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病
- 李竹英教授从脏腑论治支气管哮喘临证经验*
病多属于中医学“哮病”范畴,因宿痰伏肺,遇感引触,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痰气搏击,气道挛急而出现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可分为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3个疾病阶段[5-6]。李竹英教授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名中医,首届龙江名医,黑龙江省名老中医传承工作指导教师,第二批省级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李教授从医30 载,长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在中医药防治支气管哮喘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李竹英教授认为哮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与脏腑阴阳失调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8期2023-08-15
- 张常喜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经验举隅
。在中医学中属“哮病”范畴,包括发作期和缓解期。有研究表明[2,3]哮喘的发病率无论成人或儿童均有逐年增高趋势,成人哮喘发病率为2.1%,城镇儿童发病率为3.02%,难治性哮喘发病率为5%~10%,随着人口老龄化、空气质量下降、吸烟人群比重上升,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及病死率呈现上升的趋势。现代医学治疗支气管哮喘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可明显缓解症状,但由于长期使用激素不良作用大,且停药后哮喘易反复发作,越来越多患者寻求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此病可以通
光明中医 2022年12期2023-01-05
- 宫晓燕治疗哮病经验
130021)哮病是发作性痰鸣气喘疾病。哮病每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肺气上逆,不得肃降,急性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气促、呼吸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为典型表现,未发时如常人,未有异常。现代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与本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类似,所以将其归属于哮病。现代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复杂的气道炎症疾病,治疗多以激素和抗生素等对症治疗为主,但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总体疗效并不佳。近年来,中医药防治哮喘疗效颇佳。哮喘患者经中医药干预后临床症
吉林中医药 2022年10期2022-12-31
- 祛风化痰平喘方治疗支气管哮喘风痰哮证的思路
气管哮喘归属于“哮病”“喘证”“哮喘”等范畴。虽然在《黄帝内经》没有哮病的病名,但是书中记载了很多有关于哮证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的内容,如《素问·阴阳别论》所说之“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篇曰:“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明确指出了哮病发作时的特征及治疗,并从病理上将其归属于痰饮病中的“伏饮”证。宋代许叔微《普济本事方》言:“此病有苦至终身者,亦有母子相传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10期2022-12-29
- 王步青治疗中医哮病的临床经验撷萃
024)0 引言哮病,于金元时期,朱丹溪首创病名,然哮病渊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有“阴争于内……使人喘鸣”的记载,并称其为“喘喝”“喘鸣”。现代医学研究,支气管哮喘属于本病范畴,喘息性支气管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病,亦于本病相关。西医学研究看来,支气管哮喘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气道高敏感的炎症性疾病,其呼吸道症状主要有咳嗽、喘息、胸闷、气短等,是由不同细胞参与的以呼吸道慢性炎症为特点的发作性的疾病,临床治疗上着重以抗炎、抗过敏,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73期2022-12-22
- 基于“治痰先治气”理论浅谈调气法在小儿哮病中的作用※
。该病属于中医“哮病”范畴,是发作性痰鸣气喘的疾病。其中宿痰伏肺是导致哮病反复发作的关键,而调气为化痰的关键。正如《幼科发挥·肺所生病》所言:“治痰咳,先化其痰,欲化其痰者,先理其气……此治咳之大略也。”因此,笔者基于“治痰先治气”理论,阐述痰与气的关系,浅谈调气法在儿童哮病中的作用。1 “治痰先治气”理论1.1 痰的产生 痰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清·李用粹在《证治汇补·哮病》中归纳该病的发作病机:“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6期2022-12-13
- 郭洁从“浊毒”论治哮喘经验
特点与中医学中的哮病很类似,所以应该将其归属于中医学“哮病”“喘病”等范畴[2]。现代医学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为主,疗效确切,但长期应用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中医中药治疗哮喘有确切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小[3]。郭洁系河北省中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专家继承人,从事呼吸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10余年,在治疗呼吸系统方面积累了颇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1期2022-12-06
