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塔

  • 论斯坦尼表演方法20 世纪后的延伸 ——以乌塔·哈根为例
    更加完善的体系。乌塔·哈根是20 世纪后期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中的一个突出分支。在了解乌塔·哈根表演技巧之前,我们首先要大致了解斯坦尼的体系内容。(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初露锋芒是在契诃夫的话剧《海鸥》的演出中,这部剧也是契诃夫的一次转型,最开始《海鸥》的表演是失败的。在《海鸥》中,契诃夫把最平常的吃饭、喝酒、打牌写在了戏剧里,没有明显的戏剧冲突。这让那时看习惯了佳构剧的观众十分不习惯,而契诃夫也备受打击“除非活到七百岁,否则我再也

    艺术品鉴 2023年2期2023-03-21

  • 不做温室里的花朵
    我们要像课文中的乌塔那样,学会独立生活,不要过于依赖父母。乌塔想去环游世界,就自己准備,自己规划,自己挣钱,根本不会找父母要钱,也不需要父母陪同。有人会说:“反正我也不会做,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去做呢?做不好,反而给父母添堵。”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我们不能给自己偷懒找借口。俗话说得好:“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同学们,请张开翅膀,冲出鸟笼,成为博击风浪的雄鹰,不要做温室里的花朵!(指导老师 李碧珍)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2年5期2022-06-06

  • 榕城双塔
    融的意境。白塔、乌塔耸立在市区于山、乌山之麓,双塔东西相对,互为犄角,构成榕城双塔之景。白塔,矗立于于山西麓的万岁寺内,初建于唐天元年(904),是闽王王审知为报父兄教养之恩而建。相传开塔基时发现一颗宝珠,故名“定光多宝塔”。因外敷白灰,故名白塔。乌塔,位于乌山东麓,是福建省最古老的石塔之一,造型雄伟端庄、古朴大方,以花岗石砌就,故称“石塔”,因外表显色,又称“乌塔”。软木画对主材料软木的选择十分严格,因为它的材质细密柔软、富有弹性,有不透气、不透水、不易

    东方收藏 2022年9期2022-05-30

  • 一路地覆天翻 ——西方美术史那些事儿(三)
    雕像《伊肯哈特和乌塔》(图4),可以说是中世纪最杰出的雕像之一。雕刻这两座雕像时,伊肯哈特和他的夫人乌塔早已过世两百多年了,作者却仿佛亲眼见过他俩一般,雕像似乎随时能从台座上走下来。用毛披风的衣褶暗示出乌塔手臂的做法,使乌塔的动作感觉就像真人。这是一项惊人的发明,比此前任何雕像的姿势都更贴近真实的生活。这一时期,绘画的情况与雕塑大同小异。图5是公元8世纪西欧书籍插图,人物形象和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异曲同工,同样是瞪得大大的眼睛、似笑非笑的表情和符号化的手势。图

    小读者 2021年1期2021-02-02

  • 读《乌塔》有感
    文/邱咏捷读完《乌塔》,我被乌塔独立和自强的精神震撼了。乌塔是个14 岁的德国小姑娘,她不花爸妈一分钱,暑假独自一人游欧洲。她提前3 年做准备,设计好旅行路线,周末到餐馆或超市打工挣旅费,阅读相关旅游地的书籍。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也能像乌塔一样独立。二年级时,有一次外公外婆要回乡下办事,起初他们担心我晚上放学回家没东西吃,犹豫着要不要回去。直到我保证没问题,他们才带着担心离开。每天放学回家,我先用电饭煲蒸饺子当点心吃,吃完后淘米煮饭,用淘米水浸泡

    快乐语文 2020年31期2021-01-18

  • 德国孩子的“法定作息时间”
    李红霞应德国朋友乌塔邀请,我带着女儿到柏林旅游度假。十年不见,乌塔已是一位8岁小公主的妈妈了。久别重逢,我们相谈甚欢,不觉忘了时间。忽然,乌塔起身抱歉地说:“宝贝该睡觉了。”我看了下表,才18:45,并且是周末,很是讶异:“现在就睡觉?未免太早了吧?”乌塔一耸肩,逗趣道:“這是孩子的‘法定睡觉时间。”乌塔一喊,小公主虽然略显不舍,但还是很自觉地洗脸、刷牙,7点准时回到自己房间准备睡觉。安顿好孩子,乌塔便开始解答我的疑惑:“在德国人的教育里,早早上床睡觉,是

