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口

  • 8种药剂对油松毛虫的防治效果试验
    虫株率为35%,虫口密度为32~45头/株。1.2 供试材料试验药剂主要为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福建绿安生物农药有限公司提供)、0.2%苦参碱水剂(赤峰中农大生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安阳市锐普农化有限责任公司提供)、2.5%溴氰菊酯乳油(南通龙灯化工有限公司提供)、25%灭幼脲悬浮剂(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8%阿维菌素乳油(济南中科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48%毒死蜱乳油(江西中源化工

    乡村科技 2023年20期2024-01-08

  • 不同药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
    次,按照下式计算虫口减退率[8]及防治效果[9]。1.5 数据分析采用Excel 2007 软件统计各试验数据,利用SPSS 19.0 软件对虫口减退率及药剂防治效果进行显著性分析。2 结果与分析2.1 安全性评价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观察了各个试验小区玉米植株株型、叶片颜色等,未发现玉米植株存在药害现象,未见药剂存在促进或抑制玉米生长现象。表明本试验所采用各种试验药剂、所施用剂量对玉米较为安全。2.2 不同药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虫口减退率的影响不同药剂对玉米草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4期2023-06-23

  • 杏树蚜虫药剂防治效果对比试验
    调查蚜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以不喷施任何药剂为对照,调查处理后的虫口数量增减情况,计算各处理区的防治效果。虫口减退率(%)=(处理前虫口数量-处理后虫口数量)×100/处理前虫口数量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26.0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方差分析。2 结果与讨论2.1 用药后1天蚜虫防治效果 不同药剂在用药后1天杏树蚜虫的虫口减退率与校正防效见表1。表1 用

    西北园艺(果树) 2023年1期2023-03-05

  • 烟盲蝽对茄子烟粉虱的防控效果研究*
    粉虱的数量,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9月12日第1次调查,以后每7 d调查1次。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6和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式中:Ne为防治效果;No为虫口减退率;a为处理前空白区虫口数;b为处理后空白区虫口数;m为投入烟盲蝽前试验区虫口数;n为投入烟盲蝽后试验区虫口数。2 结果与分析2.1 未投放烟盲蝽处理(ck)烟粉虱的种群动态9月12日,未投放烟盲蝽处理(ck)烟粉虱成虫虫口密度为9.4头/株;10月10日,烟粉虱成虫虫口密度

    上海蔬菜 2022年6期2022-12-31

  • 两种不同药剂对松褐天牛飞机防治效果的试验对比
    有效降低松褐天牛虫口密度,减少其对松林的危害,笔者用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绿雷二代)和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在林间对松褐天牛飞机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对比,以期为同类地区防治松褐天牛提供参考。2 材料与方法2.1 试验区概况试验地西乡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既有丘陵河川,又有高中浅山,是陕西省典型的秦岭巴山片区,总面积3240 km2,海拔371.2~2413 m,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区,平均气温14.4 ℃,年均降水量1100~1200 mm。全县松林

    绿色科技 2022年21期2022-12-22

  • 斜纹夜蛾取食为害对大豆农艺性状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验。试验设置4种虫口密度,分别为每株接入0(CK)、3、6、9头斜纹夜蛾2龄幼虫,每处理重复20次,即20株大豆。将斜纹夜蛾2龄幼虫放置到大豆植株中上部的叶片上,用透明薄纱网罩将植株罩住防止幼虫逃逸;每天检查3次,若幼虫死亡或逃逸,及时补充幼虫。幼虫在大豆上取食9 d后,将幼虫和网罩取下。大豆根系外围0~1 cm的土壤视为根际土壤,每株大豆取根际土壤10 g(湿重),将同一处理组的根际土壤混匀,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下自然风干72 h后测定土壤pH(电位法)[