- 王檀从“火”论治哮病发作期药对经验总结
)关键字:药对;哮病;从火论治;经验研究;王檀哮病,亦作哮喘,属中医病名,传统中医认为[1]哮病是宿痰内伏于肺,复因外感六淫、饮食劳倦等诱因引触,以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引起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病证。其理论源于《黄帝内经》“……起则熏肺,使人喘鸣”。书中虽无哮病之名,但所记载的“喘鸣”和本病发作特点相似;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正式提出“哮喘”病名,并提出“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后世医家又常称为“哮病”以区分喘证。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
吉林中医药 2022年8期2022-11-26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Meta分析
】 支气管哮喘;哮病;麻杏石甘汤加减;Meta分析【中图分类号】R256.12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2)08-0100-06Meta-analysis of Maxingshigan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ronchial AsthmaCHANG Zhenyin SONG Yuanying*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Wuhan 43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2年4期2022-06-01
- 从“肺系膜”论哮病伏痰犯膜的病机特点与分型分期论治规律
肺系膜”痉挛导致哮病的病机特点,通过将鼻膜、喉膜、肺膜等与肺脏相关的膜层结构相联系,可知“肺系膜”痉挛导致哮病的宿根在于“伏痰”,认识到“肺系膜”乃哮病发作的核心病位。最后,以此为基础将哮病分为寒、热、风、虚4型,并结合伏痰引、动、留、伏4期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辨治。以期能为哮病从伏痰犯膜的方向论治提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膜系;肺系膜;伏痰;哮病 〔中图分类号〕R25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doi:1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期2022-04-28
- 典型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辨治之异同
清,常将其同视为哮病施治,严重影响了整体疗效,故亟需对两种表型进行系统总结,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医辨病辨证施治体系。现将从含义、病因病机、病理因素及治疗等方面,以中医视角整体辨析典型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1 含义辨析1.1 现代医学典型哮喘(CA)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刺激及上呼吸道感染等有关[2]。发作时可闻及双肺散在或弥漫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并伴随气流受限检查阳性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12期2022-02-16
- 基于窠囊理论论治哮病
061)0 引言哮病被西医称为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 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 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1]。哮病具有反复发作、发病急促、难以根治的特点,属于慢性肺系疾病,哮喘患者人数在全世界范围也在不断增加,逐渐成为家庭、社会、国家的一种负担。中医对治疗哮病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而且越来越多的中医学者在为哮病的根治做着不懈努力。余考虑到哮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发展过程,认为窠囊理论在指导哮病的临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6期2021-12-05
- 赵家亮教授治疗哮病案例举隅
年,对中医药治疗哮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我有幸拜读于赵家亮教授门下,跟随赵师临床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其对哮病的治疗经验浅述如下,与各位分享。1 病因病机元代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丹溪心法》 曰:“哮喘专主于痰”,指出肺中伏痰乃是哮喘的根本所在。赵师亦认为哮病病机乃痰伏于肺,由于收到饮食、劳倦、外邪、情志等因素诱发伏痰,导致痰浊壅塞气道,闭阻不通,肺气上逆而致。正如《证治汇补·哮病》说: “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6期2021-12-05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疗效
鼻炎哮喘综合征;哮病;鼻鼽;临床疗效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医学诊断术语中为患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两种呼吸道变态反应疾病,该疾病发病率升高与环境因素有关,还与个体体质有关。本文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分析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治疗,见下文: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改进组:男女例为12比11,平均年龄为(37.6±5.28)岁;参照组:男女例为11比12,平均年龄为(37.6±5.28)岁。一般资料差异小(P>0.05)。1.2方法参照组接受西医治疗,孟鲁司特钠每日4m
