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囊肿术前误诊 1例

2010-08-15 00:50:15吴广利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脾肿大上腹假性

吴广利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 滨州市 256603

脾囊肿术前误诊 1例

吴广利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 滨州市 256603

脾脏皮样囊肿;胰腺假性囊肿;剖腹探查术

1 临床资料

病人,男,30岁,个体业者。因左上腹胀满 1年余就诊于消化内科。病人于 1年前自觉左上腹胀满不适,有时乏力,但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无皮肤黏膜、鼻及牙龈出血。不经常感冒。自发病以来食欲好,无明显腹痛、腹泻,体重无明显下降。既往体健,无疟疾病史,未到过血吸虫病流行区;无腹部外伤、急性胰腺炎史。查体:t 36.7℃,P 79次/分,R 19次/分,BP 126/8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瘀点、瘀斑、肝掌及蜘蛛痣。心肺无异常发现。腹软,肝未触及,左上腹饱满,可触及一婴儿头大小包块,似有囊性感,不活动,无压痛,随呼吸上下移动不明显。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无明显异常。肝功能无异常。B超显示:肝脏大小形态未见异常。脾脏受挤压移向左后方,胰尾部发现一 4 cm×12 cm×14 cm包块,提示胰腺囊肿。以胰腺假性囊肿行剖腹探查术,手术所见:胰腺受挤压,质地正常未触及包块。脾脏见一 6 cm×14 cm×15 cm包块,质软。术后病理诊断:脾脏皮样囊肿。

2 讨论

脾囊肿罕见,可分为真性囊肿与假性囊肿二种。真性囊肿又可分为表皮性(如皮样囊肿)、内皮性(如淋巴管囊肿)及寄生虫性(如包虫病)等,如本例为皮样囊肿。假性囊肿可区分为出血性、血清性或炎症性。过去我国南方各省疟疾与血吸虫病流行地区,脾肿大病人较多,二者因轻度外伤后发生假性脾囊肿者也有报道。假性脾囊肿病人先有脾肿大,在轻度外伤后脾脏迅速增大,体检在左上腹可触及囊样肿物,柔软平滑,有波动感,多无移动性。超声检查肿物为囊性,结合病人原先已有脾肿大、外伤史以及体检所见,诊断一般无困难。该病人病前无脾肿大与腹部外伤史,可排除脾假性囊肿的可能性。该病人术前内、外科及影像学医师皆误诊为胰腺囊肿,与以下因素有关:该病罕见,接诊医师首先考虑相对常见的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假性囊肿与脾囊肿体征类似,皆是位于左上腹的包块,呈球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有囊样感,压痛不明显,一般不易推动。但胰腺假性囊肿病人多有急性胰腺炎或腹部外伤史,囊肿发展迅速,数天或数周内即可触及;脾囊肿增大到一定程度挤压胰腺等器官,改变了左上腹的正常解剖结构,使得影像学医师得出错误结论。因此,临床上遇到左上腹囊性包块的病人,应对病人的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除了想到常见的胰腺假性囊肿外,应考虑脾囊肿的可能性,不应完全依赖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免误诊误治。

R657.6

B

1001-9510(2010)01-0038-01

2009-10-15)

猜你喜欢
脾肿大上腹假性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超声引导下压迫联合瘤腔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和胃化湿汤治疗胃肠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效果观察
经上腹右胸两切口施行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临床分析
右上腹瘢痕粘连下左上腹两新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改进策略
儿童肝脾肿大原因分析
保健文汇(2016年5期)2016-03-27 11:13:12
8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结果分析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7:49
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确诊内脏利什曼病一例
新医学(2015年10期)2016-01-18 01:50:43
管电流对肾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
右胸上腹两切口中段食管癌根治术60例的分析
安徽医药(2014年4期)2014-03-20 13: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