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洋 佘小漫 金宝红 何自福③
(1海南省东方市农业服务中心 海南东方572600;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40;3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40)
蝗虫是直翅目短角亚目蝗总科昆虫的统称,世界范围内有10 000多种,我国就有1 000多种,危害较大的有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和亚洲飞蝗(Loxusta migratoria migratoria),其中东亚飞蝗危害最为严重,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中、华东、西南、华南及台湾等,而黄淮海地区为常发区[1-2]。东亚飞蝗具有迁飞性、爆发性、毁灭性等特点,历史上与旱灾、水灾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海南地处热带地区,生物资源丰富,蝗虫区系特色突出,东亚飞蝗的发生危害有明显的自然生态地理特征,属于热带稀树草原蝗区[3-4]。历史上,海南的蝗灾并不严重。1403~1963年的560年间,海南东亚飞蝗大发生共9次,随后鲜有海南发生蝗灾的记录[5]。近年来,由于全球性气候变化,水旱季节性分配失调引起旱、涝灾害的频繁发生,同时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而导致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天敌难以生存,东亚飞蝗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逐年加重,且范围越来越广。
1987年海南蝗灾大爆发以来,虽然政府采用飞机喷药和地面人工喷药暂时控制住了蝗灾,但飞蝗的危害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治理[6]。1988年海南西部的儋州、东方、乐东等均爆发了飞蝗危害,发生面积高达89.8万亩次[7]。1988~2012年,海南岛东亚飞蝗累计发生面积达3 100万亩次,最高密度达2 500头/m2,其中2005年有16市县发生严重蝗情,蝗情发生面积14.67万hm2,给我省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8]。
海南全年无冬季,高温多雨,由于降雨分布不均匀,雨季旱季分明,为东亚飞蝗的繁衍创造了适宜的环境,使得东亚飞蝗终年发生且世代重叠。目前,海南省蝗区主要分布在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琼山及儋州,蝗区面积总计4.01万hm2,其中核心蝗区0.79万hm2,一般蝗区3.28万hm2。
东方市位于海南岛西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偏少,干湿季节明显。全市划分为南部、北部、东部3个蝗区,具体分布在板桥、感城、新龙、八所、四更、三家、大田、东河、天安等9个乡镇及华侨经济区;其中板桥镇、感城镇、新龙镇、八所镇、四更镇、三家镇、大田镇为常发区,东河镇、天安乡和江边乡为偶发区。全市旱坡地撂荒面积约1.33多万hm2,宿根蔗面积约0.33万hm2,水旱田面积约1万hm2,再加河滩、水库边草地等,全市宜蝗面积达2.67万hm2以上,环境条件有利蝗虫发生。目前,东方市核心蝗区0.31万hm2,一般蝗区0.72万hm2,蝗区面积为1.03万hm2。
发生的蝗虫种类有东亚飞蝗、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长额负蝗(Atractomorpha lata)、中华稻蝗 (Oxya chinensis)、异岐蔗蝗(Hieroglyphus tonkinensis)、中华剑角蝗 (Acridacinerea)、棉蝗 (Chondracris rosea)等,其中主要是东亚飞蝗。
东亚飞蝗是迁飞性极强的杂食性害虫,具有爆发性、毁灭性的特点。主要取食禾本科和莎草科等杂草或作物,如芦苇、稗草、狗尾草、马绊草等杂草和甘蔗、玉米、水稻等禾本科作物,大发生缺乏食物时,也能为害大豆和蔬菜等农作物。以成、若虫(蝗蝻)咬食植物的叶片和嫩茎为主。大发生时成群迁飞,把成片的农作物吃成光杆,造成毁灭性危害。
2012~2018年,每年都有一定面积的发生,总体蝗情比较稳定(表1)。东亚飞蝗一般密度1~10头/m2,但2015、2016年除外,这两年年全年累计发生面积分别为22.3万亩次、21.4万亩次,并出现高密度点片,最高密度达1 000头/m2,属于中等偏重发生年份。发生范围主要分布在板桥镇、感城镇、新龙镇、八所镇、大田镇、四更镇、三家镇的台地和平原。
表1 2012~2018年东方市蝗害情况 单位:万亩次
东亚飞蝗是直翅目不完全变态昆虫,年生活史中要经历卵、若虫(蝗蝻)和成虫3个时期。成虫一般选择甘蔗地、一季撂荒地或水稻田边极少作物覆盖的疏松土壤产卵。成虫和蝗蝻均有集中取食或栖息的习性,成虫有聚集产卵的习性,羽化后的成虫往往成群迁飞,成虫迁飞与食料和季风有关。群居型飞蝗体内含脂肪量多、水分少,活动力强,但卵巢管数少,产卵量低,而散居型则相反。在东方市,东亚飞蝗成虫可随时产卵,卵随时可以孵化,蝗蝻随时可以羽化为成虫。2、3龄蝗蝻喜欢集中危害甘蔗和水稻,也喜欢进食杂草;4、5龄蝗蝻食量大,一般喜欢集中取食,但有时候也会分散;5龄蝗蝻经过5~13 d进行最后一次脱皮进入成虫期,15~33 d即进行交配和产卵[9-10]。
在东方市,东亚飞蝗1年发生4代,世代重叠,各虫态呈现立体交叉发生,无越冬现象。第1代发生在1~4月上旬,第2代发生期在5~7月,第3代发生期在7~9月,第4代发生期在9~11月。一般以7~9月份第3代发生面积大,密度高,受害严重的是干播田、甘蔗地、休耕草地、一季撂荒地(冬季瓜菜采收后4~9月期间撂荒地)等,其发生数量随着雨量及耕作程度而变化。