    植物保护 2022年5期2022-10-13

  • 苏云金杆菌对青花菜菜青虫的田间防效
    查菜青虫和蚜虫的虫口基数;于每次施药后7 d分别调查虫口数。根据虫口基数调查数据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1.5.2 防治效果计算虫口减退率(%)=(药前虫口基数-药后虫口数)/(药前虫口基数)×100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2 结果与分析2.1 各处理虫口数及虫口减退率由表2可知,3次施药后7 d,4个药剂处理的虫口减退率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其中,化学药剂处理4的虫口减退率3次调查均最高,

    云南农业科技 2022年5期2022-09-28

  • 艾绿士杀虫剂防治棉蓟马药效试验
    次施药前1天调查虫口数,之后每次施药后2天、5天、7天和10天分别调查选点的蓟马数,用邓肯式新复极差(DMRT)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虫口减退率,对各处理的防效进行显著性检验。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数-施药后虫数)/施药前虫数×100%防治效果(%)=[(对照区虫口数-处理区虫口数)]/对照区虫口数×100%2 结果与分析由表2可知,不同处理药后2、5、7、10天的防效各不相同,药后2天,处理2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效分别是34.46%和36.60%,处理3

    新农业 2022年16期2022-08-26

  • 四种药剂防治花椰菜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施药前调查菜青虫虫口基数;于每次施药后7 d,分别调查虫口数。根据虫口基数调查数据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1.5.2 调查时间分别于第1 次施药后7 d(9 月22 日),第2 次施药后7 d(9 月29 日),第2 次施药后16 d(10 月8 日)调查菜青虫虫口数。1.5.3 防治效果计算虫口减退率(%)=(药前虫口基数-药后虫口数)/药前虫口基数×100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2

    云南农业科技 2022年4期2022-08-02

  • 利用广斧螳控制黄野螟效果调查
    沉香树的失叶率、虫口密度和螳螂株率的影响,以了解广斧螳在沉香林地对黄野螟的控制效果,为大面积应用提供一定参考。1 试验区概况茂名市茂南区公馆镇(110°50′E,21°40′N)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温和气候,全年平均气温22.3~23.0 ℃,月平均最高气温26.5~28.7 ℃(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14.0~16.0 ℃(1月),基本无霜,年降水量1500.00~1800.00mm;土沉香林地面积约3.4hm2,为人工纯林,黄野螟发生程度严重。茂名市电白区

    湖南林业科技 2022年2期2022-05-24

  • 两种食物饵剂对葡萄桔小实蝇的诱杀效果
    记录诱虫数,统计虫口减退率和防效,计算公式如式(1)(2)所示。式中,A为虫口减退率,%;B为防治前处理区诱虫数;C为防治后处理区诱虫数。式中,D为防效,%;E为试验区虫口减退率,%;F为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5 数据分析采用Excel 2007 和SPSS 19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2 结果与分析2.1 使用“聪绿”和“果瑞特”前后桔小实蝇的虫口变化表1 显示,使用“聪绿”和“果瑞特”前各处理区田间桔小实蝇虫口数差异不显著,分

    中国果菜 2022年4期2022-04-25

  • 4种生物杀虫剂对油松毛虫防治效果的研究
    率为35%,平均虫口密度约32~45头/株。1.2 供试材料供试药剂:16 000万孢子/g苏云金杆菌(河北中天邦正生物科技股份公司),200亿孢子/g白僵菌素(安阳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0.3%苦参碱(河北石家庄植物农药研究所),5%阿维菌素(浙江兴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喷雾器材:SB—35(W)背负式烟雾机(深圳市隆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1.3 试验设计与方法在油松毛虫幼虫期,以15株油松为一个样地单位,对角线五点取样调查,施药前先调查各地块虫口密度

    林业科技情报 2022年1期2022-04-11

  • 小贯小绿叶蝉发生规律及黄板悬挂朝向对其的诱集效果
    叶尖、叶缘枯焦,虫口密度大时,造成茶树营养运输受阻,受害叶片卷曲变脆,芽叶脱落,生长停滞,产量锐减,品质下降,导致经济效益损失大[4-8]。雌成虫将卵产于茶树嫩梢、叶脉、叶柄、叶肉组织内,芽下第二叶与第三叶之间的茎内最多,世代发育不一,繁殖速度快,防控难度大[9,10]。为掌握小贯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本试验于2016—2021 年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园基地定点监测小贯小绿叶蝉的发生,在其盛发期,结合色板诱杀,找出最适悬挂高度及朝向,为防治小贯小绿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23期2022-02-13

