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石

  • 朱复戡重书秦刻石研究
    多,秦始皇东巡七刻石,仅存琅琊台、泰山残石,《峄山》《碣石》《会稽》等久已不存,宋元人以辗转临摹之本重刻成碑,虽有“优孟衣冠之诮”(叶昌炽语),还是为后人一窥秦篆神韵提供了些许依凭,有幸的是,《史记》将其中六块刻石的铭文较为完整地记录下来。朱复戡先生初到泰山之时,即着手依据安国本和《史记》补齐重书《泰山刻石》全文,后来因机缘使然,重写《峄山刻石》,继而产生重书秦七刻石这一前无古人的宏愿,虽然未能完成,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艺术瑰宝,值得重视和研究。朱复戡早年

    中华书画家 2023年9期2023-09-18

  • 刻石文字源流考析
    的生活实践开创了刻石文字的盛行时下书店发行的诸多精美的楷、草、行、隶、篆等法帖,除少数墨迹本之外,均以刻石拓本居多。石刻碑帖固然是刻石文字记事的完整载体,但不是刻石文字的最初形式。根据考古材料及文献记载,刻石作为载体文字没有比“石鼓”更早的资料了。当然,早于石鼓记事形式的是原始先民在陶器上的图形符号,接后有夏代的刻符、商代的甲骨文以及西周青铜器的铸文。所以说,刻石文字的开始,还远远在金文刻铭之后。商周以铜器记事,秦人虽然在沿用着,但又创造了以石鼓刻文记事的

    唐都学刊 2023年2期2023-03-24

  • 西汉群臣上醻刻石解疑
    朱山上的群臣上醻刻石,自清朝道光年间沈涛发现以来,引起了金石家、书法家、史学家等诸多学者的注意,撰文考证、探究其年代、介绍其特点者甚多。亦有人对于群臣上醻刻石的真实性心存怀疑,如光绪年间,《畿辅通志》分纂丁绍基认为:“其可疑者,宋之欧、赵、洪诸家于金石之学搜罗殆徧,即国朝顾、朱、钱、王以及乾嘉之翁、孙考证精博,而于此刻曾不一及。况此刻,又系摩崖,非同墓志诸石纳在圹中,须待出土始见。临洺娄山亦非僻地,两《唐书·地理志》及《元和郡县志》均言,太宗征刘黑闼尝登此

    邯郸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3-01-06

  • 故事与新政之间 ——秦始皇刻石新考
    要:秦始皇的7篇刻石往往被视为一个公式化的整体,但实有3次书写转向,映射出秦始皇自我神化与塑造中央权威的复杂过程。其在东方名山进行具有秦国特色的立石,表达秦文化对东方世界的征服并宣示东方归属的政治景观。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萌生特殊的创始意识,秦国故事与帝国新政的区分成为重要的政治语境,歌颂新政成为景观铭文的理想设计。但是峄山刻石中渗入儒生的观念,体现皇权与儒学的博弈,在史书中被抹除。后4篇刻石偏离了最初的设想,增加了激烈的征服表达。会稽刻石则是秦始皇后期总结平

    古代文明 2022年4期2022-10-12

  • 园林刻石景观储存中华文明的密码
    文明延续的希望。刻石简史——与人类文明同寿“把字刻在石头上”,即为刻石刻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刻石上的文字储存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密码。伴随着中国文明发展的进程,刻石逐渐与园林结合在一起,形成精雅的题刻赏石景观。早在商代,就已经出现石刻文字。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了刻有十天干十二地支的石签,成为中国刻石的滥觞。从战国到秦代是中国刻石的萌芽阶段。秦始皇五次出巡,为颂扬个人功绩,在大江南北分立七处刻石。魏晋时期的王彪之曾登上会稽山,寻访秦始皇的“会稽刻石”,写

    绿色中国·B 2022年6期2022-05-30

  • 诸城博物馆馆藏石刻精品
    珍品。其中,画像刻石的构成比较特殊,内容丰富,记载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是研究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方面历史的重要资料。画像石画像石是我国西汉中期到魏晋年间,封建高层统治者及地主豪绅为到阴间继续享受豪华生活而兴起的厚葬习俗的产物。诸城博物馆馆藏画像石的内容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多以这些画面呈现:车骑出行、迎宾拜谒、庖厨宴饮、乐舞杂技、钟鸣鼎食、六博对弈、驰逐狩猎、捕鱼田猎、亭台楼阁、门卒侍卫等。1.庖

