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蝗
- 东亚飞蝗DSCAM2多克隆抗体制备
到真菌感染的东亚飞蝗血淋巴细胞差异表达DSCAM2,提示其可能参与了细胞免疫反应。本研究以东亚飞蝗为材料,从其血细胞中克隆了含有DSCAM保守结构域的DSCAM2828-957抗原片段,经重组表达、纯化和免疫小鼠获得了多克隆抗体并对其特异性和细胞定位进行了检测。此外,还对DSCAM2与影响血淋巴计数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下一步进行DSCAM2的选择性剪接机制和免疫相关功能研究奠定了工作基础。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试剂Taq DNA聚合酶、d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3年2期2023-03-14
- 西藏飞蝗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60000)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属于直翅目(Orthoptera)蝗亚目(Locustodea)飞蝗科(Locusta migratoria)飞蝗属(Locusta), 是1963年陈永林先生在西藏自治区发现并命名的飞蝗新亚种。西藏飞蝗活动范围主要在我国的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等高原地区, 取食广泛且食量大, 主要取食禾本科与莎草科的作物和牧草, 是一种高原重要害虫, 具有繁殖能力强、密度大、
广西农学报 2022年3期2022-09-28
- 气候变暖背景下新疆和中哈边境亚洲飞蝗适生区预测及变化
之一,其中以亚洲飞蝗Locustamigratoriamigratoria灾害最为严重(乔永民等,1999;于冰洁等,2019)。亚洲飞蝗属直翅目Orthptera斑翅蝗科Oedipodidae飞蝗属Locusta,主要分布在天山、阿勒泰山和昆仑山前冲击扇边缘的低洼地带,喜食芦苇、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等植物或作物。与新疆毗邻的哈萨克斯坦的东哈萨克斯坦州和阿拉木图州(后文简称为两州)在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及生物资源等方面与我国新疆都极为相似,是我国新疆地区亚
环境昆虫学报 2022年4期2022-09-22
- LmNotch基因在飞蝗翅发育中的功能分析
成为完整的翅,如飞蝗Locusta migratoria等[2]。因此,对昆虫翅发育过程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昆虫的变态。昆虫翅发育的控制是一个非常精确和复杂的过程。目前,对昆虫翅发育机制的研究主要来自黑腹果蝇[3]。在果蝇中,翅的发育受到 Decapentaplegic(Dpp)、Wingless(Wg)、Hedgehog(Hh)、Hippo、Notch以及JNK等信号通路的调控[4-6],而且在许多不同的动物中,这些信号通路在进化上是高度保守的。目前,在很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2年4期2022-09-16
- 飞蝗飞行奥秘获揭示
但其“亲戚”——飞蝗,曾在我国历史上造成许多蝗灾,导致民不聊生。成群飞蝗马拉松式的长距离迁飞是造成蝗灾暴发的主要原因;散居型飞蝗却很少这么干,它们更青睐短途旅行。飞蝗为何会根据种群密度调整飞行对策呢?现在,答案来了。在2022年1月4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一项研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康乐及其团队揭示了飞蝗种群密度影响飞行策略背后的原因,为动物的飞行适应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许多动物都是长途迁飞高手,这对它们的生存和繁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22年5期2022-05-31
- 飞蝗飞行奥秘获揭示
——群居“马拉松”,散居“百米赛”
但其“亲戚”——飞蝗,曾在我国历史上造成许多蝗灾,导致民不聊生。成群飞蝗马拉松式的长距离迁飞是造成蝗灾暴发的主要原因;散居型飞蝗却很少这么干,它们更青睐短途旅行。飞蝗为何会根据种群密度调整飞行对策呢?现在,答案来了。在2022 年1月4 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一项研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康乐及其团队揭示了飞蝗种群密度影响飞行策略背后的原因,为动物的飞行适应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抱团”飞得远许多动物都是长途迁飞高手,
初中生世界 2022年17期2022-04-20
- 飞蝗前肠最适内参基因筛选
在不同发育天数的飞蝗5龄若虫前肠中及其前肠不同部位能够稳定表达的最适内参基因,选用β-肌动蛋白(β-actin)、延伸因子1-α(EF-1α)、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核糖体蛋白49(RP49)和α-微管蛋白(α-tubulin)5个基因作为候选内参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分析各候选内参基因的相對表达量,采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相结合,筛选出5龄飞蝗前肠不同部位和不同发育天数若虫
植物保护 2022年2期2022-04-04