  • 不同增效助剂防治棉蚜效果试验
    有棉蚜的棉花调查虫口数量,分别在施药后1 d、3 d、5 d 和7 d 调查虫口数量,计算虫口减退率。2 结果与分析2.1 天气状况分析施药后9 d 日均最高温度32.8 ℃,日均最低温度16.7 ℃,日均温差16.2 ℃,日温差大,不利于蚜虫的繁殖爆发。7月5日下雨加速了虫口的减退。2.2 虫口减退率从表2 可以看出,施药后3 d 处理1、处理2 和处理3 均有较高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4.3%、84.7%和90.7%,施药7 d 后几种增效助剂处理虫口

    新疆农垦科技 2021年4期2021-09-17

  • 水稻稻飞虱化学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成虫,计算防效和虫口减退率,并观察施药后3、7、14、21 d稻株生长情况,目测供试药剂对水稻的安全性。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药剂对稻飞虱若虫的防效从表1可知,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药后3 d对稻飞虱若虫的防效为95.1%,虫口减退率为88.1%,药后7、14、21 d,对稻飞虱若虫防效分别为93.8%、94.5%、95.0%,持续时间长,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3.8%、34.7%、26.7%。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50%吡蚜·噻虫胺可湿性粉剂、2

    作物研究 2021年3期2021-07-09

  • 储藏小麦粉中害虫发生与温湿度变化的关系研究
    设置为1∶1)的虫口密度与12 kg处理后的小麦粉一起放入1.3.2节制作好的收纳箱中,温湿度检测仪检测探头放置于小麦粉中心点,距离底部8 cm处,用于记录中心点的温度与湿度变化。重复3次。1.3.4混合虫种为害实验混合虫种为害的实验方法同1.3.3节,不同虫口密度的赤拟谷盗与锈赤扁谷盗成虫比例设置为1∶1。1.3.5数据处理使用Microsoft Excel、SPPS 20.0对实验温度、湿度数据进行处理,采用Duncans多重比较法检测数据间是否存在显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21年3期2021-06-21

  • 直升机喷洒微囊剂防治松褐天牛的药效试验
    快速压低松褐天牛虫口密度,减少松材线虫病传播蔓延速度,笔者对比了触破式与缓释型微囊悬浮剂2 种药剂在威海市2 个时间段的飞机防治松褐天牛的效果,以期为同类地区防治松褐天牛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区概况分别选择威海市北部的环翠区孙家疃镇和临港区汪疃镇作为试验地00 点,经纬度:122.09°E,37.52°N,试验地总面积:1500 hm2。这2 处试验地松树林多为黑松,是松树种类中比较敏感发病的树种之一,也是松材线虫病的高发地区,树下植被丰富。

    山东林业科技 2021年2期2021-06-15

  • 苏云金杆菌林间防治竹舞蚜试验
    家森林公园竹舞蚜虫口密度较高的竹林中。1.2 试验材料试验选择了3 种苏云金杆菌制剂进行试验,同时选择吡虫啉作为苏云金杆菌防治效果对比试验,以比较苏云金杆菌防治效果[11-13]。1)康欣苏云金杆菌。为湖北康欣农用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康欣牌苏云金杆菌,规格为8 000 IU·mg-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农药登记证号为PD20102021,农药生产许可证号为(鄂)0016[14-16]。2)鲁抗苏云金杆菌。为山东鲁抗生物农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8 000 IU·m

