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精神

  • 建设以教育家精神为核心的现代教师队伍
    树立和弘扬教育家精神,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本研究着重分析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价值,以深化“以身作则”的道德情怀、助推“智慧教师”的内涵式发展、赋能“教科研训”一体化发展、持续激发教师自我成长动力为路径,以期为现代教师队伍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从而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进步贡献力量。[关键词]教育家精神;教师队伍;优化策略2023年9月9日,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深刻阐述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即“心有大我、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4年3期2024-07-08

  • 教育家精神的教学指引
    摘 要:教育家精神,是一座“教育富矿”。数学教育家精神,是值得我们深度挖掘的富矿之源。我们要向名师、大家学习如何教精其术、教明其道、教取其势、教有其思、教专其业。在教育家精神的教学指引下,不断获得这座富矿的滋养。向前辈学习,一直行走在追逐他们的路上。关键词:教育家精神;教育富矿;教学指引教育家精神,是一座“教育富矿”。从教学的角度,我们要学什么?可以学习育人上的师魂境界,事业上的志坚如磐,治学上的科学精神,品格上的虚怀若谷,教改上的实践智慧,著述上的立言立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4期2024-07-02

  • 数学大师们践行的教育家精神
    奎摘 要:教育家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不仅要具备卓越的教育能力和智慧,更需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数学界及数学教育界就不乏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榜样人物,他们情系祖国、至诚报国,淡泊名利、追求真理,愤启悱发、因材施教,刻苦勤奋、锲而不舍,无私奉献、甘为人梯,胸怀天下、以文化人,成为一道道光。每一个教育者都应逐光而行,努力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不凡的贡献。关键词:教育家精神;精神追求;数学大师教育家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不仅要具备卓越的教育能力和智慧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4期2024-07-02

  • 弘扬教育家精神,教师何为
    要:弘扬教育家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期望,是新时代全体教师敢于担当的必然选择。立足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实践,弘扬教育家精神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处着眼”是指中小学教师要有“大情怀、大责任、大品行、大本领、大格局”;“小处着手”是指教师在常规工作中要做细、做足教书育人工作,通过无数个“小”累积支撑起一个个“大”,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关键词:教育家精神;大先生;师道精神本文系2023年度北京市教师发展研究课题“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4期2024-07-02

  • 我所理解的教育家精神
    编者按】 教育家精神是一种有着丰富含义和表现形式的精神,既是静止凝固的,又是流动生长的。我们要从继承和发展、守正和创新的逻辑起点出发,寻觅它的时代意义。本期《关注》栏目,约请几位名师共同探索教育家精神的内核,以及如何弘扬与践行教育家精神。摘 要:教育家精神是教育行业的最高职业精神,是教师群体集体追求伟大教育家身上所具有的那种精神属性。教育家精神可以体现在每一个平凡教师的日常教育环节及教学细节中,人人都可以拥有教育家精神。很朴素的教育理念、很清晰的教育建模、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4期2024-07-02

  • 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四有”好老师
    强调要弘扬教育家精神。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学校思政课建设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要从“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等六个方面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有

    新教育·综合 2024年6期2024-06-28

  • 教育家精神引领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
    。摘 要 教育家精神与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要求高度契合,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是“两个结合”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要把教育家精神的政治灵魂、育人智慧、价值基石贯穿思政课教师政治、业务、师德能力建设始终。实践路径上,要夯实理论基础,坚定政治立场;筑牢能力堡垒,增强业务水平;锻造纪律防线,提升师德修养。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思政课教师;教师能力建设作者简介 吴东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

    中国德育 2024年10期2024-06-27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特质与践行路径
    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是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就生成逻辑而言,这一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重教尚学优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对党领导教育发展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教育强国呼唤广大教师要有崭新精神风貌的必然产物。就理论特质而言,这一论述内涵丰富、意蕴深远,蕴含和体现着鲜明的人民性、创新性、辩证性和系统性。就践行路径而言,广大教师要有“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要有“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素质和能

    中国德育 2024年10期2024-06-27

  • 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机理与路径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充分发挥教育家精神引领作用,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激励广大教师争做教育家精神的弘扬者、践行者,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期聚焦“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探讨,以飨读者。摘 要 教育家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国教师精英文化孕育出来的时代杰作,将之在教师队伍建设实践中内在化、具形化是推进中国教师队伍现代化的关键工

