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

  • 人生的意义在于追寻
    物形象阐释人生的追寻意义,小说人物在追求不雷同、公正、“高人”、纯洁、美等多个层面的意义之后,走进河湾、退隐桃花源和理想国。但是追寻是无止境的,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生活也是一种追寻的方式。关键词:《河湾》 追寻 意义 真谛读张炜的长篇小说《河湾》,如同欣赏一幅长篇精美画卷,也同欣赏一部委婉缠绵的乐章。小说故事动人,而其中蕴涵的理念更为引人深思。小说情节不算复杂。一对恋人,从大学时相爱,二十几年恋而不婚。大学毕业后,两人分配到同一城市的不同机关工作,后来女主

    百家评论 2023年5期2023-11-22

  •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略读课文阅读要素浅析
    册《延安,我把你追寻》课前提示语中要求“想一想:诗中多次提到‘追寻’,是在追寻什么?”追寻一词是课文的题眼所在,因此抓住关键词“追寻”便于学生精准定位,快速理解课文相关内容。二、统编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阅读策略要素分析 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第二、三学段对阅读目标与内容的表述和每篇略读课文课前提示语中对阅读策略要素的要求,把统编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阅读策略要素概括为:朗读、默读、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预测、复述、收集阅读参考资料、整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3年1期2023-05-30

  •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略读课文阅读要素浅析
    册《延安,我把你追寻》课前提示语中要求“想一想:诗中多次提到‘追寻’,是在追寻什么?”追寻一词是课文的题眼所在,因此抓住关键词“追寻”便于学生精准定位,快速理解课文相关内容。二、统编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阅读策略要素分析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第二、三学段对阅读目标与内容的表述和每篇略读课文课前提示语中对阅读策略要素的要求,把统编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阅读策略要素概括为:朗读、默读、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预测、复述、收集阅读参考资料、整本书阅

    语文天地 2023年1期2023-02-14

  • 王璜生:一场记忆的“追寻
    出发”经历的记忆追寻,“就像空间有几何学一样,时间有心理学”,这份心理条件同样诱发了他的“再创作”。“王璜生·珠江溯源记 1984/2022”巡展所呈现的不仅是“出发”与“再出发”、“创作”与“再创作”在图景与文本上的对照关系,这更是艺术家与自己对话、与人文地理对话、与艺术对话、与时间对话的结果。在跨地域的行走和时间的缝隙中,利用艺术的“转译”方式,王璜生在追问:个体命运与时代命运的关系究竟何如。张敏(本刊编辑部主任)人的社会性活动需求往往有昂然入仕和翩然

    艺术品鉴 2022年10期2022-07-21

  • 主旋律作品的融合传播研究
    题。主旋律作品《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以下简称“《追寻》”)在主旋律传播方面,呈现出诸多亮点。文章以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基于国内主旋律作品传播存在的问题,从语态、形态、渠道等角度分析其融合传播策略,并尝试提出改进建议,包括创新传播语态、打造融合形态、优化传播渠道等。关键词:《追寻》;主旋律作品;融合传播;传播策略;启示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8-0010-05“主旋律”一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8期2022-06-26

  • 魂系何方
    文本;魂;价值;追寻【中图分类号】I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5-188-03【本文著录格式】史云青.魂系何方——对《断魂枪》的再认识[J].中国民族博览,2022,03(05):188-190.老舍的《断魂枪》讲述了处于社会大变迁中的镖师沙子龙在时代变革面前,无奈中顺应着社会变迁将镖局改成客栈,内心却在煎熬中坚守着自己的世界,面对徒弟、习武者等人,他坚持自创的“五虎断魂枪”不传,要将之带进棺材,同自己一起消失的故事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5期2022-06-02

  • 艺术歌曲《追寻》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
    摘要:艺术歌曲《追寻》是刘雪庵20世纪上半叶创作的一首音乐作品,虽然这首作品篇幅短小,但其演唱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笔者以主客位的视角从背景概况、艺术特征、演唱分析三个方面对《追寻》进行研究,以期能帮助声乐学习者更好地完成这部作品。关键词:艺术歌曲  《追寻》  艺术特征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7-0086-03艺术歌曲一词最初来源于西方,20世纪初受新文化运动和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中国艺术

