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 吴红
[摘 要] 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是发展心理学领域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儿童攻击行为如果不加重视和改善,对儿童未来健康成长十分不利,甚至妨碍其今后一生的发展。梳理以往对攻击行为的研究发现,儿童攻击行为与其亲子关系、移情水平、道德脱离水平有重要相关。未来研究可从生理心理角度探索儿童攻击行为,同时加强干预,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关 键 词] 儿童;攻击行为;生理心理
[中图分类号] B8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9-0044-02
一、儿童攻击性行为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当自己的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或是自己权利受到威胁时,儿童出现的身体进攻、言语攻击等侵犯性行为。儿童攻击行为的直接表现是:打、骂、暴力夺取等行为。儿童的攻击行为如果得不到引导和改善,可能会为成年后的问题行为埋下隐患,甚至妨碍其今后一生的发展,例如在青年、成年时期可能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等状况。因此,对儿童攻击行为的特点及其干预方式的探索有重大意义。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儿童攻击性行为分为工具性攻击及和敌意性攻击。工具性攻击指儿童以获取某一物品为目的而进行的攻击行为,敌意性攻击则以打击、伤害某个人为目的。总体来说,儿童的攻击行为发展是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变。儿童早期的攻击通常是工具性攻击,例如儿童会因为自己得不到想要的某一物品,与他人发生争抢、推搡等行为。随着自我意识不断发展,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东西不可侵犯,一旦别人占取自己的物品时,他们会主动发出攻击,打击对方,使其害怕自己。当前研究发现,儿童的攻击行为存在性别差异,同时受亲子关系、自我概念、父母情绪反应、移情等因素的影响。
(一)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
最早提及攻击行为存在性别差异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麦考比和杰克林,他们在其著作《性别差异心理学》中提出“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侵犯倾向”。这可能是由于社会性别角色定论对男女的性别角色存在一定刻板印象。比如在中国,人们普遍认为女孩要温柔、举止得体,而男孩鲁莽、略有暴力倾向则被视为有“男子气”。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男女在遇到问题时,其解决方式就存在差异。男生可能更多地采用武力威胁使对方屈服。
(二)攻击行为与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指儿童与父母间的相处及沟通模式。当前亲子关系分为五类:顺从型、冷漠型、暴力型、民主型和专制型。顺从型孩子从小被父母溺爱,成长过程中遭遇挫折总是有父母或长辈为其遮风挡雨,长大后承受能力差、不抗压,他们在遭受挫折时很容易采取极端行为。专制型孩子太过依赖、服从,在遭受欺负时,通常采取忍受态度。孩子在民主型的亲子关系下最容易健康成长,这种亲子关系下的孩子比较独立、有主见,遇事不易莽撞,处理应对方式也较积极。与民主型相反的是暴力型,父母尤其信奉“不打不成才”的理念,他们常用暴力来威胁自己的孩子。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孩子会通过模仿大人的行为举止来学习,暴力型孩子长大后,在遇到他人与自己意愿不和或是遭遇某种困境时,他们首先采用的是用暴力解决问题,习惯性地学习自己的父母。相比其他类型,暴力型亲子关系下,孩子最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三)攻击行为与儿童自我概念
儿童自我概念是指儿童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研究发现,儿童的自我概念在其攻击行为中扮演着中介作用,即儿童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会间接影响他们的攻击行为表现。研究者通过整群抽样法考察了1806名小学儿童的自我概念与同伴信念在其攻击行为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儿童的自我概念与身体、关系攻击显著相关,且儿童的身体自我概念、社交自我概念在同伴拒绝、同伴侵害与攻击的联系中具有中介作用。
(四)攻击行为与移情
较早总结儿童攻击行为与移情关系的是任朝霞,她认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不良社会性行为,而移情作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促动因素,对攻击性行为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她倡导提高儿童的移情能力,让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良性发展。应贤慧和戴春林发现攻击行为与移情存在中介变量,即攻击情绪与认知,扩展了研究视角。近期对攻击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可能是由于青少年群体处于情绪最不稳定时期,容易冲动、易怒,其行为有较大的不稳定性,所以研究者们普遍将对象集中在青少年群体。
(五)攻击行为与道德脱离水平
对于攻击行为与道德脱离水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和大学生对象。有研究发现道德脱离对大学生攻击行为有调节作用,道德推脱会对大学生的攻击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与低道德认同者相比,高道德认同者的攻击行为会随着道德推脱水平的降低而明显减少。但对于儿童攻击行为与道德脱离水平的关系,至今研究较少。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经历了三个时期:前道德阶段,此时儿童不能判断,只直接接受其行为后果;他律道德判断阶段,此时儿童处于小学低年级,受自身外价值支配,比如同伴关系,家长命令等;自律道德判断阶段,此时儿童已处于小学高年级,受自己主观价值标准支配有相对自主权,其道德水平发展趋于成熟。所以研究者大多研究成年后比较稳定的道德水平与攻击性行为关系。
