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行为

  • 未成年人攻击行为的成因及对策
    摘   要:攻击行为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如果缺乏正确引导易造成心理障碍,影响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不利于建设良好的班风、校风。通过了解未成年人攻击行为的现状,分析其攻击行为的成因,提出改变家长观念,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提高教育实效,减轻学生负担;加强心理辅导,培养良好品德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减少和杜绝未成年人攻击行为的发生,为他们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关键词:未成年人;攻击行为;成因及对策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3年8期2023-09-04

  • 吸毒服刑人员攻击性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父母心理控制的关系研究
    ;心理控制;攻击行为中图分类号:  B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101(2023)03-0030-07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ggressive Behavior, Parenting Style and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of Drug Addicts in PrisonWANG Yi1,2,YANG Kung1,HUO Yuji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3期2023-08-02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袁文慧摘要:攻击行为是多动症儿童较为突出的一个症状,不仅会对其他儿童造成不良影响,也会使多动症儿童面临社会融入困难、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家庭类别、父母的榜样作用、家庭教养方式都会影响多动症儿童攻击行为的表现。针对如何矫正、减少多动症儿童的攻击行为,促进其社会融入,从抚养者的角度提出了如下建议:(1)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日常表现;(2)采用科学的教养方式;(3)使用行为管理策略,同时需要付出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关键词:多动症儿童;攻击行为;日常表现;行为管理策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12期2023-05-30

  • 精神分裂症病人攻击行为评估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艳楠,周郁秋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指病人在症状支配和环境因素影响下发生的对自身、他人和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行为,形式上包括语言攻击、身体攻击、攻击物品及自我攻击。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常见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也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功能的一大顽疾。在各类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病人攻击行为发生率最高,为正常人群的3~5倍[1]。研究表明,在精神疾病攻击行为者中,87.8%诊断为精神分裂症[2]。攻击行为反复出现不仅对病人家庭

    全科护理 2023年9期2023-04-15

  •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miR-21 表达水平与攻击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精神性疾病,攻击行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的表现。据报道[1,2],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率为20%~40%。攻击行为具体是指患者对自身、他人、物品进行语言攻击、身体攻击,可对患者自身及家属、医务人员、社会均造成危害。近些年,国内多项研究报道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服药依从性等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3-5],但目前尚缺乏能够评估和预测精神分裂症患

    医学信息 2023年2期2023-03-10

  • 精神分裂症病人攻击行为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2]。攻击行为是对财物、他人或自身的破坏性行为,暴力是极端模式。SZ病人发生攻击行为风险高于正常人群,包括语言攻击、身体攻击及对自我攻击等多种形式,是病人入院重要原因,会导致身体受到伤害、社会歧视、伤及他人等不良事件,使社会、家庭等处于危险状态[3-4]。据报道,SZ病人攻击行为发生率较高,威胁他人及病人健康[5]。因此,探究其发生的可能因素至关重要。鉴于此,本研究旨在观察SZ病人攻击行为发生情况,并探究其发生的危险因素。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

    全科护理 2022年35期2023-01-03

  • 可信赖云计算的通信终端攻击行为识别算法
    以,通信终端攻击行为识别十分重要。针对通信终端攻击行为识别问题,文献[4]提出了一种攻击节点检测方法,利用空间相似性原理,采用随机游走的异常节点检测方法,找出状态异常节点并确定其位置,虽然此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通信终端的防御能力,但是该方法造成大量数据丢失,对攻击行为种类的识别也有限。文献[5]在云计算模式下提出了一种网络攻击识别新方法,此方法可以有效防御通信终端被病毒攻击,并同遗传算法检验了云计算环境下网络在遭受攻击时候的抵抗能力,虽然该方法提高了安全性,但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22年11期2022-11-23