    科教新报 2020年14期2020-04-07

  • 小学语文课堂展示环节教师的点拨策略 ——以《乌塔》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为例
    作用呢?现结合《乌塔》和《圆明园的毁灭》两堂课例,谈一谈展示环节教师的点拨策略。一、评改式点拨“学情诊断,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是当下课改的热点话题,在课堂中,对学生学情的研判必将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不再是在自我预设的教学思维中开展教学,而是要根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境,最需要教师帮助的知识难点中展开教学。在课堂的展示环节,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而评改式的点拨恰恰能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即时生成的东西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习得方法,解决难点。《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4期2019-11-27

  • 人猿泰山之东寻魔石(下)
    国,偷走巨翡翠的乌塔却似乎发现了什么秘密……四乌塔贴身带的巨翡翠在他走近孩子后,有了异动,竟然有些发热。他走到孩子面前,对他说道:“我实在太渴了,可不可以带我去你家喝点水?”孩子领着乌塔来到一座破庙。还没等走进破庙,乌塔怀里的巨翡翠异动就更加强烈了。破庙里有个身穿黑袍的老人,木架上摆满了装着各种草药的小木匣,地上还摆着不少竹篓,时不时有毒蛇从竹篾的缝隙中探出头来。老人是十家苗寨唯一的苗医。这孩子的亲生父母看他的右臂长着吓死人的大黑瘤,害怕养不活,把他扔在破

    故事会(蓝版) 2019年11期2019-11-20

  • 以《乌塔》为例,探寻小学语文学习新路径
    呢?笔者以教学《乌塔》一课为例,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一、构建实践平台,开发知识生长性《乌塔》是小学语文第七册(人教版)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只有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利用暑假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表现了这个少年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学生们自初读课文就开始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但对于欧洲在什么位置?有多大?有哪些国家?学生是一无所知的。于是,笔者决定在语文课上给学生普及地理知识。实施步骤分三步:首先布置学生上网查找欧洲和欧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92期2019-09-10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动态生成
    而至。如,教学《乌塔》一课时,班内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看法:1.乌塔不应该一个人外出旅游,太危险了;2.乌塔外出旅游能增长见识,对成长有好处。笔者趁机引导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在进行了比较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展开辩论。生:我认为乌塔才14岁,一个人出门太危险了,要是碰上坏人怎么办?要是生病了,也没人照顾啊。生:我认为乌塔外出旅游对成长是有好处的,能学到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能游历名胜古迹,增长见识。况且之前她作了充分的准备,应该不会发生大问题。生:一个人出门,父母也担心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56期2019-09-10

  •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处的过程。在上《乌塔》一课时,真可谓“针锋相对”,针对乌塔行为的“危险”与“可行”提出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学认为乌塔还小,不应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样太危险;有的同学认为只要做好充分准备,乌塔可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对她今后的成长会有好处……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在这样的讨论争鸣中,学生拨云见日明白了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讨论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10期2018-12-24

  • “问”出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执教《乌塔》时,学生学课文后,笔者追问:你们觉得乌塔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吗?如果寒暑假我们也准备独自去旅行,可以怎么做?学生对乌塔的做法,看法截然不同,有的认为乌塔能独自去旅游,独立能力强;有的认为乌塔这样做太危险。经过思维的碰撞,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不同的国情,认识到乌塔独自去旅游是经过周密计划的,应该向乌塔学习的是她的独立生活能力,但并不是要像她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师道·教研 2018年10期2018-12-21

  • 略读课文 要“略”读其所
    师的展示课——《乌塔》,在评课阶段,市教研员孙老师说到《乌塔》这篇文章时,告知我们:文章带“*”号,是一篇略读课文,如何更好地教出略读课文的“味”来,值得大家思考思考。回来之后我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也查阅了相关资料进行研读。我在上展示课之前,“略读”了《乌塔》课文之后,觉得文章的“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字”都很难找出亮点。作为四年级上册“成长的故事”这一单元的文章,课文主要讲一个德国小女孩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这是一种有别于中国孩子的“成长”经历,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20期2018-11-28

