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隆,孙增涛,王 强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
【理论探讨】
《杂病源流犀烛》哮病证治初探
王盛隆1,孙增涛2△,王 强2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
《杂病源流犀烛》是一部系统探析中医疾病证治源流的专书,其中对中医哮病的源流考究记述较有特色,不仅包括哮病之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方药,而且详尽描述了与喘、短气等疾病的鉴别诊断、临床用药宜忌及运功导引的治疗方法,但今人鲜有研究报道。探究该书所载哮病治疗的理法方药及证治,可为今之哮病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文献学依据。
杂病源流犀烛;哮病;证治
《杂病源流犀烛》[1](简称《杂病》)由清·沈金鳌所作,其对92种中医病证从源到流,探其由来,审其变迁,明其证治,是一部系统探析中医证治源流的专书。沈金鳌认为历代医家师承有别,流派不一,故对某一病证的认识未免南辕北辙,但因其为同一病证,本质则一,推其源莫不导源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于是汇列诸家之说,揭示其辨证论治规律[1],对于哮病也是如此。
哮病是一古老疾病,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喘鸣”“喘呼”的描述,但元以前历代医家对于哮病不仅没有具体病名,而且辨证论治多尊张仲景“射干麻黄”“小青龙”之法,直至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首提“哮喘”之名。至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喘论》中提出:“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宜大吐”,不仅有“哮喘”之名且以证治述之。至此哮病分立,独成一家。
针对哮病的源流考据,《杂病》析其病证,定其概念,明其病理生理,系统剖析哮病证治,具体分述概之如下。
《杂病》中,哮病归于“肺病源流·咳嗽哮喘源流”。肺主气,司呼吸,《黄帝内经》曰:“发咳上气”、“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又《诸病源候论·卷十三·气病诸候》云:“肺病令人上气,兼胸膈痰满,气行壅滞,喘息不调,致咽喉有声,如水鸡之鸣也。”由此观之,大凡咳喘多以气病之证见之,虽证同而病异也,故治哮病之要,当以辨病为先。沈金鳌援引李中梓喘、哮、短气之义,以示鉴别诊断要旨。从气之呼吸出入、缓急、续断、痰声及作时之状三方面加以阐述,喘者呼吸气急,痰声噏噏,张口抬肩,摇身撷肚,三者兼具而喘貌益甚,痰声响鸣不及哮;哮者似喘但开口出气少,且痰气相结,呀呷有声为之特点;短气则呼吸气急但不接续,无痰声,不抬肩,三者中仅有气急不能接续。单从呼吸特点来看,《医阶辨证》言:“喘,但呼而不能吸,出而不纳也。哮,呼吸不能自由,出纳留滞也。短气,下气不上续,能吸不能呼,纳而不出也。”
随着对哮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全病程分阶段治疗备受关注。观今之哮病,先以病程阶段分为发作期、缓解期[2]或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3],后有冷哮、热哮、寒包热哮、风痰哮(或风哮、痰哮)及虚哮、肺脾气虚、肺肾两虚等证型。沈金鳌从病因病机着手,详实地记述了寒包热哮证。认为此证多感于幼时,盐醋客犯,渗透气脘而成。概因盐醋之犯碍脾呛肺,以致痰积气道,积久生热,妨碍升降而成哮证,且一遇风寒即发,窒塞气道,气息急促。正如《赤水玄珠》言:“缘肺合皮毛,风寒外束,弗得发越,内热壅郁,新痰复生,因新痰而致旧痰并作也。”又《玉册》言:“肺经素有火邪,毛窍常疏,故风邪易入,谓之寒包热。”张介宾曰:“由痰火郁于内,风寒束于外;或因坐卧寒湿,或因酸咸过食,或因积火熏蒸,病根深入难以卒除。”由此观之,肺经多火又易被风寒之邪所犯,挟哮之夙痰,遂成寒包热之证。
除此之外,又有食哮、水哮、风痰哮及久哮之证。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哮》也指出:“若夫哮证,亦由初感外邪,失于表散,邪伏于里,留于肺俞,故频发频止,淹缠岁月。更有痰哮、咸哮、醋哮,过食生冷,及幼稚天哮诸证。”沈金鳌虽未对上述哮证详述,但肺病多燥为寒热[4]。据张介宾论述可知,痰火内郁为哮病之根,或因风寒、寒湿侵袭,或因酸咸饮食不节,或因病程长久致病根深入难以卒除,遂成以上诸般证型,故附方药以治之。
沈金鳌察病因、审病机,提出寒包热哮证的治则“表散”,宜陈皮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壳、紫苏、桔梗、苍术、黄芩)。《嵩崖尊生》载陈皮汤主治寒束热痰、喉哮而喘。本方以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桔梗主升,升而复降,宣肺快膈而消痰;枳壳主降,降而复生,宽胸利膈而行痰[5];桔梗配枳壳宣肺下气、宽胸利膈;苍术与黄芩清热燥湿,紫苏解表散寒。九药合用共奏解表散寒、清热燥湿、行气化痰之功。《医学入门》言:“哮喘遇冬则发者……一由寒包热,须用越婢加半夏汤表散之。”越婢加半夏汤散表寒泻肺热之法是也。可见,寒包热哮证可以陈皮汤、越婢加半夏汤治之。
与此同时,针对寒包热哮证提出饮食及用药宜忌。沈金鳌言饮食宜清淡,《类经》谓之“节浓味”,用药以行气化痰为主,禁凉剂恐风邪难解也,禁热剂恐痰火易升也,《类经》言“禁用凉剂”“禁用热剂”“理气疏风”为根本之治也。他指出苏子、枳壳、青皮、桑白皮、桔梗、半夏、前胡、杏仁及山栀子皆哮病必用之药,亦言千金汤(麻黄、桑白皮、苏子、杏仁、白果、黄芩、半夏、甘草、款冬花)能治一切哮。由此可见,哮病的治疗应调气与化痰并重或兼以清热。