    炎黄地理 2022年8期2022-05-30

  • 追索唐鸿胪井刻石“可能有突破”
    称,追索唐鸿胪井刻石“可能有突破”!经过与中国学者密切交流互劫,发出上述呼吁的日本民间组织“中国文物返还运动推进会”想先要求日本政府归还从辽宁省海城市三学寺掠夺的三尊中国石狮,其中两尊现存于东京靖国神社外苑,一尊保存在杨木县山县有朋纪念馆;同时要求归还从辽宁省旅顺市掠夺的唐鸿胪井刻石,该文物现存于皇宫吹上御苑。上海大学中国海外文物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平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关注到日方呼声后,该校经讨论决定以线上举行“唐鸿胪井刻石追索返还研讨会”的

    环球时报 2022-05-092022-05-09

  • 汉代刻石书法简述
    浒 徐坠一、汉代刻石上的书体汉代刻石上的书体以隶书为主。隶书,又称“佐书”“八分”,始创于秦,鼎盛于汉。根据其呈现载体不同,分为墨迹和刻石两大类。墨迹以竹简为载体,竹简容易腐烂,故保存至今的汉代隶书并不多见,目前可知的有武威汉简。刻石以石头为载体,其形制有石碑、摩崖、造像等,目前留存下来的汉代刻石原石及原石已毁佚但拓本幸存者,计400 余种。其中,以东汉时期汉代刻石居多,西汉时期汉代刻石则较为少见。(图1)图1 汉代刻石拓片1.隶书的成因。根据文献记载,隶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22年12期2022-04-26

  • 从秦刻石文字到唐代书法诸体
    文 图/王学理秦刻石文字时下美术类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楷、草、行、隶、篆等法帖,除少数墨迹本之外,以刻石拓本居多。刻石作为一种文字载体,以秦人“石鼓文”为最早。早于石鼓记事的文字,最早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文字符号”,大概是中国文字的雏形。商代的甲骨文,则是传世最早的中国文字;而甲骨文产生的同时,还出现了镌刻于青铜器上的铭文(后世称为“钟鼎文”“金文”“大篆”),其盛行于两周时期。早期秦人受到周文化的熏陶,已经记事于铜器。如西周晚期的“不其簋”、春秋初

    大众考古 2022年10期2022-03-21

  • 篆书的演变(二)
    功绩,在七个地方刻石纪录,均由李斯用小篆撰写,李斯也是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书法家。七个刻石分别是: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琊刻石、会稽刻石、芝罘[fú]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称“秦七刻石”。《泰山刻石》是泰山上的摩崖石刻(直接刻在山崖石壁上),书法上中锋用笔,力道遒劲骨肉均匀,行笔不紧不慢,不偏不倚,粗细始终如一,圆转沉着。以强劲平稳的骨力,写出飞动流走的生机——“画如铁石,字若飞动”。整体古茂庄严,有山岳庙堂的宏大气魄。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灭吴国后,曾迁

    奥秘 2022年2期2022-03-19

  • 《峄山碑》
    文物,亦称《峄山刻石》,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东巡时刻于山东邹县(今邹城市),为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块,内容是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分封、立郡县的功绩。由秦相李斯撰文并书。后被焚毁。长安本《峄山碑》所据底本为五代宋初徐铉(917年-992年)所授郑文宝之“摸本”。北宋时刻立于西安碑林。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横扫六国,一匡天下,号称始皇帝。雄心勃勃、日理万机的他马上就决定要知行合一,走遍祖国大江南北。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起,他连续到东方沿海、江淮

    美文 2022年1期2022-01-14

  • 20世纪前期唐鸿胪井刻石著录及其旨趣述论
    上题字。唐鸿胪井刻石因此得名,其后石上有明确时间的题刻皆为明清两代的续刻。主要题刻者为查应兆、李钺、额洛图、耆英、刘含芳等人。1908 年,刻石被日本海军窃据后,中日两国学界对唐鸿胪井刻石相关著录、认识及其去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围绕刻石相关知识和认识的记录体现了学者不断探究的学术追求和思想潮流。以往学界对唐鸿胪井刻石的知识谱系和旨趣变化未进行深入探究,对上述学术追求和思潮变迁的研究也有待加强。本人不揣谫陋,特为此文就教于方家。一、20世纪以前刻石的相关著录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2021-11-22

  • 西汉“禳盗刻石”探究
    过渡的时期。西汉刻石为研究这一时期文字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但自宋以来出土的西汉刻石极为稀少,且所刻文字数量也较少,『禳盗刻石』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因西汉刻石稀缺,故世有“西汉刻石三字成宝”之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鱼山出土的西汉“禳盗刻石”字法古拙带有篆意,风格古朴,为现存字数最多的西汉刻石。发现“禳盗刻石”残石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胡集镇西郭村靠近嘉祥县南部山区,村北面有一座小山,叫“鱼山”。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山之风盛行,鱼山附近的村民在开山采石时发现了一座