    中国德育 2024年10期2024-06-27

  • 教育家精神何以形成
    中小学语文教育家精神的影响因素模型。教育信念是直接影响教育家精神形成的内在动力,个人特质、成长环境作为调节变量助推语文教师成长意愿转向实际行动,实践活动作为中介因素促进内外部因素交互,实现教育家精神的持续生长。要具有教育家精神,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厚植教育信念、坚持终身学习、扎根课堂教学、充实互动交往上下功夫。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中小学语文教师;影响因素作者简介 姚林群,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苏丫(通讯作者),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德育 2024年10期2024-06-27

  • 教育家精神的文化底蕴、现实基础与践行路径
    。摘 要 教育家精神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德才兼修、尊师贵道、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精神文化底蕴。教育家精神扎根生动的教育生活,聚焦教师在学生心中德高望重的地位、学生对教师深切多元的期待、教师对学生深刻持久的影响,具有客观的现实基础。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需要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以胸怀“两个大局”的精神境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精髓,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使命。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作者简介 马勇,

    中国德育 2024年10期2024-06-27

  • 教育家精神引领师德建设
    摘 要 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是教育理性在教育家个体实践中个性化、具体化的体现。教育家精神对教师进行自我德性修养,处理师生关系,处理与职业的关系,处理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均发挥着指引作用。使教育家精神在师德建设实践中落地,需提高教师个人的人文素养,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尊重学生发展的规律,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关键词 教育家;教育家精神;师德建设作者简介 鱼霞,北京师范大学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研究

    中国德育 2024年10期2024-06-27

  • 践行教育家精神,做智慧育人的班主任
    德讲堂“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所做的讲座整理而成。摘 要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力量,班主任队伍素养的提升,对于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智慧育人?一线班主任须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多读好书,提高理论修养,科学认识和了解学生;须用智慧把实践中的问题变成研究的主题,探索解决之策;须时常躬身反思,有一股与学生共同成长的韧劲。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班主任;班会课作者简介 孙晓晖,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初中研培处主任,正高级教师,四川省特级教

    中国德育 2024年10期2024-06-27

  • 弘扬教育家精神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特性
    要 弘扬教育家精神必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特性。教育家精神具有客观性、符号性、时代性、崇高性、激励性、包容性、创造性、坚定性、自觉性、实践性等十大特性。有了对教育家精神特性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教育工作者才会将弘扬教育家精神变成一种自觉行动,把弘扬教育家精神落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关键词 教育家;教育家精神;精神特性作者简介 程斯辉,湖北大学师范学院(田家炳教育学院)院长、教授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明确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

    中国德育 2024年10期2024-06-27

  •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伦理诉求与实现
    西摘要: 教育家精神具有深刻的伦理意蕴,其在目的论上蕴含“至善”的伦理归旨,过程论上体现“从善”的德性实践。它的提出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伦理遵循。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三重伦理诉求:学术研究向度体现为从克己他律的被动约束到多种语境下的修身自为;教学育人向度体现为从单向的知识传输到师生人伦关系的情感重构;社会服务向度体现为从自我中心的身份取向到融入共同体的家国情怀。这需要大学教师追求学术实践的价值理性,达成“主体责任”与“自由意志”的契合

    大学教育科学 2024年3期2024-06-21

  • 教育家精神融入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意蕴、内在机理与实践进路
    兵摘要: 教育家精神与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在价值目标、实践主体和实践内容上相互契合,以教育家精神作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逻辑,可充分发挥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意蕴:一方面,教育家精神内在于大学教师的心灵世界进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点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样态与价值追求;另一方面,教育家精神外在于大学教师的行为责任进而弘扬教师教育家精神品质,以教育家精神基因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这也即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充分厘清教育家精神对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意蕴之基础上,从知、

    大学教育科学 2024年3期2024-06-21

  • 教育家精神的内涵阐释、价值向度与培育路径
    要】乡村教育家精神是对新时代优秀乡村教师精神特质与整体风貌的人格化、具象化表征。文章将乡村教育家精神概括为振兴乡村、为国育才的理想信念,淡泊名利、身正为范的道德情操,依乡而教、润物无声的育人智慧,不畏艰苦、革故鼎新的躬耕态度,捧心乡教、献爱乡童的仁爱之心,守望乡土、移风易俗的弘道追求。乡村教育家精神具有重塑师道价值体系、引领教师队伍建设,重振乡土文化教育、深化乡村教育革新,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筑牢教育强国根基的价值意义。乡村教师应厚植乡土情怀,规范师德行为