  • 在“深度对话”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教版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时,教师可以从中获取丰富的信息:乌塔要独自去哪旅行?乌塔为什么要独自旅行?乌塔为什么能顺利旅行?乌塔的顺利旅行给我们什么启示?乌塔在旅行期间,父母会有什么表现?乌塔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但这些信息不能作为教学的全部内容。因此,笔者从单元整体出发,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一是人文性目标,让学生从这个故事中得到成长方面的启迪;二是工具性目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读了《乌塔》以后想到了什么。于是,笔者在教学时,抓住这两方面的主要内容进行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8期2018-11-12

  • 借助课文,训练反驳,发展高阶思维
    林彩虹《乌塔》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盛新凤老师根据文本中对话描写比较多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在“讲得简洁,对得自然,驳得有理”三方面进行训练。通过活动化的设计、板块化的框架结构扩展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地吸收教材和课堂中的“营养”,使教材的功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与此同时发展了学生的高阶思维。本文截取“训练反驳”部分的教学实录片段,进行赏析,探究其教学奥秘。板块一:初识反驳(出示文段:1. 然后,她问我,中国的孩子是不是也这样旅游。

    新教师 2018年5期2018-08-30

  • 榕城有只彩凤凰
    文明的夺目光芒。乌塔是其首,乌山为其身,与二者毗邻的三坊七巷,宛若张开的双翅和两条五彩斑斓的尾翎。乌塔、乌山缅怀先贤唐朝贞元十五年,福建观察使柳冕为祝贺德宗李适寿诞祈福,用青色的花岗岩砌造了一座“贞元无垢净光塔”。因塔身略带黑色,故名乌塔。作为福建省最早的石塔之一,乌塔现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与其说它似一位古朴的老人,见证了千百年的风雨沧桑,不如说更像凌空高耸的凤头,引领身躯和尾翼迎接新时代的辉煌。从乌塔西行,沿石阶拾级而上,便步入乌山景区。相传汉代何氏九仙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8年8期2018-08-29

  • 雄鹰展翅
    我仍然深深沉浸在乌塔的生活经历中,也让我在读过《乌塔》这篇文章后,看到了中西方国家教育理念的不同之处。乌塔,一个十四岁的女孩,你能相信她独自一人游历欧洲吗?也许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觉得那是不可能的事,只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可这一切却是真实的,她独自一人到达了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家,创造了我们中国孩子们心目中的奇迹。这样一个德国小姑娘,有着我们没有的品質。她开朗、活泼、热情、大方,更重要的是她的独立自主,自食其力,也更让我佩服她的勇气。父母经常约束我,担心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18年1期2018-07-16

  • 例谈略读课文中的“导”
    教版语文第七册《乌塔》一课,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小姑娘独立游欧洲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外国小朋友独立生活能力以及自立意识的赞美。在教学这一课时,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学生提出了质疑:“14岁的孩子,在我们这儿不过刚上初中,属于未成年人,怎么可能独自一人完成游玩欧洲的旅行?太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面对学生的困惑,我是这样引导点拨的:“对于中国孩子来说,这的确是难以实现的。让我们一起来仔细阅读课文,并想想同样是14岁的孩子,这位叫乌塔的小姑娘为什么能够完成游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8年6期2018-06-30

  • 略读课文要“略”读其所
    师的展示课——《乌塔》”。在评课阶段,市教研员孙老师说到《乌塔》这篇文章时,告知我们:文章带“*”号,是一篇略读课文,如何更好地教出略读课文的“味”来?值得大家思考思考。回来之后我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也查阅了相关资料研读起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略读课文的教学目前主要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把略读课文上成一课时的精读课文;二是把略读课文当成独立阅读课文。“略读”是一种阅读的方法,相对于“精读”而言,以“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为主要的阅读目的。略读教学不是学习略读的

    新课程·小学 2018年2期2018-04-28

  • “问”出学生学习兴趣
    习兴趣。执教 《乌塔》时,学生学课文后,笔者追问:你们觉得乌塔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吗?如果寒暑假我们也准备独自去旅行,可以怎么做?学生对乌塔的做法,看法截然不同,有的认为乌塔能独自去旅游,独立能力强;有的认为乌塔这样做太危险。经过思维的碰撞,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不同的国情,认识到乌塔独自去旅游是经过周密计划的,应该向乌塔学习的是她的独立生活能力,但并不是要像她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师道(教研) 2018年10期2018-04-02

