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简
- 乌程汉简书法浅析
文依据字体将此批汉简大致分为古隶、隶书、草书、其他四类,并对每个类别的不同书写风格做出了简要分析。关键词:乌程 汉简 两汉书法二〇〇九年三月,浙江省湖州市一建筑工地出土了一批汉代简牍,内容包含公文、律令、信牍、抄书、习字等,这批材料是浙江地区首次发现的汉代墨迹。据简牍所书纪年,最早者约在西汉初期;以书写风格看,下限约在汉末三国间。其中字体包括篆、隶、草,亦有许多书写形态处于字体过渡阶段,呈现了早期楷书和行书的结字特点。通过整理,据字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中国书法 2023年1期2023-07-17
- 《悬泉汉简(叁)》出版
合作整理的《悬泉汉简(叁)》由中西书局出版。悬泉漢简出自汉代敦煌郡效谷县悬泉置遗址。悬泉置遗址发掘于1991-1992年,曾被评为1991年和“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该遗址出土有字汉简2.3万余枚,现已经过整理编号者1.8万余枚。悬泉汉简中最早纪年为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最晚为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前后跨越218年。其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社会以及边地风情、日常生活等各
丝绸之路 2023年2期2023-07-10
- 西北屯戍汉简所见复姓辑考
的讨论。西北屯戍汉简百分之八十左右的简牍是文书性质,是边境屯戍人员日常生产生活等屯戍活动的详细记录,其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姓名资料,是研究汉代姓名学最直接最客观的统计材料。早前有李振宏、孙英民《居延汉简人名编年》人名研究专著,以及日本学者所著的《居延汉简索引》中也有人名索引等,但都只局限于居延汉简材料。随着整理后的简牍陆续批量出版,西北屯戍汉简人名资料的系统研究也十分必要。我们在编纂《西北屯戍汉简人名索引》过程中从敦煌汉简、悬泉汉简、居延汉简、居延新简、肩水
南都学坛 2023年2期2023-03-29
- 肩水金关汉简人名校札二十则
创新平台肩水金关汉简中有丰富的汉代人名资料,此前简牍整理者和研究者已经做过比较完善的研究,但内容仍有可补说之处。本文结合汉简及其他出土文献和古籍资料,对肩水金关汉简中的若干人名和部分释文进行校订。一戍卒梁国己氏泗亭里□当时 年□三 丿(73EJT1∶9)二弘农郡陕仓□里蔡青 葆养车骑马一匹,騩,牡,左剽,齿五岁,高五尺八寸半,名曰张中 大奴□昌(73EJT1∶54)三当阳卒郭玉柃六石具弩一,稾矢五十(73EJT1∶82)四(73EJT1∶84)五(73EJ
出土文献 2022年4期2023-01-05
- 读《悬泉汉简(贰)》札记四则
学界的广泛关注。汉简内容主要为悬泉置的邮驿文书,体现了汉代邮驿机构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功能以及社会生活情况,所以这批竹简内容充分反映了汉代西北地区的社会面貌,是研究汉代社会的重要考古资料。经过多年整理,2019年《悬泉汉简(壹)》由中西书局出版,对悬泉汉简的研究由此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大批高质量的论著涌现,丰富了西北汉简的研究。2020年《悬泉汉简(贰)》出版,公布了经高清处理的竹简2000多枚,大多为新发布材料,为悬泉汉简研究中诸多问题的解决提
文物春秋 2022年6期2022-02-23
- 近九十年来居延汉简“医药简”研究综述
21013)居延汉简是指1930年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黑城附近出土的数万枚汉代简牍。汉代置居延县,隶属于张掖郡,是汉武帝在驱逐匈奴后于河西地区所设立的边县之一,具有防御匈奴、驻守边界的政治和军事性作用,因而学界称在该地区出土的汉简为居延汉简。考古学家依据出土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居延旧简和居延新简。居延汉简一经出土,便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广泛研究。这3 万余枚汉简中包含的医药简成为学界研究汉代医药卫生情况的重要资料。一、关于居延汉简“医药简”释读研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11-28