此外,国内有学者运用元分析技术探讨了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可能存在的调节变量,结果显示: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正相关。文化背景、数据特点、道德推脱问卷类型、攻击行为类型、年龄阶段会对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的调节效应。这说明道德推脱是攻击行为的有效预测变量。
(六)攻击行为的干预
儿童攻击行为不进行及时干预,对于以后的发展和关键期都存在重大隐患。当前不少学者对攻击行为干预进行了探索。李宏利和宋耀武认为干预的实质是要切断攻击行为发生的连续性,可通过发展性干预、社会环境干预,身体干预和物理环境干预减少攻击行为。对攻击行为研究已久的张蔚和张文新认为,情绪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情绪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移情水平、愤怒情绪、情绪调节能力三个方面。因此,他们提出了通过对情绪的积极引導来减少攻击行为的具体措施: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合理情绪宣泄、角色扮演、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合作学习。这些干预措施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提供了借鉴。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当前对攻击行为的研究不断丰富和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从研究对象上,对攻击行为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群体
这可能是由于青少年群体的情绪极不稳定,最容易发生攻击行为。个体从幼儿时期的“争夺玩具”行为到成年后身体、言语攻击,实际上攻击行为贯穿个体一生发展。在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特点。所以仅仅关注青少年群体是不够的,应扩宽研究视角,加深对幼儿、儿童的攻击行为的探索。丰富发展心理学领域关于攻击行为的研究。
此外,攻击行为研究对男性关注较多。大多学者认为,相对女性,男性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由此对于男性的关注远远多于女性。虽有较少学者在其研究中提及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对女性攻击行为也做过研究,但并没有真正关注女性攻击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女性由于性格和社会期许等差异,与男性相比可能存在不同的攻击形式和特点。如,女性更喜欢言语攻击和间接攻击,这并不比男性间身体攻击的伤害小。因此,未来研究应多关注女性在攻击行为中的角色及其攻击行为的特点。
(二)从研究内容上,当前研究者们对攻击行为主要从以下几个进行了探索
1.对攻击行为的本身特点进行探索,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研究者们普遍认为,男性的攻击行为远在女性之上。(1)先天因素,如体格、气质等原因造就男女在攻击性上差异。(2)社会价值认同本身存在片面概括,认为男性比女性更具攻击性。这种观点看似合理,实则太过狭隘。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已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女性在面对家庭、工作、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时,会采取反抗、报复等行为去反击他人,且女性的攻击性行为并不像男性攻击行为那样直接,更多地会采取言语、关系等间接攻击方式。
2.探索了个体心理社会因素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如個体的移情水平、道德脱离水平等。但从生理心理探索个体攻击行为的研究甚少。近年来,王美萍和张文新探索了5-HTR1A基因rs6295多态性和攻击性行为的关系。此外,当前对攻击行为的研究大多数局限于心理学一领域内的探索,跨学科研究甚少。未来研究可将心理学与生物学、遗传学,甚至医学结合,探索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对攻击行为的干预提供新路径。
(三)从研究方法上,当前研究主要是对国外研究的梳理,以及问卷调查研究,实证性研究较少
此外,追踪研究时发展心理学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但当前对攻击性行为的追踪研究甚少,一方面是其本身容易流失,另一方面攻击行为本身就具有不稳定性,在不同年龄阶段其攻击程度性质各不相同,不同年龄段的衡量标准是一个值得考究的问题,未来应重视追踪研究。
参考文献:
[1]Pepler,D.J.,Rubin,K.H.The Development and Treatment of Childhood Aggression[J]. Lawrence Erlbum Associates,1991:204,
282.
[2]纪林芹,魏星,陈亮,等.童年晚期同伴关系不利与儿童的攻击行为:自我概念与同伴信念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报,2012(11):1479-1489.
[3]任朝霞.浅谈移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73-77.
[5]王兴超,杨继平,杨力.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关系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4(7):1092-1102.
[4]杨继平,王兴超.青少年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道德判断调节作用的性别差异[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4):361-367.
[6]李宏利,宋耀武.青少年攻击行为干预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4(4):1005-1009.
[7]张蔚,张文新.情绪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及教育干预[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6(2):25-27.
[8]王美萍,张文新.5-HTR1A基因rs6295多态性、负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206-20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