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女

  • 图文互证:论《鲁秋洁妇》在汉代的传播*
    江玉祥的《汉画〈列女图〉与〈秋胡戏妻〉图像考》(《四川文物》,2002年第3期)。江文通过文本与图像的对照,探究了《鲁秋洁妇》图像的出现、艺术价值与后世影响,并未对《鲁秋洁妇》的文本进行过探究。还未从图文关系的视角出发,对《鲁秋洁妇》在汉代的传播及其文本的固化过程作出相应的探究。本文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图文互证,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进而试论其传播现象的成因。一、故事发生时间辨析目前可知,《鲁秋洁妇》的文本材料,最早见于《列女传》之《节义传》。[1]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1期2023-02-11

  • 刘向《列女图》与汉魏六朝列女图像*
    秦时期,已出现以列女故事为主题的图画。西汉成帝年间,刘向将民间流传的列女事迹整理汇编为《列女传》,并在借鉴传统列女图像的基础之上,创作了与《列女传》相配套的系统化的《列女图》。刘向谈及成书过程时说,“所校《列女传》,种类相从,为七篇”,[1]《汉书·楚元王传》中则记为八篇,应为原七篇、每篇十五传外另附颂图一篇,记述了先秦至西汉时期共一百零五位女性的事迹。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女教书、第一部女性传记史,对古代妇女传记的创作和传承起到了奠基性作用。《列女传》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2年2期2022-11-22

  • 汉魏六朝时期女性传记的书写范式及其文体面相
    明[提要]刘向《列女传》不仅是作为中国古代杂传的“始”作之一,在女性传记写作方面,更有开创之功,为此后的女性传记写作树立了典型范式。刘向之后的汉魏六朝时期,踵继刘向《列女传》,正史之外,产生了大量的列女类传,虽大致不离贞孝,然与时推移而常有别裁,选取的入传女性及其品性具有显著的时代性,扩大了刘向《列女传》中对传主范围的设定,拓宽了女性传记的发展道路。同时,单篇女性传记也不断涌现,这些女性別传,多出于名士之手,以其独特的观照视角与书写方式,成为汉魏六朝时期杂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10期2022-11-22

  • 余氏刊本《列女传》插图及其女性叙事探析
    勤有堂本《新刊古列女传》(简称“余氏刊本《列女传》”)为现今所知最早的图文版《列女传》刊本。余氏原刊本今已不可见,仅在刘承幹编《嘉业堂善本书影》存有二叶(四幅)书影,幸有清道光年间扬州阮福小琅嬛仙馆覆刻全本(后收入“文选楼丛书”)。阮氏覆刻本,据书末《摹刊宋本列女传跋》,系“全摹宋式,丝豪(按:毫)不改”,故能“存宋本之旧,不失其真”,以致于过去“常有用旧纸刷印,冒充宋版以欺人的”[1]19。本文据日本公文书馆藏阮氏覆刻本(索书号为290-0061)探析余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09-09

  • 辽金正史中《列女传》事例考述
    1]辽金正史的《列女传》中有为夫守节、宁死不改嫁的贞女,有德才兼备的贤良佳人,有在战乱中以身殉国的烈女,有军事才能突出的巾帼英雄。这几类列女的具体事例在后世典籍的记载中存在缺漏、讹改、分类不一等问题。一、为夫守节,以死明志的女性《辽史·列女传》中收录了五位女性的事例,有四位都是因恪守“节义妇道”而入传。其中耶律奴妻萧氏、耶律术妻萧氏和耶律中妻萧氏都是为夫守节而死。邢简妻陈氏在丈夫死后,独自抚养儿子成才,节义妇道无慊。耶律术的妻子萧氏的事迹在后来史书中有所删

    名作欣赏 2022年21期2022-03-12

  • 列女不恨
    彭锋“《小列女》,面如恨,刻削为容仪,不尽生气。”这是传为顾恺之画论中的一句话,不知多少人读过,也不知自己读了多少遍,都是不求甚解,想来真是惭愧。不知道是谁最初做了这樣的句读,我读的是俞剑华先生校点的文本。按照俞先生的解释,“列女”指的是诸女子,是画家常画的题材。“小”不是指年纪小或者身材小,而是指画幅小。俞先生还猜想,该画可能为蔡邕所画,由于当时绘画技巧尚不成熟,作品存在一些缺点。如果画的是众女子,难道她们每个人都被画得面带怨恨?在《佩文斋书画谱》收录的

    读书 2022年3期2022-03-08

  • 对谈:“列女”“贤媛”传统与中国女性文化的现代转型*
    外,推陈出新。“列女”与“贤媛”是中国妇女史书写的两大分支,也是中国妇女思想史上的两种传统。前者载于正史,表现儒家女性道德;后者多集中于知识女性,她们富于智慧,其文学写作与生活实践往往体现自主意识与平等精神,但常为正史遮蔽。“贤媛”传统在清末维新运动中以女学实践得到彰显,而在民国时期以一批留学归来的新知识妇女及其家庭生活与职业生涯得到体现。她们看重家庭责任,推崇人格独立,对于妇女的社会责任有独特看法。《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本期推出美国莱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钱

