位腹腔镜脾切除术1例报告南昌大学附属新余医院肝胆外科
    反位、肝硬化、脾肿大、多囊肝、多囊肾(图1);胃镜:慢性胃炎伴胃窦糜烂,食管胃底静脉轻度曲张。入院诊断:脾功能亢进、脾肿大、乙肝肝硬化、全脏器反位。完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于2020年4月9号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术中见腹腔脏器完全反位,腹腔无腹水,肝实质呈中度结节性肝硬化,脾肿大,脾门血管迂曲扩张(图2、图3)。手术顺利,术中失血约100 mL,手术时间110 min。术后病理:慢性淤血性脾肿大。术后复查血常规示:WBC 5.26×109/L、PLT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1年10期2021-11-11

  • 血小板输注无效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皮肤黏膜出血、脾肿大、发热、ABO血型、输注血小板次数、血小板抗体和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增高指数[5]=(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计数)×体表面积/输注血小板总数。PTR评价标准:连续2次足量输注血小板,输注24 h后血小板增高指数低于4.5×109/L,为血小板输注无效组[6],血小板增高指数高于4.5×109/L为血小板输注有效组。选择单因素分析中P<0.05 的变量,并采用向后逐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独立危险因素纳入列线图预后模型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9期2021-10-16

  • 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肝脾体积变化的临床价值探讨
    期及肝纤维化伴脾肿大的患者进行探讨分析,随机分组,观察组年龄在25~50岁,男性13例,女性12例,对照组年龄在24~50岁,男性12例,女性13例,通过对比所有患者的常规信息,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临床对比价值。1.2 治疗方法针对对照组患者慢性乙型肝炎伴脾肿大患者使用恩替卡韦口服进行常规治疗,每天1次,用量每次0.5 mg[4]。针对观察组使用复方鳖甲软肝片以及恩替卡韦进行联合治疗。恩替卡韦分散片,每天1次,用量每次0.5mg,与对照组患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6期2021-07-06

  • 血小板输注治疗血液病患者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是否感染、是否脾肿大、是否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对比观察输注情况。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例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示方式为(±s),以t进行检验。P>0.05代表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2 结果输注后观察对象的血小板回收率、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均比输注前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输注失败占比比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高,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数据对比详见表2。输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7期2021-07-06

  • 高雪氏病超声表现1例
    54岁,因发现脾肿大2个月余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症状,伴有腰背部疼痛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辅助检查提示:脾大、脾占位、脾功能亢进,给予输血、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现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体格检查:皮肤及巩膜稍苍白。腹部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可触及,下缘超过脐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76×109/L,红细胞计数2.23×1012/L,中性粒细胞计数1.17×109/L,血红蛋白69 g/L,血小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1年2期2021-03-02

  • 不明原因长期脾肿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例报道
    出血入院的长期脾肿大患者,经过仔细寻找,发现其病因较为少见,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病例患者,女,65岁,已婚。患者既往有“脾肿大”病史17年,先后就诊于北京数家知名医院,未能明确病因。此次主因“呕血、便血1 d”入院(2019-4-2)。呕吐物为暗红色血块和鲜血,量约200 ml,间断便血4次,为暗红色血便,总量约2 000 ml,急诊来我院,腹部CT平扫报告:门静脉高压,胃周静脉曲张,脾肿大等(见图1),查血常规:白细胞11.17×109L-1,红细胞3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0年12期2021-01-15

  • 32 例EB 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混合感染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
    肿大22 例、脾肿大21 例、皮疹6 例、眼睑水肿8例。对照组发热持续时间(8.1±1.74)d、住院时间d,临床症状咽痛39 例、咽峡炎44 例、淋巴结肿大52例、肝肿大25 例、脾肿大24 例、皮疹8 例、眼睑水肿10 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热时间长,肝脾肿大发生率较高(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为并发血小板减少症3例、肺炎12 例、粒细胞减少17 例。对照组并发血小板减少症1例、肺炎9例、粒细胞减少16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肺炎发生

