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乌塔》为例,探寻小学语文学习新路径

2019-09-10 05:20黄银凤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92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黄银凤

【摘要】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建立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连接,构建实践平台,开放体验空间,进行“题外话”教学,使学生学得更有趣味、更有深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宽领域;生活连接;创新活力

《2018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提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如何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学习资源,为学生拓宽各学科各领域的学习交互空间,建立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连接,使学生学得更有趣味、更有深度呢?笔者以教学《乌塔》一课为例,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

一、构建实践平台,开发知识生长性

《乌塔》是小学语文第七册(人教版)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只有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利用暑假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表现了这个少年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学生们自初读课文就开始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但对于欧洲在什么位置?有多大?有哪些国家?学生是一无所知的。于是,笔者决定在语文课上给学生普及地理知识。

实施步骤分三步:首先布置学生上网查找欧洲和欧洲各国的行政区图,了解欧洲的面积和地形地貌,人文风情;其次,每个学生选择一个欧洲国家,把那个国家的行政区图画在硬卡纸上,制作成拼图样式,每张拼图要能站上去一个学生;最后,我们上一节语文活动课,在教室的地板上,大家一起完成欧洲版图的拼图。完成之后,每个学生站在自己制作的那张拼图上,向同学们介绍本国的风土人情等知识。这一下子,课堂可热闹了。学生们在班长的带领下,依据了解到的国家分布,不记得的地方就运用拼图的技巧,很快就把欧洲版图拼好了。在这过程中自然免不了各种调侃,“天天,你的卡纸材料太软了,拼接之后你这国就成了低洼地带了。”“阳阳,你这画的是什么呀?边界线跟版图不一样啊,这怎么拼?”“哇,小美画得好美啊,颜色鲜艳,连山脉河流的走势都一清二楚。”……虽则有点闹哄哄的,但学生边玩边学,不但知道了乌塔所去的几个国家的所在位置,还对这些国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节课上,语文学科不仅链接了地理学科,还涉及了信息技术、美术、综合实践等多个学科,不仅让学生对欧洲有了更正确的认识,也为下文理解乌塔为旅游做了三年的准备做了铺垫。语文课与其他学科有机的结合,为学生构建实践平台,使课本的识记型知识转变为实践型知识,让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艺术审美体验,使学生的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更密切联系起来。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学得兴趣盎然,知识的生长性得到了充分的开发,更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积极主动的探究,学生学习也更加富有意义。

二、开放体验空间,发展智慧和情感体验

现在的孩子被家人保护得很好,生活技能基本没有,独立自主意识薄弱,事事都依赖家人。我们的教育想要改变这一现状,要把课堂变为学生生命成长、个性发展的场所,教育不仅要教授知识,还应该发展学生的智慧和情感体验。

课文中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她还说,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读到这里,学生们议论纷纷,笔者归纳了一下他们议论的关注点:1.乌塔会怎么设计路线啊?2.为什么要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呢?会遇到什么危险?3.家里不给钱她去旅游吗?为什么要自己挣旅费?要解决学生的这些疑问,如果光是用理论知识来跟他们解释,学生也是可以听明白的,但却缺乏了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对乌塔的独立自主、坚毅、懂事的感受也只是停留在书本上。那我们能不能把课本知识延伸到课外,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亲身实践一下呢?于是,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课外实践活动:1.帮助乌塔制定一份旅游攻略,要从景点、住宿、吃饭、经费等各个方面考虑,设计具体的行程安排。2.情境模拟乌塔可能遇到的一次危险或困难,是怎么解决的?3.“我是小义工”周末体验活动,并把打工过程记录下来,注重写出自己的感受。

一周后,笔者收到了学生写的周记,有学生写到:“通过设计旅游攻略,我更进一步认识了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景色,有些景点真的像画一样美,还有他们的美食,光是看图片就能引起人的食欲了,以后我有机会去这些国家的话,我就知道去哪些地方寻找美食了。通过设计路线,我还知道了金钱真的来之不易,以前跟着爸妈出门,根本不用我考虑住宿吃饭要多少钱,但现在我知道了要节约了,不能再乱花钱,要体谅爸妈赚钱的不容易。”