  •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以写人记事类文章教学为例
    口语表达能力。《乌塔》是人教版语文7册27课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根据文本的特点,我把它处理成了一节口语交际课。首先,我让学生以“讲一讲”的形式向其他同学介绍乌塔的旅游经历;然后,再让学生以对话体验的形式与乌塔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最后,再让学生以辩一辩的形式根据文本内容说一说合乎逻辑的话语。如此教学,学生历经了独白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25期2018-02-26

  • 例谈略读课文中的“导”
    教版语文第七册《乌塔》一课,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小姑娘独立游欧洲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外国小朋友独立生活能力以及自立意识的赞美。在教学这一课时,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学生提出了质疑:“14岁的孩子,在我们这儿不过刚上初中,属于未成年人,怎么可能独自一人完成游玩欧洲的旅行?太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面对学生的困惑,我是这样引导点拨的:“对于中国孩子来说,这的确是难以实现的。让我们一起来仔细阅读课文,并想想同样是14岁的孩子,这位叫乌塔的小姑娘为什么能够完成游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6期2018-02-25

  • 扣“点”切入,深化阅读
    教版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主要讲了一个名字叫乌塔的14岁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国外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意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在读完课文以后,许多学生对于一个14岁的小姑娘能够完成这样难度大的旅程都感到很不可思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从中外学生对待同样事情的差异入手,引领学生展开阅读。首先,教师可以了解一下自己班里学生外出旅游的情况:做了哪些准备?有没有一个人旅行的经历?一个人旅行的话,你觉得最大的问题是什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31期2018-02-25

  • 榕城有只彩凤凰
    文明的夺目光芒。乌塔是其首,乌山为其身,与二者毗邻的三坊七巷,宛若张开的双翅和两条五彩斑斓的尾翎。乌塔、乌山缅怀先贤唐朝贞元十五年,福建观察使柳冕为祝贺德宗李适寿诞祈福,用青色的花岗岩砌造了一座“贞元无垢净光塔”。因塔身略带黑色,故名乌塔。作为福建省最早的石塔之一,乌塔现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与其说它似一位古朴的老人,见证了千百年的风雨沧桑,不如说更像凌空高耸的凤头,引领身躯和尾翼迎接新时代的辉煌。从乌塔西行,沿石阶拾级而上,便步入乌山景区。相传汉代何氏九仙

    家庭医药 2018年16期2018-01-30

  • 尊重独特体验,激发个性化阅读兴趣
    力。例如在学习《乌塔》一文后,同学们对乌塔的勇敢、独立自主敬佩到了极点,达成了共识,但是一名同学突然说:“乌塔的环游欧洲也有冒险行为,为了安全,我们不能效仿。”此话一出,立即引起了同学们的评价和争执,有的同学说,乌塔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独立生活教育,所以她有这个能力;有的同学说乌塔为这次旅行做足了“功课”,所以她才胸有成竹;有的同学说我们在生活中就应该像乌塔一样,热爱生活,主动对爸妈的娇惯说不……在这样的评价和争执中,同学们渐渐达成了意见的统一,认为大家要学习

    学周刊 2018年28期2018-01-28

  • 开放要“有度” 课堂才精彩
    ”的智慧。教学《乌塔》一课,针对现在的孩子过于依赖父母、自理能力差的现实,我创设了一个话题:乌塔独自游欧洲是对还是错。请大家大胆发表看法。有的学生认为乌塔做足了各种准备,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乌塔可以独自去旅游;有的学生认为乌塔不可以独自去旅游,万一有什么意外发生呢;也有学生认为要根据实际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再把“散”的课堂适时整合,帮助学生达成共识:其实能否一个人独自去旅游,并不是课文的目的,课文是要我们克服依赖思想,树立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8期2018-01-24

  • 略读课文教学策略初探
    。比如,在教学《乌塔》一文,通过充分备课,我提出:“乌塔十四岁独自游欧洲,你认为行吗?”让学生通过读课文,结合课文有关语句进行辩论,结果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通过精彩的辩论,学生对乌塔的做法有了初步了解,随后我马上又提出“你认为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让学生再认真读文,很快学生小手纷纷举起,我便让学生找出有关语句进行品读。学生不但被小姑娘勇敢、独立、热情所感动,同时也认识到中国教育与外国教育的不同,我们应学习乌塔这种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整节课紧紧抓住人物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1期2018-01-20

