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隶书发展的不平横性

2009-03-25 10:54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刻石帛书汉简

胡 昊

摘要:本文以西汉时期隶书书法发展程度为研究对象,西汉时期石刻与墨迹两种隶书发展的程度不同。本文主要通过这一时期两种不同书写栽体的代表作品,来分析这一时期隶书发展真正达到的程度。

关键词:西汉刻石帛书竹简

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4-0022-01

西汉书刻较少,近人徐森玉《西汉石刻文字初探》所收集计有十种:①《霍去病墓石刻字》,二石,一篆一隶。(图一);②《群臣卜寿刻石》。文帝后元六年(前83年);③《鲁北殿石题字》,景帝中元元前(前149年)刻;④《广陵中殿石题字》;⑤《巴州民杨量买山记》(图二);⑥《五风刻石》宣帝五风二年(前56年)刻(图三);⑦《庸孝禹碑》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立。(图四);⑧《上谷府卿坟坛》西汉孺子婴居摄二年(公元7年);⑨《祝其卿坟坛》,篆书;⑩《菜子侯刻石》王莽新朝天凤三年(公元16年)立。(图五)

以上石刻,都不是什么封山祭祀,歌功颂德的丰碑巨碣,仅仅作为坟坛、宫殿的计时标。这一时期的刻石书体仍处于篆隶掺变之中,整个西汉中晚期刻石的隶书仍处于着重改造篆书的体势,用笔还保留着浓厚篆意的阶段。例如:《霍去病墓石题字》篆隶分石并存,其隶书与《莱子侯刻石》已开结体方整,用笔径直不作波挑的刻石通俗隶书先河。《麂孝禹碑》也略存篆法。唯有《巴州民杨量买山记》是目前已发现的西汉刻书中最早微露波挑笔法者,但体势仍较近于古隶。而更近于古隶的《五风刻石》则明显地受到汉简隶草的影响,独具面目。

这一时期刻石,书风皆雄浑朴茂,凝重简率。书写不注重款示,无挂无碍,一任自然。隶书的波磔还不明显。严格地讲都非正规的汉隶碑刻。

发现汉简之前,石刻文字几乎是研究隶书的唯一资料。在已发现的汉代碑刻隶书里,具有典型隶书特色的要到东汉中期以后才充分显示出来,所以前人往往把隶书成熟的时间定的比较晚,其实并非如此,从后来出土的大量汉简、帛书等汉代墨迹中可以清楚的看出,隶书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发展成熟,只是石刻文字的书体要保守一些。

在众多的汉代墨迹中,代表西汉早期隶书发展过程的足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竹简和帛书。从字形和笔锋分析,似非一人书写,但风格接近。就竹简风格来看,用笔上,横画落笔逆锋顿按,运行时逐渐上提,收笔不回锋,形成头粗尾细的横式。(图六)马王堆帛书中《阴阳无行》甲篇(图七)这件帛书的书体保留了较多的篆书形体结构,但是从整体上看,它已不是很规范的篆书,而是一种由篆向隶书转变初期的字体。首先是其形体已由长变扁,已没有篆书那种纵长取势的气象。其次是字形结构也篆隶并存。第三是隶书的点画用笔已很明显,波、挑、捺等笔画已使用得很普遍。

《相马经》(图八),(1)字型大都趋于扁平,构型比较规范,用笔已很有规律。(2)横画切锋重入,呈方笔体势,撇,捺。左波右磔,相当成熟而固定。(3)线条以方折为主,已完全没有篆书线条圆转的态势,这已经是比较成熟的隶书,与西汉中晚期的碑隶相比,可谓各占胜场。

《老子》乙本(图九),字型略扁,笔道方劲,左波右磔,伸缩自如,横平挑钩,隶法严谨,章法上则行距渐紧,字距拉开,整齐匀称,完全是一利,已经基本定型的汉隶字体。

从以上作品的大致变化来说,呈现出古隶比较清晰的发展脉络,即篆书的成分逐渐减少,隶书的成分逐渐增加。在西汉早期(武帝初年以前)简帛上的隶书里,明显地接近篆文的字型仍然很多。再居延。敦煌等地发现的武帝晚期以后汉简上的隶书里,这种字型就大大减少了。

证明西汉中晚期隶书已经完全成熟的最有利证据,莫过于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四十号汉墓出土的大批竹简古籍(图十)。这批古籍用笔逆人平出,主笔皆蚕头燕尾,中段稍提笔收束,波磔较丰肥,结构宽扁,重心安稳,形态舒和。与东汉中晚期的著名碑刻,如《乙瑛碑》(图十一)《张景碑》(图十二)等用笔结构极为相似,已完全脱尽了篆书笔意。

综上所述,可以明显的看出,在西汉时期,隶书在简帛上的演变,远高于刻石文字,已经从篆书完全演化成熟。而刻石文字表现出的更多是古隶形态。同一时期的同类文字,两种不同的载体,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程度。所以说,刻石文字只是因为材料;习惯等原因没有把演化程度表现出来而已。其实西汉时期隶书的发展,已经完全成熟。

猜你喜欢
刻石帛书汉简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梁潮印簵·钟鼎文帛书人物传写
永不褪色的武威汉简
海中刻石 拙中取意
《肩水金关汉简》(壹)(贰)释文校订
秦始皇刻石还剩多少
中国简帛书对隶书发展的现实影响
元氏所出十六国后赵时期界封刻石小考
《马王堆汉墓帛书[叁]》释文补正四则
重建祖屋之刻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