  • 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状况及高危因素
    碍患者在房内攻击行为的发生率为15.3%~53.2%,且其攻击行为发生率为正常人的4~6倍,若不对患者攻击行为进行提前预防或制止将危及他人生命。目前,我国缺乏对EP伴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高危因素的探究,为更加深入地了解及分析EP伴精神障碍患者的攻击行为,降低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率,本研究将对EP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攻击行为状况及危险因素进行探究。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EP伴发精神障碍患者作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5期2022-10-20

  • 为何有人动辄大打出手
    发现,那些有攻击行为的人,体内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现实中,有人温文尔雅,有人暴虐无常。最新研究发现,那些有攻击行为的人,体内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男人天生更爱打架?“男人爱打架,女人爱打扮”,似乎是约定俗成的看法。那么,男人天生更爱打架吗?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把具有一模一样基因的双胞胎放在不同環境中养大,观察他们的攻击性行为。研究者发现,人的攻击行为大多数是受遗传影响的。同时,男孩比女孩更具备攻击性性格。不过,婴儿时期如果接受到更多的抚触,长大后的性格就会比

    新传奇 2022年26期2022-07-22

  • 大学生自尊对攻击行为的影响: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
    的自尊水平、攻击行为倾向与社交焦虑状况并探讨自尊、社交焦虑和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罗森伯格自尊问卷、攻击行为问卷、社交焦虑问卷对3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变量间关系。调查结果表明:性别对大学生攻击行为愤怒维度存在显著影响,不同专业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得分和攻击行为身体攻击这一维度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攻击行为及其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四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自尊得分与社交焦虑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自尊得

    西部学刊 2022年9期2022-06-11

  • “摸”孩子的感受,赢得孩子的合作
    的影响。幼儿攻击行为是较常见的问题行为,本文以正面管教理念为基础,通过分析幼儿问题行为背后的原因,把握幼儿的心理感受,运用有效的策略改善幼儿的攻击报复行为,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全人格。关键词:问题行为;正面管教;攻击行为;赢得合作一、问题提出问题行为是幼儿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偏离社会所规范的同等成熟水平幼儿行为标准常态的、不恰当的、过度的或是不足的行为。幼儿的问题行为表现为孤独、焦虑、抑郁等内隐性问题行为以及攻击、破坏、任性等外显性问题行为两大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8期2022-06-01

  • 双相障碍患者氧化应激反应与冲动攻击行为的相关性
    表现,有冲动攻击行为的患者容易出现暴力、自伤或犯罪等行为。研究显示,近年来双相障碍患者攻击行为发病率较高,既往存在神经心理功能缺陷可能进一步增加攻击行为发生风险,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一定困扰[2-3]。因此,寻求可评估双相障碍患者冲动攻击行为发生风险的标志物十分必要。氧化应激参与精神疾病病理过程,在双相障碍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体内氧化及抗氧化系统功能紊乱,氧化应激与双相障碍患者结构性大脑变化、认知功能障碍等方面密切相关[4]。本研究观察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2年1期2022-02-24

  •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对攻击行为倾向的影响研究
    类游戏对个体攻击行为等有较大影响.攻击行为是一种带有伤害意图的给他人或社会造成伤害的行为或言语方面的外在表现[2].攻击行为不仅有直接或间接的伤害行为,还包含易怒、怨恨性情绪以及反叛、猜疑性认知等[3].成年人的攻击行为倾向容易在一定条件下爆发,给他人、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对大学生攻击行为倾向水平进行评估,探索当前大学生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助于校园安定,社会和谐.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攻击行为主要通过观察他人的攻击行为或结果,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2021-12-13

  • 血液白细胞联合中性粒细胞水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的预测价值
    多存在明显的攻击行为,同时具有突发性,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4]。目前临床上尚缺乏预测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的精确指标,因此探讨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风险的有效指标,对制定合理干预方案降低患者社会危害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既往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水平增加,同时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升高而增加[5-6],因此血液WBC、N 水平可能与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有关。故本研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28期2021-11-30