- 飞蝗表皮蛋白LmKnk3-5′的抗体制备及组织定位
引言【研究意义】飞蝗(Locusta migratoria)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主要危害禾本科作物,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表皮是昆虫重要的组织结构,呈层状排列,具有保护虫体免受机械损伤等功能。几丁质是昆虫表皮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在昆虫发育过程中,表皮不停地蜕去并再次形成,以适应不断成长的虫体形态结构。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几丁质不断地合成、降解及组装[2-4]。由于人类以及高等哺乳动物均缺乏昆虫所特有的表皮及几丁质,因此研究昆虫表皮发育相关基因功
中国农业科学 2022年2期2022-02-24
- 制毒师
中白在江湖,提到飞蝗夺命师,无人不知。此人只认银两,收钱索命。没有人见过其真实面目,只知道其致人死命的是外形似蝗虫的飞石。石尖奇毒,凡破伤者,中毒无药可解。行走江湖多年,飞蝗夺命师却在泗州城失手。买家要捕头的命,飞蝗夺命师高价接手。石尖划破了捕头的左耳,本以为其会死,没想到捕头被陈家药铺的人救活了。飞蝗夺命师只掷一石,绝不第二次出手,这是他的规矩。如食言,他会加倍退回买家银子,这也是他的规矩。从事杀手以来,这是他第一次丢脸。准确地说,是初次遇到能解奇毒的人
民间故事选刊·上 2022年1期2022-02-09
- 飞蝗雌成虫脂肪体G蛋白偶联受体鉴定及其在卵发育中的功能
alugens、飞蝗Locustamigratoria和沙漠蝗Schistocercagregaria中的神经激素和神经肽受体也已报道(Hauseretal.,2006;Badiscoetal.,2011;Van Wielendaeleetal.,2013b;Tanakaetal.,2014;Onsetal.,2016;Lenaertsetal.,2019)。虽然许多昆虫种类的GPCR已得到鉴定,但其在昆虫生殖中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脂肪体是昆虫体内营养
昆虫学报 2022年12期2022-02-08
-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1对东亚飞蝗酶学免疫的影响
白能降低绿僵菌对飞蝗的毒力(李贝贝等, 2020)。为进一步明确Serpin1的作用机制,本实验测定了在绿僵菌处理蝗虫的同时,加入Serpin1蛋白对东亚飞蝗体内保护酶、解毒代谢酶共6种酶活力的影响,从酶学水平探索了Serpin1抑制绿僵菌毒力的原因,为进一步明确Serpins的功能提供了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真菌金龟子绿僵菌菌株IMI330189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保藏。将IMI330189菌株接种在PDAY固体培养基上,28℃培养7
环境昆虫学报 2021年6期2022-01-05
- 极飞P20防治小麦田西藏飞蝗的效果初探
50032)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属直翅目,蝗亚目,丝角蝗科中的飞蝗亚科,1963年经中国科学院陈永林先生鉴定,正式确定为飞蝗新亚种[1、2],命名为西藏飞蝗。西藏飞蝗在西藏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呈点片发生状态,有逐渐扩展发生的趋势。2006年,山南地区的泽当、桑日发生为害,受害率在7%~35% 之间[3-4],到2016年,已经扩散到扎囊、贡嘎及周边地区。为提高防治效率,减少防治成本,本试验探索了植保无人机P
西藏农业科技 2021年3期2021-11-24
- 飞蝗脂肪酸去饱和酶家族基因表达及功能分析
中的作用。本文以飞蝗(Locusta migratoria)为研究对象,基于已报道的飞蝗转录组数据库和基因组序列,搜索获得飞蝗desat家族基因cDNA序列,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Lmdesats家族基因在五龄期飞蝗的时空表达模式;最后基于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分析Lmdesats家族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为基于表皮脂类合成关键基因的害虫防治靶标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昆虫试验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04-21
- 天津市东亚飞蝗蝗区现状与改治措施探讨
00190)东亚飞蝗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历史上大发生时,遮天蔽日,所到之处,禾草一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蝗区实行了“改治并举、防治结合”的治蝗方针,基本控制了东亚飞蝗的猖獗发生。天津素有“九河下梢,十年九涝”之说,雨季集中在每年7—8月,季节分布不均,容易形成水旱灾害。天津市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植被分布为东亚飞蝗提供了有利的滋生环境,致使东亚飞蝗在天津地区频繁发生。天津市各级政府历来重视东亚飞蝗防控工作,特别是2020年以来天津市
天津农林科技 2021年2期2021-04-16
- 西藏飞蝗蝗蝻群集迁移特性及其群集效应
