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药剂对松褐天牛飞机防治效果的试验对比

2022-12-22 02:05郭改改
绿色科技 2022年21期
关键词:松褐氯氰微囊

郭改改,马 驹

(陕西省西乡县秦巴生态保护中心,陕西 西乡 723500)

1 引言

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又名松墨天牛,属天牛科,是一种对松、杉、柏等林木危害非常严重的蛀干害虫,主要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山东、安徽、云南等地,以幼虫群集钻蛀树干,加快树木腐烂,严重降低木材使用价值,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与生态损失。松褐天牛也是传播和存储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的主要媒介昆虫[1~6]。而松材线虫病具有隐蔽危害性、早期发现难度大、扩散蔓延途径多、传播速度快、范围大、发病致死率极高、防治难度大等特点,一旦感染,最快40 d枯死,3~5年可导致整片松林死亡,是松树毁灭性病害,被称作松林“SARS”+“癌症”,属国际国内林业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7~11]。1982年在南京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12],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2年第6号公告,我国疫区范围扩大到19个省731个县级行政区。如果不能有效防治传播媒介松褐天牛,松材线虫病则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将对我国松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13~16]。

松褐天牛在12 ℃以上的气温下就开始发育[17],主要对日本黑松、马尾松、白皮松、油松等松科植物造成危害[18]。通过近几年对松褐天牛羽化活动规律连续观察发现,陕西省南部每年仅发生1代,最早是在4月下旬发现羽化的松褐天牛成虫,成虫活动期为4月下旬至10月中旬,共7个月,1年有2个羽化高峰期,分别是6月中旬和7月上旬,其中第1个羽化高峰期羽化数量大于第2个羽化高峰期[19,20]。为了有效降低松褐天牛虫口密度,减少其对松林的危害,笔者用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绿雷二代)和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在林间对松褐天牛飞机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对比,以期为同类地区防治松褐天牛提供参考。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地西乡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既有丘陵河川,又有高中浅山,是陕西省典型的秦岭巴山片区,总面积3240 km2,海拔371.2~2413 m,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区,平均气温14.4 ℃,年均降水量1100~1200 mm。全县松林面积24600 hm2,其中油松有1968 hm2,白皮松古树群有100 hm2,马尾松20802 hm2,华山松1730 hm2[11]。松林面积大,种类多,防控形势严峻。试验区的松树种类为长防林工程人工造林马尾松纯松林,也是易感染松材线虫病的高发品种之一。

2.2 试验材料

树龄年份接近的松树,胸径在15~25 cm之间,树高平均16~18 m。

2.2.1 防治对象

在试验地传播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松褐天牛成虫。

2.2.2 试验药剂

本次试验选用2019~2021年在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治媒介昆虫中用药量最大且最广泛,高效低毒的2种不同药剂,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绿雷二代),重庆中邦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江苏功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21]。

2.2.3 试验设备

航空施药机型为民用无人机测图鹰X100,利用集成高清数码相机、光谱分析仪、热红外传感器等装置的无人机在马尾松试验区上方飞行,准确测算地块的植被面积。此外,该航空施药机型配置GPS,机载电脑调控喷洒流量,配进口专用喷头,喷雾压力2.5 bar。

2.3 试验方法

2021年6月份,在陕西省西乡县的试验区域分别设置3个不同的处理区,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分别喷施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绿雷二代)、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和清水对照。在2021年6月18日,飞防的前3 d,在各处理区域内设置诱捕器(APF-1型)7个,分别取悬挂诱捕器3 d后,各个处理区的松褐天牛成虫虫口密度的平均值作为飞防前一天(2021年6月22日)的两种药前虫口基数和对照区虫口基数;施药后1 d后要继续观察并统计,之后每隔1周统计诱捕器中的平均虫口密度,检查诱捕到的虫数,并清理掉诱捕到的虫子,为下次诱虫做准备。具体的试验设计如表1。

表1 2种药剂试验地飞防松褐天牛试验设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区诱捕器诱捕松褐天牛成虫平均虫口密度分析

