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潜力,做新时代的教育典范

2024-05-02 07:47张运桥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教师

【摘 要】教师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教育家精神则是每位教师职业生涯的指南针。新时代教师要从追光前行、方向引路、善于借鉴、与时俱进、知行合一等五个方面不断激活自己的潜力,追求卓越,让自己活成一道光,努力成为学生心中的教育典范。

【关键词】自身潜力;教师;教育家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11-0024-03

【作者简介】张运桥,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杭州,310000)高中英语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从古至今,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各位老师时,勉励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指出了教育家精神的六个维度——“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育家精神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行动的指南,它在教师成长的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可能会陷入一种自我设限的境地,认为自己不过是众多教育工作者中的平凡一员,“教育家”这一崇高的称谓似乎离自己过于遥远,他们对此不敢抱有追求,也自然不再为之付出看似额外的努力。这种狭隘的自我定位,往往限制了教师个人的成长潜力和对教育事业的贡献。教育家精神并非只属于那些在教育史上留名的大家巨匠,它更是一种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热爱、对教学艺术的不懈追求,以及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深切关怀。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逐渐接近这一理想状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那么如何改变呢?唯有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充分激活自己的潜能。也就是说,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和使命,将教育家精神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指南针,不断激活自己的潜力,追求卓越,让自己活成一道光,努力成为学生心中的教育典范。

一、方向引路:确定目标,心有星光不会迷路

“方向引路”是教育家精神在教师职业发展中的具体实践。它要求教师在教育的道路上,明确目标,坚定信念,“胸怀天下、以文化人”,以智慧和爱心为学生指引方向,共同探索知识的星辰大海。通过这样的努力,教师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更能够为学生的未来点亮希望之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教师的工作是面向未来的,要培养的是具有无限发展可能的人才,自己也应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设定清晰的个人发展目标,这些目标应与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和个人职业规划相一致。目标包括短期的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创新,以及长期的学术研究、专业资格提升等。教师通过定期评估和调整目标,可以保持自我激励,确保持续的成长和进步。所谓身教重于言传,在这一路的成长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收获经验与成功,扩大自身认知的深度,提升自己的人生高度,更可以因为丰厚的学养、不懈追求的生命力,给学生带来成长的方向和动力。

二、追光前行:寻找榜样,让自己活成最好的样子

“追光前行”是教师个人成长道路上的优雅姿态,也是教师在教育家精神指引下的一个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在追求個人卓越的道路上,不断寻找和学习优秀的榜样,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人格魅力,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最终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中国自古就有“跟着好人学好事,跟着坏人学做贼”的说法。话糙理不糙,由此可见人生树立榜样的重要性。这个榜样,可以是自己身边先行一步、已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取得一定成绩和声誉的优秀同事;可以是当前中国教育界的名师和大家;也可以是古今中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的一切优秀人物,比如追求“知行合一”的王阳明、“捧着一颗心来”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界的泰斗”苏霍姆林斯基、“人民教育家”于漪……

人都有着无限潜力,但又往往安于现状,使得事业和个人发展进入停滞期,生活的天地和格局无形中受到局限。但是,如果你将目光投向那些优秀人物,以他们为榜样,就会受到他们精神和成就的激励,“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重新焕发无穷的生机和动力,生出向光而行的力量。

三、善于借鉴:读书学习,踏上不断进步的阶梯

在教育的旅程中,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个人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善于借鉴”是教育家精神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它鼓励教师保持好奇心和学习的热情,“勤学笃行、求是创新”,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未来贡献力量。

“学高为师”。教师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无论是职责所系,还是专业发展需要,教师都应持续进行专业阅读和学习,跟踪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使自己成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源头活水。

除了对本专业、本学科知识的学习外,教师还应进行跨学科的延伸阅读,如此才能在教学中对各种理念和知识信手拈来,自然引入多元视角,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教师还可以积极参加研讨会、工作室和进修课程,主动扩展自己的专业视野,学习新的教学技术和策略,巧借他山之石攻玉,从而激活成长动力,实现自我提升。当你成为这样一名教师的时候,课堂就是你展示才华、施展梦想的大舞台,学生就会对你由衷敬佩,成为你忠实的粉丝,教学也就成为师生良好互动、共生共长的一种幸福。

四、与时俱进:关注时事,保持对社会的关注和热情

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关键能力。“与时俱进”要求教师不仅在专业领域内不断进步,还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关注社会变化,将时事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教育的力量。

今天的中国,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师,要保持对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动态的敏感性和关注度,在适当的时候将这些时事知识融入教学中,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贴近现实。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更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拓展学生的全球视野。同时,关注时事也意味着教师要具备更丰厚的知识积累、更广阔的认知维度,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最佳角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回应学生成长期对时事热点的需求和兴趣,以及国家、社会对教育的新期待,“启智润心、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的相关性和吸引力。

五、知行合一:积极践行,方能有所成就

“知行合一”的理念强调,教师不仅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基础,更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求是创新”,为培养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作为教师,学习各种理论知识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严于自律、大胆探索、积极践行,做一个职业生涯中永不止步的“拓荒人”,将所学知识和理论灵活应用于实际教学,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这种践行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和学生指导,教师应通过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和创新项目,勇于尝试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乐教爱生、甘于奉献”,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自我的发展。

教师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唯有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激活自己,才能破除局限、感受幸福,才能让自己的职业花园呈现争奇斗艳、姹紫嫣红的景象。站在时代的风口上,期待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下,努力锤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引领学生进入一个更加宽广和充满活力的新天地,做新时代的教育典范。

责任编辑:朱从卫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对象专项”重点自筹课题“格调语文的基本课型研究”(R-b/2018/02)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教师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尽责教师
教师备课“十要”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如何破解“教师的烦恼”
教师赞
不能容忍这样的教师
谈教师的有效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