  • 乌塔教会我
    卢平芳卢老师:《乌塔》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一位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三年里,她设计好了旅游线路,阅读有关书籍,了解每个旅游城市的特点,并且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时间,挣够了旅游的钱,然后独自一人游历欧洲。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童童:乌塔14岁,竟能自己挣钱买票,单独一人周游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想想她的年龄,才14岁呀!幾乎不要家长帮忙,我们与她相比真是汗颜呀!雯雯:乌塔自立自强,她的爸爸妈妈放开了手让乌塔去亲自体验生活,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我羡慕,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17年42期2017-12-05

  • 读《乌塔》有感
    曾煜轩《乌塔》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出国旅游的成长故事。我跟文中的作者一样,深深地被乌塔的独立打动了,同时也在反思我们中国小朋友不独立的问题。独立是一种行为能力,也是一种精神状态,它需要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乌塔在独自旅游之前,查阅了很多书籍资料,设计好相关的路线,甚至自己挣旅游的费用;她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先查到警察局的号码,向家人报平安,这些都是独立的行为能力。但是我们中国的孩子往往有向往自由独立的心,却没有这方面的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16年46期2017-06-06

  • 告别依赖
    自主的人,这是《乌塔》给我的启示。当读到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事时,我感慨万分,她小小年纪就那么独立,敢独自一人旅行。反观我自己:出去旅游都是紧紧牵着爸爸妈妈的手,连上厕所也要妈妈寸步不离地跟着;手机更是时时刻刻带着,生怕一不在身边自己就找不到东南西北了。真是没法比啊!文中写道:“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的日程和路线,每到一个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乌塔的警惕性很高,看重安全,办事周到。相比之下,我每次去游玩只顾观赏风景,品尝美食,拍

    快乐语文 2017年10期2017-05-09

  • 塔尖上的风景
    。“三山两塔”之乌塔“影如文笔依南涧,势作香台丛道山。”这是清杨庆琛写的净光塔诗对。净光塔,就是乌塔,耸立在福州市区乌山东麓,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东面于山的“白塔”构成福州著名的“三山两塔”中的“两塔”,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乌塔所在的乌山也是福州著名的风景区,有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塔会馆、慈善堂、邓拓故居、林枝春故居等。五代时,王审知父子修复和创建了闽都七塔:乌塔、白塔、定慧塔、报恩塔、崇庆塔、开元塔、阿盲王塔。宋景德元年(1004年)

    海峡摄影时报 2017年4期2017-04-13

  • 语文教学设计《乌塔
    教版四年级上册《乌塔》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学情分析:孩子们虽然与文中的乌塔是同龄,但无论是在行动上还是理念上都与我们国家的孩子有很大的反差。学习本课是对学生进行独立意识教育的好机会。可将孩子们与乌塔进行对比,比较中找出中外儿童做法的不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进行选择和学习,进一步明确编者的意图。课题:27 乌塔教学目标:1.通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期2017-04-12

  • 口语训练三步走:独白、对白、辩白
    对。这里笔者以《乌塔》一课的教学片段为例,浅析这一策略。片段一:揣摩语气,练说对话多媒体出示:我说是中国人,现旅居德国。她一听,高兴得大叫:“我是德国人,住在汉堡。”师:老师现在就是文中的“我”,我们开始对话。我是中国人,现旅居德国。你们是乌塔,会怎么说?生:我是德国人,住在汉堡。(声音有点平淡)师:乌塔是这么说的吗?看看前面的提示语,是高兴呀!生:我是德国人,住在汉堡。(声音有点兴奋)(同桌之间再次模拟对话)对于对话来说,内容一样,但情感、语气不同,其实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5期2017-02-15

  • 怎样来写我们的成长故事
    应具体。2.从《乌塔》中“想”的内容从何而来呢?(1)“想”从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中来。逐字、逐句、逐段读懂《乌塔》一课所反映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2)“想”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来。把《乌塔》所反映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用事实说话。(3)“想”从丰富的联想中来。《乌塔》揭示了成长中的一些问题,由此去联想,谈一谈自己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3.写回信应注意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等五个部分。写正文时,先要回答来信中提出的问题,再写自己想要告诉对方什么。

    快乐作文·中年级 2016年12期2017-01-03

  • 搭建平台“辩”起来
    家长一起学习了《乌塔》这篇略读课文。小姑娘乌塔的行为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震撼,对于大人来说也简直不可思议。孩子们自学课文后,迫不及待评价乌塔:大胆、勇敢、独立自主......这时,平时不爱发言的易华骏站起来说道:“老师,乌塔这样出去,是不是很不安全?”一石激起千层浪,我顺势抛出:“一个14岁的小姑娘独自游览这么多地方,到底好不好?”辩论,这是我班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形式。一番独自酝酿、小组讨论之后,小组代表们在班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口舌之战”。“我代表正方,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2016-05-30

