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传申
古代石刻艺术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古代很多没有留下名字的民间艺人雕刻在墓室、棺椁、墓祠、墓阙上的作品。他们以刀代笔,在自然界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石料上雕、凿、刻、划,将人们的想象力和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创作了众多石刻艺术珍品。其中,画像刻石的构成比较特殊,内容丰富,记载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是研究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方面历史的重要资料。
画像石
画像石是我国西汉中期到魏晋年间,封建高层统治者及地主豪绅为到阴间继续享受豪华生活而兴起的厚葬习俗的产物。诸城博物馆馆藏画像石的内容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多以这些画面呈现:车骑出行、迎宾拜谒、庖厨宴饮、乐舞杂技、钟鸣鼎食、六博对弈、驰逐狩猎、捕鱼田猎、亭台楼阁、门卒侍卫等。
1.庖厨图刻石:年代为东汉,高151厘米,宽75厘米。细线阴刻,画面反映的是墓主人生前在庖厨内的场景。厨房中挂有猪头、猪腿、鸟、兔、鱼、鳖等,有宰牲、做饭、酿造等多个工作场景。宰牲有捅羊的、捶牛的、杀猪的、打狗的、杀鸡的;做饭者有的劈柴,有的烧火,有的掌勺,有的搅拌,有的汲水;烤肉串的场景也表现得活灵活现,有指挥者、切肉者、传送者、煽火者、烤肉者,各司其职,忙而不乱。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记载烤肉串全过程场面的图画。画面下方有一人跪卧地上,披头散发,其后一人一手提其衣领,一手执勺,欲打其头部,似是监工者正在惩罚失误的奴仆。
2.谒见图刻石:年代为东汉,高151厘米,宽75厘米,厚9—17.5厘米。左右上部边沿饰垂幛纹,画面刻有大门、内门和两阙门。左侧刻一亭,亭内坐一人,应为墓人,手持摇扇,正在接见谒者。画面分为两组:上组刻一座庭堂,一人(墓主人生前)端坐其中,前置案几,身后有5个侍者,案前有7人跪拜。台阶前左右排列侍者,中间亦有两人跪拜。侍者身后有待谒见者等候。下组刻有一座三层阁楼,上层坐6人,中层坐8人,下层14人,似在议事。整幅图反映的是墓主人生前在官府中活动的场景。画面用减地浅浮雕法,人物造型比例准确、形象生动。刻石中间断为两段。
3.髡笞图刻石:年代为东汉,高151厘米,宽75厘米,厚15—22厘米。髡和笞分别是古代的两种刑罚。髡就是将犯人的头发割掉,笞是鞭笞。刻石上部及右侧画面中有12个戴进贤冠的官吏执笏端坐,左侧有12个戴进贤冠的官吏执笏而立,中间刻着20个蓬首赤足者,其旁立4个佩弓持笞的武士。蓬首者或坐,或跪,或伏地,或遭笞,或待刑,有的已被割发成为髡顶者,形态各异,形象生动逼真。画面下部表现的是乐舞杂技。有的吹排箫、振铎、击鼓等,有的跳长袖舞、七盘舞等,有的表演飞剑抛丸、倒立、叠案等杂技。它主要刻画了战役胜利后庆功和献俘的场面。
4.题铭图刻石:年代为东汉,残高112厘米,宽75.3厘米,残厚18厘米。“题铭图”上端已失,仅存“六博图”残图,其下为“讲学图”。一老者长须,端坐堂上,其前有一少年,捧牍端坐,似在听讲,堂下有13个少年捧牍端坐,当为读经。整个图像似为太学的教师在教授学生。刻石右上方有题铭一行。书体近于魏晋(汉末),因刻石残缺,仅存末端14字:“……密都乡安持里孙琮字威石之郭藏。”经考证原存资料,所缺题铭为“汉故汉阳太守青州北海高”11字,全文为:“汉故汉阳太守青州北海高密都乡安持里孙琮字威石之郭藏”,共25字。