    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5期2024-06-17

  • 新时代教师涵养“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路径
    素,教师“教育家精神”的核心素养与教育品质、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命脉相连,是教师过程性建构与实践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构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和讲话作为教师教育的基本遵循,彰显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与担当,刻画了新时代教师应有的核心素养与价值理念。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新时代教师涵养“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路径,具体包括坚定并执着于“教书育人”的教育初心和使命;坚信“热爱教育”的定力和“淡泊名利”的操守,强化教师的自我职责与使命担当;坚守教书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4年2期2024-06-15

  • 教育家精神:内涵、现实价值、弘扬原则与践行路径
      要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升华,是师德最高标准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培育新时代“大国良师”的无价资源,更关系着立德树人的成效以及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教育家精神的弘扬,要坚持传统与当代相贯通、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精神与实践相呼应三个原则。新时代,要始终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发展目标,把教育家精神作为教师教育资源,以教育家精神评价教师发展成效,实现教育家精神的传承与践行。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内涵;现实价值;弘扬原则;践行路径中图分类号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4年2期2024-06-15

  • 弘扬教育家精神,创建高品质示范高中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构建高质量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时代命题。校长要通过筑牢教师信仰之基、提升自身道德领导力、创建高品质示范高中等实践,探索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价值与实践意义。【关键词】教育家精神;道德领导力;高品质示范高中【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15-0028-03【作者简介】王继兵,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江苏如东,226400)党委书记、校长,高级教师,南通市优秀校长,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4年4期2024-06-13

  • 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学校行动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以其嘹亮激越的旋律,汇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旋律之中。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在理解教育家精神的基础上,培育教育家精神、弘扬教育家精神。【关键词】教育家精神;榜样;学校文化【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19-0029-03【作者简介】陈履伟,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210000)原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的“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4年5期2024-06-13

  • 弘扬教育家精神,为特殊教育强师铸魂
    【摘要】 教育家精神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精神指引。教育家精神内涵丰富,形成了全面系统、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彰显了时代精神,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为特殊教育强师铸魂的实践路径为:党建强基,顶层设计,实现精神引领,为师铸魂;涵育师德,强化师风,实现价值引领,助师弘道;凝聚团队,提升科研,实现“头雁”引领,为师锻骨;精准培训,提质教学,实现名师引领,为师赋能;加强宣传,营造环境,实现典型引领,为师立标。【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10期2024-06-12

  • 何谓、何为、何向:中国教育家精神的未来指向
    大伟摘要:教育家精神是我国当代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理想图谱和最新要求。在新时代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需要综述已有相关研究,阐明教育家精神研究现状与已有成果,为推动教育家精神理论层面深入研究和实践层面大力弘扬提供基础与可能。立足当下,应秉持古今结合发展理念,推动教育家精神有机融入现有教师教育培养素养、培养平台和评价体系,指导教师教育实践活动,服务教师队伍质量提高。展望未来,跳出教师教育看教育家精神培养,以助力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构建,践行内涵式“引进来”和高质量“

    教师教育论坛(高教版) 2024年2期2024-06-11

  •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文化逻辑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一种独具中国特征和文化内质的理论抽象,它不同于西式的教育伦理,有其特殊的文化逻辑。“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自于中国优秀教育家自身的文化品质,它与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发展同向同行。在新时代,“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赋予了“教育家精神”新的意涵,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化,进一步拓展其广度和深度,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创造力和影响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中国智慧

    教师教育论坛(高教版) 2024年2期2024-06-11

  •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专业发展;教育家精神集团化办学是一种办学模式,以学校间组织关系的变化为基本逻辑,以合作驱动学校办学要素优化为实践逻辑,进而实现内涵式发展。我校秉承教育家精神,从集团和学校两个层面发力,培养教师、管理教师,着力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推动教育者向教育家转变,激发教师团队活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让更多的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助力实现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一、集团化办学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新格局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石,我们需要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性地位。教师专业发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9期2024-06-06

  • 教育家精神”生长于何处
    吴晨光“教育家精神”不是空洞的口号,更不是虚无的精神高标。作为教育者,我们既要深刻理解其内涵,也要进一步追问“‘教育家精神生长于何处”。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落实“教育家精神”内核的实践路径。“教育家精神”生长在立德树人的实践中。作为教师,首先,要有“国之大者”的格局和情怀,要厘清“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谁来培养人”的问题,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只有树立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教师才能在平凡而漫长的教育生涯中做出自己的贡献。其次,要明确意识到“