医学概论 2021年14期2021-11-03
- 疏肝理肺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焦虑抑郁临证经验
喘中医辨病属于“哮病”范畴,病位在肺,病理因素主要在于伏痰,焦虑抑郁等情志因素可诱发和加重哮病。范伏元教授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支气管哮喘合并焦虑抑郁的病机关键在于痰阻与气郁并存,治疗上应从肝肺两脏出发,运用疏肝理肺法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收效明显。1 肝肺关系肝肺两脏关系主要在生理功能、病理状态及经络循行上。在人体生理上两脏相关主要体现在调节人体脏腑气机的升降协调方面。《素问·刺禁论》曰:“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即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8期2021-03-28
- 邱志楠治疗哮喘经验
中医将哮喘称为“哮病”,在众多古籍中便有相关记载,大抵属于“咳嗽”、“哮鸣”、“胸闷”等范畴。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上气”,并有“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明代虞抟《医学正传》中则提及“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名”。认为呼吸急促,张口抬肩为喘证,而喘气出入,喉间有声为哮证,哮必兼喘,喘不必兼哮。中医诊疗以其独特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优势,在提高患者治愈率、延长发作周期、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获得患者的认可。另外,在独特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为缓解期支气管哮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5期2021-01-09
- 王檀教授以通腑泄浊法治疗哮病验案举隅
言王檀教授在治疗哮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本文通过介绍哮病、肺与大肠的关系、治法与药方等,结合相关治疗案例分析,总结了哮病治疗的特点,为哮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1 有关哮病哮病是一种常见的肺系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的喘促气短,喉间哮鸣有声,甚则会出现喘息不能平卧。传统的中医观点认为,哮病的发生乃是“伏痰”,即是宿痰伏肺,遇感引触,痰气博结以致气道挛急[1]。如《证治汇补》所述:“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1期2021-01-07
-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支气管哮喘的辨治思路
于伏邪理论,探讨哮病的病机以及辨治思路,以期为临床辨治提供指导。1 哮病伏邪的成因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哮病”范畴,根据本病发作时喘息、气急、胸闷、咳吐痰涎,缓解时无所苦或以虚症为主要表现的特点,古代医家在实践中认识到“宿痰伏肺”是导致本病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5]。陈修园在《医学实在易》中指出哮病发作为邪气、伏痰“狼狈相因,窒塞关隘”,说明本病发作受邪气与伏邪等多种因素影响。近代医家在古人认识的基础上,对病因病机进行了发展。武维屏教授[6]、崔红生教授等[7
环球中医药 2021年12期2021-01-05
- 王檀教授治疗哮病脾经伏火证经验总结
檀教授临床上治疗哮病“脾经伏火”证型具有丰富的经验,本研究对其进行总结分享。1 病名哮病最早表述于《黄帝内经》中,在《内经》中,虽没有明确哮病之病名,但在《阴阳别论》中有:“阴争于内,阳扰于外……使人喘鸣”等的记载。关于哮病的病名,我们最早可于南宋医家王肯堂的《针灸资生经》中见到。自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朱丹溪《丹溪心法》一书起,哮喘开始作为独立的病名出现、成篇。“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为明代医家虞抟首先提出“哮”与“喘”的区别。后世医家在治疗哮病时,多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2期2020-12-25
- 西药联合清肺咳喘膏治疗支气管哮喘30例疗效观察
传统中医学在治疗哮病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金匮要略》中就有“咳而上气……射干麻黄汤主之”[5]的记载。自元代朱丹溪“哮喘……专主于痰”开始,“伏痰夙根论”就已经成为传统中医学领域的经典理论。近代医家在经典中医理论学说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清热、宣肺、化痰等多种治疗方法。清肺咳喘膏属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内制剂,具有清肺止咳之功效。本研究应用中医辨证思维,对属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使用清肺咳喘膏联合西药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对照,获得确切疗效。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16期2020-09-15
- 152例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中医证候学特点分析※
儿哮喘属中医学“哮病”“痰饮”“咳嗽”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小儿哮喘是以反复发作、喉间有痰鸣声、呼吸急促甚至呼吸明显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肺系疾病。《内经》虽然并无哮病之名称,但有关于“喘鸣”的描述,与哮病的发作时的特点极其相似。《素问·阴阳别论》曰:“……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意指哮病在发作时的诊治。《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中“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
