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成 宫振安 姜金龙 于学寿
介入化疗加部分脾栓塞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所致重度脾肿大的疗效观察
刘建成 宫振安 姜金龙 于学寿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所致重度脾肿大的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1例接受介入化疗加部分脾栓塞术治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所致重度脾肿大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11例患者行介入化疗加部分脾栓塞,使肿大脾脏萎缩,减少了对周围脏器压迫(尤其是胃肠道),从而明显地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该方法创伤少、费用低、见效快,治疗效果明显,患者易于接受。
介入化疗;部分脾栓塞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重度脾肿大
1.1一般资料 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40~65岁。
1.2临床表现 患者均有明显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低热、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
1.3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嗜酸性细胞及嗜碱性细胞增多。骨髓细胞学检查: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为主,中晚幼及杆状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10%。B超:脾厚度7.6~8.5 cm,其下缘达脐下4.2~7 cm。诊断为脾重度肿大。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胃体部右移,胃体部大弯侧可见一明显的腔外受压切迹,左上腹部密实。考虑为胃受肿大脾压迫性所致。CT:脾脏重度肿大,周围脏器受压移位。体检:胸骨下部压痛,脾脐下4~7 cm,质地坚实,表面平滑。
1.4临床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血常规、骨髓细胞学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细病并重度脾肿大。
1.5治疗方法1.5.1介入化疗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的监视下,采用5F导管插管至腹腔干动脉,通过导管引入导丝,在导丝引导下插管至脾动脉内。首先注入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了解脾动脉分支及血供情况,然后将导管超选至脾门处,经造影证实后,注射恩丹西酮8 mg、地塞米松10 mg、阿糖胞苷0.75 g、丝裂霉素20 mg、环磷酰胺0.6 g。
1.5.2脾栓塞 在无菌条件下将明胶海绵剪成2 mm×2 mm×2 mm颗粒,在导丝引导下将导管超选至脾脏中下极动脉,经造影证实后,将明胶海绵颗粒、非离子造影剂和16万U庆大霉素相混合,在DSA监视下,缓慢注入栓塞剂,在注射过程中,密切观察脾动脉血流的流速、流向,防止栓塞剂返流,从而引起其他脏器的栓塞及缺血坏死。当血流速度缓慢时,停止注入栓塞剂,继续行造影检查,观察脾脏的栓塞面积,当栓塞面积达脾脏面积的30%~40%时,手术完成[2]。术毕拔管、压迫止血及包扎,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
1.5.3术后处理 术后患者需卧床休息,增加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常规进行抗感染治疗及并发症处理,继续给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药物。
2.1疗效 ①疗效评定: 完全有效:腹胀症状消失及脾脏缩小原体积的50%以上。部分有效:腹胀症状消失,脾脏缩小大于原体积的25%,但不到原体积的50%。无效:仍腹胀及脾脏体积缩小不到原体积的25%。②客观疗效:11例患者经治疗后复查B超及CT,其中完全有效10例,无1例无效。完全有效率为90.9%(10/11),部分有效率为9.1%(1/11)。所有11例患者腹胀症状完全缓解,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
2.2毒副反应 该治疗方法毒副反应轻微,仅4例患者出现轻度的胃肠道反应及脱发,6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左上腹痛及低热。左上腹痛及低热均为脾脏部分栓塞,部分脾脏组织坏死所致,如体温在38℃以下,无须特殊处理,如体温超过38℃,可给予药物及物理降温。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重度脾肿大,使大量血液储存于脾脏中,从而造成一系列的症状。脾重度肿大者可因供血不足致缺血性脾梗死,偶可发生自发性脾破裂。同时,由于重度肿大的脾压迫周围脏器,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较重,许多患者无法忍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据此,本院采用介入化疗结合部分脾栓塞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引起重度脾肿大,使脾脏血管床明显减少,栓塞脾组织发生灶性坏死,脾脏萎缩,减少了对周围脏器压迫,明显地改善了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的临床症状[3]。但应注意栓塞脾脏时应保留一部分正常脾组织,栓塞面积达到脾脏面积的30%~40%为宜,以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避免因栓塞面积过大,而造成术后并发症多,免疫功能下降。部分脾栓塞术后,患者出现反应性低热、左上腹痛等症状,经积极对症处理后均可消失。采用脾切除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所致脾肿大,死亡率高,创伤大,费用高。而采用介入化疗结合部分脾栓塞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所致脾肿大,具有创伤少、见效快、费用低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
[1] 叶任高,陆再英. 内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10-614.
[2] 李麟荪. 临床介入诊疗学. 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4:175-180.
[3] 单鸿,罗鹏飞. 临床介入诊疗学. 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213-218.
Theeffectobservationofinterventionalchemotherapyandpartialspleenembolizationontheserioussplenictumorcausedbychronicmyeloidleukemia
LIUJian-cheng,GONGZhen-an,JIANGJin-long.
ShandongLaiyangHealthSchoolHospital,Laiyang265200,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chemotherapy (ICT) on the serious splenic tumour caused by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Methods11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rious splenic tumour caused by CML were treated by ICT and partial spleen embolism.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After the treatment, the patients’ spleens can decrease. The pressure of surrounding viscera (especially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s reduced. The patients’ symptoms can be greatly improved.ConclusionThis is a cheap rapid effective method. It causes little trauma and is easily accepted by the patients.
Interventional chemotherapy; Partial spleen embolism;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Serious splenic tumour
265200 山东省莱阳卫生学校医院医学影像科(刘建成 姜金龙
于学寿),外科(宫振安)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多能干细胞的肿瘤性增生疾病,起病缓慢,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往往在体格检查或在检查其他疾病时,偶然发现脾肿大或白细胞异常而获诊。患者就医时以脾肿大为最突出表现,往往为巨脾,常达脐或脐以下。由于肿大的脾可压迫周围脏器,尤其在压迫胃肠时,可出现左上腹坠胀、疼痛、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虽然化疗较为有效,可以使病情趋于稳定,部分患者经化疗后血象、骨髓象均能恢复正常,但仍伴有明显脾脏肿大,伴有胀痛的脾脏肿大还可继发脾功能亢进,难以缓解,并由此而引起明显的贫血。由于大手术的治疗费用高,创伤大,而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因此,近年山东省莱阳卫生学校医院介入科开展了介入化疗加部分脾栓塞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重度脾肿大,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