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在于追寻

2023-11-22 22:16珂村
百家评论 2023年5期
关键词:河湾真谛意义

珂村

内容提要:《河湾》通过具体丰富的故事情节和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阐释人生的追寻意义,小说人物在追求不雷同、公正、“高人”、纯洁、美等多个层面的意义之后,走进河湾、退隐桃花源和理想国。但是追寻是无止境的,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生活也是一种追寻的方式。

关键词:《河湾》 追寻 意义 真谛

读张炜的长篇小说《河湾》,如同欣赏一幅长篇精美画卷,也同欣赏一部委婉缠绵的乐章。小说故事动人,而其中蕴涵的理念更为引人深思。

小说情节不算复杂。一对恋人,从大学时相爱,二十几年恋而不婚。大学毕业后,两人分配到同一城市的不同机关工作,后来女主人公调整到国企工作。两人才华出众,能力超群,在单位都是骨干,是组织提拔重用人选。两人都喜欢读书与思考,都愿意保持心灵的纯洁与高贵。男主人公矫健英俊,女主人公美丽优雅,两人都有许多倾慕者、追求者。重要的是,两人都经历过颠沛流离的童年与少年,家庭都有过曲折遭遇、受到不公正对待并且难以取得解除冤屈的证明,这也培育了他们的公正心。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们是非分明、爱憎分明、善善恶恶,不随时俯仰、流入世俗。两人一直寻找世上“高人”。后来,男主人公结识了一位学识丰富、思想深邃、颇具哲学气质的志趣相投者,大概算是“高人”;最后,他毅然辞职,来到这位朋友所在的河湾,那里还有几位志趣相投者,他们一起自食其力,过上了绿色自然的清静生活。

关心情节进展和人物命运是读者共有的心态。这部小说,人物性格鲜明,情节轮廓清楚;但细节却有些朦胧,其轮廓只有远一点才能看清,好似典型的印象派画作。读者关心的有些情节并未交代。比如,男主人公的家人后来怎样,两位主人公的恋情后来怎样(这是读者会关心的,“有情人终成眷属”是读者们比较普遍的心理),那个隐藏着恶行的企业后来结局如何(读者一般喜欢看到恶有恶报),等等。对此我想,作者大概并非通过情节向读者显示其本身所蕴涵的意义。作者通过或清晰或朦胧的描述,表现的是他的理念。

理性地追问人生意义,往往显得抽象而又空泛,缺乏质感。而文学作品的回答,则形象生动,让人印象深刻。从这部小说可以看到,作者告诉人们的是:人生的意义,在于追寻。

作者通过两位主人公形象描写所追寻的,第一个是:不雷同。相恋二十几年而不结婚,是不同世俗的。因为“有情人终成眷属”才是幸福美满的这个观念,是人们的普遍心理与思维定势。海子在他的诗中就曾这样祝福陌生的人们。当然,人们也能从他的真诚祝福中,领会到他对世俗生活的一丝被动认同。爱情是文学永恒主题之一。小说的两位主人公认为,爱情是美好的,而婚姻则有可能毁掉爱情。因此,他们要保持爱情的永远新鲜,防止由婚姻而导致的爱情的疲惫与死亡。他们认為,爱情存在,则恋情持续;爱情消失,则可以离开;这才是自然的,人性的;传宗接代不在他们考虑之列。当然,坚持这样做,并非易事。书中也描写了令人饶有兴味的各种猜测、干扰、不理解与“怪人”评价。但他们坚持下来,保持了爱情之花的鲜艳,他们走了一条不同的路。通过独特的爱情形式,作者反映的是对“不雷同”的人生追求。“让人深感惊讶的生命个体”,“内心里却一直在试着跳、跳”,希望“走出丛林”。同时也有“快些落到地面”的内心彷徨与挣扎。

文学是人的心灵的反映,也塑造人的心灵。虽然婚姻是普遍的,婚后保持爱情的也不在少数,但是让爱情之花永葆鲜艳,也是人们心底的普遍追求。生活需要异彩纷呈,雷同的生活方式往往是单调的。生活应当容忍个性的存在,抹平个性的生活往往是乏味的。生活需要尝试,尝试才有可能出新。但凡具有正常思维的人,对于千篇一律、一眼看到底或者一眼望到尽头的生活,都会感到意义的缺失,甚至心生畏惧。生活难免模仿,但完全模仿或太多模仿则容易导致自我的消失。人生何等宝贵,自甘进入同一模式,至少是值得惋惜的。人需要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的全面发展与探索是相联系的。

追寻的第二个内容是公正。公正之于社会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正义也属于文学的永恒主题。小说中有很大篇幅写了这个追寻。特别是女主人公上学时不停地给继父写信,追问当时实情的情节,让人不胜唏嘘,乃至心酸。偏偏当时条件下很难明辨真情,更何况“黑白分明的大冤屈”,于是留下无限遗憾,让人扼腕叹息。男主人公的父亲为寻找证人,不停地跑;当“血煞”到来之时,男主人公也不停地跑,到处跑。他们都是追寻公正。正是在这种追寻中,他们培养锻造了自己的公正之心。在后来的生活中,对于当地的恶势力,他们头脑清醒,敢于抵御,勇敢地支持和保护抗争者,表现出疾恶如仇的不妥协精神。公正是美好社会的基本要求。