- 《苍颉篇》“丹胜误乱”献疑
1)学界认为阜阳汉简《苍颉篇》存有“政胜误乱”之语。此“政”字在北大汉简、水泉子汉简中作“丹”“月”之形,尤为费解。实际上北大汉简、水泉子汉简《苍颉篇》的这个字很有可能是“用”,“用”通作“勇”。“勇胜误乱”是四个并列的含贬意的表示凶暴无序的词。阜阳汉简这个字本为残字,学界修复并摹释为“政”,它可能是“勇”的误释。苍颉篇;丹胜误乱;勇胜误乱;北大汉简;阜阳汉简随着安徽阜阳双古堆汉简、北京大学汉简、甘肃水泉子汉简(以下简称“三宗汉简”)《苍颉篇》的出现,以及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09-30
- 汉朝与西域的贡赐贸易
词:西域;贡赐;汉简;丝绸之路中图分类号:K8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1)06-0136-08Tribute and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the Han Dynasty andthe Western RegionsMA Zhiquan(Institute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Lanzhou City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敦煌研究 2021年6期2021-09-03
- 西汉长安通姑臧南道交通线路复原研究
内容摘要:以悬泉汉简Ⅴ1611③:39A、B记载为基础,建立了西汉晚期长安通姑臧南道的时空框架。利用出土文献、传世文献、考古发现、实地调查、卫星影像调查和谷歌地球模拟测量等方法和手段,复原了长安通姑臧南道主干道走向,即由长安城北墙中门厨城门出发,过中渭桥至渭城驿,沿渭河北岸西行,经扶风厩、细柳观、槐里、斄县、郿县、郁夷至虢县,折西北行,经千河流域的蕲年宫、雍县、隃麋县、汧县至大震关,过陇山西行,经陇关、凉州刺史治、略阳、奉捷、成纪、平襄、兰干、勇士、榆中至
敦煌研究 2021年1期2021-06-15
- 《悬泉汉简》释文校补四则
确,本文试对悬泉汉简的部分释文做以校补并与学界商榷。存疑字体以下加点形式突出,并以按语形式进行论述。①下文所校释文出自甘肃省简牍博物馆等编:《悬泉汉简》(壹),上海:中西书局,2019年11月。(一)图1 I90DXT0108②:17A 汉简中“九”“以”的写法有:表1 汉简“九”“以”字形对照表从文意上看,简文所表达的是几月几日,“以月廿一日”文意不通,“九月廿一日”则文意通顺,故应将“以”改为“九”。此简为三行书写,第三行左侧一段简面残缺(见图1),第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05-12
- 文化视角下的《汉简》紫砂壶创作探析
重要艺术佳作。《汉简》一壶继承了汉朝风尚,创作者对泥料、造型与装饰的选择注重历史感,作品虽小巧精致,其中气韵、气度却是不可估量的,悠久的优秀文化积累赋予了作品以底气,代代传承的工匠精神赋予了作品以精气神,在古趣盎然之中彰显了紫砂壶精妙绝伦的工艺与文化精神。一、青段泥的历史韵味青段泥是紫砂泥的品种之一,质感细嫩绵密,气质温润,烧制后呈现出灰色,且泛出淡淡白光,纹路细腻,十分耐看,是紫砂泥中的优质泥料。此壶便运用青段泥制作而成,通过深沉、大气的色彩与如玉的质感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1期2021-01-05
- 汉简文字中的章草与今草
方便、实用趋势。汉简中的章草、今草也是基于实用原则而产生的,且被广泛使用。关键词:汉简 章草 今草草书原本没有章今之分,由于六朝时期流行一种与前代形体不同的草书,作为区别开始,随后六朝时期的草书被称为今草,六朝时期之前的草书被称之为章草。章草与今草的区别,张怀瓘曾经认为:“章草之书,字字区别,张芝变为今草,加其流速,拔茅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终,而为下字之始,其形离合,数意兼包。”又说:“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故可以知道今草是章草
丝路视野 2020年30期2020-12-28
- 《赵正书》研究
北京大学收藏的汉简《赵正书》记载秦始皇临终接受李斯的建议,立胡亥为后,以及胡亥杀群公子、杀李斯等事,与《史记》等有相合之处,但立胡亥为后与《史记》所述沙丘之谋,则差别甚大。学界目前多倾向于仍然相信《史记》的记述。本文先从《赵正书》所述胡亥“燔其律令及故世之藏”及湖南益阳兔子山二世元年文告中发掘有价值的史料,指明《赵正书》有可信度;进而考察秦始皇晚期的统治术及汉初的统治术,指出胡亥模仿秦始皇,而与扶苏不同,其统治术更合于当时情景,所以其继位是有合理因素的;
