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
三山两塔、亭台楼阁、马鞍墙、大榕树……这些充满“虾油味”的福州元素,是我作品的“主角”。此作品中的榕城双塔是福州的标志性建筑,双塔一高一低,遥相呼应,画面由远山、近水,双塔、榕树、马鞍墙、堤岸等元素组成,一座座标志性建筑,展现着福州的个性特征与文化底蕴。构图新颖别致,画面层次分明,色调纯朴典雅。远景峰峦若隐若现,近景双塔屹立,坊巷错落,溪水自大榕树中流出绕至山后,林木葱茏,幽清深静。此作品仿元代倪瓒的构图,以平远的章法、淡逸疏朗的刀法意趣突出表现树木之态。平远法在软木画中运用得比较多,使用平远技法构图山势的走向,远山的推远使人感受到咫尺之间有万里之遥的意境,平远法可以表现出山貌和它的精神气质。作品构图的气势、用刀的利爽,给人以肃穆、庄重的美感。特别是高飞的大雁,让画面有了延伸的美感,一种自由的气息扑面而来,葱茏的榕树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覺。
中国山水画取景构图的“三远法”是绘画理论家郭熙首先总结出来的,“三远”即高远、深远和平远。此作品所采用的是平远法,郭熙曾解释:“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画中取景,视平线在下部约三分之一处,平视中使景物集中。自前景透过中景而望远景,层次分明,表现出纵深的空间距离,画面部分留白,境界阔大、气势雄壮,使人观之精神振奋。
画面近景榕城丛树,远景峰峦叠嶂、云雾团团,表现出云雨迷蒙、变幻莫测的福州自然景色,意境空蒙。榕树后可见房舍远山,此作品的特色在于远山一带,巨壑空茫,在烟云缥缈间,远山渐朦胧。建筑用刀粗浑,轻刻画,重意境,形象概括,细部简化而不失准确真实。整幅画面清新明净,使之具有了诗一般和谐浑融的意境。
白塔、乌塔耸立在市区于山、乌山之麓,双塔东西相对,互为犄角,构成榕城双塔之景。白塔,矗立于于山西麓的万岁寺内,初建于唐天元年(904),是闽王王审知为报父兄教养之恩而建。相传开塔基时发现一颗宝珠,故名“定光多宝塔”。因外敷白灰,故名白塔。乌塔,位于乌山东麓,是福建省最古老的石塔之一,造型雄伟端庄、古朴大方,以花岗石砌就,故称“石塔”,因外表显色,又称“乌塔”。
软木画对主材料软木的选择十分严格,因为它的材质细密柔软、富有弹性,有不透气、不透水、不易燃、抗腐蚀、耐磨等优点,且表面有细密的天然纹样和针孔大小不等肌理,比较适合切削成薄片状材料进行造型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