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国强 牛永生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2021年度重点课题“基于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的区域中小学师德培训课程建构与实践研究”(编号:HDZD2021-012)。
摘 要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升华,是师德最高标准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培育新时代“大国良师”的无价资源,更关系着立德树人的成效以及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教育家精神的弘扬,要坚持传统与当代相贯通、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精神与实践相呼应三个原则。新时代,要始终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发展目标,把教育家精神作为教师教育资源,以教育家精神评价教师发展成效,实现教育家精神的传承与践行。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内涵;现实价值;弘扬原则;践行路径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4)04-0009-03
一、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
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在从事教育事业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教育的态度情感、价值取向和职业操守,它决定了教育家对教育的看法和行为取向。[1]教育家精神是一种精神特质,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与表现形式,此前已经有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比如陶西平将教育家精神概括为有定力、能创造、敢担当[2],窦桂梅认为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应体现为使命担当、刚毅坚卓、敬业仁爱等[3],吴叶林等提出教育家精神包括服务家国的教育使命、仁爱高尚的教育情怀、树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变革创新的教育行动[4]。习近平总书记以敏锐的眼光和卓越的智慧,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方面概括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这是对“‘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新时代教师的价值引领和行为准则。
第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教育家型教师能够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将教育事业与社会发展、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结合起来,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根基。
第二,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对教师言行的基本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向师性”,不管教师愿不愿意,有无知觉,都是学生“天然”的道德榜样,学生会不自觉地对教师言行进行模仿。教育家型教师始终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高尚的言行引领学生的道德发展,在潜移默化的精神引领中落实以德为先、育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第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始终立足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既要在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智慧,又要在教育中滋润学生的心田,不仅要教学生做事,更要教学生做人。教育家型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智育与德育的关系,立足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第四,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特别是进入信息时代,教师的地位受到挑战,唯有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与知识结构,教师才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教育家型教师具备勤奋好学的精神,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育人本领,通过研究深化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敢为人先,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争做教学改革的先行者。
第五,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不能仅仅把教师作为谋生的职业,而要作为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事业,形成高度的职业认同感。教育家型教师能够站在社会和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职业,把教育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热爱学生,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寻找到意义与价值,在成就学生的过程中成就自己。
第六,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与追求,教师同样需要具备这样的价值追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育家型教师始终坚持以天下为己任,立足自身岗位,通过培育一代又一代新人,肩负起传承中华文明、实现世界大同的光荣使命。
二、教育家精神的现实价值
(一)引领新时代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育家精神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方向性引领与精神性支撑。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教育家型教师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境界与专业高度给普通教师树立了现实的榜样,特别是对职前教师、新入职教师和高原期教师而言,以一个既有高标准但又可达成的发展目标作为引领尤为重要。同时,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面临不同的困境与挑战,这些挑战可能源于自身能力的不足,也有可能来自课程改革的要求,凡此种种,都需要教师靠着强大的精神支柱渡过难关,教育家精神实际上也给教师们提供了跨越发展困境所需要的精神上的动力与支持。
(二)促进可靠接班人的德行培养