    妇女研究论丛 2022年6期2022-03-03

  • 明代贵州的列女现象 ——以明万历《贵州通志》为中心的考察
    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列女史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既有相关列女专著的相继问世,又有硕博论文的研究,涉猎范围从正史到地方区域史,解读研究颇多。而对贵州列女区域史研究方面,则相对较少,仅仅有王志跃的《乾隆考论》、谭德兴的《从道光看清代贵州妇女的贞节观》和《从光绪看近代的妇女》、吴才茂的《贞节与贤能:族谱所见黔东南苗族妇女的守节与传记书写》、刘熠琳的《清代贵州的贞女现象——以地方志为中心的考察》,而这些研究偏重对清代贵州区域的列女进行研究,而对明朝时期贵州区域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12-04

  • 顾恺之《论画》之 “ 面如策 ” 之 “ 策 ” 字考
    在不同版本中对小列女“面如……”的记载不同。学界有三种看法,分别是小列女:“面如恨”“面如银”“面如策”。考证“面如恨”,其说法脱离了顾恺之的原义;“面如银”的说法与事实不符;“面如策”最符合顾恺之的本义。【关键词】 版本考察;恨;银;策【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7-0093-02一、顾恺之《论画》版本研究顾恺之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画论家,其有记载的一篇画论作品题为

    今古文创 2021年17期2021-09-10

  • 汉画像砖石中“列女”故事来源考
    的历史宝藏。以“列女”故事为题材的汉画像砖、石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学界多从故事类别或出土地点等角度对“列女”故事类汉画像砖石进行讨论与研究,既缺少对这类画像砖石来源的考察与辨析,又缺少对它们整体、集中地分析与论述。[1][2][3]本文正是在充分调查所能见到的汉画像砖、石的基础上,仔细分析、比对典籍史料,探究“列女”故事类画像砖石的取材来源及其社会成因,以期对后续的“列女”故事类汉画像砖石的研究有所裨益。汉画像砖石是一座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艺术宝库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2021-03-23

  • 汉乐府《秋胡行》本事考
    贞烈。西汉刘向《列女传》的节义篇中有一则《鲁秋洁妇》的故事,《鲁秋洁妇》通过塑造贞洁刚烈的秋胡妻形象和孝义并亡的秋胡形象,宣扬了贞节的主题。傅玄的两首《秋胡行》中的情节和主题,与刘向的《列女传·鲁秋洁妇》中记载的情节内容和主题一致。且刘向的《列女传》成书之后立即在西汉社会上流行,影响很大。1993年在江苏尹湾村出土了《列女传》的简牍,墓主下葬的年代为西汉元延三年(前10年),《列女传》正是墓主所读之书。在山东武梁祠东汉画像中,出自《列女传》的画像有九幅,其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5期2021-02-13

  • 明清正定府县列女构成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以《乾隆正定府志》记载为主
    汉书》中记载了《列女传》,之后正史或者地方志多有记载有关列女的事迹或者行为典范。正史中研究列女比较多,例如:章义和、陈春雷著《贞节史》,主要从贞节观念、贞节制度与习俗等方面论述;[1]陈东原著《中国妇女生活史》,在第七章、第八章讲述明清妇女生活状况。[2]研究地方志中列女的也不在少数,例如:胡静《清代甘肃列女群产生的原因》讲述列女以守贞为标准,是封建社会妇女楷模;[3]王传满《明清徽州妇女群体性节烈行为之主体性因素探究》讲述明清贞节观念宗教化和徽州节烈现象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2-05

  • 历记古代女子善恶的奇书:《列女传》
    而在个人行为。《列女传》的编纂深意亦在于此。今天,我们阅读此书,应该学习其中的嘉言懿行,摒弃内里有损仁德之举,才算是明白此书在现代社会里的真正价值。《列女传》为西汉刘向所编,今以八卷本最为常见。此书将古代女子分为七大类,分别是母仪(17)、贤明(15)、仁智(15)、贞顺(16)、节义(16)、辩通(15)、孽嬖(16),合共110位古代女子的故事。据《汉书·刘向传》所说,《列女传》之书“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

    中华瑰宝 2020年12期2020-12-14

  • 明清时期豫中南地区列女群体的生活史 ——以六种郾城县志的记述为中心
    同的形式记载地方列女的相关事迹,这些记载成为明清女性研究的重要材料来源(1)利用地方志的相关材料研究明清女性问题,颇为常见,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大致包含以下五个方面:首先,列女节烈观或妇德的相关研究,如李兰萍《从〈香山县志〉看清代妇女的命运——对广东妇女贞节观的研究》,载《广东史志》2003年第1期,第34-41页;其次,列女构成、类型或形象的相关研究,如李沈阳《清代黄河三角洲地方志中列女群的构成与分析》,载《兰州学刊》2009年第9期,第203-205页;