    南方农业 2021年3期2021-04-22

  • 不同防控方式对茶园小贯小绿叶蝉虫口减退率的影响
    蝉进行防治效能和虫口减退率进行对比研究,其中以诱虫板+茶皂素组合防控技术的防治效能最佳,并在江西南昌茶叶生产基地上进行推广应用667 hm2,防治小贯小绿叶蝉的效果达到84.5%以上,为小贯小绿叶蝉组合防控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10]。鉴于此,本试验通过采用不同类型的防控农药(包括微生物源、植物源及化学农药)结合物理防控方式对小贯小绿叶蝉进行综合防控,对比分析不同防控组合方式下小贯小绿叶蝉虫口减退的效果,为今后茶园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控措施提供更多

    南方农业 2021年7期2021-03-25

  • 不同防治方式对月季红蜘蛛的防除效果
    殖期,进一步避免虫口减退和虫口自然增长同时出现的情况。1.2 试验设计试验设8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试验组1:室外通风,即植株放置到一墙之隔的室外环境中,通风效果良好。试验组2:摘除有虫叶片。试验组3:用清水冲洗有虫叶片。试验组4:植株喷施自制的大蒜发酵液(大蒜与红糖按质量3︰1比例混合并加入少量水,发酵15 d后提取液稀释5倍使用[2])。试验组5:植株喷施自制的烟碱液(将200 g黄烟叶放入5 L水中浸泡24 h,然后煮沸2 h后过滤形成原液,将原液与

    农技服务 2020年12期2021-01-21

  • 气候变化背景下麦田沟金针虫爆发性发生为害
    冬死亡率,增加了虫口、虫卵发生为害基数。沟金针虫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季节性垂直活动的地下害虫,在土层中的上下迁移受温度影响明显,气候变暖为沟金针虫的生存和为害提供了有利条件。冬季变暖使沟金针虫下潜越冬时间延后,春季气温回升较早,沟金针虫上迁为害时间提前,整个为害期延长,即“晚下早上”的特点,增加了为害株率和损失率[20]。何振贤等[21]研究河南登封市沟金针虫成灾因素时发现,温度升高使积温增加,沟金针虫为害期比历年增加了17 d。祁永忠[22]研究青海省地下

    应用气象学报 2020年5期2020-09-08

  • 松阿扁叶蜂虫龄和虫口密度对油松松针的影响
    ,分析其与虫龄、虫口密度的关系,以确定松阿扁叶蜂的危害规律和最佳防治时机。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松阿扁叶蜂的卵及其寄主油松采自山西省壶关县高山寨(36°00′30.69″N, 113°44′72.45″E,海拔1 705 m),在山西农业大学森林保护实验室进行培养。1.2 试验方法1.2.1 培养方法选择梯形透明塑料盒,在塑料盒四壁扎10个~20个小孔通气,底层铺吸水纸(用纯净水将吸水纸湿润),四角置浸水棉花,中间放置100根松针。室温条件,避免阳

    山西林业科技 2020年1期2020-07-22

  • 抚顺地区日本松干蚧不同虫口密度对油松生长量的影响
    一块林地中,既有虫口密度为零的树木,也有每10 cm2虫数为7.0头的树木。因此,为准确评估不同虫口密度条件下油松林木受害情况,作者在不同立地条件下,调查了日本松干蚧不同虫口密度对油松生长量的影响,现将具体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调查方法2015年春,选设1块标准地。2016年春,选设2块标准地。在每块标准地中按对角线选设20株标准木。将每株标准木树冠分上、中、下三层,每层按照东、南、西、北方向各取3~4年生样枝,每样枝长20 cm。调查日本松干蚧虫口数量,统

    吉林林业科技 2020年3期2020-06-09

  • 不同浓度印楝素对小贯小绿叶蝉防治效果研究
    开始出现,5月初虫口数持续增长,至6月下旬达全年最大值(百叶虫口数153头)。5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高发期,严重为害整个夏、秋茶。8月末开始虫口数急剧下降,10月中旬以后逐渐进入越冬期[2-4]。印楝树的种子、树叶及树皮中含有印楝素,研究表明,从印楝果实中提取的印楝素等成分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广谱、高效、低毒、易降解、无残留的杀虫剂,对几乎所有植物害虫,室内臭虫、跳蚤、苍蝇、蚊子等都具有驱杀效果,而对人畜和周围环境无任何污染[5]。研究表明,印楝素对小贯小绿叶蝉