5.车马出行图:(1)车马出行图刻石,年代为东汉,高33厘米,宽140厘米,厚27厘米。长方形,左右上部边缘饰锯齿垂幛纹,画面中刻有出行图,有一轺车、辎车和11骑从,左右各有一座阙门,左侧阙门下有一迎侍者,画面采用减地浅浮雕法,线条粗狂,人物生动,布局疏密有致,比例协调。整个场面反映出墓主人生前出行的情景。(2)车马出行图刻石,年代为东汉,高28厘米,宽135厘米,厚34厘米。长方形,左右上部边缘饰锯齿垂幛纹,刻有车马出行场面。左边刻一迎者,迎者对面刻两侍从,其中一人为骑者,后跟随三驾马车。人物与车马采用凹面线雕,减地凿纹。画面朴素简约,形象生动。绘制车马出行壁画图是东汉墓葬墓室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也是东汉盛行的厚葬观的重要体现。壁画的绘制与墓主人的生前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绘制车马出行图的含义有两种观点:一是墓主人身份的象征,用车马出行表示墓主人生前的官职、地位及富贵生活;另一种是代表用车马接引墓主人走向西方极乐世界,因很多车头都是向西,传说中西方是王母和众仙人的住所。
6.庭院图:年代为东汉,高48厘米,宽181厘米,残厚26厘米。长方形,画面中刻一庄园,庄园为三进院式。大门外刻一来访者,手持笏板,站立静候,身后跟一随从。一迎者双手持彗立于门外。前院内有溪流,溪中有船,溪旁有数人正持彗扫地。中间庭院内有大堂、回廊、偏房等。后院刻平房。画面采用阴刻细线技法,场面宏大,层次分明,表现出了高超的雕刻艺术手法。
7.狩猎图:年代为东汉,高44厘米,宽153厘米,厚16厘米。呈长方形,横向分为三格,左右两格分别刻有青龙、白虎,中间为狩猎图,一人在猎鹿。均为减地凿纹浅浮雕,刻石下端嵌有两个立体雕羊头,线条粗狂、形象生動。
8.执戟武士图:年代为东汉,长121厘米,宽36厘米,厚28厘米。为长方形,门柱为墓门右侧的门框构件。刻石的上下两端饰锯齿、连弧、宽带纹,中部刻一执戟武士,均采用浅浮雕。门柱里端呈凹弧形,以便安门之用。
雄奇瑰丽的神仙世界
神仙世界中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相交)四神,还有传说中的奇禽异兽等画面。
1.四灵图:位于门额,年代为东汉,长203厘米,宽46厘米,厚21厘米。刻有白虎、朱雀、麒麟、玄武,古代称之为“四灵”,表达辟邪、吉祥之意。
2.双鹿图:位于门额,年代为东汉,长198厘米,宽43.5厘米,厚24.5厘米。刻有两只卧鹿,“鹿”与福禄寿中的“禄”谐音,表达财富之意。
3.神灵异兽图:门额构件,呈三角形,年代为东汉,长190厘米,宽80厘米,厚10厘米。正面采用浅浮雕技法刻出翼龙和翼虎,二者之间为一株常青树,下端中部镶嵌一立体雕羊头。周边饰连弧纹和宽带纹。
4.羊头装饰:诸城汉画像刻石中的羊头,分为浮雕和立体雕两种形式。浮雕羊头主要刻在三角形或长方形的门额下端。圆雕羊头颈部有榫,镶嵌于门额上,每组多者5个,少者1个,线条粗犷,形象逼真。羊代表祥瑞,《说文》云:“羊,祥也。”用羊头作为装饰,是东汉时期世人崇尚的习俗。(1)浮雕羊头,东汉年代,上宽116厘米,下宽155厘米,高74厘米,厚18厘米。长方梯形,分为两栏,上栏浅浮雕青龙、白虎,中心有一棵常青树;下栏中部高浮雕两只羊首,两羊首之间饰穿璧纹,羊首两侧各饰一只朱雀。刻石周边饰连弧纹和宽带纹。羊,古通“祥”,寓意“吉祥”。(2)圆雕羊头,东汉年代,质地为灰岩质,长38厘米,厚18厘米,高25厘米。羊头用圆雕技法刻成,两角粗壮,向前弯曲,眼睛及所带的辔络用浅浮雕或线条表现,头后连接方形榫,以便镶嵌所用。
