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蝗区植被种类和覆盖度对东亚飞蝗发生的影响

2018-04-02 06:26孙亚峰
新农村 2018年29期
关键词:飞蝗食料覆盖度

孙亚峰

河口区隶属于山东省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南岸,黄河入海口北侧。东、北两面临海,西与沾化县为邻,南与利津县接壤,东南面与垦利县毗邻。地跨北纬37°45′~38°10′,东径118°10′~119°05′。南北长43公里,东西宽79公里,总面积2365.13平方公里。河口区是历史上的老蝗区,属于典型的沿海蝗区,蝗区总面积210.6万亩,占全省蝗区面积的1/4,常年发生面积160万亩左右,常年防治面积达110万亩。

1 不同类型蝗区内的植被情况

1.1 海滩蝗区

这类蝗区潮带可及,幅度5~10公里,大部分为光板地,占60%以上,主要植被为黄须,有部分高低着生有小芦苇和马绊草。此类蝗区界定面积为25200公顷,其中分布于13号蝗区3000公顷;11号蝗区1200公顷;8号蝗区9000公顷;7号蝗区5000公顷;6号蝗区5000公顷;2号蝗区2000公顷。此类蝗区一般年份不需要防治,个别年份重点环境挑治,为三类蝗区。

1.2 草滩蝗区

位于海滩之上,幅度约十公里至二十公里,主要植被为小芦苇、茅草、蒿子、狗尾草、莎草等,为飞蝗及其他蝗虫主要发生地。界定面积为31048.3公顷,其中13号蝗区4249.3公顷;11号蝗区1790.7公顷;8号蝗区1042.2公顷;7号蝗区6667.8公顷;6号蝗区3830.7公顷;2号蝗区13467.8公顷。此类蝗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常规防治,为二类蝗区。

1.3 夹荒地蝗区

在草滩之上,或与草滩及农田交镶分布,主要植被为狗尾草、马唐草、小芦苇和裨草等,飞蝗常年发生,容易形成高密度。界定面积为84184.7公顷,其中1号蝗区4223.8公顷;3号蝗区8342.1公顷;4号蝗区16804公顷;5号蝗区30770公顷;9号蝗区11978公顷;10号蝗区3080.6公顷;12号蝗区5380.8公顷;14号蝗区3605.3公顷。该类蝗区为重点蝗区,每年都需要防治,为一类蝗区。

2 不同植被类型和覆盖度对飞蝗密度影响

此次调查地点在第5号蝗区,它是河口区最大的蝗区,也是重点蝗区之一,面积为30770公顷,常年夏蝗发生面积15340公顷,常年秋蝗发生面积10315公顷,常年夏蝗和秋蝗防治面积达12962公顷,蝗区内地形多变,植物类型丰富。

在调查不同植被覆盖度中的飞蝗密度時,分别在不同覆盖度的芦苇、小芦苇+马绊草、小芦苇+茅草、小芦苇+蒿子中随机取20个点,调查飞蝗数,方法同上,分别记载数量。(见表2)

调查结果显示,飞蝗在不同植被类型中的密度从大到小为:小芦苇+马绊草,小芦苇+茅草,小芦苇+蒿子,芦苇,柽柳+杂草,黄须,棉花,刺槐,苜蓿;飞蝗在同一植被但不同覆盖度中的密度从大到小为: 40%~50%, 30%~40%, 50~60%。

2.1 不同植被类型对东亚飞蝗密度的影响分析

东亚飞蝗的发生与分布基本上是伴随者食料植物而分布的,在飞蝗喜食小芦苇+杂草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教大,而在喜食的棉花、刺槐和苜蓿等植被中数量极少,甚至绝迹。东亚飞蝗一般被认为是多食性昆虫,但我们研究的结果以及大量学者的研究表明,东亚飞蝗的食料植物是有相当固定的范围,它们在自然情况下食料限于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而在棉花、刺槐和苜蓿等环境下,飞蝗基本不会大量存在。可以断定,东亚飞蝗对于食料植物有主动的选食性,也决定了其在自然情况下分布与发生。

2.2 不同植被覆盖度对东亚飞蝗密度的影响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植物所造成的小气候环境也影响了飞蝗的分布和发生。尽管芦苇、小芦苇+杂草都是东亚飞蝗喜食的植物类型,但在

不同的覆盖度下的密度也不同,覆盖度太小和太大都不利于飞蝗的生存,而在覆盖度在40~50%的时候,飞蝗存在的数量为最多,在日常东亚飞蝗查治中也发现,生长着较高芦苇食料充足的地方飞蝗数量反而不多。这就表明,东亚飞蝗的分布同样受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在阳光能直接照射的、生长有较矮禾本科杂草的地方是它们最理想的生活场所,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殖发育是密切相关的。

笔者认为,在不同的蝗区找出一种或几种能适应当地土壤、环境、气候的植物来代替原来植被类型是关键因素。沿海蝗区大多为盐碱地,土壤含盐量较高,气候也偏于干燥少雨,如何找到一条适合沿海蝗区植被改造的路子,还需要大量的试验和示范工作。

猜你喜欢
飞蝗食料覆盖度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不同开食料对早胜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制毒师
制毒师
低覆盖度CO分子在Ni(110)面的吸附研究
不同类型开食料对犊牛生长发育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马达加斯加
蝙蝠蛾幼虫食料初步筛选及其取食研究
青海湟水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
环境因素和食料对甜菜夜蛾人工种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