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玲,莫建光,阳春苗*
(1.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药学系,广西南宁 530222;2.广西华测检测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222)
犊牛哺乳期间的生长发育直接决定其终生产奶性能的发挥(Soberon等,2012)。对于反刍动物而言,哺乳期瘤胃发育对于生长性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Vi等,2004)。犊牛哺乳期间,单纯依靠吮吸牛乳不能满足机体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而且单纯依靠吮吸牛乳,不利于瘤胃发育,可能引起瘤胃角质化不全,影响瘤胃上皮细胞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吴志强,2016)。给哺乳犊牛饲喂开食料,既能满足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又能促进瘤胃的发育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建立。关于开食料的化学组成对犊牛生长发育、瘤胃发育和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较多(Stamey等,2012;云强等,2010;张乃峰等,2010)。近年来,反刍动物营养学家将关注点集中在开食料的原料加工方式及其物理形态对犊牛生长发育和瘤胃发育的影响方面,然而结论不尽相同(杜超等,2017;Moeini等,2016;Bateman等,2009;Bach等,2007)。因此,本试验研究不同类型的开食料对荷斯坦哺乳犊牛生长发育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为犊牛开食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本试验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在某奶牛场进行。
1.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试验选择30头刚出生的中国荷斯坦母犊牛,按照体重进行划分区组,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犊牛,各组犊牛饲喂不同类型的开食料,分别为颗粒状开食料、粉状开食料和口感化开食料。
1.3 饲养管理 犊牛出生后称重,并于1 h内灌服4 L初乳,然后6 h后再次灌服4 L初乳。犊牛出生后第二天,每天两次饲喂常乳,每次2 L。从第三天开始,将犊牛转移到犊牛岛,单笼饲养。在3~10日龄,每天饲喂犊牛两次常乳,每次2 L;在11~50日龄,每天饲喂犊牛两次常乳,每次3 L;在51~60日龄,每天饲喂犊牛两次常乳,每次2 L;在61~80日龄停止饲喂常乳,仅饲喂开食料。于犊牛7日龄开始饲喂开食料。犊牛自由采食开食料和自由饮水。
1.4 开食料 本试验所用的开食料由某饲料公司加工制作而成。3种物理形态的开食料具有相同的饲料原料,仅是加工方式存在不同,其营养物质含量相似。开食料具体的饲料原料组成和营养物质含量见表1所示。
表1 开食料原料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 %
1.5 样品采集与测定指标
1.5.1 开食料采食量测定与犊牛体重测定 每天记录每头犊牛两次开食料的饲喂量,在第二天早晨饲喂前记录每头犊牛开食料的剩料量。分别于犊牛出生(第1天)、哺乳前期结束(第50天)、断奶过渡期结束(第60天)、断奶后期结束(第80天),于早晨犊牛饲喂前对犊牛称重。分别计算哺乳前期、断奶过渡期、断奶后期、整个试验期犊牛的平均日增重。
1.5.2 瘤胃液采集与发酵指标测定 分别于犊牛哺乳前期结束(第50天)、断奶过渡期结束(第60天)、断奶后期结束(第80天),于犊牛早晨采食开食料2 h后使用瘤胃插管法取瘤胃液,测定pH。然后用4层纱布过滤瘤胃液,将滤液分装到2 mL离心管中,于-20℃保存,用于测定氨氮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
2.1 不同类型开食料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开食料显著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本试验中,由于各组犊牛按照体重进行分组设计,故各组间犊牛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犊牛的哺乳前期结束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断奶过渡期结束体重、断奶后20 d体重而言,口感化颗粒状开食料组犊牛显著高于粉末状开食料组和颗粒状开食料组,尤其以粉末状开食料组犊牛体重最小(P<0.05)。各组犊牛在哺乳前期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口感化开食料组犊牛在断奶过渡期、断奶后期和整个试验期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粉末状开食料组犊牛和颗粒状开食料组犊牛(P<0.05),而颗粒状开食料组犊牛在断奶过渡期、断奶后期和整个试验期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粉末状开食料组犊牛(P<0.05)。哺乳前期,不同类型的开食料对犊牛开食料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在断奶过渡期、断奶后期和整个试验期内,不同类型的开食料对犊牛的开食料采食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以采食口感化开食料的犊牛具有最大的采食量,而采食粉末状开食料的犊牛具有最小的开食料采食量(P< 0.05)。