    南都学坛 2020年6期2020-12-02

  • 明清时期河洛地区列女形象探析 ——基于嘉庆《洛阳县志·列女传》的考察
    471023)列女的定义和烈女不同,是众女、诸女之意,列女按事迹特色可分为节妇、孝妇、烈妇、贞女、慈母、义妇等。明清时期,地方志的纂修逐渐走向鼎盛,《列女传》所占的比例更在不断提升。嘉庆《洛阳县志》一书“对洛阳地区历史上发生的事件记载的较为详尽,注重地方性,所收集的资料也颇为广泛”[1]131,该书中的《列女传》记载了古代河洛地区的列女群体,据统计,共记载了自西汉到清朝嘉庆年间1 876名列女,其中明清时期的列女所占比例最多,约为99.20%。目前关于区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1-08

  • 列女《传》《颂》《图》关系考论
    现署名为刘向的《列女传》是一传一颂一图的文本形态,然历史情况并非如此,不仅《传》《颂》《图》之作者存在分歧,而且各篇之间也多有亲疏离合关系,因此才造成了《列女传》七篇、八篇、十五卷等各种说法。此外,传、颂作为不同文体观念以及图像与文本之间相异的文化功能,也是导致《列女传》篇目与著录分合的主要原因。现今流传、署名为刘向的《列女传》通常是“传—颂—图”三者结合的文本形态,然历史状况远比现在更为复杂。在《列女传》的著录和流传过程中,不但版本繁侈,就连《传》《颂》

    文学与文化 2019年3期2019-11-12

  • 论道光《宝庆府志·列女传》女性形象脸谱化叙述
    人物传》中录有《列女传》三卷,记载了明清时期一系列的女性形象。明清时期,地方志的纂修逐渐走向鼎盛,《列女传》所占的比例更在不断提升。但目前对于地方志中《列女传》的研究仍然比较单一,多集中在贞孝观以及对故事情节的简单分类。因而,本文在借鉴对刘向《列女传》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向的基础上,拟从《宝庆府志·列女传》文本出发,对女性形象脸谱化问题作一探究。一、《宝庆府志·列女传》中女性形象的分类《宝庆府志·列女传》共三卷,分置于卷第百四十一(明)、卷第百四十二、卷第百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4期2019-02-22

  • 论《列女传》对传文体式(例)的新创造及目录学意义
    袁启桢论《列女传》对传文体式(例)的新创造及目录学意义袁启桢(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刘向编撰的《列女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记述女性事迹的传记类文学作品。其对传文的体式有了新的创造,创造了按不同的主题分类记述故事的整体叙事结构,具有重要的目录学意义。同时独立单行的纪传体例不仅将列传从人物传记类文体中区分开来,对杂传文体体式的固定也有开创之功。除此之外,《列女传》这种“列传”体例也蕴含了内在的目录学精神和意识。《列女传》;创类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期2019-01-20

  • 论两汉“诗序”的历时形成*
    》《毛诗小序》《列女传》是汉代诗学韩诗、毛诗、鲁诗代表性的叙事作品。考察两汉文献中有关诗篇本事的解说,有助于认识《诗》篇的创作背景和汉人对于《诗》旨的理解与把握,由此来观察“诗序”的历时形成。一、《韩诗外传》以事解经与“诗序”的形成《韩诗外传》作为汉代今文诗学韩诗的解经之作,主要采取故事、问答等形式对《诗》进行讲解,而以故事形式(包括对话)解《诗》为主,占全书一半比例[1]。其实,以故事解说经典的方式在战国时就已采用,《韩非子·喻老》用二十五则历史故事和民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3期2018-07-04

  • 彬彬有礼门
    —源自西汉刘向《列女传·卫灵夫人》《弟dì子zǐ规ɡuī》中zhōnɡ写xiě道dào:“路lù遇yù长zhǎnɡ,疾jí趋qū揖yī,长zhǎnɡ无wú言yán,退tuì恭ɡōnɡ立lì。骑qí下xià马mǎ,乘chénɡ下xià车chē,过ɡuò犹yóu待dài,百bǎi步bù余yú。”《弟dì子zǐ规ɡuī》是shì一yì本běn什shén么me样yànɡ的de书shū呢ne?这zhè本běn书shū是shì由yóu清qīnɡ朝cháo康kānɡ熙x

    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8年3期2018-06-22

  • 明清时期定海地区列女的行为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正史和地方志都对列女有专门记载。清代史致训、黄以周共同编撰的《定海厅志》单设“列女”传,记载了明清时期定海地区141位列女的事迹,为我们开展当地列女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史料来源。1 明清时期定海地区列女的行为表现《定海厅志》记载的列女可以分为未婚列女和已婚列女两种类型。未婚列女数量仅有5位;已婚列女数量为136位。在已婚列女中,有1位在男方在临聘之际去世的情况下依然履行婚约;有7位在许配给夫家后,在完婚之前丈夫去世,始终过着守寡生活;其余128位列女都顺利完婚