610065西藏飞蝗LocustamigratoriatibetnsisChen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种,主要危害青稞、冬小麦、牧草等[1],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西藏飞蝗潜在分布区域扩大,高密度蝗群面积增加,引起农作物和牧草绝产绝收,生态环境恶化[2- 3]。作为我国三大飞蝗之一,西藏飞蝗蝗蝻具有群集迁移习性,能将分散的为害集中变为灾害[4- 5],加之,蝗蝻群集迁移路线难以预测,常常造成监测不准,防治被动情况。蝗蝻群体运动涉及到形态、生理生化多个方面
生态学报 2020年20期2020-11-13
- 制毒师
中白在江湖,提到飞蝗夺命师,无人不知。此人只认银两,收钱索命。没有人见过其真实面目,只知道其致人死命的是外形似蝗虫的飞石。石尖奇毒,凡破伤者,中毒无药可解。行走江湖多年,飞蝗夺命师却在泗州城失手。买家要捕头的命,飞蝗夺命师高价接手。石尖划破了捕头的左耳,本以为其死,没想到捕头被陈家药铺的人救活了。飞蝗夺命师只掷一石,绝不第二次出手,这是他的规矩。如失言,他会加倍退回买家银子。这也是他定的规矩。从事杀手以来,这是他第一次丢脸。准确地说,是初次遇到能解奇毒的人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2020年9期2020-10-09
- 我国科学家揭示蝗虫聚群成灾奥秘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飞蝗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蝗的体表和粪便挥发物,在35种化合物中鉴定到了一种由群居型蝗虫特异性挥发的气味,释放量低但生物活性非常高的化合物:4-乙烯基苯甲醚(4VA)。随后通过一系列行为實验确定该化合物对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蝗的不同发育阶段和性别都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响应蝗虫种群密度的变化,随着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加,甚至它的产生可由4~5只散居飞蝗聚集而触发,具有很低的诱发阈值。
科学导报 2020年52期2020-09-09
- 东亚飞蝗选择栖息高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国蝗虫种类众多,飞蝗属的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和亚洲飞蝗L.m.migratoria等给农牧业生产造成的威胁最大。其中东亚飞蝗在我国的分布最为广泛,多达28个省市,北自河北,南到海南,西起陕西,东到渤海湾和辽宁等地(朱恩林,1999;王宏等,2006;张龙,2011)。据统计,东亚飞蝗每年的危害面积约有150万至300万ha(Zhang, 2017)。2018年东亚飞蝗夏残蝗面积为625.1万亩,其中,陕西、天津分别
环境昆虫学报 2020年3期2020-07-07
- 绿僵菌胞外蛋白酶Pr1C诱导飞蝗中肠免疫功能分析
1C在绿僵菌侵染飞蝗Locusta migratoria中肠中的作用,从绿僵菌IMI330189菌株转录组中获得并分析了Pr1C基因全长序列,设计引物对该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原核表达。将表达的Pr1C蛋白与绿僵菌IMI330189混合后饲喂处理,测定了混合物对飞蝗的毒力,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了飞蝗中肠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该基因属于绿僵菌类枯草杆菌丝氨酸蛋白酶家族,全长为2 126 bp,蛋白大小为71 kDa。Pr1C與绿僵菌IMI33018
植物保护 2020年2期2020-06-08
- 飞蝗转录因子LmE74A的表达和调控
006)0 引言飞蝗(Locustamigratoria)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世界性农业害虫。频繁大剂量地利用化学杀虫剂防治飞蝗造成一系列的后果,如农药残留危害非靶标生物及昆虫自身产生抗药性[1-3]等。蜕皮是昆虫发育变态中非常关键的生命过程,亦是害虫控制的理想靶标。昆虫蜕皮受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和蜕皮激素(20-hydroxyecdysone, 20E)的协同调控[4-5]。20E通过与20E受体EcR和超气门蛋白USP结合形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4-01
- 两种生物农药田间喷洒及笼罩试验防治东亚飞蝗效果
同生物农药对东亚飞蝗的田间防治效果,在省植保总站安排下于2016年6-8月份开展了100亿孢子金龟子绿僵菌油悬浮剂和0.3%印楝素乳油防治东亚飞蝗的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对飞蝗均表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药剂3%印楝素乳油,四川成都绿金科技生物有限公司生产提供;100亿孢子金龟子绿僵菌油悬浮剂,重庆重大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提供。2.试验方法和设计(1)大田飞防试验。试验区选择在沾化苇场蝗区,该蝗区为我市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1期2020-02-07
- 海南省东方市东亚飞蝗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治措施①