  • 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特征及护理干预研究
    还可能会出现攻击行为[1]。有研究指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通常集中在入院之初,严重威胁患者及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2]。所以,准确地把握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并及时地加强护理干预,对保障患者、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了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并对其中64例有攻击行为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多有效的参考依据,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新入院的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8期2021-10-29

  • 孤独症儿童攻击行为与病情严重程度、语言能力及智力水平的关系
    及干预难度。攻击行为是 ASD经常伴随的问题行为,包括自我伤害和攻击他人,常常会对家庭生活、学校学习及社会适应产生负面影响[2]。攻击行为是造成ASD儿童父母压力的主要原因,可提高ASD儿童被虐待的风险,增加教师的教育难度和职业倦怠[3],同时可减少ASD儿童的学习机会。目前孤独症儿童攻击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攻击行为可能是由于缺乏语言技能或沟通困难;或者因孤独症儿童本身存在心理理论缺陷[4-5],即抽象思维能力缺失,缺乏同理心,无法将精神状态归因于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9期2021-10-28

  •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对无线网络攻击行为也很难识别.因此,利用无线网络攻击行为辨识方法对无线网络实时监测和排查网络攻击行为,是当前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重点[3].针对目前无线网络攻击行为很难准确辨别等问题,卢强[4]等人提出了基于自动过滤波的防网络攻击算法,首先在无线网络的传输信道对无线网络信号源进行采集,将采集的网络信息进行统一权重处理,建立网络攻击提醒模型,采用自动过滤分析方法对网络攻击信息进行评估,根据攻击行为特征信息进行网络行为辨别,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自动过滤波的防网络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7期2021-09-27

  • 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效果及临床价值研究
    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0例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患者为试验对象,以简单随机化法进行分组,40例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患者为对照组,同时间段40例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患者为观察组,纳入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对照组仅给予喹硫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0期2021-09-22

  • 尊重差异,与真实而独特的“人”相遇
    事件容易引发攻击行为的发生。本文以现代性别教育的观念为指导,探索影响学生攻击行为的性别教育途径和策略,提倡将男孩女孩的教育回归到“人”的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并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增强学生对生命多样性的认识、接纳、包容和尊重,进而突破性别刻板,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接纳自己也接纳他人的不同。从而降低同伴间攻击行为的发生,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营造和谐友善的校园氛围。〔关键词〕性别刻板;性别教育;攻击行为;小学生〔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17期2021-08-27

  • 初中生校园排斥对攻击行为的影响:自我控制和自我损耗的链式中介作用
    人们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高度关注。攻击行为是一种复杂的事件,指个体带有敌意、愤怒,以故意伤害他人的身心健康为目标实施攻击的状态和能力,带有敌意的情绪以及攻击表现的行为[1],攻击行为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人格发展和社会交往等[2]。在这一背景下,初中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得到了心理学研究者较多的关注。校园排斥和攻击行为有密切关系[3]。校园排斥是指发生在校园范围内的社会排斥,指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被他人或群体拒绝或忽视,难以建立和保持正常人际关系,使其归属需求和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08-06

  •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研究
    英摘要:幼儿攻击行为是一种常见的问题行為,影响着幼儿身心健康与社会性发展,严重可致青少年及成年期的人格障碍,乃至犯罪。亲子关系、师幼关系作为儿童早期阶段经历的两种重要人际关系,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给予幼儿的发展特点以及其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从家庭与幼师两个方面提出了幼儿攻击行为的矫正方法。关键词:幼儿;攻击行为;校正一、绪论(一)幼儿攻击行为对幼儿发展的影响跨文化研究发现,在许多文化中,有社交能力的孩子感觉更好。他们自己在学术上表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1期2021-07-22

  • 儿童期虐待对高中生攻击行为的影响:敌意解释偏向和消极应对的链式中介作用
    虐待对高中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采用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解释偏向问卷(IQ)和Buss-Perry攻击问卷(BPAQ)对河南省商丘市某高中411名高中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儿童期虐待水平与高中生的敌意解释偏向、消极应对和攻击行为呈现显著正相关;(2)高中生的敌意解释偏向与消极应对和攻击行为均呈显著正相关;(3)敌意解释偏向和消极应对在儿童期虐待与高中生攻击行为中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因此,儿童期虐待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年7期2021-07-19