    知识文库 2018年5期2018-05-14

  • 唐宋变革与理想女性角色之窄化 ——以新旧《唐书·列女传》的对比为中心
    —以新旧《唐书·列女传》的对比为中心赵 橙(华东师范大学 历史系,上海 200241)从女性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新旧《唐书·列女传》的对比,我们可以考察理想女性角色在唐宋之际所发生的变化,进而深化对“唐宋变革”这一假说的认识。唐代中晚期至宋代之间的女性观与唐代前期相比存在着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如下:理想的妇德开始向传统角色复归,从孝敬本家到贞顺夫家,节烈之风愈演愈烈,为“妇”的身份被日益强调,为“女”、为“母”的身份则渐趋弱化;从德才兼备到专重一操,对忠勇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6期2017-12-14

  • “节义”列女“秋胡妇”故事出现于武梁祠石刻之谜
    000)“节义”列女“秋胡妇”故事出现于武梁祠石刻之谜范绿涵(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山东嘉祥武梁祠墙壁石刻分为上下两部分,每一部分分为上下两层,上部上层装饰带后壁和左壁共描绘了七幅叙事性列女画像,另下部上层装饰带左壁绘有一幅画像。汉以后的蔡邕、卫协、顾恺之皆为《列女传》画过插图,但早已失传。武梁祠的列女传石刻是中国艺术史上最早、最完整的一套《列女传》插图,因此把列女图像出现的社会性与思想性作为研究的主题,对图像进行解读具有重要的意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3期2017-04-14

  • 论《列女传》的刻印和传播
    妇女史研究·论《列女传》的刻印和传播靳 力(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 250014)宋元明清时期,《列女传》的刻印呈现出官、私两旺的盛况。从刻印的主体来看,有官府和私人两种类型;从刻印的内容与形式来说,有插图本、纯文字本与增删本等;从刻印的国别划分,有中国、韩国、日本等国的刊本;从流布的形式而言,有刊印《列女传》的单行本与被类书、旧注称引者;另外,还有对《列女传》补注、校注、集注等研究著述的刊行。而就传播来看,多样化的传播路径,广袤的传播范围,多重性的传播效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7年5期2017-04-13

  • 论《列女传》的女性观价值及创作动机
    00048)论《列女传》的女性观价值及创作动机瞿华英(首都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48)儒家女教在汉代发展至黄金时期,刘向的《列女传》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专写妇女的专著,为帝王君主提供借鉴的同时,也包含多种女性观。其价值主要表现在推动女教发展和肯定女性的多重作用。《列女传》肯定了女性在相夫教子、政治机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认识到女色误国为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列女传》为后世女性文学、史学和对古代女性观研究提供了参考,也反映了古代学术研究最后往往要

    山东工会论坛 2017年4期2017-04-13

  • 宋代女性地位研究
    成果,从《宋史·列女传》中的人物取材来看女性的地位是比较低,而且和前朝相比女性的地位是逐渐呈下降趋势。但是当我们纵观宋朝留下来的史料包括笔记小说,墓志铭来看,女性的地位似乎是比较高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正史中的“列女传”和笔记小说、墓志铭中的女性人物进行分析,进而分析造成这种历史记载出现差别的背后的原因:这种写史方式是官方的误解还是有意为之,故意塑造这种女性形象以及所达到的效果。《宋史·列女传》;笔记小说;墓志铭;写史方式一、《宋史·列女传》中的女性取材分析自

    山西青年 2017年6期2017-03-15

  • 列女传》故事的互文性
    100048)《列女传》故事的互文性瞿华英(首都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48)《列女传》在讲述故事、塑造女性典型特征时,互文性是其故事中蕴含主要特点之一。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首先对于前人认同的故事的借鉴。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我们发现《列女传》的故事与《韩诗外传》《战国策》等古籍中的记载有许多意义上的承继,同时又有作者为了自己独特的创作目的而进行的创新。其次表现在前人解释的基础上,对文本中所引用的《诗经》进行独特的阐释。《列女传》互文性手法扩大了文章张

    枣庄学院学报 2017年6期2017-01-28

  • 独辟蹊径开新篇 ——评《列女传史源学考察》
    开新篇 ——评《列女传史源学考察》宣兆琦复旦大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南开大学博士后,一路名校走来,一直走进了学术的殿堂,她就是既有学术悟性,又勤于笔耕的刘洁博士。因其学术悟性高,所以刘洁博士的研究领域比较宽广。比如先秦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古代妇女史等,她都研究,然而,中国古代妇女史应该是她的主攻方向。因其勤于笔耕,所以刘洁博士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比如《走不出的后花园——从〈世说新语〉中的女性说起》、《列女传史源学考察》等,不胜列举,然而《列女传史源学

    管子学刊 2017年1期2017-01-27

  • 女訓書在四部分類中目録歸屬的變化
    西漢劉向所作的《列女傳》,該書搜輯歷史上以至當時的典型女性事蹟編次成書。《列女傳》影響很大,後世不斷有人爲之作注,並時有續之之作。不僅如此,《後漢書》還專辟《列女傳》作爲列傳的一種,《隋書》《舊唐書》承之,而從元修《宋史》開始,《列女傳》最終成爲正史列傳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劉向《列女傳》之後出現的另一部傳世的女訓書是東漢班昭(即曹大家)所著的《女誡》,該書以對《周官·天官》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四德”的闡釋爲基礎,從而以儒家觀念來構建女子教育的思想體系