5.兽首人身刻石:年代为东汉至魏晋时期,呈三角形,用浮雕技法刻画了一个兽首人身状的神怪形象,手舞足蹈,正进行傩舞表演。傩舞是古代人们举行大傩(一种祭祀仪式)时跳的舞,源于原始社会的巫舞。舞者头戴假面,手持武器,表演驱逐鬼怪的内容。它在我国古代画像中属首次发现。
碑碣
碑碣是古人在石料上镌刻文字,用以纪念、告示的一种刻石。长方形的称作“碑”,圆形或形在方圆之间,上小下大的称作“碣”。
秦始皇刻石纪功,大开树碑立碣之风。东汉以后,碑碣盛行,按其内容与功能,分为墓碑、功德碑和宫室庙宇碑三种。古代流传下来的碑碣上,载有许多当时社会活动的重要信息,以及历代艺术大家的作品,是研究历史和艺术的重要资料。
放鹤园刻石
放鹤园位于枳沟镇普庆村,建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系明末清初“诸城十老”中张衍、张侗兄弟二人居住的庭院。张氏始祖张泰,于潍河之畔获一白鹤,遂放生,并在放鹤处建园,取名“放鹤园”,园中建放鹤亭。张衍、张侗为县之名士,远近文人名士常聚园中结社赋诗,挥毫泼墨。后张氏兄弟选其精品,勒石为志,置于园中,流传于世。
1.“授剑图”刻石
“授剑图”刻石长80厘米,宽48厘米,厚11厘米。正面刻二老授剑,右上端有跋“此图乃渠丘郭浯滨先生手迹,隆万间客鹤园时作,年久恐有陨越爰寿诸石。放鹤园后学张衍摹刻,时康熙三十六年嘉平之吉,张衍蓬海章”。背刻李澄中草书“鹤亭灯明”四字,左下题跋“渭清”。该石原为放鹤园刻石之一。
2.“允素草书”刻石
“允素草书”刻石高37.5厘米,宽54.6厘米,厚6.5厘米。石刻为草书文,跋“五山张先生趵突泉上诗,伊时绅士拜为仙笔。明崇祯间手书于放鹤园,清康熙年因勒之石”。背刻卧象山龙湫重新光明藏碑记。张侗撰文,楷书体。跋云:“卧象山我村主人蓬海先生之子雯薰沐书丹。大清康熙四十五年八月望前一日,云门客子笠青先生之子杨越荫(下缺字)。”
3.“古槐歌”刻石
“古槐歌”刻石高36.6厘米,宽52.5厘米,厚9厘米。李渭清撰文,杨涵隶书,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撰。跋“张氏古槐堂,渭清先生作歌识之。又七年,予过鹤亭,蓬海昆仲命书之石,时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夏六月也,云峭杨涵识”。石背面下端刻张衍菊花,题跋“闲写黄花思话左,鹤亭如笠雁声初,蓬海”。上端刻“东航先生小像及传记,张侗题”。
超然刻石
超然刻石原置于超然台上,是后人为缅怀北宋文学家苏轼登台凭吊时留下佳篇名句和墨迹的刻石,共计60余方,最早的是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知密州王铎为重刻苏辙《超然台赋》而作的跋。这些刻石所载内容和展现出的书法、绘画艺术,是研究诸城地方文化和苏轼文化,以及我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珍贵资料。刻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大部分散佚,现仅存几方。
1.《超然台记》刻石
“超然台记”刻石残高90—95厘米,宽55厘米,厚13.6厘米,是苏轼于熙宁九年(1076)所作。元代王铎官密州时刻石于台上,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知县罗廷璋重刻。
2.《超然台赋》刻石