史学集刊 2020年5期2020-09-22
- 汉代河西地区省作制度中的雇佣现象研究
要贡献。关键词:汉简;省作;雇佣雇佣劳作,是汉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如传世文献中《史记·汲郑列传》“庄任宾客为大农就人,多逋负。“《汉書·食货志》:“过奏光以为丞,教民相与庸挽犁。”《汉书·酷吏传》“初,大司农取民牛车三万两为僦”。师古曰:“一两为一乘,僦谓赁之与雇直也。”目前,学者们主要集中讨论的是传世文献与汉简中雇佣出现的时间、雇佣者的身份、社会地位、雇佣劳作的范围。[1]陈直利用居延汉简,对汉代边塞雇工价值进行探讨。[2]薛英群根据居延汉简,探索了汉
新丝路(下旬) 2020年8期2020-09-21
- 汉代敦煌郡库与西域戍卒兵物管理
。关键词:敦煌;汉简;郡库;西域中图分类号:K8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0)01-0123-05Abstract: The officials in charge of the armory of Dunhuang prefecture in the Han dynasty occupied the unique positions of ling and cheng. Judging from the text
敦煌研究 2020年1期2020-05-09
- 汉简草书及其发展脉络简析
代书法包括碑刻和汉简,而汉简则是在近代才大量发现的。自1906年,匈牙利人斯坦因在新疆尼雅遗址发现少量汉简并在次年在甘肃敦煌边塞遗址里发现了700多枚汉简后,至今共发现汉简十万余枚。全国各地陆续挖掘出的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汉简,填补了汉代墨迹书法少见的空白,为研究书法的演进过程和学习汉代书法提供了大量的宝贵资料。从总体上分,汉简分为边塞汉简和墓葬汉简,有代表性的边塞汉简包括敦煌汉简、居延汉简和罗布泊汉简,最有代表性的墓葬汉简为武威汉简。汉简中的书体包括了鸟
文化学刊 2020年8期2020-01-02
- 《地湾汉简》札记六则
单位编著的《地湾汉简》[1],于2017 年出版。它是西北屯戍汉简的又一新资料,对研究古弱水流域西汉中后期至东汉初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正如孙占宇、马智全两位先生所说:“地湾汉简出自汉代张掖郡边塞肩水候官,较好地保存了该候官的被兵簿、守御器簿、日迹簿、钱出入簿、邮书课、吏受奉名籍、谷出入簿、吏卒廪名籍等多种文书档案,为研究两汉边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值得研究者重视。”[2]目前,学者基于地湾汉简已形成一些成果,如文字改释、编联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5期2019-11-21
- 汉简“亡人越塞”与西汉河西地区边塞防御
亡已很普遍,河西汉简中“亡人越塞”简的大量出土可以为证。汉廷为了达到“内外皆防”的目的,对“亡人”予以严格的限制和约束。追捕文书中对“亡人”的体貌特征和生活背景进行描述,将追捕文书逐级下达,并对怀疑对象逐个查验。为了防范“亡人越塞”现象的出现,汉廷要求出入关津需凭“传”,设置“天田”追查亡人痕迹,命令边塞戍卒发现“亡人越塞”要及时通缉追捕,并对“亡人”处以严刑,而追捕未果则单位重罚。关键词:河西;汉简;亡人越塞;边塞防御中图分类号:K877.5 文献标识
敦煌研究 2019年4期2019-10-08
- 出土简牍所见汉代敦煌民族及其活动
从悬泉等地出土的汉简可以看出,汉政府在敦煌郡下设敦煌、冥安等六县,郡以西置阳关与玉门关,并设玉门、阳关、中部、宜禾四部都尉,加强对敦煌诸地的管理,此外還于酒泉、张掖等地区设立五属国以安置如羌人、小月氏人、匈奴人。针对敦煌等地的民族分布状况,汉政府在河西设置各种官职,如酒泉太 守、护羌校尉、护羌使者、护羌从事、主羌使者、护羌都吏等,以加强对敦煌等地各族人的管理,而且在敦煌郡府设立专门的翻译人员,如匈奴译、羌胡译等,以沟通各族之间的联系。关键词:汉简;敦煌;民
敦煌研究 2019年3期2019-08-07
- 《敦煌马圈湾汉简书法》出版
著的《敦煌马圈湾汉简书法》,2019年5月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79年出土的敦煌馬圈湾汉简,除了不可忽视的历史文献价值外,还为书法的演变历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马圈湾汉简书法是汉代隶书中很为恣纵的“变体”,其中包含了隶书、草隶、草书多种风格的样式,笔锋清晰俊逸,纤毫毕现。本书选取其中精佳者分类编排,放大精印,是研究和临习书法艺术的重要参考资料。(古董滩)