    国学 2017年1期2017-01-26

  • 明代延绥镇列女研究初探
    摘    要: 列女是中国传统社会存在的特殊女性群体。作者通过对《延绥镇志》中记载的节妇、烈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说明明代延绥镇列女群具有数量较少、军烈属多、更具献身精神和刚烈之气等特点,从中映射出明代边镇列女群的生存状态和价值取向。关键词: 明代    延绥镇    列女1.明代延绥镇列女群产生的背景1.1明代—节妇烈女产生的高峰时代女子品行端正、未嫁而能守节,为之贞;已嫁从一而终,夫死而不再嫁,谓之节;如遇强暴凌辱能够以死相拒,或者夫死自尽殉身,则被誉为

    文教资料 2016年20期2016-11-07

  • 河洛地区列女类型初探
    唐思语[摘要]列女,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本身蕴含着大量的社会细节和丰富的社会史资源。文章以河洛地区的方志为基本史料,对其所记载的列女进行群像分析,根据具体语境将列女划分为四种类型并分别进行阐释,力求细致地展现河洛地区列女的构成情况及生存状态,从微观层面上窥探当时的社会气象。[关键词]列女 河洛地区 方志 类型研究[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4-0048-02列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特殊产物。

    现代交际 2016年14期2016-08-15

  • 刘向《列女传》的学术价值简论 ——《〈列女传〉的史源学考察》序
    书序·书评刘向《列女传》的学术价值简论 ——《〈列女传〉的史源学考察》序张涛(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北京100875)西汉刘向编撰的《列女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妇女专史和通史。它为我们全面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进而深刻地阐释人类文明的演变过程,提供了有益的资料。《列女传》有着重要的史学价值,在中国传统史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所以,传习、注释、续补、研究《列女传》者,千百年来,名家名著层出不穷,代不乏人,赓续不断。一以记载人物为中心

    管子学刊 2016年2期2016-08-08

  • 万斯同本与殿本《明史·列女传》之比较
    本与殿本《明史·列女传》之比较魏 凯(兰州大学文学院,兰州 730000)殿本《明史》是承袭自万本《明史》修订成的《明史》最终定稿,两本《明史·列女传》皆采用时间顺序,将同一家族、同一地域参酌排列,但对万本取材不当之处,殿本作了一定的修正。万本取材多来自江南地区,殿本扩展了取材范围,试图囊括全国。比较二本《列女传》的差异,便于我们认识明代女性的道德价值观念。列女传;万斯同;殿本;道德;价值汉代刘向创立“列女传”的传记体裁并为后代史学家沿用,研究当时女性价值

    城市学刊 2016年1期2016-03-28

  • “教化”的流转 ——以《列女传》的传播为例
    的流转 ——以《列女传》的传播为例林存秀《列女传》所树立的鲜明女性教化形象,在历代传播中被筛选和改编,通过音乐、画像、戏剧说唱等方式,加上旌表的利益诱惑,使儒家教义通俗易懂,渗透到各个阶层的女性日常生活当中。这种刻在心灵深处的内在烙印和精神操控,比起外在的法制制度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持久的压迫性。现代女性已经不是任人安顿和教化的“第二性”,而是有她们自主的抉择。《列女传》;女性教化;启蒙;传播近年来,儒学复兴似乎成了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女性教化作为儒家思想的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6年5期2016-02-15

  • 论唐代之前正史《列女传》取材标准的变化
    论唐代之前正史《列女传》取材标准的变化赵芳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天津300387摘要:二十四史中开设《列女传》的共有十二史,本文对《后汉书》《晋书》《旧唐书》《新唐书》的《列女传》进行对比,从而分析唐代之前正史《列女传》取材标准的变化。我们会发现,唐代之前正史《列女传》的取材标准,经历了由“重才识”到“尚贞烈”的变化过程。关键词:列女;才贤;贞节;孝顺二十四史中开设《列女传》的共有十二史,受篇幅所限,笔者重点探讨唐代之前正史《列女传》取材标准的变化,兹

    山西青年 2016年11期2016-02-04

  • 列女类型及形成原因 ——以《定海厅志·列女传》为例
    300074)列女类型及形成原因 ——以《定海厅志·列女传》为例周 涛(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300074)“列女”在传统社会一般指守节或殉节的女子,是传统伦理道德的受害者。作为女性的“模范”,列女被广泛记载于历代地方志中。列女发展至清代,其数量遽增。本文以清代光绪《定海厅志·列女传》中列女事例为依据,归纳整理出列女主要类型和明志守节的方式,并据此尝试探讨其主客观因素。清代;《定海厅志·列女传》;列女一、列女类型“列”本义为“各,众”,“列女”即各种类型的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3期2015-09-03