这一刻石高75厘米,宽78—86.5厘米,厚16厘米。元代知密州王铎所刻,置于超然台西厢北壁。系苏轼弟苏辙所作,时苏辙在齐州(今济南)任职,苏轼葺新台后给苏辙书信,并求给台命名,辙以《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意,命名“超然台”,以其颂之。
3.张京刻石
张京刻石高64厘米,宽95厘米,厚10厘米。刻有知县张京南岗草书题诗6首。其一,因事将至五莲约徐稿生偕往,用东坡“粲”字诗韵;其二,由常山马耳山抵榆林途中作,用东坡寄眉州诗韵;其三,宿榆林僧舍;其四,由榆林入山,憩清凉榻、探香炉、五老峰等名胜到光明寺;其五,宿白云阿即事;其六,题郑氏山庄。
4、“苏轼画像”刻石
“苏轼画像”刻石高43厘米,宽28.5厘米,厚12厘米。刻石原存超然台上,画像为细线阴刻。苏轼身着长衣宽袍,头戴竹笠,足登木履,手执竹杖,长髯垂胸,神态怡然。石右上方题刻“苏学士东坡像”,左下方刻“明密州守卤京秦所式怀玉勒石”。
碑刻
1.墓志铭是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刻石,分为志和铭两部分,记有墓主的姓名、籍贯和生平。墓志中记有许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或人物行踪,可以补证史书记载中的不足,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明邱橓墓志铭,墓盖和墓志均为长方形,青石质,长65厘米,宽55厘米,志盖镌刻篆书“明故资善大夫南京礼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简肃月林邱公墓志铭”27字,分6直行排列。志文楷书,49行,总共1589字(其中磨损不清52字),布局严整,字体整齐端秀,笔法凝练生动。墓志铭详细记载了邱橓的籍贯、祖先世系、子孙姓名,生平仕历、卒葬情况以及主要功绩。
2.在地面立石作为永久性纪念物或标记者,多称为碑;其上所镌刻的文字,称为碑刻。碑的形制,由三部分组成:上部分为碑首,中部为碑身,下部分为碑座。(1)民国九年(1920)“简除烦苛”碑,高147.5厘米,宽60厘米,厚15厘米,是诸城士民于民国十年(1921)为县长邹心一建的功德碑。邹心一,字允中,湖北武昌人,民国九年(1920)任诸城县县长,为人正直,勤政惜民,深受民众拥戴,故刻此碑以记之。此碑是阴刻而成的。(2)元“宗派之图”碑,碑额高88厘米,宽121厘米,厚28厘米;碑身高205厘米,寬106厘米,厚23厘米;碑座高51.5厘米,长206厘米,宽124厘米,碑为螭首龟趺。首、趺、碑身分体制作,之间由榫、卯相接。碑首上浮雕四条螭龙,碑额正面无字,与县志记载不符,背面刻“宗派之图”。碑身刻字,大部分已漫漶,难以释读。清代《诸城县志·金石考》中对此碑有记载,“重修兴国禅院碑,至元十七年,青社园明嗣祖月溪福和撰,前密州判官刘铸篆额,营兵释徒李源兴正书。在县西南高相村西寺内东阶,西向,高六尺五寸,宽三尺四寸,字经寸。文辞浩瀚,尔时碑鲜有及者。碑阴有《释众宗派图》”。
参考文献
[1]张健.诸城文物博览[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7.
[2]蒋英炬,杨爱国.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3]蒋英矩.中国汉画像石全集[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
[4]吴曾德.汉代画像石[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