教育家精神可以转化为教师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隐性课程资源。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能够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达成这样的目标,一方面需要发挥学校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需要所有课程凸显育心育德的导向,但不管是哪种途径,都离不开“教师”这个育人的关键。教师是课程育人的实施者,同时其自身德行也是育人的资源。只有广大教师向教育家精神看齐,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才能有更充足的底气为学生树立榜样,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培养真正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凝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教育家精神能够调动广大教师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教育现代化的全速推进,关键在教师,只有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现代化才能行稳致远。每一位教师都是教育现代化征程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唯有广大教师团结在一起,才能形成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的磅礴伟力,而教育家精神就是凝聚广大教师的最强黏合剂。教育家精神中所蕴含的教育理想与追求、教育使命与担当等特质,能够激发广大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雄心壮志,为实现现代化奋力书写精彩的育人篇章。
三、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传统与当代相贯通
教育家精神的研究与弘扬,既要立足中国历史上杰出教育家的可贵师道精神,又要强调当代教育家型教师体现的时代精神风貌,实现传统与当代相贯通。一方面,立足传统。中国历史上拥有众多杰出的教育家,比如孔子、朱熹、蔡元培、陶行知等,他们身上体现着很多优秀的品质,而且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因此,需要基于教育家精神六个方面的内涵,提炼和挖掘传统师道文化的精神基因,作为中国教育家精神的基础。另一方面,强调当代。中国教育家精神既要有传统的根,更要有当代的魂。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民教师,比如李吉林、于漪、卫兴华、张桂梅等,他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所体现出的卓越精神,构成了中国教育家精神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要深度剖析现代教师队伍的精神风貌,为教育家精神作好当代注解。
(二)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教育家精神的研究与弘扬,既要凸显教育家型教师群体的共性特征,又要关照每位教育家型教师的个性特点,实现共性与个性相统一。一方面,聚焦共性。中国教育家精神的弘扬,需要聚焦教育家型教师这一群体,从他们的经历、思想、事迹中提炼出这一群体的普遍精神特质,寻求教育家型教师精神的最大公约数,以其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关注个性。教育家型教师之所以出众,必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正是因为这种特殊性,教育家型教师才能各具风格和特色。有时候,这种个体精神的特殊性更能引起普通教师的共鸣,也只有拥有了这种特殊个性,才能称之为完整的教育家精神体系。
(三)坚持精神与实践相呼应
教育家精神的研究与弘扬,既要突出精神层面的理念与价值内容,又要扎根坚实的教育教学实践,实现精神与实践相呼应。一方面,突出精神。教育家精神的研究,必然要全面聚焦精神内涵的挖掘,体现教育家精神应该达到的思想高度与深度,这样才能超越一般师德层面的规范与要求,真正成为教师应该追求的师德高标。另一方面,扎根实践。教育家精神是广大教师的精神引领,但普通教师并不认同空泛的精神论调,而更喜欢真实教育生活中的精神彰显,所以教育家精神的弘扬,要体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用教育教学实践证明,让教育教学实践支撑,让精神真正落地。
四、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可行路径
(一)树好一面旗: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发展目标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中国教育家精神应该成为引领所有教师未来发展的一面旗帜。首先,对于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而言,要将这面旗帜真正树立在教师职业生涯的顶峰之上,将其作为中国教师的培养目标,就应在教师专业标准、师德修养规范等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各类文件要求中,明确融入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为广大教师发展确立前行方向,提供精神指引。其次,对于各类教师教育机构而言,要以教育家精神为总目标,设计符合本阶段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发设计各类师德培养课程,不管是职前教师还是职后教师,都应该始终走在通向教育家精神旗帜的道路上。最后,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要自觉以教育家精神为追求,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尽管不是每位教师都会成为教育家型教师,但所有人都可以在持续奔赴的途中努力趋近这一目标。
(二)上好一堂课:把教育家精神作为教师教育资源
教育家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要通过深度开发将其打造为广大教师师德淬炼的一堂好课。第一,要打造教育家精神资源库。及时发布最新的研究成果,将研究与弘扬过程中积累的光辉事迹、优秀案例、感人故事等转化为师德教育的课程资源,让每一位教师都可以自主学习。第二,要开展教育家精神宣讲会。让教育家型教师现身说法,用切身的经历、真实的故事、丰富的案例来充盈教育家精神的实践内涵,让教育家精神可感知、可向往、可追求、可实现。第三,要上好教育家精神反思课。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关键,与教育家精神相对照,通过自我反思与集体反思,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发现自我提升的着力点,从而向着目标不断改进。
(三)用好一把尺:以教育家精神评价教师发展成效
师德是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教育家精神是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好尺度,既可以根据这把尺评价教师,又可以通过这把尺对其进行正向引导。首先,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职称荣誉的评价标准。按照发展阶段将教师家精神进行分层分解,以作为晋升不同职称与荣誉称号的评价条件,特别是针对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的评价,更要依据教育家精神,突出其理念与精神层面的考核与评价。其次,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待职业、教学、学生的态度与理念,都可以参考教育家精神的标准来衡量,以弥补其不足,修正其偏差。最后,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教师培养成效的评价标准。在各类职前教师培养和职后培训项目评价中,都可以借助教育家精神形成具体指标,以检测其专业发展特别是理念与师德层面的效果,据此进行调整和改进。
(郝国强 牛永生,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北京 100097)
参考文献:
[1] 王翠,刘娣.教育家精神与教师精神长相的塑造[J].教育评论,2016(7):11-14.
[2] 陶西平.教育家与教育家精神[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5(1):1.
[3] 窦桂梅.成为具备“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大国良师——再谈“做精神上气象万千的教师”[J].人民教育,2022(18):48-50.
[4] 吴叶林,徐涵,高凌希.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教师教育:逻辑、功能与模式[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