2.2 不同类型开食料对犊牛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不论在哺乳前期、断奶过渡期还是断奶后期,采食不同类型开食料犊牛的瘤胃液pH差异不显著(P>0.05)。在哺乳前期,各组犊牛的瘤胃液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断奶过渡期和断奶后期,开食料类型对犊牛瘤胃液氨氮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在断奶过渡期,采食口感化开食料的犊牛瘤胃液氨氮浓度分别比采食颗粒状开食料犊牛和采食粉末状开食料犊牛低21.45%和27.47%,采食颗粒状开食料犊牛比采食粉末状开食料犊牛低7.66%。在断奶后期,采食口感化开食料的犊牛瘤胃液氨氮浓度分别比采食颗粒状开食料犊牛和采食粉末状开食料犊牛低19.20%和24.31%,采食颗粒状开食料犊牛比采食粉末状开食料犊牛低6.32%。整个试验期内,开食料类型对犊牛瘤胃液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在哺乳前期和断奶过渡期,采食不同类型开食料的犊牛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断奶后期,采食口感化开食料的犊牛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分别比采食颗粒状开食料犊牛和采食粉末状开食料犊牛高1.74%和3.06%,采食颗粒状开食料犊牛比采食粉末状开食料犊牛高1.29%。
表2 不同类型开食料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表3 不同类型开食料对犊牛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
3.1 不同类型开食料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Moeini等(2016)研究表明,粉末状开食料和多颗粒状开食料与颗粒状开食料相比可以增加犊牛的开食料采食量。而阿米娜木·司马义(2014)研究比较颗粒化开食料和多颗粒化开食料对犊牛发育的影响发现,断奶前采食两种开食料的犊牛采食量差异不显著,而断奶后采食颗粒化开食料的犊牛采食量高于采食多颗粒化开食料的犊牛。Bateman等(2009)研究谷物加工方式、颗粒大小及开食料物理形态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发现,在开食料原料组成和营养物质含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采食颗粒化开食料和口感化开食料的犊牛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差异,而粉末状开食料则会显著降低犊牛的开食料采食量。Bach等(2007)研究开食料物理形态(多颗粒状开食料vs颗粒状开食料)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发现,多颗粒状开食料显著增加犊牛干物质采食量。杜超等(2017)研究表明,犊牛采食不同物理形态的开食料(粉末状开食料、颗粒状开食料、多颗粒状开食料),开食料采食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犊牛倾向于采食较多的多颗粒状开食料。本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断奶过渡期、断奶后期还是整个试验期,饲喂口感化开食料的犊牛比饲喂颗粒状开食料和饲喂粉末状开食料的犊牛具有较高的采食量。这与杜超等(2017)和Bach等(2007)的结果类似。犊牛采食量与日龄有关。本试验中,犊牛断奶时间较晚,此时犊牛的瘤胃发育已经完全,而且本试验在断奶结束后又进行了20 d的饲喂试验。本试验结果表明,犊牛哺乳期采食口感化开食料可以显著增加开食料的干物质采食量,增加体重,而且在断奶结束后这种增加作用更加明显。
3.2 不同类型开食料对犊牛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 瘤胃液氨氮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反映了瘤胃微生物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程度和瘤胃上皮细胞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程度(李文,2014)。杜超等(2017)研究给犊牛饲喂不同物理形态的开食料(粉末状开食料、颗粒状开食料、多颗粒状开食料)对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发现,不同物理形态的开食料对犊牛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乙酸、丙酸、丁酸浓度无显著影响,而在断奶结束两周后,饲喂颗粒状开食料的犊牛瘤胃液中含有较低的氨氮。本试验结果表明,给犊牛饲喂不同类型的开食料,对犊牛瘤胃液pH、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无显著影响,与杜超(2017)研究结果一致。而对于断奶过渡期和断奶结束后而言,犊牛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性浓度的关系为:口感化开食料>颗粒状开食料>粉末状开食料;对于断奶结束后犊牛瘤胃液氨氮浓度的关系为:口感化开食料<颗粒状开食料<粉末状开食料。本试验结果表明,给犊牛饲喂不同类型的开食料可能对犊牛瘤胃结构和瘤胃微生物产生影响。给犊牛饲喂口感化开食料可能通过两个方面刺激瘤胃的结构发育,一是给瘤胃提供物理刺激;二是通过产生乳酸提供化学刺激。此外,口感化开食料含有较多的粗纤维,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的发育,帮助犊牛建立丰富的瘤胃微生物区系。
本试验结果表明,给犊牛饲喂口感化开食料可以增加犊牛的干物质采食量,调节瘤胃发酵,增加犊牛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