    中国茶叶 2020年5期2020-06-09

  • 生物农药对油菜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
    、菜青虫和蚜虫的虫口数,计算各种害虫的虫口减退率及药剂的防效,数据取3次重复的平均值。虫口减退率=(药前虫口数-药后活虫)/药前虫口数×100%防治效果=[1-(处理区药后幼虫量×空白区药前幼虫量)/(空白区药后幼虫量×处理区药前幼虫量)]×100%1.4数据处理采用EXCEL 2019及SPSS 24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2结果与分析2.1不同生物农药处理3种害虫的虫口减退率从图1看出,5种药剂处理3种害虫不同时期的虫口密度均有变化。2.1.1苏云金杆菌

    贵州农业科学 2020年4期2020-06-03

  • 马尾松毛虫无公害防治试验效果分析
    查标准树的松毛虫虫口数。2.4.2 防治方法每年3~4月,在无公害防治示范区根据松毛虫虫态及天气情况先用背负式喷粉机喷洒0.3%阿维菌素·100亿活芽孢/g苏云金芽孢杆菌粉剂,用量为1 kg/亩,后按0.5 kg/亩用量施放白僵菌粉炮。在化学防治区采用背负式喷粉机喷洒1.0%噻虫啉粉剂,用量为1 kg/亩。2.4.3 统计方法2.4.3.1 虫口密度统计主要以幼虫数量为统计依据,蛹等其他数据为参考依据。平均虫口密度= (∑每株标准树的幼虫数量) / 标准树

    绿色科技 2020年5期2020-05-29

  • 廉江红橙夏、秋两梢期柑橘木虱统防统治效果调查
    开始调查各形态的虫口基数(卵、若虫和成虫)。6月20—22日第一次施药,药后3 d、8 d、15 d调查卵、若虫和成虫。7月20—23日第二次施药,药后3 d、8 d、15 d只调查若虫和成虫。9月7日(秋梢期始)开始调查各形态的虫口基数(卵、若虫和成虫)。9月9—11日第一次施药,药后3 d、8 d、15 d 调查卵、若虫和成虫密度,10月6—8日第二次施药,药后3 d、8 d、15 d只调查若虫和成虫密度。1.4.2 调查方法与药效计算柑橘木虱卵和若虫

    广西植保 2019年4期2020-01-10

  • 无人机在米槠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
    查防治前的竹节虫虫口密度,7月3日开始防治试验。以3个受竹节虫危害的米槠天然林小班为试验重复,于清晨7∶00—9∶00时,在每个小班内采用福建顶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改装的“4轴8旋翼无人机”(DG-021,载重量20 kg)喷施森得保粉剂(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用量为3.75 kg/hm2),飞行速度5 m/s,飞行高度5 m(距树冠);以传统人工防治3个样地,样地面积为1 000 m2,每个样地内丢放4个苏云金杆菌粉炮(传统人工防治丢放30—

    江苏林业科技 2018年5期2018-11-20

  • 松叶蜂幼虫数量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叶害虫。松叶蜂的虫口基数大,繁殖和生存能力强,受害后的油松如火烧一般,严重影响油松的树势和正常的生长发育[1-3]。我国目前有记录的松叶蜂科昆虫有6个属29种[4-7]。国内对松叶蜂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6]、生活史、种群的空间分布类型、预测预报、生活史、对树种选择行为、越冬幼虫耐寒性以及松叶蜂防治方法等方面[8-14],而关于环境因素对松叶蜂虫口密度的影响还未见报道。现阶段,环境因素对昆虫种群密度影响方面的研究主要从松林的坡向、冠幅、土壤结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11期2018-11-09