河北中医 2020年10期2020-02-22
- 从脾论治支气管哮喘
医有明显的优势。哮病病机,本虚标实,二者相兼致病。立足整体观念及脏腑辨证,哮病的病机尤以肺脾为主,因此,笔者从脾脏入手,对哮病的诊治进行探讨。1 脾脏功能的正常发挥,是机体营卫调和的基础《医学三字经·附录·脏腑》曰“人纳水谷,脾气化而上升”,指脾主运化,脾的运化功能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脾化生水谷精微,为卫气化生之源,气血化生有源,上输于肺,助肺益气,故有“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之说。脾气健运,水液得以运化,水液代谢平衡,一方面濡养全身;另
环球中医药 2020年2期2020-01-10
- 基于数据挖掘的葛琳仪全程管理肺病用药规律
系疾病中以咳嗽、哮病、肺胀[1]在临床较为多见,且三者在疾病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可互为因果。葛琳仪,国医大师,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师从名医程门雪、王文东、乔仰先、吴士元、杨继荪等人,后为杨氏内科流派的主要传承人,对中医药防治肺系疾病具有独到的临床经验。本研究运用统计学技术挖掘数据的方法,分析葛师中药动态治疗肺系疾病中咳嗽、哮病、肺胀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1 资料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3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期间,浙江省中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12期2019-12-25
-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肺系疾病临床经验
的有咳嗽、感冒、哮病、喘证、肺痈、肺痿、肺胀等。笔者临床发现运用小青龙汤治疗肺系疾病,无论内服治疗,还是外用穴位贴敷治疗,均可起到很好的临床效果,尤其是用于咳嗽、哮病、喘证等病症方面。现举病案如下:【关键词】小青龙汤;咳嗽;哮病;喘证;穴位贴敷【中图分类号】R1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8-067-011 咳嗽案王某某,女,28岁,已婚。2016年9月21日初诊。咳嗽伴咽痒1月余,夜间加重,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8期2019-08-30
- 严桂珍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经验
喘相当于中医的“哮病”,严桂珍教授为福建省名中医,临床经验丰富,主张从肾论治哮喘,屡获良效。笔者师从严师,现将经验总结如下。1 病 因1.1 禀赋不足 哮病之人多有家族遗传史,或相类似的过敏史,常为禀赋不足之体,表现为在幼儿时期开始发病,家族中有类似的年幼起病患者,并对周围环境的许多物质过敏,以上诸类,皆将其归类为先天肾气肾阳不足。故哮病乃禀赋不足所致,由于禀赋不足引起水液气化失常,凝滞成痰,痰浊阻肺,日久成为“宿痰”“伏痰”。1.2 外感六淫 先天禀赋不
广西中医药 2019年5期2019-03-19
- 现代名老中医哮病诊疗证候特点的文献研究❋
450046)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1]。中医药治疗哮病疗效显著,但由于对哮病的认识角度不同及个人认识的局限性,目前尚缺乏对名老中医经验规范化的分析与整理。为完善中医药诊治哮病理论体系,本文基于“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哮病文献研究数据库”,对哮病的症状及证候进行分析,总结常见证候,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1.1.1 文献来源 “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1911~2011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1期2019-03-18
- 浅析肺鼻同治法
中医临证经验,对哮病的病因进行研究,在哮病之夙根—“宿痰伏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总结形成“肺系伏邪论”,随后提出“肺鼻同治法”。龙江医学流派的学者们在高仲山教授的学术理论指导下,历经几代中医学者的临床验证,传承创新,不断完善“肺鼻同治法”。并利用“肺鼻同治”法治疗哮病,收效显著;后高仲山教授的女儿、女婿—高雪、曲敬来教授,作为高仲山教授的学术传承人,持续推广、不断创新此法,并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延伸至慢性咳喘性疾病合并鼻部疾病的患者,亦收良效。笔者跟随高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年4期2019-01-09
- 从“瘀”论治支气管哮喘验案二则
常归属于中医学“哮病”范畴,一般认为其发生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夙根”,每遇各种诱因而发,如《证治汇补·哮病》曰:“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临床治疗时多从痰论治,临证中虽以“痰”最为常见,然而“瘀”在哮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了重要作用[1],灵活采用活血化瘀疗法能够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从“瘀”论治哮喘验案二则如下。1 血府逐瘀汤案洪某,女,39岁。2017年4月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1期2019-01-06
- 治哮病从痰论药
朋【摘要】本文从哮病病因病机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哮病之痰論的思想内涵及其基于哮病的中医理论依据,基于哮病的现代医学理论认识,基于哮病的中医治则治法,病案举隅等五大方面来诠释哮病之痰论的思想。【关键词】哮病;痰饮;病案举隅【中图分类号】R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6.17..021 哮病病因病机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中医药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发展中,为哮病的诊治留下了珍贵的宝库。《内经》虽无哮病之名,但有“喘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17期2018-09-12