由图1可知,喷施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绿雷二代)的试验区域,松褐天牛的虫口密度1 d后减少了1/2以上,平均为20.71%,7 d后下降到平均松褐天牛虫口密度为5.43%,比药前下降了88%以上,而喷施3%噻虫啉微囊悬浮剂在1 d后松褐天牛平均虫口密度平均为30.28%,7 d后才下降到平均6.00%,比喷施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绿雷二代)的松褐天牛平均虫口密度下降速度略低;14~21 d之间,喷施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绿雷二代)和3%噻虫啉微囊悬浮剂的松褐天牛的平均虫口密度相差不大;28 d后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绿雷二代)的松褐天牛虫口密度要下降得更多,比3%噻虫啉微囊悬浮剂的松褐天牛的平均虫口密度下降将近1/2,为2.85%,而3%噻虫啉微囊悬浮剂的松褐天牛的平均虫口密度为5.00%;到35 d后,喷施8% 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绿雷二代)的试验区域松褐天牛的虫口密度持续下降到2.71%,而3%噻虫啉微囊悬浮剂依然在4.85%左右,与之前相差不大;清水对照区域则按松褐天牛自然死亡规律下降虫口密度。

3.2 试验区松褐天牛防治效果分析

由表2可知,飞防1 d后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绿雷二代)施药区域的平均虫口减退率是50.51%,已经减少了1/2以上,而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的虫口减退率为39.96%,比绿雷二代要少得多,而清水对照区的虫口减退率则更少,3个不同的施药区域的虫口减退率在P=0.05水平上有显著差异(df=2,6;F=2.55;P=0.004<0.05);7 d后继续观察,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的虫口减退率增加到88.10%和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的虫口减退率相差不大,都达到了86%以上;14~21 d后可以观察到,2种药剂的虫口减退率都很稳定,基本在87%以上,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的虫口减退率在逐渐上升的阶段,两种药剂的虫口减退率无显著差异(df=2,6;F=2.49;P=0.359>0.05);28 d后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的虫口减退率达到93.19%,并在35 d后依然有稳定的上升趋势高达93.52%,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的虫口减退率也达到了90%以上,但虫口减退率略低于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两种药剂喷施的虫口减退率无显著差异。

图1 试验地区域松褐天牛成虫平均虫口密度

从校正防治效果来看,飞防1 d后,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绿雷二代)的效果要明显比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的效果好;7 d后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绿雷二代)的校正防治效果比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的高1/2以上,高达50.70%,而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只有15.45%;14~35 d后,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的防治效果比较稳定,且都比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要高,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的防治效果来看,略有起伏,在21 d后的防效有明显下降为-9.72%,之后才逐渐稳定略有上升。

表2 试验区松褐天牛防治效果 %

4 讨论与建议

4.1 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绿雷二代)与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对松褐天牛成虫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长,效果稳定。2种药剂对比,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绿雷

二代)比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表现出更好的速效性、持效性和综合防效的稳定性。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在施药后的1个月时间内对松褐天牛的虫口减退率始终保持在87%~93%,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对松褐天牛成虫虫口减退率,最高能到90%。

4.2 建议

目前,化学药剂防治是松材线虫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保护松树健康、阻断松材线虫病传播、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21]。为充分发挥喷药防治效果,对环境危害降至最低,掌握当地松褐天牛羽化规律,抓住天牛羽化初期和盛期,用直升飞机或无人机喷施高效低毒化学药剂防治,尤其在松材线虫病重灾区,且山势陡峭、人工防治作业难度大的区域,可加大施药密度[22];在重点保护区实施直升飞机或无人机喷洒无公害防治松褐天牛特效药剂绿雷二代或噻虫啉作业,形成自然隔离带,阻击松材线虫病疫情向无疫情区域扩散蔓延;为了防止松褐天牛产生耐药性,可以交替使用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绿雷二代)和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充分发挥两种药剂的速效性、持效性和综合防效的稳定性等特点,以及考虑2种药剂性价比等因素,在具体工作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药方案,以达到最有效的防治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的效果;同时加强与有关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采取边研究、边试验、边推广的模式,研发出一批符合绿色防控的新产品、新技术,打破松材线虫病防控的瓶颈问题[23]。

猜你喜欢
松褐氯氰微囊
微囊泡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BMP⁃2缓释型PLGA微囊作为引导骨再生支架的初步研究
不同引诱剂与林分因子对松褐天牛诱捕效果的影响
松褐天牛不同虫态的营养成分评价
粉剂灭巢法毒杀红火蚁
具氯氰菊酯降解功能的植物内生细菌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不同洗涤剂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清除试验
年少时的爱情,吹动我们的心
氯氰菊酯降解菌DZS—3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