第三个追寻是“高人”。这个思想在小说中不断出现,如同乐章中时常点题的音乐语言。秉持正义、胸怀坦荡、学识渊博、富于智慧、深思明辨、见解透彻又工于动手能力,有专业成就又不以专家自居,这是群众中的出类拔萃者,杰出卓越者。他们不是高高在上的人,而是群众的朋友。社会需要这样的“高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高人”会越来越多。尼采在他的著作中也寻求“高人”,甚至“超人”。但是,尼采的“高人”是脱离群众、蔑视群众的。尼采告诉世人,必须使自己成为强者,不能安于现状,不能固守旧道德,生存的意义只是战斗,弱者理应被淘汰。对于安于现状的人来说,尼采的话好比狼的叫声,警醒人们不再浑浑噩噩,这当然是有用的。然而,《河湾》所追寻的“高人”是却真正的英雄,他就在群众当中,是群众的理解者、带动者、示范者。仰慕和学习“高人”,是优秀品质的体现。

第四个追寻是纯洁。在纷繁复杂的“欲望世界”中,两位主人公都能保持洁身自好,不沾纤尘,“出淤泥而不染”,难能可贵。纯洁是正义在自身的体现,维护纯洁就是维护人格尊严。在逆境的童年少年,他们不入浊流。后来在单位,凭优秀业绩发展。工作之余,他们也参加社交活动、民间交往,同各色人等打交道;也交友、聚餐,也同追求者相见,但都能守住底线,在道德精神上做到守身如玉。他们是生活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但清醒的思想与明确的价值标准,却使他们似乎具有某种旁观者的姿态。对于保持纯洁而作出的舍弃,他们无怨无悔。纯洁将灵魂安放于自我营造与捍卫的绿色精神世界,带来心灵的明净,心理的平衡,心境的宁静与行为的洒脱飘逸。这种精神境界,对人的心灵会产生足够吸引力。

追寻的第五个内容是美。作为文学艺术本质属性的美,对它的享受是文学受众需求的重要内容。这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心灵俱美;主人公珍视爱,追求美的境界与“高雅情趣”。蒙冤与寻求洗冤等情节描写尖锐犀利,极具意识张力,但并没有血淋淋镜头。这是美文学的特点,那些为追求刺激效果而目不忍睹、耳不忍闻的场景在这里不会出现;给读者造成感情激荡的是由作品平静叙述中所产生的心理波澜。唯平静中见真功。语言的魅力也是优秀文学的基本条件。作家自然天成、出神入化的语言,使作品的艺术性臻于极致。看似不经意的白描,也足以让人玩味。组织对男主人公父亲审查的场面,工作人员的言行,将读者带入被审查者所在的同一场景;感受同样压力,心灵同样震颤;其真切程度,具有惊人的力量;对读者心理简直是一种“施虐”,情节之痛与欣赏之乐并存。这样的生动情节布满全篇。

这是精神的追寻。精神追寻作为人的需求,隐藏于人的潜意识。唤醒它,引导大胆追寻,反映了作家的意识动机,至少是作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女词人李清照的名句。如此名句的产生,自然是极高天赋与修养的结果。有人认为,其中最难写出来的是“寻寻觅觅”四字,不少读者却容易关注后面的冷清凄惨而忽视这个寻觅。“寻寻觅觅”,真实而又恰切地反映了作者的精神动态。这是凄凉心境中的精神寻觅,寻觅的是精神的支點。精神追寻,是动人心弦的。当然,一部长篇小说,内容丰富,是多侧面、多线条、立体化的生活反映,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感受是情理中事。如同“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如《红楼梦》产生了引人不停探秘的“红学”。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小说结尾处男主人公的结局。男主人公走进河湾,可能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逻辑;他就是“这一个”,如果不进河湾,就不是他了;这是作者的安排。但是,我看到这样的结局,却感到的有些失落与遗憾。这大概也是作者所要的效果。然而,我感觉男主人公进入河湾,不应是追寻的终结。因此,我希望他能继续追寻下去。河湾是桃花源,理想国,远离尘嚣,融入自然,利于保持宁静心境。但对于具有较强追寻意识的男主人公来说,河湾只能是追寻中的一站,而不会是归宿。隐逸固然是自由的一种表现形式,但追寻却是无止境的。我感觉桃源虽美,但天地小了些。矛盾无处不在,理想并不在现实中,而在对理想的追求中。健康躯体不在卫生装置里,而在充满风寒、病菌、灾难、危机的现实世界里;人在现实世界,才能提高免疫力、生机和活力。我认为,现实生活中,作为善的对立面,恶是无法回避的;恶是善的磨刀石,也是激励与撬动善的杠杆;善是在同恶的斗争中成长的;与恶相比,善甚至可以说具有某种被动性;避世大概就是这种被动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善的软弱化、边缘化与平庸化,客观上会为恶的恣意横行提供坦途。斗争与追寻,对于生活意义而言,是同等意义的概念。追寻离不开斗争,斗争是更有益的追寻,并且更能领略追寻的真谛。河湾虽是净土,但必然与外界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受干扰的生活是不存在的。河湾人吸纳了被黑矿开除的知情者,也为今后的故事埋下伏笔。所以,我期待故事的继续,那将不仅继续引人入胜,而且会将追寻导向新的境界。

猜你喜欢
河湾真谛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河湾春夕
有意义的一天
大地彩画 古朴村庄 宜良县河湾村
项链
生之意义
爱的真谛
“家贫子读书”的真谛
只为找寻味道的真谛
黑暗月光下的非洲丛林——《大河湾》的后殖民生态解读