- 穴位疗法治疗哮病的临床效果及机制
:探討穴位疗法对哮病缓解期患者临床疗效的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哮病缓解期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A组给予穴位疗法,B组给予穴位注射,C组给予舒利迭治疗,共治疗8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近期)和停止治疗3个月后(远期)的哮喘控制情况(完全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以及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近期)、停止治疗3个月后(远期)的皮质醇(COR)、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
世界中医药 2018年2期2018-09-10
- 门氏定喘汤治疗哮病肺脾两虚证的临床观察※
030013)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气道痉挛,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哮病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而哮病肺脾两虚证病机是病变从实到虚,肺、脾、肾等脏皆有虚弱之候[1]。哮病在西医诊为支气管哮喘,治则为在缓解期以吸入糖皮质激素和β受体激动剂为主[2],而我科将自拟门氏定喘汤用于哮病缓解期患者,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确切,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6—12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支气管哮喘门诊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诊断标准符合《支气管哮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8期2018-09-06
-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点,可将其归入“哮病”与“鼻鼽”的范畴。以上二者皆属肺系病范畴,常相互联系、互为影响。如《医林绳墨》中记载:“肺主气,开窍于鼻,鼻之为病,肺病也,治当以清气为主.因肺主气,清气者,清利肺气也”。可见“肺鼻同治”理论在肺系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中存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哮喘伴有或不伴有鼻部症状时,都可兼顾鼻部炎症的治疗,即上、下气道的联合治疗,也就是中医的“肺鼻同治”。3 “肺鼻同治”理论指导下的CARAS中医病因病机探讨关于CARAS的中医病机可归纳为
江西中医药 2018年12期2018-02-13
- 哮病火论
授,在总结前人对哮病病因病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突破传统“伏痰”理论,提出了“哮病主于火”理论[1],指出其哮病主于火的基础是脾胃虚弱,尤其以胃为主。脾胃者,营卫化生之源,一旦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则营卫运行不畅,同时腠理因脾胃虚弱,而失其所养而不固,易于招致外邪,导致火熏于肺,气道之腠理因火邪熏灼,肿生挛起,气道狭窄;同时火邪内灼津液为痰,痰阻气道,则气道阻滞更甚;同时肺气因(火)热而奔迫,加之气道因挛而狭窄,或因痰阻,肺气出入艰难,发为哮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1期2018-02-09
- 基于 “动-定序贯八法”谈哮病辨证论治❋
组方[5]。2 哮病的病因病机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为特征,甚则喘息不能平卧,是临床肺系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和难治病,反复发作并迁延难愈。世人对哮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是动态的,从秦汉起源期,晋隋唐发展期,宋金元丰富期,到明清完善期,郜贺等总结哮病包括内伤致哮及病理产物致哮,内伤致哮又分为饮食不当、肺脾肾功能失调、遗传论,病理产物致哮包括痰饮蕴肺、夙根论、杂合论等[6]。这与范冠杰“动-定序贯八法”理论中“动”的思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8期2018-01-27
- 从痰论治哮病
,中国传统医药对哮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方法颇多,效如桴鼓,不仅能够改善哮病发作时的症状,而且通过扶正祛邪的基本治则,能够达到祛除夙根,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1 哮病的病因病机《内经》中虽无哮病病名,但“够贻”与本病的发作特征尤为相似。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则之称为“上气”,详细阐述了本病发作时的典型特点,提出了相关诊疗方案,在病机上将其归纳于痰饮中的“伏饮”,至今都堪称哮病宿痰伏肺的理论基石。除用“上气”病名外,还有称作“呷嗽”、“哮吼”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19期2018-01-21
- 小青龙汤联合蠲哮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浅析※
疾病,属于中医“哮病”范畴。哮病以突然发作的喉中哮鸣有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是临床肺系疾病中的多发病、常见病、难治病,反复发作且迁延难愈。小青龙汤是治疗哮病外寒里饮型的代表方剂;蠲哮汤为国医大师洪广祥所创,旨在疏利气机以达到消散痰瘀之效。薛汉荣教授运用小青龙汤联合蠲哮汤治疗外寒里饮、痰瘀伏肺型哮病,在临床上每获验效,笔者在跟师过程中受益匪浅。1 病因病机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必有伏饮”之说,提出痰饮与本病的发
中医药通报 2018年4期2018-01-18
- 治哮病从痰论药