  • 列女传颂》:中国现存最早的题画诗
    77—前6)的《列女传》,常有一种困惑,即讲述完每则故事后,作者已经模拟《史记》“太史公曰”的体例,用“君子曰”①《列女传》各篇此类表述不尽一致,或“君子曰”、或“君子谓”“仲尼谓”,这里的“君子”应指刘向本人;亦有个别没有此类领属语而直接加以评论者,或当属脱文所致。式的评述性语言,对故事的涵义进行了必要的阐发,而且还全都引用了《诗》《书》或《论语》中的名句加以印证,可谓言尽意足,何必还要于每篇之后再用一段“颂”来概述故事呢?以布局谋篇而论,岂不是画蛇添足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5年4期2015-04-17

  • 颍州地区的节烈风俗对诗歌的影响
    烈风俗,颍州地区列女的人数也骤增。因此,列女进入了文学的视野,出现了一些列女题材的诗歌。这些关于列女的诗歌反映了颍州地区节烈风俗对诗歌的题材、思想内容和形象塑造产生的影响。节烈风俗;列女;绝命诗明清时期,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颍州地区形成节烈风俗。从此,列女不仅作为社会上一个普遍而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成为诗歌的抒写对象。《颍州府志·艺文志》中收录的六首关于列女故事的诗歌以及《明清安徽妇女著述辑考》中辑录的方氏两首《绝名词》和郎氏十首《绝命诗》,这些诗歌清楚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2015-04-17

  • 王照圆对《列女传》引《诗》问题的探析 ——以《列女传补注》为例
    研究·王照圆对《列女传》引《诗》问题的探析 ——以《列女传补注》为例于少飞(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 250014)刘向《列女传》引《诗》问题一直为历代学者所关注。清代才女王照圆在《列女传补注》中亦对该问题进行了细致研究,具体表现在引《诗》归属、字词释义和引《诗》主题、作者与成书缘由等方面。王照圆对《列女传》引《诗》问题的研究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总体上看还是持之有据、言之成理的。王照圆;《列女传补注》;刘向;《列女传》;引《诗》西汉刘向所著《列女传》是中国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5年5期2015-04-10

  • 颍州地区的节烈风俗
    ;《颍州府志》;列女收稿日期:2015-04-04作者简介:解颍利(1992-),女,安徽阜阳人,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中图分类号:K248;K892文献标识码:A明清时期,不仅统治者提倡节烈思想,而且国家从思想、制度和教育三方面采取措施推行这一思想,并使其达到极致。颍州地区也倡导节烈行为,这一时期,颍州地区节烈女性人数增多,颍州地区形成节烈风俗。一、国家提倡节烈行为对于女性忠贞守节的要求,最初是统治阶级为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2015-03-28

  • 论《列女传》评论的形式及功能
    130021)《列女传》是我国第一部女性故事集,大概成书于汉成帝年间。其保存完好,没有太大的散佚。现存七卷,除第一卷亡佚1篇、剩余14篇以外,其余各卷各有15篇,现存共104篇。关于这部书的成书缘起,《汉书·楚元王传》中记载:“向睹俗弥奢淫,而赵、卫之属起微贱,逾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1]1957由此可知,刘向之所以编纂《列女传》,与当时的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7期2015-03-21

  • 《元史·列女传》史源探析——以《元史·列女传》与元人文集相关记载的关系为中心
    杭素婧《元史·列女传》史源探析 ——以《元史·列女传》与元人文集相关记载的关系为中心杭素婧《元史·列女传》的史料来源问题,目前除了《〈元史〉探源》一书中有相关介绍外,尚无更为详细具体的分析。事实上,《元史·列女传》在编修中,除了《列女传一》以《经世大典·礼典》的《旌表》为主要参照外,元人文集在整个《列女传》的编修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元史·列女传》 元人文集 史料来源《列女传》作为专属于女子群体的传记形式,自范晔的《后汉书》始,其后诸多正史都予以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15年2期2015-02-12

  • 浅谈《列女传》对《源氏物语》的影响——以女性形象为中心
    0100)一、《列女传》和《源氏物语》(一)刘向与《列女传》《列女传》为西汉刘向著,具有很强的女训书特点,被称为后世《女诫》、《女论语》、《内训》等封建妇德理论倡导书的起点。《列女传》由《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孽嬖》七篇构成,每篇15个人物小传。在每个小传结尾处,以“君子曰”引用《诗经》,表达出作者对传记人物的或赞美或批判。刘向编撰《列女传》的主要目的是“以诫天子”,具有明确的政治意图。但是他将古代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群

    语文学刊 2014年6期2014-08-15

  • 列女传》对息妫形象的重构
    王利明《列女传》对息妫形象的重构王利明息妫在《左传》中是最早以明确的语言表述贞节观的女性,她美丽知礼,对感情执著、自尊自强不肯苟且,她的贞节意识是出于对自我情感的维护和尊重。而在《列女传》中,刘向夸大了息妫的贞节观,息妫成了“终不以身更贰醮”并以身殉夫的贞妇。《列女传》 息妫 重构《列女传》是西汉刘向编撰的一部妇女专史,文中载录了从上古尧舜至秦汉时期一百余位古代女性的言行事迹,刘向将这些女性分为七个类型,即“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