    中华瑰宝 2021年11期2021-11-08

  • 零星两片石,卓越两千年
    世珍宝——秦泰山刻石。秦篆实物真迹之一相信任何一个稍微对相关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会对这件珍宝了然于心。字字千金,都不足以描述它的珍贵。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纪功刻石,是目前所能见到的重要秦篆实物真迹之一,它不仅是研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政治和经济的重要资料,而且也是研究秦代书法艺术及书体的珍贵文物。乾隆时期举人王家榕曾作诗《颂秦刻石》,内有两句诗“零星两片石,卓越两千年”一直流传至今。此处“零星两片石”,道出了这件稀世珍宝的坎坷命运。巍巍泰山

    山东画报 2021年4期2021-08-27

  • 秦德与秦法 ——从秦始皇刻石看秦王朝的帝国叙事
    0275)秦始皇刻石是秦始皇东巡所刻制的七个碑石,其中六篇刻石文载于《史记》,《峄山刻石》因拓本而流传至今。历来学者为挖掘秦始皇刻石的学术价值,投入了诸多努力(1)在“秦刻石”文本的考证上,陈梦家、容庚、吴福助以及柯马丁(Martin Kern)为之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刻石文的文本解读上,林剑鸣、孟祥才、臧知非、王健、王健文、王子今、程章灿、杨玲、李磊、柯马丁、尤锐等学者都有诸多成果。。但由于文本的特殊性,不少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会遭遇如下窘境:秦始皇刻石文是歌

    管子学刊 2020年1期2020-11-30

  • 翰墨留香
    】“宝贤堂法帖”刻石;太原双塔博物馆;保护性展陈【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一、法帖价值与展陈的可行性“宝贤堂”为明代晋庄王朱钟铉堂名。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晋世子朱奇源奉其父晋庄王朱钟铉之命,以《大观帖》为主要底本,①在太原集刻十二卷本的书法丛帖,名为《宝贤堂集古法帖》。时隔二百多年后的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太原知府李清钥集唐、宋、元、明至清前期20位书家作品,汇刻成另外一部四卷本的法帖,其规模、形制、选字等虽与明法帖有很大不同,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10期2020-11-25

  • 山东邹城博物馆考察记
    宝:《(东)峄山刻石》和《莱子侯刻石》。《峄山刻石》(图1)声名显赫,历史久远,后世习书者鲜有不知。《峄山刻石》又称《峄山碑》《秦始皇登峄山纪功刻石》。正文内容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秦始皇刻辞,为秦始皇二十八年登峄山时所刻,内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云:“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峰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第二部分是秦二世诏书,为秦二世元年所刻。《史记》一书中,并没有记载《峄山刻石》的原文,其文字是因北宋淳化年间郑文

    江苏教育 2020年53期2020-09-18

  • 《峄山刻石》《莱子侯刻石
    1 《(东)峄山刻石》《峄山刻石》,分《(西)峄山刻石》和《(东)峄山刻石》(图1)。邹城市东南十公里处的峄山,自古享有“邹鲁秀灵”“岱南奇观”的美誉。公元前219 年,秦始皇率领群臣东巡峄山,他站在山顶俯瞰山下城池,顿生君临天下的感觉,便命丞相李斯撰文立石,颂扬其一统天下的功德,这便有了秦始皇五次东巡七块记功碑的第一块——峄山碑。秦二世东巡时,又在碑上刻了二世诏书。秦二世即位后,李斯又陪他登峄山,二世下了诏,指出颂词中称其父亲为始皇帝,自己是皇帝,加以区

    江苏教育 2020年53期2020-09-18

  • 山东邹城博物馆考察记
    宝:《(东)峄山刻石》和《莱子侯刻石》。《峄山刻石》(图1)声名显赫,历史久远,后世习书者鲜有不知。《峄山刻石》又称《峄山碑》《秦始皇登峄山纪功刻石》。正文内容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秦始皇刻辞,为秦始皇二十八年登峄山时所刻,内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云:“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峰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第二部分是秦二世诏书,为秦二世元年所刻。《史记》一書中,并没有记载《峄山刻石》的原文,其文字是因北宋淳化年间郑文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20年7期2020-09-10

