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度对话”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018-11-12 11:24叶枚举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蝴蝶深度文本

[摘 要]

当前,许多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对话”式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忽视了“对话”的“深度”,致使“对话”流于表面形式,学生的核心素养无法得到提升。教师可以从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多元化解读文本、转变学生读者角色、拓展学生多元视角几个方面入手实施“深度对话”,培养学生富有个性地解读文本,释放创造潜能,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深度对话;核心素养;提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核心素养是这样界定的:“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许多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对话”式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忽视了“对话”的“深度”,致使“对话”流于表面形式,学生的核心素养无法得到提升。下面,笔者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深度对话”。

一、把握核心——“深度对话”的前提

现行语文教材大多以单元主题进行编排,一般包括“单元导读”“阅读文章”“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等几部分,可以说,每一单元都是从不同角度彰显单元主题的语文核心价值。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单元主题目标,深入挖掘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有深度的“对话”教学。

例如,解读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时,教师可以从中获取丰富的信息:乌塔要独自去哪旅行?乌塔为什么要独自旅行?乌塔为什么能顺利旅行?乌塔的顺利旅行给我们什么启示?乌塔在旅行期间,父母会有什么表现?乌塔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但这些信息不能作为教学的全部内容。因此,笔者从单元整体出发,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一是人文性目标,让学生从这个故事中得到成长方面的启迪;二是工具性目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读了《乌塔》以后想到了什么。于是,笔者在教学时,抓住这两方面的主要内容进行教学:一是深入理解乌塔顺利旅行欧洲的原因,不仅让学生了解文本的言语形式,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还让学生得到成长的启迪;二是让学生联系自己成长中(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借助文本的语言形式进行迁移写作——取得成功的,可以写写怎样做好充分的准备;遭遇失败的,可以写写为什么会失败,以后会怎么做。在表达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还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准备充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这样的教学,实现了人文性目标和工具性目标的无痕对接。

二、自主探究——“深度对话”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正确把握核心目标后,就要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对话”(即解读、联想、体验、欣赏、评价),让学生在文本研读中徜徉几个来回,并通过自己的理解,把陌生的、外在的、与自己无关的阅读对象,变成熟悉的、内在的、可以交流的阅读对象;同时,鼓励学生在“深品深悟”中个性化、多元化解读文本,阐述自己的真知灼见,与文本亲密接触,直击文本内核,从而欣赏到文本中五彩斑斓的世界,构建起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一课,笔者在教学“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这句话时,引导学生以读为主,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自由畅谈读后感受。

生1:我不知道盲女孩安静是怎么拢住蝴蝶的,感到非常惊奇。因此,我要用惊奇的语气读这句话。

生2:我很敬佩安静,因为一个健康的人都不一定能拢住蝴蝶,而盲女孩安静却能拢住蝴蝶。因此,我要用敬佩的语气读这句话。

生3:安静喜欢花,蝴蝶也喜欢花。安静整天在花香中流连,才能拢住蝴蝶,可以说这是一对好朋友之间的真诚拥抱。因此,我要用喜悦激动的语气读这句话。

生4:安静是用“心”拢住蝴蝶的,她已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因为蝴蝶是被安静的灵性吸引住,心甘情愿地落入她的掌心。因此,我要用坚信的语气读这句话。

生5:安静闻到了月季的花香,伸手去触摸花朵,结果捏到花上的蝴蝶,所以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因此,我要用惊喜的语气读这句话。

……

当学生再次朗读这句话时,自然而然地读出自己真切的感受。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读中悟、悟中读,真实呈现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从而彰显语文教学的魅力。

三、转换角色——“深度对话”的过程

文本的内容是丰富而又深刻的。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时,不能墨守成规,而应独辟蹊径,转变学生的读者角色,让他们成为作者或者文本中的主要角色去感悟、去体验、去叩问,把独特的感受与体验通过“对话”表达出来,从而推进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一课,笔者在教学“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这句话时,是这样引导学生在文本的角色转换中进行“深度对话”的:

师:可以不可以例外?假如可以例外,你就是作者“我”,你会怎么对父亲说?父亲又会怎么说?

生1:爸爸,到处静悄悄的,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们把鲈鱼带回家吧!

生2:老爸,我从来没有吃过鲈鱼啊,就让我解解馋吧!

生3:爸爸,我們来钓鱼不就是要给妈妈补身体吗?好不容易才钓到这条大鱼呀!放了它,我们不就白来了吗?

生4:爸爸,你不是说攒足了钱,要给我买课外书吗?这条鲈鱼可以卖好多钱的,我们把它带回家吧!

师:为什么不可以例外?假如你就是父亲,你会怎么说?

生5:孩子,不行啊!还没有到开放钓鲈鱼的时间。

生6(惋惜地):孩子,我也非常喜欢这条鲈鱼啊!可是,我不能做对不起良心的事!

生7: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既然是规则,我们就应该自觉遵守。

生8(意味深长地):大家都不遵守规则,过不了多长时间,湖里就没有鱼可钓了!孩子,我们不自觉遵守规则,比如交通规则,就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幸!

在“深度对话”中,学生的回答直击文本的内核,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可以说,这样的“深度对话”富有针对性、真实性、深刻性,更能与文本、作者、文本中的角色产生情感共鸣,彰显多彩的灵性,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四、拓展延伸——“深度对话”的升华

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选择有着广阔社会背景和深厚人文内涵的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多元视角,促进学生的多维思考,让他们在与社会、家长等互动、深度对话中升华体验,明确价值取向,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一课,在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语句;接着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母亲“坚定”“犹豫”“后悔”“担心”“勇气回升”的情感变化;然后启发学生发现文本的语言形式,并引导学生从各自的生活中去寻找“母爱”。

师:同学们,母爱是广袤深远的,母爱的表达也是多姿多彩的,请你们打开“仓库”的大门,去发现不一样的母爱。

生1:母亲教我做事就像春雨润物,耐心地指导……

生2:母亲对待我的进步就像夏日凉风,怡心地激励……

生3:母亲对待我的错误就像秋风吹落叶,严厉地批评……

生4:母亲对我的爱就像憨实的老牛,默默地奉献……

让学生由课堂向课外拓展,不仅感受到浓浓的母爱,还能模仿文本的言语形式进行表达,细致地描述了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这样的教学,有效落实了人文性目标和工具性目标。

“深度对话”是生成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也是破解当前教学表面化、浅层化的迫切需要。语文教学只有真正实施“深度对话”,才能培养学生富有个性地解读,使学生不断建构新知,释放创造潜能,提升语文素养。

[參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余映潮.这样教语文——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40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3]张俊平.教师,做个思想者[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4]叶枚举.关于阅读教学中“对话”的冷思考[J].小学语文,2017(12).

[5]陈秀娟.植根于“对话”的深度阅读[J].福建教育(小学),2018(5).

(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蝴蝶深度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为了蝴蝶
捉蝴蝶
捉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