    山东医药 2021年30期2021-01-10

  • 脾为什么会变大
    疫作用。所以,脾肿大可引起脾功能亢进,使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脾脏肿大分4级正常成人的脾脏大小为10~12cm×6~7cm×3~4cm,重约100~250g,变动范围比较大。在正常情况下,触诊腹部时一般摸不到脾脏,如仰卧位或侧卧位能摸到脾脏边缘应认为脾脏肿大。B超检查时,则将脾脏肿大分为4级:轻度肿大,脾形态饱满,长径>12.0cm,厚度>4.0cm,脾门静脉内径>0.8cm,右侧卧位左肋缘下长;中度肿大,脾形态饱满且边界不规则,脾门切迹变浅

    家庭医药 2020年18期2020-12-11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注疗效与感染、脾肿大有关(P0.05),详见表2。表2 影响HSCT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单因素分析2.3 影响HSCT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按照自变量的选择和剔除,设定α入选=0.05,β剔除=0.10共有感染、脾肿大2个因素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感染(OR=1.130)、脾肿大(OR=1.112)是影响HSCT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表3 影响HSCT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5期2020-11-04

  • 脾为什么会变大
    疫作用。所以,脾肿大可引起脾功能亢进,使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脾脏肿大分4级正常成人的脾脏大小为10~12cm×6~7cm×3~4cm,重约100~250g,变动范围比较大。在正常情况下,触诊腹部时一般摸不到脾脏,如仰卧位或侧卧位能摸到脾脏边缘应认为脾脏肿大。B超检查时,则将脾脏肿大分为4级:轻度肿大,脾形态饱满,长径>12.0cm,厚度>4.0cm,脾门静脉内径>0.8cm,右侧卧位左肋缘下长;中度肿大,脾形态饱满且边界不规则,脾门切迹变浅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0年9期2020-09-27

  • 以发热、黄疸为主要表现的脾淋巴瘤1例
    3.慢性肝病,脾肿大,门脉高压伴少许侧枝循环建立;4.脂肪肝;5.盆腔少量积液。入院后予护肝降酶、抑酸护胃、退黄、抗感染等治疗。2月18日复查肝功能黄疸有所下降,曾先后调整抗生素,仍每天下午低热,自行消退,晨体温维持在37~37.5℃,排查多项检查均阴性。2月23日复查CRP 23.00 mg/L,PCT 0.070;肝功能:ALT 26 U/L,AST 65 U/L,Alb 27.4 g/L,TBil 177.4 μmol/L,DBil 115.6 μm

    肝脏 2020年2期2020-03-04

  • 肝切除联合脾脏微波消融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34例回顾性分析
    性脾功能亢进、脾肿大,目前通过微波消融治疗不可切除性或肝内多发病灶的HCC[3],而脾肿大主要通过经导管动脉部分脾脏栓塞治疗[4]。但由于脾破裂、门静脉栓塞等并发症而限制了脾脏栓塞治疗的应用范围[5]。利用微波消融用于治疗脾肿大、脾破裂等在临床上安全有效[6],对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7]。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4例因HCC合并脾肿大接受肝部分切除联合脾脏微波消融治疗患者的资料,探讨其安全性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9年6期2019-12-18

  •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临床观察
    间以及淋巴结肝脾肿大消退时间;EB病毒脱氧核糖核酸(EBV-DNA)、EB病毒衣壳抗原IgM抗体(EBV-CA-IgM)及EB病毒壳抗原IgG抗体(EBV-NA-IgG)转阴率;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为(3.04±0.91)d, 咽喉和扁桃体肿痛消退时间为(4.16±1.27)d, 淋巴结肝脾肿大消退时间为(4.27±1.29)d;参照组患儿退热时间为(4.49±1.03)d, 咽喉和扁桃体肿痛消退时间为(6.32±1.37)d, 淋巴结肝脾肿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5期2019-09-28

  • 艾滋病腹部超声声像分析
    生率为58%;脾肿大及其他异常57例,总发生率68%;胆道系统改变26例,总发生率为31%;胰腺改变9例,总发生率为11%;腹腔淋巴结肿大30例,总发生率为36%。结论:AIDS患者肝、胆道系统、胰、脾及腹腔淋巴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其中以肝脾的改变较为显著.超声影像技术已成为临床艾滋病诊疗的重要手段。[关键词]艾滋病;腹部超声[中图分类号]R445.P[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9-0191-02艾滋病(Acquire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3期2019-09-10

