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蝗蔽日”的时代一去不返

2019-11-08 12:00
中国记者 2019年10期
关键词:飞蝗蝗灾蝗虫

新华社北京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三日电危害我国数千年的东亚飞蝗之灾,如今已被我国人民和科学工作者控制住了。我国已经连续十多年没有发生过蝗害。有关部门准备把这项重要成果推荐给全国科学大会。

今天,人们来到昔日蝗灾严重的黄淮流域一些著名的飞蝗孳生地,可以看到绿树如带,稻田如毯。过去的“蚂蚱窝”,已经变成了“鱼米乡”。鲁西南微山湖地区的几十万亩湖滩泛水地,历来是孳生飞蝗的场所,解放前,蝗群迁飞,为害数省。如今,这里已变成大片旱涝保收的稻田,“飞蝗蔽日,禾草一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

翻开我国的历史,远在公元前七○七年,就有了蝗虫为害的文字记载。从那时以来的两千六百多年间,见诸史籍的重大蝗灾就有八百多起,差不多每三五年就发生一次。飞蝗为害的惨景,使人触目惊心。《五行志》记载唐代一次蝗灾,是这样写的:“唐贞元元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群飞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叶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元史》叙述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地的一次蝗灾时说:“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明朝诗人形容蝗虫为害,人民灾难深重的情景是:“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山中泪垂血”。

历代反动王朝和国民党反动政府在蝗害面前,不但束手无策,反而借机加重对人民的压榨。劳动人民愤怒斥骂这些反动统治阶级,也是一群残害人民的蝗虫。抗日战争时期,河南人民把蒋介石的走狗汤恩伯列为“水、旱、蝗、汤”四害之一,就是一例。

解放以来,我国人民和科学工作者在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大规模的治蝗群众运动。各蝗害严重地区普遍建立起蝗虫防治站和预测预报站,大批科学工作者一面参加治蝗的群众斗争,一面进行调查和科学研究。一九五一年开始,我国开始使用飞机灭蝗。各蝗害地区结合农田水利建设逐步铲除蝗虫孳生条件;使大灾变成小灾,小灾变成无灾。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憧憬的“去其螟螣”,“毋害我田稚”的理想,在社会主义时代终于成了现实。

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原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有关的高等院校和各地蝗虫防治站、预测预报站的科技人员,同广大群众相结合,在研究和根治蝗虫的斗争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许多科技人员长期深入蝗区,总结群众经验,加强飞蝗发生基地的生态地理学和蝗虫发生数量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他们在各蝗虫发生基地连年设点观察,开展各种试验,取得了滨湖、沿海、内涝、河泛等不同类型的蝗区蝗虫发生的特点等大量第一手资料,弄清了水、旱、温度、湿度等不同气候条件对蝗虫发生数量变动的影响,总结出改治结合的治蝗理论和一整套控制飞蝗的有效措施。例如,他们采取了在蝗卵发育期,提高湖水水位,或者改湖滩为稻田,进行灌水,把蝗卵淹死;机械深翻,曝于地面,使蝗卵干死或被天敌取食等措施,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又如,飞蝗喜好在稀草土地上产卵、繁殖,喜食稻、麦等农作物。他们针对飞蝗的这种生活习性,因地制宜地采取了绿化河滩、海滨、洼地和改种棉花、绿肥、油料作物等措施,也大大抑制了蝗虫的繁衍。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语文第四册1980年版

总结二十八年来治蝗斗争的经验,特别是根除蝗害的经验,我国科学工作者已写出了《中国东亚飞蝗蝗区的研究》专著和不少学术论文。

猜你喜欢
飞蝗蝗灾蝗虫
危害中国农业几千年的蝗灾
你真的认识蝗虫吗
制毒师
制毒师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都2020年了,人类为啥还拿蝗虫没辙?
意大利撒丁岛遇严重蝗灾两千多公顷农田被毁
人多势众的蝗虫
蝗虫
马达加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