危害较大的有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和亚洲飞蝗(Loxusta migratoria migratoria),其中东亚飞蝗危害最为严重,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中、华东、西南、华南及台湾等,而黄淮海地区为常发区[1-2]。东亚飞蝗具有迁飞性、爆发性、毁灭性等特点,历史上与旱灾、水灾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1 海南省东亚飞蝗发生概况海南地处热带地区,生物资源丰富,蝗虫区系特色突出,东亚飞蝗的发生危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9期2019-12-10
- 飞蝗磷酸乙酰氨基葡萄糖变位酶基因表达及功能
适应能力[1]。飞蝗是一种主要分布于亚、欧、非、澳四大洲的破坏力极强的洲际性农业害虫。目前在治理蝗虫工作中以化学农药为主,但频繁使用化学农药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抗药性[2-3],导致防治效果不佳,还会污染生态环境,所以研发绿色新型农药对我国防治蝗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几丁质是昆虫表皮和中肠围食膜等的主要成分,高等动物没有几丁质,因此昆虫几丁质代谢途径作为重要靶标对害虫防治极具研究价值[4]。几丁质的合成中有8种酶的参与,每一种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6],其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4期2019-11-21
- “飞蝗蔽日”的时代一去不返
我国数千年的东亚飞蝗之灾,如今已被我国人民和科学工作者控制住了。我国已经连续十多年没有发生过蝗害。有关部门准备把这项重要成果推荐给全国科学大会。今天,人们来到昔日蝗灾严重的黄淮流域一些著名的飞蝗孳生地,可以看到绿树如带,稻田如毯。过去的“蚂蚱窝”,已经变成了“鱼米乡”。鲁西南微山湖地区的几十万亩湖滩泛水地,历来是孳生飞蝗的场所,解放前,蝗群迁飞,为害数省。如今,这里已变成大片旱涝保收的稻田,“飞蝗蔽日,禾草一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翻开我国的历史,远在公元
中国记者 2019年10期2019-11-08
- 动物的“麻醉术”
伤、眼科疾病等。飞蝗泥蜂飞蝗泥蜂有纤细的“腰”和黑色的“皮肤”,尾部有毒针。毒针既是它们的防御武器,又是它们的猎食利器。飞蝗泥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黄翅飞蝗泥蜂,另一类是朗格多克飞蝗泥蜂。黄翅飞蝗泥蜂一般捕捉较轻的蟋蟀,朗格多克飞蝗泥蜂则捕捉较重的螽斯。飞蝗泥蜂发现猎物以后,会迅速用毒针蜇猎物,使其无法动弹。然后,它将猎物快速拖回自己的巢穴,在猎物的身上产卵,再飞出巢穴并将人口封锁。卵孵化后,幼虫就可以住在安全的地方,慢慢地吃新鲜的食物,逐渐长大为成虫。那
少儿科技 2019年12期2019-09-10
- 飞蝗LmGSTS2的酶学特性及其对马拉硫磷、 p,p’-DDT的代谢分析
秦雪梅,张建琴飞蝗LmGSTS2的酶学特性及其对马拉硫磷、’-DDT的代谢分析马雯1,刘娇2,张学尧2,申国华3,秦雪梅1,张建琴1(1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太原 030006;2山西大学应用生物学研究所,太原 030006;3山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太原 030001)【目的】将飞蝗()谷胱甘肽硫转移酶sigma2(glutathione--transferases sigma2,LmGSTS2)在大肠杆菌中原核表达后进行纯化,研究LmGSTS2的
中国农业科学 2019年8期2019-05-08
- 飞蝗内表皮结构糖蛋白基因LmAbd-2的表达与功能分析
张建珍,赵小明飞蝗内表皮结构糖蛋白基因的表达与功能分析贾盼1,2,张晶1,2,杨洋1,2,刘卫敏1,张建珍1,赵小明1(1山西大学应用生物学研究所,太原 030006;2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太原 030006)【目的】分析飞蝗()内表皮结构糖蛋白(endocuticle structural glycoprotein)基因的序列特征和表达特性,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结合Hematoxylin and eosin
中国农业科学 2019年4期2019-03-18
- 糖的有效利用对克服低氧应激有重要作用
素信号通路调节了飞蝗对低氧的适应过程。该项研究发表于《自然—通讯》上。生物和人类都可能面对低氧的胁迫。在高原或特殊环境生活的生物和人类都发展出一系列适应低氧环境的对策,比如提高氧气的运输效率或增强氧气的利用效率。肿瘤细胞也会造成局部缺氧状态。大量的研究证明低氧诱导因子(HIF)和压力响应因子(NF-kB)均参与了生物低氧应激和适应过程。飞蝗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昆虫,在青藏高原形成了一个特定的种群,在大约九万年前与平原种群产生了分化。西藏飞蝗的体型明显变小,在
医药前沿 2019年13期2019-01-04
- 东亚飞蝗和刺腿食蚜蝇内生酵母菌多样性分析
种。蝗虫主要包括飞蝗和土蝗,飞蝗在我国有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 亚 洲 飞 蝗〔Locusta migratoria migratoria(Linnaeus)〕和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itensis(Chen)〕3 种,其中东亚飞蝗分布范围最广,具有繁殖能力强、食量大、迁飞、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强等特点,一旦爆发成灾,常常导致颗粒无收,给农业生产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