    史志学刊 2014年5期2014-04-11

  • 唐修正史《列女传》中的“异类”—浅析《晋书·列女传》对有识鉴的才智女性的褒扬
    和《晋书》均设《列女传》。《隋书·列女传》的序写道:“妇人之德,虽在于温柔,立节垂名,咸资于贞烈……非温柔无以成其仁,非贞烈无以显其义[1]卷八十·列女传,1797。”魏徵认为只有那些“蹈忠而践义,不以存亡易心,不以盛衰改节[1]卷八十·列女传,1797”的女子才能“徽音传于不朽[1]卷八十·列女传,1797”。《隋书·列女传》中大部分的传主是贞烈孝义之女,虽有少数贤母贤妻劝子、劝夫行仁从善,但这些女子的言行中都透露有诸如“妇人无再见男子之义[1]卷八十·

    大连大学学报 2014年2期2014-03-22

  • 两汉妇德标准之变 ——从刘向《列女传》到武梁祠列女画像石
    变 ——从刘向《列女传》到武梁祠列女画像石郭炳利 杨红超 (商丘师范学院 河南商丘 476000)刘向的《列女传》确立了西汉妇德标准,影响广泛。武梁祠以《列女传》为文本创作了表现女性道德主题的列女画像石。两者之间关系密切。然而,《列女传》文本的流传与图像的表现之间既有联系更有区别。从武梁祠列女画像石的选材标准和空间分布来看,两汉妇德的标准经历了从宽松多元到严苛单一的转变;从“才德”并重到一味强调“德”的演变;女性的独立人格和仁智才华完全让位给贞节道德。列女

    大众文艺 2014年6期2014-03-13

  • 从符号式人物到标杆式人物的转变——《左传》《列女传》中秦穆姬形象比较
    左传》《史记》《列女传》等文本中都有记载,但各有不同,对此,我们不妨将《左传》和《列女传》中的秦穆夫人形象进行比对、分析,探寻二者的记载呈现不同的原因,进而分析她在《左传》《列女传》中所扮演的女性角色。一、《左传》《列女传》中秦穆夫人的文本对比在《左传》中,有关秦穆夫人的记载共有四处,分别是:《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记:“晋献公娶于贾,无子。烝于齐姜,生秦穆夫人及大子申生。”[1](P238-239)《左传·僖公五年》记:“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

    淄博师专论丛 2014年3期2014-02-05

  • 列女传》四字篇题探议
    西汉刘向编撰的《列女传》[1]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女性通史,内设七卷,即卷一母仪传、卷二贤明传、卷三仁智传、卷四贞顺传、卷五节义传、卷六辩通传和卷七孽嬖传。全书现在流传于世的有104篇,介绍了上古至西汉百余位女子的奇行异举。每篇故事的标题均为四个字,从流传版本来看,这104个篇题应该是作者自拟的。《列女传》在体裁结构上受到《史记》的影响,各传传末的评议模式直接借鉴了《左传》,而《左传》和《史记》中均没有出现整饬的四字篇题,那么《列女传》中独特的篇题形式又是怎样

    河池学院学报 2013年6期2013-08-15

  • 刘向《列女传》编纂体式浅论
    社会现实,编纂《列女传》,标举《诗》、《书》之义,汇集上古三代秦汉间品行节操高尚之妇女的事迹为《母仪传》《贤明传》《仁智传》《贞顺传》《节义传》《辩通传》,认为其可“兴国显家可法则”[1],是后世妇女之楷模;又将祸国乱家的女性败类编成《孽嬖传》,告诫统治者,当心女祸;并“画之于屏风四堵。”[2]以期警戒天子,使其能以古为训,不贪女色,永保刘汉政权。《列女传》的编纂不仅开启了杂传体的先河,而且影响后世2000多年,尽管学人多有关注,但大都集中于内容和思想的研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3年12期2013-04-13

  • 刘向《列女传》简论
    0353)刘向《列女传》简论王守亮(山东轻工业学院文法学院,山东济南 250353)《列女传》作始于刘向,这从《汉志》著录、《汉书·楚元王传》、《列女传》文本、《说苑叙录》以及《论衡·超奇》等有关资料,均可得到直接与间接证明,因而否定刘向著作权的观点是不对的。《列女传》成书于成帝永始年间(公元前16年 – 公元前13年)。刘向以著述作谏书,企图劝谏成帝遏止后妃逾礼和外戚专权。在此意图下,刘向根据有关材料,有意虚构列女故事,从而使《列女传》具有了明显的小说性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4期2012-03-19

  • 刘向《列女传》女性类型的认知特征
    5001)刘向《列女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女性为描写对象的人物杂传,也是我国文化史上最早最系统的集女性传、女性史、女性学于一体的女性研究专著,在女性文化书写史和观念史上均具有重要地位。《列女传》呈现出的文化学、文学和诗学价值是多方面的,值得认真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关于刘向《列女传》女性行为品性等级意识、两元对立观念和属类多元化倾向。学价值及其文化诗学意义,笔者已专文进行过论述〔1〕,本文拟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女性行为品性等级意识、两元对立观念和属类多元化倾