敦煌研究 2019年3期2019-08-07
- 由“汉武遗诏”木觚看书体演变
据。[关键词] 汉简;木觚;书体演变[中图分类号]K8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9)01-0171-02一1977 年 8 月,在甘肃省玉门市花海东北约30公里的汉代烽燧遗址中,发现了一枚极为罕见的七棱七面觚。长城出土汉简,引起了文物界的重视,现保存于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内。该觚长37厘米,接连抄录共212个字。文字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133个字,是抄录某诏书的一部分,为汉武帝重病临危时对太子的遗诏,涉及朝代
丝绸之路 2019年1期2019-04-27
- 汉简所见河西边郡“作者”考
侯宗辉内容摘要:汉简所见河西边地的“作者”与古籍中“作者”的含义并不相同。汉简中“作者”的籍贯明晰、姓名具体、年富力强,拥有一定家资,是国家的编户齐民,他们既有河西边郡的本地人,也有来自中原内地者。根据“作者”简的书写格式和内容信息,并结合相关史料可知,“作者”是在闲暇之余短期或临时性受雇于官方或私人,充任杂役,协助其完成有关任务的雇员。他们依靠出卖劳力,赚取佣值,是汉代雇佣关系下对短期的雇佣劳作者的一种专门称呼。关键词:作者;汉简;身份;雇佣关系 中图分
敦煌研究 2019年1期2019-03-22
- 敦煌马圈湾汉简“埻道”释义辨正
摘要:敦煌马圈湾汉简以及居延汉简均有“埻道”一词,其义与古代射箭活动有关,学者认为是“练习射箭的靶场”或“射箭场地”。根据马圈湾汉简“埻道广、高各丈”的描述,可知其所指应非靶场。通过梳理居延汉简相关简文,重点考察“埻”“埻”“射埻”诸词内涵,知“埻道”在功能上与此类语词通言无别,俱可指称箭靶,只是在表述上各有侧重。“埻道”在具体的词义指向上,似是偏指可设施相关附属物的用于射箭的土垛(土墙)。岳麓书院所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亦有“(埻)道”一语,但由于词境
敦煌研究 2019年6期2019-03-02
- 地湾汉简缀合与释文补正
出土于地湾遗址的汉简进行了缀合,共计十六则。通过与其他文献对读以及核查图版,对一些简文进行了订补,并考订了一些史事。关键词:《地湾汉简》;缀合;释文中图分类号:K8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9)06-0088-07Abstract: There are some deficiencies in the previous work done in splic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Han Dy
敦煌研究 2019年6期2019-03-02
- 浅析简册《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吏奉例》
的佐证。关键词:汉简;官员;俸例;币制中图分类号:K8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8)05-0108-09Abstract: A wooden slip with the text“Wages for Military Officials in Juyan in the 3nd Year of the Jianwu Era”provides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ayment of sal
敦煌研究 2018年5期2018-12-20
- 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字体信息初探
72年4月银雀山汉简出土后,人们从古代哲学、军事学、文献学、文字学以及古代历法、书法艺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学术界对文字形体研究主要集中在构形层面,这方面文章有曹磊《银雀山汉简文字构形系统研究》,张会的《银雀山汉简字形与汉字源流辩证》,唐金玲的《银雀山汉简异形字与异构字研究》等文章,展示了小篆从秦到汉的隶变过程,而刘征的《银雀山汉简笔形变化系统研究》的剖析,提高了对秦篆到汉隶的隶变必然性认识。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字体是以上研究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从“之、