    留学 2024年11期2024-06-06

  • 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师职业困境及其破解:教育家精神视角
    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是指引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向。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师面临着适应之困、负担之困、培训之困、实践之困四大困境。教育家精神为破解困境之局提供了重要指引。职业教育教师应充分汲取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形成以信念精神提升适应力、以育人精神提升担当力、以勤学精神提升学习力、以仁爱精神提升胜任力的破解之道,从而助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培育更多符合国家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职业教育数字化;职业教育教师;职业困境中图分类号

    职业技术教育 2024年10期2024-05-30

  • 教育家精神融入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内涵、价值与策略
    清摘 要 教育家精神在当代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对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主要包括职业教育教师应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育家精神融入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价值是:与“工匠之师”教育情感的共生发展,促进职业教育教师的“知行合一”,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知识创新能力等。教育家精神融入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

    职业技术教育 2024年10期2024-05-30

  • 教育家精神与大国工匠培养:耦合关系、现实困境和纾解策略
    重大意义。教育家精神与大国工匠培养之间存在着内在耦合关系,蕴含着大国工匠培养的根本要求,契合着大国工匠培养的价值定位,引领着大国工匠培养的实践探索,为培养大国工匠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当前,我国大国工匠培养存在着认知局限、机制不畅、生源不足和条件困境等诸多难题亟须破解。为此,应充分发挥教育家精神的独特作用,破解大国工匠培养难题,从理念重塑、机制创新、资源优质和过程优化等方面着力,以教育家精神深入推进大国工匠培养。关键词 教育强国;教育家精神;大国工匠;工匠精

    职业技术教育 2024年10期2024-05-30

  • 我眼中的“教育家精神
    家都在谈“教育家精神”。什么是教育家精神呢?一下子也说不清,但是一说到“教育家”,似乎总有几幅画面在心里挥之不去。一幅画面是陶行知先生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照片。陶行知先生低眉顺目望着孩子们,那种慈爱的神情,让人动容。在中国要说起“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大概是公认的了。但是陶行知先生作为教育家的精神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对儿童的爱。爱,不是宠溺,不是纵容,爱是赤心待人,成人渡人。我们对陶行知先生常常有一种断章取义的理解,似乎陶行知先生只是一个宗教徒式的奉献主义者: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2期2024-05-26

  • 教育家精神融入师范生职业素养培育的价值、路径
    [摘 要]教育家精神是推动中国教育事業发展的内生力量,是建设教育强国的精神支柱。强教必先强师,把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师范生的职业素养培育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把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师范生职业素养培育,应以职业信念为引领,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理想信念;以职业技能为核心,锻造师范生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能力;以职业品格为重点,涵养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关键词]教育家精神;高校;师范生;职业素养一、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师范生职业素养培育的价值(一

    华章 2024年4期2024-05-22

  • 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高质量发展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广大教育管理者应引领教师厚植情怀,为培根铸魂而担当;为人师表,为率先垂范而修为;关爱学生,为求真向善而正心;深耕课堂,为专业成长而赋能;虚心向学,为逐美前行而养气,有效引领教师高质量发展。【关键词】教育家精神;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03-0026-03【作者简介】周桂官,江苏省沭阳如东中学(江苏沭阳,2236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4年1期2024-05-15

  •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走进湖南
    余蓉)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大先生。3 月1 日上午,由教育部组织开展的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 年巡回宣讲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举行。本次巡回宣讲采用“线上+线下”“主报告+分报告”的形式举行,省教育厅组织全省各级各类院校教师、师范生、教育行政部门人员,通过网络直播共同收聽、收看。报告会上,浙江大学教授、全国最美教师苏德矿,湖南省“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总班主任、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郭晓芳,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教授、全国最美教师万荣春,新疆维吾尔自

    科教新报 2024年10期2024-05-04

  • 激活潜力,做新时代的教育典范
    时代重任,教育家精神则是每位教师职业生涯的指南针。新时代教师要从追光前行、方向引路、善于借鉴、与时俱进、知行合一等五个方面不断激活自己的潜力,追求卓越,让自己活成一道光,努力成为学生心中的教育典范。【关键词】自身潜力;教师;教育家精神【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11-0024-03【作者简介】张运桥,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杭州,310000)高中英语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4年3期2024-05-02