广东农业科学 2018年9期2018-10-29
- 飞蝗几丁质酶5-1抗体制备及表达特性分析
卿,2,张建珍飞蝗几丁质酶5-1抗体制备及表达特性分析张婷婷1,柳伟伟1,2,高璐1,2,李任建1,2,付穗业1,2,刘晓健1,李大琪1,3,刘卫敏1,董卿1,2,张建珍1(1山西大学应用生物学研究所,太原 030006;2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太原 030006;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太原 030031)【目的】通过制备飞蝗()几丁质酶5-1()的多克隆抗体,建立飞蝗体内LmCht5-1蛋白水平检测方法,分析LmCht5-1在4龄飞蝗的表达
中国农业科学 2018年12期2018-06-29
- 飞蝗表皮蛋白基因LmNCP1的分子特性及功能分析
马恩波,张建珍飞蝗表皮蛋白基因的分子特性及功能分析杨亚亭1,2,赵小明1,秦忠玉1,2,刘卫敏1,马恩波1,张建珍1(1山西大学应用生物学研究所,太原 030006;2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太原 030006)【】基于飞蝗()转录组数据库搜索并克隆获得飞蝗表皮蛋白基因(nymph cuticle protein 1),分析其序列特征和表达特性,通过蜕皮激素(20-hydroxyecdysone,20E)诱导和干扰20E受体基因表达研究其表达调控,并基于R
中国农业科学 2018年7期2018-04-18
- 沿海蝗区植被种类和覆盖度对东亚飞蝗发生的影响
尾草、莎草等,为飞蝗及其他蝗虫主要发生地。界定面积为31048.3公顷,其中13号蝗区4249.3公顷;11号蝗区1790.7公顷;8号蝗区1042.2公顷;7号蝗区6667.8公顷;6号蝗区3830.7公顷;2号蝗区13467.8公顷。此类蝗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常规防治,为二类蝗区。1.3 夹荒地蝗区在草滩之上,或与草滩及农田交镶分布,主要植被为狗尾草、马唐草、小芦苇和裨草等,飞蝗常年发生,容易形成高密度。界定面积为84184.7公顷,其中1号蝗区
新农村 2018年29期2018-04-02
- 东亚飞蝗养殖技术
玉平+张志勇东亚飞蝗身体粗壮,采食范围广,喜食禾本科植物:小麦、玉米、谷子等;不喜食甘薯、马铃薯、麻类等。。飞蝗适应性强,从孵化成幼蝗后,经45-50天的饲养过程即可销售,所以时间短、回报快。饲养成虫一万只东亚飞蝗可达15--20公斤,按目前的市场销售价格15~25元一斤,其经济效益是可观的,并且购种只一次。自繁数十倍,卵孵蝗,蝗生卵,周而复始,多年饲养,一只雌蝗一次可产卵35~90多粒。飞蝗之所以受人青睐,是由于它肉质松软,鲜嫩,营养丰富,不仅味美可口,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24期2018-01-30
- 西藏飞蝗潜在分布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
传红,石朝鹏西藏飞蝗潜在分布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王茹琳1,2,李庆1*,封传红3,石朝鹏4(1.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成都611130;2.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成都610072;3.四川省农业厅植物保护站,成都611130;4.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济南250000)运用生态位模型软件MaxEnt,模拟和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大尺度范围西藏飞蝗适生区分布及其变化可能性。基于当前数据和IPCC AR5提出的三种气候情景以及西藏飞蝗分布信息,采用MaxEnt生态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7年8期2017-09-26
- 蝗虫养殖技术
,859种。东亚飞蝗是养殖的常见品种。在自然气温条件下生长,一年为两代,第一代称为夏蝗,第二代为秋蝗。东亚飞蝗身体粗壮,采食范围广,适应性强,从孵化成幼蝗后,经35天的饲养过程即可为成虫,50天左右肥壮后即可销售。飞蝗之所以受人青睐,是由于它肉质松软,鲜嫩,营养丰富。经专家分析测定,其蛋白质含量高达74.88%,脂肪含量5.25%,碳水化合物含量4.77%,并含18种氨基酸及多种活性物质。东亚飞蝗为不完全变态昆虫,一生有3个虫态,即卵——蝗蝻(若虫)——成
农家之友 2017年7期2017-08-07
- 曲酸对飞蝗酚氧化酶以及其他生化酶活性的影响
苗,纪明山曲酸对飞蝗酚氧化酶以及其他生化酶活性的影响李一波1,2,曹广春2,贾 苗2,纪明山1*(1.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沈阳 110866;2.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可以催化黑色素中间体多巴胺的形成,是昆虫黑化作用中的关键酶,在昆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酚氧化酶成为新型杀虫剂靶标的研究对象之一,而酚氧化酶的抑制剂曲酸(Koji
环境昆虫学报 2017年3期2017-08-02
- 飞蝗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的分子特性和生物学功能
