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霞
[摘 要]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能使学生在教师爱的阳光照耀下,融于文本作者和教师的情感之中,感受到世间的真情,激活智慧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教育。教师应以情感丰富的教学语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挖掘教材内涵,把情感教育融于课堂之中;以富有感情的朗读,激发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教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5-063
语文课堂应洋溢生机,使教师迸发激情,学生流淌激情。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与方式运用于语文教学之中,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迅速掌握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从而在师生情感的互动中,让语文课堂成为情感流动的磁场。
一、以情感丰富的教学语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语言具有情感性。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精心设计、构思教学语言,能增加课堂的艺术魅力,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课堂上来。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学生也能在读中感悟到文章的思想感情。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时,教师可以设计欣赏导入语,对学生进行引读,把一幅幅优美壮观的山河画面展示在屏幕上做背景,并配以《高山流水》的音乐,然后娓娓朗读导入语:“祖国美,美在广博无垠!祖国美,美在山,美在水!祖国美,美在物产丰美!祖国美,美在文化,美在内涵!我们爱你——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光辉的历史,伟大的成就。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我们奋发,我们开拓,你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我们爱你啊,中国——”如梦的遐想,牵动着学生的情思,不知不觉中,学生穿过时间的隧道,缓步走进作品中,他们内心涌动着激动的、自豪的、骄傲的感情。教学收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教师生动形象、情感丰富的语言,引领着学生深情地、高昂地融入作品中,学生渐入佳境,体会到了诗中的爱国情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富强,情感丰富的教学语言,为学生积淀了情感,为学习文本奠定了基础。将文本的情感、作者的情感统化为读者的情感,这才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
二、挖掘教材内涵,把情感教育融于课堂之中
语文的学习中,要把情感教育融入课堂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其中深藏的意蕴,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悲欢,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
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一课时,当肖邦的老师和同学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时,我创设了情境,让学生想象一下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会通过歌声对肖邦说什么。学生们打开了想象的翅膀,思维奔放,表达出了师生情深和浓浓的爱国之情,为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肖邦离开之时,我引导学生从肖邦溢满泪水的眼眶去想象肖邦会在心里说些什么。这不仅是对课文的诠释,更是对学生想象思维的开拓。用感情融汇感情,让思想碰撞思想,学生情感的闸门被打开,思想的火炬被点燃,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把课堂教学推上了高潮。我们只有将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生动活泼的在课堂内外去读书、去感悟,才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良好情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用富有感情的朗读,激发学生情感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充分利用课文语言的美来教育学生,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朗读有利于学生深入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直到让情感流淌在整个课堂间。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长江之歌》时,教师先让学生观看有关长江的视频资料,通过播放录像,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调动起学生的情绪,然后播放配乐朗诵,用朗读深深地感染学生,学生的激情也很快被激发了出来。课堂中,教师应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尝试运用赛读、连读、说读、写读、比读等朗读形式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情感,感受文中的激情,体会课文的气势,感受其中生命的律动,从而达到以读促讲,读中感悟的教学目的。语文课堂上,让我们师生读起来吧,让精彩朗读使语文课堂散发出语言的魅力。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壤里。”让特定的感情波澜,诱发学生的激情,撞击学生的心灵,能使学生获得直觉的美感。教师以真挚火热的情感感染着学生,学生以自身的情感去阅读、品味、创造,生成新的情感,再以生成的新的情感去碰撞出教师新的情感,能让师生在激情中燃烧。让情充满语文课堂教学,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绽放精彩。
[ 参 考 文 献 ]
[1] 赵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
[2] 杨志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5(22).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