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丽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的意义
王丽丽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7例经病理证实的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超声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分析。结果217例中良性病变179例,恶性病变38例。超声对病变的检出率为100%,准确率为94.00%(204/217)。良恶性肿物的血流动力学参数Vmax、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软组织肿块;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
浅表软组织肿块是临床常见病症,为了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本文对2年来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检查的的浅表软组织肿块患者,给予超声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浅表软组织肿块的患者217例,其中男141例,女76例,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47.58±4.26)岁。患者的体表均可以摸到肿物,直径在0.5~15 cm,平均直径(5.42±1.37)cm,发现时间1 d~22年,平均1.5年,全部患者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学证实。
2.1诊断准确率 217例患者,病理学诊断的179例良性病例中,超声诊断良性171例,诊断准确率95.53%;病理诊断的38例恶性病例中,超声诊断出33例,准确率86.84%。总准确率(204/217)94.0%。具体见表1。
2.2血流参数对比 在良性肿块的179例患者中,103例可探及血流信号(57.54%),74例(41.34%)获得动脉频谱。38例恶性病变中,37例探及血流信号(97.37%),36例(94.74%)获得动脉频谱。良恶性两组病变动脉Vmax、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20世纪80年代,AlexanderH首先报道了用脉冲超声对皮肤及皮下组织厚度的测量,从而开创了超声在皮肤的应用[1]。那时,超声作为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查手段,主要是显示皮肤的二维切面图像并测量正常皮肤厚度。20世纪80年代初,超声的应用扩展到了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疾病,特别是新生物;后来发展到对炎性病变研究和皮肤试验进行评估。近几年,随着高轴向及侧向分辨率高频探头的出现,使皮肤病变的检查更加准确[2]。GiovagnorioF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病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提高对皮肤结节性病变评价的特异性。目前,外国同行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国内的有关报道也日益增多。总之,超声对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的诊断,已占据了一个重要位置并有着广泛的前景。
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关注:①数目:单发或多发。多发者取体积最大者为代表予以详细描述。②方位:病变的位置。更直观的方法是在体表标志示意图上标示。③大小:通过纵横多切面扫查,选择最大切面测量,报告其长径与短径测值。④形态:规则,类圆形或椭圆形等,见于浅表软组织良性肿瘤等;不规则,可呈分叶状或蟹足样等,见于浅表软组织恶性肿瘤等[3]。⑤包膜:有完整清晰线状强回声包膜,见于浅表软组织良性肿瘤等;无包膜或不完整包膜,见于较大的浅表软组织混合瘤以及浅表软组织恶性肿瘤等。⑥边界:边界光滑、清晰,见于腺淋巴瘤等;边界模糊不清,见于浅表软组织炎性浸润区、浅表软组织恶性肿瘤等。⑦内部回声:均匀低回声,见于良性肿块;不均匀回声,呈囊实混合性回声,见于脓肿形成、液化坏死或变性等。⑧后方回声:增强,见于囊肿、脓肿形成、液化坏死或囊性化以及回声低弱的肿块等;衰减,甚至见声影,见于钙化、机化等。⑨侧方声影:有明显的侧方声影,见于包膜较厚的肿块;无,见于无包膜的肿块。⑩内部以及周围血流:恶性肿块内血流的检出较为敏感,但是特异性不高。一般认为恶性肿块的血流方向杂乱,流速较高,阻力较低。良性肿块中,混合瘤可见“提篮样血流”,腺淋巴瘤中可见与淋巴结类似的“门样血流”。炎性浸润区内部血流稀少,周围血流丰富。囊肿内部无血流,囊壁上可见点状血流[4]。
软组织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是超声诊断的关键,由于软组织肿瘤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对每种病变仅根据超声影像做出病理性诊断是困难的[5]。本研究显示,217例患者,病理学诊断的179例良性病例中,超声诊断良性171例,诊断准确率95.53%;病理诊断的38例恶性病例中,超声诊断出33例,准确率86.84%。说明超声只是初步诊断方法,为临床提高参考而不能作为定性标准。郭发金等通过对35例四肢软组织肿块的CDFI检查,也认为恶性肿块组的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显著高于良性肿块组,并建议以Vs≥0.5 m/s和/或RI≥0.75作为良恶性肿块的判断标准。但准确定性诊断需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通过本临床研究可知,在良性肿块的179例患者中,103例可探及血流信号(57.54%),74例(41.34%)获得动脉频谱。38例恶性病变中,37例探及血流信号(97.37%),36例(94.74%)获得动脉频谱。由此可见,恶性病变一般可探及血流信号,而且获得动脉频谱的比例显著高于良性病变,对临床定性提高了参考依据。良恶性两组病变动脉Vmax、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的Vmax显著低于恶性病变,RI显著低于恶性病变,均有统计学差异,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了又一条路径。
[1] 陆继强,吕静云.彩色高频超声对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分析.黑龙江医药,2010,6(23):1016-1017.
[2] 李奉勇,宋文超,张增芳.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浅表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价值.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6):877-878.
[3] 戴法辉.彩超检查在浅表软组织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1):1294.
[4] 潘育红,陈丽萍. 高频超声对常见浅表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 福建医药杂志,2009,31(5):99-100.
[5] 刘薇.多普勒超声检查浅表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价值.实用医技杂志,2009,16(8):623-624.
Thesignificanceofcolordopplerultrasoundinthediagnosisofsuperficialsofttissuemasses
WANGLi-li.
PuyangPeople’sHospitalofHenanprovinceDepartmentofultrasound(Henan,Puyang457400)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 superficial soft tissue masses.MethodsTo analysis 217 patients with sonographic shallow soft tissue mass table confirmed by pathology and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ResultsIn 217 cases, 179 cases of benign lesions, 38 cases of malignant lesions. The ultrasound lesion detection rate of 100%, the accuracy rate was 94.00% (204/217). Hemodynamic parameters Vmax, RI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has some clinical value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uperficial soft tissue mass.
Soft tissue mass; Ultrasound; Color Doppler
457400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1.2方法 采用Philips 7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选择探头频率5~13 MHz。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选择适合检查的体位,采用直接扫查法。先用二维超声观察肿块大小、形态、边界、有无包膜,内部回声;然后用CDFI观察肿块周边及内部的血流分布特点,并用脉冲多普勒(PW)对血流进行检测,获得频谱,分别记录其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阻力指数(RI)等血流参数。以病理学诊断作为最终诊断的金标准[3],最后将超声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