  • 脾脏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二例
    /L。CT诊断脾肿大伴脾破裂(图1)。术中探查:脾脏明显增大,约25 cm×15 cm,脾脏有多个2 cm左右裂口,肝脏质地可。病理:弥漫性单形性小圆细胞浸润伴广泛坏死,诊断为脾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免疫组化:BcL-2(+),CD3(+),CD5(+),CD79a(+),CD43(+),Ki-67(+95%)。患者2,男,18岁,因反复发热伴双下肢红肿疼痛30余d,腹痛1d入院。查体:上腹部轻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全身浅表多发淋巴结肿大。血常规示:WBC

    放射学实践 2019年6期2019-06-19

  • 蛋鸡大肝大脾病的诊治
    表面凹凸不平;脾肿大,为正常的3~4倍,暗红色,表面有大小不均的灰白色斑点;腺胃乳头水肿;肾肿胀;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卵巢萎缩;肠道弥漫性出血;气管环状出血。详见图1-图7。四、诊断根据发病季节、发病鸡群年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后用病鸡肝脏研磨后作为模板,利用RT-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扩增出375 bp的阳性片段,为BLSV阳性,遂确诊为本病。五、防治治疗:本病单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可大群干扰素饮水,全群黄芪多糖+多西环素拌料,具有干扰病

    兽医导刊 2019年7期2019-04-22

  • α-干扰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效果
    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以及咽峡炎和不规则发热,早期诊断较为困难,病程较长。临床上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一般抗病毒药物以及抗生素无效[1-4]。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对更昔洛韦与α-干扰素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并确诊的6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6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7期2018-09-22

  • 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脾脏大小与脾功能亢进关系的初步研究
    221002)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常见临床特点,表现为一系或多系外周血细胞减少,以血小板减少为主并较早出现。脾切除可使大部分患者血细胞成分正常或接近正常,症状缓解。然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时脾功能亢进的原因,尤其是脾脏大小、门静脉压力与外周血细胞改变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明确脾功能亢进的发病机制是进行有效治疗的关键。本实验将对门静脉高压症大鼠门静脉压力、脾脏大小、肝功能与外周血细胞减少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动物分组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年17期2018-09-13

  • 更昔洛韦和干扰素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作用
    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血液中出现异常淋巴细胞,血清中可检测到EB病毒抗体。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临床有较高的发生率,以多脏器损害为特点,危害性大,需及时治疗[1-2]。本研究分析了应用更昔洛韦和α-2b干扰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9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2个月~11岁,平均(2.91±0.52)岁。发热40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3期2018-08-15

  • NPC1基因突变致小婴儿尼曼-匹克病1例
    临床特征包括肝脾肿大、肺功能不全和(或)中枢神经系统受损[1]。2.2 临床表现尼曼-匹克病临床表现多样,可分为5型(A~E型):A型(急性神经性),起病多在生后3~6个月,常表现为厌食呕吐、肝脾肿大、肌张力低及智力运动进行性减退等,严重可引起失聪、失明,或伴有贫血、恶病质,多因继发感染于学龄期前死亡。B型(慢性非神经型),多于婴幼儿或儿童期起病,病程进展相对缓慢,临床主要表现为肝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及肝功能和血脂异常等,无神经系统受损表现,智力运动发育正常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年12期2018-04-28

  • 禽沙门氏菌病的治疗
    鸡逐渐消瘦。肝脾肿大2~4倍,肝表面呈现黄色或古铜色,肝脏和心肌上有白色的或黄色的坏死点,胆囊肿大。3 禽副伤寒主要发生于雏鸡,主要发生于温度变化和禽舍温差大时发生。雏鸡表现为腹泻,消瘦,解剖可见心包炎,肝脾肿大,有出血点和坏死点,十二指肠炎。成年鸡表现为肠炎,卵巢炎,输卵管炎,肝脏肿大,心脏有坏死点。4 治疗方法4.1 电解饮水,连用5~7d;杆菌速治饮水,连用3~5d。4.2 快力补饮水,连用5~7d;菌炎消饮水,连用3~5d。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9期2018-02-13