  • 《峄山刻石》《菜子侯刻石
    倪文东《峄山刻石》,分《(西)峄山刻石》和《(东)峄山刻石》(图1)。邹城市东南十公里处的峄山,自古享有“邹鲁秀灵”“岱南奇观”的美誉。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领群臣东巡峄山,他站在山顶俯瞰山下城池,顿生君临天下的感觉,便命丞相李斯撰文立石,颂扬其一统天下的功德,这便有了秦始皇五次东巡七块记功碑的第一块——峄山碑。秦二世东巡时,又在碑上刻了二世诏书。秦二世即位后,李斯又陪他登峄山,二世下了诏,指出颂词中称其父亲为始皇帝,自己是皇帝,加以区别,仍当丞相的李斯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20年7期2020-09-10

  • 国宝档案莱子侯刻石的前世今生
    勇 边茂春莱子侯刻石原石拓片2016年6月广东崇正春季拍卖会上,《莱子侯刻石初拓本》拍下了2070万的高价,开创了拓本类拍品的最高成交记录,令人惊叹。拓片这样值钱,莱子侯刻石更是价值连城,它曾长期保存于邹城市孟府档案馆,是一件国宝档案。刻石是新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刻,隶书,纵48厘米,横70.4厘米,为天然长方形青灰说在邹县卧虎山下发现了一块奇怪的刻石,文字秀雅古拙,隶书而未脱篆象。文字大约有“天凤三年”“莱子侯”字样。还形容其大小形状。颜逢甲听说后,

    山东档案 2020年2期2020-06-15

  • 秦篆遗风
    能看到的作为颂功刻石的李斯所书《泰山刻石》、《琅琊刻石》以及南唐徐弦摹刻的《峄山刻石》、《会稽刻石》一直流传到今天,从这些刻石上我们可以了解到秦篆的遗风。然纵观秦代刻石虽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现就《泰山刻石》、《琅琊刻石》,从史实和书法角度分析如下:从书法角度出发分析,秦始皇种种刻经、刻石至今尚存原刻确实可靠的只从《泰山》和《琅琊》二石,其他或为后人翻刻,或已遗失、很难为据。就从《泰山》和《琅琊》二刻石对比来看,书刻风格亦各有不同,《泰山》比较圆厚,《琅

    卷宗 2020年8期2020-05-26

  • 文献载体·通灵宝玉·《石头记》
    例,从文献载体“刻石、镂金、竹简、木版、帛素、纸张”角度对文本中的重要情节、重要提示加以缕述,从而揭示出曹雪芹通过“载体点睛法”为读者进行“导读”的文化倾向,为严格区分八十回本《红楼梦》与程高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提供了新的依据,对佚稿中人物命运走向和结局轮廓的勾勒起到了参考作用。關键词:《红楼梦》 《石头记》 文献载体 刻石 镂金百年红学研究史,鲜有学人从小说文本涉及的文献载体角度加以探究。作者为何要设计成让补天顽石将自己的“目睹”刻在“大石上”而传世呢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3期2020-03-01

  • 感受小篆婉转通达之美 ——以小学书法欣赏课《走进〈峄山刻石〉》为例
    设计理念】《峄山刻石》是小篆教学中的重要篇章,在教学中有以下几点思考:1.立足儿童,“趣”使小篆更形象。小篆相较于大篆字体逐步趋于完善规范,字形统一,规整纤长,在学生眼中这样弯弯绕绕的笔画线条像画画一样,相较于楷书笔画中提按顿挫的多种笔法,小篆会让学生兴趣十足。笔者抓住这样的“趣”,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联想生活中具象事物,让“婉而通”的线条变成蜿蜒的小溪、盘绕的公路、有力的树枝等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其线条的灵动美。2.突出用笔,“实”使欣赏更深刻。彰显用笔方

    江苏教育 2019年77期2019-11-21

  • 既是抢救,也是传承《江右刻石书法大观》编辑手记
    黄润祥《江右刻石书法大观》是迄今我省第一部历代刻石书法结集出版物,填补了此项出版的空白。江西古称“江右”。从西晋南渡后,江右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文化昌盛之地,尤其是两宋名人辈出,唐宋八大家就占有三家,达到鼎盛时期,其书法艺术地位,足以与陕、鲁、豫比肩。从晋唐至民国,江右山川崖壁、大地碣石间,摩崖石刻、碑刻群星璀璨,据江西省第三次文物普查的不完全统计,刻石书法近十万件。《江右刻石书法大观》精编了其中历代刻石书法作品600余幅(件)付梓,这是江西省第一部历代刻石

    出版人 2019年8期2019-08-26

  • 怀念史学大师李学勤先生
    四字,史称“檀山刻石”。宋朝初,郡守令刘庄将其从檀山凿下收入内府。李中佑制“吉日癸已之记”碑。靖康之乱原刻石下落不明。宰相王安石因不得见深以为憾,题诗:“谁知造文字,人或鬼愁惧。秦愚既改皋,新眊仍易叠。六书遂失指,隶草矜敏捷。谁珍檀山刻,共赏兰亭帖。”“檀山刻”即指“吉日癸已”四古字,史称《周穆王刻石》,也称“檀山刻石”。“吉日癸已”“笔力道劲,有剑拔弩张之状。”是研究古代汉字形体演变史、金石学、书法艺术极为难得的稀世珍品,堪称中华刻石之瑰宝,具有重要历史

