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壤塘西藏飞蝗发生规律及防治

2012-04-13 08:13:56王福美
四川畜牧兽医 2012年6期
关键词:飞蝗蝗虫虫害

王福美

(四川省壤塘县畜牧兽医局,四川 壤塘 624300)

西藏飞蝗是四川省壤塘县的主要虫害之一,其危害严重,既啃食牧草,又破坏草原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生产。2007年以来,壤塘县在尕多乡设立了定位观测点,并结合路线调查,对西藏飞蝗的生物学特征特性进行了观测,并开展了防治示范。

1 基本情况

壤塘是纯牧业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草原西北部。县城海拔3280 m,幅员面积6863 km2,有天然草地面积41.8877万公顷,草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61.03%。可利用草地面积35.6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85%。县境地貌以高山峡谷为主,兼有部分高山丘原,其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本地冬长夏短,绝对无霜期只有48d,区内饲用植物种类繁多,以高寒杂类草甸草类为主,天然草地平均鲜草产量4603.2千克/公顷,可食鲜草3222.15千克/公顷。受多种因素影响,壤塘县72%以上的天然草原存在不同程度退化现象,其中1/3严重退化,草原鼠虫害严重。据近年调查统计,全县鼠虫害面积119.33万公顷,其中虫害面积40.66万公顷,占鼠虫害面积的34%。西藏飞蝗危害面积9.33万公顷,占虫害危害面积22.9%。

西藏飞蝗主要分布于高寒草甸草地和灌丛草甸草地的河谷和丘原带,部分已进入半沼泽草甸草地,其主要发生在河谷地带,农牧交错区。秋收后,蝗虫大量向草原区迁移,同时秋季又是西藏飞蝗交尾、产卵的高峰季节,届时草原虫口密度迅速上升,形成高密度的西藏飞蝗群。

2 西藏飞蝗的生物学特性

2.1 卵及产卵 成虫集中在8月交尾产卵,产卵多在中午时段(10:00~15:00)、阳光充足时进行,其主要在土质不十分坚硬的裸露向阳地产卵。成虫产卵时产卵器呈锥型顺着土皮向地下钻入约17~20 mm后开始产卵,其产卵时间约45~60min,产卵后猛然跳走,产卵洞口即被周围的土粒封闭,雌飞蝗产卵后48 h内死亡。雄虫生存时间较长,一般在9月中旬开始死亡。西藏飞蝗的卵呈长圆筒形,初为橙色,后变为淡黄色,卵长5~6mm,卵粒呈鱼鳞状单层阶梯形排列,每个卵块的卵粒数不等,一般在30~50粒左右,多的达60粒以上。

2.2 若虫(蝗蝻) 西藏飞蝗在壤塘县一年只发生一代,整个若虫期为5月下旬~8月上旬。蝗蝻最早出土时间在3月20日,三龄盛期为6月下旬。经2011年6月下旬调查,虫口密度达1~22 头/m2。

2.3 成虫

2.3.1 雄性 相对于雌性而言其体型较小,头较大,呈卵圆柱形。其额微斜,额面隆起、宽平,中眼处略凹,侧缘平行、较钝。头顶宽短,顶端钝圆,侧隆线明显。复眼呈卵圆形,其纵径大于横径,复眼后方有一条狭窄的黄色斑纹,触角呈丝状。前胸背板宽大,呈绿色或灰褐色,覆盖中胸,中隆线明显隆起。腿节侧面有黑色羽状斑纹,径节呈橘红色,内侧长有7~11个锯形刺,下生殖板上翘,呈锥型。

2.3.2 雌性 体大而粗,额面垂直。产卵器粗短,呈凿状,余者似雄性。

2.4 体色 西藏飞蝗在接近产卵期尤其在产卵后体色会由灰褐色逐渐变为黑褐色。通过野外和围圃观察,西藏飞蝗散居型(体色呈草绿色)和群居型(体色呈褐色)会互相转化,即体色互相转化。

2.5 发生环境 西藏飞蝗在壤塘县南木达乡、茸木达乡、宗科乡散发,其中以在杜科河、则曲河沿岸发生为主,又着重发生于河谷地带及附近的草坝、草滩,并逐渐向两岸的山脉发展。温度是影响西藏飞蝗发生、活动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温度决定了西藏飞蝗本身积温,另一方面温度影响植被的生长类型及状况。高海拔地区西藏飞蝗获取积温慢,其发生代次、活动、交配、产卵等均受到制约。