    艺术评鉴 2022年7期2022-05-09

  • 追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朗读的有效性
    探究竟。关键词:追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0-引言在语文的教学中,朗读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让学生理解、记忆、分析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让学生可以大胆地展示自我,这对学生朗读情感的激发非常重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朗读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一、朗读教学有效性的分析朗读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指的是教师层面要能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还要让学生也能够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形成良好的朗读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0期2022-04-02

  • 高阶思维:英语阅读ACTIVE教学“追寻
    贺 锦,汤路平(1.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江苏 南京 210000;2.南京市红山初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0000)一、引言《英语课标(2017版)》把思维品质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并将其界定为“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以及形成跨文化意识”[1]。Lewis&Smith(1993)认为,当一个人为了达到一个目的或者在复杂的情形中找到可能的解决方案,在处理新的信息和储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6期2022-02-09

  • 明确“追寻”的意义和姿态
    词:关雎;蒹葭;追寻《诗经二首》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两首诗都是在讲述关于“追求伊人”的美丽故事。《关雎》活泼明朗,《蒹葭》朦胧哀伤;《关雎》通俗,《蒹葭》隐晦。关于《诗经二首》的学习,很多学生除了会背诵与默写,收获寥寥。那么,学生应该从中汲取那些丰厚的精神养料呢?笔者以为,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体味《诗经》的音韵美、情感美、人情美的同时,还应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并进而明确“于漫漫人生之路中,追求梦想的姿态和意义”,即寻找目标(爱情信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6期2021-11-03

  • 追寻“无痕” 基于课堂的深度学习
    统编教材的课堂,追寻“无痕”的深度学习研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无痕”的学习活动。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将追寻“无痕”的课堂深度学习研究的基本理念运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也是一项崭新的研究。关键词: 小学  道德与法治  深度学习  追寻“无痕”基于统编教材的课堂,追寻“无痕”的深度学习研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和确定专题

    教学博览 2021年1期2021-09-10

  • 从《春光乍泄》看王家卫电影的追寻命题
    王家卫的电影中,追寻是永恒的命题。影片中的人物往往内心孤独封闭,又一刻不停地追寻温暖。王家卫通过视听密码、对物倾诉等手法映射出孤独追寻的港人群像,展现出工业时代港人的生存状态,并给港人指出了一条发泄情绪和纾解思想的出路。关键词:王家卫 追寻 孤独群体 工业时代纵观王家卫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王家卫一直在围绕“追寻”这一主题进行创作。影片中的人物渴望温暖又拒绝接近,向往亲密又不愿敞开心扉,而这正是后工业时代港人精神图景的映射。在孤独的煎熬下,他们不断追寻温暖,

    文学教育 2021年7期2021-08-09

  • 平凡女孩的不平凡之路
    价值和自我身份的追寻,力图解读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关键词:喜鹊 追寻 自我价值 自我身份一、艾玛·卡萝尔与《天空追逐者》艾玛·卡萝尔是英国当代儿童文学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在从事写作之前,她在中学做老师,积累了大量如何吸引儿童注意力的经验。她的小说语言简洁明了、朴素平实,情节生动活泼,吸引着众多儿童读者。艾玛的作品虽然面向儿童读者,但其不仅对儿童具有教育意义,而且能够以锐利的眼光透视当代社会生活,针砭英国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社会现象,因此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6期2021-08-03

  • 追寻》——广播文艺主题宣传的一次精神求索
    大型融媒体节目《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为例,从选题策划、形式创新、媒体深度融合、拓宽传播渠道等六个方面对全媒体环境下广播文艺如何做好主题宣传进行分析与探讨。【关键词】文艺广播   主题报道   守正创新   融合传播【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做好庆祝建党百年主题宣传报道是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工作重点。在全媒体环境下,如何让主题宣传报道守正创新、深入人心,是广播文艺面临的全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

    中国广播 2021年5期2021-07-29

  • 追寻”的诗学
    高在上”。她的被追寻与被边缘是矛盾而统一的。诗人的精神就生于斯,长于斯。刘洁岷的诗歌《蓝雾·加油站》曾冷静地叙述一场遥远战争带来的世代创伤,记忆本已湮灭,本已不必追源溯流,但是“从阵亡名单上漏掉的人的子孙”在“加入幸福生活的行列”之后,仍然“连夜奔赴”,要“看看那片,同属于人类的景色”。这带着满腹沉痛和复杂心境的上路,正是对诗歌追寻所应有的姿态,而“连夜奔赴”和“同属于人類的景色”,则宣布了介入诗歌的庄严肃穆及其背后所藏匿的伟岸大同。不可否认,这诗之追寻