    档案天地 2019年6期2019-07-15

  • 《峄山刻石
    分为秦量诏版、秦刻石、秦砖瓦文、秦陶文等。类别可分为官方小篆、战国遗存大篆和民间使用的隶书这三类。传世风格又因载体、用途、形制、地域、时期等审美有别。“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于公元前219年至公元前210年巡视各地时,刻石铭功,迹留峄山、泰山、琅琊台、之(芝)罘、碣石、会稽等地。相传文字由李斯书写,再刻制于石,世称秦刻石。岁月沧桑,原石多毁,只残存琅琊、泰山二刻石,及峄山、泰山、会稽刻石的摹刻本和木刻版本,这些都可作为研究秦小篆的史料文献。秦刻石文字是秦小篆

    江苏教育 2019年45期2019-07-15

  • 谈秦七刻石
    中,他留下了七处刻石。始皇二十八年,在秦始皇的第二次巡游中,他在峄山(今山东枣庄内)留下《峄山刻石》,随后登上泰山,在泰山刻《泰山刻石》,又登琅邪山,建琅邪台,刻《琅邪刻石》。始皇二十九年,第三次巡游途中,秦始皇登上之罘(今山东烟台市内)刻《之罘刻石》,又于东观刻《东观刻石》。始皇三十二年,秦始皇第四次巡游途中到碣石,立碣石门,刻《碣石刻石》,我国历史上,碣石这个地名多次出现,而具体位置历来不一,秦始皇去的碣石应该在辽宁省绥中。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的最后一

    醒狮国学 2019年11期2019-02-24

  • 崂山 “西晋石刻”书者考略及审美分析
    在崂山刻石中,西晋刻石历史最为悠久,位于沙子口街道北姜哥庄社区北侧的烟台顶之巅。西晋石刻于一石之上分两处,每处从右往左为 “勃海朱耒武 (一列)晋太安二年岁在癸亥 (一列)平原羌公烈”和 “高阳刘(一列)初孙 (一列)魏世渊 (一列)晋太安二年”。[1](下称 “朱耒武刻石” “刘初孙刻石”) 《崂山文化遗产图鉴》中认为: “石刻虽不十分工整,但仍可从其粗犷的笔迹中得见汉隶余韵,并已显现出向魏碑转化的趋势。”[2]但是刻石上仅存四个人名和三十二个字,翻阅古

    书法赏评 2018年5期2019-01-09

  • 卓越千年的国宝—秦泰山刻石
    宝,当首推秦泰山刻石。秦泰山刻石是泰山第一刻,开创泰山刻石之先河,是秦始皇的颂德碑。秦泰山刻石乃书法大家秦相李斯所书,李斯小篆不仅是“汉晋碑铭所从出”,更是“古今所师”;秦泰山刻石是大秦帝国结束先秦各国各说各话、各书各字的历史,实行“书同文”的典范之作和实物例证;秦泰山刻石是当今仅存的两通秦刻石之一,且是字迹较易识读者。公元前221年,大秦“扫六合”“ 天下一”之后,秦始皇嬴政意气风发,为了“示强威,服海内”,多次巡游天下,每到一地,就令大臣刻石“以颂秦德

    收藏家 2018年4期2018-04-25

  • 两汉名碑注译—五凤刻石
    汉名碑注译—五凤刻石□ 滕西奇概 述《五凤刻石》,系西汉鲁孝王修建宫室完毕时所立的具有纪念性质的碑刻,所以又称《鲁孝王刻石》《鲁孝王泮池刻石》。碑文为隶书,3行,共13字。(见图1-1)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南宋绍熙二年)重修曲阜孔庙时,工匠在鲁灵光殿基西南30步太子钓鱼池取石时发现此碑,提领修庙的开州刺史高德裔随即将其移到孔庙。现存曲阜市孔庙汉魏碑刻陈列馆。图1-1 《五凤刻石》《五凤刻石》为不规则形,长约73厘米,左高38厘米,右高40厘米,厚4