  • 尼曼-皮克病1例并文献复习
    样,以进行性肝脾肿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多见。NPD由Niemann于1914年报道,1922年Pick详细描述了其组织病理形态。1958年,Croker根据发病年龄及组织器官中鞘磷脂的贮积水平,将NPD分为四型,发病率为(0.5 ~ 1.0)/10万,多见于中东、西欧、北美等地区。亚洲人发病率低,近些年随着基因诊断技术的广泛开展,报道病例逐渐增多[2]。既往将该病分为五型,即A、B、C、D、E型。A型又称婴儿型,最常见,该型发病早,起病急,患儿多于婴幼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8年6期2018-01-31

  • 这些症状提醒你患有酒精肝
    厌食、黄疸、肝脾肿大和压痛。患者面色灰暗,严重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浮肿、腹水、蜘蛛痣、发热、白细胞增多,这些都是属于常见的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大多数患者还会出现四肢麻木、性功能减退等症状。酒精肝如果持续发展,还有可能会出现消化道方面的一些症状,有很多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消瘦等。这些症状特别容易跟消化疾病混淆,所以应该选择性地到医院去做一次肝功能的检测,通常都是通过这些临床症状和检查方式综合性判断的。酒精肝到了后期可能会形成肝硬化,所以

    人人健康 2018年19期2018-01-26

  •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46例临床分析
    双眼睑水肿和肝脾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可能会并发肺炎、肝功能异常、导致患儿的心肌受到损害。经过更昔洛韦等药物的有效治疗后,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65%。结论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以发热、咳嗽。皮疹、淋巴和肝脾肿大、咽峡炎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并发症主要有肺炎、肝功能异常、心肌受损等,给予相应的有效药物治疗后,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表现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4月~2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3期2017-12-18

  • 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与其他巨脾患者骨髓细胞比较分析
    种患者均表现为脾肿大、外周血细胞减少,但血细胞减少是否都是由脾功能亢进导致,不易分辨。血细胞减少原因不同,对患者治疗策略有所区别。作者就本院1995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晚血巨脾患者骨髓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院收治晚血巨脾患者组共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67岁。其他因素引起巨脾型脾功能亢进患者(其他巨脾脾亢组)4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0~70岁,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6期2017-07-31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肝损害患者临床和免疫特点
    肿大,可合并肝脾肿大,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增高[1]。IM常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其中肝损害发生较多,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严重者可导致肝功能衰竭或进展为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2],长期慢性的EB病毒感染可导致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或淋巴瘤[3-4]。现对2013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治疗的68例急性感染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肝损害的临床表现、免疫功能进行分析,报道如下。表1 两组患儿主要临床表现比较[例(%)]表2 两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2期2017-06-07

  •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进展典型CT表现1例
    假性囊肿形成;脾肿大。考虑患者存在门静脉高压症表现,拟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追问病史,患者2年前有急性胰腺炎病史,曾有1次黑便,经保守治疗后好转。近两年来多次因腹痛住院治疗。回顾患者本院2014年7月CT(图1A):胰腺体积明显增粗、增大,胰周间隙可见大量积液影,呈急性胰腺炎表现,肝脏、脾脏未见明显异常,脾静脉形态正常;2014年12月CT(图1B):胰腺头部、尾部肿大,边缘模糊,周围见囊状、片状积液围绕,脾稍大,脾静脉近脾端被胰尾部部分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7年5期2017-06-01

  • 儿童肝脾肿大原因分析
    杨同伟儿童肝脾肿大原因分析吕立辉 杨同伟肝脏和脾脏是控制人体消化系统和血液、淋巴系统的两大重要器官,虽然这两个器官掌控的生理功能不同,但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肝脾肿大确实在临床医学上不少见的现象。肝脾肿大是儿童在生长期常见的异常体征,因其病理变化多样,故病因也复杂,难以找到其根源,伴随着孩子的生长,肝脾也在不断地呈增长趋势,或着肝脾某一脏器增大为主。一旦儿童被确诊为肝脾肿大,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如可造成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甚至有的可导致

    保健文汇 2016年5期2016-03-27

  • TAFRO综合征一例报告
    tion)、肝脾肿大(organomegaly)的MCD患者归入一种新的临床综合征(TAFRO)。2012年,福岛和名古屋会议上为本病制定了诊断标准[5]。截至2015年底,通过Pubmed/Medline数据库检索已发现12例不同人种的患者[4,6- 13],且已有病例在Blood杂志上发表[13]。但中国尚无TAFRO综合征报道。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近20年的MCD患者,根据福岛/名古屋会议标准[5],筛选出1例TAFRO综合征患者(同期确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6-01-31