    文学教育 2021年3期2021-07-09

  • 从《巴别塔之犬》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困境
    《巴别塔之犬》 追寻 放弃 沟通 困境《巴别塔之犬》是畅销书女作家卡罗琳·帕克丝特的一部代表作品,这部作品讲述了语言学家保罗的妻子露西有一天从家中的苹果树上坠落身亡,而这一天他正在学校工作,周围的邻居也没有见证这起事件,唯一的目击者是他们所养的一条脊背犬——罗丽。保罗为了找出妻子死亡的秘密,开始努力训练罗丽说话,期待它讲出在妻子死亡那天所看见的事件的经过,了解妻子的死亡之谜,故事由此展开……这部作品采用第一人称内视角的方式进行讲述,作品有两条故事线:一条是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5期2021-06-30

  • 『绿树枝』啊,你在何方 ——读《追寻
    走进徐鲁的小说《追寻》,去揭开白鳍豚神秘的面纱吧。《追寻》可以说是一部白鳍豚的小百科。作者徐鲁用现实主义笔触,围绕白鳍豚“淇淇”的被发现、捕获、饲养,直至离世的经历,讲述了白鳍豚鲜为人知的生存故事和濒临灭绝的命运,以及几代科学家在长江和洞庭湖一带追寻、保护白鳍豚,献身祖国生态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事业的独特经历与理想精神。白鳍豚属淡水鲸类动物,是长江中下游一带独有的古老物种。关于它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典籍《尔雅》中。1914年,美国少年霍依在洞庭湖边的城

    作文小学高年级 2020年4期2020-12-29

  • 论朱英诞诗歌中的“追寻”书写
    内容摘要:“追寻”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书写类型,这种书写往往能穿越历史的长河在文学长廊中留下动人心弦的精神闪光点,朱英诞的“追寻”书写亦是如此,作者在诗歌的海洋中执着地寻找“真诗”,并以此为基点建立独特的诗学理想,同时,朱英诞以“梦”的幻想性为“追寻”书写插上想象腾飞的翅膀,让诗人得以在文学的世界中圆梦“母亲”与“江南”,孜孜不倦的“追寻”姿态让朱英诞思考自我与存在,从而抵达精神的家园与理想的彼岸。关键词:朱英诞;追寻;真诗;存在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追寻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9期2020-09-26

  • 执著的追寻
    感受:他总是执著追寻着。本文将以“执著的追寻”为主线,对张承志前期的主要小说创作加以综合感知:对理想净土的追求;对母亲的追寻;对知识的追寻;对硬汉(力量)的追寻。关键词: 张承志;追寻;理想的净土中图分类号: I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8264(2020)01-0037-04在新时期众多知青作家中,张承志是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以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方式描绘了知青这一代人的精神旅途,带给我们一次次精神的漫游。透过

    今古文创 2020年1期2020-09-10

  • 执著的追寻
    感受:他总是执著追寻着。本文将以“执著的追寻”为主线,对张承志前期的主要小说创作加以综合感知:对理想净土的追求;对母亲的追寻;对知识的追寻;对硬汉(力量)的追寻。关键词: 张承志;追寻;理想的净土中图分类号: I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8264(2020)01-0037-04在新时期众多知青作家中,张承志是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以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方式描绘了知青这一代人的精神旅途,带给我们一次次精神的漫游。透过他的作品,总是被那青春热

    今古传奇·故事版 2020年1期2020-08-25

  • 没落的小世界:戴维·洛奇眼中的学术荒原
    对于名利和情爱的追寻。洛奇借此打开西方学术象牙塔的大门,展现其中混乱不堪的景象,揭开学者精英们的虚假外衣,将其中的困顿和危机暴露出来,向大众呈现了一片西方当代学者的精神荒漠,以引后者深思。关键词:《小世界》;学者生活;追寻;精神荒原戴维·洛奇是一位学院派作家,在伯明翰大学从事了多年的教学工作,深厚的学识修养使他在文学创作的探索上一路向前。同时作为文学理论家,他以研究结构主义、小说理论及写作技巧等而闻名,因而他的作品呈现给大众的大多是较突出的知识性、思想性、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6期2020-08-14