  • 美国白蛾飞机防治药效试验
    。施药前调查一次虫口数,施药后24 h、48 h、3 d、5 d、7 d调查虫口数。按作业区选择有代表性的林地,在50 m×50 m左右范围内随机选取24株杨树作标准株。每次调查用高枝剪在标准株上、中、下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剪取50 cm长枝条。地上铺塑料布,每次调查统计4株标准株上幼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防治效果[3]。虫口减退率(%)=[(施药前活虫数-施药后活虫数)÷施药前活虫数]×100防治效果(%)=[(处理虫口减退率-对照虫口减退率)÷(

    防护林科技 2018年10期2018-11-07

  • 3种冬季封园处理对次年春茶期两种主要害虫发生的影响
    进入越冬期,越冬虫口基数决定下一年病虫的种群数量及对茶树的危害程度,进而影响下一年的茶叶产量,冬季封园是控制茶园病虫害发生为害的一项有效措施。然而,冬季封园药剂种类和使用技术以及对来年病虫害发生的影响报道较少。目前已报道的有45%石硫合剂晶体、99%绿颖矿物油、30%机油物质对茶橙瘿螨Acaphyllatheae防效较好,对茶小绿叶蝉Empoascaonukii防效差异较大[1]。生物防治因具有生态安全、环境友好和可持续性等优点受到重视。其中,白僵菌是一种

    茶叶学报 2018年2期2018-07-26

  • 北戴河区域日本松干蚧若虫药剂防治试验
    对照树上固定单枝虫口密度(每10cm2虫口数量)。计算公式如下:虫口减退率(%)=死虫数/总虫数×100防效(%)=(处理林木虫口减退率-对照林木虫口减退率)(/1-对照林木虫口减退率)×100死亡若虫的判别标准:呈现褐色,躯体静止干燥,刺破虫体无新鲜体液。2 调查结果与分析各种药剂对日本松干蚧林间防效见表1。表1 4种处理防止日本松干蚧效果统计试验结果表明:防效强弱与药剂种类、施药剂量及药后时间长短有关。其中10%吡虫啉1500倍液、1%苦参碱1000倍

    现代园艺 2018年9期2018-05-15

  • 诱虫板对茶园主要害虫的诱杀效果
    假眼小绿叶蝉诱杀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5.35%和61.90%。王勇等[5]试验表明黄色诱虫板和性信息素组合对小贯小绿叶蝉防治效果最好。谢枫等[6~7]比较了黄绿色、纯黄色以及橙黄色3 种诱虫板的诱捕作用,发现小贯小绿叶蝉偏嗜纯黄色,认为添加植物精油诱芯可显著提高黄板对茶黑刺粉虱诱杀效果。彭萍等[8]试验结果表明黄板诱杀区黑刺粉虱和假眼小绿叶蝉虫口平均校正减退率分别达到71.92%和53.73%,黄板表面所粘附的害虫具有规律性分布特征。王庆森等[9]研究认为茶

    蚕桑茶叶通讯 2018年6期2018-03-22

  • 松沫蝉在牡丹江地区樟子松林的分布与发生规律
    蝉数量,计算枝条虫口密度,分析不同林分单株枝条上松沫蝉种群的分布规律。选择松沫蝉单株虫口密度最大的林分,依据调查样树与林缘的距离,自西向东每隔50 m设1个调查区,宽度为0~10 m、50~60 m、100~110 m、150~160 m,依次类推。每个调查区随机选取3株胸径和高度相近的樟子松,根据上述方法调查每株樟子松样枝上松沫蝉数量,并计算单株虫口密度,分析水平分布上松沫蝉种群的发生规律。同时,调查此林分的林地条件,包括坡向、郁闭度、地被植物及树龄,计

    中国森林病虫 2018年6期2018-03-04

  • 航空喷雾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美国白蛾试验
    美国白蛾2龄幼虫虫口减退率施药后2 d分别为96.5%和100%;3龄幼虫施药后4 d分别为97.5%和99.0%;4龄和5龄幼虫施药后6 d分别为77.8%、83.1%和99.8%、77.9%,施药后7 d均达100%;施药后8 d投放5龄幼虫,7 d后虫口减退率仍在80%左右。在90 mL/hm2用药剂量下,施药后7 d,仅2龄幼虫虫口减退率达到100%,3龄幼虫虫口减退率为68.6%,4龄和5龄幼虫虫口减退率只有40%左右。航空喷雾20%氯虫苯甲酰胺