马恩波,张建珍飞蝗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的分子特性和生物学功能于荣荣1,2,丁国伟1,2,刘卫敏1,张敏1,赵小明1,韩鹏飞1,马恩波1,张建珍1(1山西大学应用生物学研究所,太原030006;2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太原030006)【目的】几丁质脱乙酰基酶(chitin deacetylase,CDA)是昆虫几丁质代谢系统的重要酶系,研究飞蝗()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的分子特性和生物学功能,为新型农药靶标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飞蝗转录组数据库,获
中国农业科学 2017年13期2017-07-19
- 飞蝗内表皮蛋白基因LmAbd-5的表达与功能分析
030006)飞蝗内表皮蛋白基因LmAbd-5的表达与功能分析赵小明1,贾盼1,2,勾昕1,2,刘卫敏1,马恩波1,张建珍1(1山西大学应用生物学研究所,太原 030006;2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太原 030006)【目的】基于飞蝗(Locusta migratoria)转录组数据库获得内表皮蛋白(endocuticle structural glycoprotein)基因LmAbd-5的cDNA序列,分析该基因的序列特征和mRNA表达特性,采用RNA
中国农业科学 2017年10期2017-06-15
- 基于MaxEnt的西藏飞蝗在中国的适生区预测
各大洲均有分布。飞蝗(LocutsamigratoriaL.)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害虫,已知有1个种10个亚种,其中西藏飞蝗(LocustamigratoriatibetensisChen)为青藏高原特有且分布海拔最高的亚种[1],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及青海等省区[2],主要以青稞、牧草及杂草为食[3- 5]。据史料记载,西藏飞蝗曾在青藏高原多次成灾,蝗灾所到之处庄稼颗粒无收。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藏飞蝗在四川甘孜州和阿坝州,西藏普兰、昌都、阿里及青海玉树
生态学报 2017年24期2017-03-09
- 我国历史上飞蝗与环境之互动关系
19)我国历史上飞蝗与环境之互动关系季 旭(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119)纵观我国2000多年的历史,蝗灾作为我国古代三大自然灾害之一,其发生面积之广,危害农作物之严重,甚至超过水旱灾害。通过研究发现蝗灾的发生也是受到一定的自然环境支配的,反过来蝗灾的发生和人们治蝗的行为又会对自然环境加以改造,本文即致力于探讨蝗灾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蝗灾;环境;互动1 我国历史上的蝗灾在我国主要有三个蝗虫亚种,即东亚飞
新农业 2017年17期2017-02-02
- 飞蝗海藻糖酶基因的分子特性及功能
马恩波,张建珍飞蝗海藻糖酶基因的分子特性及功能刘晓健1,孙亚文1,2,崔 淼1,马恩波1,张建珍1(1山西大学应用生物学研究所,太原 030006;2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太原 030006)【目的】海藻糖酶(trehalase)可专一性地将一分子海藻糖水解成为两分子葡萄糖,在昆虫能量代谢和几丁质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海藻糖酶已成为害虫控制的潜在靶标。本研究以重要农业害虫飞蝗()为材料,探讨海藻糖酶基因的分子特性及生理功能,为飞蝗的有效治理提供理
中国农业科学 2016年22期2016-12-23
- 飞蝗Argonaute1的分子特性及生物学功能
100101)飞蝗Argonaute1的分子特性及生物学功能王艳丽1,2,杨美玲3,宋天琪1,马恩波1,张建珍1(1山西大学应用生物学研究所,太原 030006;2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太原 030006;3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 100101)【目的】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22 nt的非编码RNA,通过转录后调控的方式在多种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功能。Argonaute1(AGO1)蛋白作为miRNA沉默复合物(miRNA si
中国农业科学 2016年18期2016-10-18
- 洛阳市2016年夏蝗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对策
分校 谢清华东亚飞蝗是为害洛阳市农作物的重要有害生物之一,其境内沿黄河、洛河、伊河三河流域形成孟津、新安、偃师、洛宁、嵩县5个东亚飞蝗蝗区,1年发生2代,第一代夏蝗发生期为4—6月,第二代秋蝗发生期为7—8月。常年发生蝗区乡(镇)数有20个,宜蝗面积2.92万hm2,其中夏蝗常年发生面积1.87 万hm2,秋蝗发生面积1.73 万 hm2。笔者在对洛阳市东亚飞蝗常年发生规律系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2016年夏蝗发生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探讨其绿色防控对策,
河南农业 2016年9期2016-03-27
- 东亚飞蝗养殖让全县农民富裕起来
