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杨,庞 博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西藏 拉萨 850032)
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属直翅目,蝗亚目,丝角蝗科中的飞蝗亚科,1963年经中国科学院陈永林先生鉴定,正式确定为飞蝗新亚种[1、2],命名为西藏飞蝗。西藏飞蝗在西藏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呈点片发生状态,有逐渐扩展发生的趋势。2006年,山南地区的泽当、桑日发生为害,受害率在7%~35% 之间[3-4],到2016年,已经扩散到扎囊、贡嘎及周边地区。为提高防治效率,减少防治成本,本试验探索了植保无人机P20 在防治小麦田蝗虫上的应用前景。
植保无人机,又名无人飞行器,顾名思义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5]。该机型可远距离遥控操作,具有智能化程度高、防治效果好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玉米、水稻等作物病害的施药防治[6],由于受到农业发展水平的限制,西藏地区关于植保无人机的防效报道较少。本试验探索了植保无人机极飞P20(2018 款)对小麦田蝗虫防治的作用效果。
本试验采用四旋翼植保无人机P20(2018 款),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3WBD-20L 背负式智能电动喷雾器,浙江台州华美达喷雾器厂。
杀蝗绿僵菌,重庆重大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飞防精油,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试验在西藏山南市扎囊县扎其乡阿雪村进行,小麦品种为高原437。试验共设5 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蝗虫绿僵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处理2:阿维菌素,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处理3:蝗虫绿僵菌,P20;处理4:阿维菌素,P20;处理5:清水对照。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667m2,随机区组排列。试验于2020年7月2日进行,气温13~24 ℃,多云,东南风2级,相对湿度58%。施药时,蝗虫一般是3 龄及以下幼虫。
在施药前一天对小区进行虫口基数调查,施药后3 d,7 d,14 d,21 d,采取Z 字形,五点法进行取样,每个点选取1m2,记录蝗虫数量,每次调查均在同一点。
虫口减退率=[( 处理前活虫数-处理后活虫数)/处理前虫口数]×100%
防治效果=[( 处理虫口减退率-对照虫口减退率)/(100 - 对照虫口减退率)]×100%
由表1 可以看出,施药7 d 后,对西藏飞蝗就能起到控制作用,防效可以达到60% 以上;施药14 d后,防治效果均达到了79% 以上,都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从整体的防治效果看,植保无人机P20 的防治效果要高于人工喷药,这可能是因为使用无人机施药添加了飞防助剂,从而提高了农药的雾化沉降附着效果。从持效性来看,随着施药时间增加,杀蝗绿僵菌的防治速度快速升高,施药21 d,防治效果最高可达到96.66%。
表1 不同处理对蝗虫的防治效果 %
本试验直接在大田进行,在调查虫口密度时,存在蝗虫跳跃飞走的情况,因此调查的防治效果要高于实际的防治效果。施药后,3 龄及以下幼虫的死亡率明显高于3 龄以上成虫。在防治时,应选择在3 龄幼龄期进行防治,这与王翠玲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通过目测观察,发现施药后,各小区小麦均生长正常,未见异常及大面积倒伏情况,说明使用植保无人机P20施药对小麦生长无不良影响。
表2 植保无人机与传统施药方式的效益比较
由表2 可以看出,植保无人机P20 施药的用水量仅为6 L/667m2,而人工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施药时的用水量却需要180 L/667m2。相对于人工施药,使用植保无人机P20 喷药可节约用水96.67%,用水量仅为人工施药的三十分之一,这对农田用水不便利或缺水地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施药量减少16.7% 的情况下,依然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减量增效,大大提高了农药使用率。
从试验结果可知,使用植保无人机P20 防治西藏飞蝗,在减少16.7% 施药量的前提下,依然能有效防治西藏飞蝗,实现减量增效,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所以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施药是不错的选择,不仅可以用于西藏飞蝗等虫害的防治,还可以应用于田间杂草等的防治。
植保无人机P20 具有省时、高效等优点,但是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相比,价格昂贵,需要专业的技术培训,且使用时受气候和地形影响较大,作业时间短,需要经常更换电池,能否在西藏农田进行大面积推广还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