    老年教育 2017年11期2017-12-20

  • 两汉名碑注译—莱子侯刻石
    名碑注译—莱子侯刻石□ 滕西奇概 述《莱子侯刻石》,又名《莱子侯封田刻石》《天凤刻石》《莱子侯赡族戒石》,新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二月刻。该石原在山东省邹县卧虎山下(今邹城市郭里镇境内),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为王仲磊最早发现,但他因忘记具体位置而与之失之交臂。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秋,滕县(今山东省滕州市)孝廉颜逢甲与友人孙生容、王补、仲绪山一起游邹城城南卧虎山时偶然得之,便在碑石右侧界栏外刻题记三行,记述寻碑经历:“嘉庆丁丑秋,滕七四老人

    老年教育 2017年12期2017-12-20

  • 秦始皇两去蓬莱留石刻
    下的六处七篇记功刻石文字最值得称道。七篇刻石,其中六篇是留在了山东大地上,分别是: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刻于之罘)、碣石刻石。这始皇帝为何独爱山东大地呢?这就要说说蓬莱了。蓬莱一直是历朝历代无数人望海祈仙的地方,秦始皇也不例外。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秦始皇完成了他一统天下和建造长城的伟业,便开始憧憬不老不死的神奇。于是徐福在公元前 219年来到秦王的宫廷,声称《山海经》上面记载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岛就在东方海中,他愿意为秦王去

    旅游世界 2017年11期2017-11-29

  • 《宝贤堂集古法帖》改陈实记
    因晋王府被破坏,刻石散佚。这不仅是对太原历史的破坏,更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大损失。二、《宝贤堂集古法帖》的刊刻与流传1.初刻《宝贤堂集古法帖》《宝贤堂集古法帖》,俗称《大宝贤堂法帖》,是明太祖朱元璋之玄孙朱奇源为世子时,奉其父晋庄王朱钟铉之命主持刊刻的。刊刻由王进、杨光溥、胡汉、杨文卿负责集选晋藩府内的旧藏名人墨迹,宋灏、刘瑀摹勒上石,于弘治二年始刻,弘治九年刻毕,历时七载,共刻136通刻石。整部丛帖共计十二卷,以十二辰记石数,依次卷录:卷一晋以前人书;卷二

    文物季刊 2017年6期2017-11-27

  • 秦始皇刻石还剩多少
    到一地,就令大臣刻石“以颂秦德”。前后共留下了7块刻石,它们分别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行,登邹峄山(今山东邹城境内)立峄山刻石,上泰山立泰山刻石,至琅琊(今山东省胶南市西南)立琅琊刻石;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东巡,登之罘山(今山东烟台福山区境内)立之罘刻石,到之罘东观,立东观刻石;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出巡,北至碣石(今河北昌黎县北)立碣石刻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至会稽(今浙江绍兴南会稽山)立会稽刻石。秦二世继位,明为颂始皇功德,实为树自己

    文史博览·文史 2017年10期2017-11-07

  • 秦始皇刻石还剩多少
    秦始皇刻石还剩多少公元前221年,大秦“扫六合”“ 天下一”之后,秦始皇嬴政意气风发,豪情万丈,为了“示强威,服海内”,多次巡游天下,每到一地,就令大臣刻石“以颂秦德”。前后共留下了7块刻石,它们分别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行,登邹峄山(今山东邹城境内)立峄山刻石,上泰山立泰山刻石,至琅琊(今山东省胶南市西南)立琅琊刻石;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东巡,登之罘山(今山东烟台福山区境内)立之罘刻石,到之罘东观,立东观刻石;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出巡,北至碣石

    文史博览 2017年10期2017-11-06

  • 刻石铭文作者辨析 ——兼述秦统治思想中的儒家因素
    250014)秦刻石铭文作者辨析 ——兼述秦统治思想中的儒家因素丁燕杰(山东师范大学 齐鲁文化研究院, 山东 济南 250014)传统观点认为秦刻石的文字和铭文内容为李斯所作, 但从史料来看, 李斯作小篆和李斯作刻石都是一个逐渐附会的过程, 李斯作为秦刻石作者的身份, 应当为后人建构而成。 秦刻石真正的作者或为秦朝儒生博士官。 秦刻石所体现出来的浓厚的儒家思想痕迹, 是战国秦汉变革之际的文化整合在秦朝统治思想上的反映。秦刻石; 李斯; 小篆; 儒家思想公元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2017-03-12

  • 北齐·《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北齐摩崖刻经,无刻石年月,刻在山东泰安泰山之中的龙泉山谷石坪之上。字径达50厘米,原来共有字数2500多个,现存1067个。《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是中国书法史上空前绝后的摩崖巨制,刻石总面积达六千平方米以上。其气魄之宏伟,从古至今无出其右者。字虽不大但又含蓄古朴,用笔安详从容、雍容大度,不露锋芒,点画之中深藏篆隶遗意,结字宽博疏放,气韵静穆平和,雍容尔雅,器宇不凡。宏大而深美的境界,似乎又向我们展示了佛教文化的高远精深。北齐·《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实景图北齐·