  • 在缺失中回忆,在重复中追寻
    失与对亲情的苦苦追寻。基尔克郭尔认为全部生活是一种重复,回忆也是重复的一种。米勒指出对一部小说的阐释一定程度上要通过此类重复出现的现象来完成,且小说的重复可以通过人物角色与叙述者话语表现出来。胡塞尼通过语词重复、转换叙述时态、改变人物记忆呈现形式来回忆着小说人物在不同时空中对他/她的欲求与缺失的追寻,在三部小说间留下重复书写的影子。关键词:胡塞尼小说;缺失;回忆;重复;追寻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7.037中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7期2020-07-23

  • 论岭南作家郭小东小说的意象建构
    东 意象 成长 追寻 建构“意象”作为审美要素,其概念有源远流长的发展演变。杨义认为:“意象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复合体,既有意义的表象,又有表象的意义,它是双构的,或多构的。”练暑生认为:“在中国语境里,比较通行的看法是把‘意象作为一个已经实现主客观(意与象或情与景)相统一的、独立的艺术形象来考察……对于‘意象的考察必须跨越主客观关系范畴,在前在的经验结构中解读主体与物象或表象的相互关系,我们才能在认识的层面上,把握‘意象的特性及其传情达意的各种可能性。”在笔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3期2020-02-28

  • 物质世界的道德追寻
    道德一次次的不懈追寻,展现了面对物质世界道德理想该何去何从的深层次思考,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思想内涵。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地球之眼》中关于物质世界的道德追寻,聚焦作者写什么和怎么写,力图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阐发作者对于当今社会道德缺失与追寻的深沉观照与现实思考。关键词:道德 安小男 物质世界 追寻一、物质世界的道德缺失伴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却似乎没有取得应有的发展,而随着当今社会道德缺失问题日渐凸显,对于道德的思考也成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12期2020-02-04

  •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让梦想即刻出发
    词:梦想;初心;追寻;成长文章讲的是男主人公圣地亚哥不甘成为父母眼中让普通农家骄傲的神甫而毅然决然的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了解世界。故事是以两个梦境为指导在撒冷王的帮助下踏上寻找宝藏追求梦想的旅程。圣地亚哥本来是一个普通的放羊男孩,但他却时常被梦境困扰,在梦里总会梦到金字塔并暗示他即将前往。我们经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么圣地亚哥是不是也跟我们一样是生活在向他暗示着什么,所以他告诉自己的父亲他不要当神甫,他要去云游四方。这也是作者在向我们展示圣地亚哥并没有因为

    银幕内外 2020年7期2020-01-04

  • 理想主义者的理想之光
    键词:理想主义;追寻;隐喻[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9-0-01《所有路的尽头》是弋舟2014年发表于《十月》第二期的小说,小说通过画家“我”在寻找同届同学邢志平死亡原因的过程中,所描绘出我们“那一代”人,在生活中的种种际遇。以及在精神和理想上的种种落差。一、追寻之路弋舟的小说当中,为了某个主题去追寻结果,这一经历的描述,仿佛在近几年的他的小说中常常出现。无论是《平行》当中对“老去”的追寻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9期2019-11-16

  • 男女二重唱《追寻》伴奏与演唱的举例分析
    探索男女二重唱《追寻》的艺术魅力以及应尚能先生独特的音乐语言。关键词:应尚能;男女二重唱;《追寻》应尚能(1902-1973),是我国著名的歌唱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的歌曲创作量非常大,作品多达近200首,且类型丰富,包括各种题材、形式。笔者从中挑选了这首从风格上区别于应尚能多数表达爱国情怀的创作——《追寻》,作了曲式以及钢琴伴奏、人声的举例分析,力图一探应尚能作为划时代全方位音乐家的风姿。这是一首二声部的艺术歌曲,发表于1942年,采用了最为动人的混

    黄河之声 2019年21期2019-10-21

  • 幸福的追寻
    幸福是亘古不变的追寻。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关注人的灵魂,他认为幸福是人类灵魂所达到的一种和谐状态。罗素则认为“一个幸福的人,拥有实在的生活,广泛的兴趣,丰富的情感。”[1]关键词:幸福;追寻;高更;繁华保罗·高更是19世纪法国后印象派画家,现代画派的杰出代表。高更出生于于富裕之家,祖父曾是一名周游世界的水手,祖母个性倔强、敢于追梦,受祖母的影响,高更个性独特,高傲且执着,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后来为了追寻真我而离开家庭。高更幼年丧父,对母亲甚是依恋,因此在创作