30006)1 哮病病因病机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中医药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发展中,为哮病的诊治留下了珍贵的宝库。《内经》虽无哮病之名,但有“喘鸣”、“够贻”之类的记载。汉《金匮要略》中“咳而上气,喉中作水鸡声”等症。再到隋朝《诸病源候论》中“呷嗽”,病理为痰气交结,应兼顾去痰饮为之法。朱丹溪首创“哮喘”之名,提出痰为主要病机,进一步阐明“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则,使本病成为一个独立的病名[1]。近现代我医家多认为哮病是“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8年17期2018-01-14
- 支气管哮喘290例的中医证型探讨
证分型,总结分析哮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中医四诊的采集,参照哮病中医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统计各证型所占比例。结果风痰哮占51.0%,冷哮占31.7%,热哮占11.0%,虚哮占3.1%,喘脱危证占1.4%,肺脾气虚占1.0%,肺肾两虚占0.7%。结论290例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型以风痰哮为最多,其次为冷哮,治疗中应注重祛风涤痰,降气平喘,并重视温肾助阳,发作期及慢性持续期以祛邪兼扶正治疗为主,缓解期以固护正气治疗为主。支气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23期2018-01-10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哮病虚哮证的疗效观察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哮病虚哮证的疗效观察王 婧(大连市中医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目的探讨哮病虚哮证治疗中中医综合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哮病虚哮证患者160例,收治时间为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将本院所选取病患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有患者80例,对照组经常规治疗(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①治疗效果:治疗组为98.75%,对照组为8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4期2017-09-11
- 邵氏“三穴五针法”治疗哮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三穴五针法”治疗哮病的临床研究进展张奥,严兴科,刘安国(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 730000)邵经明教授所创“三穴五针法”在治疗哮病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得到了医患的广泛认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邵氏“三穴五针法”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完整理论体系与大量临床研究成果的疗法。该文就目前邵氏“三穴五针法”治疗哮病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针刺疗法;三穴五针;拔罐;哮喘;邵经明邵氏“三穴五针法”(或称邵氏“五针法”)由邵经明教授所创[1],即以双侧肺俞穴、风门穴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9期2017-04-04
- 王檀教授从“火”论治哮病
教授从“火”论治哮病王智慧1,王 檀2*(1.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117)王檀教授认为,哮病具有迁延难治且反复发作的特点,在北方严寒之地其发病率更为突出。引起哮病发作的原因错综复杂,其病因无外乎外感及内因。提出“哮病主于火”及“五脏六腑皆令人哮”为哮病的病机关键。从脏腑相干理论出发提出哮病因火、热而哮,因痰而作。治疗时,当辨清五脏六腑的寒热虚实,调整脏腑功能,尤其脾胃的功能的健运。从火、热论治哮病,发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3期2017-03-22
- 《杂病源流犀烛》哮病证治初探
《杂病源流犀烛》哮病证治初探王盛隆1,孙增涛2△,王 强2(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杂病源流犀烛》是一部系统探析中医疾病证治源流的专书,其中对中医哮病的源流考究记述较有特色,不仅包括哮病之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方药,而且详尽描述了与喘、短气等疾病的鉴别诊断、临床用药宜忌及运功导引的治疗方法,但今人鲜有研究报道。探究该书所载哮病治疗的理法方药及证治,可为今之哮病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文献学依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5期2017-01-16
- 小青龙汤治疗冷哮验案举隅
彩2▲小青龙汤 哮病 冷哮 治疗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1]。《证治汇补·哮病》指出:“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哮病的发作与壅塞之气、非时之感、胶固之痰三者密切相关。“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2]。故伏痰为哮病发
中医药通报 2017年2期2017-01-14
- 基于现代名老中医经验的哮病病因病机及证素规律研究*
代名老中医经验的哮病病因病机及证素规律研究*冯贞贞,马锦地,李建生,李庆磊,蔡永敏,孙曙明(河南中医药大学呼吸疾病诊疗与新药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6)目的:以近百余年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哮病的文献为基础,研究哮病病因病机及证素分布规律,为丰富哮病病因病机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哮病文献研究数据库》,运用SPSS20.0软件统计并分析。结果:哮病常见病因主要以外
中医研究 2016年11期2016-12-12