  • 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确诊内脏利什曼病一例
    规则发热、肝与脾肿大及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内脏利什曼病患儿,于其骨髓涂片中发现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遂确诊,给予葡萄糖酸锑钠治疗后,患儿病情好转,肝、脾明显缩小,血常规及骨髓象恢复正常。因此,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于诊断内脏利什曼病极为重要。【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脾肿大;骨髓;利什曼原虫收稿日期:(2015-05-14)DOI:10.3969/g.issn.0253-9802.2015.10.016One case of visceral leishm

    新医学 2015年10期2016-01-18

  • 这些老人病可能是血液问题
    了B超,发现肝脾肿大。但查来查去,肝脾本身没什么问题,最后终于怀疑到血液系统,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确诊为白血病。肝脾肿大是血液病常见表现,这样的患者必须对血液病加以排查。原发性血小板异常增多症多见于老年人,本身是个良性疾病,但是异常增多的血小板会导致血液黏稠,形成血栓,继而引发各种血栓性疾病,如心梗、脑梗等。所以,老年人发生血栓不能光考虑血管的问题,一定要关注血细胞数量,排除血液系统疾病。除此以外,老年人如果常出现牙龈出血、流鼻血、皮下瘀点瘀斑等出

    恋爱婚姻家庭 2015年30期2015-07-23

  • 这些老人病可能是血液问题
    了B超,发现肝脾肿大。但查来查去,肝脾本身没什么问题,最后终于怀疑到血液系统,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确诊为白血病。肝脾肿大是血液病常见表现,这样的患者必须对血液病加以排查。原发性血小板异常增多症多见于老年人,本身是个良性疾病,但是异常增多的血小板会导致血液黏稠,形成血栓,继而引发各种血栓性疾病,如心梗、脑梗等。所以,老年人发生血栓不能光考虑血管的问题,一定要关注血细胞数量,排除血液系统疾病。除此以外,老年人如果常出现牙龈出血、流鼻血、皮下瘀点瘀斑等出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5年10期2015-05-14

  • 戈谢病2 例
    血细胞减少、肝脾肿大[2]以及骨质损害、神经系统异常。此病可发生于从幼儿到老年的任何年龄,症状从轻度血小板减少症到脾大或缺血性坏死[3]。最常见的表现是症状性脾肿大或血小板减少症,因此患者常以血液系统疾病就诊。本文介绍两例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由于出现不同感染去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和脾肿大,进一步骨穿发现戈谢细胞而确诊为GD。因此加强GD细胞形态学认识对防止GD 漏诊和误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病例资料例1,女,27 岁,因腰痛、尿频就诊于当地医

    河北医药 2015年12期2015-04-28

  • 腹腔镜脾切除与开腹脾切除的疗效对比
    之间因非外伤性脾肿大在我院进行脾切除的患者80 例,探讨LS 在治疗非外伤性脾肿大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手术效果。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 年1 月- - -2014 年1 月之间因非外伤性脾肿大在我院进行脾切除的患者80 例,其中腹腔镜脾切除(LS)组40 例,开腹脾切除(OS)组40 例,LS 组患者男32 例,女8 例,平均年龄为47.5 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20 例,酒精性肝硬化1 例,地中海贫血2 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 例,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0期2015-03-30

  • 两种腹腔镜手术治疗巨脾的疗效研究
    cm 为重度脾肿大(30 例),≤20 cm 为中度脾肿大(20 例)。根据患者意愿分成完全腹腔镜组(n =20)与手助腹腔镜组(n=30)。两组患者的选择标准完全一致,术前患者必须经过内科治疗血小板达到80 ×109/L 方可施术;对于内科治疗无效者,应输血或输血小板,在血小板上升至60 ×109/L后方可施术。肝功能必须达到Child-Pugh B 级。两组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肝功能分级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5年8期2015-03-27