  • “处女奖学金”防爱滋病
    有许多未婚妈妈,乌塔卡拉行政区当地大学竟异想天开,特别为考上大学且仍是处女的学生提供“处女奖学金”,以防止少女染爱滋病及滥交。今年大学有16名女学生合乎标准申请奖学金。报道称,这些大学生领取奖学金前,要接受年长妇女进行的处女测试。但有女权分子批评,处女奖学金计划涉嫌歧视及侮辱女性。但领取奖学金的女学生可不这么认为,反而认为这给了她们更多的尊严。(参考消息网)述评: 那些处女当然很高兴啦,虽然测试的时候有点受辱的感觉,但测试以后就能拿奖学金了。不过张榜公布结

    现代家庭 2016年5期2016-05-16

  • 爸爸妈妈,请松开爱的双手
    碧老师指导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我感触很多。文章讲的是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用三年勤工俭学的收入独自一人环游欧洲的故事。乌塔自己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出警察局的电话,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还知道随时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她自己用三年时间来准备这次旅行,主动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为了挣旅费,她每个周末都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儿玩挣时薪。这些都是乌塔自己,一个14岁的女孩独立做到的。与乌塔相比

    金色少年(美绘小文学) 2016年2期2016-04-09

  • 明天,我将远行
    我们讲了一篇关于乌塔的课文,让我知道只要在旅行前考虑周全,就能享受旅行的快乐。所以,明天,我也想远行。在远行前,我会像乌塔那样准备充分。我会尽自己的能力来筹集旅费;还会阅读与目的地有关的书籍;并且会查找目的地的警察局号码和地点;最后还会把跟旅行有关的用品整理起来。所以,我想这次旅行是方便的。到了明天,我将远行。我会来到万里长城,看那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的有一万三千多里长的长龙。站在长城上,我就能看见那些十分坚固的方砖、巨大无比的条石、或者是垛子上的瞭望口和

    青年文学家 2016年8期2016-04-06

  • 南非一地区发“处女奖学金”引争议
    身,她老家所在的乌塔卡拉行政区当局就将为她支付学费和住宿费,直至她在南非首都的比勒陀利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英国《每日邮报》9日报道称,18岁的秀碧丽得到一份处女奖学金,此奖意在防止少女怀孕,并遏制乌塔卡拉行政区迅速蔓延的艾滋病毒感染疫情。若无这种奖学金,邦姬薇思索尔也将因贫困从大学辍学。她今年已经32岁,仍在坚持守贞。 女性权益活动人士义愤填膺,认为这有歧视女性之嫌。南非性别平等委员会也表示,没有迹象表明此举已对艾滋病危机产生影响。但乌塔卡拉行政区当

    环球时报 2016-03-102016-03-10

  • 我手写我心:说真话表真情不可或缺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从〈乌塔〉想到的》作文教学谈
    四年级上册《从〈乌塔〉想到的》作文教学谈廖琴琴 (江西省宁都县第六小学)在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孩子们说真话,表真情,从写真入手,让孩子们“我口说我心”,从理念、素材的积累收集到完稿后的评价,都应让孩子们学会表达真实、可信和率真的自我。自由表达;积累素材;多元评价小学三四年级的作文,实际上还属于起步阶段。很多家长(包括老师)总是对孩子灌输作文多么多么重要,不经历一番大的历练写不出好作文,这无意中给孩子以压力,甚至平添了几分对作文的畏难恐惧情绪。实

    新课程 2016年5期2016-03-02

  • 立足“以练导学”提升交际能力
    ”,引导学生走进乌塔的故事,感受故事蕴含着的人文意味,学习乌塔独立、自信的品格。2.在语言实践过程中顺势理解“反驳、一时语塞”等词义,领悟课文“对话中的辩论意味”“‘我’的出现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等表达特点,并适度进行迁移运用。3.创设情境引发交际,训练学生运用“独白体、对白体、辩白体”三种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学流程】板块一:感受“讲得简洁”1.通过两个练习,提取重要信息,初步了解乌塔的故事,学习部分字词。(1)师:课前大家预习过课文吗?这些词理解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5年3期2015-09-10