    中国森林病虫 2017年5期2017-12-14

  • 不同药剂对桃介壳虫的防治效果
    虫数,计算害虫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2 结果与分析由表1可见,喷药后3、8、13d,虫口减退率最高的是喷施1.2%苦烟乳油3000倍液,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1.8%、90.9%、100%;其次是喷施0.3%苦参碱2000倍液,虫口减退率分别为62.7%、80.9%、97.3%;效果最差的是25%灭幼脲3号2000倍液,喷药后13d虫口减退率为42.7%。总之,在桃树生长季节于成蚧期(4月)喷施1.2%苦烟乳油2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0.3%苦参

    北方果树 2016年1期2016-12-17

  • 桉树林油桐尺蠖防治试验
    药后第5天,对照虫口减退率仅为1.34%,3种药剂防治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均达到65.38%以上。烟雾剂防治油桐尺蠖施药后第5天就可达到虫口减退峰值,连续防治2代,虫口密度减退到0.6头/枝,校正虫口减退率达到97.25%。桉树; 油桐尺蠖; 防治; 烟雾剂油桐尺蠖(BuzuraSuppressaria(Guenée))又名桉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1-2],主要危害油桐,也为害油茶、板栗、乌桕、杉木、栎类、桉树等。该虫是一种暴食性食叶害虫,大量发生时,可将寄主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2期2016-11-16

  • 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对黄褐天幕毛虫的影响
    黄褐天幕毛虫平均虫口密度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与Tukey检验表明,阴坡黄褐天幕毛虫口密度显著高于阳坡、半阳坡、半阴坡的;海拔301~400 m黄褐天幕毛虫平均虫口密度显著高于海拔401~500 m和501 m以上的;郁闭度0.5黄褐天幕毛虫平均虫口密度显著高于郁闭度0.4、0.6、0.7的,郁闭度0.6的平均虫口密度显著高于郁闭度0.4的;蒙古栎比例60%以上的黄褐天幕毛虫平均虫口密度显著高于0~29% 和30%~59%的。坡位、坡度对黄褐天幕毛虫平均虫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7-14

  • 油松林抚育对油松毛虫的影响
    林抚育对油松毛虫虫口密度、有虫株率的影响,并探讨抚育时间与油松林油松毛虫虫口密度、有虫株率的相关性,旨在为油松毛虫防控提供参考。1 调查内容和方法1.1 样地设置根据标准地设置条件在油松林分中设置667 m2固定标准地12 个。其中,在2002、2006、2010 年抚育林分中分别布设3 个样地,在2002 年未抚育林分中布设3 个对照样地。1.2 油松毛虫调查方法采用漏斗法,每年10 月上旬幼虫未下树越冬前,在树高1.5 m 处用塑料布围成一个开口向上的

    吉林林业科技 2015年5期2015-09-17

  • 无公害药剂防治榆白长翅卷蛾试验
    、死亡虫数,计算虫口死亡率。2 室外药剂防治榆白长翅卷蛾试验2010年8月16日,根据室内药剂试验结果,在西宁市湟岸巷开展了无公害药剂防治榆白长翅卷蛾二代幼虫试验。2.1 试验地概况湟岸巷位于西宁市城西区,南北方向,两侧行道树为榆树,榆树胸围18~20cm。2.2 材料与方法根据室内试验结果,选用3%苯氧威乳油1 000倍,1%皮藤素乳油1 000倍液,0.32%印楝素乳油1 000倍液,1.2%烟碱·苦参碱1∶1 000倍液,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