    视野 2017年1期2017-01-10

  • 苏轼《齐州长清县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并序》刻石
    迦舍利塔铭并序》刻石的发现及内容。苏轼简介。《塔铭》刻石是否是苏轼所撰?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版本?其重要性。关键词:苏轼;刻石;塔铭长清县真相院释迦舍利塔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旧称齐州)长清区老城西北隅真相院旧址上(今粮油加工厂院内)。真相院创建的具体年代不祥,释迦舍利塔,又名全阳塔,据《长清县志》记载为“宋元丰五年僧人法泰所建”,十三层,全砖结构。1963年尚存残塔,后屡遭破坏,今已不存。1965年粮油加工厂修建道路时用砖,遂将塔基拆除,致使地宫暴漏,地宫内苏轼

    青年时代 2016年19期2016-12-30

  • 端庄雍容 古意毕臻——秦朝刻石书法赏析
    古意毕臻——秦朝刻石书法赏析王延智楚文明;简牍;蝌蚪文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嬴政自号“始皇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同时他在地方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故夏曾佑称:“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就文字而言,许慎《说文解字叙》记载“(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由此可知李斯、赵高、胡毋敬各作一篇字书,都有可能对

    江苏教育 2016年53期2016-12-20

  • 反腐倡廉漫话《官箴刻石
    腐倡廉漫话《官箴刻石》文/武天合王建岐西安碑林的《官箴刻石》中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博得国内外一片赞誉,反腐倡廉成了中国老百姓街谈巷议的一个重要话题。由此我想起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一方《官箴刻石》。《官箴刻石》顾名思义,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做官的箴言,是对做官者的规诫和劝勉,也是为官的座右铭。西汉董仲舒在所著《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中,就有“至廉而威”的名句。一个威字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威权、威力,用来统治民众;二是威信、威望,让民众来服从你的统治。所

    中华魂 2016年1期2016-08-14

  • “汉大阳檀道界”摩崖刻石考析
    大阳檀道界”摩崖刻石考析□景宏波摘要:本文通过对“汉大阳檀道界”摩崖刻石的考证,从结字、笔法、章法几方面深入分析,探讨该刻石为西汉之物的必然性与充分性,其奇特性、稀缺性,是迄今发现在晋南乃至山西境内极具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重要石刻文物。关键词:汉代刻石文化研究“汉大阳檀道界”摩崖刻石高73厘米,宽47厘米,厚28厘米,青石质,上刻“汉大阳檀道界君位至三公”,竖列3行,共计11字。起首“汉”独字成行,点明国号,圈定大致年代;中行“大阳檀道界”为刻石的主体部

    文物季刊 2016年1期2016-03-18

  • “书同文字”下的秦篆书法
    ”书写典范的秦篆刻石书法,线条圆劲,结构规整,将书写性与装饰性的结合达到极致。相比秦篆刻石,秦诏版和出土秦篆墨迹在书写上轻松自在,线条多化曲为直,结构上因字敷形。秦王朝灭亡后,秦篆仍然流传不息,尤其是体现在印章艺术上,而清代篆书复兴,秦篆体书法创作出现了新的高峰。书同文字;秦篆刻石;秦诏版;清代篆书“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灭六国,建立了规模空前的大一统帝国,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秦王朝扫灭六国是全面性的,当时影响最大的是扫灭六

    衡水学院学报 2015年2期2015-11-26

  • 七旬学者王仁富:倾尽家财20年向日本皇室讨国宝
    王丽得知刻石流失百年王仁富决定追讨今年74岁的王仁富,是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教授,知名东北刻石研究学者。30多年前,喜欢研究历史的王仁富在阅读《旧唐书》时,无意中读到关于“唐鸿胪井刻石”的记载,令他大吃一惊。公元713年,唐玄宗使鸿胪卿崔前往辽东,册封靺鞨(都城今吉林省敦化)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714年夏,崔原路返回长安,途中路过旅顺都里镇,为纪念这次册封盛事,于黄金山下凿井两口,并在井边立了一块石头,刻上“敕持节宣劳靺羯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

    铁军 2015年2期2015-09-10

  • “鸿胪井刻石”:我国民间首次向日本追讨的文物
    中国文物“鸿胪井刻石”,这是我国民间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讨文物。“鸿胪井刻石”记载了唐朝政府派遣官员册封渤海地方政权的史实,见证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1908年4月30日,日本海军省以日俄战争“战利品”的名义将刻石献给日本皇宫,这块弥足珍贵的千年碑刻从此流落异域。历史上的渤海王国如果想了解“鸿胪井刻石”的来龙去脉,必须先了解我国古代的渤海王国。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古渤海国存在于唐至五代期间,疆域范围主要在今东北一带,全盛时还包括