  • 浅谈崇妙保圣坚牢塔及其防雷保护研究
    护具有现实意义。乌塔;历史价值建筑艺术;防雷保护一、历史价值八闽首府、璀璨东南的福州,有着近2200多年的建城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父子修复和创建了闽都七塔:乌塔、白塔、定慧塔、报恩塔、崇庆塔、开元塔、阿盲王塔。宋景德元年(1004年)福州知州谢泌诗曰:“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闽都七塔现仅存乌塔与白塔。崇妙保圣坚牢塔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乌石山东麓。前身是唐无垢净光塔,是福建观察使柳冕为祝贺唐德宗李适寿诞祈福,在唐贞元十五年(7

    黑龙江史志 2015年7期2015-09-03

  • 由《乌塔》一课所想到的
    教版四年级下册《乌塔》一课时,不经意的几句话把沉闷的课堂变成唇枪舌剑的战场,一时间我陷入了“包围圈”。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我要讲授的《乌塔》一课是略读课文。按照惯例,要求学生结合阅读提示预习课文,思考阅读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即,乌塔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强具体表现在哪里?上课时,我说谁愿意把你预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平时爱发言的七八个同学们交流起来,有的说,乌塔年龄和我们相仿,她热爱生活,胆识过人,勇于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真让人敬仰。也有人说我很羡慕乌塔,她有理

    新课程·上旬 2015年3期2015-06-03

  • 非连续性文本,为语文教学打开另一扇窗
    文课堂。四年级《乌塔》一文,讲述“我”在罗马的旅馆里结识了特殊的“驴友”。一位年仅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分别写了乌塔的旅游路线、路线准备以及对独自旅游的观点,反映了国外少年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课文第7自然段以“作者转述”方式写了乌塔的“旅游准备”。这是小学阶段首次出现的一种叙述方式——“间接叙述”。因此,教学第7自然段时,以“旅游规划”的形式搭建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1.制作“旅游规划”,提炼语言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5年4期2015-05-28

  • 好课堂就是要解决好矛盾
    某老师在教学了《乌塔》一课后,以“你是否赞同乌塔的做法”为主题开展辩论会。正反方在辩论的时候,却为了一个“在中国独自外出是否安全”的问题争得不可开交,教师也没有在旁边及时地加以引导,直至下课也未解决这个争论;那么搞这次辩论会的初衷——在辩论中学会利用资料阐明自己观点的能力,就彻底落空了。学生迷迷糊糊,教师模模糊糊,最终使得活动的意义荡然无存,如此活动我们还是少搞为妙。有经验的老师在创设活动时,一定会巧妙地把活动的目的作为“坐标”,让活动不至于偏离轨道。如一

    新教育 2015年7期2015-02-27

  • 通过对话描写讲述成长故事
    虎》和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这几篇课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的成长故事,让我们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重点写了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向全班同学表明自己的心迹: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与魏校长的对话最为精彩,周恩来的两句话用了两个感叹号,表明了周恩来的决心;魏校

    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 2014年12期2014-12-24

  • 德国街头的“赠物箱”
    期间的德国留学生乌塔在柏林游逛一天,鞋子竟一尘不染;不由为德国优美的环境所折服,更佩服德国民众的公德意识——从街头小小的“赠物箱”,便足见一斑。那天要去购物。出门前,乌塔随手抄起一只玩具泰迪熊和几本旧书,塞进手提袋让我帮忙拎着。走到垃圾箱前,我正要往里投,乌塔慌忙制止:别扔,这东西要赠给别人。我连忙收回,好奇地问:赠给谁?乌塔一耸肩,笑道:我也不知道,赠给需要的人吧。随后拉起一头雾水的我,向街头走去。没走多远,乌塔指了指一座大号电话亭模样的小屋说:瞧,就送

    教师博览 2013年3期2013-11-29

  • 成长的故事
    实际,想想读了《乌塔》以后想到了什么,写一写“从《乌塔》想到的”;读 的一封来信,和同学讨论信中提出的问题,再给那位同学写封回信,帮她解决遇到的烦恼。注意书信格式。【习作指导】老师:同学们,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充满了喜、怒、哀、乐;每一个人的成长故事,都值得自己慢慢回忆。成长中的故事,既丰富多彩,又连连不断。打开成长的档案,里面记录着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气馁、失落,有与困难作斗争的艰辛,有探究知识宝库的足迹,有学习做人的脚印……