东亚飞蝗养殖让全县农民富裕起来河北献县庆林养殖合作社发挥本地纬度适中、气候适宜、适合养殖飞蝗的地理环境优势,发展东亚飞蝗养殖。目前,该合作社带动全县发展飞蝗养殖大棚一千余个,遍布全县十个乡镇,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右下图为当地农民在为大棚饲养的飞蝗撒饲草
新农村 2016年10期2016-03-06
- 2016年农区蝗虫防控技术方案
蝗虫主要包括农区飞蝗和土蝗,飞蝗是具有暴发性、迁飞性和毁灭性的重大生物灾害。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专家会商预测,2016年农区飞蝗总体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220万亩左右,局部地区可能出现高密度蝗蝻点片,不排除新疆边境地区境外蝗虫迁入为害的可能。为有效控制蝗虫灾害,落实《全国蝗虫灾害可持续治理规划(2014-2020年)》,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特制订本方案。一、防控目标农区飞蝗达标区处置率达100%,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达到90%以上,生物防治占70%
河北农业 2016年5期2016-02-18
- 亚洲飞蝗抗菌肽的提取及其部分理化特性的研究
区的西部,是亚洲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L.)的聚集地[2]。亚洲飞蝗属直翅目蝗科,群居性昆虫,存在独特的免疫机制,但有关亚洲飞蝗幼虫抗菌肽的抑菌活性以及特性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以亚洲飞蝗幼虫为材料,在前期研究细菌诱导蝇蛆24 h产生的抗菌肽浓度较高和强抑菌活性的基础上,对其诱导24 h产生的抗菌肽进行提取,并对其部分理化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其作为新型抗生素替代物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5期2015-12-25
- 飞蝗石
快摸了摸暗袋里的飞蝗石,心里平添了几分底气。他明白,他要对付的,是武功一流的江湖大盗,半月之间,已经有三位兄弟伤在此人的飞蝗石之下了。“盗贼不是善用飞蝗石吗?这趟差事,就该是你卢捕快的了。”汀州府武平县张县令似笑非笑,派出了卢捕快。张县令说:“你们该是师出同门,抓不到人,你就不要回来了。”陈家大院是武邑退隐翰林学士陈大人的宅第。江湖大盗在连连得手之后,放出话来说,下一个目标是陈家大院的玉麒麟。传闻,陈翰林家的玉麒麟,乃当今圣上亲赐。为确保万无一失,陈家特地
民间故事选刊·上 2015年8期2015-09-10
- 3种生物农药对西藏飞蝗的防治效果
24300)西藏飞蝗(LocustamigratoriatibetensisChen)属直翅目蝗总科斑翅蝗科(Oedipodidae),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种[1],也是影响青藏高原牧区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害虫。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草原植被退化等原因,西藏飞蝗的发生为害呈现出逐年加重趋势。据记载,19 世纪20 年代西藏飞蝗仅在西藏的部分地区发生,而近几十年西藏飞蝗的发生为害区域扩大到青海的玉树、四川的甘孜州和阿坝州[2-6]。据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监测统计,
植物保护 2015年5期2015-03-23
- 转Bt基因水稻对东亚飞蝗抗寒性的影响
t基因水稻对东亚飞蝗抗寒性的影响许释文1,肖铁光1*,朱景全2(1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长沙410128;2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100125)为了探究转Bt基因水稻对东亚飞蝗抗寒性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以转Bt基因水稻和非转基因水稻分别喂养东亚飞蝗3代,用过冷却点仪测定东亚飞蝗的过冷却点和冰点。结果表明,转Bt基因水稻饲养的东亚飞蝗的4龄、5龄幼虫、成虫(雌和雄)的过冷却点分别为-5.89、-7.59、-6.64和-6.79,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作物研究 2014年3期2014-03-02
- 夏蝗发生概况和秋蝗发生趋势预报
生概况(一)东亚飞蝗今年夏蝗总体为中等发生,发生程度略轻于去年,其中,环渤海湾蝗区中等发生,河北海兴、南大港、黄骅、天津北辰等地局部偏重发生;江苏、安徽、陕西和辽宁等省偏轻发生。全国发生面积为1145万亩。主要发生特点:一是发生面积和虫口密度总体稳定。全国夏蝗发生面积比2012年和近5年平均值分别减少1.9%和10.7%;11个蝗区省份平均密度为每平方米0.53头,与前两年持平;二是蝗蝻高密度面积和点片减少。全国每平方米0.5头(达标)和1头以上的面积分别
山东农药信息 2013年8期2013-10-11
- 西藏飞蝗虫粪粗提物的成分分析及其活性测定
26000)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Chen)是青藏高原独有的飞蝗亚种,分布在我国青海省南部、川西高原和西藏自治区,主要危害青稞、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及牧草等。它与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亚洲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igratoria(Linnaeus)一起被称为我国的“三大飞蝗”[1]。近年来西藏飞蝗在西藏、川西高原和青海玉树等地发