    青年生活 2019年16期2019-10-21

  • 用探索世界的方式探索自己
    ”马丁和鲍勃一起追寻龙卷风。美国是龙卷风多发地,追风者是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一个职业,他们的生活就是利用科技和经验去追寻龙卷风。春夏是个对自己够狠、够“拧巴”的人,她是模特出身,为了让作品令人信服,她会花很多精力锤炼演技。为了争取到饶雪漫作品《左耳》的女主角机会,她曾一口气写下四千多字的自荐信。在生活中,她也是个一直保持着冲劲儿的姑娘。她的朋友对她说,之所以希望她来这个节目,就是觉得她永远都在往自己身上找问题,去外面的广阔世界看一下,可能会豁然开朗,不会给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23期2019-08-12

  • 追寻更加自由美好的课外阅读
    李玉娟摘 要:追寻更加自由美好的课外阅读,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令学生开心地读、积极地读。通过阐述情境导航、方法点拨、朗读示范的课外阅读教学指导,旨在引导学生更加有效地展开课外阅读,以供同行借鉴。关键词:追寻;自由美好;课外阅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许多语文教师意识到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的重要性,然而面对自律性与积极性差的小学生,却是一筹莫展。课外阅读教学,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讲究技巧,也讲究耐性,对于广大语文教师而言,也是一项严峻的考验。一、情境导航,释放

    新课程·小学 2019年5期2019-07-11

  • 《斩首之邀》:辛辛纳特斯的精神特质
    词:荒诞;矛盾;追寻作者简介:姜丽娜(1991-),女,汉族,青岛大学2016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2--02一、外部世界的荒诞性纵观辛辛纳特斯周围的环境,到处充斥着荒谬、非现实与不可理喻性:偌大的监狱竟然只有辛辛纳特斯一个犯人;看守他的士兵带着像狗一样的面具,法律要求审判他的法官必须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事实上无法满足这一要求便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2期2019-06-06

  • 凸显价值追寻本真主动作为发展思维
    价值,借助载体、追寻本真,有向开放、拓宽视角,多维探究、发展思维。要立足学生视角,把握数学本质,关注核心素养,创设数学活动,捕捉课堂资源,有效集聚生成和交互反馈,促进能力提升。【关键词】凸显;追寻;主动;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基于新课程标准,基于学校“cheng”文化“博爱·诚信·博学·创新”的核

    教育界·下旬 2019年2期2019-04-26

  • 探究现代都市人对乡野自然的渴望与追寻
    的乡野自然之中去追寻自然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人类应该诗意的栖居,“旅游热”现象的背后其实是现代都市人对于绿水青山美好生存环境的渴望和追寻。关键词:旅游;都市;绿水青山;追寻十一节后,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26亿人次,同比增长9.4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990.8億元,同比增长9.04%。从以上数据中不难看出,我国“旅游热”正劲头十足。随着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使得人们在有限的生存空间里越来越

    神州·下旬刊 2019年2期2019-04-01

  • 卡夫卡《城堡》
    对《城堡》当中的追寻与预言主题展开分析讨论,希望可以为同学们更加深刻的解读《城堡》带去参考借鉴。关键词:《城堡》;追寻;预言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城堡》对于未来的预言是针对人类在后工业时代中的生存以及生活状态的预言。《城堡》当中主人公K的一生都在苦苦的追寻,这种追求是困顿的、也是矛盾的,因为他所追寻的目标是人之所以作为人的生存权利和工作权利。一、 追寻无果在“城堡”的社会当中,并不需要K这样的土地测量技术人员,他在那个世界当中没有权利与价值可谈,或许只是一种

    读天下 2019年2期2019-02-19

  • 理想与现实 精神与物质
    【关键词】话剧;追寻;遗憾;逃离【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一、话剧独特的魅力话剧和我们的生活一样,每一场戏都是现场表演,都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且注定消逝的;每个人在世只有一次机会,我们就是自己生活的导演,就是人生这部戏的主角,我们每天都是在演戏。有的时候是演我们自己,有的时候是演别人想要的角色。虽然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塑造的人物不同,但都在感叹时间太短,我们经历的人生都希望可以找到共鸣、找到回声。所以我们开始去看别人的表演,可能我们刚开始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12期2019-01-07