    防护林科技 2015年8期2015-01-13

  • 20%抑食肼乳油防治桂花白星尺蛾试验初报
    达100%,平均虫口密度50.30头/株,最高达150头/株,其中有80%的桂花树失叶率在50%以上,危害严重。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为当地经济林示范基地,桂花树纯林,林地面积3.5 hm2,坡度25°,坡面总体向南偏东。桂花品种为丹桂,6年生,高2~4 m。前作物为茶叶、青冈及其他杂灌。2007—2011年白星尺蛾仅低虫口或零星发生,对桂花未造成危害。2012年因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突发危害。1.2 白星尺蛾发生情况调查 2012年7月在

    中国森林病虫 2014年3期2014-04-27

  • 茶黄蓟马在茶梢上的分布调查研究初报
    叶位上的茶黄蓟马虫口数量进行方差分析,所有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与DPS 7.05软件进行分析处理。2 结果与分析茶黄蓟马在茶梢不同叶位上的虫口数量分布调查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茶黄蓟马虫口数量在茶梢芽下1叶上的分布占6.59%,芽下2叶占20.97%,芽下3叶占26.34%,芽下4叶占25.74%,芽下5叶占11.66%,芽下6叶占4.69%,芽下7叶占1.97 %。茶黄蓟马主要集中在茶梢芽下2~4叶位的叶背为害,在芽头上

    茶叶学报 2013年4期2013-12-24

  • 性信息素引诱监测预报马尾松毛虫试验
    行林间诱捕和幼虫虫口密度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幼虫低虫口密度、成虫低诱捕量时(幼虫虫口密度100条/株以下,成虫诱捕量在65只以下),成虫诱捕量与幼虫虫口密度有较明显的相关性,可以用模拟的幂函数1n(T)=2.278×1n(p)-2.521进行监测预报;幼虫高密度、成虫高诱捕量情况下,成虫诱捕量与幼虫虫口密度相关性不明显。马尾松毛虫; 成虫; 幼虫; 性信息素; 监测预报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在淮河以南广大地

    湖南林业科技 2011年2期2011-11-16

  • 气候监测在茶小绿叶蝉防治中的作用
    绿叶蝉每年有两次虫口高峰,第一虫口高峰形成的时间(y:从3月1日算起的日数),与上年12月和当年1、2月份三个月的日均温≤0℃的天数(x1)及≤0℃的负温之和(x2)存在着呈极显著正相关,预测式为y=111.5727+0.6421x1+2.8085x2;第2虫口高峰形成的时间(y:从 8月 1日算起的日数),与当年7月份≥26℃的累积温(X1)及≥26℃的天数(X2)呈极显著正相关,预测式为 y=6.2297+1.4067X1+4.0084X2。第一虫口

    时代农机 2011年7期2011-04-12

  • 乐至县春季桑尺蠖的为害与防治
    009年秋冬季的虫口多少、气温有关。秋冬季虫口多,给来年留下的虫源就多;冬季气温高,越冬容易,则春季虫害就重。虫口还与调查时的天气有关,从表 2看出,3月 30日调查的虫口少于 10天前的调查虫口,调查的近日若是气温高的睛天,调查显示的虫口数量就较多;调查的近日若是气温较低的阴天或雨天,调查显示的虫口数量就较少。气温低或阴雨天,害虫藏匿不易发现。表2 2010年三期桑尺蠖为害情况调查气温较低,桑尺蠖移动距离就小,一般 3月20日左右气温较高时出现枝干、株间

    四川蚕业 2010年2期2010-09-06

  • 栓皮栎波尺蛾幼虫林间分布型观察研究
    栎树栎波尺蛾平均虫口密度比林内高40%,以山中上部林中空地边沿树木虫口密度最大,比山下坡林地边沿栎树虫口密度高15%,研究将为组织开展害虫防治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林业有害生物;空间分布;研究栎树是山区绿化、森林旅游、林副产品加工的重要树种分河南省南阳市面积达30万hm2,大部分分布于河南西峡、淅川、内乡和南召县,分布区域同时也是国家十二·五重大项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栓皮栎波尺蛾(Larerannis filipjevi Weh

    河南林业科技 2010年3期20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