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大肝大脾病的诊治

2019-04-22 07:20:48
兽医导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脾肿大产蛋病鸡

鸡大肝大脾病是鸡的一种新的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为鸡戊型肝炎病毒。典型特征是病鸡肝脏和脾脏肿大2~4倍。1980年发现于澳大利亚,后调查发现美国、英国也有BLS的感染,国内于1996年证实有BLS阳性鸡群的存在,现在在不同地区逐渐有越来越多的BLS发生。

该病多发于夏秋季节,主要感染白色产蛋肉用种母鸡和产棕壳蛋的蛋鸡,20~58周龄的鸡易感,传播很快,病程持续数周,造成产蛋率急剧下降或达不到产蛋高峰期,死亡率约为1%~5%,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7月中旬在驻马店市上蔡县某养殖场发生了本病,确诊后,经治疗,除个别病重的鸡只外,全部痊愈,治愈率在95%以上,并恢复到原有产蛋水平。

一、基本情况

上蔡县某养殖户养殖一万多只海兰褐蛋鸡,日龄300多天,部分精神沉郁,鸡冠发白,产蛋下降,拉黄白色粪便,已死亡20多只,投喂氟苯尼考等药物不见好转。

二、临床症状

精神不振,鸡冠和肉髯苍白,不食,偶饮水,站立不稳,排黄色水样稀粪,有的病鸡突然死亡。

三、剖检变化

剖检可发现肝脏极度肿大,为正常的2~3倍,被膜上有针尖大或针头大出血点,有的呈斑驳状表面凹凸不平;脾肿大,为正常的3~4倍,暗红色,表面有大小不均的灰白色斑点;腺胃乳头水肿;肾肿胀;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卵巢萎缩;肠道弥漫性出血;气管环状出血。详见图1-图7。

四、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发病鸡群年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后用病鸡肝脏研磨后作为模板,利用RT-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扩增出375 bp的阳性片段,为BLSV阳性,遂确诊为本病。

五、防治

治疗:本病单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可大群干扰素饮水,全群黄芪多糖+多西环素拌料,具有干扰病毒复制、增强免疫功能、控制继发感染的作用。用药7后,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后适当用增蛋宝可很快恢复产蛋。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免疫预防措施,加强鸡舍环境卫生,定期消毒,是减少该病发生和传播的关键。另外新引进的鸡群要进行检疫,并定期进行检测,以防将病传入。

另外本病易与鸡白血病和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等肿瘤性疾病相混淆,在诊断时应注意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主要依靠解剖病理变化,病理组织学变化有时也难与肿瘤区别,但常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或坏死,必要时可结合血清学抗体检测或病原学检测进行确诊。

图1 肝脏肿大2-3倍,表面斑驳不平

图2 脾肿大,表面有片状坏死

图3 脾肿大2-3倍

图4 腺胃乳头水肿

图5 肾脏肿大

图6 气管环状出血

图7 肠道弥漫性出血

猜你喜欢
脾肿大产蛋病鸡
鸡维生素缺乏症的临床症状与治疗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家禽科学(2021年6期)2021-08-26 05:39:32
产蛋目标
21世纪(2019年12期)2019-12-18 07:22:30
动物产蛋王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上)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2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儿童肝脾肿大原因分析
保健文汇(2016年5期)2016-03-27 11:13:12
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确诊内脏利什曼病一例
新医学(2015年10期)2016-01-18 01:50:43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