还有学生写到:“今天我帮助妈妈照顾妹妹,可把我累坏了。一会要喂水,一会要摇着铃铛逗她玩,一会她又哭闹起来,妈妈说她饿了,让我喂她吃粥,我颤颤巍巍拿着小勺放进她嘴里,半个小时才好不容易喂完,我已经累得手臂都酸了。过了一会,妈妈说妹妹要午睡了,我只好慢慢得摇着摇篮哄她睡觉,她还没有睡着,我都已经要趴在摇篮边睡着了。至于给妹妹换尿不湿,这实在不是我能胜任的工作了。以前只是偶然逗一下妹妹玩,觉得妹妹好可爱,现在照顾了半天下来,才知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想起学课文时乌塔要经常去看护小孩来挣旅费,我真佩服她。同时,我也明白了妈妈养育我长大成人是多么辛苦,我要孝顺妈妈,也像乌塔一样,要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

从学生的周记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独特的个人见解,交流个人独特的读书感受,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去感悟乌塔独立自主的精神。通过体验活动,学生的感受不再是空洞的、套话的,而是实实在在从生活中感悟到的,学生的这种智慧发展和情感体验与生活建立了连接,广阔的生活舞台滋养了学生,这得益于体验式的教学。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给学生开放的多样性的体验空间,让学生在体验交流中学会读书,学会感悟,在交流中分享读书的快乐,体会成功的喜悦,得到个性的张扬,受到情感的熏陶。开放式的语文学习使单一的乏味的课堂转变为学生智慧发展、生命成长等多元化角度的课堂,努力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发展的能力和素养。

三、“题外话”教学,渗透民族文化情感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老师,笔者一直认为,语文教学不仅教授知识与技能,更应该引领学生接触和感受祖国民族文化。历经了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祖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自成一体,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

《乌塔》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她问我,中国的孩子们是不是也这样旅游。我一时语塞,想了一会儿才说:“在中国,像你这样年纪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很爱他们,会带他们一起出去玩,但一般不放心让他们一个人出远门。”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

我只好笑着承认自己的理由不太充足。乌塔说:“中国的孩子缺少很多乐趣吧?”我说:“中国有电视,有儿童图书,有游乐园,孩子们很快乐。”但她还是坚持:“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从电视上经常看见意大利,但只有亲自来到这里,它的美丽才深深感动了我。”

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到了乌塔跟中国孩子的不同,学生们对此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也想自己去旅游,可是家里人不让啊。”“我觉得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也很快乐啊。”“我不敢一个人出门,要是遇上坏人怎么办?”“我出去玩都是爸爸妈妈带着我的,什么都不用我管,我觉得挺好的呀。操那么多心干嘛?只管自己玩就好啦。”“乌塔这样多好啊,我也想出国去玩。”……是啊,这样一个智慧能干细心的外国孩子,中国的孩子也具有这样的品质,可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不会那么做,也没有人那么做?这就是民族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行为方式的不同。

但只是一味地跟学生强调“外国的孩子可以那样做,而我们不行”是不能起到解惑的效果的,我决定跟学生进行“题外话”的探讨——有关民族文化的話题。“一个民族的文化集中反映了民族精神、民族生活和民族经验。各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延续本民族的历史,并在历史延续过程中形成本民族的文化,它包括这个民族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礼仪习惯和各种物质载体和符号系统。”(引自《民族文化传承在学校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及决策》)我国民族发展史是与大自然的不断抗争并不断适应中生息繁衍延续的,祖先们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凶猛的野兽的斗争中,最先学会的是保全生命,保护自己。民族文化传承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决定了父母长辈们会更关注下一代的生命安全、健康成长,在他们认为,孩子没有长到特定的年龄,没有具备足够的能力的情况下,是不放心放手让孩子出去闯荡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与乌塔有这么多的不同。

通过笔者的讲述,学生们明白了,我们可以学习乌塔的自强自立、独立自主的精神,但不能盲目地学她“独自背包走天下”,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出来。同时,通过这样的“题外话”探讨,孩子们初步接触了民族历史、文化背景,极大地激发起他们对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兴趣。在语文课堂上添加文化因素,看似与教学无关,却使学生在枯燥的语言学习中激发出探寻祖国文化的求知欲。

《乌塔》一课的教学,没有按部就班依照既定的课时安排,也没有遵循固定的教学模式,但笔者看到了充满活力充满兴致的课堂,看到了侃侃而谈的个性张扬的表达,还看到了从乌塔不一样的人生所带给学生的改变。正如《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教育应被视为一种人类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人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如何表现他自己,如何和别人进行交流,如何探索世界,而且学会如何连续不断地、自始至终地完善他自己。”课堂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从教材中挖掘整合学习资源,为学生创建各学科领域的体验学习交互空间,使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链接,课堂将会成为学生生命成长发展的幸福课堂。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