  • 脾功能亢进
    是各种疾病引起脾肿大和血细胞减少的一种并发症,分为原发性脾功能亢进和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原发性脾功能亢进系指原因不明的脾功能亢进,继发性脾功能亢进指在原发病基础上并发脾功能亢进。临床上以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居多。常见病因包括感染、充血性脾大、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脾脏疾病等。1 诊断要点①以脾大、血细胞减少和骨髓增生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a.原发疾病的表现;b.脾功能亢进本身的表现,脾肿大,可达盆腔并越过中线。可产生左上腹沉重感,并压迫胃肠道出现症状;血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5年24期2015-01-24

  • 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代偿机制探讨
    义。二、充血性脾肿大门静脉由脾静脉和肠系膜静脉汇合而成,无瓣膜是其解剖特征,脾脏是唯一汇入门静脉系统的实质器官。门静脉高压时,门静脉血液反流,脾脏作为一个辅助容量器官,以缓冲门静脉的高压血流状态,因此脾肿大则成为PHT的症候群之一[19]。传统的观念认为,PHT脾肿大是一种被动充血性脾肿大,淤血继发充血是其病理特征。现代的观念认为,脾肿大除脾充血肿大外,还伴随脾红髓充血、血管增生与纤维化、淋巴组织增生与活跃。实验研究表明,脾肿大白髓组织增生,血管内皮生长因

    腹部外科 2014年6期2014-04-18

  • 黑热病对儿童造血系统的影响
    症状以高热、肝脾肿大及血细胞减少等为主,以儿童较为常见,该病广泛分布于我国甘肃、新疆、四川及内蒙古等省,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巨大影响[1]。选择2010年2月~2013年3月34例黑热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此期间进行健康体验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通过对两组血常规及生化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探讨黑热病对儿童造血系统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34例黑热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此期间在我院进

    吉林医学 2014年29期2014-04-02

  • 别甲煎丸化简方结合西药治疗血吸虫性脾肿大50例
    药治疗血吸虫性脾肿大50例彭永平江西省余干县血防站 江西余干 335100近8年,我站对100例血吸虫性脾肿大患者,分别采取鳖甲煎丸化简方结合西药治疗,和鳖甲煎丸经典方结合西药对照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按就诊顺序,交替分组,一组一个。夹杂有乙肝、酒精肝、脂肪肝、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除外。治疗组50例,男性39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82岁,平均67岁。对照组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81岁,平均66岁。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9期2014-03-24

  • 肝硬化合并不同病变对门静脉成像延迟时间的影响
    栓形成者。同时脾肿大、腹水、静脉曲张患者符合以下入选条件:CT平扫横轴面图像显示脾脏肿大的患者脾脏大小超过6个肋单元,包含6个肋单元;横轴面图像显示上腹部有腹水的患者;横轴面图像显示静脉曲张的患者(包含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食道静脉、胃周静脉曲张)。2.检查方法CT扫描采用64排LightSpeed VCT,嘱患者检查前30min饮清水800~1000ml,检查前再饮水400ml左右,以充盈胃肠道。扫描时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对比剂

    放射学实践 2013年1期2013-09-27

  •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报告
    肝功能受损、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严重者病程进展迅速,可累及多个脏器,因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偶可发生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约15%患者死于肝硬化[3]。我科诊断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SBH患者,现报告如下: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49岁,农民。主因反复乏力、纳差和腹胀7年,加重2月于2012年5月3日入院。患者于2005年初感明显乏力,纳差,厌油腻,恶心,化验HBsAg阳性,肝功能及HBV DNA不详,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间断服用中草药治疗2年停药。乏力、纳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3年6期2013-09-20

  • 不同年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及误诊分析
    肝肿大61例,脾肿大47例,各组间无差异。颈淋巴结肿大81例,眼睑浮肿23例,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94例中误诊17例,0~3岁组明显。结论 儿童IM的临床特征与发病年龄有关,我们应了解IM的各种表现,尽早诊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误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大和肝脾肿大及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加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等为特征[1]。本研究分析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94例IM患儿,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7期2013-07-01

  • 介入化疗加部分脾栓塞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所致重度脾肿大的疗效观察
    白血病所致重度脾肿大的疗效观察刘建成 宫振安 姜金龙 于学寿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所致重度脾肿大的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1例接受介入化疗加部分脾栓塞术治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所致重度脾肿大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11例患者行介入化疗加部分脾栓塞,使肿大脾脏萎缩,减少了对周围脏器压迫(尤其是胃肠道),从而明显地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该方法创伤少、费用低、见效快,治疗效果明显,患者易于接受。介入化疗;部分脾栓塞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9期2013-02-01