- 人参蛤蚧散合玉屏风散加味蜜炼糖浆剂治疗哮病缓解期肺脾气虚证96例*
味蜜炼糖浆剂治疗哮病缓解期肺脾气虚证96例*骆忠元,杨文,李钢,何伟,高伟(德昌县中医医院咳喘病科,四川 德昌 615500)目的:观察人参蛤蚧散合玉屏风散加味蜜炼糖浆剂治疗哮病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哮病肺脾气虚证患者均给予人参蛤蚧散合玉屏风散加味蜜炼糖浆剂(西洋参、蛤蚧、苦杏仁、炙甘草、云茯苓、川贝母、桑白皮、知母、黄芪、白术、防风、龟胶、鹿角胶、黄精、肉桂、百合、五味子、熟地黄),每次5~10 g,每日2次,口服。30 d为1个疗程,
中医研究 2016年10期2016-11-09
- 金龙固本补肺健脾合剂干预哮病缓解期有效性观察*
补肺健脾合剂干预哮病缓解期有效性观察*姚 明1,王 祺1,崔英海1,于雪峰1,李国信1,温玉玮2,范 欣3,王敬华4,杨 敏5(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肺病科,沈阳 110034;2.丹东市中医院肺病科,辽宁丹东 118000; 3.本溪市中医院肺病科,辽宁本溪 117000;4.西丰县第一医院,辽宁西丰 112400; 5.皇姑区中心医院呼吸科,沈阳 110035)目的: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观察金龙固本补肺健脾合剂干预哮病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6期2016-03-24
- 哮病的辨证施护要点
李海鹰哮病的辨证施护要点李海鹰哮病是以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为北方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冬春季。常突然发病,迅速缓解,也可常年反复发作。发作期有寒哮、热哮之分。缓解期有肺虚、脾虚、肾虚之分。因证型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所以在临床护理中,除需要一般护理外,更应根据哮病的证型实施辨证施护,以达到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缩短病程、减少发病次数的目的。哮病;中医护理学;辨证施护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喉
光明中医 2016年13期2016-03-12
- 从脾胃论治反思哮病发作期治疗
】从脾胃论治反思哮病发作期治疗曾嘉1严巧锋2石琪妮2丁志清3侯政昆4邱向红41.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2013级(广州 510405); 2.湖南省常德市中医院脾胃科(常德 415000); 3.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2013级(成都 610075);4.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 510405)摘要:哮病之本在于痰饮,多反复发作而难愈,现通过两则哮病发作期的病案,反思哮病发作期重视脾胃,扶助正气之重要性。所持观点与中医内科教材提倡的“发时攻邪,
光明中医 2016年8期2016-03-10
- 邵氏五针法治疗寒饮伏肺型哮病30例*
法治疗寒饮伏肺型哮病30例*邵素菊,任重,王培育,张君,华金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摘要目的:观察邵氏五针法治疗寒饮伏肺型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饮伏肺型哮病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邵氏五针法[大椎、风门(双侧)、肺俞(双侧)等]治疗,1 d 1次,两组均治疗12 d后判定疗效。结果:在症状、体征总分,肺功能FEV1、PEF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关键词寒饮
中医研究 2016年4期2016-01-27
- 哮病辨证分型与炎性因子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南250014)哮病辨证分型与炎性因子相关性的临床研究※程娜娜1丁明开2陈宪海3(1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肺病科,济宁272000;2胜利曲田中心医院中医科;东营257034;3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济南250014)目的观察哮病不同中医证型与炎性因子的关系,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指标。方法选取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和哮病中医辨证标准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设健康对照组,检测其血清及诱导痰中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嗜酸性粒细胞趋化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16期2015-12-02
- 哮病的预防浅析
125100)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痰气搏结,气道挛急,肺失宣肃,肺气出入不利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1]。西医的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等疾病隶属于哮病的范畴,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祖国医学认为哮病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倦体虚等诱因引动停积之痰,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挛急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而发病。现代医学认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9期2015-03-27
- 哮病发作期的中医护理体会