孙子研究 2018年3期2018-11-06
- 汉简字词考释二则
王 贵 元汉简字词考释二则王 贵 元(中国人民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2)曲旃和缇绀胡是西北汉简中常见一种曲柄旗子,曲旃是旗柄,缇绀胡是旗幅。从西北汉简看,汉代“绳”与“索”仍有区别,细小者为绳,粗大者为索。汉简;曲旃;缇绀胡;绳;索一 曲旃、缇绀胡对于“曲旃”、“缇绀胡”,《中国简牍集成》有如下数注,居延新简51·564注:“曲旃,用整幅帛制成的曲柄长幡。”(10册142)敦煌汉简1868注:“故‘曲旃’当指大赤曲柄旗也。”(3册257)居延汉简
语言研究 2018年3期2018-09-20
- 敦煌汉简的审美分析
木简书法遗迹,即汉简。汉简分为敦煌汉简,居延汉简以及罗布泊汉简三大类别,其经历年代相当久远,上起战国下止西晋十六国约七百余年,这些书体在书法发展史上是必不缺少的一个阶段,而敦煌汉简是简牍书法的三大类别之一,其书法艺术更是璀璨夺目。在1907年时,英国人斯坦英等人带领西北考察团于甘肃西部疏勒河流域即现在甘肃省酒泉市、市敦煌市,玉门花海等地的汉代长城关塞的烽燧遗址发现出土的汉代简牍,在以后至今在汉代敦煌郡范围内又发现了3000多枚,习惯上把这些汉简统称为敦煌汉
大众文艺 2018年16期2018-07-12
- 汉简中的廉政故事
的简牍学者通过对汉简资料的研究,揭开了古人的“廉政秘密”。在纸张未发明及未广泛使用前,古人将文字写在竹片、木片等材质上,用丝、麻等编制成册,并称其为简牍。甘肃是简牍大省,出土的汉简占全国出土总量的约八成。仅在世界文化遗产点敦煌悬泉置,考古学家就发现了2万余枚汉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俊民介绍,汉简记录了两汉时期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认识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这其中也包括了不少廉政故事。悬泉置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官方驿站,这里
农民文摘 2018年6期2018-06-07
- 《肩水金关汉简(肆)》缀合十一则
摘要:《肩水金关汉简(肆)》公布了2000余枚简牍,惜多残断。论文在结合简牍纹路、茬口、宽度、字体等特征的基础上,对该批材料进一步缀合复原,并提出十一则缀合意见,希望能对该批材料的整理研究有所裨益。关键词:肩水金关;汉简;缀合;释文中图分类号:K8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8)01-0131-05Eleven Notes on Reconstructing Han Dynasty Wooden Slips from Ji
敦煌研究 2018年1期2018-03-20
- 甘肃民间艺人“笔耕不辍”传承敦煌简牍文化
对敦煌境内出土的汉简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经常将积攒下的钱用于购买笔墨,研习书法。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在敦煌名气渐盛的傅有宏始终想把简牍文化传承下去,所以创办了一家集简牍文物展示、简牍创作、简牍培训为一体的交流体验馆。古色古香的展厅里,处处都摆放着汉简的临摹复制作品,其中大部分临摹自敦煌悬泉置、玉门关、马圈湾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傅有宏介绍,1979年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出土汉简1217枚。1990年至1992年,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汉简2万余枚,是目前国内单一
北广人物 2017年26期2017-07-07
- 云梦睡虎地77号汉墓伍子胥故事简语词校释
类史书。关键词:汉简; 伍子胥; 词义; 出土文献《出土文献研究》第九辑发表了“伍子胥故事残简”的部分竹简释文和J95至J102八枚竹简的照片。《江汉考古》2008年第4期也公布了6枚竹简的图版。本文拟依据释文与部分图版,结合已有研究,参考传世文献,胪列数条语词释义的看法,并讨论文献性质,以求教于方家。一、语词校释3.促者。J103“‘……□乎?子食而疾行,促者及。’五子胥有复问船人”。《越绝书·荆平王内传》:“渔者渡于于斧之津,乃发其箪饭,清其壶浆而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06-13