    文史月刊 2015年4期2015-09-10

  • 追讨国宝唐鸿胪井刻石的领头羊
    陈平国宝唐鸿胪井刻石是旅顺黄金山下一块天然硕石,十多立方米大小约三十吨重,长期以来怀才不遇等待着命运的垂青。公元713年一位行色匆匆的大人物来到旅顺,他就是从唐都长安持节出使,沿着洛阳-曲阜-蓬莱-旅顺远赴旧国(吉林省敦化市)册封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的唐鸿胪卿崔?。翌年,返京复命的崔?再次来到旅顺的时候,脚下的辽东热土已经归入大唐版图,千里出使功成名就,崔?的心情像渤海湾的波涛一样起伏难平,使臣的重任和文人的抱负使他不忍默默无闻地离开旅顺,总想做点什么

    祖国 2015年5期2015-06-11

  • 周汉金石纪法述考
    物质技术的提高,刻石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但并未完全取代前者。汉代以后,铭金纪法再难以见于史籍,刻石仍在中国古代的法律传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对中国后世的法制产生重要影响。关键词:铭金; 刻石; 法律传播①孔颖达对物勒工名的解释是:每物之上刻勒所造工匠之名于后,以考其诚信。见李雪梅:《古代中国”铭金纪法”传统初探》,《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②如有学者认为,在琱生三器中,西周的宗法制度得到充分的反映。在事情处理过程中以及有了结果后,琱生几次作器铸铭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期2015-04-02

  • 威县出土《新宗城县三清殿记》刻石新探
    城县三清殿记》;刻石;北宋;王体集字【摘 要】《新宗城县三清殿记》刻石1913年出土于河北省威县,1933年的《河北月刊》第1卷第9期发表其拓片,并刊载了时任威县县长崔国卿的短文《威县新宗城县三清殿记刻石考略》,封面更集刻石中的“河北”二字为刊名。本文在崔考基础上,对刻石内容进行了详细考证,认为其所记载的黄河水患、县城迁址等内容,可补威县地方的变迁史,而其集王羲之字,自由洒脱,一气呵成,颇具王体神韵,可与唐怀仁和尚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并称集王书法刻石的双璧

    文物春秋 2014年3期2014-08-27

  • 图说书法(二十四)
    献功不可没。泰山刻石(局部)又称《封泰山碑》,是始皇东巡登泰山、行封礼后所立,传作者是秦相李斯。《泰山刻石》笔画匀称,劲秀圆润,结构严谨。为秦代“最早三刻石”之一。现藏山东泰安岱庙。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峄山刻石(局部)又称《峄山碑》,是始皇第二次巡行山东邹峄时所立,颂扬自己“废分封,立郡县,统一天下”之奇功。为秦“最早三刻石”之一。原石毁于魏,现存为摹刻本。此碑章法上行列整齐,规矩和谐,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了秦王朝大一统时代的精神内涵。琅琊台刻石(局

    视野 2014年9期2014-02-03

  • 西汉时期隶书发展的不平横性
    度。关键词:西汉刻石帛书竹简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4-0022-01西汉书刻较少,近人徐森玉《西汉石刻文字初探》所收集计有十种:①《霍去病墓石刻字》,二石,一篆一隶。(图一);②《群臣卜寿刻石》。文帝后元六年(前83年);③《鲁北殿石题字》,景帝中元元前(前149年)刻;④《广陵中殿石题字》;⑤《巴州民杨量买山记》(图二);⑥《五风刻石》宣帝五风二年(前56年)刻(图三);⑦《庸孝禹碑》成帝河平三年(前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09年8期2009-03-25

  • 古钱书法浅探(二篇)
    ,文质彬彬,与秦刻石浑穆之气象大相径庭。徐铉在南唐中主李縖时官至吏部尚书,精小学、工篆隶。宋朱长文《墨池篇》云:“自阳冰之后,篆法中绝,而铉于危难之间能存其法,虽骨力稍歉,然亦精纯奇绝。”徐铉随后主李煜归宋后,得《峄山刻石》摹本,自谓“得师于天人之际”,心追手摹,遂书艺大进,直逼秦刻石气势。李斯所书的《峄山刻石》原石在北魏时已佚,传说后为魏太武帝推倒,邑人用火焚毁。杜甫有:“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的诗句,可知唐已有《峄山刻石》摹本(今不传),徐铉

    收藏 2001年1期2001-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