653100)哮病发作期的中医护理体会白红华(云南省玉溪市中医医院,云南 玉溪 653100)哮病;发作期;护理体会哮病系宿痰伏肺,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致气滞痰阻,气道挛急、狭窄而发病。以发作期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哮病的主要病因是宿痰内伏于肺,遇诱因引发;其基本病机是痰气搏结,通气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发作时为痰阻气闭。现将哮病发作期的中医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发作期哮病的分型与证候1.1 冷哮 证候:喉中哮鸣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7期2015-02-09
- 定喘汤合麻杏石甘汤治疗热哮45例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病范畴,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发作性的痰呜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重要特征,属于内科最普遍的疾病之一。我国哮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人发病率达到了1.4%,其主要发病群体为青壮年。笔者对所收治的45例热哮病例采用定喘汤联合麻杏石甘汤治疗,探讨临床疗效,报告如下。endprint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病范畴,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5期2014-12-02
- 王鹏教授止哮平喘汤临床运用经验举隅*
的病理状态。1 哮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王教授认为哮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宿痰内伏。痰为阴邪,深伏体内,表明肺脾肾阳气虚弱,体内水液代谢不能正常进行,聚湿生痰。痰饮上犯,阴邪乘居阳位,致胸阳不展,此与《金匮要略》胸痹和痰饮病机有相同、相似之处,故用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阳散结。哮病发作期患者多数胸闷如窒,连及两胁的症状与少阳证的“胸胁苦满”有异病同治的特点。哮病痰气交阻,客于肺系,使上焦胸廓清旷之区失于通畅,并波及两胁肝胆经脉循行部位,而胸胁苦满是使用小柴胡汤的必备主证之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10期2014-01-25
- 浅议“四季脾旺不受邪”理论对哮病的治疗指导※
旺不受邪”理论对哮病的治疗指导※● 李全厚1孙增涛2本文旨在对仲景“四季脾旺不受邪”理论予以延伸解读,认为其对肺系疾病包括哮病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对其在指导哮病的发作期、缓解期的治疗方面进行归纳和探讨, 后附医案做相关佐证。四季脾旺不受邪 张仲景 哮病“四季脾旺不受邪”语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是张仲景用以举例说明治未病理论的观点之一,亦是中医五行生克理论的具体应用。仲景治肝补脾之要,意在脾实而不受肝邪。土能生金,脾土旺实则肺脏充盛,
中医药通报 2014年2期2014-01-24
- 薛汉荣教授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哮病经验
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哮病经验● 余 涛 薛汉荣▲薛汉荣教授治疗哮病过程中一直贯穿着“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理法治则,以小青龙汤为主方,根据各种兼证施以辨证论治。认为肺卫气虚易导致外感六淫;重视痰饮为夙根,且不忽视挟瘀,认为久病致瘀,在温化寒饮的同时当不忘涤痰行瘀;重视脾胃与肺的关系,脾虚为生痰之本,认为健脾以杜绝生痰之源至关重要;胃与肺关系密切,提出和胃降逆亦是治疗哮喘的重要环节;肾为气之根,肺为气之主,肺肾气虚者,当肺肾同治。小青龙汤 哮病 治疗经验薛汉
中医药通报 2014年4期2014-01-23
- 哮病风哮证的研究治疗进展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病范畴,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哮病的发生为痰伏于肺,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诱因引动而触发,以致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而致。其中因风所致风哮为哮病的重要类型,近年来尤为众多医家所重视,对其病机和治疗方法亦有诸多研究,现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传统中医认为,哮病有夙根,《证治汇补·哮病》指出:“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4期2011-03-31
- 哮病病名历史源流考*
100029)哮病病名历史源流考*姚 雯,严季澜(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哮病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中医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古代医学文献中关于哮病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等方面有诸多论述,但各时代对其称谓却不统一。因此,弄清哮病病名在历代的沿革情形,不仅有助于阅读古代医学文献,准确把握文献含义,还有助于有关哮病科研的开展。故主要从历史源流角度对哮病病名进行考证。哮病;病名;历史沿革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
天津中医药 2011年1期2011-03-16
- 从痰、饮论治哮病
成为现代医药治疗哮病最常用的方法。哮病患者体内不经消化系统被输入了大量外来液体,这些液体即使在炎热的夏季温度也低于机体自然体温,机体将这些液体升至正常体温将消耗大量的能量,使中医温、热之病因受到抑制,甚至热邪寒化;此外,在输液过程中,随着激素、抗生素的大剂量输用,大量外来液体阻碍了肺、脾、肾对水液的代谢功能,为痰、饮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因此哮病病因以痰、饮居多,而温、热之邪渐少。哮病治疗中应重视痰、饮二邪,方可体现中医因时制宜的精髓,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因时治
中医研究 2011年10期201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