对于寒包之“热”,李士材谓先于八九月未寒之时用大承气汤下其热;《张氏医通》则用滚痰丸至冬无热可包,澄源节流;沈金鳌认为此法大妙。但《证治汇补》指出:“哮不作者,然第可施于北方壮实之人,如体虚屡劫,变为脉虚不足者,六君子汤,加桑皮、桔梗。”正如孙德润《医学汇海》所言:“(哮)病难专主于痰,亦分虚实出治。”然此之治,《证治汇补》曰:“实邪为哮,固宜祛散。然亦有体弱质薄之人,及曾经发散,屡用攻劫,转致脉虚形减者,治当调补之中,兼以清肺利气。”因此,在哮病之治应辨清虚实,运用此法须审慎度之。
沈金鳌对于哮病的其他证型各附其方。食哮方用清金丹,《证治准绳·类方》谓此方:“治食积痰壅,哮喘咳嗽,遇浓味发者用之。”《张氏医通》言其以薄滋味清肺胃之气。水哮,水哮方治之。风痰哮,方用千缗导痰汤,《古今医鉴》《寿世保元》言该方犹适用于痰盛而喘,不能平卧者。久哮方用皂荚丸、青皮散,除哮之根方用定喘汤。
沈金鳌共列治哮九方,即陈皮汤、千金汤、清金丹、水哮方、皂荚丸、千缗导痰汤、参苏温肺汤、越婢加半夏汤及定喘汤,均以行气化痰为先,或兼以表散,或兼以清热,或兼以补益,以上诸方中以半夏最为多见。《本草新编》言:“半夏沉而降,阴中阳也……无论火痰、寒痰、湿痰、老痰与痰饮、痰核、痰涎、痰结、痰迷,俱可用,但不可治阴火之痰”,此之谓治痰之要药也。痰之生于津液不化,结于气机不运,治痰者不治其痰而治其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之而顺。半夏燥湿化痰,配伍陈皮芳香醒脾、疏利气机,使脾阳运而湿痰去[5]。又与黄芩配伍辛开苦降,能治痰热互结之咳嗽痰黄且多者[5]。皂荚消痰积、破癥积,配白矾化痰涤热、劫黏滑以稀涎[5];苏子降气消痰,利膈平喘;桑白皮泻肺火、降肺气而清肺止咳,偏于利水上之源,两药合用可治肺热痰嗽[5]。桔梗与枳壳配伍,桔梗能开宣肺气,枳壳能利肺中之气而化痰,二药相配辛开苦降,性平无偏,既能使肺气宣降得复,又无劫阴伤血之弊[6]。
此外,麻黄在方中配伍不仅可解表散寒,更有平喘之效。杏仁宣肺降气行痰,温肺定喘,能宣能降,实为调理肺气之要药;桑白皮甘寒入肺经气分,清热而不伤气,行水而不伤阴,有清热平喘、止嗽祛痰之功;黄芩犹易清上焦之热,《本草新编》载“黄芩清肺之品也,肺经之热,必须用之。”以上诸药为治哮常用之品,诸般配伍均有其妙,临证时应随证用之。
《证治汇补》言治哮应分肺脾:“哮虽肺病,而肺金以脾土为母,故肺中之浊痰,亦以脾中之湿热为母,俾脾气混浊,则上输浊液,尽变稠痰,肺家安能清净,所以清脾之法,尤要于清肺也。”窃思之,以四君、六君之剂补土以生金,实为祛痰治哮之妙法也。
沈金鳌在疾病用药治疗的同时,注重运功导引法相结合。在《杂病》中较好地保留了《保生秘要》的运功导引之法,如运用手法按、擦脊中穴,用手摩擦两乳下、背及两肩,能够起到行气、降气、定津的作用。其法不仅将用药与运功相结合,而且体现了“证治异病同法”[7]的气功特点。
综上所述,沈金鳌治疗哮病有如下特点,一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二是行气与化痰并重,根据病因病机或清热或表散或补益;三是注重病理因素“热”在哮病病程中的致病作用及影响;四是运功导引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相辅相成。总而言之,《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系统反映了沈金鳌治疗哮病的理论体系,说理不流于空,虽未详尽记述哮病各证型临床症状,但方药俱陈且精,参于临床,其效必彰。
[1]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1-52.
[2]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新世纪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3-85.
[3] 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2)[J].中医杂志,2013,54(7):627-629.
[4] 郭振球.《杂病源流犀烛》的学术成就[J].吉林中医药,1981(4):56.
[5] 苏庆英.中医临床常用对药配伍(第六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07.
[6] 韩运琪.沈氏《杂病源流犀烛》治肺特色[J].中医药研究,1987(6):18.
[7] 黄健.古代医学名著中的气功(十)——《杂病源流犀烛》中的“导引”与“运功”[J].现代养生,2012(3):13-14.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3ZCZDSY02100)-支气管哮喘中医序贯治疗方案优化研究;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13086)-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治疗方案推广示范研究;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20130207)-“清宣理肺、疏风解痉”法治疗哮喘疗效及炎症调节机制研究
王盛隆(1988-),男,山西阳泉人,在读博士,从事中医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孙增涛,Tel:022-60335471,E-mail:szt20042@eyou.com。
R256.12
A
1006-3250(2017)05-0614-02
2016-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