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女传》四字篇题探议

2013-08-15 00:48
河池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列女周南身份

黄 艳

(河池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西汉刘向编撰的《列女传》[1]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女性通史,内设七卷,即卷一母仪传、卷二贤明传、卷三仁智传、卷四贞顺传、卷五节义传、卷六辩通传和卷七孽嬖传。全书现在流传于世的有104篇,介绍了上古至西汉百余位女子的奇行异举。每篇故事的标题均为四个字,从流传版本来看,这104个篇题应该是作者自拟的。

《列女传》在体裁结构上受到《史记》的影响,各传传末的评议模式直接借鉴了《左传》,而《左传》和《史记》中均没有出现整饬的四字篇题,那么《列女传》中独特的篇题形式又是怎样滋生出来的呢?我们先来看看置于《列女传》各篇末的颂。形式上极其统一,每篇都是四言八句,从内容上看,这些文字主要是对前面所叙故事的概括。在刘向编纂的另一本书《列仙传》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篇末缀以四言八句诗,这就说明刘向对四言体形式是比较青睐的。但是,《列仙传》中的篇题却多为二字,同是由刘向编纂的《说苑》和《新序》中只分卷,没有独立的篇名,这就进一步说明《列女传》四字篇题的制定只是作者在标题形式上偶然所做的一次大胆尝试,很可能是作者希望此书从内容到形式都能表现出独树一帜。

从现存104篇的《列女传》的篇题来看,虽然是为女性立传,但篇题里面很少独立出现女性自己的名字,大多数时候先出现她的丈夫、儿子、父亲的称谓,然后再加上女子的称号,有时甚至仅仅缀以“母”、“妻”、“女”这样的家庭角色来指认一个女性主体。据学者史常力研究统计,篇题中未出现男性影响的只占全部篇目的23%,也就是说剩下的77%的标题中都是先交代了男性的身份信息,而女子的身份在此基础上得以反映出来。[2]因此,史常力认为篇题的订立主要是受“三从之道”的影响,但是反过来看那23%的未出现男性影响的篇题,并不是完全因为所记女子的丈夫、父亲或儿子的身份信息无从知晓,才没继续用“三从之道”的观念来订立篇题的。如卷三《魏曲沃负》首句指出:“曲沃负者,魏大夫如耳母也。”卷六《楚野辩女》首句已经明确指出这个为之立传的女子的丈夫是“昭氏”,同卷《齐钟离春》首句说:“钟离春者,齐无盐邑之女,宣王之后。”明明知晓女子的儿子、丈夫、父亲的身份却没有用在篇题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卷五的《郃阳友娣》、卷六的《齐宿瘤女》、《齐孤逐女》、《楚处庄侄》等。这不得不让我们对《列女传》篇题的订立主要受“三从之道”影响的观点产生怀疑。因此,我们在反复仔细地阅读作品、比照篇题后,对《列女传》篇题的设定形成了如下观点。