  • 弘扬“教育家精神”,培育新时代音乐教师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音乐课程作为艺术学科的一门重要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身为一名音乐教师更要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不断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学生。“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当谈到“教育家精神”时,常常提到那些献身于塑造未来一代的人。这种精神是深深扎根于教育家的内心,激励他们超越个人利益,追求教育事业的最高使命。“教育家精神”的提出来源于教育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贡献,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可以成为教育家,但“

    三角洲 2024年3期2024-04-22

  • 思政课教师的教育家精神培养研究?
    师要始终以教育家精神要求自己。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教育家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这是顺应时代快速发展要求、顺应课程重要地位要求、顺应学生全面发展要求、顺应教师自身发展要求而实施的正确举措。教育家精神所包含的六个方面可以分为理想信念、师德修养、育人之道三个层次。思政课教师要科学把握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并从加强知识学习、注重教学实践、探索教育科研、涵养职业素养四方面入手,厚植教育理论基础,躬行相关精神理念,推动科教融合落地,做“行为世范大先生”。【关键词】思

    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1期2024-04-20

  • 教育家精神视域下地方高师院校人文教育路径研究
    人文素养是教育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养不仅指具备人文知识,还包括理解人文思想、具备人文方法、拥有人文精神和展现人文行为。开展人文教育是有效应对专业教育带来的持续冲击,满足师范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有效提升师范生必备的职业素养,培养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未来教师的必然要求。当前,地方高师院校的人文教育与强師建设要求仍有差距,主要表现为师范生人文知识储备不足,价值观趋向功利化、职业信念不坚定三个方面。为此,地方高师院校课程设置的实践取向,教师的学科化取向和校园

    高教学刊 2024年8期2024-04-18

  • 教育家精神引领职教教师培养的本质内涵、价值追求与实践路径
    颖摘 要 教育家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教师提出的殷切希冀。在教育家精神引领下,职教教师培养强调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以及弘道追求等具有独特的本质内涵,并在推动教育强国战略实施、优化职教教师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提升职教教师队伍的立德树人能力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价值追求。应发挥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作用,通过优化教师培养顶层设计,探索技术与教育相融合的培养模式;构建教师培养的全过程体系,促进双师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紧密结合;营造培养教

    职业技术教育 2024年4期2024-04-17

  • 用“接地气”的教育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
    接地气”的教育家精神,支持和鼓励中学教师开展各种教育實验和探索,关注和研究他们对于区域教育的影响过程与成果。积极鼓励教师采取扎根校园、心无旁骛,立足讲台、深耕易耨,胸怀大爱、有教无类,关照后辈、甘为人梯等教育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关键词】教育家精神;中学教师;教育行动【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07-0026-03【作者简介】孙长春,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江苏泰州,225500)副校长,高级教师。教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4年2期2024-04-04

  • 教育家精神:具身表达与具身感知
    理解、吸纳教育家精神有理性和感性两条路径。就后者而言,教育家将自己对教育的忠诚、热忱、理解与体悟转化为实际的教育行为,以“道成肉身”的方式表达、宣示教育之道、教育家之道,这比任何文字表达都更真实、更具体、更生动、更富生命力和感发力。教师可以与教育家交朋友的方式更真切地走近教育家,走进教育家的精神世界,零距离地接受熏陶,与之共情、同化,最终走进日趋壮大的教育家队伍。关键词:教育家精神;具身表达;具身感知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1期2024-03-27

  • 教育家精神扎根在教师生活中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勉励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期聚焦“教育家精神研究”,约请专家学者从教育家精神如何扎根教师生活、教育家成長的关键要素与实践路径、教育家精神与“四有”好老师等相关论述的内在关联、教育家精神的具身表达与具身感知等多个视角,对教育家精神进行深入而多维的研究。今后,本刊还将推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相关研究成果,欢迎广大作者、读者积极投稿。摘要: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1期2024-03-27

  • 教育家精神:“四有”好老师的思想升华
    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是“四有”好老师重要论述的思想升华:“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指向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指向道德情操,“勤学笃行、求是创新”“启智润心、因材施教”指向扎实学识,“乐教爱生、甘于奉献”“胸怀天下、以文化人”指向仁爱之心。关键词:教育家精神;“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4)01-0020-04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1期2024-03-27

  • 教育家精神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与传播路径
    [摘要]教育家精神是人类教育思想史上的瑰宝,是教育永续与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職业教育面临着与普通教育不同的形势、问题与困难,教育家精神在职业教育领域具有特别重大的价值。教育家精神通常被作为概念、沿循理论理性的进路进行研究,然而,将其视作话语,采用话语分析与传播的进路进行审思更符合其本质。作为话语的教育家精神是职业教育实践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内驱力,是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名片”与窗口,还是职业院