  • 嬉皮士文化视角下的《在路上》
    表的人物的反叛和追寻之路。文章通过分析主人公的嬉皮士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揭示了小说中体现的嬉皮士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旨在说明嬉皮士文化是人们直面自己的精神世界、追寻人生真谛的一种途径。关键词:嬉皮士文化;在路上;反叛;追寻长期以来,嬉皮士文化被认为是堕落和颓废的代名词,嬉皮士选择了与传统道德相悖的生活方式来表现自己,并且向社会主流文化发起了挑战。但从本质上而言,这种离经叛道的生活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发泄内心的不满,寻求自我价值的介质。在探索嬉皮士文化的內涵和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10期2018-12-18

  • 坚守边远瑶山追寻教育梦想
    大瑶山乡村教育,追寻自己的教育梦想,谱写精彩教育人生。凭“坚守边远山区”的信念撑起我的教育梦想,把乡村教育放在心上,在坚守中成长;以“把每个学生放在心上”的理念引领我的教育梦想,让每一个瑶家孩子健康成长;用“办有特色的乡村教育”的观念丰富我的教育梦想,让瑶家老百姓享受家门口公平而有质量的乡村教育。关键词:坚守;追寻;梦想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9-15作者简介:李荣胜(1967—),男,瑶族,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中学

    教师·上 2018年11期2018-11-29

  • 浅析伯格曼电影《第七封印》的宗教哲思
    仰;哲思;质疑;追寻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4-0102-01《第七封印》是英格玛·伯格曼最后一部讲述宗教与信仰的作品,“是切断了人通往“灵魂不朽”的永生之路,追寻现代人内在的宗教需求——現世的、世俗的神性”[1],是伯格曼表达宗教观点的纲领性作品。一、信仰的源起伯格曼曾说:“我的全部创作实际上完全是以童年的印象为基础的。我可以随时回到当时的情境中。整个说来,我所做的有一定价值的东西都可以追溯到童年

    戏剧之家 2018年24期2018-11-28

  • 摇曳的风筝线
    筝的人,都一直在追寻的路上,在寻找风筝的过程中实现了成长与救赎。对“风筝”的追寻,不仅是对美好人性的追索,也是对阿富汗民族文化的追随。关键词:风筝;追寻;成长;救赎;流散作者简介:徐丹丹(1993-),女,吉林桦甸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3--02小说以阿富汗的悲剧为背景,但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成长与移民的故事,有时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3期2018-10-27

  • 职中教师追寻职教初心
    忠梅摘 要:通过追寻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深刻认识我国职业教育的目的,掌握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具体教学内容是教给学生一定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满足学生个人的就业需要和客观岗位的要求,适应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达到强国富民的目的。关键词:职中 教师 追寻 职教 初心一、在晚清:职教发轫,抵御外侮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面对列强入侵,晚清政府被迫“师夷长技以制夷”,推行洋务运动以“求强”“求富”。兴办洋务教育,学习“

    西部论丛 2018年8期2018-09-03

  • 原型视角探寻《北迁季节》的身份追寻丰题
    法对身份及家园的追寻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小说《北迁季节》中的追寻原型、母亲原型、主人公原型以及小说中的树与房子、河流与海洋等原型意向,从而揭示主人公穆斯塔法在东西方文化的夹缝中游离与徘徊,在中心与边缘的张力中陷入迷失与无根的挣扎,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漂泊无根的宿命之旅。[关键词]原型;追寻;身份;母亲;主人公[中图分类号] 1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8) 04- 0184- 04引 言塔依卜·萨利赫( Tayeb Sal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4期2018-05-26

  • 试论小说《红字》中海斯特·白兰的追寻之路
    试图以女主人公的追寻之路为切入点,回归小说文本,阐释主题思想:人至出生而有罪,而救赎之路却是荆棘丛生、寸步难行的,唯有不断地历经磨难、积善行德,方可获得澄澈的心灵。关键词:红字;海斯特·白兰;追寻一、前言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作为一部历史小说,《红字》还原了17世纪北美新英格兰清教社会的生活风貌,会深受读者的喜爱,并成为美国文学中不可磨灭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归功于小说的追寻主题。对于小说《红字》的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而言,追寻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3期2018-05-04

  • 流浪的坚守与焦虑
    关键词: 流浪 追寻 流浪的星星 九月寓言“流浪”是从古至今人类固有的一种生存方式,而“流浪意识”同样也是人类无从逃避的一种精神追寻,尤其在物质文明极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已经在文明世界走了很远的现代人,对这种人类古老精神传统的传承渴望越发强烈。因此,20世纪以来,不论在我国还是西方社会,都出现了很多以“流浪”作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而在这些作品之中,本文选定了同在1992年发表的两部小说,即张炜的《九月寓言》和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的《流浪的星星》,进行比较研究,