一、《列女传》的篇题具有概括功用

《列女传》篇题的订立与本篇作品的内容或主旨有密切关联。比如卷一《汤妃有新女》中说:“汤妃有者,有新女氏之女也。殷汤娶以为妃。生仲壬、外丙,亦明教训,致其功。”此篇收在“母仪传”卷中,但它的篇题却没有像同卷大部分篇题那样使用“某某母”形式,这是因为作者认为有新女最值得称颂的地方不是把两个儿子教育成才,而是“统领九嫔,后宫有序,咸无妒媢逆理之人,卒致王功”,有新女能做到母仪天下而成为商汤王能成就大业背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这是整篇作品最希望反映出来的传世美德,因此篇题用了“汤妃有新女”来明确作品主旨。再如卷一《卫姑定姜》,之所以使用这个篇题是与作者夸赞定姜是个仁厚的婆婆的意图分不开的。如果带着“《列女传》的篇题主要是反映作品内容或揭示主旨”这一观点来反观之前存疑的那些篇题,疑惑就都能够被解开了。先来看卷三《魏曲沃负》,故事中的女主人公是魏国大夫如耳的母亲,但因为如耳在整个故事里的参与性微乎其微,所以作者干脆撇开他来立题,在不知道老妇人更多身份信息的情况下只能将篇题定为“魏曲沃负”,而不是像史常力所说的:“要么不依靠男人,则只能留下一个魏国曲沃那里的老太太……这样一个失去自己特征,且形象模糊的名字。”[2]13-15接着看卷六《楚野辩女》,正文首句说:“楚野辩女者,昭氏之妻也”,作者并没有按照“三从之道”用“楚昭氏妻”来做篇题,而宁愿用信息更为模糊的“楚野辩女”来指代故事主人公,这是因为丈夫昭氏与整个故事之间没有丝毫的联系,因此篇题中没必要通过昭氏来指称故事女主人公的身份。从卷五《郃阳友娣》首句中可以知晓这位女子是郃阳邑任延寿的妻子,但故事中记载了任延寿伙同朋友一起杀害了妻子的哥哥,妻子在是否杀夫来为哥哥报仇这个问题上陷于两难,为顾全道义她最终选择自杀。虽然任延寿对故事情节的构成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是“郃阳友娣”与任延寿之间是有着杀兄之仇的,所以篇题也绝不会再出现“任延寿妻”之类的表述。卷六的《齐钟离春》、《齐宿瘤女》、《齐孤逐女》、《楚处庄侄》中故事主人公的显著身份分别是“宣王之正后”、“闵王之后”、“齐相之妻”、“楚顷襄王之夫人”,但作者均未采用这些信息来命题,这极有可能是作者考虑到她们传奇般的经历——或是貌丑或是年幼却都凭借自己的超凡智慧而拥有了至尊地位,所以在订立篇题时作者借机展示了他们的独立和独特形象。

再来看看《列女传》那77%依附男性身份信息来立题的篇题。在篇题中提及男性身份信息表面上看有明确女子身份的作用,但其实在篇题中提及他们的更本质的原因是这些男性同故事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卷一《有虞二妃》,虽然作者立传的对象是舜的两位妻子娥皇和女英,但作者在叙事过程中提及舜的文字比娥皇、女英还要多,所以作者在立题时除了指明娥皇、女英这两个故事人物之外,还必须考虑将此篇作品中的另外一个主要人物舜的身份也一并交代。同卷《弃母姜嫄》的故事中记录了姜嫄怀弃、丢弃弃但最终将弃抚养成才的过程,在正文后半部分提到舜委派弃担任农官,弃的后人成为天子等等信息,所以弃的名字在篇题中出现也是必须的。卷二《柳下惠妻》正文部分记录了妻子与柳下惠的一次对话内容以及柳下惠死后妻子主动为他写悼词一事,篇题中出现柳下惠的名字也是由故事内容决定的,此类的例子尤其多,在这不继续例举了。在那77%依附男性身份信息来立题的一部分篇题中出现的男子身份还指明整篇故事的情节将因此展开。如卷二《齐相御妻》、卷三《赵将括母》、卷六《晋弓工妻》、《齐伤槐女》和《赵津女娟》等。《齐相御妻》说的是妻子劝作为齐相晏子车夫的丈夫要为人谦逊,丈夫改过后在晏子的举荐下成为大夫,他的妻子也被赐予“命妇”称号。《赵将括母》说的是赵括母亲上书给赵孝成王希望他别任用赵括为将,劝谏未果,后赵军惨败赵括战死,而赵括母亲通过自己的智慧最终保全了自己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性命。《晋弓工妻》、《齐伤槐女》、《赵津女娟》也是分别以丈夫制作弓、父亲伤害槐树、父亲渡口失职为线索来铺叙故事的。