  • 职业院校学生黑暗人格、自我控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业院校学生的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采用黑暗人格量表、简版自我控制量表以及中文简版Buss-Perry攻击问卷,对江苏、陕西两所职业学校的72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独生子女学生的黑暗人格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的黑暗人格水平;(2)黑暗人格与自我控制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控制与攻击行为呈显著负相关,黑暗人格与攻击行为呈显著正相关;(3)中介模型表明,自我控制在黑暗人格与攻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关键词 黑暗人格;自我控制;攻击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年7期2021-07-19

  • 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预测及护理
    的影响,出现攻击行为[2]。攻击行为即为以任何形式的目的伤害另一生物体的行为,如语言攻击、躯体攻击、自身攻击、物体攻击等[3]。临床统计,约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攻击行为在初入院阶段,入院后,随着药物作用,随之减少攻击行为或是消失。因此,对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做以积极地预测,对减轻自身与他人伤害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次针对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预测及护理防控措施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医院2018年2月—201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11期2021-07-08

  • 内隐—外显自尊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的调节作用
    、道德推脱及攻击行为,探究内隐—外显自尊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道德推脱水平低的大学生内隐自尊越高,其反应性攻击水平越低;(2)责任转移水平低的大学生外显自尊越高,其主动性攻击水平越高;(3)非人性化水平低的大学生,外显自尊越高,其反应性攻击水平越高。关键词:内隐自尊 外显自尊 攻击行为 道德推脱中图分类号:F016.3;G6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21)05-013-05一、引言当前,大

    经济师 2021年5期2021-07-07

  • 中学生不良师生关系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
    良师生关系和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不良师生关系问卷、Buss-Perry攻击问卷及学习投入问卷对重庆市一所中学的1851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的不良师生关系、学习投入、攻击行为间两两相关显著;中学生的学习投入在不良师生关系和攻击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2.64%。因此,不良师生关系和学习投入会影响中学生攻击行为,学校应鼓励教师构建良好师生关系,采取措施增加学生学习投入,这样会有利于减少学生的攻击行为。〔关键词〕不良师生关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11期2021-05-11

  • 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攻击行为临床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
    裂症患者伴发攻击行为临床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9年12月在本院临床确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暴力攻击行为将其分为攻击组(n=83)和非攻击组(n=118)。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特征、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评分情况,并应用logistic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住院形式、既往攻击行为、住院次数、重大生活事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中国医学创新 2021年6期2021-05-10

  • 小学生共情与攻击的关系
    发现:(1)攻击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攻击行为高于女生;在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两个维度上,男生的攻击行为更多;在言语攻击上,男女生差异不明显。(2)共情能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共情能力更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共情能力也会随之增强。(3)情绪共情能显著预测小学生的言语攻击,认知共情能显著预测小学生的关系攻击;对于身体攻击,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都能起到抑制作用。〔关键词〕攻击行为;共情能力;小学生〔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10期2021-04-28

  • 自恋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观点采择和共情关注的调节作用 *
    7)1 引言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指一切试图伤害他人且对方竭力回避此伤害的行为模式,普遍存在于生物界,在灵长类动物中存在更复杂的表现形式(Keatley, Allom, & Mullan, 2017)。以往研究发现,38.7%的大学生遭受过校园暴力与攻击(都芳等, 2018),而且攻击行为会对受害者造成诸多不利影响,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发展和社会融入(齐春辉, 张振, 张倩倩, 2019)。攻击的I3理论认为怂恿(instiga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1年1期2021-04-02