    文教资料 2017年34期2018-03-27

  • 《城堡》主题和结构的“追寻”模式分析
    上表现出明显的“追寻”特点。主体与客体、发送者与接受者、帮手与对手等因素的“非确定性”,导致评论界对《城堡》主题进行了多重阐释。这体现出《城堡》内涵的深刻性以及对西方世界精神危机的预言性揭示。关键词:卡夫卡 《城堡》 主题 结构 追寻《城堡》是卡夫卡在1922年完成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和《美国》《审判》一样,都是没有结尾的小说。这也成为卡夫卡小说的一种模式,体现了其小说的未完成性和开放性,但是也导致了人们无法给小说一个确切的解释。自《城堡》出版以来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1期2018-01-25

  • 对师范教育实践特质的“追寻
    育对实践特质的“追寻”(一)师范教育的实践特质师范教育的实践特质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立足于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未来行使“传道、授业、解惑”之责的教师更需要在不确定性的实际情境中不断完善与修正自身的实践技能。师范教育的理论取向不仅简单地包括纯理论研究,也蕴含着基于实践而对现有理论的完善与创新。另一方面,基于提升实践技能的初衷,实践性的技术训练本身属于实践取向的初级阶段。获得一定教学技能、积累一些教学经验后,师范生还必须在实践中通过检验、反思来强化

    现代教育科学 2017年10期2017-05-30

  • 感触 追寻 表达
    析,“感触问题,追寻错误的根源,学会正确而永恒的表达结果”给出针对性的教学对策以期能帮助学生在解题中减少失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进而使高三解题教学更加高效给力。关键词:感触;追寻;表达G633.6一、课题的提出解题教学占据了高三数学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学好数学离不开解题,学生通过解题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优化数学认知结构,训练数学思维,提高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象一:上课听得懂,作业不会做。现象二:难的做对,简单的反而失分。现象三:老师反复讲,学生照样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3期2017-05-23

  • 《黑骏马》中主人公的身份认同
    公白音宝力格不断追寻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主人公在从草原文化到都市文明再到草原文化的精神之旅中,在“自我”与“他者”的较量中,实现了对两种不同文明的重新审视以及对自己身份和心灵归属的反思,找到了前行的方向和动力。关键词:白音宝力格;身份认同;追寻;草原文化;都市文明作者简介:郑会会(1992-),女,汉族,河南南阳人,渤海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0-02身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4期2017-05-18

  • 北美女性移民的别样追寻之旅
    命运。本文将从“追寻”的角度入手,對《邮购新娘》中新时期海外女性移民的精神归属做一个探讨。【关键词】北美新移民;追寻;女性;精神归属;身份认同一、三代女性一脉相承的追寻之旅小说以“邮购新娘”江涓涓赴加拿大结婚为开头,揭开了一个家族三代女性的近乎传奇的人生故事。三代女性的命运,是中国近代史的别样反映,民间与正统、革命与爱情、宗教与欲望等等交织成了种种恩怨情仇,让个体在其中身不由已,有意或无意地承受着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三代女性依然坚持着追寻的步伐。首先为爱情

    青春岁月 2016年24期2017-04-15

  • 追寻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
    神家园。关键词:追寻;古典诗词;文化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9-0007-01中国古典诗词本身蕴着的独特的文化魅力,承载着的我们民族特有的精神追求、人文价值和生命力量。一、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在于它的语言美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首先是它的语言美。具体表现在它的辞采丰富,表意精准、凝练。中国古典诗词炼句、炼字、诗眼等艺术手段,以求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3期2017-04-13

  • 分析保罗?奥斯特小说《幻影书》中的“追寻
    的一部作品”。“追寻”作为线索贯穿全篇,是理解小说的出发点。本文聚焦于“追寻”这一线索,通过文本分析,结合奥斯特的犹太身份,法国存在主义的影响,探析作者通过“追寻”所表达的寓意。关键词:保罗·奥斯特;《幻影书》;“追寻”[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2保罗·奥斯特(1947-)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诗人、译者及导演,其作品曾获“莫顿·道文·萨贝尔奖”、“福克纳文学奖”提名、“法国最佳外