《现代汉语辞典》对“标题”一词的解释是:“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通过上述的例证分析,我们发现《列女传》的篇题与作品所叙内容之间有密切的关联,已初步具有“标题”的概括功用。

二、《列女传》的篇题在齐整形式与正常表达上的冲突

《列女传》的四字篇题的构成方式有很多种,说明作者在立题时必然是经过一番仔细思考的。然而,篇题既定的字数也预示着在立题过程中作者将面临极大的束缚,需要在能提示故事内容的多个关键信息中作出取与舍的选择,而有的时候作者为了在篇题中表现更重要的信息,不得不迫于形式上的硬性要求牺牲掉表意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如卷二《周南之妻》,首句说:“周南之妻者,周南大夫之妻也”,“周南大夫之妻”才是一个完整的表述,“周南”是一个地理方位词,它后面若按照正常的思维是绝对不是加上“之妻”这样的词语的,作者也是深知这一点的,因为他在篇末的颂中同样用四字语句来对整个故事进行概括时首句是这样说的:“周大夫妻”,但也许是为了在篇题处更准确地反映地名而又维持齐整的四字形式,所以作者只能将“周南大夫之妻”强行压缩成了不合语法的“周南之妻”。卷七的性质在整部书中很特别,前面六卷记载的都是被赞颂的女性,而第七卷记载的都是受批判的女性,卷名《孽嬖传》也能直接看出作者对她们所持的情感态度。可能作者希望阅读群体中的女性能通过篇题就知晓该女子为何人,起到警醒作用,因而这卷的各篇题中根据正文对女子身份的记载都至少用二个字来合成对女子的称谓(《卫二乱女》因合记二位女子除外):或是出现女子的名字,或是出现丈夫的谥号加上女子的姓,或是出现女子的谥号加上她的姓,或是出现女子的氏加姓,或是出现女子的氏加上某个身份。《齐东郭姜》就是个典型的例子。首句便交待传中女子身份:“齐东郭姜者,棠公之妻,齐崔杼御东郭偃之姊也”,篇题并没有按其它卷中经常用的“某某妻”或“某某夫人”的形式来订立,而是为了能在立题时兼顾四字标题的形式又反映女子的氏和姓,连他的丈夫“棠公”都省去不提了。本卷的《赵灵吴女》、《楚考李后》、《赵悼倡后》三个篇题中都分别将三个国君的谥号武灵、考烈、悼襄简化成一个字,如果按照正常规范的称呼是肯定不会这样来说,也正是因为此前说明的那个原因,作者为了既维系齐整的篇题的形式又让故事里所批判的女子的身份在篇题中能多点显现,只好选择放弃对国君谥号的完整表述了。

三、结语

通过分析《列女传》现存的104篇的篇题可以发现,篇题的订立几乎都与揭示作品内容或主旨有密切关联,作者在保证齐整的四字篇题形式的同时极大地发挥了篇题的概括功用。《列女传》中每篇传记末尾都缀以用四言八句写成的颂,它的性质也是对整篇故事在内容上、情感上的概括。[3]篇题与篇末颂构成了“一首一尾”、“一简一详”的形式整齐的概括方式,说明作者非常希望《列女传》各篇能在读者群体中被流传记忆,起到一定的教化、警示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恒定的篇题字数有时也制约了所立篇题的完整性与准确性,这应该是后世较少出现篇题齐整的著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1](西汉)刘向编撰,张涛译注.列女传译注[M].青岛: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2]史常力.《列女传》篇题的文化特征[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9):13 -15.

[3]史常力.论《列女传》中颂的性质[J].理论界.2009,(5):155.

猜你喜欢
列女周南身份
刘向《列女图》与汉魏六朝列女图像*
逃之夭夭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历记古代女子善恶的奇书:《列女传》
明清时期定海地区列女的行为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还想听你的故事
跟踪导练(三)(5)
身份案(下)
从新旧《唐书列女传》看唐代女性的处境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