  • 儿童攻击行为的焦虑根源及其化解
    摘 要 儿童攻击行为是教育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它不仅影响教学效率、妨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而且对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消极作用。教育者在面对儿童的攻击行为时,往往采用惩罚、责骂和冷落等手段,忽略了儿童攻击行为背后的意图。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教育者眼中的攻击行为其实是儿童远离焦虑的尝试,是儿童面临焦虑时防御机制的表现形式。深入探寻儿童行为背后的意图,了解儿童的心理困境,是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对儿童攻击行为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关键词 焦虑 儿童 攻击行为攻击行为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1年2期2021-03-19

  • 培智学校智力障碍学生攻击行为干预
    贞贞〔摘要〕攻击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指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故意伤害他人的心理、身体、物品、权益等,引起他人痛苦、厌恶等反应的行为。儿童骂人、打人、故意损坏他人物品等,都属于攻击行为。大多数的智障儿童都存在不少不良心理行为,如轻率、焦躁、多动症、强迫症、神经过敏、任性、攻击行为等,其中攻击性问题行为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比例高达71.6%。如不及早采取措施,就可能转化为品德不良,甚至使儿童在长大后走上犯罪的道路。通过对三名个案的观察研究,从冷处理、情绪转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3期2021-03-03

  • 中职生攻击行为的情绪管理问题探析
    的中小学校园攻击行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校园攻击不仅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危害,也会对个体自身的适应产生长期的消极影响,因此校园攻击行为的防治迫在眉睫。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广西柳州市某卫生学校学生的校园攻击行为的发生现状及学生的情绪调控管理能力,尝试从青少年心理健康中的情绪调控和情绪管理角度着手探析防治校园攻击行为的策略。关键词:中职生;攻击行为;情绪管理攻击行为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研究者总结了攻击行为

    西部论丛 2020年12期2020-11-28

  • 中小学生人际宽恕与攻击行为倾向的发展研究 ——以六年级至初三为例
    少中小学生的攻击行为迫在眉睫。为何在发生摩擦时,有的学生能够平息怒火,有的学生却不依不饶,甚至动手将事情闹得越发不可收拾?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很多研究者致力于发现美好的生活从而研究积极心理学,宽恕也随之成为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热门研究话题。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小学生人际宽恕与攻击行为倾向的发展特征。李兆良认为,宽恕包括宽恕自己、宽恕他人与寻求宽恕三个层面。[1]本研究主要研究的是宽恕他人的层面,即一个人宽恕另一个人。有研究者认为,攻击行为一般包括

    教育观察 2020年35期2020-11-18

  • 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性别的调节作用
    养方式量表、攻击行为量表对山东省济南市340名五、六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高年级小学生的性别差异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攻击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存在显著相关。(2)母亲教养方式对男生、女生的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有差异。(3)父亲教养方式对男生、女生的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有差异。〔关键词〕攻击行为;教养方式;性别;小学生〔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0-002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30期2020-11-16

  • 移情训练对幼儿攻击行为的影响
    【摘  要】攻击行为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不良社会行为,在幼儿时期,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移情训练能够提升幼儿感知和理解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对矫正幼儿的攻击行为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相较于其他方法,移情训练简单易行、实用性较强,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关键词】移情训练;幼儿;攻击行为;影响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

    天津教育·中 2020年9期2020-10-30

  • 汉区回、满小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攻击行为的关系
    母教养方式和攻击行为,并对二者关系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汉区回、满两族小学生的攻击行为呈显著相关关系,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呈显著负相关,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且汉区回、满两族小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尤其是父亲惩罚严厉和母亲拒绝否认可以解释其攻击行为。关键词:回族 满族 小学生 父母教养方式 攻击行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社会呈现出强开放性、强流动性,大杂居逐渐增多,小聚居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进入汉区工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1期2020-10-20

  • 儿童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研究综述
    雪晴摘 要:攻击行为在心理学领域一直备受关注。本文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攻击行为进行概述,梳理攻击行为的概念、起源、分类及影响因素,同时概述干预儿童攻击行为的措施。關键词:攻击行为 青少年 影响因素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在人类社会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仅影响人们日常的社会交往,还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研究发现攻击行为经常发生在青少年儿童中,成年后的暴力行为与青少年时期的攻击行为有很高的相关。因此,对攻击行为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儿童与青少年