2.6 生活习性

2.6.1 活动习性 飞蝗喜光,一般在阳光充足的晴天活动,阴天一般都躲藏在草丛根部不动。飞蝗蝗蝻期及交配、产卵期喜群居,其余时间则散居。飞蝗的活动时间与气温、日照呈正比关系。

2.6.2 采食习性 据对网圃的观察,西藏飞蝗喜食青稞、小麦、玉米及禾本科牧草。野外调查发现西藏飞蝗主要在荒滩、河滩的草坝地区摄食禾本科、莎草科杂草,在农区则以采食青稞、小麦为主。

2.6.3 交配习性 据对网圃的观察,西藏飞蝗雌、雄成虫有多次交配的习性,且交配无“群居型”和“散居型”之分。

3 防治方法

3.1 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方法是利用蝗虫天敌及生物制剂对草原蝗虫进行防治。常见的方法有:

3.1.1 生物制剂防治 主要是应用印楝素、苦参碱、绿僵菌等生物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

3.1.2 利用天敌防治 牧鸡灭蝗是人工培育鸡,并通过调训将其用于草原蝗虫防治。在实施牧鸡灭蝗前应进行蝗虫危害的调查,重点查清蝗虫密度。最后根据调查结果确定用鸡数量,进行技术培训和物质准备,并选择健壮、灵活,适于野外追逐捕蝗的鸡种进行灭蝗。

3.2 化学防治法 在虫口高密度区域可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对蝗虫进行防治,可使用的药品主要为菊酯类农药,使用时应严格按产品说明书配制。化学防治的特点是药物起效快、灭效高、使用方便,缺点是对人畜有安全隐患。

3.3 生态防治 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在合理运用生物、化学、物理方法防治的基础上,采用围栏封育、补播改良、耙耕施肥等生态调控手段改变蝗虫生存环境,把草原虫害控制在一定水平,以达到维护生态安全和增产的目的。

4 实施

4.1 加强领导,落实防控责任县乡分别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管理和协调处理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监督资金使用情况,检查项目完成情况,保证项目资金划拨等;实施小组负责项目的规划,承担项目实施工作。项目实施工作中做到任务层层落实,明确责任,使项目实施有人管,具体任务有人抓。

4.2 加强预警监测 在南木达、茸木达乡等常年发生飞蝗的区域建立1~2个固定监测点,在南木达、茸木达、宗科乡设置3条调查路线,建立调查制度,抽派技术员定期进行西藏飞蝗野外及养殖圃的调查、观察、记录、测报等工作,以及时掌握西藏飞蝗虫情,及早指导防控工作。

4.3 加强物资储备 为充分保障西藏飞蝗的灭治工作顺利进行,一是与上级部门及时联系,保证药物、器具、防护用品到位;二是做好应急备用药物的贮藏保管,以保障西藏飞蝗爆发时药物及时到位,同时规范药物安全管理程序,做到专库贮藏,专人保管、发放,进出库有登记。对回收的药物和过期药物进行严格管理。三是灭蝗前与乡政府和专业灭鼠灭虫队签定灭虫安全责任书,采取人畜隔离措施。灭蝗后及时对药物进行清理回收,确定药物有效后方撤离现场。

4.4 强化技术培训 坚持集中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针对不同群体进行草原保护、草原鼠虫预测预报、虫害防治技术,药物和器械安全操作规程、灭虫操作流程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农牧民对草原保护及草原畜牧业发展的认识和灭虫技能。

4.5 把握防治时机 一是做好防治前一年的预测预报工作,预测来年西藏飞蝗的分布区域、重点危害区域、发生时期。二是以上年的预测情况作参考,在可能发生飞蝗的重点区域进行反复多次监测,确定西藏飞蝗的三龄期,并在三龄期进行集中连片突击防治,以确保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飞蝗蝗虫虫害
你真的认识蝗虫吗
制毒师
桃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河北果树(2020年4期)2020-11-26 06:05:04
制毒师
都2020年了,人类为啥还拿蝗虫没辙?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06
不用农药也能治虫害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8-12 07:58:56
人多势众的蝗虫
浅析白三叶的虫害防治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02
行道树香橼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23
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