    教育与职业(下) 2024年1期2024-01-23

  • 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中国方案与国际镜鉴
    教育体系;教育家精神;国际经验中图分类号:G659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3937.2023.11.01强国必先強教,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铸魂。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把握好教师铸魂工作,便把握住强教和强国的基本工作。从系统论角度来看,做好教师铸魂工作应该“扣好第一颗扣子”,即做好教师教育工作,正确认识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才能真正发挥

    世界教育信息 2023年11期2023-12-19

  • 教育家精神的价值向度、实践维度与精神高度
    要】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保障。弘扬教育家精神,要从家国情怀、生命自觉和教以成人方面深刻理解教育家精神的价值内涵,从思想体系、教学主张与育人艺术方面构建教育家精神的实践维度,从使命担当、奉献精神、创新意识方面构筑教育家精神的高地,让广大教师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关键词】教育家精神 价值向度 实践维度 精神高度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中国教师 2023年11期2023-11-21

  • 教育强国时代的教育家精神:何谓与何为
    【摘 要】教育家精神是中国教师群体铸造的宝贵智慧成果,是迈向教育强国时代培育大国良师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先决条件与重要指导。教育家精神围绕“爱”“责任”与“创新”展开,蕴含了大爱思想、家国情怀以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家精神以国家发展需要为使命,对教师自身发展提出要求,具有鲜明的国家性与理想性。【关键词】教育强国 教育家精神 特质 教师发展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到2035年

    中国教师 2023年9期2023-09-22

  • 教育家精神的“立人”之道
    【摘 要】教育家精神,是一座“教育富矿”。教育家的追梦情怀,给人责任感;教育家的人格魅力,给人亲和感;教育家的博学多才,给人钦佩感;教育家的成己成人,给人奋进感;教育家的德能并重,给人和谐感;教育家的育人智慧,给人精业感;教育家的师魂境界,给人神圣感;教育家的立德立功,给人成就感;教育家的立言立行,给人信赖感;教育家的教育主张,给人专业感。【关键词】教育家 教育家精神 立人教育家精神,是应当积极保护的珍贵资源,是一座值得深度挖掘的“教育富矿”,是可以成为引

    中国教师 2023年9期2023-09-22

  • 教育家精神研究的三个定位
    摘 要】对教育家精神的研究,不能在对象层面游移不定、刻舟求剑,必须坚守整体性、综合性、历史性三大原则。从内涵层面可以析出六个二级指标,包括人格涵养、目标锁定、情操提升、能力支撑、学生培养、团队自觉。进而从纵向析出六个层级:师范生、新教师、优师、名师、导师、大师。于是以科学精神研究为基础,以教师职业精神、教育精神为参照,梳理出教育家精神培养的四个层级:仁爱、敬业;奉献、创新;担当、卓越;好学、专注。【关键词】教育家精神 对象定位 内涵定位 层级定位一、对象定

    中国教师 2023年9期2023-09-22

  • 教育家精神”也是中国心理学家精神之追求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习近平,202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也适合中国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家也必须遵循,不仅因为中国心理学家都在从教、都在指导和教育学生、都在培养人才,而且教育家的六种精神也正是中国心理学家研究的方向和道路。让我们所有从教者都不忘“忠诚于党的教育事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年6期2023-03-22

  •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中小学校长教师发展
    为,拥有“教育家精神”是重要基础和前提。这种精神主要包括——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不是被动逼出来的,而是为教育事业发展主动拼搏追求的结果。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必须以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促进自我发展。首先,要具有主动发展意识,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也不满足于现状,而是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判断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追求、拼搏进取。其次,办学或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对此,校长和教师要树立正确认识,迎难而上,想方设法地解决,不懈地推动教育

    教育家 2022年40期2022-11-16

  • 教育家的成长路径探究
    育家内涵和教育家精神,文章以情境教育创始人、当代教育名家李吉林为例分析教育家的成长路径发现:教育信念是教育家成长的开始;感知探索实践是教育家成长的必经,思考学习凝练是教育家成长的蜕变,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成长的引领。[关键词]教育家;教育家精神;成长路径;李吉林[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0)01-0035-05[DOI]1013980/jcnkixdjykx202001007教育家是教育发展的探索者和先行

    现代教育科学 2020年1期20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