  • 不同浓度胆红素对感染相关性婴儿肝炎综合征肝脾肿大和肝功能的影响
    其与肝功能及肝脾肿大均是临床诊断肝炎综合征的重要依据,但不同浓度胆红素与肝脾肿大和肝功能的关系目前并不明确,因此本文就此进行分析。资料和方法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76例感染相关婴儿肝炎综合征,其中男45例,女31例,年龄范围为2~12月,平均年龄为(6.7±5.2)周,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嗜肝病毒感染35例,非嗜肝病毒感染26例,细菌感染11例,弓形虫感染4例;并选择同期的76例健康体检儿作对照,其中男性4

    陕西医学杂志 2012年7期2012-01-03

  • 黑热病47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消瘦、进行性肝脾肿大和全血细胞减少等,病原学检查骨髓涂片可见利杜体。四川茂县黑热病流行区类型属犬源型或称山丘型,主要传染源为病犬,传播媒介为近野栖的中华白蛉,是严重危害茂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1]。近几年来,由于流行区养犬数量增多,人口流动频繁,不断有新感染病例发生,黑热病发病回升趋势较为明显[2]。为了提高对黑热病病例的临床诊断率,减少漏诊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47例黑热病例流行病学与临床资料整理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6期2011-09-19

  • 18例伤寒患者的诊断治疗
    脉、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总数≤9.0×109/L,肥达氏反应:To≥1:80为确诊标准[1]。从发病到确诊时间,≤7天者8例,>2周者10例。有饮食不洁等可疑接触史者6例,无明显接触史12例。有相对缓脉者6例,无相对缓脉者12例。本组病例均未发现玫瑰疹。触诊及B超发现肝脾肿大者2例,未发现肝脾肿大者16例。妊娠合并伤寒者4例,其中2例发生于孕8周内。18例均有发热。辅助检查:To≥1:80,TH≥1:160者10例,这10例均为发病两周以上确诊者;To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0年1期2010-08-15

  • 脾囊肿术前误诊 1例
    虫病流行地区,脾肿大病人较多,二者因轻度外伤后发生假性脾囊肿者也有报道。假性脾囊肿病人先有脾肿大,在轻度外伤后脾脏迅速增大,体检在左上腹可触及囊样肿物,柔软平滑,有波动感,多无移动性。超声检查肿物为囊性,结合病人原先已有脾肿大、外伤史以及体检所见,诊断一般无困难。该病人病前无脾肿大与腹部外伤史,可排除脾假性囊肿的可能性。该病人术前内、外科及影像学医师皆误诊为胰腺囊肿,与以下因素有关:该病罕见,接诊医师首先考虑相对常见的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假性囊肿与脾囊肿体征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1期2010-08-15

  • 577例脾肿大患者的临床分析
    宋云霓 陈 飞脾肿大是1种常见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可见于血液病、肝硬化、肿瘤及感染性疾病等,由于脾肿大是许多疾病的共同表现,对于脾肿大相关疾病的发病特征的分析将有助于临床医生的分析和诊断。国外的研究发现,血液疾病是导致脾肿大的最常见病因[1],国内有学者对儿童脾肿大患者的病因做了临床分析,显示遗传代谢疾病所占比例最大[2,3]。以上数据表明国内和国外,以及成人与儿童中导致脾肿大的疾病分布可能是有差异的。目前,国内尚未见脾肿大患者临床分析的大样本报告,我们对本

    实用癌症杂志 2010年6期2010-05-03

  • 先天梅毒18例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
    脱皮18例,肝脾肿大7例,腋胀、腹泻2例,肺炎2例,贫血10例,黄疸5例。实验室检查:18例先天梅毒患儿贫血10例,血小板减少8例,血尿6例,蛋白尿7例,ALT异常7例,脑脊液TPPA阳性1例。全部患儿母亲快速血浆反应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均阳性。先天梅毒诊断依据为患儿及其母亲梅毒血清学检查均为阳性,且患儿具有2个以上提示先天梅毒的临床特征及表现[1]。这些特征依次为肢端掌趾脱皮,斑疹,斑丘疹,肝脾肿大,低体重,肺炎,腹胀,腹泻,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5期201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