    成长 2020年10期2020-10-20

  • 未成年犯童年期受虐待程度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引言青少年攻击行为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孙丽君, 杜红芹, 牛更枫, 李俊一, 胡祥恩, 2017)。青少年攻击行为的频率越高,遇到冲突时就越会将攻击行为当成一种“正当的”处理方式,而未成年犯相较于普通青少年会有更频繁的攻击行为(高玲, 王兴超, 杨继平, 2015)。攻击行为不仅会危害青少年身心发展,还会引发焦虑、抑郁等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张林, 刘燊, 徐强, 吴晓燕, 杨梦圆, 2017)。在众多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中,童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0年2期2020-06-12

  • 酒精相关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调查与职业防护
    具有较高潜在攻击行为的一类患病群体,而护士接触患者时间长、次数多, 最易受到攻击[1]。酒精相关精神障碍患者饮酒后往往意识模糊,伴随着强烈的兴奋性,更易发生攻击行为,部分长期饮酒患者酒精引起大脑额叶功能失调,甚至出现反社会性人格[2]。酒精相关精神障碍攻击行为风险是其他精神疾病的2~3倍,如何减少其攻击行为已成为精神科护士职业防护的重要内容[3]。现阶段,护士职业防护以经验性措施为主,明确其危险因素对针对性职业防护措施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从疾病、心理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8期2020-05-19

  • 中职生攻击行为的心理探究
    45300)攻击行为一般是指有意伤害别人身心健康的一种行为。近年来,中职生攻击行为频频发生,中职院校应对此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攻击行为的表现和呈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应的预防措施,有效解决目前中职生的攻击行为,帮助中职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中职生健康成长。一、中职生攻击行为表现和特点(一)中职生攻击行为表现对于中职生而言,日常行为中发生的一些攻击行为往往有这样几种类型,即发泄型、义气型、无事找事型还有暴力倾向型等

    科学咨询 2020年31期2020-01-07

  • 体育锻炼预防大学生关系攻击行为: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 前言关系攻击行为是攻击者通过破坏他人的人际关系以达到伤害他人目的侵犯行为。该行为会诱发敌意社交氛围,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1]。因此,采取行之有效措施预防或控制大学生关系攻击行为,已成了国家、社会以及学校等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控制大学生关系攻击行为的有效手段,已得到相关研究所证实。但是其背后的潜在机制是什么,目前尚不清楚。自我控制是指个体为了自身需求,抑制或改变习惯性的行为方式,采用不经常使用的行为方式过程。自我控制可以负向预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11期2019-12-09

  • 如何应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攻击行为
    、失眠或具有攻击行为。其中,包括口头攻击或是行为上攻击伤害他人,这种攻击行为在阿尔茨海默病各个阶段都可出现,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给照料者带去极大的困惑和负担。因此,识别和处理攻击行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照料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笔者将从原因分析、解决方案着手,给照料者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为何会引发攻击行为?大多数时候,激越和攻击都是有原因的,找出病因并解决问题,患者的攻击行为就会终止。以下10种原因可能导致攻击行为:(1)疼痛、抑郁或紧张;(2)缺乏休

    家庭医药 2019年9期2019-09-23

  • 如何应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攻击行为
    、失眠或具有攻击行为。其中,包括口头攻击或是行为上攻击伤害他人,这种攻击行为在阿尔茨海默病各个阶段都可出现,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给照料者带去极大的困惑和负担。因此,识别和处理攻击行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照料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笔者将从原因分析、解决方案着手,给照料者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为何会引发攻击行为?大多数时候,激越和攻击都是有原因的,找出病因并解决问题,患者的攻击行为就会终止。以下10种原因可能导致攻击行为:(1)疼痛、抑郁或紧张;(2)缺乏休

