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秀娜
“在我们岱庙里,有两处地方,每到刮风下雨天,就需要定时过来看看是否完好,这就是其中的一处。”泰安市博物馆文博副研究员耿波指着千年古柏下的一座石碑给我们看。
这座石碑就是名扬海内外的稀世珍宝——秦泰山刻石。
秦篆实物真迹之一
相信任何一个稍微对相关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会对这件珍宝了然于心。字字千金,都不足以描述它的珍贵。
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纪功刻石,是目前所能见到的重要秦篆实物真迹之一,它不仅是研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政治和经济的重要资料,而且也是研究秦代书法艺术及书体的珍贵文物。
乾隆时期举人王家榕曾作诗《颂秦刻石》,内有两句诗“零星两片石,卓越两千年”一直流传至今。此处“零星两片石”,道出了这件稀世珍宝的坎坷命运。
巍巍泰山被誉为五岳之首。古人认为它离天最近,可以通天,于是历代皇帝为了表明自己是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纷纷来此举行封禅祭祀活动。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曾有六位皇帝一位皇后封禅泰山,秦始皇则是中国历史上有史可考的封禅泰山的第一人。
据《史记·秦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至泰山封禅,他命人在一块高五尺,形似方而非方的大石上刻字颂功,留下了泰山石刻的前半部分。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秦二世胡亥立为皇帝元年,效法始皇,到达泰山后,在始皇所立的字下边,书刻了诏书和随从大臣的姓名,来宣扬秦始皇的文治武功。
秦泰山刻石四面环刻文字,共计22行,每行12字。其中前12行144字为秦始皇使人所刻,后10行78字为二世使人所刻,两次共刻字222个。两次石刻均为丞相李斯所书,因此,秦泰山刻石又被称为李斯碑。
“如果你查阅《史记》或其他正史,里面都会讲到秦始皇封禅。而泰山刻石就是用实物资料真正验证了秦始皇封禅是有迹可考的。”泰安市博物馆文博副研究员郑澎表示,现在很多人关注秦刻石,正是因为看重它所蕴含的巨大的史料价值。
在岱廟苍翠的古柏下,隔着玻璃,我们看到了这块秦刻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秦篆那圆转而劲健的运笔,和那严谨而秀美的结构。再仔细辨认,能看到几个字,“臣、去、疾”等。2000多年的岁月痕迹在这块石刻上尽显,风雨的侵袭,让原本222个字,现在只剩下10个字。(“臣去疾臣请矣臣”7 个完字,“斯昧死”3 个残字)
由“222”到“10”
“秦刻石本来是耸立于泰山玉皇顶的,在北宋以前一直不被人注意,也无人保护,默默承受了1000年的风风雨雨。”泰安市博物馆文博副研究员耿波表示,秦刻石的传奇经历除了它的来历、史料价值,还在于它在2000多年间从泰山顶上移到了泰山底下,并且还历经被盗窃最后失而复得的过程。
的确,跌宕起伏、百转千回用在秦刻石身上一点儿也不为过。在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尘埃历尽——中国珍贵文物蒙难纪实》里的《秦泰山刻石千年迁移》中,有详细记载。
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春,浏阳人刘登上泰山玉皇顶,见刻石大半已埋入土中,南面尚存50余字。政和三年(1113)秋,刘二次来到泰山玉皇顶。这次,他用绸帛包上毡宝,醮墨推纸,清晰地拓出刻石上4面文字共146字,此时另76字已磨灭不见。刘得拓本归家后,将这146字用秦篆书写,撰成《泰山秦篆谱》,缺毁的76字,依《史记》上的原文补齐。
到了明嘉靖年间(1522—1566),秦泰山刻石附近草木丛生,它几乎被淹没了。这时京师人许某登泰山,见此石已残断,仅存4行29字。许某不忍见它如此冷落,便将它移置碧霞元君祠的侧室内。到了清乾隆五年(1740)六月,碧霞元君祠突然发生火灾,火被扑灭后,秦泰山刻石失去了踪影。
清嘉庆二十年(1815),泰安知县汪汝弼从一姓徐的人口中得知残石的下落,随即告诉了前任知县蒋因培。第二年,蒋因培会同当地人柴兰宗设法将两块刻石从玉女池中捞出。当时,两块刻石上仅存10个刻字。
光绪十六年(1890),秦泰山刻石被当地人从岱庙盗走,欲卖给外国人。泰安知县毛蜀云接到报案,吃惊非小,急忙派衙役、捕快在全县分头捕查。没过多久,秦泰山刻石便被衙役们从桥下搜出。毛知县派人将失而复得的秦泰山刻石重新安置在岱庙内,并派人严加看护。
1930年,阎锡山入泰安与马鸿逵部混战。岱庙遭到了猛烈的炮击,环咏亭被炮炸毁,秦泰山刻石被压在瓦砾中。战役结束后,秦泰山刻石被抢救出来,移至岱庙的东御座内,用砖石修筑了一座门楼式的碑亭,更加精心保护。
新中国成立后,碑亭被重新修建,并镶嵌了玻璃,为秦泰山刻石抵挡了风风雨雨。
而今,岱庙里人来人往。人们或者沉醉于春天迷人的花香,或者是为年代久远的建筑倾心,但也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他们透过玻璃,仔细地辨认秦篆的优美笔画。那一笔一划,承载了2000多年的风霜,这或许就是时光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