    中国文学研究 2011年2期2011-11-19

  • 先秦两汉读图传统与《列女图》的流传、结集
    中,关涉教化的《列女图》是其中的一个门类,这些《列女图》最初是与刘向的《列女传》配套产生的,刘向在《别录》中谈道:“臣向与黄门侍郎歆所校《列女传》,种类相从为七篇,以著祸福荣辱之效,是非得失之分,画之于屏风四堵。”①把《列女传》“画之于屏风四堵”,交代了系统的《列女图》与《列女传》文字相伴而生的情况。图与文是列女故事同一内容的两种表达方式,它们在传达信息上是各自相对独立的,在汉代文献记载中,二者是形影相随的“姊妹篇”。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就以小注形

    名作欣赏 2011年35期2011-08-15

  • 《新序》、《说苑》、《列女传》为刘向编撰——兼谈刘向三书的小说史价值
    》、《说苑》、《列女传》为刘向编撰 ——兼谈刘向三书的小说史价值王守亮(山东轻工业学院文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3)南宋以来多有学者认为《新序》、《说苑》和《列女传》并非刘向编撰,他只是做了编校订正工作。此说不确。全面解读《说苑叙录》、《汉书》刘向本传和《汉志》著录,可知三书为刘向编撰;《论衡·超奇篇》所说刘向“抽列古今,纪著行事……累积篇第”,以及三书收录西汉当代故事,也都表明了这一点。刘向三书是唐前规模最大的短篇历史故事集,开魏晋六朝志人小说先河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1年3期2011-08-15

  • 我国古代列女教子考论 ——以西南地区为例的考察
    王志跃我国古代列女教子考论 ——以西南地区为例的考察王志跃由于我国古代各地列女所受教育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通过对某一地区列女教子的情况进行考察,即可以小见大,从而管窥我国古代所有列女的教子情形。探讨我国古代西南地区列女教子的环境、内容、方法和结果,可以发现,我国古代列女教子时,在教育环境上将出外就傅和在家学习相结合,在教育内容上有道德教育、职业教育和行为教育,在教育方法上严慈并举、教以勤奋以及言传身教等。但也存在闭门课子、教育职业狭窄等不足。古代;列

    天府新论 2011年3期2011-03-18

  • 明清徽州节烈妇女类型及贞节行为方式
    妇、贞女、烈妇、列女之分,节妇守节、贞女守贞行为方式亦不同。许多贞节妇女在孤寡无依的情境下,承担起家庭义务,为家庭、为徽州商业的壮大,乃至为徽州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明清;徽州;节妇;贞女;贞节明清徽州妇女节烈现象与其他地方相比,尤为突出。如清人赵吉士说:“新安节烈最多,一邑当他省之半。”[1]在徽州府地方志中,《列女》占的篇幅特别大。民国《重修婺源县志》全书共70卷,其中《列女》多达14卷6册,占全书总卷数的1/5。民国《歙县志》中,《人物志》共9卷,而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2期2010-08-15

  • 正史《列女传》孝亲类事迹考
    097)自刘向《列女传》出世,女性亦成多数封建正史中“列传”的记载对象,自《后汉书》首设《列女传》,至《清史稿》共计二十三部正史,有《列女传》的共有十三部。《古列女传序》言:“其文美刺,诗书以来,女德善恶系于家国治乱之効者,故有母仪、贤明、仁智、贞慎、节义、辩通、蘖嬖等篇而各颂其义。”[1]1可知刘向将所录女性事迹归为七型,尽管历代正史作者基本按照刘向选材的标准收录女性事迹,但是并没有将所收事迹作明确分类,为了对其进行研究,笔者将正史《列女传》所收事迹类型

    文教资料 2010年18期2010-07-14

  • 从《即墨县志•列女传》看明清妇女境遇
    )从《即墨县志•列女传》看明清妇女境遇高 华(山东科技大学 文法学院,山东 青岛,266510)明清时期的列女主要包括贞女节妇、烈妇(女)、孝女德妇等三大类,她们是中国古代妇女被压迫、受奴役的缩影。列女的守节年龄越早、守节时间越长、寿命越高,生存境遇就越艰难。列女的非正常死亡也是考察这一群体的重要因素,她们或自杀或被杀,原因大多是为了成就贞女烈妇的美名。内因是妇女守节的主导因素,明清政府通过物质和精神等各种形式强化妇女的守节意识,并把这种意识内化为妇女的人

    东方论坛 2010年5期2010-03-11

  • 色·才·德 ——刘向《列女传》女性审美内涵解读
    411201)《列女传》是西汉著名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刘向的传世名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妇女专史。书中记录了先秦典籍、传说故事中共计110位女性的事迹①关于《列女传》传记女性数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七传记类“列女传”条解题认为《列女传》“篇十五人,为一百五人。”现代学者中,张慧禾认为是107位(见张慧禾:中国女性类传的发轫之作——刘向《列女传》的传记意义,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王丽英也认为是105位(见王丽英:论刘向《列女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0年4期201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