生态学报 2013年14期2013-09-07
- 飞蝗石
快摸了摸暗袋里的飞蝗石,心里平添了几分底气。他明白,他要对付的,是武功一流的江湖大盗,半月之间,已经有三位兄弟伤在此人的飞蝗石之下了。“盗贼不是善用飞蝗石吗?这趟差事,就该是你卢捕快的了。”汀州府武平县张县令似笑非笑,派出了卢捕快。张县令说:“你们该是师出同门,抓不到人,你就不要回来了。”陈家大院是武邑退隐翰林学士陈大人的宅第。江湖大盗在连连得手之后,放出话来说,下一个目标是陈家大院的玉麒麟。传闻,陈翰林家的玉麒麟,乃当今圣上亲赐。为确保万无一失,陈家特地
小小说月刊 2013年11期2013-05-14
- 东亚飞蝗TLR9基因cDNA克隆及蛋白质序列分析
62000)东亚飞蝗TLR9基因cDNA克隆及蛋白质序列分析刘迎春,聂惠蓉(福建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系,福建 福州 350004)李裕红(泉州师范学院生物系,福建 泉州 362000)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依靠先天性免疫系统来防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TLRs是天然免疫重要的病原体识别受体。在已知的东亚飞蝗TLR9受体基因(LmTLR9) 的cDNA部分序列基础上,进一步获得其序列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观察金龟子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17期2012-11-17
- 四川壤塘西藏飞蝗发生规律及防治
24300)西藏飞蝗是四川省壤塘县的主要虫害之一,其危害严重,既啃食牧草,又破坏草原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生产。2007年以来,壤塘县在尕多乡设立了定位观测点,并结合路线调查,对西藏飞蝗的生物学特征特性进行了观测,并开展了防治示范。1 基本情况壤塘是纯牧业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草原西北部。县城海拔3280 m,幅员面积6863 km2,有天然草地面积41.8877万公顷,草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61.03%。可利用草地面积35.6万公顷,占草地
四川畜牧兽医 2012年6期2012-04-13
- 飞蝗两种群羧酸酯酶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与马拉硫磷敏感性关系的研究
030006)飞蝗两种群羧酸酯酶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与马拉硫磷敏感性关系的研究马恩波,葛娉婷,张建琴,张建珍(山西大学 应用生物学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6)对飞蝗天津北大港种群及河北沧州种群进行了生物测定与生化水平的比较分析,生物测定结果显示,天津北大港种群对马拉硫磷的LD50值为河北沧州种群的13.2倍,显示天津北大港种群已对马拉硫磷产生了耐药性.两种群羧酸酯酶比活力分析表明,以α-醋酸萘酯(α-NA)为底物时,两种群羧酸酯酶比活力无显著差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期2012-01-11
- 松嫩平原亚洲飞蝗发生的成因1)
黑龙江大学)亚洲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igratoriaL.)是造成蝗灾的一个重要虫源种类,也是分布于我国的飞蝗3个亚种之一。它具有群集性异地迁飞、选择适宜环境集中产卵的特性,是一种食性极杂、可短期暴发成灾的害虫[1]。在我国,亚洲飞蝗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东北等地区的草地上,其分布区海拔高度一般在200~500 m,最高分布可达2 500 m。亚洲飞蝗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牧草为食,也喜食玉米、大麦、小麦等作物[2]。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年10期2011-06-13
- 新闻报道不要把话说绝
一些地方历史上“飞蝗蔽日”的现象又出现了。新闻传媒纷纷报道,蝗灾的警报拉响了。政府在关注,农民在关注,全国人民都在关注。面对蝗灾,我的关注更要比别人多一份沉重。这是因为我曾在1977年10月23日写过一条消息,发表时的题目为《“飞蝗蔽日”的时代一去不返》;新华社播发后,各报普遍采用,还被收进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语文课本,编入集新华社建国50年来“优秀新闻作品”的《国内新闻选》。今天“一去不返”的蝗灾又来了。它犹如对我的一次严厉的批评:新闻
新闻记者 2000年9期2000-02-16
- 私访
官人私语:“河东飞蝗蔽日,民将无食矣。”“昨日梁公言,荆楚去岁绝粒,人相食。”武帝微嗽,官人寂然。次日,帝问梁云:“河东如之何?”梁曰:“国泰民安。”帝又问:“荆楚如之何?”梁曰:“日新月异。”帝心知其隐,曰:“明日随联行。”梁唯唯诺诺。帝至河东,州县迓迎,吏役云从,驿馆华美。席间歌舞侑觞,水陆杂陈。帝心甚悦。询飞蝗,官吏皆奏“圣世无灾”,“飞蝗敛迹”。入民家,囤满衣足,庭悬獾特。帝心甚慰,以为得民情。帝行,州县吏皆拜梁,曰:“微梁公,吾等无噍类矣。”盖梁
读书 1991年12期199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