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文
摘要:当观者欣赏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最先接触的就是画面的具有韵律的美的形式。山水画的形式美体现在山水画形式因素的各个方面,具体地说有:构图的形式美、笔墨的形式美、色彩的形式美。
关键词:山水画形式美笔墨构图色彩
中图分类号:J21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4-0012-01
任何一门艺术都是有与它相应的艺术形式的。在山水画的创作山水画的形式美体现在山水画形式因素的各个方面,具体地说有:构图的形式美、笔墨的形式美、色彩的形式美。
一、构图的形式美
构图是山水画存在的重要形式内容,古人称为“经营位置”。构图是美术形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图本身形成的形式美及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一起对作品内容的表达有着重要作用。在山水画的构图、笔墨、色彩三个形式要素中,构图具有统帅作用。历代画家为了取得构图组织的形式美,有的作品竟画了数余幅,可见好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苦心经营的结果。“三远”的观点“高远、深远、平远”,这其实是非常讲究形式美的构图,古今画家都将其作为山水画的构图处理规则。
值得一提的是元四家之一倪瓒,其五十五岁所作《渔庄秋雾图》,是典型的三远式布局。构图分成三段,近景平坡高树,枝叶萧疏;中景湖面空旷,水波微起;远景推得高远,山峦涵影,平淡天真。这种章法所谓“两岸夹一水”,“平远两段式”,即利用散点、俯视、平视的构图形式法则在平面的画纸上建立三维的立体空间。
构图是具体的形式,也是一件作品的形式美的集中体现。因为一切形式因素,不论是笔墨、色彩等都集中展露在构图中。构图自己的组合也是一种重要的形式,一幅画的成败,构图起关键作用,有如剧本对戏剧的成败起关键作用一样。所以人们对构图的要求,总比其它因素更为苛刻。
二、笔墨的形式美
传统中国画历来讲究笔墨,要求“笔精墨妙”。笔墨是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语言,是中国画的艺术生命的一种特质所在和最能体现画家情感意趣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中国画的品评标准。齐白石的画有笔墨,他就是以笔墨美来阐发幽微,别有一种朴素的气质。
笔墨精妙在于笔、墨、水浑然一体,又独具神韵的表现技法和功力。董其昌说:“以自然之蹊跷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精妙论,则山水绝不如画。”他认识到并指出了笔墨蕴涵的生机和活力。
山水画的笔和墨都是美的形式,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一门深奥的艺术。其形式特征可归纳为浑厚、淡泊、苍茫、古雅、虚灵等。
浑厚:举凡浑厚、厚重、朴厚之感。淡泊:笔意舒缓、墨气清和、色调润雅。苍茫:笔墨虚,笔痕弱化、墨水氤氲、若隐若现,有仙山飘渺之感。古雅:和古法相接近、气息悠远,有一种经过历史岁月沉淀的感觉,用笔、用墨、用色,皆需毫无火气,一派沉静之气。陈子庄的《山庄高秋》,是高古。花青画树、赭石染山、淡墨勾勒,令人有忘却时代不知山中岁月的联想。
三、色彩的形式美
山水画的色彩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色墨一体,色不夺墨。山水画中色彩的运用是与用墨融为一体的。唐岱在其《绘事发微》中提到:“要之,墨中有色,色中有墨,能参墨色之微,则山水之装饰无不备矣。”阐明了山水画用色的特点,即墨色交融,“以色助墨光,以墨显色彩”,墨色相互补充而升华。
第二,辩证设色。世界上的色彩极为庞杂丰富,无比纷繁的色彩在中国传统阴阳五行观念的影响下被提炼为五种:即青、赤、黄、白、黑五色,这五种色彩可以说是超越自然色彩的最基本、最精练的色彩。如作为纯正中国画的青绿山水,其主色是矿物质石青和石绿。石青和石绿显然不是某处山川的固有色,而是“类同”了一切山水之色,体现出以少寓多、以简尽繁、以一运万极富装饰情味的艺术效果,体现了中国画色彩极富特色的辩证关系。
第三,色中寓意。着色运笔,色中寓意是设色的精到之处。如山水有四季之变,非着色无以像其貌。四时朝暮明晦又每每各不相同,对此历代画家都力求以意体会,务极其致,以达到自己之情感、性格、意趣、气韵、意境等需要,形成了寓意深邃的设色风格形式。
清代恽格在他的《瓯香馆画跋》提到“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这说明了写景用色是为了寄情寓意,表现情景交融的深邃意境。
山水画中,令人游目骋怀的构图,虚实相生的笔墨。富于装饰意味的色彩,均具有激起审美主体情感的功能,使观者一接触到这些形式就产生美的感受。
山水画艺术作品的形式美是相对独立的外部形式诸因素的组合美,涉及艺术家对构图、笔墨、色彩等形式因素的独特理解和创造性使用。探索新的绘画形式是当代画家追求的目标,但是形式语言的精神内涵是不容忽视的。在中国画创新问题上,形式美一直成为中国画家探索的方向。相信更多富有时代感和民族精神的、美的形式定会在当代画家的努力下被创造出来,对此,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