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富荣
《乌塔》是新课程第七册的一篇课文,主人公乌塔是德国汉堡的一位14岁小姑娘,她有很强的独立生存意识,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希腊等国。
14岁,在我们这里,也就是读六年级或是初一,生理心理很不成熟,生活阅历也不深,生活上还离不开父母。要是孩子提出独自一人外出去旅游,估计没有哪个父母会答应他。
可是。乌塔呢?
当作家汪晓洁在罗马一家青年旅馆遇到乌塔,了解到这个14岁的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时,感到极为震惊。她问乌塔:“你一个人不怕危险吗?你爸爸妈妈不担心吗?”
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她还说。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
当我在备这篇课文时,我觉得难以置信:1,游历欧洲那么多的国家需要多少钱?几万?几十万?乌塔利用三年的双休日与假期靠发广告单,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就挣那么多钱?果真如此,那么这个小姑娘着实令人敬畏:11岁就想着一个人出去闯世界,而且能坚持三年打工挣钱,哪一个中国孩子有这样的想法,有这样的意志,更有这样的能力?2,事先她要读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了解自然风光,了解人文古迹,了解民俗风情。看这些书,必然不会像看小说一般,只是社览,而是抓住有价值的东西设计出旅行的路线与日程。而这一般是旅行社所做的事情。3,乌塔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她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与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明信片。
教学时。我组织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对于乌塔,你有着怎样的感情?学生说羡慕,羡慕她这么小就游历世界;学生说敬佩,敬佩她有极强的独立生存能力,能够自己打工挣旅费,能够自己照顾自己,自己保护自己,一点也不依赖父母。
我对学生说:12月8日的《南湖晚报》有这么一则报道《48岁儿子天天“骚扰”83岁老爹》,说是嘉善县魏塘镇一位姓李的83岁老人。他儿子今年48岁了,tO多年前投了工作以后,一直未曾努力我工作。却梦想着过安逸的生活。于是就向自己的老父亲要钱,10多年来,年年如此。父亲省吃俭用,每月给儿子1000元生活费,可儿子还不满足,平常喜欢找人通宵达旦地搓麻将。有一次,父亲劝他注意身体,去找一份工作挣钱养活自己,他以为这是在侮辱自己。就大发脾气,把他父亲的门砸坏了。
我让学生对此事发表看法。
学生1说:父亲已经83岁,做儿子的应该孝顺他,让他吃饱穿暖,让他安享晚年,让他享受天伦之乐。可是,这个48岁的儿子好逸恶劳。还恬不知耻地向年迈的父母要生活费。真是不合逻辑!
学生2说:养不教,父之过。为什么儿子48岁了,还不能独立生存?这与他父母从小就对他溺爱有关,这与他父母从小不对他进行自立意识的培养有关。
我说:你们听说过现代有些大学生自理生活能力很差的故事吗?
学生3说: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大学生不会剥鸡蛋的事例。这个大学生进大学没几天,在学校食堂买鸡蛋吃,发现那个鸡蛋与家里的不一样,家里的蛋软软的,白白的,吃起来口感好;而学校的蛋硬硬的,黄黄的,吃下去把喉咙卡痛了。他打电话给母亲。母亲哭笑不得。
学生4说:还有一个家住广东的大学生去西安交通大学读书,人学第一周,就打电话跟母亲说,吃不惯学校的饭菜,特别想吃母亲包的饺子。这个母亲当即包饺子,第二天带了一盒饺子买了一千多元的飞机票赶去西安看儿子。等儿子吃完饺子又买了一千多元的飞机票回到家里。真是“千里送饺子,可怜慈母心。”
上完课,我依然热血沸腾,浮想联翩。我想起了2008年11月《教育月刊》上的《郎平执教美国女排给我们的启示》。其中引用了一段郎平令人深思的话:“这群黄国姑娘非常自立,喜欢思考,有自己的想法,这和中国截然不同。在中国教练有绝对的权威,教练告诉队员怎样做,队员就会去做。可她们不是,想轻易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她们是不可能的事情。要让她们认可我的想法,需要过程。她们先跟我discuss(讨论),然后会去try(尝试),尝试过了,觉得我的正确,才会接受我的做法。有时候她们不听我的,比如一个动作或者战术,等她们尝试一圈,发现我的更好时,才能认可。因此,我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必须要根据她们的思维方式,还要等她们尝试。”自立、喜欢思考、勇于尝试,这是美国青年不同于中国青年的地方,也是他们在比赛中能取胜的法宝。因材施教,尊重队员,这是郎平高于陈忠和的地方,也是很值得中国教练、中国老师,中国家长借鉴。
重新翻开留美博士黄全愈写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看到了作者评论中国教育的一段话:中国的学校、中国的教育过于控制人的个性发展,比如不允许左手写字。要求上课时把两手放在桌子上,或背手坐直,过于鼓励“角色行为”而抑制“独立行为”,过于重视角色教育而忽略对人自身的教育,过于重共性而轻个性,过于重义务而轻权利,过于重服从而轻自主,过于重外在的纪律而轻内在的能动,等等,却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个性受压抑,而使得个性没有得到全面、健康发展的人。就不敢“为天下先”,就只会去做那些别人做过的事。而不会去做别人不做的事。没有个性就没有独特性。没有独特性怎么会有另辟蹊径的创造性?!人没有坚强的独立性,就会时时处处依赖他人。像那些还要老师叫起床催睡觉的大学生,没有坚强的独立性,怎么可能有打破常规所需要的百折不挠的承受力?!
但愿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专家、老师、家长等都来读读《乌塔》这篇课文,别让我们的爱成为束缚孩子发展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