    青年文学家 2017年6期2017-03-31

  • 《陆犯焉识》中陆焉识对自由的探索与追寻
    一般,倾其一生去追寻。关键词:陆犯焉识;自由;追寻一、对自由的坚守留学的日子里,他不参加各种社团组织,他认为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里,可以自由自在的享受生活,而不能让其他的事情占用自己的时间,国外的五年时间,他觉得只属于自己。对于个人感情问题,陆焉识对继母给他安排的冯婉喻缺乏兴趣,他认为恋爱是自由的,在他的意识里,恋爱自由和个性解放连为一体,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婉喻对他来说像是枷锁,是束缚。而现实中发生的事情也冲击着他对自由的认知。归国后,三十年代的上海文坛已经是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1期2017-03-22

  • 自在 趣味 诗意 深邃
    味;诗意;深邃;追寻教育是培育美丽生命的事业。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当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满怀憧憬地走进校园,开始他生命体验的旅程时,我们该给他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呢?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一个春日,泗水河畔,孔子和弟子们来这里游春。面对潺潺的流水,善施教化的孔子说:“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随后,弟子们三两散开,围在老师身旁,席地而坐,一边享受美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7年2期2017-03-22

  • 存在的痛苦,追寻的虚无
    存在的荒诞,以及追寻的虚无。关键词:痛苦;虚无;追寻[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02一、人生而痛苦无论是苏童,亦或者鲁迅,他们的人生似乎都充满了太多的黑暗。鲁迅的一生是坎坷的,少时家道中落,父亲病重,遭人冷眼。成人之后,先是不满于包办的爱情,而后兄弟失合。再后来困于疾病长达数年,期间更是被无数不理解的人所指责。而苏童亦是如此,自小家庭贫困,九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肾炎和并发性败血症,差点死掉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期2017-02-22

  • 艾丽丝·沃克作品中黑人女性美学表述探析
    表述传统。沃克在追寻黑人女性美学表述的过程中,向我们展示了尽管黑人女性受到多重压迫,但仍旧凭借着自己的勤劳、智慧、勇敢和非凡的创造力,去创造生活中的美。沃克对此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表达了极大的欣赏和赞美,同时她也找到了黑人女性创造精神的秘密和创造力的传统。这种创造力是先辈们留给她的珍贵遗产。黑人女性先辈们给了她去继承这种遗产的可能性,也给了她去传承和发扬它们的力量。沃克希望通过这种颠覆主流文学的话语系统的“民间的”艺术形式去建构美国黑人女性的文化身份。关键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6期2017-01-16

  • The analysis of Toni Morrison’s The Bluest Eye from the Feminist Thought
    值和身份的迷失和追寻。在其代表作《最蓝的眼睛》中,莫里森塑造了两类典型的黑人女性形象,一类是在白人主导的社会中迷失自我,逃避黑人文化,深陷生活困境的黑人女性;另一类是是勇敢的探寻自我,坚持黑人文化,摆脱身份困境的黑人女性。莫里森通过对两类不同的黑人女性生活经历和观念的比较和分析,进一步探讨黑人女性身份的迷失和追寻,从而向世人展现莫里森独特的黑人女性观:黑人女性只有坚持、尊重和继承自己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唱“自己的歌”,坚持本我,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才能

    青春岁月 2016年22期2016-12-23

  • 浅析《小世界》的解构性特征
    构,在后文珀斯的追寻过程中还有所体现。本文旨在揭示珀斯追寻安杰莉卡这一过程的解构性特征。关键词:解构;编码;解码;追寻[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01一、“编码—解码—编码”结构“语言是一种代码,但每一次解码就是另一次编码”。莫里斯·扎普的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绝对掌握”的可能。语言的含义在能指间不断转移,语言被解码的同时进行了二次编码,对二次编码再解码的同时又是第三次编码,解码即编码,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7期2016-12-17

  •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追寻“语文味”,不仅是教师应该丰富课堂教学文化氛围的必要性,而且是学生感悟和吸收语文美味内化为语言实践的必要。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语文味 追寻一、语文教学急功近利,语文味缺失严重近年来传统教育旧式理念的影响,导致一些小学语文老师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更侧重学生的智力追求和高分的极力追捧,不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忽略学生内心渴望的轻松教学要求,导致学生致力于提高的只是分数,一心追求语文的学习方法、语言技巧和工具的机械使用。加之,新式外来文化的冲击,一部

    考试周刊 2016年86期201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