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顾恺之画论作品《论画》在不同版本中对小列女“面如……”的记载不同。学界有三种看法,分别是小列女:“面如恨”“面如银”“面如策”。考证“面如恨”,其说法脱离了顾恺之的原义;“面如银”的说法与事实不符;“面如策”最符合顾恺之的本义。
【关键词】 版本考察;恨;银;策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7-0093-02
一、顾恺之《论画》版本研究
顾恺之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画论家,其有记载的一篇画论作品题为《论画》。在《论画》中,顾恺之评价一幅画作《小列女》时说:“小列女,面如策,刻削为仪容,不画生气”[1]114。
对于句中“面如策”之“策”字的考证,历来学者很有争议,有学者认为“面如恨”,有学者认为“面如银”。考察《论画》比较通行的版本,有唐代张彦远著,编入明毛晋《津逮秘书》的《历代名画记》本;明代《王氏画苑》本;清代孙岳颁著《佩文斋书画谱100卷》本。当代学者俞建华、馬采、袁有根、杨成寅、陈传席等对《论画》也有研究,不同版本中“面如……”的表述有所不同,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考证。
根据下表对于小列女“面如……”的整理,可以发现学界流行的说法是“面如恨”,但是对“面如恨”为何选择“恨”字少有人做过多的解释。顾恺之更倾向于小列女“面如策”。要考察“面如……”究竟是什么,需要对其不同的说法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二、面如“……”之分析考证
(一)面如“恨”
“恨”在古文中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它的本义,即怨恨。《说文》:“恨,怨也。”“怨”带有愤恨的意思,因此“恨”传递出人物的某种情绪。在《康熙字典》中出现了“恨”的另一种解释:遗憾,后悔。顾恺之在《论画》中说:“《壮士》,有奔腾大势,恨不尽激扬之态”[1]115,这里的“恨”便是传达顾恺之的一种“遗憾”的情绪。因此,无论是“怨恨”还是“遗憾”,“恨”都表达出一种明显的情绪,这种情绪是挂在小列女的面部的,与原文的“不画生气”有冲突。俞建华先生在译注《历代名画记》“面如恨”句时说:“‘恨’作‘银’,形似而误,依下文不画生气,应以‘银’为允。因‘恨’尚有生气,银则毫无生气可言,所以说‘刻削为仪容’,完全是死板象银子一样冰冷的东西”[2]102。
在这里,俞先生同意“面如银”的观点。袁有根先生则在《俞建华注本〈历代名画记〉中的传抄翻刻之误》一文中反驳了俞建华,他认为“面如恨”是对的:“画家们画列女,一般是画《古列女传》前六卷的正面形象,因此小列女应该画得庄重、高洁、坚贞,不应画得有‘恨’的表情,而《小列女》却画成了‘恨’的表情。所以,这幅画是不那么成功的。”[3]291
袁有根先生是从《古列女传》中人物的身份特点出发,认为顾恺之的原意是强调《小列女》不该有“恨”而是积极正面的感情,这样才是成功的作品。但顾恺之的原文是“刻削为仪容,不画生气”,实际是评价小列女没有感情的流露,只有这种感情充分的流露,才能有“生气”,进而“传神”。“传神”是顾恺之绘画品评的标准与法则,无论是其画论作品,还是其对其他画作的品评,抑或是顾本人的绘画,都生动鲜明的表现人物的“神气”,这种神气是可以通过人物的面部表情传达出来的。因此顾恺之的强调的点在于《小列女》没有通过情绪的表达来传神,而不是袁有根先生所说的情绪的种类问题。
(二)面如“银”
再说“面如银”。“银”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白金也。”其本义为白色的金属。这是“银”最原始的解释,本质是一种带有颜色的金属。再根据顾恺之所处的时代来考察《康熙字典》和王力《古汉语字典》,需要对“银”的解释限定于魏晋时期及之前。在此时间段内“银”的本义和引申义集中于金属的颜色和质地上,即为带有颜色的金属或者金属制品。俞建华先生所认同的“面如银”的说法,将“银”解释为“像银子一样冰冷”,这并不是“银”字的本义和引申义,而是俞先生的主观解读,没有科学依据。因此其“面如银”的说法不成立。再从本源上分析“面如银”。它是指面部如银那样白。西汉刘向撰《古列女传》,汉魏六朝多以此为素材作画。
顾恺之曾经为刘向的《古列女传》绘图,有清代道光五年,扬州阮氏影南宋余氏重刊本存世。卫协也不例外。根据顾恺之《论画》记载:“《七佛》及《夏殷与大列女》,二皆卫协手传,而有情势”;“ 《北风诗》亦卫手”[1]115等,证明晋代卫协作了《七佛》《大列女》与《北风诗》图。再根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卫协有《诗北风图》,又有《小列女》《七佛》,足以证明顾恺之品评的《小列女》绘画作品出自晋代卫协之手,素材源于《古列女传》。顾恺之十分推崇卫协,在《古列女传》中的绘画多用白描,又《中国画知识大辞典》中说“卫协白描细如蛛丝,笔力劲爽”[4]88,陈斌主编的《中国历代人物画谱》、陆云达编著的《中国美术》等都提到卫协喜欢使用白描的画法,以线条勾勒人物形象而不以颜色填充。所以出自卫协之手的《小列女》图,其面部颜色应该与绢色同,而不是像银的颜色。因此从本源的角度说小列女面色如银也是牵强的。
(三)面如“策”
马采先生曾经在引文中提到“面如策”的说法,此提法在学界中并不普遍。根据顾恺之的原文及其绘画品评标准,“面如策”最符合其原义。“策”有多个意思,在《说文解字》中“策”解释为“马箠”,意为马杖、马鞭。这是“策”最初的解释。《康熙字典》中将“策”解释为书简。中国古代用竹片或木片记事著书,成编的叫做策。“书简”是《康熙字典》中最初的解释。
另外,“策”也表示计谋。“策”的三个意思在《礼记》《史记》等汉代著作中都被广泛地使用,所以“策”作为成编的书、书简等解释可以在顾恺之《论画》“面如策”中成立。“策”的材质是厚实的竹片或者木片,成书之后片片工整紧凑。根据顾恺之的原文,小列女的仪容“刻削”而成、“不画生气”。这表明小列女的形象是由坚硬的线条刻画而成,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刻板规矩,因此没有“生气”。“生气”传达的是一种活跃而热烈的生命气息,其状态应该是自由的、奔放的。但是在顾恺之眼中,小列女的面部表情就如同书策一样工整规矩、坚硬刻板,失去了内在的生命气息,因此评价其“不画生气”。因此,“面如策”的说法更贴合顾长康的本义。
参考文献:
[1]杨成寅.中国历代绘画理论评注[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俞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
[3]袁有根,苏涵,李晓庵.顾恺之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蒋义海.中国画知识大辞典[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王赫,汉族,山东人。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文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