    家庭医药 2019年17期2019-01-15

  • 鸡的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95减少鸡的攻击行为,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个体死亡率和改善鸡只外观,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保障了动物福利。因此掌握鸡的攻击行为表现,并根据其表现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来减少鸡的攻击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1 鸡的攻击行为鸡是群居动物,但在一个鸡群中,每个个体所处的地位是彼此不平等的,最强者居最上位,次强者居次上位,最弱者居最下位,这种现象在家禽学上称之为群体级别或啄斗顺序。2 鸡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在养殖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鸡攻击行为的强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8年7期2018-04-13

  • 儿童攻击行为的特点及新进展
    要] 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是发展心理学领域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儿童攻击行为如果不加重视和改善,对儿童未来健康成长十分不利,甚至妨碍其今后一生的发展。梳理以往对攻击行为的研究发现,儿童攻击行为与其亲子关系、移情水平、道德脱离水平有重要相关。未来研究可从生理心理角度探索儿童攻击行为,同时加强干预,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关 键 词] 儿童;攻击行为;生理心理[中图分类号] B8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6年3期2016-05-30

  • Wilson病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护理观察及临床分析
    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护理观察及临床分析汪萍 许翠萍 韩永升△(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61)目的 探讨Wilson病(WD)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对36例WD精神障碍患者的攻击行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临床特征,以及发生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 WD攻击行为在有既往攻击史、低文化程度、躁狂、阳性精神症状等患者中发生率较高,攻击对象以家属、医护人员为主。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WD精神

    贵州医药 2016年1期2016-03-09

  • 大学生攻击行为与生活事件及人格的关系
    55)大学生攻击行为与生活事件及人格的关系王月琴,王安忠(青岛滨海学院心理健康中心,山东青岛266555)以攻击行为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为研究工具,采用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对青岛市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攻击行为与生活事件及人格的关系。研究变量关注性别、年级,并对大学生攻击行为与生活事件、神经质因子与受惩罚事件的相关度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生活事件是攻击行为发生的直接外在诱因,人格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内在驱力,生活事件以人格为中介变量对攻击行为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2015-12-28

  • 高职生共情、宽恕、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共情、宽恕、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罗小漫,何 浩采用人际反应指数问卷、宽恕量表和攻击性问卷调查了455名高职生共情、宽恕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高职生共情、宽恕总体状况良好,攻击行为处于较为合理的水平;共情、宽恕与攻击行为呈负相关,共情与宽恕呈正相关;自我宽恕在共情与攻击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宽恕他人在共情、攻击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高职生;共情;宽恕;攻击行为共情是指个体感知或想象他人的情感,理解和预测他人情绪和行为的心理过程。[1]Mauger等人

    职教通讯 2015年11期2015-12-03

  • 大学生攻击行为与生活事件及人格的关系
    66555)攻击行为是指任何形式的有意伤害或损害另一生命的行为,而另一生命是力图避免这种遭遇的[1]300。就攻击行为的发生机制,约翰·多拉德曾提出了著名的挫折/攻击假说,强调受挫经常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性。后来贝尔科维茨修正了该假说,认为受挫只是导致攻击行为的预备状态,而内驱力和外部刺激的结合最终导致了攻击行为的发生,强调攻击行为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1]306。目前国内关于攻击行为研究主要集中于学龄前儿童、青少年的欺负行为研究[2-7]和精神病人攻击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期2015-11-25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高职学生攻击行为探析
    58022)攻击行为,指个体有意图、有目的地使用语言、身体或工具对一定对象(自己、他人或物体)进行伤害或破坏的行为。近年来,高职学生的攻击行为频繁发生,伤害或破坏事件越演越烈。笔者对贵州某两所职业学院的235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59.15%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攻击行为,其中26.38%的为中度攻击行为,6.81%的为重度攻击行为。高职学生的攻击行为给受害者及亲人的心理或生理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与负面影响,已引起了各界人士的