- 汉简所及敦煌地区水利建设与管理
孟艳霞内容摘要:汉简中有多枚关于敦煌地区水利的记载,对复原汉代敦煌地区的水利建设及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汉代为保证敦煌地区屯田的顺利开展,兴起了一个水利开发的高峰,既包括明渠,又包括井渠的开凿,既有官渠,又有民渠。与之相应的水利管理系统也逐渐形成。简文中出现的“主水史”、“水长”、“东都水官”、“东道平水史”等水利职官,为研究汉代地方水利管理提供了宝贵的史料。敦煌地区在汉代就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水利管理系统,反映出水利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关键词:敦煌;汉
敦煌研究 2016年2期2016-06-03
- 河西简牍学百年发展述论
。其中绝大多数是汉简,占全国汉简出土量的80%以上。河西简牍真实地反映了汉晋时期,尤其是两汉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外交、丝绸之路、民族关系、交通邮驿、科学文化、宗教信仰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一、河西简牍研究的兴起阶段(1907~1949)河西简牍研究的兴起阶段,也就是从1907年斯坦因在敦煌汉塞烽燧遗址发现汉简,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河西简牍研究发展阶段。1907年,斯坦因第二次中亚考察,在敦煌附近的长城烽燧掘获了大量汉代木简。斯坦因将
丝绸之路 2015年4期2015-11-05
- 阳关博物馆藏记载天水休茵苑汉简及相关问题
记载天水休茵苑的汉简为采集品,内容涉及汉代军制、官职、交通等多方面的问题。天水休茵苑是汉代重要的国家养马管理机构“牧师三十六苑”之一,地处汉代陇山道,即今陕西省陇县到甘肃省秦安县之间,对汉代丝绸之路经营发挥着重要作用。汉代牧师苑的设置与周秦以来关陇地区传统的畜牧业密切相关。关键词:汉简;文书;休茵苑;牧师苑;阳关博物馆中图分类号:K8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5)06-0104-03About Xiuyinyuan
敦煌研究 2015年6期2015-05-30
- 近20年来敦煌汉简研究综述
】近20年来敦煌汉简研究综述潘 芳(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 郑州 450001)关于敦煌汉简的研究成果,学术界曾做过整理和研究,但近20年的研究成果却少有整理。从述论考释类、语言文字类、人文地理类、书法艺术类、历谱历日类、文学类和医学类七部分,对近20年来敦煌汉简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其中,语言文字类细分为对敦煌汉简整体的释读和对敦煌汉简中具体词语或某一词性的研究;人文地理类细分为政治制度、农业经济和军事战争三类。敦煌汉简;研究成果;综述关于敦煌汉简的研究成果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2015-03-01
- 近二十年来敦煌汉简研究综述
塞遗址共发掘出土汉简八批,出土汉简计2485枚,因大都出土于汉代敦煌郡地区,故统称为“敦煌汉简”。八次发掘计为1907年、1915年斯坦因在敦煌以北汉代烽隧遗址获得汉简708枚、84枚,以及在安西、酒泉获的汉简105枚;1920年,周炳南在敦煌小方盘古城发掘汉简17枚;1944年,西北科考团在敦煌西北小方盘古城发掘汉简49枚;1977年,嘉峪关市文物保管所在今玉门市汉代烽隧遗址中获汉简91枚;1979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和敦煌县文化馆在敦煌西北小方盘城的马
管子学刊 2015年2期2015-02-07
- 张家山汉简古医书研究综述*