    读写算(中) 2013年11期2013-09-10

  • 有时候,放手,才是正确的决定
    馆里,我读到了《乌塔》。14岁的女孩乌塔,竟能独自一人去各国游历。原因是她自己能够自理,自立。每一天,我们都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周围有哪个孩子不依赖父母的呢?有一次,我做值周生,要很晚才能回家。妈妈很心疼,二话不说,一把夺过扫把,帮我扫lr起来。如今的父母呀,只知道让我们学习了。有时候,我忽然心血来潮,想要洗饭碗。一位“武林高于”一把把抹布拿走了。是谁?当然是我这个爱我的老妈了。她说:“这些事情有妈妈米做就好了,不由你米,你好好读书吧!”我听

    聪明泉·少儿版 2012年1期2012-09-22

  • 德国的“迷你图书馆”
    期间的德国留学生乌塔。旧友异地重逢,乌塔异常热情,食宿自不在话下,还亲自充当导游,带我领略柏林这座古老而现代化国际都市的独特魅力。那天去参观夏洛特堡皇宫。出门前,乌塔特意带了几本看完的旧书,说要送给图书馆。我不解:德国图书馆还接受民众捐赠?乌塔忙解释:不是捐赠,是换书来看。我更是一头雾水,只知道图书馆可以借书,没听说过换书。在夏洛特堡区的一个小广场,乌塔径直走向街头的一处公用电话亭。我边走边问:你要打电话吗?这样的公共电话亭在中国都弃用了,难道德国还在使用

    学习博览 2012年2期2012-02-27

  • 别让爱成为束缚孩子的桎梏
    顾富荣《乌塔》是新课程第七册的一篇课文,主人公乌塔是德国汉堡的一位14岁小姑娘,她有很强的独立生存意识,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希腊等国。14岁,在我们这里,也就是读六年级或是初一,生理心理很不成熟,生活阅历也不深,生活上还离不开父母。要是孩子提出独自一人外出去旅游,估计没有哪个父母会答应他。可是。乌塔呢?当作家汪晓洁在罗马一家青年旅馆遇到乌塔,了解到这个14岁的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时,感到极为震惊。她问乌塔:“你一个人不怕危险吗?你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9年9期2009-11-04

  • 紧扣专题 在文本阅读中“成长”
    绿绿的爬山虎》《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四篇文章写的都是名人或普通人的成长故事,主题鲜明,旨在给人以成长的启迪,引发对成长问题的思考。如何根据四年级第一学期阅读教学的要求,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实现“文”与“道”的结合,让学生于文本阅读中获得成长的启迪呢?一、有效导入——走进成长故事本单元四篇课文的题目各具特色,或以人名为题,或以揭示中心的短语为题……教学时,教师可充分挖掘课文题目的教学价值,在每篇课文的学习导入环节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进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09年11期2009-01-18

  • 为什么我们不是乌塔
    一篇文章,题为《乌塔》,说的是一位名叫乌塔的十四岁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讲到这一课时,老师总是一副感慨万分的样子对我们说,你看看,你们也十几岁了吧?却什么都要大人带着,人家乌塔,和你们差不多大,就能自己出国旅游!然后就中国学生的自理能力之类问题大发一番感慨。听老师这么说,我当时也确实佩服乌塔,可仔细想想,为什么我们不是乌塔呢?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自己。首先,明确个概念,欧洲各国国土面积小,因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多方面原因来往密切,乌塔只需“一张全欧洲

    杂文选刊 2006年20期2006-05-14

  • 乌塔
    洁我是在罗马认识乌塔的。那天,我从威尼斯坐了整整8小时夜行列车到罗马,冒着暑气赶到市郊的青年旅馆,已经筋疲力尽了。找到自己的房间,推门一看,吃了一惊,正对门的地上放了一床席梦思,上面躺着一个金发小姑娘,睡得正香。这是一间约30平方米的屋子,放了8张双层铁床。每张床配了一只小柜。屋里除了这个小姑娘没有别人。我的床是靠门右边的上铺,下铺胡乱摊着背包、浴巾、睡衣、毛巾等,看来这张铺就是小姑娘的,可能是怕热吧,她把床垫搬到地上睡。我匆匆洗漱完毕,想抓紧时间躺一会儿

    意林 2006年17期2006-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