    文教资料 2014年1期2014-11-07

  • 向性思维视域下小学生体育课堂攻击行为的再思考
    结果就是学生攻击行为的频繁出现。同时,小学生天性好玩、好斗的性格也是出现攻击行为的因素之一。笔者在《小学体育课堂外显性人际冲突行为特征研究》中认为,小学体育课堂外显性人际冲突具有短暂性和低功利性。因此,研究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攻击行为是也应注意到学生产生攻击行为的特征,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攻击行为的功利性,不能将小学生的攻击行为一概而论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实际判断,因此本研究中通过对小学生体育课堂攻击行为观察研究发现,学生的攻击行为影响具有双向性,既能产生正面影响

    三明学院学报 2014年2期2014-10-23

  •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及护理对策分析
    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及护理对策分析杨智慧(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 内蒙古呼伦贝尔 0022150)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攻击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观察,分析护理实施要点。方法:对312例发生过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及受幻觉妄想支配等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另外性别、年龄等方面也是导致其出现攻击行为的因素。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避免伤害的发生。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3期2014-06-07

  • 杀人案件的攻击行为分析
    00038)攻击行为是指案犯对被害人实施的故意置其于死地的行为,也称致命性攻击行为。无疑,攻击行为本质上就是等于杀人行为,没有攻击行为,也就没有杀人案件。在实践中的杀人案件里,攻击行为主要有三种方式,即机械性损伤、机械性窒息和投毒。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在这三种方式中以机械性损伤居大多数(占70% ~85%)。事实上,大多数机械性窒息,比如扼死、勒死等,也是通过损伤颈部的方式完成的。所以说,研究攻击行为,其实就是研究机械性损伤行为。攻击行为的内涵虽然特定,其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6期2013-04-11

  • 攻击行为测试:大鼠怒情绪评价方法的复测信度检验
    1]。动物的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多是由于动物个体之间争夺领域、食物或巢区而发生的相互攻击,任何动物都有这种行为[2]。攻击行为测试目前已作为评价大鼠怒情绪经典方法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关于怒情绪在攻击行为中表达参数的稳定性考察却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国内外医学界广泛应用的居住入侵配合社会隔离慢性应激造成大鼠出现典型“怒”情绪,通过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和一致性系数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4期2012-12-07

  •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分析及护理
    妄想,常出现攻击行为,不仅给患者本人造成损失和伤害,也会给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生命健康带来很大威胁。因此,预防和尽可能避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有效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是精神科护理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对山西省太原精神病医院201例精神分裂症发生攻击行为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1 资料与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的1 356例进行调查,其中男性781例,女性575例。攻击行为包括躯体攻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6期2012-08-15

  • 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蔡珊目的 分析现阶段精神病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12月的4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出现的攻击行为进行分析,并收集其住院资料,实施统计研究, 使用t检验和x2检验法得出相应结果。结果 经过分析得出,有攻击行为史、被害妄想症、不合作治疗的病人发生攻击行为的比例占多数,而由于意识不清、控制力不足的占少数。结论 通过分析得出攻击行为发生的主要诱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当代医学 2010年19期2010-04-05

  • 儿童关系攻击行为研究综述
    学前儿童关系攻击行为发生原因、发展过程、影响因素的研究却刚刚起步。本文对相关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梳理,探讨当前对儿童关系攻击行为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关键字]儿童;关系攻击行为;父母的心理控制;同伴交往;心理一社会适应[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6-0051-05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指有意地对别人作出伤害性行为,它是儿童发展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攻击行为对儿童社交、心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09年6期2009-12-07

  • 关于运动攻击行为的理论及研究
    9)关于运动攻击行为的理论及研究梁 勇(聊城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聊城 252059)通过阐述一般攻击行为理论和已有的运动攻击行为理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体育运动竞赛的自身特点,对运动攻击行为进行了新的理论解释。攻击;攻击性;运动攻击行为1 一般攻击行为(aggression)和攻击性(aggressivity)的定义心理学界对攻击(aggression)和攻击性(aggressivity)的界定一直是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从1921/1922年Sigmund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2期200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