为加强领导,东方市政府成立防蝗指挥部,由市防蝗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全市蝗虫防控工作。市防蝗指挥部在市农业服务中心设立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市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兼任。在防蝗关键时期,要安排人员负责值班,建立治蝗值班制度,随时掌握蝗虫发生与防治动态,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将蝗虫发生与防治动态向市防蝗指挥部报告,严格按照省、市防蝗指挥部的要求扎实做好防治工作。各乡镇政府按属地为主的责任机制,成立相应的防蝗领导小组办公室,严格按照市防蝗指挥部的部署和要求建立治蝗值班制度,扎实做好本行政区所管辖范围内蝗虫防治工作,及时将发生与防治动态报告市防蝗指挥部。
建立蝗虫监测体系,由东方市农业农村局负责组织协调全市的蝗虫监测防治工作,市财政局确保蝗虫防控资金及时到位,市气象局负责发布防蝗期间的天气预报,为蝗虫监测防控提供准确的气象服务,市农业服务中心及其所属植物保护站、蝗虫监测机构要做好本市蝗灾的监测、预警、控制及相关技术的指导工作。根据东方市东亚飞蝗的生态类型、发生特点和农技力量,建立了市蝗虫监测站和乡镇监测点,在板桥、感城、新龙、八所、四更、三家、大田、东河、天安等9个乡镇设立监测点,蝗区乡(镇)按每万亩配备1名蝗虫侦查员,明确责任。按监测办法,进行系统调查和普查相结合,密切监测蝗情发生消长动态,及时编写《东方市蝗虫发生趋势》《蝗虫情报》《蝗虫周报》,为政府和有关部门科学指导蝗虫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加强防蝗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是开展蝗虫监测和防治技术培训班。切实做好各监测单位监测体系的队伍建设,加强信息员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蝗虫监测防控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使蝗虫监测工作不断规范化和科学化。在防治技术培训方面,进行各项综合能力培训和业务知识培训,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蝗虫防控队伍。东方市农业服务中心每年在全市举办1~2期蝗虫监测和防治技术培训班。培训对象为乡镇分管农业领导、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各村委会主要干部、农民技术员(信息员)、兼职查蝗员等防蝗人员。培训人数每期100人左右。通过培训,极大地提升了东方市蝗虫监测与防治技术,为蝗虫的防治工作提供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监测和防治队伍。
3.4.1 生态控制
在一般密度发生区,通过改善水利条件,提高复种指数、精耕细作、减少撂荒地面积等措施破坏蝗虫产卵环境,减少食物来源,改造蝗虫孳生地,压低虫源基数,减轻发生程度[11-12]。
3.4.2 生物防治
蝗虫生物防治主要指利用微生物农药、自然天敌防治蝗虫,也包括牧鸡牧鸭防控蝗虫。蝗虫微孢子虫可以通过感染雌性蝗虫而传染下一代,可以在自然种群中定殖,持续控制效果明显,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可以替代化学农药的生物农药之一,且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对人畜安全,不产生对其他生物的二次毒害,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13-19]。在中低密度发生区、水库河道、自然保护区,可选用绿僵菌、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结合植保无人机开展统防统治,提高蝗虫防治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此外,飞蝗天敌有蜘蛛、螳螂、鸟类、蛙类等,充分发挥他们在农田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减轻飞蝗危害[20-22]。
3.4.3 人工抓捕
蝗虫不仅蛋白含量高,维生素丰富,而且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营养价值甚至超过肉类和鱼类。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市场对蝗虫这种食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23]。东方市每年开展人工抓捕,防治蝗虫的面积近666.67 hm2。飞蝗白天善于飞翔,夜晚喜欢静伏于植物上,正是利用这个习性,蝗区村民,甚至周边的昌江县、乐东县村民组团来抓蝗虫,一晚每人少则3~4斤,多则7~8斤,新鲜蝗虫40元/斤;如果做成烧烤,取名“飞蝗腾达”,售价高达80~100元/斤,深受食客们喜爱,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3.4.4 化学防治
在高密度发生区,采取化学防治。可选用23%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5%氯氰菊酯乳油等菊酯类农药,组织植保专业队伍和群众相结合以弥雾机动喷雾为主统防统治。在甘蔗、玉米等高杆作物田及发生环境复杂区,为减轻劳动强度,可推广烟雾机防治,应选在清晨或傍晚微风条件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