文献综述·张家山汉简古医书研究综述*武警上海总队医院药剂科(上海,201103) 李 雯 赵 争1张家山汉简古医书出土30年来,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对张家山汉简《脉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释文考释以及与经脉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有关《引书》的研究集中于释文考释、导引术内容及古代养生学理论的相关问题。在相关研究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还有值得进一步推进的研究课题。张家山 汉简 古医书 脉书 引书 研究综述1983年在湖北省江陵县(今荆州市荆州区)张家山247
中医文献杂志 2015年4期2015-01-23
- 图说书法(三十四)
敦煌汉简甘肃因有敦煌而自豪。“敦,大也;煌,盛也。”这个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久远的文化艺术历史,由于古丝绸之路的原因,敦煌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国文明、希腊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的交汇地,它不但有世界文化遗产敦煌石窟,还有知者不多的敦煌汉简。敦煌汉简发现于甘肃西部疏勒河流域汉代长城关塞遗址中,在1907年后的近百年里,共发掘25000余枚汉简。因在汉代敦煌郡范围内发现的最早、最多,故称为“敦煌汉简”。它在我国已发现的汉代简牍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早期对此简研
视野 2014年19期2014-09-29
- 居延汉简语言文字研究综述——兼论居延简语言文字研究新趋势
0241)“居延汉简”泛指在额济纳河流域的破城子甲渠候官、甲渠候官第四隧和肩水金关遗址发掘出的汉代简牍。此批简牍分两次发掘,1930-1931年中瑞科学家组成西北科考团发掘的11000多枚汉简被称为“居延旧简”,1972-1976年中国考古队独立发掘的19637枚的被称为“居延新简”。这批简牍以文书档案简为主,记录了当时边境士卒的日常生产生活状况,是研究西汉中晚期历史文化、政治军事、日常生活的重要资料。目前以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更为丰富,居延汉简语言文字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4年3期2014-08-15
- 汉简察看、承受概念场词汇系统分析
[1]。本文以两汉简帛文书材料为研究对象,探讨汉简文书中“察看”“承受”2个概念场相关情况。所用汉简材料为居延汉简、敦煌汉简和张家山汉简。所据版本为谢桂华等《居延汉简释文合校》[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3]、孙家洲《额济纳汉简释文校本》[4]、吴礽骧等《敦煌汉简释文》[5]、胡平生等《敦煌悬泉汉简释萃》[6]、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修订本)》[7]。一、“察看”概念场察看,与一般
皖西学院学报 2013年4期2013-08-15
- 浅析汉简的补史作用
拟的。近代出土的汉简数量很大,主要有西北边塞遗址出土的简牍和汉墓中出土的简牍两大类。由于传统史书的局限性才使得简牍在补充正史中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汉简中的古佚书,不仅直接为研究历史提供新资料,而且还可以校勘传世古籍,可以印证、考订古代文献的真实性,所以出土简牍极大的丰富了正史史料。关键词:汉简;补史;作用历史学是一门实证学科,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对于秦汉史的研究,仅利用传世文献是不够的,考古资料、简牍帛书是其不可或缺的史料补充。简牍作为书写材料,流行于唐
卷宗 2013年8期2013-07-10
- 简论敦煌悬泉汉筒《康居王使者册》及西汉与康居的关系
悬泉置出土的悬泉汉简有若干康居的材料,弥足珍贵,本文结合文献记载,通过对这些简牍材料的考读,揭示了古代康居与西汉王朝的来往关系,有助于西域史、中亚史和中国秦汉史的研究。关键词:汉简;中亚;康居;丝绸之路;秦汉史中图分类号:K87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06(2009)01-0053-06两汉时期,康居是中亚地区最早与汉王朝发生交往与贡使关系的古代国家。但是正如美国著名中亚史专家麦高文所说:“古代的波斯记载和希腊史家都忽略了他们。”唯一留
敦煌研究 2009年1期2009-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